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a作用:第二阶段——进阶篇:联律(四月天论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0 12:12:15

对联格律,它也可归纳为几个要素,如上下联字数相等,讲究对仗,末字上仄下平,平仄协调等。

第一课:平仄

王力在《诗词格律》中曾写道:“平仄,这是律诗中最重要的因素”,“我们讲诗词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关于对联的平仄规则,下文还要详细讨论。现在先谈一谈我们怎样辨别平仄。

一、古音

平仄是古人作诗区分汉语声调的一种术语。现代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又作第一、二、三、四声)四个声调读法中,“阴平”、“阳平”两声为“平声”,“上声”、“去声”两声为“仄声”。

古声有不同之处。古声也分为四声,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是:(1)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即第一、二声)。(2)上声。即第三声。(3)去声。即第四声。(4)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 汉语声调有四声,是齐、梁时期文人的发现。梁武帝曾经问朱异:“你们这帮文人整天在谈四声,那是什么意思?”朱乘机拍了一下马屁:“就是‘天子万福’的意思。”天是平声,子是上声,万是去声,福是入声,平上去入就构成中古汉语的四声,古音的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

这四声中,最成问题的是入声。

二、入声

那么什么是入声呢?就是发音短促,喉咙给阻塞了一下。《康熙字典》前面载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这种叙述是不够科学的,但是它也这我们知道了古代四声的大概。 在普通话中,入声已经消失了。入声的消失也导致了古、今音声调的不同。一部分古入声字变成了现在的上、去声字,还属于仄声,我们可以不管;但是另有一部分入声字在普通话中却变成了平声字(阴平或阳平),这就值得我们注意了。前面“天子万福”的“福”字就是这种情况。至于哪些字属入声,哪些字属阳平,就只好查字典或韵书了。 常见的入声变平声字有:一画:一二画:七八十三画:习夕四画:曰什及五画:扑出发札失石节白汁匝六画:竹伏戍伐达杂夹杀夺舌诀决约芍则合宅执吃汐七画:秃足卒局角驳别折灼伯狄即吸劫匣八画:叔竺卓帛国学实直责诘佛屈拔刮拉侠狎押胁杰迭择拍迪析极刷九画:觉(觉悟)急罚十画:逐读哭烛席敌疾积脊捉剥哲捏酌格核贼鸭十一画:族渎孰斛淑啄脱掇郭鸽舶职笛袭悉接谍捷辄掐掘十二画:菊犊赎幅粥琢厥揭渤割葛筏跋滑猾跌凿博晰棘植殖集逼湿黑答插颊十三画:福牍辐督雹厥歇搏窟锡颐楫睫隔谪叠塌十四画:漆竭截牒碣摘察辖嫡蜥十五画:熟蝠膝瘠骼德蝶瞎额十六画以上:橘辙薛薄缴激擢蟋檄蹶籍黩嚼 入声字表:http://bbs.4yt.net/dispbbs.asp?boardID=76&ID=20427&page=1 注意,凡韵尾是-n或-ng的字,不会是入声字,ai,ei,ao,ou等韵基本上也没有入声字。ue ie的韵,入声就不少了。 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湖南的入声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着入声这一个调类。讲保留有入声的方言的人,要识别这些入声字只要用方言来念就行。对讲北方方言的人,可以根据声旁进行归纳帮助识别,比如“福幅辐蝠”、“缴激檄”,但大多数还是只能死记硬背。现代人写联,完全可以根据现代四声来写。但有人愿根据古代四声来写,那就要特别注意这种入声变平声的字了。 自我体会:其实入声进入阳平的那部分比较好掌握,自己体会一下“竹、菊、石”的读音,看看和“阳、严、田”之类有什么不同,真正棘手的是进入阴平的一类,需要背一下。

三、多音字

我们还应该注意的是一字两读的情况。有时候,一个字有两种意义(往往词性也不同),同时也有两种读音。例如“为”字,用作动词的时候解作“做”,就读平声(阳平);用作介词的时候解作“因为”,“为了”,就读去声。在古代汉语里。这种情况比现代汉语多得多。现在试举几个常见的例子: 骑,平声,动词,骑马;去声,名词,骑兵。数,上声,动词,计算;去声,名词,数目,命运;入声(读如朔),形容词,频繁。教,去声。名词,教化,教育;平声,动词,使,让。禁,去声,名词,禁令,宫禁;平声,动词,堪,经得起。 有些字,本来是读平声的,后来变为去声,但是意义词性都不变。“望”、“叹”,“看”都属于这一类。“望”和“叹”在唐诗中已经有读去声的了,“看”字直到近代律诗中,往往也还读平声(读如刊)。在现代汉语里,除“看守”的看读平声以外,“看”字总是读去声了。

甚么字归甚么声调,在韵书中是很清楚的。可以查看平水韵。http://bbs.4yt.net/dispbbs.asp?boardID=76&ID=3720&page=1

总之,入声问题是辨别平仄的唯一障碍。这障碍查字典或韵书就能消除的。而且,中国大约还有一半的地方是保留着入声的,在那些地方的人们,辨别平仄更是没有问题了。 

大补贴:

入声字的音节结构有一些自己的特点,即使是北方人针对全部入声字作硬性记忆,我们也可以根据下面这些特点来作有规律的记忆:     第一,音节结构为fa、fo,de、te、ne、le;ze、ce、se,zhuo、chuo、shuo、ruo,bie、pie、mie、tie、nie是古入声字;     第二,韵母为ue的字除“瘸、靴”外,都是古入声字;     第三,声母为b、d、g、j、zh、z的阳平调字,都是古入声字;     第四,凡以“白、辟、弗、复、各、盍、曷、害、甲、即、夹、曲、乞、昔、席、息、岛、柰、折、乍、直、扎、乇、察、出、叔、失、勺、蜀、食、易”为声旁的字都是入声字。以“副”字左边那个型为声旁的形声字除“副”字外都是入声字。     反过来说,凡韵尾为n、ng的字均为阳声韵字,都不可能是入声字。        在这四条之外,需要作特别记忆的常用入声字已经不多,例如:八瀑扑脱郭哭斛黑忽屐接积激击七掐习蟋汁掷复粥插刷戌涉杀湿舌撮速俗涩压噎一揖屋挖,等等。
  第二课:对联的对仗方式(一)

一、对联的对仗方式 对联有不同的对仗方式。对仗方式不同,对联的艺术特点也就不同。对联的对仗方式是从骈俪文和近体诗借鉴来的。 唐德宗时,空海和尚着《文镜秘府论》归纳为二十九种对。其中我们比较常见的有:同类对(词语在同一门类,又叫正名对)、异类对(词语不属同一门类)、双声对(双声词对双声词)、迭韵对(迭韵词对迭韵词)、回文对、意对(意思相对而文字不对仗)、平对(平常的对仗)、奇对(奇巧的对仗)、声对(谐声对)、侧对(字的偏旁成对)、邻近对(是指词的小类相邻)、交络对(字词错综为对)、当句对(又叫自对、句中对)、含境对(境界相对)、背体对(语意相背)、偏对(部分词语相对)、假对(即借对、与字对声对概念相混)…… 归纳立足于不同的角度,分类执行了不同的标准:有的是指思想内容,有的是指字词类属,有的是指音韵,有的是指句式,有的兼指,使得一些概念模糊不清,互相之间发生混淆。但是,空海的归纳却是我们现在能够见到的最早、最细致的归纳。

二、对联基本模式(一)——工对

对仗有两种基本模式:严式与宽式,这是从对仗的“工稳”程度着眼进行分类的两种对仗模式。对仗工严稳妥的对联叫“严式对”,也叫“工对”。严式对的“严”是“全方位”的,可以说,凡是在语义与平仄对仗上有所要求的地方,严式对都必须一丝不苟地遵循,最典型的表现,是对仗时对词性和词义类属的严格限制。

1、首先,严对是同类对。在“词性相类”一点上严格执行“以类相从”原则,不但做到实词对实词,虚字对虚字,而且实词、虚字的各下属类别也必须严格求同。用现在的词类标准来说,除了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等实词必须各自分类对仗之外,副词、连词、介词、叹词、助词(又分为结构助词、语气助词)等虚词也都必须在各自的类别里对仗,不能跨类对仗。 旧时实字分类依据的是事物的自然属性,类别可以分得很细,如:天文(如天、日、月、云、雨、风、烟)、地理(如地、田、山、水、路、桥)、时令(如春、夏、晚秋、孟冬、惊蛰、谷雨)、人物、职官、政治、礼仪、音乐(如钟鼓、虞韶、横笛、洞箫、妙舞、清歌)、人伦、形体(如发肤、面目、黄发、垂髫)、文学(如经、史、子、集、博学、笔砚)、武备(如军阵、将领、弓弩、甲胄、旌旗、营垒)、外教(如仙、道、释、尼、佛寺、经堂、浮屠、袈裟)、珍宝(如金、银、珠、玉)、宫室(如殿阁、亭台、轩窗、园圃、旅次、酒家)、饮食、服饰、器用等等,此外,草木、花卉、飞禽、走兽、菽粟、果晶、鳞介、昆虫……也都可以各自成类。

实字的分类可多可少,少则十几类,多则三十多类。就对联写作而言,类分得越细,给对仗造成的限制就越多。于是人们就编写出各种各样的对课训练教材给学生作示范,前面我们曾经提到过《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等对句训练启蒙读本。

名词既然分为若干小类,同一小类的词相对是工对,有些名词虽不同小类,但是在语言中经常平列,如天地、诗酒、花鸟等,也算工对。反义词也算工对。例如李白《塞下曲》的“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就是工对。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算是工对。像杜甫诗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山与河是地理,草与木是植物,对得已经工整了,于是地理对植物也算工整了。

但同义词相对,似工而实拙。像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缘”与“为”就是同义词。因为它们是虚词(介词),不是实词,所以不算缺点。再说,在一首诗中,偶然用一对同义词也不要紧,多用就不妥当了。出句与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上同义),叫做“合掌”,是大忌。

2、严对要“按字论对”。“按字论对”要求把“以类相从”的原则落实到词素一级层面上,这一点我们曾在“对联的对仗规则·字词的对仗规则”课里进行过讨论。

3、其次,严对里方位词、颜色词要单独对仗。名词中分出方位词和颜色词,“前后左右上下内外中”等方位名词不能与别的普通名词对仗,而“黑白赤橙黄绿青蓝紫”等表颜色的名词也必须单独对仗,例如程颂万题长沙岳麓山爱晚亭楹联:

山径晚红舒,五百天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一联里“红”、“翠”的对仗,即发生在颜色词范围之内。就严式对来说,这一点必须十分讲究。

最后,让我们看一则《罗卜对》的笑话: 东家供先生饮馔甚薄,每饭只用萝卜一味,先生怨而不言。一日,东家请先生便酌,欲考学生功课。先生预嘱曰:“令尊席前若要你对对,你看我的筷子夹何物,即以何物对之。”学生唯唯。 次日设席,东家曰:“我出两字对与学生对,曰‘核桃’。”学生望着先生,先生拿筷子夹萝卜,学生曰:“萝卜。”东家曰:“不佳。”又曰,“绸缎。”先生又夹萝卜,学生仍对“萝卜”。东家曰:“绸缎如何对萝卜?”先生曰:“罗是丝罗,布乃布匹之布,有何不可?”东家抬头见隔壁东岳庙,曰:“钟鼓。”先生又夹萝卜,学生又对以“萝卜”。东家说:“这更对不上了。”先生曰:“锣乃锣鼓之锣,钹乃饶钹之钹,有何不可?” 东家曰:“勉强之至。”又出二字曰:“岳飞。”先生又夹萝卜,学生仍对“萝卜”。东家说:“这更使不得。”先生说:“岳飞是忠臣,罗卜是孝子,有何不可?” 东家怒曰:“先生因何总以萝卜令学生对?”先生亦怒曰:“你天天叫我吃萝卜,好容易请回客,还是吃萝卜!我眼睛看的是萝卜,肚里装的是萝卜,你因何倒叫我不教令郎对萝卜?”   从这则笑话可以看出来,让学童学习作对联时,必须同时教会他们分清事物的自然类属;学童的应对如果跨越了小类,就会受到责问和批评。核桃是果晶类兼草木类,萝卜是饮食类或菜蔬类,二者虽然隔了类,但毕竟都是人口之物,对仗所以只是“不佳”而已;而绸缎是衣饰类,与饮食类对仗就隔远了,当然要被责问“如何对”了;至于拿音乐类的“钟鼓”来与饮食类的萝卜对,这是“牛头不对马嘴”,当然是要被指责“对不上”;而让武职人物类的岳飞对以饮食类的萝卜,当然更是“使不得”的了。然面先生却巧舌如簧,全都用同类的同音词作出别解,使之完全符合依小类对仗的要求。

当然,严式对按名词小类对仗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按这一要求,程颂万所题爱晚亭联仍然算不得严式对,因为“径”与“云”、“桃”与“鹤”分属不同的小类。 严式对从对仗难度上体现了对仗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对联创作一个必然要经历的阶段,当我们学习还处在一定的发展阶段时,必然要经历一个在严格的自我约束的过程。

  第三课:基本模式(二)——宽对

与“严式对”相对的概念就是“宽式对”,简称“宽对”。形式服从于内容,不应该为了追求工对而损害了思想内容。用工对或宽对,是看具体情况来决定的。广泛的宽式对在结构上的宽松并无特别的规律,但凡表达时只要看上去形式一样,就算是对仗,至于这个结构里的词语各充当了什幺成分,是单句还是复句等等,作者并不是很在意。我们主要介绍的是狭义的宽对。 和严式对相比,宽式对有以下显着的特点: 一、名词所属的小类不必相同。宽式对只要求做到名词对名词,不要求在同一门类里。 首先是邻对,即用邻近的事类相对。例如天文对时令,地理对宫室,颜色对方位,同义词对连绵字,等等。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以“天”对“塞”是天文对地理;陈子昂《春夜别友人》:“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以“路”对“堂”是地理对宫室。这类情况是很多的。“天青白云外,山峻紫薇中。鸟飞随去影,花落逐摇风”一诗中,上句安天,下句安山;上句安云,下句安薇;上句安鸟,下句安花;上句安风,下句安树。 稍为更宽一点,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上下句对仗的这些字词都属于不同的门类。这是最普通的情况。 例如左宗棠《题兰州望河楼》:万山不隔中秋月千年复见黄河清联中“山”与“年”、“黄河”与“中秋”都是地理类和时令类对仗。这种对仗在异类对里是极正常的。另外我们还可以注意到,联中的颜色名词“黄”与方位名词“中”构成了对仗;且不说它们都还包含在“黄河”和“中秋”两个合成词里充当词素,即使是单独拿来对仗,也不再被认为有什幺障碍。 二、“词性相类”的对仗要求放宽——总的来说,这些不同性质的词可以相对,是因为他们在句子或者所属的短语中间充当相同的成分。 1、代词可与名词对。 例如清代梁同书挽妻联:一百年弹指光阴,天胡此靳九十载齐眉夫妇,我独何堪联中“光阴”与“夫妇”是名词内部的“邻对”,而名词“天”与代词“我”对仗则打破了词类界限。代词、名词能放宽对仗限制,是由于二者的语法功能基本相同。 2、修饰语的字,词性可以混对。 例如孙髯题汤阴岳飞庙神龛“凛凛生气/悠悠苍天”一联中,颜色名词“苍”和形容词“生”对仗。 吴恭亨《贺长沙光复广》“厥功首功,武昌响,长沙应/今日何日,专制死,自由生”一联中,指示代词“厥”对时间名词“今”,名词演化而来的形容词“首”对疑问代词“何”。 毛泽东《贺廖廷璇、皮述莲婚》“二月梅香清友/春风桃灼佳人”一联中,“二月”对“春风”,均表时令,但修饰词“二”为数词,“春”为名词。…… 这些不同类的词之所以能够跨类混对,是因为它们在句子里有着相同的语法功能,它们都充当相同的句子成分——用作定语表修饰。 3、作修饰用的复合词语的对仗也只求大体相当。 例如 “旷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旷山环水无双地/神乐人欢第一区”两联中,“无双”是动宾式复合词,而“第一”是加缀式复合词,但是这种对仗从来就被认为是规范的。而在朱元璋所题的春联“人间尘俗不到处/阙下恩荣第一家”里,动词性偏正词组“不到”能与序数词“第一”构成对仗,完全是因为它们都表修饰。 4、疑问代词可与副词对。 如康有为《挽谭嗣同》:复生不复生矣有为安有为哉这是一副著名的巧对。联里第二个“复生”和“有为”与第一个“复生”与“有为”在结构上不一样,但毕竟都是动词性词组,在巧对里就更不算问题了。而“不”和“安”则是不同的词类,“不”是副词,“安”是疑问代词。它们之所以能被允许放宽,是因为疑问代词的一个基本的语法功能就是用在动词前作状语表反问,与副词的语法功能相同。 5、动词可与介词对。 例如清代文学家吕璜《题庆元县衙大堂》:我也曾为冤枉痛入心来,敢糊涂忘了当日汝不必逞机谋争个胜去,看终究害着自家吕璜曾为冤案下狱十五年,平反后出任庆元县知县,题此联于大堂奉劝诉讼者实事求是。联中介词“为”和动词“逞”对仗。介词其所以能与动词对,是因为古汉语里的介词多是动词转化来的,因而都可以带宾语后作状语。

6、在虚词大类里,各种虚词可以混对。 三、词组与词组、词组与合成词只要词类属性相同,结构不同也可以对仗。 如楼适夷《挽孟超》“人而鬼也,鞭尸三百贾似道/死犹生乎,悲歌一曲李慧娘”一联里,“鞭尸”是动宾结构而“悲歌’’偏正结构,二者虽然结构不同,但都是动词性词组。此外,联中连词“而”与副词“犹”对仗,是宽式对通例。 马叙伦挽杨度“功罪且无论,自有文章惊海内/霸王成往迹,我倾河海哭先生”一联是相同的例子。“且无论”的谓语中心词是“论”、“成往迹”的谓语中心词是“成”;前者是偏正词组,后者是动宾词组,但它们都是动词性词组。

  第四课:独句联的平仄要求(一) 我们主要是在文言联的范围里讨沦对联的平仄关系。按单联内部句子数量的多少,对联可分为独句联和多句联两类。由于多句联的调平仄比独句联多一个联中句脚字的问题,因此这里先讨论独句联的平仄关系。 独句联的上、下联都只有一个句子,其平仄关系归结起来就是两句话:句中平仄相间,联间平仄相反。用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论》的话来说,这叫做“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互异”。这两个方面是互相联系的。 一、联间平仄相反——这个我们已经在第一阶段的基本规则中讲述过。 二、句中平仄相间 对联的句子是在五言诗和七言诗诗句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诗歌创作首先要做到的是句中平仄搭配。如果全用平声或全用仄声,诗句就会僵硬死板,不能产生乐感。刘勰在南齐时写成的《文心雕龙·声律》里说,“声有飞沉”,“异音相从谓之和”。就是说,“飞”的字音(实即平声字)和“沉”的字音(实即仄声字)要相互搭配,音调才会和谐。若不相搭配,“沉则响发而断,飞则声飓不还。” 就是说如果一味使用仄声字,调子就会象渐远的回声一样断脱而无法接续;而如果老是使用平声字,声调也会飞扬远去而回不来。 古人发现,要使诗歌和韵文的句子有韵律美,就要平仄交错使用,用沈约的话来说,就是做到“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交错的基本规律就是以两个平仄相同的字为一节,两两相间地运用,使句子的声调成为这个样子: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语音声调因此而抑扬顿挫,象波浪一样有规律地低昂起伏,在低昂起伏之间产生出音乐美。我们去研究近体诗就会发现,五言、七言的全部四种基本句式都是在这根起伏的音节“链条”上依次截取出来的。 1、五言句式: ⊙仄、⊙平、仄(甲)平平、⊙仄、平(乙) ⊙平、⊙仄、仄(丙) ⊙仄、仄平、平(丁) 2、七言句式: ⊙平、⊙仄、⊙平、仄(甲) ⊙仄、平平、仄仄、平(乙) ⊙仄、⊙平、⊙仄、仄(丙) ⊙平、⊙仄、仄平、平(丁) 每两个音节为一个“音步”,用顿号隔开表示。 这就是五言近体诗和七言近体诗的全部规定句式,在一般情况下,我们的五言联和七言联是遵循诗律的。下面就这两种句式的平仄要求简要说明几点: 第一,各句式的最后一个字平仄要求最为严格,任何时候都不得改变; 第二,五言的第二、四字和七言的第二、四、六字都是两字一节的“音步”的落脚点,平仄必须分明,如果这些位置上的平仄乱了,整个格律诗的声律基础就会松动,所以这些地方的平仄也要求严格,轻易不得改变。旧时的学诗口诀“二四六分明”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第三,五言的第一、三字和七言的第一、三、五字是两字一节的音步的开端,不影响声律的和谐,因此平仄处理可以随意一些。旧时的学诗口诀“一三五不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在上面列出的句式里,凡标记⊙地方就表示可平可仄。 要说明的一点是,格律诗平收句式要防止出现“三平调”(即句尾三字均为平声字)和犯“孤平”(即平收句式除了句尾字为平声之外,全句只剩一个平声字为仄声所夹),所以五言、七言的平收句式的奇数位置各有两个地方要论平仄,上面列出的句式中各有两个字处于一、三、五字位置却没有标⊙,就是这个原因。
 

第五课:独句联的平仄要求(二) 一、常见的四五六七八言联联律 1、四言联句式有平平仄仄和仄仄平平两种,第一、三字可平可仄。 看看四言以上的文言联句式的句中平仄关系(横线处表示由于可平可仄,句中用字未违反规则):四言联句式为近体诗所无,但平仄仍然是两两交错—— 阮元自题府门联三朝阁老    平平仄仄九省疆臣    仄仄平平 林则徐题河防客座芦中人出    平平平仄河上公来    平仄平平 如果打破平仄交错的规则,就会出现声病。下面是乾隆年间进士、扬州知府伊秉绶所题金山寺联,此联境界极佳,只可惜“流”字是平声字。相信改成仄声字是可以做到的,但难免有雕凿痕迹,伊秉绶为顺其自然而使下联平仄关系留下了缺憾: 月明如画    仄平平仄江流有声    平平仄平

2、五言联句式与五言诗句式相同—— 苟、陆对句日下苟鸣鹤    仄仄平平仄(甲)云间陆士龙    平平仄仄平(乙) 伊秉绶题岳飞庙湖光穿户入    平平平仄仄(丙)山色渡江来    仄仄仄平平(丁) 3、六言联句式是在四言的基础上加两个字—— 董其昌题杭州灵隐冷泉亭泉自几时冷起  平仄仄平仄仄峰从何处飞来  平平平仄平平

朱士彦题武昌太白亭此间可谈风月  仄仄平平仄仄斯世岂有神仙  平平仄仄平平 4、七言联句式与七言诗句式相同 5、八言联句式一般可以看作两个四言联句结合在一起

二、对联格律的三种理论 普遍认为对联本身现尚无定法,仍是借邻近文体的格律作为自己的格律并约定俗成。目前联坛通行的体例都是从五七言律诗为主,参以四、六骈文,取其形式排偶和声调和谐法则;长联则是借鉴词曲平仄交替对立之原则。在联句格律上,目前联界存在着三种理论,就是说并存着三种规则。大家可以灵活掌握,允许在应对和撰联时只顾其一。最好是三者皆通,用时才能“对症下药”。 1、“诗词格律” 五七言对联遵从诗词长短句中“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规则。梅点春光兰遣夏  平仄平平平仄仄(梅不论)菊呈秋色竹凌冬  仄平平仄仄平平(菊、秋不论) 2、“马蹄韵”规则简单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这样一直下去,犹如马蹄的节奏(两平两仄交替即可)。书山有路勤为径  平平仄仄平平仄学海无涯苦作舟  仄仄平平仄仄平(“学”字按《平水韵部》为入声)一般来说,诗律也是遵从马蹄韵的。 3、“意节说” 有时诗词格律与马蹄韵一样,解决不了长言联及有多个领字联、衬字联和含多音节专名联的联律问题,所以我们引入了“意节说”。 “意节说”主张联句内应遵循词组或节奏点平仄交替的规则。因为对联的断句格式,和诗句并不一定是相同的。如果也是2-2-3格式,和诗的断句相同,可以依照诗律。否则,就要根据断句,考虑意节和领字。 看下面两副七言联:剪半岭闲云补衲; (仄仄仄平平仄仄)留一窗明月谈经。 (平仄平平仄平平) 名山超五岳以外; (平平平仄仄仄仄)精舍在二灵之间。 (平仄仄仄平平平) 如套用诗律,上两联明显不合律; 如果以“意节””概念来划分基本元素,这个问题可迎刃而解。 意节和节奏有所不同,节奏原指音乐中强弱、高低、缓急变化组合成的细小段落。在诗词格律中,两个字为一节奏,节奏中的第二个字称为节奏点。诗词中关于句式的平仄、对、粘等的规定都以节奏为基本元素,以节奏点平仄为元素核心。 而意节是指词语的意义单位。由于汉语中的字(大多数)、词、词组都有独立的意义,而有些三个字或更多字的专用词组往往又不能再作划分(如呼和浩特),因而意节的划分就相当灵活。为了在诵读时停顿合理、表意清晰。举数例如下(各意节用斜线隔开): 天地/低昂/龙虎/气雌雄/争战/帝王/才 名山/超五岳/以外精舍/在二灵/之间 九十二株柳/为幕一百八声钟/到门 每个意节的最后一个字称为意节点, 对联句子的平仄安排规定以意节为单位、以意节点的平仄为核心点,意节点平仄交替安排。 这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一是使联意的明白、诵读的停顿、音韵的和谐统一起来;二是打破句式僵化的桎梏,句子可长可短,句式灵活多变,使对联比诗词更具活泼性和生命力;三是可以将专用名词、成语、口语、甚至歇后语、泊来词入联,既丰富了对联的容量,又拓宽了对联创作和服务的领域;四是与诗律、词律、曲律均有广泛的兼容性(即合诗词格律的大都合联律,合对联格律的不一定也不必非要合诗律)。

具体而言,诗律可以安排好由一个和两个分句组成的联句的格律问题;马蹄韵解决了多个分句的联句的韵脚安排问题;意节说则解决了含领字、衬字或多音节专名的句内平仄安排问题。有时三种规则未必全部相符,只合其一即可。比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联,合于诗律、马蹄韵和意节说三种规则。 而出自陆诗的名联“楼台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每句后三字系专名,若视为一个意节,“楼雪渡”“马风关”却未能做到平仄相间,应算出律。此联显然不能从意节说,而仅符诗律和马蹄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