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集资金的方式:王铎/明末清初草书恣肆狂野挥洒自如..陈献章/明代独出新裁敢于创造/善书束茅代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3:11:30
王铎/明末清初草书恣肆狂野挥洒自如
《行草五言诗》书法欣赏
王铎(1592—1652)   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嵩樵、十樵、石樵、痴庵、东皋长、痴庵道人、烟潭渔叟、雪塘渔隐、痴仙道人、兰台外史、雪山道人、二室山人、白雪道人、云岩漫士等。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 明天启二年(1622),三十岁的王铎举进士及第,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少詹事。弘光元年(1644),南明弘光帝任王铎为东阁大学士、次辅(副丞相)之职。次年入清,授礼部尚书。顺治九年(1652)病逝于孟津,享年六十一岁,赠太保,谥曰“文安”。书法欣赏以行草书为最佳。
王铎博学好古,工诗文。王铎的书法笔力雄健,长于布白,楷、行、隶、草,无不精妙,主要得力于钟繇、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等各家,学米芾有乱真之誉,展现出其坚实的“学古”功底,学古且能自出胸臆,梁巘评其“书得执笔法,学米南宫之苍老劲健,全以力胜”。姜绍书《无声诗史》称其“行草书宗山阴父子(王羲之、王献之),正书出钟元常,虽模范钟王,亦能自出胸臆”。其传世作品主要有《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等,诸体悉备,名重当代,学者宗之。
在我国书法史上,董其昌一派的严谨秀逸之风曾在明末清初盛行,而王铎取法高古,与拘谨乏趣、滑弱无力的书风相抗衡,大胆创新,开创一代书风。他是书法史上一位杰出的革新人物。青年时代的王铎受时代思潮的影响,很早就有了反思潮的奇倔胸怀,在他的《拟山园选集》中的《文丹》中,集中表露了他惊世骇俗的审美观。他最大的成就是在于他超迈雄奇的行草书。他的行草书,恣肆狂野,挥洒自如,用笔沉着痛快,纵横跌宕,自然出奇,表现了撼人心魄的雄浑气势,极富感染力。马宗霍称“明人草,无不纵笔以取势者,觉斯则拟而能敛,故不极势而势如不尽,非力有余者未易语此。”林散之称其草书为“自唐怀素后第一人。”并不为过。有人以他的线条与明代另两位草书家徐渭、祝枝山作比:则他的遒劲既有异于徐渭的粗放,也有别于祝枝山的生辣,至于文征明、董其昌则更不在话下。此外,他在结构处理上的构成意识也是前所未有的。空间的切割完全具有次序观念,具有强有力的理性处置效果——在如此狂放变幻的草书中锤炼出如此冷静、有条不紊的效果,实在是出人意外同时又使人对他的能力敬佩不已。如果说从张芝、张旭、怀素、黄山谷直到徐渭,草书的发展是以用笔的丰富顿挫为准矩,而在结构处理上则一放再放,抒泄无遗的话,那么王铎则成功地阻遏住这种一发不可收拾的洪流,他用冷静的理性把这匹脱缰的野马笼住,纵横取势,变化多姿,不落俗套,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收奇效于意想之外。
他在笔墨上的创新也是具有开拓性的,他的线条遒劲苍老,含蓄多变,于不经意的飞腾跳掷中表现出特殊个性,时而以浓、淡甚至宿墨,大胆制造线条与块面的强烈对比,形成一种强烈的节奏,不能不说他这有意无意之中的创举是对书法形式夸张对比的一大功绩。在他以前,还没有人能象他那样主动地追求“涨墨”效果。
王铎的书法对中国书法后来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甚至也波及到海外书坛,特别给东瀛书法影响颇深。
王铎亦擅画,山水宗荆(浩)、关(仝),丘壑伟俊,皴擦不多,以晕染作气,傅以淡色,沉沉丰蕴,意趣自别。山水花木竹石,皆用书中关纽。间作兰、竹、梅、石,洒然有物外趣。尝与人云“画寂寂无余清,如倪云林一派,虽有淡致,不免枯乾赢,病夫奄奄气息,即谓之轻秀,薄弱甚矣,大家弗然。”又云“以境界奇创,然后生以气晕,乃为胜,可奈造化。”
王铎草书特点/激越跌宕恣肆雄放的风格

王铎是明末清初的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以二王为宗,楷书学颜真卿,行书学米芾,草书学黄庭坚,形成了他恣肆雄放、激越跌宕的风格。书法欣赏以行草为最佳。
王铎的行草大气,有人说,临写了他的书法,以后写巨幅行草就没有问题了,这话是很有道理的。上传几幅他的作品,供朋友们欣赏。
王铎的书法,处处可以看到二王,尤其是米芾的痕迹,但仔细一看,好像又不尽然。
王铎用笔出规入矩,但是却充满一种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感觉。有人评价说:他的作品充满着怪、力、乱、神,充满着火一般的热情和血一样的生命的魔幻般的艺术魅力,使当时和后世的人们为之绝倒。但我觉得王铎的书法并不丑怪,而且很受看。
书法欣赏/王铎的艰辛之路雄强痛快与不羁
书法欣赏-赠张抱一草书诗卷
王铎的书法作品纵然写得雄强大气,痛快劲健,也只是一位横刀立马的壮士开拓着一方疆土。对时间有着异乎寻常的敏感,在他的书法世界里可以听到他对时间超常的倾诉:或雄强,或痛快,或不羁,或隐晦,都是时间这块推动历史进程的黑白,落在纸上推动着王铎艰辛的人生之路。
观王铎的书法作品,特别是《赠张抱一草书诗卷》,王铎置身在尘世里、时间中,不躲闪、不回避,和矛盾、繁杂、挣扎耳鬓厮磨成一块带有浓重俗世的艺术天地。许多书家,或者忽略时间,或者蔑视时间,从而把一幅笔墨交付山水,交付内心,交付天地,那些笔墨转换的清风朗月,山峦沟壑,雷霆风雨,回响的都是惬意、洒脱。时间在关键时刻留下的声音足以摧毁一切,包括人格、思想和情感。
他一直要打开,要突破,要撞击,围绕他生命的樊篱和动荡太多太多,而他只有一枝笔。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也就是这一枝笔,让他成为了贰臣。他从晚明走到南明,再走进清朝廷,他顺着动荡的时间走,却动荡成了一个叛臣逆子。王铎在清朝廷的这十一年的岁月是如何度过的,他的无奈、悲痛和沉默都写在书法里了,他的用力使狠、奔走无度、牵丝缠绕都是想吐出时间的一方块垒,一处心痛。他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精神品性全部参与到这场开拓中,他可以成为勇士、壮士和烈士,但他终究成不了元帅,因为他有着太多的热血、激烈和冒险。
书法欣赏另一种意境-王铎的简淡清和雅正
书法欣赏
王铎书法的狂放与清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狂放中蕴含清雅,狂而不野,清而不弱。清雅是王铎对人生大彻大悟后回归平静的审美体现,让喧嚣的心灵得到抚慰,是归于自然、简静的天然之境,没有狂放的张力后,他的作品不再摄人心魄。王铎书作常出人意料地表现出“清雅”的一面。在他的一些手卷、册页、扇面作品中,“狂放”已然不见,其凝练遒劲的线条,展示出另一种意境:简淡、清和、雅正。“狂放”是王铎的一面,而清雅则是王铎的另一面。起落翻转间尽显功力,结体在方正中参以“王铎式”的姿态,虽平正却不落俗态;字形、布白与章法都有变化,看似平淡,实则将巧收敛于无形又寓于天然。
书法作品
王铎的行草长卷,情绪随心宣泄挥洒,让人感到有疾风暴雨般的狂放。这种狂放是有意识地对空间架构的把握与拓展,有强烈的视觉效应。王铎的狂放,狂而不乱,狂而有序,收放有致。面对王铎的行草书法作品,不能迷失在他的狂放里,要以更多的理性来体会和感悟。在连绵的线条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王铎解构古帖后,对字形、空间分布的理性思考,狂放中已然看出一些属于“王铎式”风格的端倪。
书法视频
《行书五言律诗》的线条,厚重有力,大气磅礴,力拔千钧,充分展示了气势之美,既宣泄了情绪又不失法度。《赠汤若望诗》行书册页,通篇墨气酣畅,气韵生动,涨墨在其中有充分的表现。通常认为这类作品的艺术水准最高。王铎的“临古”作品充满了理性的“狂放”。其一些临古的作品,名为临古,其实“古”的成分不是很多,有的是对古帖的重新构架。
陈献章/明代独出新裁敢于创造/善书束茅代笔
自书诗卷(局部) -书法欣赏
字公甫,号石斋,广东新会人,后迁江门的白沙村,故世人多称之为陈白沙。 初受学于吴与弼。主张“学贵知疑”、“独立思考”,提倡较为自由开放的学风,逐渐形成一个有自己特点的学派,史称江门学派,他的著作後被汇编为《白沙子全集》。拙而愈巧,刚而能柔是书法欣赏的重点。
陈献章是岭南最负盛名的理学家和诗人,同是一位独出新裁,敢于创造的书家。他的书法在岭南书坛最富有特色,名气也最大。他善书束茅代笔,晚年专用,自成一家。 麦华三《岭南书法丛谭》说,“白沙先生以茅龙之笔,写苍劲之字,以生涩医甜熟,对枯峭医软弱,世人耳目,为之一新”,“是以白沙震动中原”,“自谓何遽不如汉之概”。所谓茅龙笔,实为陈氏自制的茅草笔,笔锋可长可短、刚健有力,适合书写大字。这也可以说是陈氏的一大发明。现在传世的陈献章书法作品,多数是用茅草笔所写,鉴赏家引为稀室珍品。他在总结自己的书法经验时说:“予书每于动上静,放而不放,留而不留,此吾所以妙乎动也。得志弗惊,厄而不忧,此吾所以保乎静也。法而不囿,肆而不流,拙而愈巧,刚而能柔。形立而势奔焉,意足而奇溢焉。”运笔的动静、留放、刚柔和结体的取势、通篇布局的新奇,他以一个理学家独有的思维方式,予书法理论以深刻的内涵。
陈献章是一位独出新裁,敢于创造的书家。《自书诗卷》其书法古拙奇崛,有书卷气,别开生面,是其晚年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