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买基金股票软件:汉语新诗鉴赏(73)?南鸥?左右?彩羽?柔密欧·郑?穆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2:46:00

汉语新诗鉴赏之七十三

南鸥/左右/彩羽/柔密欧·郑/穆旦

 

 

南鸥(1964-),本名王军。贵州贵阳人。著有诗集《火浴》、《春天的裂缝》等。

 

收容


  夜空破旧,英雄如同闪电
  英雄把黑暗打扮如同白昼
  灯火稀疏,时间摇曳。我始终看不清祖先的脸
  始终无法知道自己的姓氏
  天天回家的路,突然倒挂在天上
  我永远不知道自己的头
  在什么地方
  
  我的头被一位英雄挂在腰上
  英雄的头被一位神提在手里
  阳光普照。神降落群山、森林和闪亮的河流
  神撒下大片的泥土和蚂蚁般的人群
  
  夜空倾斜,乱石穿空
  我活在一把古老的剑上


  ……

 

(选自:南鸥的诗集)

 

[赏析]

看着这首短诗,我几乎是以自由落体的方式陷落万丈深渊。

熟悉南鸥奇异人生经历的诗人都知道,该诗南鸥写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流亡途中。从语言风格上看,这首诗歌的抒写极为诚恳、朴素。但当我们把夜空、英雄、闪电、黑暗、灯火、时间、祖先、姓氏、头、神、群山、河流、森林、蚂蚁、泥土、乱石、古剑等意象纠合在一起时,这些朴实的从骨髓里渗透出来的原生意象相互碰撞所生发的巨大冲力,如同强大的震波震憾着我们的心灵,迫使我们再度深思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在哪里,我们将到哪里去等最为锥心的命题。其展开的诗性空间就像一个浩瀚的深渊,时刻都在消解我们,吞噬着我们,让我们一生空茫……

姓氏是个体生命最基本的标记,祖先是个体生命血液的上游和文化背景的原生形象的标识。尽管英雄如同闪电,把黑暗打扮如同白昼,但是摇曳的时间里,灯火稀疏,人们依然不知道自己的姓氏,依然看不清祖先的脸。而这种对姓氏和祖先面孔的不可知,其实是心灵沦陷,生命主体性被丧失、被剥夺的悲情揭示。当诗句推进到“天天回家的路,突然倒挂在天上/我永远不知道自己的头/在什么地方”,心灵无枝可依,个体生命永远没有家园的宿命被推到了无以复加的悲情之中……

紧接着诗人近似于直白地写到:“我的头被一位英雄挂在腰上/英雄的头被一位神提在手里”……原来诗人揭示的是“天地神人”的一种存在关系,揭示的是人类命运的一种终极走向。随着情绪的推进,诗人又把“英雄”和“神”具化为“一把古剑”,因而诗人不得不写下“我活在一把古老的剑上”这浩叹千古的诗句。诡异而狂野的想象力所开掘的形而上的思考和追问,直指人性致命的死穴。

我惊叹于诗人深刻的洞悉,惊叹于他将朴实的意象纠合发酵的艺术才华。诗人将思想隐藏在朴实的意象背后,经过语言和思想的反复发酵形成一种诗性幽深而飞扬的合力,让诗歌获得一种穿越时空的光芒。

(宫白云/文,傅天虹推荐)

 

 

 

左右(1988-),聋哑诗人。陕西山阳人。著有诗集《孤独部落》、《会行走的诗句》。

 

关于太阳的由来


    古时候
    有一个热爱补丁的孩子
    用锥子好奇地向地面瞭望
    一小锥子
    后来就是星星的雏形
    再一大锥
    那孩子的头才从天窗伸出来
    吓坏了地面所有的黑暗

 

(选自:左右的诗集)

 

[赏析]

诗不求形式上的伟大,形式上总是那么一小片、一小片的,然而,每一小片,都是一个极美丽极丰富的境界。“补丁”常常会是人们精神上的一种需求,“锥子”有时是力量的象征,如果说诗歌也是一种力量的话,这首在左右诗稿里显得更别致的诗,一定是感动了诗人自己也感动别人,可以说,它是用最丰富的想象、最节奏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最想抒发的思想。此诗短短八行,我们却可以读出很多无声世界里我们常人读不到的东西。 “一小锥子”是月亮,“一大锥”就是太阳,这种巧妙的比喻,将“黑暗”从 “那孩子的头才从天窗伸出来”的新奇童心中欢快地表现了出来。左右作为一个聋哑孩子,他的诗歌精神,就是像诗里一样,用自己的力量去战胜黑暗,找到有太阳的地方,哪怕小锥子打造出来的小小一角。正如著名诗人第广龙评价左右的精神世界所言,“左右的听力,在幻想的句子中,获得了恢复,甚至听见了更多”。我想,太阳,就是这个孩子密探有声世界的一种“吓破有声世界”的无畏胆量。 (杨莹/文)

 

 

 

彩羽(1928—2006) ,本名张恍。台湾诗人,老家湖南长沙市。著有诗集《浊流溪畔》、《上升的时间》等。

 

冷的方程式

 

欢喜流的

都浮沉在水襄

欢喜飘的

都消失在云中

我抬起头来的肩把累积的风雨举高而堆升到

我的发尖

而后

降落到大地

 

即成皑皑的雪

 

(选自:《浊流溪畔》 蓝灯文化1979年版)

 

[赏析]

《冷的方程式》写于一九七四年,是彩羽四十八岁时的作品,全诗九行,区分两节,前四句采取直叙手法,旨在说明某些事物一贯运行的正常现象,自第五句开始,诗人的豪情渐渐显露,所以他要“抬起头来的肩把累积的风雨举高”,从而企图得以“堆升到他的发尖”,书写至此,诗人祇不过是在抒发自己的情绪,展现一片比较细致的感觉,然后一个急转弯,让那些心底的风风雨雨降落到大地,最后一句: “即成为皑皑的雪”。至此全诗灿然完成,而其作用于读者的感受,则何其皎洁,何其可爱。

本诗的妙处,即在作者所掌握的那种淡淡而又轻巧的气氛,一开头看似直述,实则是作者的匠心独具,非如此布建,一寸一寸的向前推进,作者如何才能在最后关头,达至那种近乎突如其来的狂喜。

《冷的方程式》,可作二解,一是对季节的变化,作者所作的诠释;二是对自己的情感的捕捉,所呈露的不同流俗的状态之描摹。总之,冷的极致是雪,人的情感冷到极点又何尝不是雪。本诗隐喻作者对生命的执着与孤高,堪称是一个相当成功的例证。 (张默/文)

 

 

 

柔密欧·郑(1924—1995),本名郑志平。印尼籍华文诗人,老家福建厦门。著有诗集《跃起》等。

 

 

开始时一点没有

自以为君子的念头,而且

更没有若耶溪口的打算

那时的纯粹

只不过是一种盖倾的涤暑

 

可是一场如拭相怜

何其波心耸碧月上

虽然偶尔楚赋咏忧

苦苦的心啊

非常中国

 

最后招吴姬之画桨

就是浪漫之间的陈诗

你曾绰约轻盈悄悄

涉江采入我梦

说濂溪永恒

 

(选自:诗集《跃起》)

 

[赏析]

《莲》作为一首咏物诗,生动地描写了莲的特性,莲的形象跃然纸上。我们从来都认为莲是一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植物,它代表着一种高雅的品格,是君子的象征。但作者却说莲“开始并没有自以为君子的念头”,那时的纯粹“只不过是一种盖倾的涤暑”。这样一反人们的惯常思维,表面上虽写莲的平凡,但实则衬托出了莲的风尚,更加赞美了莲的品性。

当莲“如拭相怜”之时,莲便不再像先前一样“平凡”,它赋予了一种忧愁的心绪,此时的莲在碧水明月的氛围下,多了一种对周围环境的哀叹与忧愁。

而当莲这幅图景纳入了“吴姬之画桨”时,两者之间合二为一,水乳交融,扩展成为一种浪漫的,具有醇郁气质的陈诗,浑然天成一般。也使莲这幅图景具有了人文气味,富有了动感。而当它绰约的、轻盈的、悄悄的潜入我梦中,向我诉说着“涉江采莲”的迷人情景时,感受到了一种濂溪永恒的光景,而此时物我早已相融。

本首诗歌将莲的描写拟人化,通过赋予莲人的特征,将莲内在的品质完美地表达出来,从开始时没有君子的念头,更没有若耶溪口的打算,到波心耸碧月上,偶尔间的楚赋咏忧,再到最后的濂溪永恒,莲完成了它的蜕变。从平凡的莲达到了高雅的莲的转化,莲成为了一位君子,一种极富人情的植物。

但本首诗歌决非仅仅咏物这么简单,它还有着更深层的诗歌韵味,本首诗明为咏物,实为借物喻人,以莲来代指作者本身。将作者自己的个人情感寄托在莲的身上,莲的一系列转变也恰恰暗指作者自己的内心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转变。刚开始的自己正如莲一样是纯粹的,不谙世事,内心只有自己身边的人事物,此刻的作者是愉快的,但也是浅薄的;而当自己受到“如拭相怜”般的冲击时,作者的心绪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作者变得忧愁起来,内心思考的不再仅仅是自己身边的琐事,作者开始思念家乡,思念中国,具有浓浓的思乡之情。作者通过作赋作诗来展现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中国的想念,对中国的忧愁。最后当“吴姬之画桨”时,作者更加坚信自己的感情,达到了“濂溪永恒”的境界。这指代着作者对中国的眷恋,虽然此时漂泊他乡,但心中永远会给中国留一块地方,中国永远是自己的依靠。

总之这首诗歌以咏物为特征,将莲拟人化描写。通过对莲的刻画,展现莲的蜕变,来指代作者本身的情绪变化,内心演变,表达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身为游子对祖国的怀念。与周敦颐的咏莲不同的是他在于赞颂莲的高雅,从而暗含人品性的高尚,而本诗是为了通过莲来借指自己对中国的怀念。

(李昱[学生]/文)

 

 

 

穆旦(1918-1977),本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著有诗集《探险者》、《旗》等,译著有《普希金抒情诗集》、《拜伦抒情诗选》等。

 

停电之后

 

太阳最好,但是它下沉了,

拧开电灯,工作照常进行。

我们还以为从此驱走夜,

暗暗感谢我们的文明。

可是突然,黑暗击败一切,

美好的世界从此消失灭踪。

但我点起小小的蜡烛,

把我的室内又照得通明:

继续工作也毫不气馁,

只是对太阳加倍地憧憬。

 

次日睁开眼,白日更辉煌,

小小的蜡台还摆在桌上。

我细看它,不但耗尽了油,

而且残流的泪挂在两旁:

这时我才想起,原来一夜间,

有许多阵风都要它抵挡。

于是我感激地把它拿开,

默念这可敬的小小坟场。

 

----1976年1月

(选自:《穆旦短诗选》香港银河2006年版)

 

[赏析]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北京、天津这些城市也许由于电力供应不足,电力公司对居民用电常常实行拉闸停电的措施。穆旦的诗《停电之后》可能是由此引起的。

这首诗写了三个环境、或者三种光景,或者三个境界。一是光明的白昼,二是黑夜来临,三是停电之后。白天有太阳照亮一切。黑夜来了,怎么办?可以打开电灯。突然停电了,怎么办?可以点起小小的蜡烛。

太阳“最好”,永远为人们所憧憬。黑夜里,只要有电灯照明,“工作照常进行”。即使停电,有蜡烛光,便“继续工作毫不气馁”。光明消失了,有办法。黑暗再度袭来,依然有办法!无论环境多么困难,打击多么突然,诗人的努力不会终止,诗人的勇气不会受挫。

诗人在阳光下,一个境界;在电灯下,又一个境界;在蜡烛旁,再一个境界。即使“美好的世界从此消灭失踪”,诗人的追求绝不止步。“黑暗击败一切”,但有例外,那就是诗人。

第二天,诗人看到小小的蜡台还摆在桌子上,蜡烛“不但耗尽了油,而且殘流的泪挂在两旁”。诗人回想,整个黑夜里,“许多阵风”还要靠蜡烛来“抵挡”。此刻蜡台已成为“小小坟场”。诗人对蜡烛充满了“感激”之情,默默地追念着它,对它表示了“敬”意。

蜡烛是诗人抗击黑暗的最后的支持者、引导者、鼓舞者、勉劢者。为了给诗人照明,蜡烛含泪地耗尽了自己。它不但奋力击退黑暗,还要抵挡一阵又一阵的风,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继续发出光来。这小小的蜡烛,正是引导诗人抗击黑暗、走向光明的天使,虽然她为此而殒灭了自己。

诗人穆旦生前遭遇坎坷,病逝于1977年,享年仅59岁,令人惋惜。但他毕竟活到“文革”结束之后,虽然没有看到改革开放。这首诗写于1976年10月。此时他可能已听到“四人帮”被粉碎的消息,也可能还没有听到。但这首诗写出了“对太阳加倍地憧憬”的心态,写出了“次日睁开眼,白日更煇煌”的欢欣,从而预示了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  (屠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