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气哦什么梗:本溪:看不够的城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6:36:24

本溪:看不够的城市

《 光明日报 》( 2011年11月06日   04 版)关门山枫树王下游人如织  本宣摄 2010年本溪旅游市场发展情况

    ■本溪市委书记冮瑞: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为城市注入“文化元素”

    ■本溪市市长王世伟: 打造创新之城、开放之城、文化之城

    主持人语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本期《文化强市百城行》走进辽宁本溪,看一个曾经的煤炭、水泥之城,如何依靠“文化”的洗礼,实现华丽转身。

    ——栏目主持人 杨 亮

    山上赏枫叶,洞里划游船,出门看演出,进屋洗温泉。国庆7天长假,有408万人来辽宁本溪游山玩水,全市旅游综合收入41.64亿元。

    本溪历来是钢铁、煤炭、水泥之城,曾因过度开发导致重度污染,被戴上了“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这顶黑帽子。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新一届领导班子因地制宜,精心描绘三都(钢都、药都、枫叶之都)五城(国家森林城市、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和园林城市)蓝图,大做山水文章,“看不见的城市”终于清新转型,变身为让人“看不够的城市”。

    城市显山露水

    本溪山清水秀,得天独厚。位于桓仁的五女山高句丽山城,2004年即跻身世界文化遗产行列;可乘船游览的地下暗河——本溪水洞,是目前发现的世界最长地下充水溶洞;穿越本溪全境的太子河,是燕太子丹投河自尽的地方;位于本溪县境内的关门山自古就有“东北小桂林”美誉,山上枫叶种类繁多,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植物季节性景观。

    然而,长期以来,本溪惯常出的两张“牌”一直钢铁和煤炭,神奇的山水被淹没在雾蒙蒙的天里。“本溪要发展,必须要打破这种‘一钢独大’的局面,改变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本溪市委书记冮瑞说。2008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在继续做优做强钢铁产业的同时,加快发展生物医药、旅游度假等接续产业,打造宜居宜游的养生保健城市和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为了将这幅蓝图切实地落实在本溪大地上,他们忍痛关闭了本钢一铁厂、辽宁公路水泥厂,搬迁改造了本溪水泥厂和工源水泥厂,建成了一批污水处理厂。同时累计投入资金20多亿元,着力建设了森林城区、生态景区、河岸林带、枫叶景观带等9项生态工程。

    如今,本溪全市森林覆盖率已达74.5%,人均生态游憩地面积286.1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8平方米。去年4月27日,本溪市市长王世伟在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上,从武汉捧回“国家森林城市”牌匾;今年9月,国家林业局正式授予本溪“中国枫叶之都”称号。

    今年1月至9月底,本溪市包括水洞、关门山、五女山、铁刹山、大雅河漂流、汤沟温泉等著名景区,共接待国内旅游1264.18万人次,同比增长43.52%;海外旅游46.45万人次,同比增40.46%;国内旅游收入161.62亿元,同比增44.85;旅游创汇2.5亿美元。

    产业保健养生

    城市是老百姓的城市,不仅应当“宜游”,还应当“宜居”。为了给老百姓提供一个与“山水城市”相匹配的人居环境,本溪市把城市转型的目标锁定在健康产业上,举全市之力打造“中国药都”。他们在沈阳和本溪之间规划建设面积205平方公里、能够容纳100万人口的生态新城,集中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医疗器械产业、生命健康产业。力争到“十二五”末,形成300户企业集聚、千亿元销售规模的产业集群,建成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2008年,媒体去本溪采访,刚听到这个目标时,每个人的头脑里都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时隔两年之后,记者们再次来到本溪,所有问号都被拉直成了一个大大的惊叹号:昔日沉寂的荒郊野岭,平地崛起一座座高楼。车间厂房、办公大楼、银行、学校,应有尽有。据园区负责人介绍:从2008年6月首批项目入驻到现在,“中国药都”已引进北京双鹭、四环药业、南京医药、天津天士力、吉林修正等国内外医药百强企业和上市公司在内的各类项目226个,项目总投资达993亿元,积蓄产能近千亿元,已发展成为集研发、生产、物流、大学城、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全国最大的医药产业集聚区之一。科技部部长万钢对本溪药业基地仅用3年时间实现化蛹成蝶的巨变十分惊叹,称赞是“本溪速度”、“药都精神”。

    与此同时,本溪整合全市“奇洞、名山、温泉、枫叶、民俗、生态”6大旅游品牌,高起点建设山水旅游休闲基地。到“十二五”末,力争形成旅游收入超500亿元的旅游度假产业集群,建成辽宁温泉旅游核心区。截至目前,本溪已拥有山、水、林、泉、洞、漂、寺等各种旅游资源208处,其中国家级旅游风景区19处,4A级以上景区5处,成为远近闻名的休闲养生之地。

    文化修身怡心

    刚吃过晚饭,张其寨办事处大翻身村文化大院的锣鼓就响了起来。村民们拿起二胡,吹起喇叭,扭了起来。在本溪,像这样的群众小剧团、演出队、合唱队、舞蹈队共有700多支,无论是国际性的枫叶节、省里的农民艺术节,还是本地的满乡风情节,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

    本溪市委宣传部部长盖成立告诉记者:2007年以来,本溪市创新开展了“文化进村屯,建设新农村”、“文化进社区,培育新风尚”的“双进”活动。第一步,通过城乡共建先把基层文化阵地建设起来。累计动员858家单位参建、共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全市行政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基本上实现了全覆盖;第二步,通过实施“四百工程”把群众文化队伍建立起来。采取活动引导、评选表彰、乐器服装奖励等办法,逐步把群众队伍发展和武装起来,目前全市已拥有群众文化队伍700多支;第三步,通过“培训下基层,辅导面对面”工作提升群众自办文化、创造文化能力水平。动员田连元、冯大中等130多位大师大家,50多个专业协会、60多支小分队,累计送培训200余场,培训骨干3000余人,形成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基层风格、群众喜爱的群众文化品牌,被省委宣传部确定为全省“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品牌活动。

    红红火火的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提升了公众的道德品质,还促进了和谐稳定。农民小剧团团长宗世奇告诉记者:“双进”活动开展以来,老百姓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愉悦心情、强身健体的多了;走出户外、走进队伍共同放歌、释放才华豪情的多了;主动学习、参与创作、追求高雅情趣生活方式的多了;增进人际和谐、邻里和睦、互帮互助的多了。

    专家点评

    辽宁省情研究所所长梁启东

    本溪的实践说明,转型不仅让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更为重要的是收获城市发展的精神动力。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一种文明素养和道德理想的综合反映,是一种意志品格与文化特色的精确提炼,是一种生活信念与人生境界的高度升华,是城市市民认同的精神价值与共同追求。

    文化产业亮点

    ■辽砚产业集聚区;

    ■本溪湖中国近代煤铁工业遗址主题公园;

    ■庙后山远古人类遗址文化公园;

    ■东北旧石器时代最早洞穴古人类遗址;

    ■五女山历史文化产业园区。

    (本报记者 毕玉才 特约记者 刘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