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管理系统:黄晓强先生之----请教李静先生,关节炎求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2:19:07
答黄晓强先生之----请教李静先生,关节炎求治

引用:
我朋友的母亲,湖南人,45岁,农民。
近来关节疼痛,西医诊断为关节炎,打针吃药治疗多日未果,请问先生有没有良方可速治?真诚求医,因患者深信中医,不肯继续西医治疗,而自觅偏方,其子恐用药有误,特来请教。

李静答曰:
关节炎者,痹证也!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轻者病在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至内脏。
《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云:“厥阴有余病阴痹,不足病生热痹”。因感邪季节、患病部位及临床症状的不同,《内经》又有五痹之分。
历代医家还根据疾病的不同症状特点,赋予不同的病名,在治法方药上亦渐趋丰富。张仲景《金匮要略》有湿痹、血痹、历节之名,所创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等方,至今仍为临床常用。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又称为“历节风”;王焘《外台秘要》述其症状痛如虎咬,昼轻夜重,而称“白虎病”;严用和《济生方》则称“白虎历节”;朱丹溪《格致余论》又称“痛风”;王肯堂《证治准绳》对膝关节肿大者称为“鹤膝风”,手指关节肿大者称为“鼓槌风”;李中梓《医宗必读•痹》阐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则;叶天士对痹久不愈,邪入与络,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并重用虫类药剔络搜风,对临床均有较大指导意义。
本病的临床表现多与西医学的结缔组织病、骨关节炎等疾病相关,常见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

因此,贵友之病只用西医辨病之关节炎来问诊,仍用西医法则易,对证治疗,见痛止痛可也,其未能止痛者,病重药重,或药不能耐受也!如与其服强力止痛剂与激素当可暂时止痛,然久之必然副作用随之而来,此所以西医法未能能愈病之因也。
中医当辨病再加辨证,故有五痹之分。然问有无速治之良方,则痹证之风、寒、湿、热、诸痹,均可导致气血瘀滞是也!何者?气血虚故也!气血充足,邪何能令人至痹乎?如此论之,是气血先虚,然后风寒湿热之邪方可致痹,痹者,气血瘀滞也!
病因气血虚而致气血瘀滞,故治当养血益气,疏通气血,气通血顺痛自能止。
方用衡通止痛汤加桑寄生:
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柴胡、川牛膝、枳壳、桔梗、生地、乳香、没药、三七粉药汁送服下各10克,炮山甲、皂角刺各12克,生白芍、炙甘草、山萸肉各30克。
此方为衡通汤加乳、没各10克,白芍、炙甘草、山萸肉各30克而成。用衡通汤加乳、没、疏通气血,芍药、甘草、山萸肉缓急止痛。
衡通汤、散为疏通气血之主方,凡久病,慢性病多为气血瘀滞,故需疏通气血,气血得通,则瘀滞自散。衡通汤治久病之瘀,瘀则体内失衡,此即用衡通汤疏通之以求体内平衡之理。衡通汤为血府逐瘀汤,方中有四物汤,四逆散,柴胡之理气,桔梗之升提,川牛膝之下引之力,是为疏通气血之佳方。再加无坚不摧,无处不到之山甲,化瘀血之三七,方名衡通汤者,即以通求衡之法也。故我屡用治久病之气血瘀滞诸病有效,而名为衡通汤。虚者加人参12克、黄芪12克。山药,萸肉各30克。衡通汤治慢性病症之气血瘀滞之证用之屡,其效亦佳。究其原理亦为纠正体内偏差。在血府逐瘀汤基础上加山甲,三七,其疏通气血,其药性当为平和,不寒不热,活血化瘀力量更为增强。山甲有内通脏腑,外通经络,无微不至。凡内外诸证加用之则其效更速。三七性平,化瘀血,止血妄行,可托毒外出,并治瘀血所致之疼痛有殊效。治脏腑疮毒,腹中血积癥瘕,可代《金匮》下瘀血汤,且较下瘀血汤更稳妥也。
此病若上肢关节疼痛,可加连翘12克,下肢关节疼痛,可加怀牛膝18克。疼痛重白芍可加为60克。偏热明显可加羚羊角丝6克,偏寒明显可加附片12克。畏药味苦可加砂糖。

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