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孟子》的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01:49:46

《孟子》的解读

——试析北宋非孟思潮中的古史古制问题
时间:2005-02-05  来源:儒藏  作者:张荷群

孟子作为与孔子齐名的大思想家,他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到宋代以后才逐渐突显出来,而在此以前,孟子的地位与一般诸子没有太大的区别。直到宋代,人们才开始对他格外重视,本人由普通的诸子之一入孔庙配享,著作由一般的子书升为经。在这过程中,同时存在着一股不可忽视的非孟力量。这股思潮从汉代的王充开始,一直到宋代的许多学者,如李觏、司马光、晁说之等,他们既对孟子思想本身提出怀疑,也对孟子所提到的一些古史古制持否定态度,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如何看待孟子所说的古史古制这一问题。 FFn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FFn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文本的阅读理解,是知识传授的主要途径,是研究儒家经典的必由之路。当代文本理论认为解读不是单方面的对象性阐释,而是文本与读者的反应交流过程;也不是复制文本,而是对文本的建构,它造成文本的开放性,将文本从静态的物质符号中解放出来而还原为鲜活的生命;更重要的是通过读者的体验、理解和建构,显现文本意义,在文本意义和情感的领悟中,人与世界融为一体。[1]具体而言,解读中的读,是在阅读活动中读者对文本意义的探寻与思考,体现了读者对自身的价值及其生存状态的关注,它是语言所明确传达出来的显在意义的认知与了解,是解读文本的起点。这仅仅是起点,更重要的是在读的基础上,着重于对隐藏在字面意义之下的内在涵义或言外之意的发掘。如果说“读”是读者与作者的交流的话,那么“解”则是读者与社会、时代的对话。明确性与模糊性的统一是解读的标准.[2]2002年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在威海举办了“东亚经典诠释传统学术研讨会”,对于建立中国诠释学这一具体问题进行探讨。汤一介先生认为经典的解释有历史、哲学、政治方法;傅伟勋先生提出实谓、意谓、蕴谓、当谓、必谓等五个经典的诠释层次;孟子研究专家黄俊杰归纳出诠释的三种基本形态:一是作为解经者心路历程之表述的诠释,二是作为政治学的儒家思想之诠释,三是作为护教的诠释。[3]这些关于建立中国经典诠释学的初步设想,其出发点和侧重点不一,结论各不相同,但对于看待儒家经典(如孟子)的诠释,却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FFn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FFn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中国对经典的诠释在历史上有两种方法:汉学重视文字章句训诂,宋学重视阐发心性义理,形成这样不同的学术风格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在汉代以前,中国文化遭受了两次严重摧残,秦始皇焚书坑儒、项羽火烧阿房宫。在儒生被杀,典籍被毁的情况下,文化的延续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汉代学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尽量多地收集古书,补全残缺的书籍,同时对这些书籍进行解释,用成中英先生的话来说“汉代儒家在传授经学的同时力图建立一个比较完整可信的古典知识体系与语言解说系统”[4]。汉代的学风必然就以名物训诂、典章制度的考证为主。而到了唐中后期,以国家的名义统一诸经的解释,传统的学术似乎已经到了极至,啖助、赵匡等人寻找新的解经途径,开始舍传求经,开启了北宋经学变古之风。在解经的观念、方法上出现一个大的转折,在怀疑汉唐传注的同时,对经典本身也持怀疑态度,司马光等人对《孟子》的攻击显属这个范畴。由于《孟子》在唐以前一直处于子书的地位,传注数量很少,宋以前仅有赵歧《孟子章句》、程孟《孟子章句》、郑玄《孟子注》、高诱《孟子章句》、刘熙《孟子注》、扬雄《注孟子》、王充《刺孟》、綦母邃《孟子注》、陆善经《孟子注》、张镒《孟子音义》、丁公《孟子手音》、刘轲《翼孟》、林慎思《续孟子》等十三种。宋人对孟子的怀疑主要集中在《孟子》本身上,很少涉及传注。在非孟派眼中,孟子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并非孔子那样垂法万世的圣人。他们除了对孟子提出的哲学命题进行批驳外,还怀疑孟子所说到的一些历史事件的真实性。 FFn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FFn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孟子》经唐代学者皮日休、韩愈的提倡,宋初学者柳开等人的大力推崇,逐渐引起宋代学者的兴趣。其中的一部分远承汉人王充的《刺孟》,在宋代掀起了新的非孟高潮。他们不仅从思想上着手,也在孟子所提到的一些史事上来找缺口,动摇孟子立论的根基。试举两例:司马光的《史剡》认为孟子所说的舜的父亲兄弟欲图杀舜一事 “尧以二女妻舜,百官牛羊事舜于畎畆之中,瞽瞍与象犹欲杀之。使舜涂廪而纵火,舜以两笠自扞而下;又使舜穿井而实以土,舜为匿空出他人井。”从情理上根本就说不通:“顽嚚之人不入徳义,则有之矣;其好利而畏害,则与众不殊也。或者舜未为尧知,而瞽瞍欲杀之,则可矣。尧已知之,四岳举之,妻以二女,养以百官,方且试以百揆而禅天下焉。则瞽瞍岂不欲利其子为天子而尚欲杀之乎?虽欲杀之,亦不可得已。藉使得杀之,瞽瞍与象将随踵而诛,虽甚愚人必不为也,此特闾父里妪之言,而孟子信之,过矣。后世又承以为实,岂不过甚矣哉。”[5]此事从情理上来看的确说不通,舜的父亲弟弟不可能不顾杀头之罪而杀掉即将成为天子的舜。李觏也有相类似的怀疑,认为“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而王”不是事实,而是教人不自量,认为他们当时的国土面积远远大过七十里、一百里,认为“帝乙之时,王季为西伯,以功得受此赐,周自王季,中分天下而治之矣,奚百里而已哉”。而汤在“齐契之时,已受大国,相土承之,入为王官伯以长诸侯……商自相土,威行乎海外矣,奚七十里而已哉。”[6]此外,禹绝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伊尹五就汤五就桀等此类值得怀疑的地方还很多,在文字的确有许多值得推敲之处,这也是北宋长时间以来一直没有人对司马光等人的怀疑作出系统正面回答的原因之一,直到南宋,余允文才第一次回答了他们的质疑,其后张栻、张九成、朱熹等又对余允文回答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 FFn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FFn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司马光等人的怀疑与朱熹等人的回应,是经典(知识)传授过程中接受者理解的差异,属于经典解读的不同层次。司马光对瞽瞍杀舜一事的怀疑,从情理上无可挑剔。但正如前面的诠释理论所言,对于经典的解释有不同的角度、层次和要求,他的这种解释可以算做汤一介先生的历史诠释,也可以看作傅伟勋先生所说的实谓层次,黄俊杰先生提出的解经者心路历程之表述的诠释。但这种文字表面意义的考订没有深入到其它层次的诠释,并没有真正完成诠释的任务。接下来的诠释任务是了解孟子为什幺会相信这个有违常理的说法,而不是指责孟子的判断能力。抓住《孟子》的成书背景、性质、孟子本人的性格特征及他是一个思想家而非历史学家等这些实质性问题,该书的解读可能才会比较全面。 

《孟子》、《史记》及赵歧的《孟子章句》等早期的文献都没有明确记载孟子的生卒年月,后来比较有影响的是元代程复心的《孟子年谱》,他根据《孟子》一书中的重大事件及孟子本人所接触的历史人物,将孟子的生卒年月定于周烈王四年至周赧王二十六年(前372—前289),享年84。此时正是烽火不断的战国时期,各国都为了建立霸业而延揽人才为其出谋划策,这为当时的知识分子施展抱负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孟子作为其中的一员也不例外,为了匡时救弊,推行自己的思想,他的足迹遍及邹、齐、宋、薛、鲁、滕、梁,受到齐威王、齐宣王、梁惠王、梁襄王、滕文公等君主的礼遇,向他们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都没成功,于是退而论著。《史记.孟荀列传》有这样的记载:“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7]虽然说他的著作内容是“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但另一方面却保留大量了游说各国君主的记载。而劝说别人,特别是君王,需要很高的技巧。通观《孟子》全书,不难发现比附类推与事例说明是孟子论辩的主要方法。关于孟子所用的具体事例,王若虚曾言:“《孟子》之书,随机立教,不主故常,凡引人于善地而已。故虽委巷野人之所传,苟可驾说以明道,皆所不择。”[8],孟子所说的古史古制不可全信,仅服务于思想的陈述,这应该是解读《孟子》的一条原则。 FFn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FFn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孟子是一个高明的辩手,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孟子》是一部孟子的辩论集。他在这方面作得相当出色,但正是因为太出色了,以至后人对他产生误解。如孟子曰“以徳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9]李觏对于孟子所说的数字很怀疑,并做了考证,认为实际的数目远大于此[10],余允文在认为这里的七十里、百里只是一个大概的数字,其真实的含义是指很小的国家。[11]其实,古籍中的许多数字不表示具体准确的含义,只表示多或少的概念,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三,斯可也”就是相同的用法,孟子的真实意义是只要行仁政,即使是很小的国家,也能够强大起来。在这过程中,他只是稍微夸大了一下而已,而这是在辩论或劝说别人之时常用的手法,而李觏却很认真地去考订这经过夸张的论据。沈同以其私问伐燕一事曰:“燕可伐与?”孟子曰:“可。子哙不得与人燕,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有仕于此,而子悦之,不告于王,而私与之吾子之禄爵;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则可乎?何以异于是?”齐人伐燕。或问曰:“劝齐伐燕,有诸?”曰:“未也。沈同问:‘燕可伐与?’吾应之曰:‘可。’彼然而伐之也。彼如曰:‘孰可以伐之?’则将应之曰:‘为天吏则可以伐之。’今有杀人者,或问之曰:‘人可杀与?’则将应之曰:‘可。’彼如曰:‘孰可以杀之?’则将应之曰:‘为士师则可以杀之。’今以燕伐燕,何为劝之哉?”[12]孟子在书中说明了自己说燕可以讨伐的理由是基于燕的无道。司马光为此是对他大加批驳:“孟子知燕之可伐,而必待能行仁政者乃可伐之,齐无仁政,伐燕非其任也。使齐之君臣不谋于孟子,孟子勿预知,可也。沈同既以孟子之言劝王伐燕,孟子之言尚有懐而未尽者,安得不告王而止之乎?夫军旅大事,民之死生,国之存亡皆繋焉。苟动而不得其宜,则民残而国危,仁者可忍坐视其终委乎?”[13]他认为孟子应当直接告诉齐王不能伐燕,否则将坐视民残而国危,非仁者所为。对于他的责难,朱熹的回答切中要害,真正地说明孟子当时说“可”的深层原因:“圣贤之心,如明鉴止水,来者照之,然亦照其面我者而已,固不能探其背而逆照之也。沈同之问,以私而不及公,问燕而不及齐,惟以私而问燕,故燕之可伐,孟子之所宜知也。惟不以公而问齐,故齐之不可伐,孟子之所不宜对也。温公疑孟子坐视齐伐燕而不諌,隐之以为孟子恐不免贻祸,故不谏……观孟子言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然燕之可取不可取,决于民之悦否而已,使齐能诛君吊民,拯之于水火之中,则乌乎而不可取哉。”[14]正是孟子综合考虑了沈同的身份及问题的内容后才作出这样的回答,即言所当言,而不是冒失地在齐王还没有明确表示要攻打燕国的时候加以阻止。孟子自己曾言: “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15]探讨他不得不辩及作如此辩解的原由,如他一般“以意逆志”,才能获取那些着重于文本之中、文本背后所蕴含的原典性、基础性意义。 FFn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FFn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古代的经典记载了许多远古历史,一直以来就有“六经皆史”的说法。儒学的开创者孔子在古文经学家眼中,就是一个历史学家,因为他传述了上古的历史。而今文经学家则认为他所修订的六经为万世立法,应该是个思想家。今天看来,这两种特性孔子兼而有之,而其后学却有所偏重,分别走上了传经与传道两条道路。前者以笃学切问的子夏为代表,后者以闻一贯之道的曾子为代表,孟子即远祖曾子,以述仲尼之意自任。《孟子》长于理论的思考和阐发,缺乏子夏学派笃实切问的考证在所难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一直以子书的身份存在,这大体符合该书的特性。它的主要内容前人已经简要地概括过:辟杨墨、述仁政、道性善,即它是一本哲学书而非历史书。要在哲学书里寻找历史的真实,必须得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做结论的时候应当慎之又慎。更进一步,孟子是一个思想家而非史学家,虽然他游历过许多国家,与众多的君主有过交谈,但他把这些记录下来的主要目的是传道而非简单的述事,尽管后人可以从他的记载中发掘出众多的历史事实。思想家的价值主要不在于他解决了什么,因为解决意味着完成和终止,而在于他提出了什么,因为提出意味着开始。孟子的价值正在于此,后人他所提出的仁政思想,不断地加以完善;而他主张的性善论,开启了后代关于人性问题的思考,并形成了不同的理论。苏轼曾言孟子“以性善之论,昭昭乎自以为的于天下,使天下之过者,莫不欲援弓而射之”[16],他的这番话虽然有些夸大,但形象地说明了孟子对人性问题思考的发轫之功。思想家的价值并不在于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对的,而在于他的思想可以点亮别人,这正是孟子的价值所在。在诠释过程中,显性信息与隐性信息的发掘当同时并举,对《孟子》的理解才会立体全面。 FFn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FFn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1]曹明海《当代文本解读观的变革》,《文学评论》2003年06期 [2]殷满堂《历史视野与美学视野的融合——建立当代文学文本解读学的理论构想》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S4期FFn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FFn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3]光明日报2002/9/26FFn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FFn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4]成中英《第五阶段儒学的发展与新新儒学的定位》文史哲,2002,(5)FFn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FFn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5]余允文《尊孟辨》,卷上FFn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FFn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6]余允文《尊孟辨》,卷中FFn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FFn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7]司马迁《史记》卷七四FFn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FFn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8]朱彝尊《经义考》卷二三五,中华书局FFn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FFn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9]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FFn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FFn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10]同注6FFn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FFn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11]同注6FFn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FFn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12]《孟子.公孙丑章句》下FFn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FFn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13]司马光《传家集》卷73《疑孟》FFn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FFn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14]朱熹《晦庵集》,卷七十三《读虞隐之尊孟辨》FFn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FFn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15]《孟子.滕文公章句》下FFn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FFn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16]苏轼《东坡全集》巻四十二《子思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