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黄金租赁:蜗居》——话题:宋思明为什么叫你恨不起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0 20:37:35
蜗居》无疑是一部能够引出广泛话题的剧作,更是一本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作品。《蜗居》的影响不在于作品本身的价值,而是由于故事的现实感引发我们思考所产生的社会价值。
  从《蜗居》之中你能读到许多人物形象:每天为月供精打细算的房奴、挣扎于社会最底层鐖铢必较的升斗小民、名校毕业的白领“二奶”、遭遇中年危机渴望“第二春”的官场显贵、陷于婚姻困局隐忍悲苦的中年怨妇、极尽谄媚唯利是图攀附权贵的地产老板……这些人物形象,在你读后很长一段时间,他们依然会在你的脑子时时浮现,他们就象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或者你我就是其中的一员,写的就是我们的真实生活。
  
  话题一:宋思明为什么叫你恨不起来?
  
  在这个故事里,宋思明是一个最受关注的人物形象。他本是一个巧取豪夺、背叛婚姻的负心贪官的反面典型,但却叫你恨起不起来。在《蜗居》的故事里,编剧六六为所有女人编造了一个才华横溢、沉稳自信、性感温柔、善解人意、有小小的霸道却有大大的能量、有责任、肯担当的好情人“神话”。让我们来一一细数不能恨他的理由:
  第一他成熟自信,才华横溢,世事练达,洞彻人心。当商人们在为利益纠缠时,他看到的是“商人看似聪明,其实比较愚笨。他们的交易方式就是物换钱,钱换物。这就像单行道,而我是立交桥。”所有的问题在他看来:“没有什么是不可商量的,一个门定有一把钥匙,或是一个通道可以把两边的门打开。只是,有时双方都有把自己的钥匙当宝贝藏起来。事实上,你藏起自己的钥匙不让人进,你也出不去。我不过是站在局外,给两边建个通道,然后各取所需。”对于关系的认识,他的解释:“关系这个东西,你就得常动。越动呢就越牵扯不清,越牵扯不清你就烂在锅里。要总是能分得清你我他,生分了。”
  第二, 他纯情浪漫,温柔体贴。在繁弦急管的夜晚,
  他拒绝活色生香的邀请,一个人站在暗恋的女孩门口傻等。对于他爱的女孩,他竭尽所能帮助她,并真诚地告白:“我希望能在物质上帮助你,并且最终让你获得精神上的快乐。”他最动人的情话是对步入“职业二奶”行列的海藻说的:“我不要你讨我的欢喜,不必委屈自己来迁就我”。
  第三,他善解人意,又有小小霸道。在海藻借钱时,他不但在金钱上帮助她,还从情感上抚慰她,告诉她“人可以背金钱的债,却不能背感情的债”;在她无助的时候,他笃定地拉起她的手,一无返顾地带她走;对于给他的女人气受的人,他会霸气地教训:“对我的女人客气点!”。这样的男人,他在征服世界的同时,自然也就征服了女人。
  第四,他手眼通关,能量过人,满足了女人的依赖心和被保护欲。为了他爱的女人,他不惜动用所有的关系使“旧情人”的姐夫免于八年的牢狱之苦;对情人的帮助,他大到买豪宅,收名车,小到托人开病假条替她姐姐出气,他都不遗余力。有这样一个情圣“超人”宠着护着,哪个小女子不为之心动。
  第五,他有情有义,敢负责,肯担当。对于情人,他不同一般男人只是逢场作戏,而是把她“当作心头的珍珠,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用行动兑现“我用一生来保护你”的承诺,穷途末路仍不忘为情人留下丰厚财产,至死疾心不改。
  第六,他有胸怀有智慧,愿意为爱默默付出。海藻前后几次拒绝,他都无言接受,不去纠缠,让她自己决定。当他们的私情被小贝发现,海藻痛彻心扉、疯狂地追寻小贝时,他不发一言,默默地陪在旁边鞍前马后;当海藻遭到小贝的误会来到他身边寻找慰籍时,他并不乘人之危,而是把海藻送回家。即便分手以后,当得知海藻家人有难,他依然不计成本暗中相助,只为还她那份情。也恰恰是这种成熟男人的风度和智慧使他最终赢得了海藻的回归。
  第七,他虽背叛婚姻,却对发妻不离不弃,即使在妻子给他机会离婚时,他仍然坚守自己对妻子女儿的责任,告诉妻子“你是我的终身伴侣,在我的心目中,你的位置是无人能够取代的”;当岳父病故时,他全权当起家庭的脊梁,坚定地守护在经历丧父之痛的妻子身边,可谓是“有道奸夫”。
  第八,他虽弄权敛财,但对底层小民却也不失恻隐之心。对待“钉子户”,过年时不忘嘱咐开发商给人家安排个踏实的住处,让他们“过个安稳年”。对开发商暴力拆迁酿出人命,他痛斥“拉去抵命也不为过”。
  此外,他儒雅性感,会讲故事,又有情趣。这样的贪官,比起现实中粗陋不堪、失德败德,薄情寡义、玩弄女性,飞扬跋扈、挥霍无度的贪官,实在不算太坏。毕竟,中国贪官太多了。而“在遇到情人之前,对家庭忠诚,不近女色。遇到自己情人后,对情人一往情深、至死不渝”的贪官只有这一个。所以,有那么多人对宋思明恨不起来也就不足为怪了。
  不过宋思明显然是一个被“琼瑶化”了的人物,女人们“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YY一下就好了。
话题二:人性与道德的悖论
  
  中年危机是《蜗居》的一个重要话题。人到中年,特别是当事业顺风顺水,意满志得,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之时,可能在个某个曲终人散的夜晚,你会陡然升起一种“夜宴之后的空虚”。一个原本洁身自好、不近女色的正人君子可能忽然会对“以前鄙视的行为”变得理解和渴望,就象宋思明追求开陆虎的感觉一样:“在城里憋久了,就希望自己像匹野马,一头鬃毛迎风漂洒,在草原上自由驰乘。”
  步入中年,“当婚姻的热度由滚烫的浓咖啡转到温牛奶再到凉白开”,可能每个身在其中的人都会有种渴望“像野马”一样自由闯荡的冲动吧。这种冲动对于大多数人可能仅仅是一种冲动,可能是上天没有给他机会,又或许是诱惑不够大,条件不够成熟,所以只能YY一下。但宋思明最终把YY变成了行动,他把与“小三”的婚外情演绎的震天撼地,俨然是一场生死恋。如果撇开他们的身份背景,这段真情不失为奇缘佳话。真的总是动人的,也是符合人性。哪怕我们不能宽恕人性,但可以原谅爱情。然而,人性与道德常常又是互为悖论的。符合人性的有时是有悖道德的,符合道德的可能是压抑人性。所以宋思明的那句感慨是真理——“人的伟大,不在于你有多少成就,而在于面对诱惑时,你懂得放弃。”
  在写《蜗居》时,作家六六本身正面临着婚姻危机,书中人物的困惑可能恰恰也是六六本身的困惑吧。一方面她对婚外情充满愤怒,另一方面她又带着悲悯和同情,试图从人性的角度寻找解释。于是,她把自己的矛盾投射到人物当中,她不忍让他们的爱情死去,而是安排了一个“意外”的结局。因为,至死不渝的爱情总是可以宽恕的,这也是人性。
  
话题三:婚姻中的经济学
  
  当下社会,婚姻内外的每一个人都对婚姻缺乏安全感,每一桩婚姻都面临着风险。婚姻中的情感成份日渐退褪,剩下的更多的是利益算计。在婚姻温情脉脉的面纱下面是一副冷酷现实的面孔。在这个男人越发疯狂、“小三”日益嚣张的年代,宋太们拿什么守护自己的婚姻?
  在宋思明与宋太的婚姻之中,由于海藻的介入,使得婚姻变成了三个人的利益算计,是一道三个人都要面对的选择题。本来这是道单选题,可宋思明和海藻这两个自私的家伙都想做多项选择,当然宋太的筹码有限,所以比较弱势。
  宋比较贪心,他想两样都要。他现在是功成名就了,可以呼风唤雨,他有本钱。可两样都要,实际上显然是难以长久实现的。除了需要经济成本,还有时间成本(象他这种人,时间更是谋取地位和财富的重要投资),两边都要摆平,两份家庭的责任需要承担;此外,还要面对两个风险,一是“小三”的不忠,这年头花“大爷”的银子养“二爷”的“小三”也不少;搞政治的还要面临政治风险。如果老婆坚持离婚,也是需要成本的,至少身家要被分掉一半。所以,对于宋思明来说,维持婚姻现状应该是成本最低的选择。
  不过那样的话,海藻只能是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了。
  有一则柏拉图与苏格拉底关于“外遇”的对话很有意思。
  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外遇”。苏格拉底叫他到树林走一趟, 可以来回走,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柏拉图充满信心地出去了。两小时后,他精神抖擞地带回了一支颜色艳丽但稍稍焉掉的花。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你选的最好的花吗?”柏拉图回答老师:“我找了两小时,发觉这是最盛开最美丽的花,但我采下带回来的路上,它就逐渐枯萎下来”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外遇”。
  这段故事是否可以让蠢蠢欲动的男人们明白"外遇是诱惑的。它也犹如一道闪电,虽照亮,但稍纵即逝。而且,追不上,留不住。"
  再算一下宋太的婚姻成本。二十年青春岁月的时间成本,这可是女人最大的本钱;牺牲自己,奉献家庭,甘当宋思明的“垫脚石”,也是一种投资;感情成本更是一笔大投入。在这段婚姻中,宋太一直是全心全意地爱着宋思明,爱着这个家。年轻时,她在背后支持丈夫打拼,丈夫功成名就后,她没有一般官太富婆的骄横张扬,依旧听顺夫言,过着低调简朴的生活。丈夫收的每一笔赃款她都细细记录,不敢挥霍,单纯地以为这样就能保护丈夫。看到丈夫对自己爱情已逝,她冷静坚韧,不死缠滥打,没有抱怨指责,“不爱了就是不爱了,不谈对错,不谈谁负了谁。”当丈夫把“二奶”收入房中,她放弃尊严,选择隐忍,仍事事处处替丈夫着想,明理地提醒丈夫“不要因为怕我给你打电话而关机,毕竟是有公务的人,没有急事不会给你打电话。”当丈夫东窗事发时,她第一时间卖了家人的房子为丈夫填平亏空,并答应丈夫替他妥善照料身后老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无可挑剔的妻子,得到的却是宋思明撇下的全部责任。至死,宋思明却把心底的那句“我爱你”留给了海藻。
  如果她选择离婚,也是有成本的。40岁的离婚女人在择偶竞争中绝对是个弱势群体,婚与不婚,幸福的机率都很有限。
  看来宋太注定是个冤大头。对宋太而言,婚姻不是选择题,而是只有一个解的方程式。所以,努力经营好自己的婚姻是宋太最明智的选择。
  少不更事时,我们一直相信婚姻是爱情的归宿。走进婚姻,你会发现,其实婚姻就象一道丰盛的大餐,爱情不过是道餐前的开胃小菜,主菜的味道如何跟小菜几乎没有关系。
  所以,明智的女人,不管你的婚姻基础如何,把握当下,学会经营你的婚姻才是幸福的根本。
  书中的海藻是“二奶”中很幸运的那种。即便如此,代价还是相当大的。挥霍青春,透支未来,“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六六仅仅让她少了一个“大件”,实在太善良了。而最不可信的是,海藻作为宋思明腐败案件的突破口,最后竞然能安然无恙地拿到500万赃款。看来我党对“二奶”相当仁厚。
话题四:一个时代的集体困惑
  
  在《蜗居》的故事中,每个人的内心都很迷惘,每个人物的命运都值得同情。
  海萍,当年一个热爱生活、憧憬爱情的文学女青年,在繁华都市苦苦了打拼十年。但名校的学历背景和大上海的高速发展并没能带动他们夫妇的事业和经济状况一同提升,倒是飞涨的房价,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攒钱的速度永远比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于是买房成了生活的一唯目标,所有的矛盾都围绕着买房纠结成一个死扣。先是婚姻变成了元角分,文学变成了蒸鱼的香菜(“鱼没了,香菜也就失去了它的好”),再后来,婚姻是“将美丽的爱情扒开,秀出里面的疤痕和妊娠纹”,最后经过生活的磨砺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小市民,为买房子把妹妹逼作“二奶”,把老公送进了监狱。
  物质带来的困扰让她一度对自己在年轻时没有如海藻一样挥霍青春而“心有不甘”,说不清楚自己和海藻的选择究竟谁对谁错。
  为了给读者一个充满光明的结尾,作家六六安排她通过奋斗有了一所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语言学校。然而很讽刺的是,这个貌似海萍个人奋斗的结果,其实还是凭借宋思明打下的人脉基础实现了。
  不知这样的情节设计是否代表着六六本身对这个时代“个人奋斗”的怀疑?
  苏淳,老实得甚至有点窝囊的小男人,一直不愿意依靠宋的荫蔽,哪怕蜗居家中开个网上小店养家糊口,“也算落个心里踏实”。可就是这样简单的要求,还是没能回避宋思明的关照。
  权力的魔杖真的是法术无边!
  海藻,一个没什么梦想,对生活也没什么奢求的简单女孩。本来与都市白领小贝过着简单快乐的生活,是对令人艳羡的佳偶美眷。他们纯情浪漫,典型的“有情钦水饱”的阳光情侣,相爱的两个人绕楼行兼跑也能玩得有声有色。对于他们,幸福就是“筷头上的肉丝”。在当今这个物质社会里,象海藻这样“不买衣服,不去高消费”的姑娘能“贱贱”地爱上小贝,实在是小贝的福份。然而,当“贱”民的爱情遭遇宋思明因权而生的超级能量,海藻从开始的拒绝到情不自禁,最后,明知是飞蛾扑火,却一无返顾。前后的立场变化,与宋的权力直接相。
  其实,在这个价值扭曲、道德混乱的现实的物质社会里,要求海藻这么一个涉世不深的小女孩面对宋思明的强大攻势而不为所动实在有些免为其难。选择了宋思明,她也“很迷惘,不知道未来在何处。”
  小贝应该是这场悲剧里最无辜的一个。他勤奋工作,努力赚钱,单纯专情,体贴浪漫。他的理想就是和自己心爱的人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但在这个物质社会里,当经济适用男遭遇多金多情男,小贝的爱情轻薄如纸,弹指即破。
  宋思明原本也是个“并不贪图财色”,想“切切实实做点事情”的好官。但现实的官场生态是 “作清官容易,做好官难。”为了不象海瑞一样被官场边缘化,他选择了“遵守这儿的潜规则”,“作一个懂得变通,懂得迎合低级趣味的人”。因为他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世人皆醉你独醒,那么你就是疯子。”为此,宋思明韬光养晦,运筹帷幄20年。一方面他抵触这个规则,有些不屑甚至鄙夷,另一方面又在规则面前从容就犯。宋思明的倒下不是一个人的沉沦,不是局部的塌方,而是集体的堕落。
  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是隐含于生活着的现实世界的,道德观、价值观不是被教育出来的,而是从现实生活中体验得到的。想当年,宋也应该是一个追求理想,向往光明的有志青年。
  然而,我们生活的现实是到处隐藏着暗流,充满了诱惑,不是每个的内心都那么强大。就象海萍说的:“在这个匆忙赶路的时代,你还来不及细想,没有决断,就懵懵懂懂地被人推着往前走,而年少时候的理想早都不知哪儿去了。甚至我们都不用走,人流就推着我们向前走,想不走都不行,想停下都不行,你去哪也不容你思考。”
  在这个物质社会里,原本崇高的东西变得让人怀疑。相对于物质的诱惑、婚外情的刺激,纯真的爱情、温馨的家庭是否更值得坚守?这是整个时代的价值迷失,一个集体的道德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