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公平交易制度:英媒:中国人太过强势 西方悲观情有可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8:32:52

   英媒:中国人太过强势 西方悲观情有可原


                    
                              英国广播公司国际部在全球25个国家所做的最新民意调查显示,中国人对长期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的人占受访者的比例高达62%,乐观者所占比例在亚洲最高;而西方富裕国家民众普遍表示悲观。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国际民意调查公司“全球扫描”受英国广播公司国际部委托,在2011年7月3日至2011年9月16日间,在全球25国采访了25438人,调查他们对明年和未来5年经济前景的看法。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是对明年经济前景最乐观的亚洲人群。在中国和印度,分别有超过51%的受访者认为明年自己国家的经济情况会很好。而中国人对长期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的受访者比例高达62%,在印度是50%。

                                在中国,对明年经济前景感到悲观的受访者比例是11%,而在印度是24%。

                                在其它发展中国家中,尼日利亚是对本国经济持乐观态度受访者比例最高的国家,70%的民众预计经济发展前景良好。

                                调查结果也显示,在富裕国家中,民众非常悲观。对未来经济持悲观态度受访者比例最高的是日本、法国和英国。在这三国民众中,对经济前景乐观者的比例均不到一成。

                                在西方7国集团中,只有德国的乐观情绪受访者比例上升了14%,但德国持喜忧参半态度的受访者比例也最高。在加拿大和美国,受访者态度与去年的调查结果类似,悲观者多于乐观者。

                                已经连续3年进行此项调查的“全球扫描”公司主席米勒说,这一调查显示,在英美等工业化国家,人们对短期和长期的经济前景看法黯淡,而欧元区的危机只能让事情变得更糟。但在中国、巴西和印度等正在出现的经济大国,消费者信心持续强健。

                                一次看中国脸色的峰会

                                在欧债危机、全球经济前景不明的背景下,人们格外关注本次峰会,人们也寄望G20领导人能够在两天的会议上为全球经济复苏做点什么。而综合外界预期,欧债危机、全球经济增长和金融监管预计将成为本次峰会的三大热门议题。

                                值得一提的是,和此前几次峰会不同,不少参会人士都对早报记者说,对中方的表态最感兴趣。

                                戛纳峰会前夕,胡锦涛2日曾接受了法国《费加罗报》书面采访,就中法、中欧关系,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戛纳峰会,当前世界经济金融形势等回答了提问。胡锦涛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中方愿同法方加强各层次各领域交往和对话,深化核电、航空等传统领域务实合作,开拓可持续发展领域合作。

                                胡锦涛表示,中方注意到近日召开的欧盟首脑会议出台了一些新的应对措施和思路,希望这些措施有助欧洲稳定金融市场,克服当前困难,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中方真诚希望看到欧元区经济和欧元保持稳定。
                              戛纳示威队伍有30公里

                                对于此次峰会,首先值得一提的是,会场外,曾经影星云集的戛纳电影节海滨大道,已经警车环伺。12000多名从法国全国各地紧急调来的全副武装的警察和其他安全人员被部署到整个地区维持秩序,遍布豪华游艇的海滨港口和戛纳着名的de
                              la Croisette大道用钢围栏部分封闭,几乎每十米就有警察严阵以待。

                                从尼斯机场到戛纳,一路上写着“G20将使戛纳写入历史”的巨幅标语牌与来自欧洲各地上千名抗议者在传统尼斯鼓声中的游行示威形成鲜明对比。据了解,北京时间昨晚,当地示威游行队伍长达30公里。“重视生命,而不是金融市场”、“如果你否认我们的梦想,你拒绝我们的睡眠”的条幅格外显眼。

                                不过,尽管从纽约到马德里,从希腊到伦敦,失业者和民众的反资本主义游行从未停歇,但这显然没有影响到戛纳小城酒吧和精品店老板的心情,位于会议中心附近一家私人旅馆的老板高兴地告诉早报记者:“从10月31日起,就开始接待来自各国的媒体记者和参会人员,G20戛纳峰会的48小时给我带来不少生意。”

                                欧债议题重夺眼球

                                在G20峰会召开一周前,欧盟刚结束了债务危机爆发以来的第14次峰会。此次会议提出了包括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扩容、减记希腊债务和欧洲银行业重组等一揽子方案解决欧债危机,明显提振市场信心。

                                但可惜的是,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本周宣布,他将就救助条款进行全民公决。希腊政府只关心本国命运,不顾整个欧元区前途的这一举动无疑为欧债危机乃至全球经济增加了新的变数,也由此使得欧债危机议题在整个戛纳峰会中的分量再次陡增。

                                对于希腊这个总是“捣蛋”的“坏孩子”,爱尔兰前劳工党领袖、欧洲事务研究所负责人Brendan
                              Halligan昨日就对早报记者表示,因为希腊公投搅乱原来计划,不排除会因此引发全球经济持续衰退的可能。

                                早报记者查阅各国公开表态发现,在希腊最近一次“捣蛋”之前,包括中国、美国、巴西在内的几乎所有公开表态的国家都明确敦促欧洲必须尽快解决欧债危机。

                                昨日的最新消息是,德、法、欧盟、欧央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领导人决定,提前一天在法国戛纳举行二十国集团峰会前的特别首脑会议,紧急磋商希腊“难题”。

                                不过,法国着名商学院EDHEC的金融学教授、EDHEC风险和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noel·amenc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不认为G20(对解决欧债危机问题)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各国领导人的首要任务是避免欧元区国家债务问题蔓延,特别是失败的银行,这将造成恐慌情绪。从这个角度来看,对EFSF和欧洲银行的资本重组很重要。还有人认为,一些国家,特别是中国如何支持EFSF还不明确,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次看中国脸色的G20。”
                              看中国脸色的G20?

                                事实上,综观各方评论,虽然欧债议题离中国很远,但“看中国脸色的G20”却很有可能因此成为此次峰会的一个重要“关键词”。一个显见的细节是,在媒体中心,早报记者和各国媒体记者、参会的研究结构人员交谈,各方均对中国在戛纳表态持最大的兴趣。

                                由于欧盟此前的一揽子解决方案缺乏细节,市场本来就预计G20各方将会敦促欧洲落实上述方案,而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无疑是EFSF扩容的钱从哪里来,这几乎是解决欧债危机的关键。人们现在都很关心,中国是否会借钱给EFSF?借多少?欧洲金融稳定工具(EFSF)首席执行官雷格林28日访问北京时曾表示,中国已经购买了EFSF债券,但拒绝透露具体数额。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一位内部人士称,中国可能愿意向EFSF或与IMF共同资助建立的一只新基金贡献500亿至1000亿美元。

                                中国官方目前对此话题仍然出言谨慎,仅仅是愿意支持欧洲等一贯的表态。目前中国国内学者方面公开的声音则更多是:应在考虑可承受风险能力的基础上购买一定欧债,但需要提出条件,勇于讨价还价中国官员此前明确表示:EFSF要考虑投资方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分析人士还指出,近日中国国家领导人频频访欧,或许也能借此窥见眼下的中欧关系。据中国政府网的信息,胡锦涛于10月30日乘专机离开北京,在抵达法国出席戛纳峰会前胡锦涛对奥地利进行了国事访问。而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10月23日上午乘专机离京,对希腊、荷兰和德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全球经济增长药方何觅

                                除了欧债危机,关于全球经济增长的消息也不乐观。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经合组织都大幅下调了2012年的增长预测,国际劳工组织也已发出警告,失业率上升可能促使更加广泛的社会动荡。因此,这预计将成为戛纳峰会的重要议题。

                                而且,预计这将成为各方争论的一个重点,因为目前各国对于宏观政策看法并不一样。譬如,虽然大家都呼吁促进经济增长,但中国提出的应对方案是发达逆差国应增加国内储蓄,改善市场环境并增强出口竞争力;主要货币发行国要保持币值稳定等建议;而美国等则呼吁新兴经济体要增加汇率弹性,增加内需。此外,发达国家自身对于是否继续紧缩也意见不一,有的国家强调要继续紧缩保持财政可持续,而有的国家则认为眼下应该优先促进经济增长。

                                对此,noel·amenc说:“就宏观政策而言,紧缩政策不是长久之计。在这场危机中,我们看到的预算紧缩措施,放慢需求和由货币政策补充欧元区投资。任何严肃的经济学家都知道,这种类型的政策在中期或长期效果不佳。如果没有适当的措施,改革劳动力市场和养老金制度,并减少非生产性的公共开支,欧洲经济不会走上可持续增长的道路。今天的问题不是改革,而是激发许多欧洲国家的发展模式,如何有利于就业和投资回报。”

                                Nicolas
                              Nalpas也说,“我们期待发达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发生真正的变化:一个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低利率和财政政策,寻求降低运营成本,同时为了保持投资费用,而不是削弱未来的增长前景。”

                                Nicolas
                              Nalpas担心,在欧洲和美国的重要的预算调整政策使这些国家的增长前景变得更不明朗。

                                东道主吁加强金融监管
                              此次戛纳峰会还有一个最可能受关注的焦点,那就是关于金融监管。一个基本可以确定的是,此次峰会将会发布全球最重要的28家系统性重要银行名单。

                                而作为东道主的欧盟此前曾发布公开信要求,此次G20峰会应该跟上欧盟的脚步,通过落实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决定以及支持对场外交易金融衍生品采取更严格的规则,来进一步强化金融监管。此外,希望G20能够考虑推出金融税。

                                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按照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确定的金融监管改革目标,在金融稳定理事会主导下,全球主要经济体携手共建金融监管新框架,力图通过严格审慎的监管打破金融危机的恶性循环,防止大规模金融危机再次爆发。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但由于各方利益不一致,仍面临不少挑战。

                                譬如,德国和法国支持征收金融交易税,但英国和瑞典表示反对,称这样一来金融企业将从欧洲撤出,迁移到其他不征收该税的地区,欧洲金融行业因此将受到影响。

                                英国政府已多次表示,除非全球范围内都实行金融交易税政策,否则英国不会批准该税。

                                Nicolas
                              Nalpas认为,预计即使英国和美国并不赞成,但金融交易税将在未来几年内创建。在未来几年内,银行的风险成本将因此增加。银行的活动也将因此而改变。

                                中国不可能“英雄救欧”

                                11月3日,G20领导人第六次峰会将在法国海滨城市戛纳召开,欧元区债务危机成为峰会最受瞩目的议题。最近一段时间,全球市场都在关注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在欧债危机中将扮演的角色,任何中国高层人物与欧元区的接触消息,都会被热情追捧关注,甚至过度解读。

                                但国际金融论坛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副委员长成思危对热望泼了冷水。他表示,中国不可能上演“英雄救美”的戏码,不可能“英雄救欧”。

                                主力资金流分析(11/2) 某些股割肉出逃肯定后悔 突发暴涨很可能不期而至
                              股民福音:套牢股票有救了!
                                成思危是10月31日在纽约出席国际华人科技工商协会主办的“首届中美创新与合作峰会”时做出如上表示的。他认为,中国GDP占世界比重不大,还不具备挽救欧债危机的能力,希望欧洲透过自身努力度过时艰,不必对中国寄予“过多不切实际的希望”。

                                成思危在会议间隙及后来的记者会上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纵论全球市场关注的三大热点议题。除欧债危机以及中国将扮演的角色,他还对美国的经济与美联储政策等谈了他的看法。

                                对欧元区前途乐观
                              《21世纪》:现在全球投资者都非常关心欧债问题,华尔街持续热烈讨论,市场对此反应非常敏感,经常为某一条未经证实的消息大涨大跌,您怎么看?

                                成思危:欧盟目前的实际态度还是要救,因为如果不救,欧元区就会垮,欧洲一体化就没有了。欧元区的特点是内部贸易量很大,所以如果欧元区垮了,不仅对PIGS(
                              瘟猪国家,指希腊、爱尔兰、葡萄牙等陷入主权债务危机的国家)不利,对德国和法国也没有好处。

                                欧元区的债务总额根据报道大约是1.7万亿欧元,这个数字是很大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单靠金融稳定救助基金是不够的,还要有其他措施,比如,债务的重组,欧洲央行发行欧元债券——以德国法国的主权信用做担保,发行欧元债券(希腊的国债没人买了)。还有就是负债国家持续实行财政紧缩政策等。

                                通过这些措施,应该可以慢慢削减欧元区的危机。有人说,欧元区的前途是50:50;我比较乐观一些,觉得是60:40,还是有希望的。

                                欧元区的问题在于,虽然各国的财政政策是独立的,但其货币政策是ECB(欧洲央行)统一的。这样带来的问题是,当某个国家出问题的时候,无法通过货币贬值的方式去应对。实行财政紧缩政策是不得人心的,希腊等国的情况就可以为证。

                                而且根据统计,实行财政紧缩政策的政府,在下次选举中50%的可能是失去下届执政的权力。所以,这些国家的政治家也会考量,不见得会按照IMF和欧洲央行希望的那样去紧缩财政。

                                中国援欧“力量有限”

                                《21世纪》:那么,中国是否应该出手救助欧元区?目前的最新消息说,中国将与IMF一起携手,共同出资成立一个“特别基金”。有传言说中国将会出资700亿欧元,也有传言说更多。您怎么看这些消息?
                              成思危:中国不可能扮演“英雄救美”的角色,不可能“英雄救欧”。

                                中国的GDP占世界比重不到10%,力量有限。中国有庞大的外汇储备这是不错,但中国的外汇储备并不是现金资产,不是随时可以动用的。中国的外储绝大部分是美元资产,只要抛售,会在国际市场造成大的波动,最终损失的还是自己。出资700亿欧元成立特别基金,钱从哪里来?

                                欧元区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当然希望欧元区克服困难、渡过难关。但是,欧洲应通过自身努力克服困难,中国会尽一点力,但不必寄予过多不切实际的希望。

                                舒默法案:荒谬!

                                《21世纪》:最近对人民币汇率的压力有加大的态势,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在加快。有人说,是否外界压力加大,人民币升值速度就快?对舒默法案您怎么看?

                                成思危:对人民币汇率,中国的态度很明确,最终就是自由可兑换。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而不是由政府来控制。

                                我们现在是在一个过渡时期,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灵活性,而不是一味地升值。前一段时间,人民币还略有贬值。中国并不是屈服于外界压力,你压力大我就升值。汇率问题是个主权问题,不能听别人说三道四。当然,对于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因素,需要灵活应对。

                                至于舒默法案,我只能用一个词汇来形容:NONSENSE!2005年舒默最初提出针对人民币汇率案的时候,要求人民币升值约30%;从2005年到现在,人民币已经升值了超过30%。现在舒默再提议案,还是要求再升30%!荒谬!这与美国的选举有关,美国议会老是对人民币施压没有意思。无论外界怎么说,人民币还是会往它该去的国际化、完全可自由兑换的方向走。

                                “扭曲操作”是变相QE3

                                《21世纪》:您怎么看的美国目前的经济状况以及美联储的政策趋势,
                              QE3会不会来?如果来了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呈现?
                              成思危:美国经济有几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注意。第一,美国经济的复苏还不是很稳固,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比较大;第二,美国还会维持低利率;第三,美国地方政府的债务也很严重。

                                更重要的是,美国经过中期选举后,共和党在国会占了多数后,民主党的奥巴马政府在政策制定上(应付共和党)讨价还加之争就(需要花费)更多(精力)了。银行系统还没有恢复过来,但华尔街的高工资引起了美国民众的不满,所以最近爆发了“占领华尔街”的事件。从这些看,美国经济的复苏还不稳定。

                                至于QE3会不会来?我觉得扭转操作是一种变相的QE3。具体的话,要看美国货币当局的衡量。我们研究过QE2,其短期的刺激比较明显,但长期对美元贬值和通货膨胀都有很大影响。再搞QE3,会出现同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