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恩买卖法则:被抹去的中国国家主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7:12:03
被抹去的中国国家主席【编者按】:在暗房中,有人精心地将刘少奇的形象从合影里剔除出去。尤其是那些本来用于反映他和毛泽东亲密关系的照片。

 

 2011年7月,扩建后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厅,两幅《开国大典》油画放在了一起。同样的手法,同样的构图,几乎一般无二—这是一副原作和一副复制品。但在原作上,缺少了前国家主席刘少奇。
    这位在“文革”中含冤死去的开国领袖,曾是毛泽东亲自选定的接班人。二者的关系在延安时期就十分紧密。作为一名“革命理论家”,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七大”上,刘少奇首提“毛泽东思想”的说法,将毛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地位提升到仅次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位置。毛泽东是新中国第一届国家主席,刘少奇是第二届,毛泽东曾多次表示,自己从党中央主席的位置上退居二线之后,接替他的将是刘少奇。

 




    但这些承诺最后没有兑现。“文革”开始后,毛泽东写下一张大字报:《炮打司令部》,将其张贴在中南海内的办公场所。“接班人”刘少奇成了被攻击的对象。在毛泽东的打压下,这位国家主席很快失去了权力和自由,尽管他手持《宪法》,但依然无法保护自己。在中共会议上,刘少奇被宣布为“叛徒、内奸、工贼”,永远开除党籍,撤销一切职务。1969年,他病逝于河南,死后又被剥夺了真实姓名—“刘卫黄”被写在了他的骨灰盒上。
    从刘少奇被打倒的那一天,他的形象就成了漫画中的小丑。
    北京的大学生在天安门广场焚烧他的头像画报,新闻照片也被篡改—在暗房中,有人精心地将他的形象从合影里剔除出去。尤其是那些本来用于反映刘少奇和毛泽东亲密关系的照片,后来变得极度不合时宜,删削就成了一项非常迫切的工作。
    在这样的背景下,董希文接到了“删除刘少奇”的任务。这位著名油画家是《开国大典》的作者。


    1953年4月,完成创作不久的《开国大典》油画在中南海怀仁堂进行了展览。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对油画给予了高度赞誉:“是大国,是中国。”这位开国领袖还自豪地说:“我们的画拿到国际上去,别人是比不了我们的,因为我们有独特的民族形式。”
    董希文的这幅油画在业界也获得好评。他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将新中国开国领导与广场群众同置一个画面,以前的所有照片和影像资料画面中,领导人和群众都没有出现在一起。画面中,左边是众多国家领导人,右面则为布满鲜花的广场。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的中央,正在麦克风前庄严地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背后站着各界代表,画面中第一排领导人全是国家副主席,从左至右依次是: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


    接到删除任务时是1972年,董希文已经处于癌症晚期。虽然术后情况良好,但体力衰弱。修改工程很复杂,因为不是简单地去掉一个人,而且要另外补上一个人,还要牵动旁边的人。
    董希文在儿子的陪伴下抱病来到中国革命博物馆(2003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组成中国国家博物馆),让儿子当“拐杖”撑着他作画。他首先将一块与刘少奇形象一样大小的布覆盖在画上,然后涂上稀料—这样可以控制稀料外渗,尽量不去溶解破坏周边的画面。然后将刘少奇从画布上刮去,重新做过底子后,在刘少奇的位置画上了原本只有半张脸的董必武。
    《开国大典》中人物众多,并不能一一完全展现,所以,最初画面上的董必武只有小半张脸。早在1953年怀仁堂画展上,领袖们就曾开玩笑说:董老,画家只要一笔,就可以把你勾掉。但谁也没有想到,时隔19年后,董必武的形象不仅没有被抹掉,反而被描绘完整。
    在“抹掉”国家主席刘少奇之前,董希文还“抹掉”了高岗。


    1954年,高岗被指控从事分裂党的活动,被打为“高岗、饶漱石反党集团”的首犯。身为国家副主席、政治局委员的高岗于1954年初被撤销职务,8月自杀身亡,1955年3月被开除党籍。
    董希文随即被要求修改《开国大典》,将位于画面上第一排边上的高岗抹掉。为了不使画面损坏,董希文在其他油画上做了多次实验后才动笔,删掉了高岗的画像。
    这次改动对于整个画面来说并没有太大损害。董希文后来说:“这幅画在构图时,高岗就有挤在边上的局促之感,去掉他对构图倒有好处。”这一版《开国大典》,在1959年建国10周年之际,不仅被陈列在新建成的中国革命博物馆里,而且被雕刻成纪念邮票,广为流传。
    而在“删掉”刘少奇后不久,董希文又接到任务,要改去站在周恩来身边的林伯渠,原因主管部门没有道明。后来人们推测,这件事的幕后推手是江青,因为在延安时期,林伯渠反对毛泽东与江青结婚,并搞了“约法三章”。


    因董希文病情严重,无法改画。此事则由董希文的学生、画家靳尚谊完成。他和画家赵域按原图复制一幅《开国大典》。这就是又一版本的《开国大典》。
    对于《开国大典》上“消失”掉的刘少奇,董希文心中从此就多了一层牵挂。他说:“一个搞艺术的人对自己的作品要负责,要负责一千年……”他希望在有生之年亲手将刘少奇恢复。当时身处癌症晚期的董希文,为能挨到这一天,亲手刻了“抗癌”、“百折不挠”等字样的印章,鼓励自己战胜疾病。他对学生们说:“真希望再有20年……”但董希文最终没能等到这一天的到来。


    1978年,中国革命博物馆举办党史展览,《开国大典》必须展出,而刘少奇此时已平反昭雪。本着实事求是、还历史本来面目的原则,革博征得上级同意,决定将《开国大典》恢复原貌。但董希文的原作几经改动,难以恢复原貌,家属也不同意在原作上再改动。博物馆只好委托靳尚谊。
    当时靳尚谊忙于公务,便推荐了北京青年画家阎振铎、叶武林,他们在《开国大典》的复制品上画上了刘少奇和高岗。
    至此,《开国大典》终于恢复原貌,如今在国家博物馆展览厅里所展出的《开国大典》便是临摹品,另一幅则是画面上没有刘少奇的《开国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