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不贤而的意思是什么:张芝-欧阳询-王羲之--书法风格释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0 07:31:37

张芝-欧阳询-王羲之--书法风格释疑

2010年4月3日

《秋凉平善帖》 传为张芝之作
选自《大观帖》(故宫博物院藏李宗翰宋拓本)


释文八月九日。芝白府君足下。不為秋凉平善廣閒。彌邁想思無違前。比得書不逐西行。望逺懸想。何日不懃。捐棄漂沒。不當行李。又去春送舉喪到?美陽。須待伴比。故遂蕳絶。有縁復相聞。飡食自愛。張芝幸甚幸甚。

         在欧阳询楷书书法作品中,许多字是向右上方倾斜,左角低,右角高。他的字不稳,应该说是险的一个特征。还有他的字棱角分明,许多转折处带有圭角,这种东西可能是险的来源。但有棱角的字不见得险,如褚遂良的字也有棱角,还有薛稷的字也是。唐楷越写越瘦,到张怀瓘《评书药石论》认为已成为一个社会性的弊端。欧阳询楷书有一个特点,两个竖画向内,颜真卿向外,这也是很重要的特点。 欧阳询书法风格。欧阳询是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书法家,历来评价也非常多。可是古人的评价只说欧阳询如何,不分其书体,也不分其作品。如张怀瓘《书断》里评欧书用的“险”字,这个“险”字究竟从哪儿看出来,特别是后人评价草书也用“险字”。    

        东吴书法与中原书法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草书快速书写的实用原貌,也正是今草的渊源。换句话说,今草是不可能从章草中解放出来的。章草作为一个经典,样式已经凝固,亦步亦趋,没有听说哪一个书法家因破坏章草而成名。所以章草不能代表古今草书演进的一个环节,它只是开了一个叉,而今草是延续了杜、崔以实用为基础的发展路子。张怀瓘在《书断》中有说章草之名源于张芝草书,张芝草书应该是作为楷则来承担的,也就是和今天所见到的松江本《急就章》非常接近。那么,我们进一步可以肯定,杜、崔草书应该没有脱离实用,到张芝发生了转折,草书开了一个叉。开叉之后,由于张芝的影响和亲属关系,索靖也就写成延续张芝一路,卫瓘也兼取张芝法,都有了脱离实用的倾向。东吴的皇象其书法风格沉着痛快,想来也是实用。这样我们借助《急就章》就可以去寻绎张芝章草楷则。 关于张芝书法风格,卫恒的《四体书势》,讲到他“下笔必为楷则”,张芝的草书应该是一种集大成者,他前面有杜度、崔瑗,《四体书势》对杜度、崔瑗也有一个描述:“杜氏杀纸甚安,而书体微瘦;崔氏甚得笔势,而结字小疏。”书法有随机性,写完之后,一画不可移易。随机到这种程度,那么他的草书显然和我们理解的章草是不一样的,因为章草缺少随机性,字字独立。
 
        从早期记录的王羲之风格应该是比较可靠的,所以我认为我们要讨论王羲之作品风格还应该使用唐以前的文献。回过来说,如果王羲之的作品用“遒媚”来概括是比较合适的。王羲之书法风格。王羲之《兰亭序》风格,用“遒媚劲健”四字。在有的诗书里面,“遒”视为有力,并且引用它来评价褚遂良的书法。这个“遒”不是讲有力,它可能有这方面的意象,但在这里绝不是有力,而是讲点画线条的质量感。“媚”这个词,一般也是指视觉上的感受。但这种视觉上的感受又不是纯粹的哪种样式。“健”也是讲点画的质量问题,“劲”就是笔力的问题,很具体。所以说,“遒媚”讲的是点画质量和视觉感受,再用“劲健”两字作补充说明。我们今天看到的作品有两种:一是神龙摹本,一是定武刻本(临本是不可靠的),历史上很多人都重视定武本,认为它可能更接近王羲之的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