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ptor怎么判断奇偶数:评析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17:02:36

评析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摘要:本文从列宁及其革命与建设事业说起,谈论到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的内容和分析,最后从长期性与短期性、社会形态的虚和人民幸福的实两对矛盾来评价此一理论,最后做出一个理论取向的归途的探讨。

关键词:列宁;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长期性;短期性;社会形态;人民幸福

1917年,俄国爆发了举世震惊的十月革命,革命成功后建立起了世界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以此为标志,正式进入了世界的现代史阶段。现代史的开启与引导这一场革命的“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革命导师和领袖”——列宁是密不可分的。但这只是一个开端,正如列宁本人所言的“社会主义建设比建立社会主义政权要困难得多”。鉴于没有现成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可以借鉴,在完成了掌握政权的任务之后,列宁开始了其现实社会主义(由于金成提出)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这是前无古人的工作。

正所谓知人论事,下面将首先介绍列宁其人及其革命和建设事业。

一、            列宁其人及其革命和建设事业

列宁的一生是为社会主义社会贡献的一生,也是为真理不懈奋斗的一生,更是为人类的解放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列宁从小就受到了父辈(特别是其父亲,一位具有民主思想的教育家)的民主思想的熏陶。其哥哥因为刺杀沙皇而被处决。但是他并没有因为沙皇政府的高压政策和哥哥的为民主白白牺牲而感到恐惧。在喀山大学学习时,他毅然地参加学生运动,最后被逮捕和流放。这种自身的经历也没有使列宁退缩,回到喀山后他自学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和普汉诺夫等共产主义经典作家的作品,写下了《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这时的他正式由一位民主主义革命者转化成一位虔诚的共产主义者。

 1895年,列宁因创办“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 而锒铛入狱并被流放,第一次自己组织的团体遭到破产也并未使他感到灰心。1900年流放结束后,他又转战西欧(实质为第一次流亡生活),不仅创办了俄国社会民主党的机关报还形成了布尔什维克主义——列宁主义。1905年回俄国领导革命失败后又开始了长达十二年的流亡生活。这期间,他又写下了《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 等光辉 著作,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得到全面的发展。

1917年,俄国资产阶级的二月革命成功后,列宁挟着已经成型的“一国或者数国首先实现社会主义”理论和“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转变呼吁回到了俄国,在其祖国土地上领导了惊天动地的十月革命并取得了成功。取得政权后,他又领导苏俄人民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打退了帝国主义国家的三次武装干涉和国内反对派的反攻倒算,初步稳定了俄国的政权。正验证了一句俗话:“创业艰辛,守业更甚。”但我以为在守业的基础上再扩业则更是难上加难。经过守业的战争后,列宁想将战时共产主义作为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方式。结果却遭到了失败。失败后,列宁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了新经济政策等一系列渐进的缓慢的推进社会主义的政策。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形成了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1924年,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布尔什维克党创建者、苏联缔造者列宁不幸因病逝世。其人虽离我们远了,但其光辉的理论却照耀我们一直向前。

苏东剧变后,社会主义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和失败。中国作为当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担当起了苏联所未能完成的任务和使命,建设一个现实社会主义的国家。当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我们一直在找现成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这个时候,我们不得不把现实社会主义建设的源头和基础理论回溯到列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上,这就是源清才可流清的道理。

那这个源到底包括些什么内容呢?我们先将之弄清楚。

二、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我的一些分析

第一、       鉴于俄国和西方国家的不同历史和现实情况,俄国要走一条不同与西方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俄国这个国家是从欧洲最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俗称的帝国主义最薄弱的一环)通过革命斗争发展而来的,其中的理论支撑是列宁的“社会主义可以在落后国家的一国或者多国首先胜利”的思想和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方向转换。这个完全同马克思主义的“多国同时胜利说论”学说不相符合,但是这并没错,并可以说,双方的理论都没有错。只是所处的时代不一样所造成的而已:马克思处在的是资本主义中级阶段,列宁所处的则是资本主义的终极阶段。所处的历史条件,当然所得出的理论就不尽相同了。当年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是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同时爆发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相互支持,最终是获得全盘的胜利,恩格斯最后还补充了一个观点,则是“如果不能如此,则至少可以在最发达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美国、德国、和法国等国首先爆发革命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假定的条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高度发达。而相应的则是其国家的无产阶级的力量足够与其国家的资产阶级力量相抗衡。并且这一过程是一种一国之内的独立制衡以支持全体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联系之间的制衡。这是一种理想理论形态,而其成功后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主力都是与资产阶级对立的无产阶级。这种理论形态在列宁那里好像没有出现,在我看来是变相地出现了:一战使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帝国主义国家)处于帝国主义的势力争夺战争之中,这既造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相互制衡局面,也造成了俄国一国之内的相互制衡关系,特别是俄国与德国签订退出战争的协议之后。所以俄国得以有条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因为俄国本来是西方最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一现实,所以在革命胜利后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力量和主力就分开了,分别是占全国极少数的无产阶级和占全国大多数的农民。

这种理想理论形态和现实的不符,决定了列宁只能走一条具有俄国特色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为主力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二、       鉴于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战时共产主义的失败和教训,俄国应实行渐进的、缓慢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政策。

列宁在领导苏俄人民进行反击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反扑颠覆活动中,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这一政策又被称为军事共产主义,是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军事斗争的需要提出来的。打败三次干涉和两次颠覆活动后,列宁产生了左倾冒进的倾向:将战时的共产主义政策转变为向共产主义社会直接过渡的桥梁。这实际上是将国家包办一切、不管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社会本身发展规律的国家社会主义发展到了一种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种跳跃式的、急进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理论最终因农民的暴动、工人的逃离和水兵的兵变而遭到了失败。诚如列宁所说的:“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邓小平说:“列宁思路比较好,搞了一个新经济政策”。这个新经济政策正是列宁在总结经验教训后,改正左倾冒进,实事求是地以本国实际情况为考虑的出发点总结的渐进的、缓慢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的一次伟大实践,也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实践国家资本主义理论的一次全新的探索。

第三、       鉴于鉴于俄国是由落后的国家通过革命取得政权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政权,生产力异常落后的状况,想赶超西方国家建成发达社会主义国家,俄国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俄国的发展生产力本质上是发展本国的社会经济,即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这一理论列宁曾经多次被提出过,十月革命胜利后半年提出过、国内战争期间的俄中执会一次会议提出过、俄共(布)九大指出过和粉碎帝国主义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之后又再一次提出来。这正是所谓的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之后要适时地把工作的重心转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的理论。这一理论是刘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的核心内容。

在当时“现代化”这一词汇并不发达的基础上,“电气化”就相当于今天的“现代化”,发展经济就是要首先实现工业化和电气化两个基础。对此,列宁还专门提出过一个关于共产主义的著名公式,即“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

列宁在之前的与西方建设社会主义不同道路基础上解决了“在政治权力的基础上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问题,突破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只有生产力高度发达之后才可以发展社会主义的论断。这种思维倒位是极具理论创新力和理论生命力的。在这里,实现农业工业化的合作制也是一个这种思维非常有活力和生命力的一个理论点。这一点不仅是对于无产阶级领导、农民为主力、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一个很有深度的体察,而且更是组织分散的小生产者逐步过渡到工业化大生产的一着好棋。这个也是逐步过渡思路的一个延伸:既不同于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思路中国家掌控一切的集体化倾向,也不同于断绝商品、贸易与货币关系漠视社会发展规律的空中楼阁倾向。

 

第四、       鉴于阶级斗争的复杂和社会主义民主需要,俄国必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和建设执政党等政治建设。

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民主专政是一个对子,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执政党建设又是一个对子,它们共同构成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

列宁认为:十月革命虽然打倒了资产阶级,可是还没有完全地被彻底根除掉。实行了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后,重新再发展商品、贸易和货币关系等使资本流动活跃起来的手段会使阶级关系复杂化。这个时候不仅需要保持政权的无产阶级性质还要对资产阶级实行民主专政,将资本主义的发展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这个既是社会主义国家中的国家资本主义本质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要求。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某些党员和国家干部会因为权力的集中而产生专制的倾向甚至以权谋私的现象。这个与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民主让大多数人都直接参加国家管理的思想是格格不入的。为防止党员和国家干部中滋生官僚主义、派别主义和以权谋私等等乱象,以便民主惠及大多数人民。列宁不仅提出了改革国家机关,发动群众参加国家管理。还提出了健全党内监督制度,防止党员蜕化变质。更是提出了赋予“专家委员会”的立法职能和加强民族团结,实现民族平等等等理论措施。

在种种理论措施中,对于改革国家机关,发动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列宁是针对官僚政治来的,列宁认为只有工农都参与到政权中来,监督政权的运行和管理,国家机关才可能扭转党政不分,达到面目一新,为广大的人民服务的目的。

对于健全党内监督制度,防止党员蜕化变质这一点则是针对俄共(布)这一执政党作为领导全国事业的核心容易产生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甚至蜕化变质等不良风气而提出来的。

赋予“专家委员会”立法职能不仅是充分尊重知识和文化,还是实现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需要。

加强民族团结,实现民族平等是让不仅是俄罗斯人,还有苏俄中其他民族的人都能惠及到民主的幸福。

第五、              鉴于建成正正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需要,俄国必须大力发展文化这一对于经济和政治既密不可分又产生反作用力的因素。

列宁为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文化大革命一词。这个文化大革命包含两层意蕴:一层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另一层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建设真正的社会主义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我看来,列宁的文化大革命走的是同一个思路:学习西方一切先进的成果来发展苏俄的经济和文化。

经济上我们可以从新经济政策的国家资本主义在社会主义社会开创和运用上可以知道,特别是商品货币关系的运用、租让租赁制的实施、市场经济规律与计量监督的计划经济的结合等等方面。当然,对于资本主义先进技术、资金成本、运作规律的运用是立足于姓“社”不姓“资”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实质的基础上的改变俄国落后的经济状况的客观需要。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也是有这样一个基础与需要(改变俄国落后的文化状况的需要)的。

在此一基础与需要下,列宁对于人类到当时为止最先进的文化——资本主义文化进行了批判继承,利用资本主义文化的精华为社会主义服务。在遇到阻力时,列宁反复强调“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 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同中世纪制度、同小生产、同小生产者涣散性引起的官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列宁社会主义建设不仅利用的资本主义,还有旧社会的一切先进成果。而且不仅是经济和文化涉及到了,还触碰到了用资本主义改造官僚主义等政治层面的东西。

这里不展开。

这里讲到旧社会的先进成果,当然,旧社会也会有落后腐朽的东西存在,特别是苏俄这种被沙俄的东方专制统治(一般教科书叫封建主义)和农奴制植根深入骨髓的国家而言更甚。为了改造各种不良的愚昧落后的不文明的和粗野的旧社会的习惯和风俗。列宁更是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教育的理论。提倡在群众中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和共产主义思想的教育,剔除陋习与歪风保证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

 

三、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的评价

下面我将从两对对立统一的矛盾上评价一下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一)           长期性与短期性矛盾

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在很长一段时间在学术界都是被埋没于草间的(就我看的80年代之前的各种科学社会主义的书籍看来,几乎是不怎么设计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绝大部分是对其革命的颂扬和褒奖),直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这一课程出现才从参考书中得到一些研究的理路。我想,这里既是与我国改革开放之前强调革命不重视建设有关,又与列宁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实践时间的短暂性有很大关系。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部分大部分成熟于新经济政策的推行过程中(1922年),直到列宁逝世(1924年)和斯大林上台,新经济政策慢慢遭到废止,这种理论的实践时间也只有两年。就像一颗璀璨的流星划破长空,一闪而过。理论是从实践中来的也要回到实践中去,倘若实践都死亡了,理论也就会黯然褪色,躲进历史的博物馆或是故纸堆里面了。这里既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的政权建设没有刹住领袖崇拜的苗头和党内民主集中制与民主监督的缺失,更是一个疯狂时代(二战)的需要。

在这里,我们没有责怪斯大林突破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形成了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政治经济文化模式。 这只能怪时代的错位,将列宁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发挥的和平土壤给夺走了。这一理论实践的短暂性更深层的则是列宁对于理论判断的准确性和不确切性引起的。列宁在论述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突破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两阶段的论断(即社会主义社会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阶段),提出了三个阶段(即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阶段、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和共产主义阶段)。这里,列宁将俄国定位在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并努力向着发达的社会主义发展。并预测了这一发展过程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这个在列宁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中有所提及。这是一个长期性的工程,列宁的判断是准确的。可以列宁却也将商品货币关系的运用期限限制在了国家还不能进行对大工业产品进行支配的阶段,倘若到达了国家可以对大工业品进行自由支配的程度,商品货币关系就可以取消。这是不甚确切的。如果说取消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的实践是斯大林的意思,那不完全正确。按照列宁的意思,斯大林实现了集体化之后,大工业品已经自由支配的时候,新经济政策的经济理论就得停摆。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结论。至于政治与文化建设的理论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趋势使之变形而走进今天的中国的考虑范围之中。

所以,长期性的理论推测和短期性的理论实践都统一在时代的时势上,既没有可以苛求于列宁的,也没有可以责怪斯大林的地方。对于落后的国家,如中国、朝鲜、古巴和越南等落后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却有着不一样的借鉴意义——短期性的认真思考,长期性的努力实践才是发展的正道。

(二)意识形态的虚与人民幸福的实之间的矛盾

我们对于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会产生一种无形的错觉:我们到底坚持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意识形态还是现实中人民幸福的生活?两者在列宁的理论中到底有没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我们从列宁主义的原始名称——布尔什维克主义——代表多数人的一个主义出发,我们可以推知其代表的是大多数人利益的一个政党,而并不是仅仅的只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那么简单。

当意识形态已经通过十月革命达到了掌握政权的目的时侯。马克思主义描述的科学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了一个前进的方向而并非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社会主义国家当前问题。这一点在列宁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中和其理论的内容可以清楚地得知。列宁在进行战时共产主义失败后的反省中承认“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而努力将直接过渡转化到间接过渡的道路上。转折点的实质并非是列宁个人思想的转变,他大可不转变,继续进行自己的过渡。但是问题是劳动人民的意志已经不能不使列宁产生方正政策上的改变了。列宁是大多数人幸福的考虑者,并不是只是马克思主义的代言人。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中,除了在政治上坚持社会主义无产阶级的政权之外,其他都是采取了有利于大多数人民幸福的理论。例如:在政治建设上,为了更多的人享受到民主的权利,不仅发动群众参加国家管理还试图实现民族团结和平等令,还为使人民免于官僚主义和以权谋私的侵害而试图去健全党内监督。在经济建设上,为了让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农民更好地享有国家建设的成果,不仅从共耕制过渡到了合作制,还说出了:“我们所作的退却是不够的,必须在退却,再向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调节商业和货币流通。”不仅找到了小农经济和社会主义工业结合的恰当形式,还让农民享受到了大工业生产带来的生活上的方便。在文化建设上,发展群众的文化教育事业,让人民群众真正懂得自己的权利义务,以便行驶和维护。

我想例子不用再举了。列宁理论的矛盾是存在于意识形态和人民幸福的抉择之间的,列宁的明智之处在于守住了其虚中的实和实中的虚,既以人民的幸福为依归又没有放弃社会主义的方向,其理论统一在一个一个类似于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的政策当中。

 

四、结语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是一切落后国家都应该认真思考和借鉴的。特别是在一个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了时代主题的和平环境中,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有了可以生根发芽的土壤。结合本国的国情变通着安心地长期地实行这一理论,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来说是不无裨益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在坚持某一理论的时候,我们是否只看到了理论的星空,而没有考虑到人民的实地。或者只在原地而没有仰望星空。我们只有既仰望到星空的某个既定方向又走在人民坚实的土地上,我们的社会主义才可以最终获得节节地胜利,才是现实社会主义的道理。

 

 

 

 

 

 

 

 

参考文献:

[1]李景治,蒲国良.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冯干文,蒋永甫.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庞雅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9.

[4] 徐艳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8.

[5]曾长科,柳礼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2.

[6]于金成.社会主义的东方实践:解读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现代形态[M].北京:三联书店,2005.5.

[7]高放.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1.

[8]陈楚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实践[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8.

[9]范若愚,江流.科学社会主义概论[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7.

[10] 魏发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纲[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9.  

[11]郑健民.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提要[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3.12.

[12]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知识[M].四川: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5.

[13]山东省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材编写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12.

[14]刘夏帆.科学社会主义常识[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12.

[15]范平,张双印.科学社会主义研究资料(第二辑)[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11.

[16]包心鉴.社会主义发展论[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1993.8.

[17]余钟波.科学社会主义问题解答[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2.

[18]九院校《科学社会主义》联合编写组.科学社会主义[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2.

[19]上海师范学院政教系国际共运史教研室.科学社会主义问答[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1.

[20] 辛文.科学社会主义简明问答[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