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行的集中运营:新闻摄影“关系”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10:24:15
新闻摄影“关系”论
张蔚飞
编者按:目前新闻摄影报道形势不错,问题也不少。如何进一步抓住机遇,使摄影记者认清自己的职责和使命,让热情和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如何让摄影记者为报纸提供更多更好的新闻照片,如何提高摄影稿件在版面上的“落地率”……本文作者根据《人民日报·华东新闻》摄影报道的实践,以及在工作中发现、掌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有关新闻摄影七个方面的关系问题,针对性强,耐人寻味。建议从事新闻摄影工作的同行一读。  这几年摄影记者队伍急剧膨胀,新手不断加盟。他们有工作热情,但对新闻摄影的特征了解不多,工作中常走弯路。有鉴于此,我就有了要将这些“基本知识”再嗦一遍的冲动。
一、“摄影记者”与“记者”的关系
“摄影记者”是以摄影为报道手段的记者。也就是说,“摄影记者”的角色首先是记者,然后才是摄影。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都是记者,他们各有不同,前者以摄影为报道手段,后者以文字为报道手段。
现在的问题是,相当多的摄影记者对“摄影”角色的意识很强烈,而对“记者”角色的意识比较薄弱。
“摄影记者的特点就在于摄影,立身之本也在于摄影,不强调摄影强调什么?”此话虽有道理,但只要将目前摄影记者队伍现状作一分析,就会发现,很多问题恰恰就出在我们摄影记者的“记者”意识过于薄弱上。
总体上说,摄影记者综合素质不如文字记者,这是不争的事实。摄影记者在对政治的敏感度、对社会的了解、对新闻的理解、对新闻切入点的把握,以及文字功底、学识修养等方面都与文字记者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如果摄影记者的“记者”意识强烈的话,那么,这些作为记者所必备的素质就会自觉地、努力地补上。可惜的是,据我观察,目前仍有很多摄影记者还认识不到这个问题的存在,还谈不上弥补这方面的缺陷。
结果是什么呢?摄影记者在报社内部往往成为“另类人物”,难以融入报社的“主流社会”。尽管工作很努力,照片(单就摄影技术技巧而言)拍得也不错,但由于缺乏“记者”素质的支撑,报社领导和文字记者就不会高看一眼。所以,我们每个摄影记者首先应当解决好“摄影记者”的定位问题,解决好摄影记者的“记者”素养不高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用记者的眼睛看世界,才会提高发现新闻的能力和捕捉瞬间新闻的功力,也只有这样,拿出手的新闻照片才会有力度、有深度、有冲击力,作品才会处处体现出新闻记者应有的职业素养。
二、“新闻照片”与文字说明的关系
从字面上分析,“新闻照片”应当解释为“用于报道新闻的照片”,或者解释为“含有新闻要素的照片”。如果艺术照片是艺术的一个样式,那么新闻照片就是新闻的一种体裁。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很多摄影记者误以为只要将照片拍好了,新闻照片就成功了。其实不尽然。只有含有一定的信息和新闻要素的照片,才是成功的、合格的新闻照片。问题还在于,再精彩的照片,它本身也不可能将新闻五要素完全交待清楚。要想拿出一幅(组)合格的新闻照片,就不得不借助于文字,用文字来帮助说清影像所无法说清的新闻要素。也就是说,文字说明在新闻照片中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然而,我们有些摄影记者恰恰轻视了或者说是忽视了文字在形成“新闻照片”中的作用,他们不大会撰写简洁明了、准确生动的文字说明,不能将形象语言和文字语言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组合成一幅(组)能完整地、清楚地表达新闻内容的真正的新闻照片。往往不是语焉不详、该说的说不清楚,就是将画面已交待的要素再翻来覆去唠叨。说到底,就是摄影记者对新闻的理解不深,对新闻照片的特征、特性理解不深,不能熟练地运用图像语言来表达新闻内容。最终,好端端的照片只能作为文字报道的配图使用,摄影记者只能成为文字记者的下手。这不能不说是个悲哀。
一张好新闻照片,固然主要靠画面,靠画面的形象语言。形象语言不丰富,画面不生动的照片决不可能成为好的新闻照片。如何提高画面的形象表现力,如何努力抓取能准确表达新闻内容的生动瞬间,是摄影记者一辈子追求的境界。但是,作为摄影记者,我们必须正视文字说明在新闻照片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纠正在采访拍摄中“重图轻文”的偏向,为报纸提供合格的新闻照片。
三、单幅和组照的关系
眼下组照成风,已成泛滥之势。因而在2002年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复评中,严格规定了组照只能占1/3的硬性指标。
其实,单幅照片和组照、专题,只是新闻摄影报道在版面上的不同表现而已。它们各有各的优势和短处,所以无所谓单幅好还是组照好或是专题好。但问题在于,我们有的摄影记者在不清楚单幅、组照、专题等各自对题材的适应性的情况下,就盲目地去大拍特拍组照,暴露出作为一个摄影记者在业务上的不成熟。
应当说,给某一个题材以一个恰当的形式(单幅、组照或专题)去表现,就像裁缝会根据顾客的身材缝制一件合适的衣服一样,是摄影记者的基本功之一。但现在我们许多摄影记者把握不准什么样的题材该用单幅,什么样的题材该用组照,什么样的题材该用专题。往往一个很好的适合用专题来反映的题材,送到编辑手里的却是一个单张;明明是一个应当用单幅来报道的题材,他却东拉西扯硬拼成一个专题。
“我多拍一些让编辑挑,如编辑认为用单幅,从中选一幅不就行了吗?”这是很多摄影记者大拍特拍组照的普遍心理。是拍单幅还是组照,最好在开拍之前就想好。拍单幅,需要想方设法将最能准确表达新闻内容的最具典型意义的那个瞬间抓住。该用单幅的题材,拍摄的时候如不集中注意力去抓取事件中的精彩瞬间,而是分散精力,东抓一把米、西抓一把糠的话,最具表现力的瞬间从何而来?这个单幅照片还能精彩吗?
一般说来,内容丰厚立体、故事性强、情节起伏跌宕的题材,如用组照或专题去表现的话,效果会好一些;而那些信息含金量虽高,但故事性弱,事件性虽强但并不十分复杂的题材,则以单幅为宜。
四、题材与新闻价值的关系
一般来说,题材重大其新闻价值相对就高,题材小新闻价值相对就低。比如,1997年7月1日零时,香港回归祖国,事情大,题材大,新闻价值高。所以那幅表现米字旗降下、五星红旗升起那一刻的照片,被全国诸多媒体做成通栏照片。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往往是事情大不等于题材大,更不等于新闻价值高;事情小不等于题材小,也不等于新闻价值低。但我们不少摄影记者脑海里存在着“事情大=题材大=新闻价值高,事情小=题材小=新闻价值低”这么一个误区。
因为有这种认识做基础,我们摄影记者就形成一种工作思路:哪儿热闹往哪儿跑,哪里有兴师动众的事就往哪里赶,哪个时候有领导的活动就在哪个时候到场。这种思维方式下的拍摄,出手的东西往往是热闹有余而深度不足,画面虽靓却缺乏感染力。
所以,我认为我们摄影记者要养成善于从新闻学的角度,善于从新闻摄影规律中去挖掘题材,要养成“不畏浮云遮望眼”,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从小事情中抓取大题材的职业习惯,使照片体现出以小见大的独特魅力。
2002年9月14日,上海有这样两件事,一是上海团市委举办“青年骨髓捐献志愿者行动”,有几百人参加;二是上海市政府举办的上海旅游节开幕式,有十多万人参与。当时有实习生问我该去哪。她的倾向是旅游节,因为旅游节开幕事大,热闹。但我劝阻了她,我认为旅游节开幕式规模虽大,但意义只限上海;而青年志愿者骨髓捐献活动规模虽小,但活动体现了当代青年的一种社会责任感。另外一个背景是目前祖国大陆的骨髓库还不如台湾的多。新闻媒体应当提倡上海青年这种献身“生命希望工程”的精神境界,其意义就远不止在上海这群青年人身上了。这就是以小见大的题材。
五、新闻价值与形象价值的关系
“形象价值”指的是照片画面所蕴含的形象语言,在报道这则新闻中所起的作用。简言之,照片的画面越生动,形象语言越丰富,报道新闻时对文字语言的依赖性越小,它的形象价值就越高。
评判一则文字新闻优劣的标准,首先是看它的新闻价值,再看它的文字表达。新闻价值不高,笔下生的花再美也无济于事;新闻价值高,文字表达不好同样让人遗憾;只有新闻价值高,文笔又好的报道才完美。  评判一则摄影新闻优劣的标准,同样首先是看它的新闻价值,再看它的形象价值。新闻价值不高的照片,画面再好,也于事无补;但新闻价值高的题材,照片没拍好,就糟踏了这则新闻。
文字记者的文章如没有表达好,他本人和编辑都可以进行修改,见报时总能基本“达标”。而新闻照片的基本特性是瞬间性,如果没有将最能表达新闻内容的典型瞬间定格,那么只能接受失败。因为新闻事件过去了就不会重演,摄影记者及编辑事后是无法弥补的,这是新闻摄影与文字报道的最大区别。由此可见,对于新闻照片而言,形象价值的意义就显得更为重要。
现实的问题是,我们有一些摄影记者眼下还认识不清新闻照片的新闻价值与形象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他们对新闻照片的形象价值的理解陷入了两个误区:一是认为只要题材好就好,画面好不好无所谓。在这种错误观念指导下的拍摄,往往是匆匆赶到现场,也不通过观察、思考,走上去就是“咔嚓”一声,就算“大功告成”了。以这种方式生产出来的新闻照片会精彩吗?读者对这种新闻照片的观感能好吗?二是将形象价值误认为艺术价值,单纯追求画面的美感。他们只注意在用光、构图、影调这些艺术摄影的表现手法上下功夫,而不关注如何抓取对交待新闻内容来说是具有典型意义的那个精彩瞬间。
我认为,上述两个误区是造成目前新闻照片难以更上一层楼的原因之一。
六、正确的工作方法与工作质量的关系
前面所说的五个方面的问题,较多属于理念、认知层面的问题。而目前我们摄影记者队伍中还存在着较多的属于技术层面的问题。如果我们能正视下列这些技术层面的问题,并且能加以克服的话,那么,我想在短时间内,我们摄影记者的业务水准就可以有明显的提高。
1.数量减一半,质量增一倍。就是说,请大家把目前的见报数压缩一半。比如你目前每月见报30幅的话,那么你以后每月见报15幅就差不多了。腾出的时间用于思考,用于学习,用于对题材的精心选择上,当你整天疲于奔命,用手用脚而不是用脑去拍照片,你说能拍出好照片来吗?
2.坚持二次判断。所谓二次判断,就是当我们获得新闻素材后,除了像文字记者那样,要对素材的新闻价值作一次判断外,还要根据摄影规律作第二次判断。可以自我设问一下,这题材适合用照片去表现吗?能出精彩画面吗?答案是肯定的就去,否定的就放弃。只有尽力选择适合用照片表现的题材去拍摄,新闻照片才会生动,才会像“新闻照片”。
3.多花半小时写说明,写好后多看几遍。现在照片说明词的问题十分严重,除了交待不清新闻五要素外,还有技术性差错,错别字和病句连篇,逻辑不通,前后矛盾,提法错误等等,不一而足。看了这样的文字说明,谁还会对这则摄影报道有好感?谁还敢放心刊用这种照片?如果我们每次多花半小时写说明,写好后多看几遍的话,这个问题即使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也会大有改观。
4.站高一层看题材。一般来说,不同级报纸的记者站在不同级报纸所处的层面上来看待新闻题材,这是没错的。“站高一层看题材”,当然不是说要改变这个题材,而是在同一题材面前,我们对新闻的看法,对问题的提法,抓取新闻瞬间的切入点,均要比别人高出一筹。这样,我们的新闻摄影作品就会比别人的作品更具力度,更具典型性,就会被你所在报纸的老总刮目相看,就会被更多的媒体所看好。
5.是记者跟着新闻走,还是“新闻”跟着记者走。这句话不是绕口令,而是现实问题。许多摄影记者平日不注意收集信息,对自己生活圈内的新闻线索掌握不多,往往不能有的放矢地赶在新闻的节骨眼上去采访拍摄,而是今天有空了,或是对方邀请了,才去转一圈。也怪,似乎记者一到该地方,那儿的新闻就从地下冒出来了,居然也能一拍一大摞。像这种看到什么就拍什么,拍到什么就发什么,不讲究发稿的最佳时机,也没有引人入胜的新闻作由头的“新闻照片”会有读者市场吗?我希望摄影记者要养成跟着新闻走的工作习惯,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摄影记者的身影,千万不要让“新闻”跟着记者走,形成记者一到“新闻即来”的随意现象。
6.多向你认为摄影搞得好的报纸投稿。许多摄影记者,尤其是地市报的摄影记者都有一个缺少交流、学习机会的问题,但他们都很有事业心,都想在新闻摄影上有所建树。然而,他们只能单枪匹马、闷着头苦苦摸索。应当说,这个时候向外投稿,尤其是向我们认为摄影
报道搞得好的报纸投稿,与这些报纸的资深图片编辑保持联系,本身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提高的手段。
一般来说,摄影搞得好的报社的图片编辑,业务上具有权威性,且愿意与大家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经常打电话问问自己稿子的成败得失,多听听他们对自己稿子的意见,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实,即使不通电话,看看所投稿子用与不用,用大还是用小,是被突出处理还是被淡化处理,对自己就是一个学习的机会。
时代不同了,向外投稿的目的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50年代至70年代,那时候向上级党报投稿是一种任务;改革开放实行稿酬制后,投稿也是有一定经济利益的;而今天,环境宽松了,岗位薪水又比较高了,在这种情况下向外投稿,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就成为主要的了。
七、学习与提高的关系
说一千,道一万,要改变眼下新闻摄影队伍中存在着的种种问题,要提高摄影记者的整体素质,惟一捷径就是学习。
2002年5月底,人民日报华东分社组织了一次主题为“经济(工业)题材摄影报道如何实现新突破”的华东地区摄影记者易地交流采访活动。在活动中,华东分社总编辑曹焕荣谈到了摄影记者业务提高与学习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目前之所以在经济(工业)题材摄影报道方面难以突破,主要原因是一些摄影记者的视野不宽、目光迟滞。尽管摄影难以表现理念,但摄影记者要善于关注理念。这些看似抽象的东西,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发现和理解那些形象的东西。他列举了一些颇有意思的经济现象(与会者议论说这些都是值得用照片去表现的题材),但为什么都不为摄影记者所重视呢?关键在于学习不够,注意力、兴奋点游移,这就会白白让许多鲜活的题材从眼前溜走,而抓在手里的就只能是一些陈旧的题材。
虽然他当时是针对经济题材谈的,但我认为他这番话,切中了我们目前新闻摄影止步不前的问题所在,值得大家深思。
《新闻战线》 (2003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