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贵金属投资工作:先秦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1:31:25

先秦教育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发达的教育,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而著称于世。中国古代的教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古代文化赖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是古代文化不断创新的动力。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就是靠教育传递下来的。

中国远古至夏、商、周的教育

远古社会的教育,只能从考古资料、地下出土的文物、历史文献得出一些结论。人类社会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原始社会的教育目的是为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服务的。教育主要是传授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以及社会生活常识,评分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没有专门人员和专门机构,教育手段是通过语言,口耳相传,观察模仿。从古代社会人们的教育行为可以看出,教育是随着人类社会而同时产生的,教育直接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教育是人类独有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如下特点:

1、                                        原始社会的教育是人人平等

因为原始社会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压迫、没有阶级剥削。这决定了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管什么人都有享受教育的平等权利,二是用平等的精神教育青年人,即教育内容体现平等互助、团结友爱的精神。因此原始教育,除在性别、年龄和社会分工方面有所不同外,没有任何其他差别,完全是人人平等的教育。

2、                                        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是为生产服务

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人们为了满足最低限度的物质生活,不得不把全部精力用在生产劳动上,因此,生产活动几乎成为原始社会的唯一活动。这就决定了原始社会的教育只能为生产劳动服务,围绕生产劳动进行。把使用生产工具的技能和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是原始社会教育的最迫切的任务。

3、                                        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在整个社会生活中进行

当时的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实践在分离出来,它同上层建筑如政事、宗教、艺术活动等密切地结合在一起。没有专门的学校,也没有单纯的教育,它没有从其他社会现象在独立出来。

4、                                        原始社会的教育是极端原始的

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文化知识的落后,原始社会的教育还仅仅处于一种萌芽状态。表现为:没有专门化的教师,没有专门的机构,没有文字和书本。无论是生产经验还是社会生活经验,都是在社会实践在进行。这些都表现出了原始教育的落后性特点。

夏朝是奴隶社会的开端,经过商朝,使奴隶制进一步发展,到了西周,奴隶制达到了极盛时期,这一历史阶段的教育,开始同生产劳动相分离,并完全为奴隶主阶级用来培养本阶级的继承人,以及对奴隶实施社会教化的一种工具。它的基本组织是学校,即奴隶制官学。

在传说中的氏族公社末期就有了学校的萌芽,如“虞氏之学名庠”,不过这些记载只能作为一种传说而已。因为那时还没有发明文字,都是后人根据相传撰写的,所以真实性还有待查考。

夏朝出现了学校的雏型。夏朝有了关于“庠、序、校”的名称和记载。夏之庠是为奴隶主贵族开设的,序是奴隶主贵族及其子弟练习骑射的地方,校是一种军事体育性质的教育机构。

商朝有关学校的记载比夏朝更加丰富详尽。在“庠、序、校”之外,还出现了“学、瞽宗”等学校名称。商朝的学校已经完全成熟。中国人在商代已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尤其是文字的发展的成熟程度,都可以说明商朝的学校有了真正的社会基础。商之庠,承袭夏之庠,其教育意义更加突出了。序从夏朝承袭下来,但有了新的发展。保留了旧的军事体育训练的形式,又增添了学习礼乐的新内容。学和瞽宗是前代所没有的一种新型教育机构,是商朝奴隶主贵族子弟专门学习礼乐的学校。它有固定的校舍,选取德高望重的人为师,传授礼、乐等典章文化,为奴隶主贵族造就士子。商朝的“庠、序”虽然是由前代因袭下来的,但在很大程度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教育目的越来越明确,教育内容越来越丰富,教育机构越来越完备。尤其是商朝的“学”和“瞽宗”,已初步具备了现代学校的某些专门的特点,标志着我国学校的正式形成。

西周的时候,奴隶制已达到空前的昌盛和十分完备的程度。西周在教育方面集前代之大成,汇合各种学校构成一套组织比较完备的学校教育体系。

周的学校分为国学和乡学两大系统。国学有大学、小学两级,乡学有庠、序、校、塾。国学中的大学有两种:一是设在天子所在都城,另一是设在诸侯所在都城。小学也有两种:一是设在宫廷附近的贵胄小学,一是设在郊区的一般贵族子弟的小学。进入小学的学生主要是王太子、公卿太子、大夫的嫡子。无论小学大学,都有明显的等级性,这是奴隶社会的宗法制度所决定的。乡学的设置是按区域规划的。关于乡学有很多种说法。如《周礼》中记载“乡有庠,州有序,党有校,闾有塾”。乡学仍然是为近郊或远郊的一般奴隶主贵族子弟所开设的。

周初,政权不稳,为了加强军事实力,镇压新征服的氏族和奴隶反抗,教育的内容主要是练兵习武,力图把学生培养成为“执干戈以卫社稷”的武士。为了适应上述目标,无论大学小学,往往选拔武官兼任教师。西周后期,政权稳定,统治者养尊处优,不再重视军事训练,学校教育的重心开始转向礼、乐。教师多由武师换成了司成、乐正等。

综上所述,周朝教育分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尚武,后期重文。大学主要学诗、书、礼、乐等传统文化知识;小学主要学礼、乐、射、御、书、数等基础知识。

周时还出现了幼儿教育和女子教育。这两种教育滑专门的机构,主要是在家里进行。都是贵族家庭才能有的,同时也体现了男尊女卑的社会特点。

奴隶社会教育的特征:

1、                                        学校教育由奴隶制的国家机器所控制和操纵

2、                                        学校教育只对贵族的子弟开放

3、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维护奴隶制的各种统治人才

4、                                        学校教育的内容是奴隶主贵族阶级意识形态和他们所需的武功

从以上特点可看出,奴隶制社会的教育是“学在官府”或“学术官守”。文化教育高度地垄断在统治阶级手中。奴隶只能是永远做牛做马,没有入学读书的机会。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五百多年的时间,是中国古代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期。在历史上称东周或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的社会生产力大大地向前发展了,出现了私有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上层建筑也发生剧烈的变化。在政治上,王权旁落,在意识形态方面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文化教育方面也随之发生变化,出现“文化下移”。其主要标志是,官学衰落,私学兴起。

官学衰落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社会动乱,统治者忙于战争,无心顾及学校。二是奴隶主贵族丧失了进取精神,对学习不感兴趣。

官学衰落不等于教育发展的中断随之而来的是私学兴起。社会的发展,有了大量的剩余产品,可以养活一批从政的脑力劳动者,也可以养活一批不从政的脑力劳动者,当时的社会出现了一大批士,也出现了政教分离、吏师分离。社会变动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动乱使掌管文化的官吏大都逃亡,大量典籍流落到民间。这都是私学产生的重要原因。私学的产生为教育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创举。它打破了教育被统治阶级垄断的局面;扩大了教育对象;在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方面产生了辉煌的成就。出现了一批教育专著和著名的教育家。

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                                     关于教育的作用和地位

教育和政治、经济、军事、法律都有关系。治国治民,政治、经济、军事、法律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最根本的还是教育。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作,不一定直接做官才算是参与政治活动。孔子还认为教育对人的成长起着决定作用,人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就是因为教育的学习的结果。人的聪明才智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学习而得。“性相近,习相远”,肯定教育的决定作用,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精华。

二、教育对象

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主张那些愿意学习而且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不论贫富贵贱都可以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

三、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孔子从“为政在人”的政治主张出发,提出教育的目的在培养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他提出了选人的规格和方针,要培养士、君子、和成人,遵循“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选人的方针。由此教育目的出发,孔子的教育内容就特别重视思想品德和伦理道德教育,一般的文化知识学习要服从道德教育的需要。孔子突出诗、礼、乐,对其他内容也不忽视,《诗》《书》《礼》《易》《春秋》都向学生传授,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和比较全面的锻炼,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比较密切。但孔子的教育内容也有严重的缺陷,一是忽视自然科学的传授,二是鄙视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四、教学思想

孔子的教学经验非常丰富,他提出和实行的教学原则和方法,至今仍然具有不少直接的借鉴意义。

1、                                         因材施教

2、                                         启发诱导

3、                                         学问结合、学思结合、学行结合

4、                                         由博返约

五、道德教育思想

道德教育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道德教育的内容是以“礼”和“仁”为核心,以“孝”为基础。“礼”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规范,“仁”是这些准则规范所包含的基本精神,按孔子的说法是“爱人”或“忠恕”。把“礼”和“仁”推及到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就是以父子之间的“孝”为基础,君臣之间要忠,兄弟之间要悌,朋友之间要信。这就是道德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

由此,孔子提出了一些道德教育的原则:

1、                                         立志乐道

2、                                         自省自克

3、                                         身体力行

4、                                         改过迁善

六、关于教师的论述

1、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                                         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

3、                                         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孔子关于教师的论述是他亲身经历的并且终身实行的,这些都是他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此外,除了孔子,这个时期的大教育家还有墨子,他的教育思想也很丰富。

历史进入战国时期,随着各诸侯国封建改革的进行,使一切旧的传统观念和信仰从根本上发生了动摇。因此,各种企图解决社会问题的新思想风起云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伟大壮举。“百家争鸣”促使思想学术界空前活跃,各学派从各自的立场出发,代表不同的阶级或阶层的利益,提出了不同的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主张,直接促进了社会的变革。各学派涉及到了文化艺术的各个方面,促进了文化繁荣。同时各学派也是不同的教育团体,他们根据各自的要求与实践,总结了许多宝贵的教育经验,直接促进了教育事业和教育理论的发展。

孟子的教育思想

一、                                     教育的作用

孟子从施仁政的政治主张和性善论的哲学思想出发,强调教育有社会作用,强调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教育的社会作用是“得民心”,孟子认为教育甚至比政治更为重要。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孟子以性善论为基础,指出教育对人的作用就是恢复已经失去的善性、保持和发扬固有的善性。

二、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孟子的教育目的就是“明人伦”。其目的决定了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孔子提出来,孟子则加以系统化、理论化了。

三、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1、                                          持志养气

孟子认为作为一个士,最重要的就是持志,也即立志。立志与养气紧密相连,孟子说“吾善养浩然之气”,这里有神秘的色彩,但一般说来,气主要是指意念或情绪,是不同于理智的心理因素。立志属于理智活动,而养气则是培养意念和情感,持志养气,就是理智与情感的统一。

2、意志磨砺

孟子认为,坚强的意志需要艰苦的锻炼,否则无法形成。所以他说“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他还提出“生于居患,死于安乐”的著名思想。因为孟子认为一个人只有道德才能都非常好,才能担以重任。而人的道德才能,要经过多次严峻的考验,才能获得与提高。所以在提高的过程中要强调意志的作用。

3、反求诸己与人为善

人在修养中要厚责于己,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静时常思己过”,与人为善,是指有了过错要欢迎别人批评指正。在道德修养中,闻过能改还是非常可取的。

四、教学原则和方法

1、                                         自求自得

2、                                         专心有恒

3、                                         循序渐进

4、                                         教亦多术

荀子的教育思想

荀子发展了孔子关于“礼”的思想。荀子思想中最有积极意义的是他的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在他的思想中比较突出的就是“性恶论”。

一、                                     教育的作用

从性恶论出发,荀子认为教育对人的作用很大。人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有人主观的一面,人的贵贱、智愚、贫富都取决于后天的教育和学习。通过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二、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荀子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官吏,这一点是为官而不是为民着想的。标准有二,一是有道德,一是有才能。在内容上,他冲破儒家的一贯奉行的先王之教的框框。主张最重要的是学习礼法。

三、教学主张

1、                                          在学与思的关系上,与孟子不同,荀子强调学。

   2、荀子把教学或学习的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并把行看成是学习的最终目标。

四、                                      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荀子认为师是礼的化身,学生应无条件地服从教师。但同时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生可以超过教师,“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是有积极意义的。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总体上说,各种学派林立,教育思想丰富。不论何派都强调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注重培养人才。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产生了一大批教育著作和教育家。许多教育思想直到现在还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