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业和开发商的区别:馆阁绝非刻板-清末楷书【三状元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6:11:04
2010年5月27日
书法欣赏【三状元扇】
三段小楷书法,用墨沉稳老到,用笔刚健整齐,转角处凌厉方正,与今人书风自不可同日而语。曹鸿勋所写朱子名言,曾被新学泰斗胡适大加赞赏。在清乾隆以后的殿试试卷上,对考生的楷书答题字体没有严格的规定,可以用颜、欧或柳,甚至文徵明式的小楷,都不算犯规。由此可见,馆阁体的“乌、光、黑”只是一种规范的要求。馆阁体能成为一种书风,和当时统治阶层的审美趣味有关。
刘墉、翁同龢、潘祖荫、吴大澂、李文田等,都是馆阁中人,他们的书法也都自成面目,可见“刻板”绝非馆阁体之罪。其实,馆阁体在严整工稳上很值得我们今天去学习与借鉴。其实,馆阁中人多是学者,他们平常都以金石书画为娱,除了必修的唐人楷书之外,上至汉魏,下至宋元名家碑帖都有临摹取法,并非想象中那么死板。细看三段书法,自能明白馆阁体亦非千人一面。虽然都是根植欧柳,但曹书带有书法作品《砖塔铭》的笔意,赵书结体掺用赵孟頫,黄书则有黄山谷的瘦硬。
清中期后,请翰林进士写扇渐成风尚,也是士大夫们消遣的方式之一。出于争奇的心理,扇子上科名越高的润笔也越贵,更有好事者请多人同写一幅扇子,其中以状元的合作扇较罕有,著名书画鉴藏家吴湖帆先生曾收藏过一把五位状元合作的书法扇,是迄今为止合作状元人数最多的扇子。扇上所写的是一则掌故,讲述清初大收藏家周亮工的事迹。第一段落款“戊子”,即光绪十四年,是三位状元精力最富的时候。
馆阁体是明清士子用于科举考试和书写公文的标准字体。馆阁体是一种楷书书体的统称与泛指。馆阁体让人联想到“乌、光、黑”等字眼。《三状元扇》是光绪末年的作品,它的可贵之处是留有三位状元山东曹鸿勋、贵州赵以炯和安徽黄思永的墨迹。中间一段是赵以炯的小楷。赵以炯,字仲莹,又字鹤林,贵阳青岩人。清咸丰七年生,光绪十二年状元,他所写的是临古人信札中的一节。最后一段是黄思永的楷书。黄思永,字慎之,号亦瓢,休宁五城人。清光绪六年状元。由翰林院修撰官至四品侍读学士,后弃官经商,受聘商务部,与张謇并称“商务二状元”,又与翁同龢、文廷式等为帝党中坚。曹鸿勋,潍县(今山东潍坊)人。字仲铭,号兰生。清光绪二年状元,官至翰林院修撰。光绪五年出任湖南乡试副考官,光绪七年出任湖南学政。此扇中,他所写的是朱子《小学》里的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