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帝国国语高清下载:中国野风画派创始人张朝翔访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2:50:35

中国野风画派创始人张朝翔访谈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31日 15:39 新浪收藏 微博

  (辛民)

  辛:张老师,您好!今天我想就您作品的色彩之美作一次专题访谈。您的作品之所以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是与色彩的大胆运用有分不开的关系的。您的画作重视色彩的运用,但又不是"泊来品",而是具有民族性,传统性的。请您谈谈用色方面的感受?

  张:中国画如果从彩陶艺术算起,已有六千年的历史。六千年中有五千年的时间都是五彩斑斓的时代。从原始社会色单纯明快的彩陶,到西汉气势恢宏、富丽堂皇的宗教壁画;从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画,到隋唐典雅庄重的宫廷绘画等等,其色彩的特定象征意蕴,鲜明的装饰情趣,色彩的结构特色,色彩的类别欣赏和使用习惯,乃至色彩独特的制作方法,都迥异于西方的源自客观自然的再现性色彩体系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们是东方绘画体系中的主要有机组成部分。

  辛:中国传统绘画推崇水墨,您却反其道而行之,是出于何种理念?

  张:我在《张朝翔再论<中国野风画派艺术>》一文中曾说:“艺术家要成为运用色彩的大家,不能当色彩无知的傻子,艺术作品光有线条而失去色彩,这是不完整的,有了浪漫色彩的艺术品就有了艺术生命力,若丢失了色彩就丢失了阳光世界。”在我们如获至宝地奉水墨为中国画传统时,却把绘画艺术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也是人类视知觉中最具刺激力和感受力的信号——色彩给忽略了。这不仅使中国画因此失去了对传统中宝贵色彩的挖掘研究和继承的可能性,同时也影响和限制了作品与现代受众之间的理解和交流。

  辛:正如您所说:“创造是阳光,创造是灵魂,创造是激活素,创造是艺术发展的唯一动力,创造是艺术的新鲜血液。有了创造,就有了一切。”而创造往往又是基于传统之上,离不开传统。您能否谈谈对传承的认识?

  张:中国画有着悠久的传统,前人创造了大量的程式和技法,并在诸多领域都达到了无法超越的极致。但我们从历代大家的艺术作品中又能发现,传统正是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中一路走来的,前人一次一次的创造构成了丰富多彩而又辉煌的中国绘画史。因此说,传统要传承,同时又要走向现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找到现代性于民族性的融合点,这个融合点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辛:您在赋予作品时代性方面是怎样做的?

  张:首先是立足传统精神的深层因素,同时,吸收西方艺术的造型观念和表现手法。从色彩、符号构成制作、肌理,当然也从笔墨,从远比古代绘画丰富得多的形式因素中对传统形态作一系列的现代转换。同时,注入丰富的情感。我认为,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动人,就在于有情感,一幅作品如果连自己都不能打动,何以打动读者?

  辛:谈到情感,您认为情感和色彩是否有关系?

  张:色彩和情感作为绘画中重要的表现手段,已成为美学范畴的独特审美元素。色彩能直接影响人们的情感,还能带给人们喜悦或沮丧的心情。情感的传达需要借助语言的形式,是画面中颜色与颜色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反映出画家对艺术规律的认识和驾驭情况,还能传递着的智慧、气质、修养及生活阅历等精神层面的信息。   

  另外,我的作品中色彩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当然这种主观性只是相对于客观对象本身所呈现的色彩而言的,绘画不是对客观物象颜色的简单再现,而是要对色彩进行再创造,使之成为具有个性的语言,以表达作者的情感,使作品获得更强烈的精神内涵。

  辛:您的作品用色是富于主观感受的夸张和提炼,尤其是一进入细节处理,使色彩表现获得了一个淋漓尽致的发挥舞台。

  张:我在创作时保持了大块色块间的主观直觉和娴熟的色彩经验,通过冷暖对比,虚实变化,色彩的饱和和透明、艳丽、厚重等种种微妙变化和矛盾冲突,使整体画面显得更加丰厚和充实。明董其昌说:"以自然之缓经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中国艺术家在自然面前总是充满十足的自信,艺术之远胜于自然,就是因为艺术中无所不在的人的感情,愿望,理想和趣味。正是因为这种东方性的"因心再造"而将画家的个性情志和主观意趣融入到创作之中,并成为东方民族水墨艺术的灵魂。

  辛:您用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开创的独具特色的"中国野风画派",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并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请您谈谈"野风"的涵义?

  张:“野"指的是整个宇宙世界,"风"指的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总和。我认为要用现代精神指导艺术创造的思想,尽一切能量激活创造的情感。以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中华民族丰厚的人文精神   

  辛: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今天,您认为中国画家应怎样做?

  张:世界文化的迅猛发展离不开中国文化的融入。中西文化的互补,共享已成为时代的显著特征。因此,当代中国画家不但要为祖先创造的民族色彩文化而荣耀,而且还要认真挖掘其精华,从传统的色彩文化中吸收营养并借鉴西方优秀的色彩文化,进行创新融合,以创造出具有中国精神的,真正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我们华夏民族的艺术精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