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序列自相关:[青史评论]从《马关条约》签订前后看李鸿章卖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6:03:42
煮酒论史』 [青史评论]从《马关条约》签订前后看李鸿章卖国
作者:添点色彩 提交日期:2005-1-7 9:48:00 访问:2977 回复:56 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后,光绪出于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一力主战”,竭力筹划备战之策。他一面“请停颐和园工程以充军费”;一面严令李鸿章认真备战。6月25日下谕旨对李鸿章进行斥责,指出“前李鸿章不欲多派兵队,原虑衅自我开”,现在“势甚急迫……李鸿章身膺重任,熟悉倭韩情势,著即妥筹办法”。并提醒李鸿章“俄使喀希呢留津商办,究竟彼国有无助我收场之策,抑另有窥觑别谋?李鸿章当沉几审察,勿致堕其术中,是为至要”。
   7月1日,光绪再次通过军机处谕令李鸿章备战:“现在倭焰愈炽,朝鲜受其迫胁,势甚岌岌,他国劝阻亦徒托之空言,将有决裂之势。……我战守之兵及粮饷军火,必须事事筹备确有把握,方不致临时诸形制肘,贻误事机”。并指出:南洋各海口均至关重要,台湾又孤悬海外,日本必为垂涎,命令各督抚“预为筹备,勿稍大意”。
   7月4日,光绪又针对李鸿章乞求英国领事转请英外交部派舰队赴日“勒令撤兵一节”,发出旨意:“倭人肇衅,挟制朝鲜,倘致势难收束,中朝自应大张挞伐,不宜借助他邦,至异日别生枝节”。并告诫李鸿章,这种“示弱于人”的做法,易生后患,“著勿庸议”。14日再谕李鸿章:“倭人以重兵胁制朝鲜,虽与商议撤兵,久未就绪,和议恐不足恃,亟应速筹战备,以杜狡谋。前经叠谕李鸿章先事预筹,毋致落人后著。现在事机紧迫,著李鸿章速为筹备,先派一军由陆路前往边境驻扎,以待进发”。“沿海各口,如旅顺、大连湾、威海卫等处,皆关重要,如何布置,均应逐一妥筹。其军火、器械、粮饷一切,均应日办齐,先期给发,方不致仓促误事”。
   7月20日,日本应派重兵云集朝鲜,战争一触即发。23日光绪谕令李鸿章“倘倭兵逼近,已露交仗之迹,则衅开自彼,立即整军奋击,不可坐失机宜”。为加强台澎防务,24日光绪命宿将刘永福赴台湾组织战守。25日,丰岛之战爆发。光绪下令“诏免出使日本大臣汪凤藻回国”。并专谕李鸿章“现与日本业已开仗,必须厚集兵力,广筹后应”。
   8月1日,光绪下诏对日宣战,指出:“日本不遵条约,不守国法,任意张,专行诡计,衅开自彼,公论昭然”。“著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21日命四川提督宋庆帮办北洋军务,29日以恭亲王奕欣管总署、海军署事,并会同措理军务。10月13日以叶志超、卫汝贵临敌溃散,光绪将其罢职,以聂士成统两军。25日,日军强渡鸭绿江,接着连陷九连城、安东、凤凰城。29日,谕裕禄饬金州战备。30日,命提督唐仁廉募勇二十营,会安定、裕禄防剿。11月初,日军占领金州、大连,22日旅顺失陷,光绪责李鸿章“调度乖方, 职留任”。是日,美国驻华公使田贝向总署表示,愿意为中日“调处”,恭亲王奕欣等向光绪和慈禧转达了田贝意愿。当时光绪就直接指出:“冬三月倭人畏寒,正我兵可进之时,而云停战,得毋以计误我耶?”
   光绪对畏敌如虎,不战即逃之将领严加惩处。11月27日, “擅离职守摇惑人心”的龚照屿之职。12月3日,革去失金州城的副都统连顺之职,撤“救援不利”的提督程之伟和“拥兵不救”的赵怀业之职,并交部治罪。10日,鉴于奉天危急,谕军机大臣等设法调拨克虏伯炮支援。13日,海城失陷,宋庆退至田庄台。16日,谕将已因“临敌退缩”革职,析木城遇敌“又复溃退”的副都统丰升阿,记名提督聂桂林交刑部治罪。次日,又令将叶志超、丁汝昌交刑部治罪。19日复州陷敌。22日,谕军机大臣等,“亟应整顿队伍,激励将士,力遏西窜之路”。并令已 职之提督程允和、张光前和总兵姜桂题留营“带罪图功,以观后效”。同时,光绪在慈禧的压力下,命张荫恒、邵友濂为全权大臣,赴日求和,但同时继续布置战事。28日,命刘坤一为钦差大臣,“关内外各军均归节制”。
   1895年1月,日本舰队游弋于成山海面。14日光绪“著李鸿章、李秉衡饬令各军,加意严防”。18日,日军在荣成湾登陆,不久占领荣成,攻陷威海卫南帮炮台。31日光绪颁旨惩罚“临敌退缩”之辈,并令北洋舰队和陆军“奋力冲击”,“且勿再失事机,致以战舰资敌”。此后,连发上谕,令海、陆军加强战守。7日,日岛炮台失守。9日,定远管带刘步蟾自杀。同日光绪诏责李鸿章:闻各舰被击沉情形,“胜悲愤,北洋创办海军,殚尽十年财力,一旦悉毁于敌, 防纵寇,震动畿疆,李鸿章专任此事,自问当得何罪?”令李鸿章“力图补救”,“齐力合剿”。17日威海卫失守,不久,慈禧太后派李鸿章赴日求和。李鸿章采用各种手段,以获得光绪“面谕”“让地”之权,光绪在投降派和列强的逼迫下,令奕欣代传其口谕,接受李鸿章“以商让土地之权”。但必须“斟酌重轻,与倭磋磨定议”。《马关条约》签订后,光绪以丧失领土、主权严重,表示坚决“不允”,拒绝签字用宝。但是,以慈禧为首的投降派,密谋策划,威逼光绪画押。5月2日,奕欣、奕 、徐用仪、孙毓汶四人在朝廷上,集体向光绪发难,要求光绪批准条约。“上(光绪帝)犹迟疑,问各国回电可稍后否?济宁(孙毓汶)坚以万不可恃为词,恭邸(奕欣)无语,乃议定。众枢在直立候,上绕殿急步约时许,乃顿足流涕,奋笔书之”。翌日,“合约用宝”,《马关条约》正式批准,11日,光绪帝明发朱谕,宣示批准合约之苦衷,求“天下臣民皆当共谅”,“我君沉惟期艰苦一心,痛除积弊”。
   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重,光绪帝受维新思潮推动,深知“非变法不能立国”,决心改革。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上谕”,开始变法维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屠杀维新党人,戊戌变法失败。 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前夕,光绪帝有“留京以镇人心之意”。慈禧太后却挟其逃往西安。光绪“力图振作”之愿望始终无法实现。1908年11月4日突然猝死,疑被毒死。


作者:添点色彩 回复日期:2005-1-7 10:05:49
      
  《走向共和》纯粹是为李鸿章翻案,历史事实就是如此。

作者:ck4587 回复日期:2005-1-7 12:28:54
      我想问问汉代送公主去和亲算不算卖国! 中国承认外蒙独立算不算卖国!你以为李鸿章想去签那个卖过条约吗?在条约上他都没有写自己的真名,而写的李肃.光绪帝只是个血气方刚的少年,他看待问题能有多远?多看看书,换个角度看问题!!

作者:freefly1901 回复日期:2005-1-7 14:31:22
      同意ck4587

作者:虚无的寂寞 回复日期:2005-1-7 14:53:22
      李鸿章在政治上还是很上进的,只是个人修为上不怎么样,至少差曾国藩甚远。

作者:幸毋相忘 回复日期:2005-1-7 16:53:38
      光绪放到现在也就是个热血青年
  有热血,没理智

作者:numzero 回复日期:2005-1-7 17:28:35
      你以为李鸿章想去签那个卖过条约吗
  -----------------------------------------------------
  我倒真想不出,他不想签有人能逼他签吗?慈禧能把着他的手签吗?如果“我不卖国也有人卖”就不算卖国这种逻辑成立,那天底下还真没几个人算卖国的,因为卖国贼总是量产的。
  
  如果一个总理大臣签卖国条约还不算卖国,那中国除了国家元首以外,就没有卖国的人了----其他那些汉奸肯定不服气,李鸿章不签那个条约,充其量也就是丢个官罢了,而且李鸿章是有实权的,慈禧也未必能为这个就罢了他的官,其他那些汉奸们如果不当汉奸,搞不好连自己性命甚至家人性命都危险呢,要说不得以,绝大多数人的“不得以”都比李鸿章多上百倍千倍。如果不卖国可以照常名利双收,谁卖国呀?
  
  我想问问汉代送公主去和亲算不算卖国! 中国承认外蒙独立算不算卖国!
  ------------------------------------
  首先,我看不出异国联姻有损于国家主权中的那一项了,其次,国土未失而让之于人者,卖国也。

作者:沙隆巴斯1972 回复日期:2005-1-7 17:33:15
      贴主是光绪的粉丝啊

作者:zmirror 回复日期:2005-1-9 21:21:11
      白痴都知道签了要倒霉。。。所以李鸿章是白痴

作者:87656787 回复日期:2005-1-9 21:32:40
      挨骂的事总得有人做。骂人最简单,但没有用。
  李鸿章当然可以不签和约,但日军不退怎么办?
  李鸿章的确是白痴,不晓得“平时袖手谈心性,临难一死酬圣君。”
  
  

作者:奋起直追 回复日期:2005-1-9 23:11:38
      是的,白痴都知道签了要卖国,但是李鸿章就是要去当这个卖国贼,他如果坚持不签,坚持自己的名节,无论杀头革职都不惧,那么谁都没有办法,可惜他没有,他终究是签了,终究当了卖国贼!
  
  光绪是热血青年.....云云,难道他有热血错了吗?要是一个皇帝没有点热血那么他这个皇帝算是白当了,奈何有老妖婆在,没实权,能干什么呢?在那个灾难深重的年代,满清帝国放眼望去,麻木之国人遍地皆是,没有点热血能行吗?那怕是清帝国亡的还要早些,光绪帝可惜了,错生在那个年代,要是放在嘉庆或者道光的那个位子上说不定很有番作为呢~当然,历史不容假设.......

作者:87656787 回复日期:2005-1-11 21:49:54
      签了战败的条约就是卖国吗?好象没有不败的帝国啊!
  那么每个国家都一定有卖国贼了。

作者:彭雷 回复日期:2005-1-14 22:38:54
      我kao~
  和平的共和国年代居然还有楼主这样的**~~~~
  佩服佩服~

作者:奋起直追 回复日期:2005-1-14 23:02:49
      废话,哪朝哪代没有卖国贼?世界上哪个国家和民族象中国、中华民族这样出了这么多卖国贼和汉奸?
  
  不是说谁签了条约就是一定卖国,而是看他一直的所作所为,李鸿章的所作所为都谈不上卖国的话,那汉奸两个字算是白发明了~

作者:xiaogang1 回复日期:2005-1-14 23:21:12
      楼主还小

作者:彭雷 回复日期:2005-1-14 23:48:36
      別事事都上昇到漢姦得高度~
  
  閃叻~小弟愚鈍,讀不懂妮得大作~

作者:mediaplay 回复日期:2005-1-15 0:01:53
      人最好做的是事后诸葛亮,当时的情况是什么,不是你我现在可以完全懂的,热血有什么,只要头脑一热,就可以,最难的是忍辱负重,上面说汉朝和亲不是卖国的朋友,你不是汉朝人,你就无法理解,当一个民族的安全是建立在靠自己国家的女人出卖身体上时,那个民族的感受,但是为什么汉朝人可以忍耐,因为知道力量不足,要忍耐才会强大,如果一味的热血,结果是连自己都不保.
  一时的冲动热血不会解决任何问题,只有无比的坚韧才会成功.

作者:朕来也 回复日期:2005-1-15 5:13:19
      有空看看梁启超的《李鸿章传》,分析的很透彻,观点比较中肯,客观,楼主还小

作者:幸毋相忘 回复日期:2005-1-15 9:58:58
      楼上有人说“世界上哪个国家和民族象中国、中华民族这样出了这么多卖国贼和汉奸?”,照你这样说,结论肯定是我们中国人特别贱,特别喜欢认贼作父了。
  
  

作者:任由云飘 回复日期:2005-1-15 11:04:56
      “马关条约”确是中国的悲哀,但字是总得要人签的,力不如人啊,难道坐等人家屠杀?不能说谁签字谁就卖国,光绪坐在深宫内院,不知世情,一出事就跑得远远的,怎么没有看见他御驾亲征?李鸿章也是白痴,他不办洋务,不建海军,称病不朝,平时多写奏单大骂卖国贼,大可安坐一品大员的宝座,安享晚年,何必年过七十还要背此恶名。史笔如刀啊,难道李公不知。

作者:竹蜻蜓_san 回复日期:2005-1-15 23:46:54
      楼主似乎觉得李鸿章不签这个条约小日本就之能乖乖滚回国去了?

作者:竹蜻蜓_san 回复日期:2005-1-15 23:48:28
      还有,楼上哪位出来回答一下共产党承认外蒙古独立算不算卖国

作者:疯狂的思考者 回复日期:2005-1-15 23:52:25
      作者:奋起直追 回复日期:2005-1-14 23:02:49 
    废话,哪朝哪代没有卖国贼?世界上哪个国家和民族象中国、中华民族这样出了这么多卖国贼和汉奸?
    
    不是说谁签了条约就是一定卖国,而是看他一直的所作所为,李鸿章的所作所为都谈不上卖国的话,那汉奸两个字算是白发明了~
  
  
  
  
  世界上哪个国家的统治者把自己的国民当奴才一样使唤?统治者的错误,不要让人民来承担罪名
  李鸿章一直的所作所为就是在维护中国当时的合法政府,这叫卖国?重新读个小学再回来

作者:被遗忘的列车 回复日期:2005-1-15 23:59:55
      空口白话、热血沸腾的爱国,容易得很,也廉价得很。
  
  作为谈判代表,不能只考虑个人名节。当时的中国,战不能胜,不签的后果谁来收拾?你指望用热血和口号把敌人吓走?
  
  一个国家的无能,却要老李一人承担骂名,这样的论调恐怕不见得高明吧。孙中山当年为求日本的支持,也曾考虑把满蒙交给日本人,这个算什么呢?俄国人强占的土地,后来也名正言顺了,这个又算什么呢?
  
  理想和现实总是有距离的,老成谋国这几个字,还真不是热血和口号能比拟的。

作者:ZhaoDaming 回复日期:2005-1-16 0:03:15
      清奴李鸿章无论怎样卖国都不乏追捧者,这是中国一个有趣的现象。
  
  可是追捧谁不好,偏偏是跪在倭贼脚下的李大汉奸?这不是坐下毛病了吗?
  
  这些人似乎是反共的,不过反共何必把李大汉奸顶在头上?

作者:奋起直追 回复日期:2005-1-16 0:03:47
      原来李鸿章是中华民族的大恩人啊!
  万幸啊!要不是有他,我们恐怕连台湾那么大点的国土都没有啦~

作者:yu625cn 回复日期:2005-1-16 8:46:58
      不能用现代的价值观要求历史人物。李鸿章如给毛泽东当总理,决不会当的比周恩来差。周恩来如在清朝未年任内阁大任也决不会干的比李鸿章好。但是李鸿章的胆识和容人之处是超过毛、周二人的,如李手下重用的将领好多是洪秀全的叛将,甲午海战的邓世昌就出自太平军。1949年的那次国共谈判,中共如不提丧权辱国(国民党)的先决条件---惩治战犯,可能也不会发生至今都未解决的台湾问题,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有好多太平军的将领拿了侵城略地搜夺来的财富,隐居在上海租界经商享福,李鸿章对此的态度也是容认的,李曾讲:让他们去发财享福吧,因为待他们去发财享福惯了以后、就不会再去想造反之事。二战以后西方政冶家均认同,胜利者有医治战争创伤的责任。不医治战争创伤的胜利者是不属于胜利者。也可以这样讲:共产主义运动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种反思,使资本主义制度有机会清醒认识到需要改良。本.拉登的闻名也反证了胜利者有医治战争创伤的责任,富国、富人有帮助穷国、穷人的责任。

作者:添点色彩 回复日期:2005-1-16 9:10:11
      楼上有几位理解有误啊。我所指得的是从《马关条约》前后看李鸿章卖国,特指是前后!
   他卖国主要体现在甲午海战。大家都知道,他是主和派,一向是反战的。文中指出——
   6月25日光绪下谕旨对李鸿章进行斥责,指出“前李鸿章不欲多派兵队,原虑衅自我开”。
   慈禧当时也是主战的,而李鸿章则把战和的希望放在俄国等列强干涉。光绪一再提醒李鸿章“俄使喀希呢留津商办,究竟彼国有无助我收场之策,抑另有窥觑别谋?李鸿章当沉几审察,勿致堕其术中,是为至要”。 这足以说明李鸿章在对待甲午战争上的态度。
   我记得高阳曾对此有过透彻的分析。指出按照当时中国的武器装备跟日本没有什么差距,只是在队伍训练上存在不足,再有,战争装备的火药方面供给总不及时,看过《甲午海战》一书或者电影的同仁都应知道慈禧为祝寿,执意从海军军费中挪用白银。并扬言“谁让她今日不高兴,她让谁一辈子不高兴。”刻毒、自私、狭隘之心,可见一斑。
   7月1日,光绪再次通过军机处谕令李鸿章备战:“现在倭焰愈炽,朝鲜受其迫胁,势甚岌岌,他国劝阻亦徒托之空言,将有决裂之势。……我战守之兵及粮饷军火,必须事事筹备确有把握,方不致临时诸形制肘,贻误事机”。可见对当时的形式,年轻的光绪皇帝还是看的比较清楚的。我真不知道李鸿章为何这样拖延战事,他是真的寄希望于俄国、幼稚之极,还是老谋深算,错打了算盘。有知情者告之啊。
   李鸿章是位忍辱负重的老臣不错,他的确为晚清的洋务运动贡献了一生,客观上评价他依然是位德高望重的贤臣。但是他儿子经他同意收贿沙饿是事实,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也是事实,他的确是贪财的。马关条约盖章时,光绪这个年轻的皇帝当时曾在殿上绕圈3周,他最后在以慈禧和李为首的顽固派、主和派的强迫下痛苦流啼的盖上了宝印,《起居注》中曾有这段真实的记载。
   从上文我们看出,光绪皇帝一再责令李鸿章贻误战机,而李鸿章也的确错过了很多良好的战机,天津大沽炮台失守就是明显一例。我一直为这段历史感到遗憾,同时也为年轻的光绪皇帝感到遗憾,他身力交悴,在当时晚清腐败的那个年代,他是最清醒,的可惜历史没有给他这个挽救清朝的最后一次机会。
  
  

作者:寂寞的逃亡 回复日期:2005-1-16 9:10:13
      不是李中堂说不签字就行的,马关条约他说签就签?
  你当他是满清皇帝?

作者:添点色彩 回复日期:2005-1-16 9:13:13
      我没有指责李鸿章签字是卖国啊?
  他签字也是经过慈禧同意的。
  我是说的前后、前后~
  他卖国主要体现在甲午海战和反对戊戌变法上。

作者:摩诘今昔 回复日期:2005-1-16 10:51:18
      做人做到他这份上也不易了.

作者:奋起直追 回复日期:2005-1-16 13:59:42
      李鸿章就TMD是中国人的救星!
  李鸿章就TMD是大清国的福分!
  李鸿章就TMD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天下最忠最忠的大忠臣!
  
  满意了吗?

作者:huiwoncn 回复日期:2005-1-16 16:36:50
      李鸿章是否签马关并不是重要的,其所犯最大的错误就是错误估计了中日双方的实力对比,一开始就认为战肯定就会失败,但事实上不是如此,李认为再给他10年的和平时间,发展他的洋务运动,再图以后,可是他失败了。从历史来看问题,不是简单的卖国不卖国,

作者:87656787 回复日期:2005-1-16 16:49:17
      李鸿章为什么要卖国啊,卖国对他有好处吗?甲午之战日本举国打一个淮军,李鸿章能不败吗?说李鸿章是汉奸可以,他丫的给满清干活,可说他卖国没理由啊!

作者:馒头馅儿 回复日期:2005-1-16 17:09:01
      气死我了,没办法法帖

作者:思索的茅草 回复日期:2005-1-17 13:44:09
      国人有个最大的毛病:严于律人,宽以待己。

作者:hemos 回复日期:2005-1-17 14:33:47
      请不要用光绪的作为来批评李,光绪算什么东西?他说话管用吗?
  他要是真有能耐,得学康熙,先把把持朝政的家伙干掉再说。现摆一个老佛爷在那里就来指手画脚,有什么用?倒不如不要出来丢人的好

作者:竹蜻蜓_san 回复日期:2005-1-17 14:54:33
      作者:奋起直追 回复日期:2005-1-16 0:03:47 
    原来李鸿章是中华民族的大恩人啊!
    万幸啊!要不是有他,我们恐怕连台湾那么大点的国土都没有啦~
  
  
  原来在你的观念里不是汉奸就是伟人,不是伟人就是汉奸
  呵呵,这智商,可爱的说

作者:奋起直追 回复日期:2005-1-17 16:33:43
      作者:奋起直追 回复日期:2005-1-16 0:03:47 
      原来李鸿章是中华民族的大恩人啊!
      万幸啊!要不是有他,我们恐怕连台湾那么大点的国土都没有啦~
    
    
    原来在你的观念里不是汉奸就是伟人,不是伟人就是汉奸
    呵呵,这智商,可爱的说
  
  =========================================================
  如果你有认真一点看上面帖子的话,你也不会说出这些可爱的话来~

作者:windy8528 回复日期:2005-10-11 01:17:58
      大家不要混淆概念啊~~~~
  
  利用外交手段调停,并不代表就 "不去准备,幻想调停成功"
  
  白痴都知道肯定是 一边调停争取时间,一边调兵遣将的 嘛!
  
  大家可以从甲午战争中,日本几万人在辽东、山东横行无忌,
  清朝陆军一溃千里,甚至大量主动后退的事实,
  看出中国军队的抵抗决心严重不足。
  这些军队可不是李鸿章指挥的把!特别是很多带兵大将想着保存实力,都想着逃跑。而满族、蒙古的军队也按兵不动。
  大家不觉得奇怪嘛?难道这个怪李鸿章?那些军队是他指挥的?
  
  如果,沿海炮台不失守,日本海军再强,他也打不到北京啊~
  
  
  
  李鸿章不签,肯定会有别人去签!
  1. 清朝妥协的立场不会变。迁都再战,只会有利于汉人,而
  满族离开北京一带,则失去根据地。
  
  2. 既然都要签,你晚签了
  小日本必定横加刁难。到时损失更大。
  
  3. 我不是民族主义者,当时想推翻清朝,时机还不对。所以,
  就算李鸿章死了,马关条约 也一样会出现。
  
  
  
  
  
  
  
  把这个重大责任都
  推到某个人身上以掩盖某个民族的罪恶。
  这样做,虽有利于民族团结。当时,客观事实如何,大家都清楚。

作者:天使的獠牙 回复日期:2005-10-11 17:18:20
      糊裱匠。

作者:楚凌风 回复日期:2005-10-11 17:44:45
      光绪皇帝那么忧国忧民,干嘛区区一个大婚要用500万两银子,把这钱省出来替北洋舰队多卖些高爆弹好不好

作者:mxhlp 回复日期:2005-10-11 18:03:46
      这就是某些人惯有的用超常的道德标杆要求别人的思维方式
  
  常见的逻辑就是:
  李鸿章你为什么要去签呢,慈禧能按着你的手去签么,你难道不知道宁死也不能去当卖国贼么,你为什么不去死呢
  李陵你前面可以和匈奴拚得弹尽粮绝,那你为什么还要投降呢,你难道不知道以死殉国么,你为什么不去死呢
  袁崇焕你为什么要和满清议和呢,你难道想做秦桧么,敌人打过来你完全应该战死沙场嘛,你为什么不去死呢
  XXX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你不做别人能按着你的手去做么,就是杀了你的父母妻儿你也不能去做啊,就算是倾家荡产、断子绝孙也不能去做啊,大不了不就是个死么,你为什么不去死呢。你看某某道德冠军他不就死了么,你为什么不像冠军那样去死呢。
  
  别人的生命跟他们所维护的那个标准比起来是一钱不值的,不管这个人做了多少努力,只要他最后没有去死就是不贞节的。他们要求每个人都得尽死的义务,问题是那些人活着的时候享受了一样高的权利了么?
  孙志刚如果活过来,他还能有多少爱国热情?你也要求他为这个曾经置他于死地国家去死么
  站着说话不腰疼啊,说便宜话是最容易得了,而且低风险高回报,好买卖阿

作者:HomeLake 回复日期:2005-10-12 16:21:00
      老李只知有朝廷,不知有国家。
  对的起朝廷,对不起国家和国民。
  不过李至少还是作了些实事的,在前面的洋务了到后来的外交,甲午把谈的资本都打没了
  最后重复的就是不签,国未必亡,但政府必亡

作者:罗伯特巴乔的球靴 回复日期:2005-10-12 18:15:39
      其实这个问题不能单单说李的不好,他也是迫于无奈!大家都不是当事人,应该多思考后再辨证的看问题,马关条约签后李发誓从此不踏上日本国土,后来从欧洲回来要在日本登岸换船回国,李坚决不上岸,冒着落水的危险从两船之间的跳板中跳过去的!

作者:lzhou 回复日期:2005-10-12 20:29:46
      到底是满清为了保住自己的统治不敢倾力决战,拿出抗战时候的气势来,和小日本拼了阿

作者:giggs2005 回复日期:2005-10-12 21:06:54
      天涯强人真多~这不又来一位~~
  
  甲午海战的邓世昌就出自太平军
  
  
  -------------------------------------
  邓世昌什么时候当长毛了~~~

作者:楚凌风 回复日期:2005-10-12 21:20:18
      光绪和崇祯是中国历史上最名过于实的皇帝

作者:HomeLake 回复日期:2005-10-12 22:54:15
      光绪和崇祯是中国历史上最名过于实的皇帝
  --------------------------
  是志大才疏。
  这样的人居国家高位的话,国家完了,居改革前锋,改革完了。
  这样的人也就适合来天涯作愤青。

作者:湘雄在粤 回复日期:2005-10-12 23:39:33
      签那个条约就是卖国的说法有失公允,自私的慈溪光绪,平时不勤于政务的大臣,懈于操练的将士,各级贪官污吏,这些都是卖国才对!试想清朝打了败仗后去谈判,总不会签个条约让日本割让北海道给清朝吧!

作者:tangyuanhui 回复日期:2005-10-13 00:21:00
      李鸿章是个十足的实用主义者..说他卖国是不负责任的说法.
  当时如果李不去的话,换做其他王公大臣,中国不知要多赔多少款,多割多少地.且那些大臣们平时高谈阔论,只会空谈,一到关键时刻便畏缩不出,见了洋人就成孙子了.谁都知道签约将成中国的千古罪人.而李将这最吃力不讨好的事揽了下来,因为他自己清楚能真正会谈判,且不落下风的整个中国就只有他了,他和列强打了半辈子的交道,深知谈判要敛.的确在马关的拉锯式谈判中,他始终不卑不亢,豪无战败国的颓势.他一直始终的讨价还价.

作者:狂吼 回复日期:2005-10-13 11:19:34
      日本是以举国之力打的甲午战争,清王朝呢?甲午是中国彻底落后的转折点,从此任人宰割

作者:提刀买菜 回复日期:2005-10-13 11:51:14
      因为他自己清楚能真正会谈判,且不落下风的整个中国就只有他了,他和列强打了半辈子的交道,深知谈判要敛.的确在马关的拉锯式谈判中,他始终不卑不亢,豪无战败国的颓势.他一直始终的讨价还价.
  ===============笑死人了,日本人在谈判中嚣张至极,李鸿章予取予求,一声不吭,还讨价还价呢,问问阁下,他还成什么价?讨回什么价?

作者:西皮流水 回复日期:2005-10-13 12:02:44
      对李鸿章指手画脚的人基本上属于那种人:自己的老婆被人强奸了,不敢去和罪犯拼死一搏,而是对着老婆大骂:你怎么不去死?
  
  看似满腔热血,其实不是个人

作者:多不知 回复日期:2005-10-13 12:15:22
      楼上说的太厉害了,小心点哦,估计砖头要来了。
  不过骂李的人我倒觉得很多是象你的楼上那样

作者:煮酒论MM 回复日期:2005-10-13 12:27:16
       李鸿章这个人是有本事、有功劳的。我觉得这个人的政治生涯可以分三个阶段,一个是入翰林、入曾国藩幕府、协助平定太平天国、成为封疆大吏,二是搞洋务,办实业,办海军,直到甲午战争一败涂地,三是赋闲,出国访问,最后去世。由得意到辉煌而最后成为所谓“卖国贼”。李鸿章了不起的地方有这么几点:1、虽然是科举培养出来的传统知识分子,见识却高人一筹,思想比同僚超出几十年,能认识到当时的社会是“两千年一大变局”,认识到洋务的重要性,勇于同外国人打交道,善于把握时机。2、他秉承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在国家危难之际,面对天下毁谤,勇于承担责任,比如《马关》《辛丑》条约,也的确是只有他才有资格、有能力去签署。如果没有曾国藩,清朝可能被太平天国灭掉;如果没有李鸿章,中国会被八国联军瓜分。李鸿章独撑危局之苦,之难,之忠可以和诸葛亮相比(当然,他比不了诸葛亮的廉洁)。据说他在德国会见俾斯麦的时候悲叹自己“与妇人孺子共事”,正是这些难处的写照,何况比起诸葛亮,他还更多了些掣肘。关于李鸿章为人所诟病之处,例如过于迷信洋枪洋炮,他的见识已经超卓,再要求他达到什么境界,未免过苛;关于外交上的一些弄巧成拙、或者丧权辱国之处,本身弱国无外交,不论有什么手段,没有国力的保证,也是枉然;关于生活上奢靡的问题,本身这就是当时封建官员的通病,在他这样的重臣,也属正常;关于苏州杀降,固然体现他的狠毒,也是他作为政治家的果决之处。总之,我景仰他一代名臣的风范,感谢他作出的贡献,佩服他超前的眼光,理解他面临的难处,同情他身前身后的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