volatility 内存:元代赵孟頫楷书《仇锷墓志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5 11:38:12
元代赵孟頫楷书《仇锷墓志铭》 



































 





 
    赵孟頫楷书《仇锷墓志铭》。日本阳明文库藏。(选页)

 

  行楷书墨迹。卷高37.2厘米,共一百九十二行,满行六字,并篆题引首《有元故奉议大夫福建闵海道肃政廉访副使仇府君墓碑铭》二十四字,其中“建闵海道肃政廉访”八字原已损缺,系后人为之补书。

  《仇锷墓碑铭》于延祐六年(公元1320年)书,是其晚年力作。运笔方整有力,遒丽老健,一笔不苟,骨气深稳,与常见赵书妩媚甜润不同。赵孟頫的书法以楷书和行书最好。此书是他楷书代表作之一,他的楷书用笔流畅随意,但又出规入矩,法度森严,其结体疏朗俊秀,飘逸洒脱,几乎无瑕疵可言。

     赵孟頫(zhào mèng fǔ,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湖州(今浙江吴兴)人,故画史又称“赵吴兴”。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德芳之后也。
  赵孟頫一生历宋元之变,仕隐两兼,他虽为贵胄,但生不逢时,青少年时期南宋王朝已如大厦将倾,他在坎坷忧患中度过。他的父亲赵与告官至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善诗文,富收藏,给赵孟頫以很好的文化熏陶。但赵孟頫十一岁时父亲便去世了,家境每况愈下,度日维艰。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恃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赵孟頫等十余人,被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初至京城,赵孟頫立即受到元世祖的接见,元世祖赞赏其才貌,惊呼为“神仙中人”,给予种种礼遇,被任命为从五品官阶的兵部郎中,两年后任从四品的集贤直学士。至元二十九年 (1292)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在济南路总管任上,元贞元年(1295),因世祖去世,成宗需修《世祖实录》,赵孟頫乃被召回京城。可是元廷内部矛盾重重,为此,有自知之明的赵孟顺便借病乞归,夏秋之交终于得准返回阔别多年的故乡吴兴。赵孟頫在江南闲居四年,无官一身轻,闲情逸致与鲜于枢、仇远、戴表元、邓文原等四方才土聚于西子湖畔,谈艺论道,挥毫遣兴,过着与世无争的宁静生活。大德三年 (1299),赵孟頫被任命为集贤直学士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官位虽无升迁,但此职不需离开江南,与文化界联系密切,相对儒雅而闲适,比较适合赵孟頫的旨趣,他一直干了十一年。至大三年(1310),赵孟頫的命运发生了变化。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儒师太子副詹事王约的影响下对他发生了兴趣,拜赵孟頫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次年五月,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是为仁宗。他登基后不久,立即将赵孟頫升为从二品的集贤侍讲学士、中奉大夫。延祐三年(1316),元仁宗又将赵孟頫晋升为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居从一品。至此,赵氏政治地位达到了一生中的顶峰。由于仁宗的青睐和赵氏艺术的出类拔萃,赵孟頫晚年名声显赫,夏文彦《图绘宝鉴》盛赞他“荣际王朝,名满四海”。赵孟頫在元朝文人中最为显赫。

 









































































 



 














































 赵孟頫楷书《仇锷墓志铭》(补书)

 

延伸阅读(一)
赵孟頫的“阁帖”情结

  《淳化阁帖》拓本传世,为后学者提供了取习传统书艺的极好范本,为传承中国书道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如元代书法大师赵孟頫所说的:“书法之不丧,此帖之泽也。” (《 阁帖跋》)
  赵孟頫是元代最显赫的书画家,也是在当时、并在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的书画家。他博学广识,才气横溢。精音乐、冠文章、熟诗歌,开画风,工书法、嗜篆刻、通佛老,可谓集艺术、学术于一身的全才。元鲜于枢《困学斋集》称:“子昂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赵孟頫一生追纵“二王”不已,他发扬王书的内在美质,以法求韵,将王羲之书艺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即兼具雄俊、温雅和平易、妍丽之美。而《阁帖》、“二王”墨迹和法帖,是他师承晋唐古法的最佳参照物。
  《淳化阁帖》与赵孟頫似乎有着特别的情缘。至正二十一年(1284)五月,年才三十一岁的赵孟頫幸运地从书铺中购得《淳化阁帖》祖本第二、五、八三卷,第二年五月,又获得第一、三、四、六、七、八、十共七卷,唯缺第九卷。同年六月,他把多出的第八卷加上柳公权帖一卷,和钱唐康自修交换得到第九卷,由此合成《淳化阁帖》十卷。他所获十卷是否是《阁帖》的祖刻本,己不得而知。但是至少可确定,他所得到的第六卷,应该就是流传至今《阁帖》最善本的第六卷本。据汪庆正先生考辨,此卷为北宋摹刻《阁帖》祖本的子系统精刻本,亦是南宋“泉州本”的母本,此卷首页右上裱边钤有“大雅”朱文长方印,这是赵孟頫的用印,与他大德四年(1300)行书《洛神赋卷》上的钤印相符。此卷末页并有贾似道长字全印,应是从南宋末贾府流出的本子。
  赵孟頫获得《阁帖》全帖,诚是不易之事,为此他欣喜非常,于同年八月,写下了长篇题跋。在题跋里,他阐述了书体演变发展的脉络,肯定《阁帖》保存古迹的价值,同时记述了两宋的各种阁帖刻本。其中提到的《淳化阁帖》翻刻本即有:《二王府帖》(或称《魏王府帖》)、《大观太清楼帖》、《绍兴监(国子监)帖》、《淳熙修内司帖》、《黔江帖》(一称《宝月古法帖》)等;记载增损的刻本有:《庆历长沙帖》(即《长沙帖》或称《潭帖》的翻刻本)、《刘丞相私第帖》(《长沙帖》之翻刻本)、《临江戏鱼堂帖》(又称《临江帖》、《清江帖》)、《利州帖》(《临江帖》翻刻本)、《碑工帖》(《潭帖》翻刻本)、《尚书郎潘旦绛州帖》(又称《绛帖》)、《公库帖》(《绛帖》翻刻本)等。赵孟頫所记诸帖刻本,有的至今已不存,这是一篇重要的研究《阁帖》的文献。
  赵孟頫一生钟情《阁帖》,时时加以观摩、临抚。在传世赵氏墨迹中,《临王羲之太常帖》,原帖即刻于《阁帖》卷七中,又《临王羲之采菊帖》(均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原帖刻于《阁帖》卷八中,这些临本深得王书的形神。至大二年(1309),己届五十六岁的赵孟頫,在善夫家见到另一部《阁帖》,“纸墨湛湛,古香可掬,不觉技痒,”发兴临摹全帙,前后延续了六年时间,终于在六十一岁时临竟全部十卷,堪称是用工至深之作。
  《阁帖》为赵孟頫打开了认识和学习晋唐书法的大门,他领悟二王书法的神韵,做到文质俱存,气韵形似兼备。同时,赵孟頫又能广采博取,并化为他自己的技法语汇,最终形成了遒媚秀逸的书法风貌。赵书华丽而不乏骨力,平正而有跌岩之势,流美而不柔弱,体现了温雅、平和的儒家审美理想,世称“赵体”,成为领挈一代书风的典范。
  《淳化阁帖》的流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书家,而赵孟頫是深受其益的最早和最杰出的书法大家。如果说两宋时代是“法帖” 汇编摹刻的鼎盛时期,那末,元代赵孟頫临习和参悟《阁帖》所取得的成功,开拓出了世人学习“法帖”的风气,“帖学”书法由此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在明、清两代几乎笼罩着整个书坛。                                                (佚名)
 

延伸阅读(二)

赵孟頫书法辨伪

    由于赵孟頫书法的高深艺术造诣和“荣际五朝,名满四海”的地位,故作伪之人很多,据明代邓韍记载:明嘉靖以前,浙东、浙西仿赵孟頫书画的,共有四百余家。如何辨认赵孟頫书法的真伪呢?以下四点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一、笔法
    要紧紧抓住赵孟頫书法用笔之法,赵孟頫书法,早年(约四十岁左右)宗法宋高宗赵构,并学习得很刻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每得片纸,必书而后弃去”,“一日能写万字”。高宗的书法真迹,见于传世的,有辽宁省博物馆藏行草书《洛神赋》卷和故宫博物院藏《后赤壁赋》书卷,二者该为高宗晚年书。从书风讲,前者笔法苍润,有智永遗风;后者笔法更加苍劲、秀逸。而赵氏早年的书风,和这种书风很近似。此外,与高宗书相似的,还有天津艺术博物馆藏《中兴瑞应图》中题跋和马和之《毛诗图》中对题,这些都是高宗书法的风格,赵孟頫早年学的就是这一路。赵孟頫中、晚年书风,宗法王羲之、王献之,旁及李北海和柳公权等诸家,而以二王的学习最见成效。他学习古法而又不为陈法所拘,能融洽各家之长,后自成一体。他的书法,用笔圆转遒丽,结构严谨,逸致翩翩,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深受广大书法爱好者的青睐,人称他的书为赵体。而作伪之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模仿的赵字,只是表面上的形似,而内在的气质,"神似"是学不到的。因为每一人的人品、气质及执笔、下笔的方式方法,执笔的高低、竖立、斜侧、悬臂、悬肘、悬腕以及下笔轻、重、缓、急等等,写作者都有不同习惯和方法,作伪者在短期内想完全学会是不大可能的,总有一些破绽可袭。
    二、署款
    赵孟頫的署款,很有特点,“赵孟頫”三字,均有不同的写法。比如“赵”字的偏旁“走”字的最后一笔一捺,一般写成都是“一波三折”的用笔。“孟”字的写法,有早、中、晚的变化,早年的“孟”字是“孟”和上氶下皿的样子,中晚年的“孟”字,其上部之“子”字没有一勾。“頫”字的写法用篆书,从不用楷书或隶书。他号“水精宫道人”而非“水晶宫道人”,如署“水晶宫道人”者,必伪。赵氏署款均为平头款,每一行字开头都整齐划一,无高出几字或低下几字的格式。此外,他署款很讲究,作什么门类的画或书法,就署什么款。比如他画山水画,多署“赵孟頫”三字(特殊情况除外),画人马图和竹石图,多署“子昂”二字款,而且均为行书。但这些习惯和特点,鉴定时绝不可硬套,要灵活掌握,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三、印章
    赵孟頫的印章,共有十三、四方,如“赵孟頫”、“天水赵氏”、“松雪斋书画印”、“赵”、“子京”、“赵氏”、“天水郡图书印”、“大雅”、“赵氏子昂”、“澄怀观道”、“赵孟頫印”、“松雪斋”、“水精宫道人”等。赵孟頫钤印很讲究,墨迹前面,一般钤“赵”字印,下面钤“大雅”、“松雪斋”印,给人拜寿的书画作品,一般钤“子昂”印。清代著名书法家翁方纲说:“赵氏子昂”印,印框上一横,凹下去为真,如“凹”形,相反为伪。但从传世作品看,不完全一样,有出入。如天津艺博藏《洛神赋图》,此印就未凹下去,而是平的。更准确地讲,这里有个年代的问题。据记载,此印是铜质的,刚刻好的时候,印框上一横是平的。元大德五年(1301年)才凹下去的。如果说大德五年前就钤有凹下去的“赵氏子昂”印,这件作品必伪。作于大德四年赵孟頫《洛神赋行楷》卷,作于大德五年陈琳、赵孟頫合绘《溪岛图》中钤的“赵氏子昂”印,均是平的,无缺损。而作于大德六年《水村图》中钤“赵氏子昂”印已经不平了,“凹”下去了。所以说,翁方纲的话,有一半是对的,另一半则未交待清楚。
    四、作伪人
    赵孟頫书画作伪人极多,同时代人作伪者有俞和和盛懋但未见记载的也还大有人在。俞和,字子中,号紫芸,今浙江杭州人。他生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卒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享年七十六岁。《俞子中墓碣》说他"一纸出,戏用文敏印识之,人莫能真赝。从传世的俞和书法看,确实很象赵孟頫,但用笔较硬,略欠柔虚和之致,艺术水平也低于赵氏。传世的俞和伪作有赵孟頫《皇象急就篇册》卷。关于盛懋赵孟绘画的问题,见于卫九鼎跋其《江枫秋艇图》的题记(此处不详录)。盛懋子昭,临安人(今杭州),善画人物、山水、花鸟,他初学陈琳,后变其法,功力深厚,故画史称他的画“精致有余,特过于巧”。盛懋伪赵孟頫的画,有《龙王礼佛图》、《高逸图》《仙庄图》等。明、清时作赵孟书画伪作的人,现在成查清的有詹僖、陈谦、金琮等人。詹僖,又名和,字僖和,又字仲和,号铁冠道人。四明(今杭州)人。弘治时初为秀才,书学王羲之和赵孟頫,笔法遒劲,名动公卿,他是明代中期伪赵孟頫书画和吴镇墨竹的能手。他“常以子昂款落之,识者卒不能辨”。但他笔法轻佻,少变化,欠韵致。他写的赵字,多用侧锋,而赵孟頫本人,多用中锋。詹僖伪赵氏书面,观在查清楚的,有赵孟頫《行书轴》(山西省博物馆藏),赵孟頫《行书赤壁赋》(天津文化局文物处藏),赵孟頫《行书咏逸民诗》卷(无锡市博物馆藏)。
    陈谦,明代人,字士谦,号讷庵逸人,姑苏(今江苏苏州)人。居京师,能楷行书,专仿赵孟頫,华媚可人。时染古纸伪作赵书,粹莫能辨。画亦学赵,自夸体贴,评者谓学赵画“达六、七分之妙”。
    金琮(1449-1501),明代人,字元玉,自号赤松山农,金陵(今南京)人。少聪颖,好吟咏,善书画,年十二、三即能大书。初法赵孟頫,晚学张雨。画梅学扬无咎,他也是作赵孟頫书画伪的能手。由于金琮的书法很似赵书,故很多金琮的字,即使不是有意作伪,也被后人挖去原款,添上“赵孟頫”三字,以欺骗世人。
    由于赵孟頫书法,早晚期变化较大,加之同时代及后人作伪的人又多,给我们对赵氏书画的鉴定带来很多困难,鉴定史上,把真迹误定为伪作,或者把伪作错定为真迹的,不乏其例,故宫博物院藏赵孟頫《二体千字文书》就是以真误伪的例子。此册纸本,墨笔,纵24.6厘米,横10.4厘米,为真、草二体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书笔法圆劲而嫩,结体方长、松散,纸墨气习略欠佳,与一般成熟期的赵孟頫代表作不同,但仔细揣摩,仍有赵孟頫书法圆转道丽的风骨,末页款“吴兴赵孟頫书”,书中钤有“赵氏子昂”、“松雪斋”二朱方均真,封面有“石雪居士”写的“赵文敏公真草千字文”的题签。此外册中还钤有“丁白嘉”、“一日几回看”、“文五郎多寿”“黄府村人”、“桐荫书屋”等鉴赏印。但书中不见元、明、清内府等皇家收藏印记。考“桐荫书屋”为清代画家章坤的室名,他字兰洲,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画山水、花卉、人物无一不工。
    又“石雪居士”为清代后期著名书画家徐宗浩的号。徐宗浩(1880-1957)原籍苏州人,久居北京,擅画山水、兰、竹和松树,又工书、篆刻。至于册内钤的另两印章“丁白嘉”、“文五郎多寿”未见记载,待考。
    另纸有徐宗浩题记曰:“此册未书岁月,观其笔意,风流韵胜,当为盛年书,结体雅也……。时年三十八岁”,对此书评价甚高。徐氏为晚清书画家兼收藏家,有一定的鉴赏水平,此应为中肯之评。此册由于纸、墨气息较疲,书法风格又与赵孟顺晚期的作品有所不同,文内又不避宋讳,比如慎字,加之无元、明、清内府皇家收藏印记等原因,曾一度疑为伪迹,作为赵孟頫书法重要资料藏于库内待考。
    现在看来,用上述几点否定《赵孟頫二体千文册》理由并不充分,或者站不住脚。第一纸墨气息不能作为鉴定书画的主要依据,主要依据应该是笔法;其二赵孟頫的书风,确有早晚的变化;其三,至于避讳的问题,由于元代是蒙古族建立的朝代,行文一般不避讳,故不能作为鉴定真伪的依据。为慎重起见,我们又于1981年11月请启功先生进行鉴定,他说:“此件开始看嫩,如‘训’字,‘詠’字,为赵孟頫四十多岁时的味道。”“赵孟頫年轻时学宋高宗(赵构)。此书又有高宗的味道。但字的结体不够好,比如‘也’字。上海博物馆也有一件赵孟頫二体千字文册,与此件一样。”第二天,他仔细看后又说:“看起来有描的笔法,但不是描,是漏的墨,字不紧密。纸是粉笺纸,当时是一个卷子,后改装的,纸内还有编号,如二十、二十一、二十四等,上海博物馆也有一本类似的册子。”结论是真而不好。此件又经徐邦达、刘九庵先生鉴定,同意定为真迹。
    由于年代久远,赵孟頫学宋高宗赵构书的早年作品,传世不多。此书书于四十五岁前,虽比不上赵孟頫晚年书法那样精湛,但仍不愧为“盛年”之作,难能可贵。根据专家们的意见,此书应提升为国家一级文物,宜子孙永宝。                                             (潘深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