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抓取json数据:律诗的粘对、拗句和拗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9 14:53:53
         律诗的粘对、拗句和拗救

     一首律诗,首先必须明白律诗的构成。律诗第一、二句叫首联,第三、四句叫颔联,第五、六句叫颈联,第七、八句叫尾联。颔联和颈联一般是必须对仗的,而首联和尾联是可对可不对的。绝句形式上等于律诗的一半,对仗与否是自由的。

     关于律诗的平仄,有这样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指七律和七绝说的。意思是说:第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于第七字,自然也要分明的。如果就五律和五绝来说,就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我觉得,先必须掌握这样一个口诀,然后再谈其它。
      其次,必须清楚,律诗和绝句是讲究“粘”和“对”的。“粘”,指出句(单数句)和前一个对句(双数句)的第二字平仄一致!“对”,指对句(双数句)和出句(单数句)的第二字平仄相反!假如,违反了粘的规则,叫“失粘”。违反了对的规则叫“失对”。唐朝前期,由于律诗尚未定型,有些诗人的一些作品就有失粘、失对的情况。例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就存在2、3句失粘。4、5句失粘的情况: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到了后来,失粘的情况非常罕见。至于失对,更是诗歌创作者所留心避免的了!
      最后,就拗句和拗救情况作简要介绍。凡是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拗句。如果拗了,就要“救”!一般来说,如果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就必须(或经常)在适当位置补偿一个平声。常见的有:

     一是特定的一种平仄格式: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换成“平平仄平仄”。七言则变成“(仄)仄平平仄平仄”。  但是要注意,一旦用了这种格式,五言句第一字,七言句第三字就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
    这种格式在唐宋的律诗里是很常见的,几乎和常规的律句一样常见:如[唐]王维《观 猎》: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再如[唐]杜甫《恨别》: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到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这两首的第七句就是这种格式!
      二是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孤平,即:仄平仄仄平),第三字应该补偿一个平声,变成“仄平平仄平”。七言则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本句自救。例如:[唐]李白《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拗)惊天(救)上人。
      三是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第三字改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了“(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则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例如:[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拗)尽,春风吹(救)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有时,第2、3种拗救情况也可以联合使用!

     此外,还有一种罕见的拗句“平平仄仄仄”,七言则是“仄仄平平仄仄仄”,不要救,但是很少用。例如:[唐]杜甫《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入声)不(入声)转,遣恨失吞吴。第三句就是“平平仄仄仄”。

    我觉得,如果掌握了以上这些,写律诗、去欣赏律诗,都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