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投资什么比较升值:一个台湾人对林彪元帅以及辽沈战役的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9 10:02:22

一个台湾人对林彪元帅以及辽沈战役的分析

 

我对辽沈战役的一些看法兼评林彪

 

辽沈之战是国共之争的分水岭,可以说是整个解放战争中最为关键的战役。这一战后,*可以自信地说,原来预计的战争进程将大为缩短。

我想对此战谈谈一些个人看法。当然都是纸上谈兵,贻笑大方。

先看看*方面,毛的战略是关门打狗,解放东北,将蒋精锐部队消灭在关外(但从战后看,将蒋精锐部队消灭在关外,实现的难度很大,比如廖军团撤到营口,这样虽然可以解放东北,但消灭蒋精锐部队于关外就无法完成。一旦东北精锐蒋军入关,虽说林部也会入关,但淮海战役恐怕就打不起来了。以后虽然战局有利*,但解放全国的时间可能就不会那么快了)。但毛的战略风险极大,如果战局按照蒋的设想进行东北决战,鹿死谁手真的很难说(当然从战后看,即使是决战,蒋军的失败可能也很高。31小时打下锦州,这样林有充分的时间回旋。当然这个不好假设,如果廖军团全力援锦,可能会对锦州以及侯军团甚至林军的士气都有影响,最重要的是对林的兵力部署有影响。攻锦和阻援是否会那么顺利就难说了。何况那么快打下锦州是战前谁也没想到的,之前打孤城长春都非常吃力,更何况锦州。一旦攻锦时间过长,除了自身的人员消耗外,阻援是否阻得住,另外数十万大军的补给也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林倾向的战略是先打长春,吸引沈阳守军来援,围点打援。沈阳守军不援,则打下长春。且打长春的补给线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就算一时打不下,风险也不大。当然这个战略的缺点是蒋军撤出东北比较方便。毛的战略虽然也有撤出东北的可能,但一般将领不会未打即撤。当然,没有那么后来的一些部署,蒋军(不是全部,但精锐的廖军团倒是极有可能)撤退也不是不可能。而按照林的设计,打长春的话,蒋不可能主张援长春,沈阳主力撤出东北是很有可能的。林在试打长春后,发现长春不好打,于是开始练兵做长期打算。兵练好后,林却改变了战略设想,准备围长春而攻锦州。至于林为什么会改变主意,我想毛的压力是一方面(但绝对不是主要方面);另一方面,可能是对实力有了更多的自信。我不认为以林的眼光会看不出毛的战略的好处(其实攻锦也是林一开始就想到的,当时林向中央提交了三个方案,攻锦和打长春都有),但毛的战略风险极大,林通过练兵准备,认为自己的实力足够执行这个战略了,他才决定攻锦。而不是象有的人说的胆小怕事(插一句,如果林不准备打,那么毛即使强命林打,林也极可能将撤退放在首位。不可能打成后来那样。另外,林的胆量并不小,胆小的人不会提出让彭接替毛指挥,胆小的人也不会有平型关。林只是极其谨慎,不打无把握之仗。 个人认为,一个有才能并且谨慎的将军是士兵之福)。所以后来在得知蒋军在葫芦岛增兵后,林担心锦州未攻下便受到沈阳、锦西、葫芦岛三方援敌夹击,所以林当时才会说“一桌菜来了两个客人”。因为此战风险实在太大,他要考虑的因数太多,任何的失误甚至都有可能遭至整个东北的失败。(插一句,有的人至今在为林打锦州的犹豫说事,我个人认为是不合适的。百万大军的统帅不是象我们后世这些纸上谈兵的人说的那么简单的,如果找个对毛唯命是从的人来指挥,我个人认为后果很难想象。毛当时指示攻锦,林提出打长春。结果大家看到了,打长春打的怎么样?如果当时没有打长春而是直接打锦州,至少我是不乐观的)。

再看国民党方面的反映。在得知林攻锦后,蒋想决战,林部补给线漫长,锦州有10万大军固守,攻锦必然需要付出极大代价。沈阳方面的30万大军,包括极精锐的廖兵团和侯兵团夹击,一战可定东北。即使战果没那么辉煌,至少也可以重创林部,延缓林部入关;卫则固守原来战略,以守待变。当初卫入主东北,奉行战略即是重兵固守重要据点,拖住林彪,等待时机(包括国际方面的形势)。虽说卫入主东北是众说客之力,但我想卫对于自己的能力还是很自信的,相信守东北(准确的说是沈阳)没有问题,只要固守沈阳,必然可以拖住林彪,这对于全国战场的支援极大。蒋先前提出将精锐撤到关内,卫不同意。卫除了不愿担负丢失东北的责任以及担心撤退的风险外,拖住林部,不让林入关是让蒋极为动心的原因。我个人的看法是,在得知林攻锦后,卫可能认为林攻锦是个幌子,目的在于吸引其沈阳主力援锦,林最擅长围点打援,出援必遭伏击。一旦沈阳主力溃败,则守东北无望。所以卫不主张援锦与林决战,即使林破锦州,30万大军固守沈阳,林想独占东北也不是那么容易。何况在侯军团的支援下,林彪未必打得下锦州。如果蒋不同意固守,则将主力撤到营口,虽然等于将东北拱手相让,但总好过将精锐损失在东北。;

廖希望沈阳主力撤到营口,撤出东北。当然,廖主要是从军事上考虑,希望保住东北的精锐部队。关于廖的战时决策会在后面讨论,但廖绝对不是一般人想的那么无能。相反,廖的能力很强。廖选择了当时最稳妥的做法,可惜选错了对手。

 

在战争初期,就初时的形势判断,卫的主张倒非常稳妥,出击极有可能遭到林的伏击。撤退则在战争未打之前就认输,将东北拱手相让。可惜蒋是领袖,没办法,只好组织廖兵团出击。但从战后林的兵力部署来看,林的重心的确是锦州,而不是象卫想的那样围点打援。当然,一旦廖兵团全力出击,我想林很可能会改变战略,先解决精锐的廖兵团,这样比较符合林的个性和战法。如果继续攻锦,一但长时间无法克锦,阻援又不力,则后果不堪设想,对士气(尤其是新补充的新兵),装备(此时的装备就国内而言都是顶尖),以及对全国战争的影响太大,风险太高。不过如果先解决廖军团,则锦州和侯兵团压力必然大减,战事会如何发展也很难说了。

上面说的都是战争未打响的时候,下面我再谈谈我对战争中的决策的一些看法。

国民党方面,侯军团全力攻击塔山,锦州则固守待援,廖军团却北上占领彰武而不是西进援锦。后人在评价此役时,多指责廖的无能。其实如果换个角度,站在廖的立场看,廖的决定是符合战场形势的。我推测,廖的想法是在尚未清楚林的真实意图前,不能冒进。因为围锦打援是林的拿手好戏,贸然出击极有可能中林圈套。卫就对此深信不疑,甚至打赌说廖军团出辽西必定全军覆没。廖北上不是消极避战,而是待机而动。占领彰武,切断林的补给线

廖的这招起了一定的作用。符合一个优秀的军事专家的做法。当然作者为了突出后勤人员的作用,可能说得有点夸大),然后静看林打锦州的情况,一旦林久攻不克,或付出极大代价克锦,就立即挥师和侯军团夹击林,重演四平之战。万一林克锦,则率部退向沈阳或营口。廖对自己率部撤退的能力极有自信,在缅甸就曾大放光彩。可以说这个决策就战时来看,无疑是非常稳妥的,可以说是相当完备。再观之后来的违令撤退(虽然没有成功),这些都反映了廖的军事才能是相当优秀的。也不能指责廖撤退的时机太晚,难道要廖在锦州固守,侯军团全力援锦时就撤退吗?廖的战场感觉极好。本来按照毛的设想是克锦之后,接着向南打锦西、葫芦岛之敌,没想到林竟然改变了战略方向,攻锦之后,竟然直接围歼廖。廖不知道毛的战略,也不知道林的想法,但他决定违令撤退,不能不说其有相当的才华。可惜他遇到的是林。当然,从战后看,换个头脑单纯点的能够坚决执行任务的人去指挥也许效果更好。

31小时攻克锦州,这无疑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克锦之后,蒋认为林部消耗极大,于是命令廖军团和葫芦岛各军南北夹击,收复锦州(蒋任命杜聿明指挥葫芦岛、锦西部队向锦州攻击。杜赴东北,结果其徐州攻略被刘等改得面目全非,等他从东北回来,中原战场也已经岌岌可危了,东北一仗可谓损失惨重)。卫依然主张固守沈阳,我个人认为,此时固守是不明智的。因为此时战局已明,林克锦,长春投降,沈阳完全成了孤城,克沈阳是早晚的事。与其如此,不如放弃沈阳,将精锐撤到关内。

*方面,克锦之后,毛意属锦西、葫芦岛。林认为攻锦西,须准备在海岸边与敌12个师作战,地区狭窄,自己大兵团用不上,蒋军则可以扼原有强固工事抵抗,战斗不能很快解决。而廖兵团又意图不明,不论廖是继续攻锦还是撤退到营口,都可能使形势发生变化,于是林决定围歼廖军团。从战后看,这是辽沈战役的关键所在,如果按照原计划攻锦,葫,则廖撤出东北希望极大(廖已经整备违令撤退了),则毛将敌精锐消灭在关外的战略无法实现。且消灭廖军团后,沈阳几乎不战而下。否则,按照卫的策略,重兵固守沈阳,攻克沈阳必然代价极大,且时间会拖长,将极大的影响全国的战略。10月15日破锦,只休整了5天就开始了围歼廖的战役。廖有10万精兵,尤其是新一,新六是精锐中的精锐。只用了这么短的时间来准备,实在是太可怕了。当然,林对大规模围歼战极有心得,即使是之前不擅长的攻坚战如今也今非昔比(攻锦,塔山阻击),可见部队的战力有了如何的提高,所以今天看来比较行险的战略在林看来可能倒是极有把握的。另外林在指挥围歼廖军团时所采用的战术值得后世研究,可能有人认为完全是廖军团自己的溃败。我个人认为,可能不是那样。廖经历过缅甸之战,率部撤退极有心得。廖的新一,新六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且都经历过缅甸之战,败未必乱,且廖当时是主动撤退而非战败。另外,围歼廖军团后,有部分国军将领不服,说林打仗偷偷摸摸的,有本事双方摆开架势好好打一场。这也可以从侧面反映林指挥的精妙,而非廖军团自己的溃败。

 

综合辽沈战役,林部以伤亡6.7万人的代价歼国军47.2万,解放全东北,战果可谓极其辉煌。其中2天全歼廖军团,用兵堪称经典。

我之所以写这个,一方面不太喜欢有的人关于战争的评价,很多人习惯把战争看得过于简单。战争是非常危险的,不要轻言战。当然如果有人理解成怕,那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另一方面则是想对林在战争中的贡献做个说明,因为有人提到辽沈,就是毛的伟大战略以及林的胆小犹豫,或称林兵力占优势,赢了不出奇。事实是什么?攻锦的时机,攻锦的战术,攻廖的决定,攻廖的时机,攻廖的战术,以及打沈阳的时机,战术安排。任何一点的失误都不会打成后来那个样子。何况林以极其小的代价获得如此大的成果,实在了不起。我大学以前,在近代的将领中,比较推崇隆梅尔。后来有机会看了林的一些书,才发现原来中国也有如此了不起的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