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分级评定等级 面积:关于吴清源的棋风(ZT)_潮州围棋吧_贴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0:29:05

关于吴清源的棋风(ZT)

  • 围棋丁老师
  • 1位粉丝

1楼

这是一篇来自TOM一位叫aaahhhccc的棋友的文章,很经典.转了过来


吴清源的作战风格有一种极其特殊的面貌,不仅比之前人、比之当时显得与众不同,就是直到目前也仍然独一无二。而在当今棋士们的赞美之见中,认为吴式风格永远都难以被一般人仿效。  
什么样的风格呢?就是综合了各方面的极端----在每个方面都将左右两个极端并用。  
例如,极端好战与极端避战。吴清源行棋往往是可断之处必定要断上一下,摆出一幅压迫对手的架势,而对手真当回事、奋力迎战的时候,吴又突然转投它处了,从鹰变成了鸽子。如此反复,棋局越来越变得中庸恍惚,对手辨不清方向,极易出错。如果对手出的是小错,吴就安全运转到底,如果对手出的是大错,吴就立显真面目,其一剑封喉、百剑急追的杀力世所罕见。  
又例如,极端细腻与极端宏观。吴始终注意一些很微细的小手段、小埋伏、小偷渡、小转换点,这种兴趣超过了一般的专业棋手们,但同时吴的大局观如何?天下人共知。这两个极端的结合使得吴棋分外“阴险”。而当你特意去针对他细腻的阴险时,他又以宏观的洒脱使你变成鼠目寸光的性质,在大局上远远落后于他。  
再一种是,极端执著与极端转换。吴曾有一些棋局是为了始终保持一个局部的暗手段而动用全局来不停地转换,最终以这个局部的暗手段达到了全局的胜利。执著莫过于此,变通也莫过于此。  
种种色色,还有很多。  
天有两极,缺一不可。执两极者,才等于天,也即天才。  
其他人等,往往都难以达到和符合这个定义。  

征战的生涯已显光芒,但吴清源却在考虑另一个问题:他对围棋的整体理论传统有怀疑,他有全面的创新之见,需要完善和实行。  
1932年,正在潜心思考研究的时候,他发现好友木谷实五段也持相似见解,于是两人热切地开始了交流和共同探索,很快便制定了崭新的围棋下法。  
崭新在于,旧围棋是首要考虑各个局部的完美的,而现在将只考虑整体,一群“表面上”不完美的局部应该可以构成一个隐性完美的整体。  
由此,围棋将可以从各个小边小角的纠缠中解脱出来,展开连边角带中央的广阔的战斗,没有任何固定战法可循,彻底自由。  
从实质上说,全局只有一场战斗----一场整体战斗,而不存在两处战斗。所有局部动作都只是这种惟一的、整体的战斗的调度组件而已,完全由调度决定,不具任何独立性。  
吴清源实际上认为,存在着两处“实质战斗”的战局是一种战略错误。最深处的错误。  
但相反,多处的“表面式战斗”是极佳的,多多益善。  
吴清源和木谷实立即将这种战法运用到实战中,显得浪漫华丽,中央磅礴,使其他的棋手们见所未见,一片哗然,但却打不破这种战法。  
华丽的胜利威力深远,迅速引起了广泛的仿效。几乎一夜之间,日本全国的职业和业余棋盘上都绽开了壮阔的中央之舞。 
吴清源围棋的本质是进攻性的,这是环境造成,一旦十番棋败了,一家老小的生存就成了问题,那时的日本种族主义很严重。
因此,吴清源为了胜利可以呕心沥血,在棋风上就没有固定的模式了,反而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两极式棋风。
是的,他会把棋局引入非常复杂的局面,在对手找不到一锤定音的局面而苦恼的时候,他已经了然于胸、胜券在握,这种全方位争取胜利的方法,让他的对手极其难于应付,甚至不知道输在什么地方。直到如今,围棋名家对吴清源的评价是:吴清源将围棋引入到了更大的空间,看他的棋会感觉到小小的棋盘竟是多么广阔宏大啊! 
如果以军事作战模式来形容棋风,也许别人还在以坦克大炮或者白刃格斗来作战的时候,吴清源已经开始了海陆空立体式不对称打击,他会用导弹消灭敌人的飞机,用飞机消灭敌人的坦克,用坦克消灭敌人的单兵,用特种部队去破坏敌人的导弹发射架,还有敌人根本不会的太空战、电子战,
这是更高级的作战理论,这是更强大的作战能力,这是世界围棋最终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唯一方向。 

  • 2007-12-28 14:10
  • 回复
  • 围棋丁老师
  • 1位粉丝

2楼

当李世石说:“围棋很难,仅仅依靠白刃格斗的计算力,并不一定能获胜”的时候,我们能听懂他的话吗?
我们可曾想到李世石已经认识到一维空间的作战是不够的,而开始研究二维空间、三维空间的立体式作战。
这方面常昊已经感觉到了,当别人惊叹李世石的战斗计算力的时候,常昊认为李世石更强的,是对战斗结果比别人更快更准的预见,他已经作好了全局的规划,战斗只是服务全局的一个步骤而已。
这是李世石对围棋认识的重大飞跃,这是李世石从一流棋手到围棋大师的根本性转折!因此,我们毫不奇怪李世石近期的战无不胜,其他棋手和他已经不在一个层次上了。 
当然,李世石最终能否成为一代围棋大师,只能取决于他的天赋和努力,但是,仅仅是他向着围棋大师的目标前进的时候,已经把同时代的棋手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我们中国棋手,应该对自己拘泥胜负名利、不思棋道进取的现状作出深刻反省! 
当韩国围棋皇帝曹熏玄、日本围棋霸主赵治勋同时认为二十世纪最强是吴清源的时候,你能认为他们是根据吴清源的计算力、战斗力、大局观、形势判断甚至官子等等方面作出的评价吗?
不是,他们从来没有说过吴清源哪些方面最强,他们是认识到了吴清源的围棋世界,那是更高层次的围棋空间,他们可以看到却最终未能涉足的更高境界! 
事实上,在李世石向着超越当代围棋的更高境界探索之前,已经有一个人作出了尝试,他就是李昌镐。 
现在很多人把李昌镐和吴清源并列,在战绩上确实可以并列,但是,两人的围棋本质完全不同。
吴清源围棋的本质是进攻性的,吴清源围棋的本质是放大棋盘空间。
李昌镐围棋的本质是防守性的,李昌镐围棋的本质是缩小棋盘空间。

是的,吴清源为了获胜,必须在全方位争取胜利,正如mlzy08说的,他必须在对手都是顶级高手执白不贴目且当时对局时间充分无法靠捡皮夹子的情况下取胜。

而李昌镐为了获胜,必须依靠控制局面争取胜利,他必须在自己对当代围棋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自己的失误而抓住别人的失误,依靠不发生难以预见的变数以提高获胜概率,这也是现代围棋比赛时间缩短的缘故,以至于把官子技术提高到了围棋研究的重要方面。 
以上,再说李昌镐围棋的本质,是当代围棋理论研究成果的集大成者,他几乎对所有既成定论的围棋定型都有着深刻研究,以致于能分辨出别人忽略的极其细微的差别,这是他二十年苦行僧生活的最大成就,也是他超出当代其他棋手的根本因素。
那么,李昌镐为了获胜,就必须依靠这个根本因素,在自己最擅长的地方取胜,也就是需要把棋局引导到自己最擅长的局面,尽可能降低围棋变数。
于是,我们看到李昌镐对日本遵循当代围棋理论研究的本格派的辉煌胜利,对没有围棋理论实战研究只是照搬当代围棋理论的中国模仿派的辉煌胜利! 
于是,我们看到李昌镐的老师曹熏玄说,李昌镐和我对围棋的理解是不同的。
何以呢?
事实上,曹熏玄是吴清源的追随者,是放大棋盘空间提高围棋变数依靠拓宽局面通过对棋道的研究而取胜。
而李昌镐则选择了日本的小林光一,是缩小棋盘空间降低围棋变数依靠控制局面通过自己最擅长的技术而取胜。 
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林海峰,这是李昌镐推崇并学习的棋手,而我们大家都知道林海峰的外号“二枚腰”。
事实上,林海峰在低段的时候,也就是他的棋力成长期,是力战型棋手。即使到林海峰的围棋末期,九十年代初的时候,我们还能看到林海峰力战棋风的影子,他在日本天元战中3:0零封当时日本力战派代表加藤正夫,3盘棋全是战斗中盘获胜,我们也别忘了91年富士通决赛林海峰中盘解决了聂卫平的大龙。 
那么,林海峰的棋力成熟期为什么会变成了“二枚腰”,所谓厚重均衡派的代表呢?
这是为了取胜,为了战胜坂田荣男!
当林海峰的力战遇到了全盛时期坂田荣男的力战,林海峰被彻底击垮了。
这时候,林海峰的老师吴清源告诉林海峰,不必和坂田荣男进行白刃格斗,你应该学会用坦克对付坂田荣男的特种部队。
结果我们都知道,林海峰取代了坂田荣男,在23岁成为日本最年轻的名人,而他的棋风变成了厚重均衡。
再思考一下,对于无所不用其极的吴清源来说,林海峰这种属于避战的厚重均衡是不符合他的棋道宗旨的。
在吴清源的回忆录里,谈收十岁林海峰为徒时,吴清源说:“这个孩子最终只能达到七段水平”(当然是过去的七段水平),显然,吴清源并不欣赏林海峰的棋才,无意收他为徒,只是碍于台湾方面的请求才答应下来。 
可悲的坂田荣男,在吴清源、林海峰的夹击下,好光景并没有多长时间,也许,根本原因在于自己,用于研究围棋的时间过多地被泡东京银座舞女给占用了。
在这里我又一次想起了李世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话:“围棋很难,仅仅依靠白刃格斗的计算力,并不一定能获胜”!
当人们认为李世石堪比坂田荣男的时候,殊不知李世石正在超越坂田荣男! 
九十年代,曹熏玄和李昌镐的师徒争霸在韩国上演了,这是两种围棋本质的较量!这里根本没有韩国另外两个天王刘昌赫和徐奉洙的位置,他们只能在曹、李需要休息的时候露一次脸。
非常遗憾,曹熏玄在现代围棋比赛用时的限制下,在体力精力随着年龄增长逐年下降的现实下,只得臣服于年富力强的李昌镐。
但是,李昌镐的统治在二十一世纪到来的时候,终于动摇了,把他推下神坛的是个桀骜不逊的小子—李世石。
我们中国人认为李世石堪比坂田荣男,但是在韩国,认为李世石是又一个曹熏玄,是年富力强的曹熏玄。 
写了这么多,也是我对当今围棋现状的认识。
当今围棋现状,只是为了比赛奖金,就象一群乱哄哄的小混混拿者西瓜刀对砍,他们甚至不考虑制造弓箭,更别提火枪了,求道派几乎绝迹了。
毕竟,开拓者的路最难走,于是,在前人已经铺建的路上,比一比谁跑的更快,成了绝大多数棋手不自觉的共识。
我更加怀念上个世纪初的围棋求道派,那是献身于围棋的人,为围棋这座迷宫的最终解秘而无私地奉献自我。 
我相信,比之如何巧妙地使用自己最擅长的棋路取胜(这是胜负师的特征),探索围棋最好的下法取胜才是真正的棋道!
巧妙地使用自己最擅长的棋路取胜,这是胜负师的特征。
探索围棋最好的下法取胜,才是围棋大师的特征。
所以,真正的棋圣没有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