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然函数:一禅:瑜伽体式修习的哲理、医理、原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9:48:43
一、瑜伽体式的哲理!

 

练习瑜伽不可强求,身有练,简单中见无数丰富的内容;心有境,让你感受自然而平静;思有悟,让你打开身体的能力源泉。懂得了这些,你就练懂了瑜伽。提示:瑜伽不是去做难度动作的杂技。

 

具备丰富的瑜伽学识,和各种瑜伽的教习之道,懂得了这些,你就可以做到一名出色合格的瑜伽老师了。提示:瑜伽不是杂技。瑜伽的理学是头脑的调养,当我们头脑得不到调养时,我们的身体无法整体健康。

 

人的心灵就像是一座寂静的古寺,座落在自然风景秀丽的山峦之中,幽静而古朴,清新而典雅,我们不需要用各种难度技巧的体位法来装饰它,我们需要的只是让其内在原有的美,无瑕地显现出来。

 

人体瑜伽的体位法,是一种既简单而又方便的智慧,让我们在既简单又方便的姿势与行为上,把影响我们自身健康障碍的问题去除掉,让健康、自然本来的气质和美丽心境,自然的呈现出来。

 

瑜伽体位法又是把人类健康生存的本能意识,用肢体有气息的动作表现出来的一种方式。同时,它更要求人们把精神的欲求肢体化,因此又是一项精神气息高尚的健康运动项目。

 

瑜伽的所有动作,都是以自己的本能知觉作为基础,它的练习不需要难度的技巧,也不需要刻意的死板,瑜伽体位法自然而灵活,顺势而舒畅,通过不断的练习,然后才逐渐地将其变为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信念,从安静的心态背景下,动作发展到积极的身体形态,最后,才能达到自觉化的个体行为阶段。

 

从初期的学体式,到刻意的摆体式,进展到练习体式,如今该是如何用体式的练习了。运用体式首先要学习人体的生理学和人体基础辨证学。如今的瑜伽练习,单靠会摆个难度的姿势,已经是不够的了。我们要会运用人体,而不是让人体去练习体式。懂得人体的运用,你基本也就掌握了人体到姿势上的奥妙。

 

人体的体式运用,不是单纯的一个姿势,也不是体式组合起来有多少,而是懂得人体基础的辨证学,运用辨证的道理去运用。辨证的道理在古典瑜伽数论学就定义了人的二元对应,在哈他瑜伽经里也阐述了人体左右脉的道理。

 

比如,我们练习体式前,要先学会身体放松,让气血和呼吸与肌体都调和好,人体放松,气息和气血就顺畅,肌肉肌体就自然柔顺,没有了僵硬的死力,如此以便练习时能够任意展开;另外,做好心态调整同样重要,以便专注和减少人体的障碍。而放松的本身就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调整,同时,也消除了你日常的紧张、疲劳。

 

放松后,我们对人的人体,可以练习收缩,而收缩不是紧绷的意思,而是有限度的去收缩,既运用收束法等运用,去练习筋骨的收缩,气脉的收缩,肌肉的收缩,包括人体各局部的收缩。比如,我们人体在走路十分疲劳时,你蹲一会,你会瞬间感受到收缩的休息,人体有十分的畅意感。这种收缩叫做蓄积人体的能量,目的让气血停止和休息一下,否则,气血如同机械一般,总也得不到休息和调养,那么,气血过度的流动本身就是给人体带来一种消耗。

 

因此,我们说,练习瑜伽要适度,这个适度本身就是一种平衡;你知道了人体的需要,你的当下就处于平衡状态,平衡状态和动作平衡不是一个概念。把握了自我的平衡状态,你的人体就处于基础辨证的状态里,比如,向左练习要用一点力,那么,向右练习则要柔和一些,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人体左右不平衡的缘故。左边弱,那就气力对待,右边强,那就柔和对待。如此,对应之道,才是瑜伽科学、合理的辨证练习。

 

假如,我们练习瑜伽时,左右用的气力是一样的,那么,我首先告诉你,这本身是不可能的,因为人体左右脉能量属性不同的缘故,这点在哈他瑜伽经里记载。在我们没有经历过长时间的瑜伽训练,我们人体左右气力是不肯能一样的。所以,我们练习体式时,要区别稍加对待一下,对人体的均衡有十分健康的好处。

 

人体有很多部位和环节又各自不同,故而,运用气力,气息、动作的幅度和角度,都会因此不同。由于这些不同性,因此出现了体式的不同,各自对应部位的练习,或者是调整,或者是调养,或者是安静。懂得了这些,你也就懂得了人体的辨证之道,因此,瑜伽练习不是单纯的、盲目的练习,它是有人体的道法。

 

很多人把瑜伽练成了高难度,其实,这本身就是对瑜伽的一种歪曲,以为不做难度练习,就不是瑜伽。其结果,只是把瑜伽引路到“瑜伽杂技”的性质上了。还有的把瑜伽刻意形成几个难度的级别,把人体所谓的超越当作对人体的一种控制,若是这样的话,体操、杂技、柔术、武术都可以做到的。

 

人要学会控制的不是动作,而是人体的意识和情绪,这才是瑜伽的真实目的。控制人体的意识和情绪,可以通过体式动作表达出来。

 

体式可以调养人体,也可以调和感官,更可以舒筋活血,而这些都是在人体自然体式的状态下完成的。比如,腰部酸痛,脊柱疲劳的人,可以缓慢的练习,目的是为了让呼吸有力的深入,而不是体式的伸拉。体式展开时,在一呼一吸的主体作用下,气息有效深入体内,给身体大幅度的供氧,依次解除疲劳。气息的深入柔和有力,可以给脊柱提供气血的能量供应,而不是你单纯的拉长脊柱,就对脊柱有好处。

 

说到人体辨证的练习道理,我们举个列子,比如:有一些人问:先练头倒立再练冥想好,还是先练冥想再练头倒立好?我的观点是:先看人体的辨证吧,你的颈椎有问题吗?你的气息散乱吗?你的平衡感如何?了解了这些,有问题就先进行问题的训练,训练好了,再谈倒立和冥想的选择。

 

倒立和冥想的选择,谁先谁后,我先告诉你一个人体的规律知识,意识先行,气息在后,动作才开始。先练习冥想的气息专注,既训练了意识,也训练了气息,如此,你更容易控制人体和动作。明白了,就先冥想训练吧。练习倒立前,先会活动下颈椎吧,别急着去倒立哦。

 

让我们学会智慧的、快乐的去练习瑜伽吧!

 

瑜伽体式的目的意义是由人体的定到动的一个空间拓展,这个空间可大可小,任你在自己身体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自由自在的发挥;在保持快乐和自然心态的背景下,你可以找到自己的身体动和静之间的空间,让自我把二者之间相互统一协调起来。

 

体式不是难度练习,也不是恪守定义某个动作,依照人体的生理规则进行,由定到动,再由动回归到定,如此你就完成了你需要的人体动作。它对人体有着积极健康的益处和对身心协调的调养、调整。

 

在瑜伽练习中,练习者首先要战胜的不是以体式动作为目的,而是自我本身的问题障碍。因为在人的性格中有大胆与怯弱之别,在性情上有勤奋与懒散之分,而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在瑜伽练习中,都要避免给自身肉体带来的疼痛、疲劳,只有让身体进入到喜悦和舒畅的知觉里,才有可能不断克服自身的种种负面,如此,自然达到喜欢坚持的境界。

 

很多教练教习简单的动作担心会员不喜欢,因此,辛苦的去教习一些有难度的体式练习;结果,自己又伤身又伤气,日久,身体健康自然日渐况下。其实,这是对瑜伽不明的缘故,瑜伽体位法简单的动作包含了更多的内容,可惜,教练们不会教习而已。

 

比如:人的手臂很灵巧,腕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一条手臂可以有不同的作用,一个腕关节就可以调整肩部、胸部、背部、腹部,腰部等部位,看这腕关节,那么神奇,真的有这样的作用吗?回答是肯定的,关键是你会不会呢?依此类推,肘关节和肩关节,作用就更多了。

 

瑜伽体式依照人体的辩证法去练习,去运用,那么,产生的效能就是无数个;假如你练习瑜伽不是按照人体的生理辨证进行的,只是知道练习而练习,那么,就如同广播体操练习,所谓的作用就没有了益处。

 

瑜伽的本身说的是连接,那么,我们连接什么呢?就是理智的思维和知觉的反应统一起来,就能够达到我们说的瑜伽的本意,包括驾驭和控制你的身体。很多人靠动作去驾驭身体,其实这是一个巨大的误区,驾驭身体靠的是你的理智思维来达到的,而不是体式的动作。有了理智的思维意识,你可以通过身体的动作去表现出来,运用体式而不是练习体式。

 

瑜伽士之所以成就为瑜伽师,就是通过这些智慧的运用和练习,才达到了自己想要的成果。单一的那种练习,不过是学会了动物般的模仿,基本等同于退化之路。因此,古典瑜伽学科把瑜伽称作为:知觉运动走向觉知【智慧】的修习。

 

知觉是人体的反应系统功能,其包含了种种的身体欲望的本能,假如我们的意识觉知不给予它驾驭和控制的话,那么,这些知觉般的欲望就像猛兽一般,会吞噬我们的健康和文明,由此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不必要的痛苦和烦恼。

 

 我们举个例子,一个平躺的体式,我们一般练习者和教练者,基本会以为就是放松和休息,或者冥想。我给你们一个答案,这个平躺的动作,除了放松和休息,或者冥想,其练习作用和内容,远不止这些,有很多。


动作练习开始:

 

1、让我们平躺在垫子上,双臂展开延伸出头部,与肩部齐宽,身体自然放松;缓慢的吸气,做【气息悬息收气法】,腰部收缩,抬起,慢慢的呼气,腰部放松回到平面位置上,注意,腰部自然收紧抬起时,手脚要保持自然放松。依次练习三次,目的是让气息充满腰腹,利用气机的能量活动和舒展我们的腰部,气血通畅我们的腰部经络,对腰部的虚弱有很好的应激恢复功能,对腰寒有非常好的排除疗效。

 

2、运用【腰腹收束法】练习三次。让我们继续平静的躺好,意识专注在腰部,轻松而又缓慢的吸满气息充满腰部,现在,手和脚稍加用点力,慢慢的呼气,进行腰部的上台,腰部不要刻意的用力,保持自然力并轻松的上抬,保持一秒到两秒,慢慢的吸气,让腰部自然的放下来,感受气血的回流和集束{蓄积的意思}。

 

3、好,让我们继续练习,缓慢的吸气,做【手脚气力的收劲法】,既:双手十指交叉向头部上方牵伸,双脚伸直向下方牵拉,形成手和脚对拉,目的是让身体脊柱和身体整个部分得到大幅度的伸展,然后,缓慢的呼气,手脚放松和全身自然缓慢的放松,依次练习三到五次。

 

4、我们运用【腰腹气机收束法】练习,先让我们进行缓慢的吸气,感受气息遍满全身,非常的舒畅;好,让我们慢慢的吐气,腰腹收束用力,四肢完全放松不要作力,我们可以感受到气血的冲账,然后,吸气全身自然放松,感受气血能量的运行和腰腹肌肉的舒畅感,将此动作练习一到两次即可。

 

5、练习完毕,保持平躺的姿势,进行自然呼吸的放松,让气血自然流动,疏通身体脉络。

 

看着这么一个简单的、平躺的人体姿势,其作用不小,练习的内容还有很多……

 

瑜伽练习中,身体力量施于的沉重与放松,形式变化的主动与被动,无不包含着矛盾的对立与统一,在处理自身这些瞬息万变的矛盾中,体式动作固然重要,而理智的思维和知觉的反应更能化被动为主动,这也是瑜伽中注重的使自己的心态达到无瑕地的境地,即:心里无我而身体知我。

 

瑜伽体式的姿势,可以是一种对生命体式的健康冥想,冥想既是观心,每个体式里韵含着一种自我反省的体态和对应练习的方法,观心在前,反省在后。观心是实际体悟的需要和展现,静静地观看自己的身和心,驱除那些影响你健康的障碍,你会有许多健康与美好的所得。

 

瑜伽体位法的练习很柔美,它充分体现了一个人,意境心态的“人体写真”与身体动作的“动感知觉”结合,我们练习体位法,不仅是注重表现人体动作的“内在美”,而且这种体式动作的“内在美”是通过自我的精神、气质、气息所展示出来的,是一个自始至终贯穿着专注自我知觉下能动性的过程,通过富有启导性和象征性的身体语言和肢体动作,来显示时间的流程和身心空间的拓展。

 

瑜伽体位法练习时,强调“体式有断层则意境连接,气势有度数则气息连绵”,通过姿势动作形态和生活的情景,创造出一种人性健康形象般的人体艺术场景,真可谓是“身外之意”中包含着“心内之境”。我们练习时,可以感受到,人体体式进展既是飘逸的,如仙鹤振翅而起,轻灵飞扬;又是静意的,如韦陀低眉合十,心如止水;最终目的是为了塑造人体知觉的智慧以构成完美。

 

瑜伽体位法练习所创造的这种意境之美,令人神往,耐人寻味;学会瑜伽练习体式动作并不需要有难度,但深入练习之后,你会发现,身体内外的高度协调,身心统一的充分体现,心神意间的密切配合,以及它所赋予体式动作内涵的深邃哲理,让人玩味无穷;如此,这需要练习者仔细地去体悟体会,方能心领神会。

 

比如,我们可以看到,有人练瑜伽时如入忘我之境,举手投足之间意味深长、意韵悠远,动作既简单又高效,但也有人练得干巴僵硬,味同嚼蜡,动作既难度又疲劳;如此出现这么大的差别,关键就在于对瑜伽体式的理解不够,同时又是追求的利益各自有所不同,前者为健康,为身心和谐之意;后者为利益,为利益展现需要,如此,一种人健康受益了,一种人健康受损了。

 

瑜伽体位练习不仅是一种强身健体的修练方法,它更是一种心灵健康文化,一种精神层次的人类文明与觉知。瑜伽练习中的身体与环境的“融合”这一深刻的哲理,它体现着印度古老的瑜伽文化的精华,这一道理蕴含着宇宙之中万事万物彼此关联,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达到一种平衡、和谐的完美。

 

因此,瑜伽体位练习,首先练的心情愉快就是作用,而不是在于技巧和难度。练习的开心了,心态自然的调整好了,如此,你的气息就顺畅,气息顺畅了,气脉就柔软,气脉柔软了,你的动作和肢体就自然能够柔软下来,那些伸拉韧带的并不是柔软,除了拉开之外,与柔软无关。有快乐,就会有力量,身体的力叫做气力,不是力量;力量是一种意志,是品质,而不是身体的气力。

 

瑜伽练习包含着人体四大{地、水、火、风}这一古朴的哲理,通过统一合化一切身心对立与矛盾,通过调整需要得到结合与平衡,甚至水火可以共生共存:将身心调整到“水“的清朗,明澈似山间的溪流,平静若无风的湖面,而这水中又包含着弥漫全身的温暖,光明如日月星辰,温暖则来自于对万物的关爱。水与火不再互制互克,而是相互包容依存;而是水中有火,火中有水,水火共同蕴育冶炼出品质清濂、洁如莲花的内心。当把自身融入千变万化的万事万物之中,那怕只是企图或暂时,我们体会到的将是一种升华。

 

古典瑜伽修炼者说:“通过意识的转变,我们就能找到精神行动的力量,并且寻找需要的是一种行动的手段。我们通过主动的反映而引起身心的变化。”古人练习瑜珈,没有单纯的依靠头脑去复制工作,而是靠更实际、更能感受到的一种过程,就是呼吸。

 

从出生到死亡,我们不断地要呼吸,而且我们吸的过程的通过脊髓继续到头脑中去,使头脑不断跟着呼吸而动。这个过程是自然发生的,可是练功的人就要有意识地去感受它,为了感受,他就需要改变自己的呼吸方式。他感觉到的,就是呼吸与思考所引起的物质过程之间的关系、然后是呼吸传播思考的过程、最后是精神在整个身体里起作用的过程。这样,精神和思考就不是一种逻辑抽象的东西,而是一种身体里到处都能感觉到的力量。

 

二、瑜伽体式的医理!

 

故事:古婆罗门一弟子修习瑜伽,问师傅:我要怎样练习,才算进入瑜伽的真理呢?师傅问:你会呼吸吗?你的脉搏在跳动吗?你的身体会动吗?你的两耳会听吗?

 

弟子答曰:都会啊,师傅?可我不知道怎么去修啊。

 

师傅意味深长的对弟子说到:你的呼吸便是梵唱,脉博跳动就是能量,身体会动便是修炼,两耳聆听就是智慧,这一切你都有,关键在你是否转变了自己的意识呢?

 

弟子当下有悟……

 

瑜伽经开篇就讲解了:什么是瑜伽?瑜伽就是控制你意识的转变,这个当下既是瑜伽。其实,瑜伽很简单,又智慧。这里,我们要问:你是否转变了自己的观念呢?!

 

古代的瑜伽养生医理认为,人的惰性从意识开始生,因此,人体的健康与我们的意识观念的转变有极大的关系。当人惰性产生时,人体的惰性就从两足开始了,婴儿与小孩的活动都在两足,人到中年以后,腰部以下和足腿就渐感无力,喜爱叠足或跷足而坐,叠足并感觉足腿的酸麻,正是说明足腿神经与血脉不通畅,同时证明健康上存在隐患。

 

人的衰老也是从腿足开始而逐渐至躯干与头部,人的两腿双足,好象是植物枝叶的末稍;人过中年后,气血到达两腿双足的力度不足,经脉气血不畅通,足腿神经反应迟钝,长期的气血供应不足,导致足腿部肌肉骨骼老化,腿足变得不灵活了,人体的锻炼就减少了活动,使得健康越来越少了。

 

瑜伽体式是人体的动功,要求思想意识和身体处于放松状态,调身、调心、调息,双腿在行立中,身心在动静中结合,神经系统得到了调整和锻炼。使人身全身血管系统得到柔和的锻炼,从而增强了血管的弹性,有益于血液的新陈代谢和循环。

 

瑜伽体式练习时要求气韵腹部,用的是腹式呼吸,在运动中,缓慢、均匀的深吸入氧气,排出废气,促进了心肺和身体的新陈代谢,也增强了心、肺和呼吸器官的弹性。体式练习使肠胃等消化器官得到磨擦、蠕动等锻炼,从而有助于消化。


瑜伽体式练习起来时,使关节灵活,肌肉、韧带有弹性,骨骼健康,可以推迟腿部关节、骨骼、肌肉、韧带的衰老。可以调节和强化足部及全身经脉的健身功能。通过不断的体式锻炼,可以促进足部及全身血液循环,调节和改善气息、气脉异常与病态,使之趋于正常,防治疾病,增强人体体质和抗御疾病的能力,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瑜伽体式是依靠人体自身的能力,通过姿势的调整、呼吸的调节和意念的运用,来增强人体各部分机能的。练习瑜伽体式的总体要求是:心静体松、呼吸自然,动作层次分明,单个动作体现了人体坐标气脉的循行和知觉的平衡。实践证明,瑜伽体式练习能有效促进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对于人体脉轮和气脉的疏通,包括体液分泌也会起到积极的平衡作用。

 

瑜伽体式是一种柔和缓慢、动静相兼的运动,长期从事瑜伽体式锻炼可对骨骼肌肉运动系统形成良性刺激,可有效地减少体内矿物质的自然流失,使骨密度保持稳定,并有效地调节骨钙、血钙之间的动态平衡,从而改变骨质疏松的症状。试验和实践结果还表明:瑜伽体式对骨骼畸型、肌肉萎缩及其退行性变化等症状,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这些又对练习者身体平衡能力高低产生直接良好的影响。

 

在瑜伽体式单式练习中,视觉的运用对于维持身体动态平衡和瞬间的静态平衡有着重要意义。生理学实验表明:当练习者睁眼做树式单腿站立,一般能保持较长的时间;而让练习者闭眼做同样动作,则往往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这说明视觉影响着肌肉调节平衡的能力。同样,视觉对肌肉的协调性、准确性和韵律感等方面,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人的身心平衡能力主要是由人的知觉认知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决定。人的知觉认知能力是心理平衡的基础,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的情绪调节能力;而人的情绪调节能力又影响着人的知觉认知能力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着人的心理平衡状态。

 

学练瑜伽体式的过程是人不断接受新事物的过程,在教与学的动态发展过程中,练习者通过观察教练员的特定动作或口令提示,注意力集中在动作自身的练习中,下意识地提高了人观察事物的能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瑜伽体式义理内涵丰富,动作素材多样,练习者掌握瑜伽体式功法,需要在观察、注意的基础上,不断增加记忆内容,提高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从而在观察——注意——记忆——思维的动态学习过程中发展了自己的人体知觉认知能力。

 

从瑜伽体式练习本身的基本特点来看,形正体松、呼吸自然、身心放松是练习的基本要求,人在这种特殊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下进行健身锻炼,有助于提高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尤其是从事瑜伽体式锻炼,讲究上下相随、左右对称、动作协调、身体平衡,十分利于习练者调节左右大脑的协调与平衡。

 

瑜伽体式练习对人的情绪调节能力,有着十分良好的影响。瑜伽传统养生医学早已论证了人体情绪致病的内因,现代医学也证实了人的情绪变化会导致人体功能{如呼吸、循环、内分泌等}发生一系列变化,这种变化导致人体生理功能失衡,从而诱发各种疾病,所以保持良好的情绪对人的健康非常重要。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并不是整天都会处于愉快的情绪状态之中的,不良情绪人人都会有,每天都会遇到,关键是一旦出现不良情绪;学会瑜伽体式有效控制和及时调节,这是保持情绪稳定、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

 

瑜伽体式练习强调动作要缓慢静气、体姿需要轻灵沉着;心境要不急不躁;神态要自然随意、舒展安详。如此使得瑜伽体式练习不仅具有抗衰祛病的健身功效,而且具有平衡心态、修身养性的作用。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给人们带来精神紧张,情绪烦躁,思绪紊乱等负效应,影响身体的健康,练习瑜伽体式练习能够使人身体和精神获得最大限度的放松,有利于消除烦恼,获得心理平衡,而且随着习练水平的不断提高,练习者的每一次练习都成为一次感悟、自我净化和自我完善的过程。所谓“心无意,身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这是瑜伽体式练习对心理调节的最高境界。

 

比如,你肩酸痛,很多人则直接去练习这个部位,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不懂人体生理结构和瑜伽人体辨证的道理,结果,直接练习这个部位不但无益,而且更受伤害。肩酸痛,首先要活动胸和背,而不是肩膀,肩膀周边不放松,气血就无法活络起来,那么,对肩膀的酸痛就无法产生有效的气血运行。只有周边活络起来了,再进行肩膀的活动,周边的气血就容易通活肩膀酸痛部位,如此才是正确和有益的。

 

三、瑜伽体式的气机原理!

 

人体运动的实质是气血运动,气血为能量,和现代医学理论肌肉运动是血液供给能量和氧气的道理完全一致。气是在人体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强活力的精微物质,它流行全身脏腑,经脉及各组织器官,时刻推动和激发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血在脉中循行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不断对全身组织细胞起着充分的营养和滋润作用;气是人体功能活动的动力,血是濡润滋养的源泉。气推动血,血又是气的载体,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所以将气血视为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也可以认为气血是人体主要的动力源泉之一。

 

所谓气机是经由人体五脏六腑转化成身体能量的传感作用,将呼吸和肢体运动作良好的配合,人体藉由强化气能量的动作,促使身体机能的良性导向。比如,喉呼吸可以运用在人体的气机传导,可针对不同的部位和器官加以锻炼,其动作原理可主导人体运动枢纽的踝、膝、胯、腰、胸、颈、肩、肘、腕等九大关节,透过扭转、前后、开合、上下等四个原理,锻炼肌肉组织与关节韧性,继而以静心、专注、放松、传感等四个原理,让动作、呼吸及意识三合一,达到强化人体能量系统的目的。

 

人体气机有正向的,也有逆向的,有正行的,也有逆行的。有上行,也有下行,有平行,还有遍身行。这些都是在行气时,气机传导产生的不同作用。

 

人和其它有生命的东西(动物、植物、微生物)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能力,这种能力,激发推动生命活动,可称为“生命力”,它推动生命按一定人体规律的运动、变化、发展{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是一种自发的内在的“生命能量运动”。这种生命能量运动所具有的独特规律性也有生命节律性,这种运动一般潜在、缓慢、不易被人直接觉察,是一种长时、渐进、有节律的运动。主要由人体的遗传系统控制、通过内分泌系统调控、按一定的自然节律发生。

 

呼吸是一个人体内“气息”运行的动力,而“气”又是人体血液运行的动力,呼吸的练习,可以促进体内“气”的发生、发展及全身血夜的运行和输送,起到行气、活血的作用。所以,瑜伽练习中的呼吸方法非常多,如:鼻吸鼻呼、鼻吸口呼、左右鼻呼吸、胸式呼吸、腹式呼吸等。在瑜伽具体功法习练的过程中,瑜伽总体注重的是自然呼吸,而哈他瑜伽则则重腹式呼吸。因此,在瑜伽练习的过程中,应该按照具体功法的习练要领和要求,并在专业的老师指导下进行练习。

 

瑜伽体式的气机锻炼通常分为两种:一种叫呼吸锻炼;一种叫人体内部气的运用。

 

1、呼吸锻炼。呼吸锻炼是指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有顺呼吸,逆呼吸。自然练功时所指的呼吸锻炼,是指顺呼吸锻炼,就是呼时小腹向下缩进,吸时小腹突起。另一种“潜呼吸”则是呼吸时不着重于腹部的起伏,实际是用高度柔和的呼吸,不断影响小腹微微起伏的呼吸。一般未练者,正常的呼吸,男性一分钟十八次,女性为二十次,通过练功后,呼吸会减慢,一分钟一般可以练到五至六次,练功深者,甚至可以达到一次或二次。

 

呼吸锻炼有强调“练呼”和“练吸”不同。练呼可以解除胸闷紧张,古代把它的作用叫做“释放”,既放宽的意思;练吸则可以加强气血流通,增强体质,古代叫作“蓄积”,既补养的意思。呼吸锻炼是练功中不可缺少的,但它还只是一种手段,通过呼吸锻炼,从而把人的内在力量,引导到经络上去,起到调节人体内脏的作用。

 

2、第二种是人体内部气的运用锻炼,它指练功时,人体内部产生一种气体流动的感觉。通过自然呼吸,使人体内部气血逐渐加强旺盛。故气的运用锻炼是瑜伽术练功中很关键的一环,它能使人体内在的气流,通过气的运用的锻炼,增强人体内部的气血更有规律的流动更好地达到“气机遍身、气息顺体、气畅流动、气柔身悦”的效果。使瑜伽练习者能够身心内外通达,健康强身的目的。

 

瑜伽有三脉七轮,脉轮是人体生命气机的传输系统,人体全身有七千二百条分支型粗细脉络,分布在人体各个区域。这就象一个城市的交通建设状态,分爲主干线街道和支线街道以及街巷弄堂。街道的宽窄和交通的科学管理是交通是否畅通的关键。交通流畅,则生机勃勃百业兴旺。


古瑜伽师把各种“气息”协调生成看作的生成是建立在脏器物质基础上的生成,瑜伽所讲的“气”的含义,不仅是表达对人体精微物质的认识,更是选用“气”的含义,来表达一种无形的生成,是对人体物质机体所释放的“信息”描述。人体脉轮经线是物质能量载体输送“气息”的通道,其中,脉轮所指结处是人体中多项“气息”在运行中交会生成治疗功效的部位,在这些部位易出现结交,臃塞。


瑜伽认为,人体中生成的“气息”存在着质量与运行的变化,“气息”的变化能影响人整体阴阳的不平衡,也是造成经脉紊乱的原因。“气息”的量变所造成的运行变化在人体中能体现出气盛、气虚、气弱等现象,因此,练习种要关注这一点;如,现在一些练习者因不当的姿势练习,使自己在身体和气息的交会时能形成气臃,气闭等不良现象;把握呼吸的平衡行气,可以通过人体气息的行气调节人体平衡,来达到气息畅通,修复身体健康的疗效。


人体的脉络有粗有细,直径有大有小,充盈饱满度存在着各自的作用与差异。正常人脉络基本畅通,但是内部气机的饱和度和流量并不是十分充足,局部还可能存在著狭窄瘀塞,影响著气机的循环,这些都是气瘀血滞産生疾病的因素。

 

所以瑜伽练习者早期正确的方法就是疏通全身经脉,对脉络进行气机扩容,增加通透性和传输性能,清除瘀滞阻塞,确保它们畅通无阻,无有障碍;正气、清气能顺畅地在脉轮中的杂物、浑浊物、浊气、病气能及时地排出体外,同时体表门窗的脉轮自如地开啓关闭,外部环境的清气、正气能流畅地进入内环境不断地补充损耗,体内产生的浊气和病气能及时排出体外,这是人体健康的前提,所以初入门者要掌握好这两个瑜伽修炼的关键进行实践。比如;练习时产生的喜悦感,令身体感受气机畅通,气息遍身的舒畅,我们的眉心是舒展的,这就表达了眉心轮处的开合。

 

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源动力,它象血液、体液一样,是生命的能源,虽然它暂时是具有不可见性的一种无形物质,但是它们却是无形而有质,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间万物皆有气,只是气量大小和质量高低不同的差异。人体内本身存在著多种生物气,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每个人气的质和量都存在著很明显的差别,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和生命的活力。人体的内气,由于各种生命活动的消耗和各种原因的损耗,总体而言是不充沛的,急需不断地补充。

 

人体门户开,道路畅通后,必须大量从自然外界摄能补充。补充的方法众多,气机的能的获得必须用恭敬心、平等心、慈爱心、仁爱心、博爱之心自然获得,大地自然表达了这些理念之心的奉爱呈现,哪怕是一草一木,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环境给予我们营养的补充之一,因此,我们都需平等相待,公平交换。瑜伽练习者切记保持善念,慈心为本,学会爱护环境等于爱护自己,如此健康才无后顾之忧。

 

瑜伽气机的运用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求在动静结合的规律运动中,自觉体察生命动力之气运动,总结人体自我生命运动的客观规律,从而能够主动顺应生命气机运动的节律,调节身心,舒畅气血,强本节用,炼心强身。对于目前其它西方传播的,力量瑜伽等类似体育运动则不同,它们大多以身体技能强身为终始,缺乏主动的生命气机的身心调节,以能量耗竭为结果。

 

气机导引可提升人体免疫力,完成体式动作要在意识支配下调动人体气血为主体作用,气到血到,血到气力到;说明人类在生产实践和运动中用意识调动人体能量,通过练习反复的强化这种路线才能建立动作的自然气机动力,用意识控制人体动作按脉轮气血下为上用,上下结合;人体左右脉阴阳互补,相互协调;如此具备了瑜伽连接意义的,有正确意识思维形象才能有人体正确体式动作的运动效果。

 

在瑜伽体式练习时,我们初期可以有意识的提高关节转动质量促进人体气血运行,体式练习过程中,在人体肌肉和气力作用下,关节产生运动、转动,关节转动促进气血运转,关节是气血循环通过的薄弱环节,需要关节周围的肌肉参与关节运动,肌肉参与的范围越广,气血通过的能力就越强;所以关节的运动和转动的质量,是保证能量传输的关键。假如你选择了难度技能的练习,这些保障就很可能化作危险,那么,瑜伽练习作用的效能也就无从谈起,更有可能化作损伤。

 

人体肩、髋与关节是能量上下传输的枢纽及转折点,肩、髋转动在体式中至关重要,人体肩、髋与关节是三轴关节,需要有一定限度的范围的三轴转动,有限度范围转动作用,能够传输足够的能量,维持体式动作中的动态平衡;肩、髋与关节转动将人体脉络气力调动组合成形形色色的人体运动动作,髋的转动质量表现下肢和驱干的运动质量,肩的转动质量表现上肢的动作质量,从足到腹,由腹到胸,到臂手都是在髋、肩、关节相互协同的配合下,在腹肌和气血作用下共同用力才能完成。

 


                                                          一禅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