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心理历程:第20集团军沿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4:56:22
         第20集团军沿革军部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原代号为54631部队,2000.10后为71320部队,是1985年由第20军改编的,下辖58,60师和原43军128师共计3个步兵师,并编入坦克第11师、炮兵旅和高炮旅。1989年5月,该集团军步兵第58、第128师进入北京执行戒严任务。90年代中期以后,128师于1996年改为武警机动师。1998年后,第20集团军全军旅团化。步兵第58师是全军师改旅的试点单位,现已完成机械化改装,成为全军第一个机械化步兵旅,步兵第60师则改为摩步旅,坦克第11师改为装甲师后与第54集团军装甲旅对调。
    该集团军所属的荣誉单位有:
                        杨根思连----原步兵第58师第172团第3连;
                        沙家浜连、抗洪抢险英雄连----原步兵第58师第175团第2连;
                        政纪模范连----原步兵第60师第178团3机连;
    朝鲜战争爆发后,第20军于1950年11月在军长兼政委张翼翔率领下入朝参战。在长津湖战斗中,第58师
172团3连连长杨根思率领一个排坚守小高岭阵地,顽强阻击敌军的冲击,最后与敌同归于尽,追授特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
    20军于1952年10月回国,驻防浙江杭州,属华东军区(1955年后改为南京军区)。 1955年1月,第20军在华东军区浙东前线指挥部的指挥下,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首次陆海空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该军第60师作为突击登陆部队,在三军协同攻克一江山岛的战斗中,英勇作战,不怕牺牲,在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率先攻占守敌司令部所在的203高地,把鲜红的军旗插上一江山岛主峰。
    1975年第20军与济南军区的第1军对调,移驻河南开封。该军第58师参加了1979年2月对越自卫还击作战。
    1985年陆军第20军改编为陆军第20集团军,原属第43军步兵第128师(前身是抗日战争后期成立的山东军区第7师和热河纵队第1旅,1946年3月两部在哈尔滨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7师,10月改为第6纵队第17师。1948年11月改为第43军128师。在解放海南岛战役中涌现出“木船打兵舰战斗英雄”第382团4连1排副排长鲁湘云)调入该军,并编入坦克第11师、炮兵旅和高炮旅。步兵第59师撤销,师部改编为炮兵旅部。1989年5月,该集团军步兵第58、第128师进入北京执行戒严任务。1990年代中期以后,全军编制体制进行了重大调整。步兵第128师于1996年改为直属武警总部的机动师。1998年后,第20集团军全军旅团化。步兵第58师是全军师改旅的试点单位,现已完成机械化改装,成为全军第一个机械化步兵旅,步兵第60师则改为摩步旅,坦克第11师改为装甲第11师后与第54集团军装甲旅对调建制。    
    1996年秋,中国东南的福建沿海电闪雷鸣,杀声阵阵,陆海空三军轮番上阵,各抡重锤,深藏不露的二炮也频频发威。台岛一时风雨飘摇,风声鹤唳,山姆大叔心神不宁,匆忙放出两条航母,以探虚实。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陆海空三军协同登陆演习,第1集团军、第31集团军、第42集团军当仁不让一马当先,但说不玩“虚”的,还是咱20集团军。
    在20集团军的战史中,有一项记录肯定是全军第一,不用我说,军迷也知道是一江山之战。要说用牛刀杀鸡,莫过于这一仗了。1955年1月18日,我军出动飞机184架,大小舰艇188艘,陆军的主角就是第60师的4个加强营,即178团、180团2营,目标一江山岛。
   60师在20军中排名老三,从资历上来看该是没什么可说的。59师是原新四军6师的18旅,而浙东纵队司令何克希就任过6师的副参谋长。但此时的60师已是今非昔比了,在连连的恶战中早已百炼成钢。要说60师在20世纪末几轮大裁军中最终“胜出”,在我看来,这也有在第一次陆海空协同作战中立下的汗马功劳,一江山之战让60师名垂青史,这话不算为过。虽说是杀鸡用了牛刀,但许多朋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一仗又称大陈战役,当年在上、下大陈岛上驻有国军两万人马,一江山岛只是大陈岛的门户而已,算来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战役。(是役,对先取一江山还是先取大陈分歧不小,多数人主张先打大陈。但浙东前指司令张爱萍力主先攻一江山,这一作战方案最终得以通过。)慎在初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都是原因。更重要的是,美国和老蒋鉴订的《共同防御条约》墨迹未干,中国人民有必要在这个时候给以有力的当头棒喝。红旗插上一江山岛不过两个个小时,第二天肃清残敌,彻底结束战斗,一举拿下一江山,本也是意料中的事。为此儒将张爱萍诗兴大发,留下《沁园春》一首,其中有一句是“似西湖竞渡又谱新章”。这首词表达了战役指挥官对胜利后的喜悦,对胜利没有人会有疑问 但从另一个角度上说,这一仗在军中也有非议,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打赢了麻将输了钱”,伤亡超过了敌军是事实(1.3:1),其中阵亡393人。从战史上来看,淮海战役66天,陈再道的2纵,也就是以后的第10军,也就阵亡438人,所以说这一仗是激烈不如说是惨烈了。总结起来,要说的问题很多,除有三军协同,战术指挥等等之外,国军难得一见的“牺牲精神”也是重要原因吧。一江山之战,毙敌500多,俘敌亦500多,差不多是非死即伤了。据蒋经国回忆录记载,当时一江山守军司令王生明处境他们听的非常清楚,随着一声轰响后,王生明战至最后而“克难”。于是围听的人无不“热泪盈眶”。说真的,当年要是打74师也打成这个样子,可不好说了。这是20集团军从朝鲜回国后,最有份量的一仗了。以后在中越战争中,58师又上战场,只是听说由于参战晚,战事已近尾声,58师虽是劲旅,最终也没机会大打出手。
    来人提起20军,都说善野战,有朝气。善野战不再说了,有朝气,从一个意义上说,也就是思想活跃,不甘落后,这也许军中多文化人有关。由于地域的原因,这支部队历来善待文化人,中国许多有名望的作家都在这支部队从过军,曾和鲁迅先生共过事的老作家黄源、家喻户晓《百合花》的作者茹志娟、还有著名作家邓有梅,当年都随华野1纵转战过。前些年,济南军区政治部有个创作员叫张廷竹,据说是在火车上被20集团军一位“伯乐”相中,特招入伍。张当时可能已近而立之年,对当兵来说是“半路出家”了。
      20军的前身是45年11月11日由新四军苏浙军区第2、4纵队和苏中军区教导旅改编的新四军第1纵队,同年12月编入津浦路前线野战军为第1纵队,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47年1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辖第58师、第59师、第60师。
      58师的前身是39年5月由新四军第6团与江南抗日义勇军第3路合编的江南抗日义勇军,同年10月与新四军挺进纵队合编称挺进纵队,40年7月改编为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1纵队,41年2月改编为新四军第1师1旅,同年4月兼苏中军区第3军分区,45年3月改编为新四军第1师教导旅,同年4月23日调入新四军苏浙军区为第4纵队,11月11日编入新四军第1纵队为1旅,同年12月随纵队编入津浦路前线野战军为第1纵队1旅,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1旅,47年1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1师,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58师。该师是有红军基础的新4军老部队,参加过著名的郭村保卫战、黄桥决战、苏中反清乡作战、天目山反顽作战、宿迁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淮海战役、抗美援朝第2次战役等。部队机动能力强,尤其善长野战条件下的攻防作战,亦能攻坚。有强大的突击力和贯穿力,曾在豫东战役中激战一夜,将区兵团一分为二,为全歼该兵团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该师战斗力强劲,被新四军军部去定为甲等旅,是三野头等主力师,亦是陈粟首长极喜爱的部队,有百旅之杰的美称。
      172团的前身是34年9月由闽东红军地方武装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37年11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福建抗日游击第2支队,38年1月底改编为新四军第3支队第6团,39年5月改编为江南抗日义勇军第2路,同年10月编入新四军挺进纵队为第1团,40年7月改编为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1纵队1团,41年2月改编为新四军第1师1旅1团,同年4月改称第1师第1旅兼苏中军区第3军分区1团,45年3月编入新四军第1师教导旅仍为第1团,同年4月23日随旅调入新四军苏浙军区为第4纵队10支队,11月11日随所在纵队编入新四军第1纵队为1旅1团,同年12月随纵队编入津浦路前线野战军为第1纵队1旅1团,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1旅1团,47年1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1师1团,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58师172团。该团是三野为数不多的红军团队,在新四军早期的团队中代号为良团。该团作风勇猛顽强,攻防兼备,有较高的技战术水平,在东进开辟苏中根据地的作战中立了头功。在苏中的四个主力团中该团是唯一没有老虎团称号的团队,可在半塔集、郭村、黄桥、车桥、天目山等战役战斗中的卓越表现,是比老虎团还要老虎团。该团战斗力很强,是军师第一主力团,也是三野战斗力最强的主力团队之一。
      173团的前身是44年2月以苏中2分区特务营为基础组建的苏中军区特务第2团,45年3月编入新四军第1师教导旅仍为特2团,同年4月23日随旅调入新四军苏浙军区为第4纵队11支队,11月11日随所在纵队编入新四军第1纵队为1旅2团,同年12月随纵队编入津浦路前线野战军为第1纵队1旅2团,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1旅2团,47年1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1师2团,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58师173团。该团战斗力较强,是师主力团。
      174团的前身是47年2月由胶东地方独立团改编的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1师3团,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58师174团。
      59师的前身是39年11月6日由老6团留下的伤病员与江南地方武装组建的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40年4月23日改编为江南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41年2月4日改称新四军第3支队(新3支队),同月18日改编为新四军第6师18旅,同年11月改称新四军第1师18旅,42年3月兼苏中军区第1军分区,45年6月改编为苏中军区教导第2旅,同年8月改称苏中军区教导旅,11月11日编入新四军第1纵队为2旅,同年12月随纵队编入津浦路前线野战军为第1纵队2旅,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2旅,47年1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2师,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59师。该师是新四军老部队,部队基础好,战斗力强,是三野主力师。
      175团的前身是40年11月6日由江南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第1、第5支队合编的江南抗日救国军第1纵队,41年2月4日改称新四军第3支队(新3支队)第1纵队,同月18日改编为新四军第6师18旅52团,同年11月改称新四军第1师18旅52团,42年3月改称第1师18旅兼苏中军区第1军分区52团,45年6月改称苏中军区教导第2旅52团,同年8月改称苏中军区教导旅第1团,11月11日编入新四军第1纵队为2旅4团,同年12月随纵队编入津浦路前线野战军为第1纵队2旅4团,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2旅4团,47年1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2师4团,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59师175团。该团是新四军比较老的主力团队,部队作风勇猛,长于野战,是苏中军区的四大主力团之一,江南人民称之为江阴老虎,该团战斗力强,是军、师主力团。
      176团的前身是47年2月由胶东地方独立团改编的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2师5团,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59师176团。
      177团的前身是42年底由新四军第1师18旅52团第7、第8两连与江都的曹黄区游击连、麻城区游击连合编的江都独立团,45年6月编入苏中军区教导第2旅仍称江都独立团,同年8月改称苏中军区教导旅第2团,11月11日随所在旅编入新四军第1纵队为2旅5团,同年12月随纵队编入津浦路前线野战军为第1纵队2旅5团,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2旅5团,46年10月29日与本旅第6团(东台独立团,44年冬与苏中2分区部分地方基干武装合编为苏中军区第2分区独立团,45年8月编入苏中军区教导旅为第3团,11月11日编入新四军第1纵队为2旅6团,同年12月随纵队编入津浦路前线野战军为第1纵队2旅6团,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2旅6团)合编为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2旅6团,47年1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2师6团,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59师177团。该团基础较好,战斗力较强,是师主力团。
      60师的前身是42年8月成立的第3战区凇沪游击队三北游击司令部,43年12月22日改称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45年1月改编为新四军苏浙军区第2纵队,同年11月11日编入新四军第1纵队为3旅,同年12月随纵队编入津浦路前线野战军为第1纵队3旅,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3旅,47年1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3师,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60师。该师是新四军较老的游击部队,很好的坚持了浙东的游击战争。在宿迁战役中该师经过激战,割裂了整11师的防御体系,为扭转战局起到了关键作用。该师还是全军唯一的参加过三军联合登陆作战(一江山岛登陆作战)的部队。
      178团的前身是45年11月11日由苏浙军区第2纵队5支队与凇沪游击支队合编的新四军第1纵队3旅7团,同年12月随纵队编入津浦路前线野战军为第1纵队3旅7团,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3旅7团,47年1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3师7团,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60师178团。该团战斗力较强,是师主力团。
      179团的前身是45年11月11日由苏浙军区第2纵队3支队与金(华)萧(山)支队合编的新四军第1纵队3旅8团,同年12月随纵队编入津浦路前线野战军为第1纵队3旅8团,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3旅8团,47年1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3师8团,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60师179团。该团战斗力较强,是师主力团。
      180团的前身是47年2月由胶东地方独立团改编的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3师9团,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60师180团。
      第20军是著名的新四军老部队,作战经验丰富,执行命令坚决。擅长野战条件下的攻防作战,是陈粟首长麾下著名的叶王陶部队核心,是叶王陶部队中正规化较好的部队。该部既有粟裕部队的专长,又有本部队的特点即敢于恶战苦战,经常在险恶的战局中反败为胜。这与其指挥员我军著名战将叶飞上将有关,叶司令有“小叶挺”的美称。粟裕大将指挥作战,以胆大心细,精于计算著称;而叶飞上将则胆量更大,甚至于敢于冒险。该军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单独强吃战力不俗的63军,体现了该军的强劲战斗力,展现了三野老大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