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的力量 纪录片:于晓琦:让教育充满人文光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2:18:27
于晓琦:让教育充满人文光辉
作者:于晓琦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295    更新时间:2008-9-27

 

于晓琦:让教育充满人文光辉(1

感受人文

什么是“人文”?这是个专家学者也未必说得清的概念。据2005年11月20日的《钱江晚报》报道,在绍兴文理学院,作家梁晓声用了6堂课的时间讲这两个字的含义。不少学生觉得惊讶:“人文我懂啊。就一句话,以人为本。”梁晓声因此发出一声感叹:除了以人为本,我们还能告诉别人什么呢?”那么就让我们在生活中选取几个事例,来具体感受一下什么是人文吧。

 

事例一:超车与让路——梁晓声的羞愧

 

为了解说人文,梁晓声讲了一个故事:一次在法国,他跟两个老作家一同坐车去郊区,那天刮着风,不时有雨滴飘落。前面有一辆旅行车,车上坐着两个漂亮的法国女孩,不停的从后窗看他们的车。前车车轮碾起的尘土扑向他们的车窗,加上雨滴,车窗被弄得很脏。他们的车想超过,但路很窄。他问司机:“能超吗?”司机说:“在这样的路上超车是不礼貌的。”正说着,前面的车停了下来,下来一位先生,先对后车的司机说了点什么,然后让自己的车靠边,让他们先过。

梁晓声问司机:“他刚才跟你说什么了?”司机转述了他的话:“一路上,我们的车始终在前面,这不公平,车上还有我的两个女儿,我不能让他们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梁晓声说,“这句话,让我羞愧了好几天。我突然觉得,修养在普通人的意识里能培养到什么程度”。

 

事例二:当街长跪—— 一块黑列吧唤醒纳粹战俘的良知

 

故事发生在二战结束时期的俄罗斯。一支衣衫褴褛的纳粹俘虏队伍象一条蜿蜒长蛇,艰难地在俄罗斯的大街上游行。大街两旁挤满了围观的民众。这支双手沾满了俄罗斯人民鲜血的法西斯队伍,如今变成了满目疮痍,孱弱不堪,伤痕累累的残兵败将!德国俘虏的游行无疑重新点燃了俄罗斯百姓的民族仇恨,围观群众情绪激愤,积压心头的仇恨凝聚成了投向俘虏的谩骂唾液、拳脚甚至是石块!!幸好有警察不断地维持秩序。围观的人群里,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她沧桑的面孔浓缩了战乱的苦难,却异样的慈详—— “我”顺着她的目光,看到这样一幕:一位断了一条腿的年轻伤兵,一条胳膊上缠着渗血的绷带,一手拄着拐杖,面如菜色,形容枯槁,正被另一个伤兵搀扶着,一步一挪,一步一呻吟地艰难行进着。他看上去那么年轻,又那么虚弱!仿佛是一棵弱不禁风的小草!当他经过老太太身边的时候,发生了世人动容地的一幕:只见衣衫褴褛的老太太哆嗦着从怀里摸出一个黑色的皱巴巴的布包来,她颤抖着打开布包,里面露出半块黑列吧,要知道,当时是战后粮食紧缺时期,面包就是人的命啊!老太太把面包偷偷塞到年轻伤兵的手里,轻轻地说:孩子,拿着吧!愿上帝保佑你……年轻的伤兵先是呆住了,忽然,只见他扔了拐杖,“扑通”一声,双腿跪在老夫人面前!,这一跪,跪得是痛哭流涕,饱含了太多的忏悔感恩和惭愧自责!一时间,所有纳粹俘虏仿佛被传染了一般,竟齐刷刷一起跪地,向俄罗斯人民表达无尽的忏悔和感恩!激愤的人群安静了下来,愤怒的面孔不再扭曲,他们看到的仿佛不再是昔日的敌人,而是邻家的病弱的孩子,目光了多了几许哀怜……

这是我在十几年前在《读者》上读到的一个故事。题目我记不清了,但它却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至今记忆犹新。是什么力量感动了纳粹战俘,让他们恸哭流涕长跪不起?仅仅是老淘汰的一块黑列吧!它凝聚着人性的大爱大善和对弱小生命的悲悯,让曾经杀人如麻的纳粹战犯热泪纵横,唤醒了他们内心深处的良知,化解了民族的仇恨。正是善良与宽厚使此时他们眼里不再是彼此的敌人,而是一个个饱受战争与病苦折磨的可怜的生命。

 

事例三:四川地震哀悼日,国旗为普通民众而降

 

为悼念5。12汶川大地震遇难的同胞,政府颁布5月19日至21日三天哀悼日的命令。5月19日14时28分,国旗为普通民众而降,舰船汽车火车汽笛长鸣,防空警报拉响,行人伫立,中国十三亿人民集体肃立默哀,寄托哀思。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为普通民众设立的全国性哀悼,中国哀悼日感动了全国人民,使民族精神更加空前地凝聚起来,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同时,哀悼日感动了全世界,外媒盛赞中国政府是越来越人性化的政府,这一举动体现了一个国家对他的人民的生命的尊重,向世人昭示了中国政府践行“以人为本”理念”的决心。

 

事例四:流放者的面包

王开岭在他的随笔集《激动的舌头》中,引用了赫尔岑回忆录所谈到的一个风俗。赫尔岑满怀深情地说,西伯利亚的一些地方,出于对流放者的关怀,形成了这样的习俗:他们夜间在窗台上放些面包、牛奶或清凉饮料“克瓦斯”,如果有流放者夜间逃走路过这里,饥寒交迫,又不敢敲门进屋,就可以随手取食,以渡难关。王开岭接着赞叹道:“多么伟大的细心!”

事例五:拉萨的布施

前不久读张宇光《拉萨的月亮》,才知道拉萨每年过年都有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那就是到街头布施穷人。穷人成排地站着,众多布施者拿着零钱一路分过去。书中“我”钱分得差不多了,就专挑看得顺眼的求乞者分,而那些他看着不喜欢的人,就被他跳过去了。这是,“我”的同伴、藏族大学生达娃把“我”拉到一边,告诫“我”不能这样有所遗漏,这样做会使那些落空的求乞者受到伤害。惟有依顺布施,布施完了就结束,才是对的。达娃讲完以后,认真地看着“我”,当她确信“我”已明白了她的意思而又没有因此受到伤害,才放心地继续布施去了。

我对这一段文字惊叹不已。我禁不住感叹:“细腻的心灵。心常常因细腻而伟大。”  (摩罗 :《心常常因细腻而伟大》)

 

通过以上这几个事例,我们大致可以了解了什么是人文精神。

    —— 人文精神是一种植根于内心的修养,一种无须他人提醒的善良与宽厚,一种生命不分贵贱的平等和尊重,一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人性关怀。

可以说,在高层面,人文关乎这个国家的公平正义,在朴素的层面,他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就在人和人的关系中,就在人性的内涵中,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又如作家龙应台所言,它是一个人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和他的整体素质。  

于晓琦:让教育充满人文光辉(2

 

认识人文

 

上一节中叙述了几个小故事,感受了什么是人文。在这部分章节里,我想借用一些文献资料中对人文相关概念的解释,进一步认识人文。

《易经》中的“人文”:“人文”一词最早见于中国古代的《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专指社会、文化、伦理、道德、习俗等。

《辞海》对“人文科学”的解释:《辞海》对“人文科学”一词的注释是这样的:“源出拉丁文humanitas,意即人性、教养。”现在一般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研究,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等。

相关概念:

人文学科—— 〈大英百科全书》(1980年版)的“人文学科”条则是这样说的:“人文学科的教育是非行业性、非职业性的,它关注的是促使个人成熟为人或公民(自由人),而不是使之成为某一特殊领域的工作者。”在我国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主要指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

   人文素养 —— 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文精神—— 指的是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终极关怀”。

人文教育___是指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的教育,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是人文精神在教育中的渗透和体现。

应了解的几个相关观点

人文教育并不等于人文学科教育 毫无疑问,人文学科(诸如文、史、哲、艺、体等)是人文教育的主要载体,但主要并不等于全部。因此,人文教育是可以渗透在各个学科教育中的。我们不能说一个文学家就肯定比一个物理学家更富有人文精神,事实上,爱因斯坦就比许多文史哲专家更富有人文精神。

人文素养和人文知识的区别

   人文素养跟人文知识有没有差别?有,而且有着极其关键的差别。我们不要忘记,纳粹头子也有很多是哲学博士,文学家,艺术家。但是我认为,他们所拥有的是人文知识,不是人文素养。只有让人文知识渗透到一个人的生活与行为之中,才能称之为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的实质概括地说就是一种对“人” 的终极关怀。脱离了对“人”的关怀,只能说你有人文知识,不能有人文素养。

对人文素养最可怕的讽刺莫过于:在集中营里,纳粹要犹太音乐家们拉着小提琴送他们的同胞进入毒气房。一个会写诗、懂古典音乐、有哲学博士学位的人,不见得不会妄自尊大、草菅人命。但是一个真正认识人文价值的人,也就是一个真正有人文素养的人,我相信,他不会违背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

拥有终极关怀的教育学者的情怀与境界李政涛先生论述):

  他们意味着拥有对人生命本身的敬畏和关注。在这种敬畏和关注中,饱含对人类命运和境遇的体察和同情,时刻怀着对自己和他人(尤其是受教育者)生命的期待。

  不将自己的关怀视野局限在有限的生命和生命的有限上,总是试图超越有限,关切无限,并在这种对有限的超越中,在教育及其思考中,赋予人的生命以价值和意义。

  他全部的目标是通过对教育的思考和实践,最大限度地完善人的生命,使人性的光华在教育中得以闪现。最重要的还在于他试图以教育为手段,促成人类整体与个体全面、自由地发展。

  具有体验性的生存的性格,亲身参与教育过程,并参与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生命历程和生命价值的获得过程中。

他的一生都在竭力追求这样的终极价值:智慧、美、真理、公正、自由、勇气、希望和爱,试图使自己作为学者的命运与人类的命运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终极关怀与临终关怀 谈到“终极关怀”,人们可能马上会想起“临终关怀”这个概念,在中国许多大城市里,若干年前就开始设立了“临终关怀医院”或“临终关怀病房”,专门收那些得了绝症奄奄一息等待生命结束的患者,在当今的医学技术已经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在精神上尽量抚慰那些绝望的心灵。这一事物的出现,绝对是中国人文精神之树业已枝繁叶茂的有力证据,尊重个体生命如今已成为国家首脑团体决策与行动所遵循的重要原则。

这里的“终极关怀”与“临终关怀”仅仅一字之差,混淆在所难免,而且这两个概念确实在人文精神的框架下如出一辙,区别仅仅是一个“临终关怀”是“亡羊补牢”——“临时抱佛脚”,而“终极关怀”则是通过一种自始至终的对宇宙生命、对人类前途“终极价值”的关怀,从而达到个人对自身精神局限的超越,对个体生命幻灭的坦然。因此,终极关怀使得渺小的生命持久地沐浴到人类类属本质的光芒,终极关怀使得孤独寂寞的心灵插上了翱翔的翅膀。可以说,“终极关怀”是人文精神的最高境界。  

于晓琦:让教育充满人文光辉(3

文学是人文疆土上最繁茂的百花园

 

文史哲等人文学科,是人文教育的基础。著名人文学者北大中文系教授陈思和在一次关于人文教育的演讲中讲了这样的观点:文学,让人感觉生命的美好;历史,寻求的是生命的价值;哲学,解决的是生命的自觉。 ( http://www.tecn.cn ) 今天,我想结合自己的体会,跟大家探讨这样的问题: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

   我们差不多从读童话,看卡通片的候起,就开始接触文学了。(这里的文学泛指文学和艺术)。文学艺术和我们的生活世界、精神成长息息相关。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这是关于文学的价值和功能的宏大论题,恐怕无数的经院学者早已作出了回答。在这里,我不想把教科书上的弘论拿来灌输,只是想把自己学习与思考的心得,与大家分享。

   1、文学,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

    台湾大学校长龙应台在台北政法大学做过一次演讲,谈到文学的功能时,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说,文学有一百种所谓“功能”,而我必须选择一种最重要的,我的答案是: “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我想,这就是文学跟艺术的最重要、最实质、最核心的一个作用。

   文学的这一功能在鲁迅的小说中体现的最为突出。让我们假想:如果你我是生活在鲁迅所描写的那个村子里头的人,那么我们看见的,理解的,会是什么呢?祥林嫂,不过就是一个让我们视而不见或者绕道而行的疯子,而在《药》里,我们本身可能就是那一大早去买馒头,等看人砍头的父亲或母亲.就等着要把那个馒头泡在血里,来养自己的孩子。再不然,我们就是那小村子里头最大的知识分子,一个自命清高的秀才。大不了对农民的迷信表达一点不满或蔑视罢了。

  但是透过作家的眼光,我们和村子里的人生就有了艺术的张力。在《药》里头,你不仅只看见愚昧,你同时也看见愚昧后面人的生存状态,看见人的生存状态中不可动摇的无可奈何与悲伤。在《祝福》里头,你不仅只看见贫穷粗鄙,你同时看见贫穷下面“人”作为一种原型最值得尊敬的痛苦。文学,使你“看见”了偶然后面的必然,“看见”了现象后面的本质。

文学与艺术使我们看见现实背面更贴近生存本质的一种现实,在这种现实里,除了理性的深刻以外,还有直觉对“美”的顿悟。美,则是将人类共同本质作为 “公因式”提取到纷杂现实“括号外”的一种智慧无比的“运算法则”。因此,哲学家给美最为贴切的定义是——“美是自由的象征”。而文学,得天独厚地充当了传播美的得力使者。

2、生活中总还会有读诗的人

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程中,诗,无疑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西方的《荷马史诗》还是中国《诗经》都是文学起源的最古老祖先。余光中在《咏李白》中有这样的诗句:酒入豪肠,三分啸成剑气,余下的七分汇入诗稿,绣口一开就是半个盛唐。这里,诗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标志,是何等气魄!

诗,是“语言的王冠,情感的依托,心灵的家园”。 诗在陶冶情感,启迪灵魂,提升品格,丰富心灵方面的巨大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孔子说: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日无诗。一位哲人说:“只吃馒头不读诗,是另一种死法”。 这是特别耐人寻味的。

文学宝塔的的坚实底座是诗歌;高高在上的塔尖还是诗歌!

让我们来欣赏一首小诗:

作者:杨晓民 

给我一粒种子

我为一颗颗荒芜的心灵插上新绿

给我一缕阳光

我用爱去点燃跳动的田野

让星火传递星火

让夏日的野藤蔓爬满一个个光秃秃的山头

给我一滴白露

我涂抹一条丰收的河流

给我一个妄想啊

我让时间一分分慢下来

让头顶上飘扬的白发

和新年的雪花一起

悄悄地融化

悄悄地……

短短的十几行诗,带给我们什么?当我们闭上眼睛回想诗中缤纷的意象,扑面而来的,应该是一幅奇妙变幻的水彩,一曲优美空灵的天籁之音!我感觉,这首小诗带给我们的,首先是不可抗拒的、直逼心灵的美!画面的美,情感的美,韵律的美,意象的美,价值的美。。。。。。真是妙不可言,美不胜收。我们读它的时候,嘴角会不自觉地浮上微笑,不知不觉地沉醉在一种温馨而美好的情愫里。如果鲁迅的小说使你看见了现实背后的纵深,那么,一首动人而深刻的诗,我想,它提供了一种“空”的可能, “空”相对于“实”。空,是另一种现实——我们平常看不见的、更贴近存在本质的现实。

我们再来欣赏一首迄今为止最短的一首汉语诗歌。

《生活》

作者:北岛,

网!

诗歌的内容居然就这一个字:网!

比题目还要短,题目“生活”还两个字呢!

爱好现代诗的人都会知道,北岛的诗能打动人当然不仅仅是靠它的含蓄冰冷的色调,而更多的是因为他的诗中闪现出的智性的光辉。北岛的智慧是一种平静的智慧,没有矫情和激动,没有喧哗和质疑,只有宁静的心灵和朴素的语言交相辉映,丝丝缕缕触及到了有关时间与生命的永恒真理。所以,他高度概括“生活”,用一个“网”字揭示了芸芸众生的生命状态,带有寓言般的深沉和精确。古人形容诗人提炼千古绝句是这样形容,“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而北岛的这一个“网”字的提炼,岂止是三年五载?绝对是终生沧桑积累的水到渠成!

的确,生活本身就是一张网,有亲情之网,也有仇恨之网;有互助之网,也有破坏之网;有善良之网,也有罪恶之网;有幸福之网,也有痛苦之网,就这样密密麻麻,相互交织,构成了一种复杂多样的图景。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网上的一个结,也不管你高兴不高兴,愿意不愿意,你都和其他人有着千丝万缕的、无法割舍的紧密联系,谁也不可能摆脱甚或超脱这种生存状态。我们因为这种联系而存在,而具有了生活的欢快、进击的锐气、拼搏的勇气等等。我们牵着亲人、朋友、师长、同事和所有熟悉的、不熟悉的人的手,别人同样也牵着我们的手。就这样,我们手拉着手,一起风雨兼程向前走,织就了一张更亲密、更和谐、更有凝聚力的网。由此可见,诗歌绝对是人生哲理的浓缩。

电影《齐瓦格医生》的主人公说:“生活中总还会有读诗的人”。让我们都做一个读诗、写诗的人吧!

3、为什么纪念雨果 

1881年,法国开了为作家提前做寿的先例,这年的二月,巴黎公众以进入雨果华诞八十周年为名,举行了盛大的庆典,政府首脑、内阁总理前往雨果寓所表示敬意,全市的中小学取消了任何处罚,六十多万人群从雨果寓所前游行通过,敬献的鲜花在马路上堆成了一座小山……这庆典生动地表明,在一个人文精神高扬的国度里,拥有声望的作家,其地位可以高到什么程度。

雨果的《悲惨世界》中,冉·阿让是一个重要人物,他体现了雨果“只有仁慈与博爱,才能拯救世界”的思想。小说里有个精彩的细节,很能体现作品的主题:释放后的冉·阿让,由于苦役犯的身份,没有人愿意搭理,更不愿意为他提供食宿,甚至旅店也拒绝了他。最后是卞福汝大主教接纳了饥寒交迫的冉?阿让。对这个世界充满敌意的冉?阿让粗鲁放肆,一付强横无理的神情,没有一丝感激之情。主教让他洗澡、吃饭,并安排了干净的床铺。然而在夜晚,冉·阿让却偷走了主教家唯一值钱的东西:六付银餐具。也是不巧,他很快就被三个警察抓起来。主教却说冉·阿让携带的银餐具是自己送给他,还责怪他怎么会忘了带走一对银烛台。  你可以想象,当时的冉·阿让是多么的惊奇!冉?阿让全身颤抖,几乎要晕过去。小说是这样描述的:一束阳光突然照亮了冉·阿让的灵魂。奇迹发生了,从此以后,冉·阿让弃恶从善,用仁慈之心与博爱的胸襟来对待这个世界。

为什么纪念雨果?因为他挺举了人文主义大旗。一位法国作家这样称赞雨果的博爱:“就象从天堂纷纷飘下的细细雨露,那是货真价实的基督教的慈悲”。他的《悲惨世界》所针对的他那个时代的问题,穷困、腐败、堕落、黑暗,至今并未在世界上完全消灭。我们今天的社会进程与发展阶段还需要雨果,需要他的人道精神与人文激情。  

于晓琦:让教育充满人文光辉(4

 

谁在大地上仰望星空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你活了多少,而在于你感受了多少。——卢梭

文学,正无限地丰富着我们的人生体验,让我们感受到更多。

寻找仰望星空的人

最近偶然在新浪读书频道发现了一本好书,——韩少功最新散文力作《山南水北》。有一篇散文《月夜》,其中有一段文字是描述作者躺在乡间的竹椅上遥望星空的情景,写的非常精彩:

  “盛夏之夜,只要太阳一落山,山里的暑气就消退,辽阔水面上和茂密山林里送来的一阵阵阴凉,有时能逼得人们添衣加袜,甚至要把毯子裹在身上取暖。童年里的北斗星在这时候出现了,妈妈或奶奶讲述的牛郎织女也在这时候出现了,银河系星繁如云星密如雾,无限深广的宇宙和无穷天体的奥秘哗啦啦垮塌下来,把我黑古隆冬地一口完全吞下。我是躺在凉台上吗?也许我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太空人在失重地翻腾?也许我是一个无知无识的婴儿在荒漠里孤单地迷路?也许我是站在永恒之界和绝对之境的入口,正在接受上帝的召见和盘问?……

我突然明白了,所谓城市,无非是逃避上帝的地方,是没有上帝召见和盘问的地方。”

——读了这段文字,给你怎样的感受呢?我想,每个人脑海中浮现出的,除了关于夏夜星空的图画,还应该包含许多东西,比如我们对作者的文字所流露出的情怀的感同身受,比如对神秘宇宙的敬畏,对大自然的追问,以及说不出的人生感怀和对生活境遇的思考,或者,你会脱口而出:原来作家写出的正是我们心中早就存在而未尝说出的话……

韩少功的这段文字让我想起了德国哲学家康德。

康德的墓碑上铭文刻着:

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愈加反复地思索, 

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

——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

哲学大师康德生前最喜欢凝望那浩淼的星河:“每当我静静地伫立仰望那浩淼深邃的蔚蓝色天空时,一种永恒的肃穆和生命的崇高庄严便油然而生——仿佛上帝在叩响自己的额头,一股伟大而神秘的力量如波涛般汹涌迩来……”

当我读到这诗一般的文字,心灵被深深震撼了。你想,茫茫夜色下,大地上一个伟大的思想者独自仰望着星空,思索沉吟,是什么使他的表情如此庄严肃穆?他的胸怀有该多么广阔啊!这个画面本身,就是一个诗的意象,引发出我们无限的遐想。我觉得,那个仰望星空的人,首先是个了不起的诗人,然后才是个天文学家和哲学家!要不然,怎么会有这么澎湃的激情,这么崇高的境界,这么善感的心灵,这么绮丽的诗句呢?

其实,人类文化历史中许多大文豪大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往往都是仰望星空的人。他们在仰望天空的同时,也组成了历史文化天空上最灿烂的星群,让我们后人世代仰望。比如庄子老子,柏拉图,伽利略,钱学森……

今天我们就来读几行屈原 的《天问》吧: 

 

    天何所沓 十二焉分 日月安属 列星安陈

       何闰而晦 何开而明 角宿未旦 曜灵安藏

 

  两千多年以前,屈原站在楚国的大地上,仰望满天星斗,脱口而出这样的问题。他问的是,天为什么和地上下相合?十二个时辰怎样划分?日月附着在什么地方?二十八个星宿根据什么排列?为什么天门关闭?为夜吗?为什么天门张开?为昼吗?角宿值夜,天还没有亮,太阳在什么地方隐藏?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我在想,康德,屈原,以及韩少功,这些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物,为什么在仰望星空的时候会不约而同地“受到了上帝的召唤”,是偶然巧合还是历史必然呢?

即使他们身陷不见天日的黑暗牢笼,即使他们在酷刑中被刺瞎了双眼,他们依然用自己智慧的“天目”在“仰望星空”!

 

为什么要仰望星空

 

星空,蕴涵着神圣的美,它是“一种诗意的自然”,“是一扇使我们可以看到无限本身的窗户”……。“仰望星空”, 这是一种朴素的心愿,这是一种精神的情结,是人借助自然的启迪,达到一种对生命和信仰的深刻反思。

2007年5月14日,温家宝在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钟厅向师生们作了一个即席演讲,其中讲到:一个哲人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温总理提到哪个哲人,就是黑格尔。

为什么黑格尔这样说呢?有个故事,说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有一晚望见满天星斗,预言明天要下雨,却不小心掉落脚下的坑里;有人救起他时,他告诉对方这是个预言。泰勒斯的预言,成为笑话,哲学家也就成了“只关注天空、不理现实”的代名词。二千年以后,黑格尔以那句“仰望天空”的话,为哲学家正名,他甚至说:“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天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为什么要“仰望天空”呢?因为只有仰望天空,人类才知道宇宙的浩瀚,才知道自己的渺小,才懂得心存敬畏大自然的心;只有能够仰望天空的人,才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追求理想的勇气,才有精神的自由,不为利欲所薰心。

 

关注天空,意味着关注自然,关注宇宙,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思考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与未来……我个人理解,这应该是一种敬畏自然、胸怀天下的博大的而温暖的人文情怀。仰望天空不是思想家哲学家和伟大人物的专利,而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应时常操作的“心灵体操”。一位戏剧大师说:即便躺在阴沟里,也要仰望天空。更何况,我们都是身心自由的人,完全可以在夜晚电视剧播放间隙的广告时段里,推开窗子,放飞自己的双眼和心魄……

 

文学给了我们仰望天空的眼睛

周国平在论述诗与哲学的关系时说:“从源头上看,哲学和诗本是一体,都孕育于神话的怀抱......没有哲学的眼光和深度,一个诗人只能是吟花咏月,顾影自怜的浅薄文人。没有诗的激情和灵性,一个哲学家只能是从事逻辑推理的思维机器。大哲学家与大诗人往往心灵相通,他们受同一种痛苦趋逼,寻求着同一个谜的谜底”。“哲学是诗的守护神,只有在哲学的天空里,诗的精灵才能自由地、耐久地飞翔。”“我剪除哲学的晦涩,为它嫁接上诗的含蓄。”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大学校园里流行一句话:男不可不读王小波,女不可不读周国平。以至到了今天,周国平的作品更加备受青睐。为什么周国平这么红?我想,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作品,让我们透过文学的美丽面孔,隐隐看见了哲学的深沉模样。

因此说,我们通过文学,能顿悟哲学家的智慧,认识世界的本原,感悟人生的真谛。哲学的永恒智慧,是文学送给我们的又一份珍贵的礼物。

是感悟文学擦亮了了我们一双仰望星空的眼睛?还是仰望星空拓宽了我们感悟文学的视界?我给出的答案是——因果难分,相得益彰,互惠互利——璀璨的星空为感受文学插上了想象翅膀;辉煌的文学为解读星空提供了智慧的视角。

 

最后,送给大家一首温家宝总理写的诗,让我们和他老人家一起“仰望星空”。

仰望星空

温家宝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

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

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

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

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综上所述,就是我一向对“仰望星空”这个动宾词组情有独钟的缘由。我拿来作为我讲稿的一个小标题,决不是在天文学的意义上,而是对一种崇高而温暖的人文情怀的比喻。谁在仰望?答案应该是我们大地上的每一个拥有博大人文情怀的人。因为这种仰望,可以使每个渺小的人在精神上加入进宇宙繁星的行列,使短暂的生命历程融入宇宙的无限永恒中去。

 

我们最后的精神家园

我们在给别人祝福的时候,常常会说:祝你“万事如意、心想事成”。但是,生活中的不如意却十之八九。“正因为生活中有痛苦,有阴暗,有这样那样人们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才需要构建精神家园,来对物质世界进行支持和超越”。——王蒙

我们的心灵需要文学的抚慰。如果你觉得自己境遇不好,看看雨果的《悲惨世界》,如果你觉得自己孤独无助,读读卡夫卡《变形记》,如果你遭受病苦的折磨,读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比起来,我们的这点遭遇算什么呢?生活中有许多遭受打击而失意落魄的人,但是只要你读过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依然可以在诗中找到精神的家园……

我们的灵魂需要文学的滋养。有人说:“没有阅读过名著的心灵是粗糙的,没有被感动过的情怀是枯涩的。没有被厚重的经典名著洗礼过的人也许无法拥有细腻的心灵。”

没有文学滋养的灵魂是干瘪的,浮躁的,粗鄙的。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常常感叹钞票多了,时间少了;朋友多了,能谈天的少了;忙碌多了,快乐少了。人们往往在享受物欲的同时感到灵魂的空虚,在功成名就之后感到人生的虚无……在这世情冷淡、精神异化的年代,我们多么需要借助文学保存一些可贵的温情与高贵。

之所以人变得匆忙而无聊是因为他们失去了自我,甚至失去了灵魂——而文学,就恰恰是一剂让你找回自我和灵魂的良药。捧读一部好的作品,就象面对一个循循善诱的人生导师,带你走进广阔而多彩的世界,你会忘记烦恼,赶走浮躁,提升品位,了悟人生;抒写真情的文字会让你的悲欢离合得到尽情的释放,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安宁和幸福。文字是我们最真诚的朋友,我们用它抒发自己的喜怒悲欢,描绘心灵的图画。

    我们需要文学。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中的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

文学,我们最后的精神家园。  

于晓琦:让教育充满人文光辉(6

 

让教育充满人文光辉

 

3、关注学生生存的状态

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存状况关系到他们将来认同怎样的生存境遇,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样式,关系到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很难想象,学生在被“奴役压迫”、被严格监控的情况下训练成的循规蹈矩的“小大人”,养成被动依赖、言听计从的习性,将来会成为一个生气勃勃的、充满创新意识和超越精神的、能适应变动不居的社会要求的人。所以,应关注学生课堂上的生存状态,让他们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

教学案例评析:校园里的监视器

据报载,某职业中专投资30万元在37个教学班、楼道、校门口安装监视器,全方位、全程监控学生的行为,这一举措受到校领导、教师甚至学生的称道。

媒体的报道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人赞许,有人抨击。不少人认为这种漠视宪法“公民人身自由不可侵犯”的做法被推崇是一种教育的大倒退,是对教学的大侮辱。试问:这种监狱化的生存、警察式的管理、奴隶性的张扬,能造就出一种懂得捍卫自己权利并尊重别人权利的人吗?学生生命的价值和权利,他们生存的方式和状态,他们的生命活力与潜能能被激发出来吗?。。。。。。。

这个案例是发人深省的。如果联系学生的课堂生活和学习境况,我们还会有那些感受呢?

4、关注学生终身发展

教育作为提升生命质量的事业,它要我们所从事的每次活动,每一堂课都是在为一项伟大“生命成长工程”奠基或添砖加瓦。对于一个教师来说,他今天所从事的一切,更多 的将在明天表现出来或对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许多优秀教师讲:“我们教学生六年,却要想着学生六十年”。“我们为学生四十岁以后而教”。如果我们今天的教学不能学生打下终身受用的知识与技能基础,不能培养起在新情景中解决问题的智慧与能力,无法让他们习得获取新知的策略和方法,却匆匆茫茫地抛给他们一堆可能立即派上用场的考试符号,我们辛辛苦苦工作的价值又在哪里呢?

所以一位专家提醒我们:教学,要放逐短期行为。

 

三、课堂——精神生活的空间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最重要的场合,这是无疑的。但是,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知识的意义与价值?知识所蕴涵的力量是否对他们的精神生活产生影响?求知活动过程又是否唤起了他们心灵深处种种敏锐的感应?   这些是值得每位教师深思的  。苏联教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感情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流过的时候,知识才能触及人的精神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智力活动是学生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因此,要让“精神上的欢乐感来支配孩子”,发展学生智力兴趣和需要。使他们终身保持一种求知的渴望。

苏联教学论专家休金娜说:学生的认识活动不应是枯燥的,纯理性的,缺乏深刻印象、满足感和智力活动的欢乐,那么这种认识活动的发展性意义就是不完备和不充分的。另一位教育专家斯卡金特指出: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给他们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学生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学习。“”需要用全副力量来把教育工作由学生的沉重负担变成欢乐鼓舞和全面发展的源泉”。

1、活泼的智慧操练

人的精神活动首先表现为一种智慧生活。“爱智慧”曾经是哲人们的一种追求。但是,对智力活动的钟爱与睿智的生成都不可能靠强迫的学习与沉重的课业负担。在课堂学习中,智慧的操练是必要的。这种操练也可能产生一种理智上的“痛苦”,但正是折中求索与探究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理智感——一种伴随潜心学习与寻求真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如解决问题后的欣喜,豁然开朗的舒畅、柳暗花明的快意以及举棋不定紧张思考带来的丰富感受。当然,课堂上这种操练不应是机械的重复劳作,而应当是充满情趣的,生动活泼的。 

教学案例评析

重心的故事

一位物理教师讲“重心”一课。他先取出一根一头粗一头细的拐杖,然后用一根绳子拴在拐杖的一个地方,提起后,拐杖是平衡的。他告诉学生:这个被拴的地方就是重心。接着他问:从栓绳的地方切开,拐杖一分为二,这两段的重量是否相等?学生回答:相等。他说:是吗?又反问:假如这里有一杆秤,一边挂了四十斤的东西,一边挂了秤砣,把提头一体平衡了,提头的地方就是重心。难道说,提头两边的重量相等吗?  学生们一愣,又都说不相等。他又问:这是为什么?于是自然而然导入了平衡力的概念。学生在紧张思考和激烈争论中弄懂了什么是平行合力,重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学生们沉浸在一种思考的乐趣和问题解决的畅快中。

2、全面的情意投入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认知侧面和情意侧面是统一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让学生带者高涨的热情并“充分卷入”的课堂学习不仅让学生获得了一份知识的礼品,同时使学生领受了丰厚的精神营养。

教学案例评析:体验历史

在许多人看来,学习历史只要诉诸记忆,把年代、史实之类牢牢记住就行了。让我们看看这位老师是怎样在知识躯体中注入情感血液,又是怎样在寓情于理的知识教学中进行人格培养的。

我讲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做了这样的补充描述:哥伦布以膝跪倒在地,眼里含着泪水,他手捧泥土,高举过头,面向欧洲的方向口里自言自语道;“我的上帝,今天终于让我找到你了!”这样可以让陌生的历史活生生地重现在学生眼前,激起他们无限的遐想,让他们在兴趣盎然中体验历史,领悟到杰出的历史人物在推动历史进步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作用。又如讲岳飞抗金时,我以讲授岳母刺字、岳飞“还我河山”,“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报国信念,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在讲史记时,我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司马迁接受父亲的遗愿立志写<史记〉,身陷囹圄受尽折磨而坚定不移,终于用自己心血写成了千古名著〈史记〉,这样,伟大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的不朽形象在学生心中屹立起来了,他们学到的不仅仅是历史知识,还有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由衷热爱,更有对历史人物伟大意志和崇高人格的尊崇和敬仰,从而激励着学生为将来报效祖国而努力学习.

事实上,历史作为人文学科,其教学内容本身蕴涵着丰富巨大的人文教育资源。教学中要寓情于理,要在在师生全面的情意投入中学习知识,生华情感,涵育人格,培养价值观。

3、真切的道德教化

任何教学都有教育性。课堂学习本身就是一种道德学习,道德教化活动。这不仅指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思想道德倾向,也是指教学活动制度规范,教学中的人家关系与精神氛围。教学运作背后隐含着 的价值目标处处都蕴蓄着思想与道德。新课程教学理念中所体现出来的教师的事业心,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对学生全面终身发展的关切,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公平意识,师生关系中表现出的尊重、体谅、民主,其实都是学生精神与道德生活里最宝贵的东西。

教学案例评析:“1”的感悟

这是小学一年级的一节数学课,课题是“1”的认识。

大家知道,数学枯燥无味,更何况是教“1”的数学呢?且看这位老师的教学。他在形象地使用学具,让孩子们认识了“1”之后,迅速将孩子们引入了一个精彩的世界——

“同学们,你们能用你身边的事物,说说你心中的“1”吗?”教师用期待的目光扫视全班同学,小手一个个举了起来。

“我们教室里有“1”块黑板。”

“我今天穿了“1”条漂亮的裙子。“

“我买了 “1”块橡皮。”

……

教师巧妙一问,让学生自然地把数学同身边的事物联系起来,科学的价值与意义就在生活之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这一深奥的道理。课堂教学在继续。。。。。。

“报告老师,我班有“1”个同学从来不举手。”

全班哗然。目光一齐投向那个一直低着头的小男孩。这是大家始料不及的发言。老师略有所,然后,高兴地说:“你是“1”个仔细观察,关心同学的好孩子。”这是,同学们的注意力又集中到刚才发言的那个同学身上。脸上都露出羡慕的神色。课堂上出现了片刻的平静。这时,教师走向那个低着头的小男孩。也许是受折中特殊气氛的感染,只件那个小男孩缓缓地举起了右手。老师兴奋地说:“欢迎李力同学发言。”

“我是“1”个孤儿,我想有“1”个温暖的家。”

老师带头鼓起了掌:说的真好,连用了两个“1”。同学们能帮助他实现这个愿望吗?”同学们发言更加踊跃了。

“你有“1”个好朋友,那就是我。”

“你有“1”个关心你的老师。”

“你有“1”个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

关于“1”的认识,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人文关怀。这里有同学对同学的理解关怀,有老师对学生的期待与关切。在这种温馨的交流中,那位小男孩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和召唤;在这种和谐的交流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得到了融洽和升华。这真是一场润物细无声的道德教化。

4、健全的人格涵育

课堂生活是涵育学生人格最重要的一个领域。这里所发生的一切,如精神营养的获得,交往关系的形成,情感生活的丰富、道德行为的习得,都同学生人格的形成息息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的确不仅仅是知识获得的场合,而更应是人格培育的土壤。教师对学生独特体验的认可和肯定,教师对学生的热情赞赏与激励,教师深切期待所唤起的“我能行”的内在动力,以及课堂中出现的宽容、悦纳和相互理解的心理气氛,都正在成为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催化剂。

 

结语:课堂,是平等交往的舞台,是生命活动的历程,是精神生活的空间。她是这样一个充满了生命活力,令人神往的温暖光明的所在——她是师生平等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而不仅仅是优秀教师展示授课技巧的表演场所;她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她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和怀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是她最显眼的标志,没有人会被无情打击,更没有人会受到“法庭式”的审判;她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火把火种的,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面对问号,怀抱好奇;她象天堂飘下的细细雨露,滋养人性的幼苗茁壮成长。。。。。这样的课堂,撒满了人性的光辉,是真正生长智慧,培育灵魂,收获人生幸福的沃土。

参考文献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什么样子》

《新课程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

《人民教育》2005年20期

《浙江人文大讲堂》http://djt.zjol.com.cn/

陈思和:《让人文教育走进日常生活》

洪强强:《人文教育刍议》

梁晓声:《人文唤醒我们的善良》

龙应台:《年轻人要有怎样的人文素养》

摩罗:《摩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