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x查cpu个数:曾国藩成功秘诀:曾国藩官场笔记(第二部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2:36:13

忍官(3)_曾国藩官场笔记_连载_读书_虹桥书吧网




  对曾国藩来说,这真是人生中最难的一次考验。

  15天的时间里,他在安庆几乎彻夜难眠。不得已,他沿着安庆顺江而下到天京去考察。当他发现弟弟安营扎寨比较结实,士兵也比较有斗志,他才放心做了一番嘱托后,不断调兵去保持他弟弟的兵力。

  然而,被包围的天京城池太坚固,始终无法攻下,这么一围就是半年,曾国藩的军队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瘟疫和断粮。而在此时,曾国藩的弟弟曾国华病死于瘟疫中。可见,这一次他所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

  但是,他始终都没有放弃,一直坚持包围住天京城。如果没有一种难以想象的坚忍是很难做到的。

  曾国藩所能忍,可见其志之艰深。后来,曾国藩做官一路顺风顺水,他也从不依赖别人,全靠自己。靠自己坚韧的付出,他战胜了敌人,战胜了心魔,赢得了官位和名望。

  4.让人骂个够

  与人相处,由于利害的冲突和恩怨的纠葛,指责和谩骂免不了会发生。当有人骂你,最好的应对方法不是回骂,而是忍而不发,让他骂个够。

  有一次,一个和曾国藩有过误解的御史当着很多人的面,把曾国藩骂了一顿,扯了很多过去的账,而且用词尖刻。人们都很担心场面会失控,但曾国藩却一点表情也没有,一句话都不回。结果骂人的慢慢骂不下去,灰溜溜地走了。

  姑且不论他们二人之间的是非恩怨,倒是应该佩服曾国藩的定力,换成别人,早就拍桌子挥拳了也说不定。"让人骂个够",其实是对付指责谩骂的最好方法。

  为什么说这是最好的方法?理由为:

  (1)打架要有对手才能"打",对方还手,才能越打越起劲,若对方不还手,这个架当然就打不下去了。吵架也是如此,人若不还口,对方也会骂不下去。

  (2)你若不还口,对方气势会越来越弱,此时会出现几个状况,第一是草草收场;第二是下不了台,脸红脖子粗地硬撑场面,最后气急败坏地鸣金收兵;第三是为了维持气势,不是不持续"骂"下去,但因为你不还口,对方缺乏你言语上的刺激,他必须不断搜寻骂你的理由和字眼,有时甚至会前后矛盾,自露马脚,无法自圆其说,结果把自己弄得窘迫不堪。

  (3)不管你有理或无理,骂不还口可"塑造"你的"弱者"姿态,引发旁人的同情;当然,相对的,也会引发旁人对骂者的不以为然。而你的"风度",相信也会获得别人的认同。

  据说有些人就常使用曾国藩这个方法--当有人骂他时,他先是沉默,当对方骂完时,他则笑着说:"对不起,你刚刚说的我没听清楚,是不是请你再说一遍?"

  对方会不会再骂他一遍,看来是不可能,因为他骂完,气势已经下降,不可能在刹那之间重新处于既高且壮的状态;而且人家不吭声地让你骂,自己已处于不利的立场,再被这么一说,哪有脸有理再骂人一次?

  当对方脾气暴怒的时候,让他骂个够,这是借力打力的技巧。就像太极拳一样,把对方的力化解掉。在适度的宽容忍耐之后,我们可以抓住机会运用智慧进行反击了。反击应是很巧妙而富于机智的。

  其实,所谓的反击,都是在防守之时有所酝酿,借着对方的意识稍稍用力一转,就将对方击败。所谓的"后发制人",其实就是对那些能在社交场合中保持忍耐而言的。



 

忍官(4)_曾国藩官场笔记_连载_读书_虹桥书吧网




  忍耐是为了获得了解对方的时间,忍耐同时也给我们赢得了思考对策的时间。因此,如果有人对你大不敬,那么你要在忍的同时仔细品味一下,在心里想好反击的策略。

  5.培养自己的度量

  拥有宽广的心胸,才能容人之所错。对人宽容大度,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要想在官场成就大事业,胸怀若谷的大胸襟是必不可缺少的。

  一个善于为官的人,度量是必不可少的。原因很简单,如果度量小,忍耐力不够,就无法适应在官场中时常会出现的紧张压力。心理承受不了,就会冲动蛮干,就会对前途无益。

  当我们在听到别人陈述或解释,即使明知他说谎或是强词夺理,也不该迅速表现出不满的态度。

  随时随地使用谦恭的语气与人交谈,已经成为一条众所周知的官场法则。要想成为一个善于为官的人,就必须懂得随时以谦恭的态度对人,唯有如此方能表现出自己的风度和良好的修养。

  在官场上,人们常常为了自己的立场和利益,即使是明知错误,也往往是放不下"自尊",不能痛痛快快地认错。也许,找借口以求解脱是所谓人之常情,在所难免的吧!与其编造一些谎言或来个支吾其词,倒不如痛痛快快,坦率地向对方道歉来得有效。

  许多领导面对下属诚实地向他道歉,而不以别的理由作为借口时,多会看在他那诚实无伪的态度上,立刻原谅他,不再追究。但是,对于一些部属一味地掩饰,不但会给以严厉指出,还会因此对他的为人大打折扣。

  其实,主动承认自己的过失是争取领导信任的一种巧妙的捷径,有勇气对自己的过失开玩笑的人必定对自己有坚定的信心,相信自己在其他方面的成就。能够勇敢承认错误的人实际上在要求自己拿出修正错误的办法。要会与人相处,一定要有勇气,有风度,痛痛快快的承认自己的过失,而不是磨磨蹭蹭地先一件件地抖落自己的长处。

  曾国藩就是一个精通此道的人。

  他是个文人,虽然看过一些兵书,但是并没有实战经验。所以,在最初同太平军的战斗中,他率领的湘军数次败北,他甚至急得要跳河自杀。

  冷静下来之后,他主动给皇上递交了一封"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报告,并坦诚地接受了几位有经验的下属的建议。

  结果就是,皇上感动于他不服输的勇气,下属们感动于他广纳谏言的胸怀,上下一心,最终打败了太平军,曾国藩也得以巩固自己的地位。

  我们在官场与人打交道时,对于自己或他人的过错,都应表现出平和、坦诚的态度。人都是有情感的,当你欺骗他的时候,他就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我被非人对待"的感觉,这在应酬上是很危险的。

  而当你有过错时表示一下"度量",他就会在瞬间对你认同。所以说,为官需要度量,不仅对别人有利,对自己也有利。

  培养自己的"度量"在平时的生活上也很重要,假如你是一个脾气不佳而又耐性不好的人,在官场行走时,你也要有自觉,起码要忍耐极短的时间,把应酬的时间敷衍过去才行。

  6.忍一时风平浪静

  每个官场中人,都会遇到许多不顺心、不如意的事,甚至还会碰到被冤枉、被欺负的事,在此关头是忍还是怒,可能在这短暂的时间内就能决定你的祸福。

  有许多人,为了一些小利益的争执或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而发生口角之争,互不相让,以至大吵大闹,进而大打出手,结果往往两败俱伤。有的在为了物质利益上的争执,闹出了人命案子,打死的一方肯定会阴魂不散,而另一方则要"杀人偿命"。



 

忍官(5)_曾国藩官场笔记_连载_读书_虹桥书吧网




  由此可见,忍字是多么的重要。古人云"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当然忍也有个原则,假如自己的根本利益受到损失,这就不能忍了,必须挺身而出。

  说白了,忍让,实际上就是让时间、让事实来表白自己。它能够摆脱相互之间无原则的纠缠和不必要的争吵。

  忍让者,忍耐也,谦让也。一般来说,为官过程中如果产生什么矛盾的话,双方可能都有责任,但作为当事人,如能主动地"礼让三分",多找自己的原因,往往能云消雾散,和好如初。

  据说曾国藩任内阁大学士兼两江总督时,他的父亲要起房造屋,因为地皮和邻居发生了争执。于是曾老太爷便修书给自己的"官儿子",让其出面干预。

  曾国藩看罢来信,写上一首打油诗劝导自己的父亲:"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曾老太爷见书明理,马上将墙主动退后三尺;邻居见此,深感惭愧,也把墙让后三尺。因此,两家的院墙之间,形成了一条宽阔的巷子,给彼此的出行带来很大的方便。

  忍让并不是懦弱可欺,正相反,它更需具备自信和坚韧的品格。

  "忍"字至少有两层意思:其一是坚韧和顽强。晋朝朱伺在《晋书·朱伺传》中说:"两敌相对,惟当忍之;彼不能忍,我能忍,是以胜耳。"这里的忍正是顽强的精神体现。

  其二是抑制。宋代爱国诗人陆游,胸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战书"的报国壮志,也曾写下过"忍志常须作座铭"。这种忍耐,不也正凝聚着他们顽强、坚忍的宝贵的品格吗?岂能说他们是懦弱可欺呢?

  忍让是美德,也是纵横官场的法宝。上司的误解,同事的错怪,流言制造的是非,论传导致的轻信……

  此时恼怒不会春天化雨,生气无助雾散云消,只有忍让才能帮助你恢复应有的形象,得到公允的评价和赞美。

  7.小不忍则乱大谋

  俗语有云:忍得一时之气,可免百日之灾。儒家与道家虽然"道不同",但是在"忍耐"这个问题上,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道家则认为,忍耐是使自身远离灾祸的法宝之一。

  集儒家的深邃与道家的机敏于一身的曾国藩认为,忍耐是让自己仕途通畅、青云直上的法宝。

  曾国藩在几十年官场生涯中为自己建立了令人难以企及的声望,也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挫折与打击。能在这种境遇下立足,靠的就是一生奉行的"息事宁人、委曲求全"的为官哲学。

  在曾国藩初任帮办团练大臣的时候,凡事雷厉风行,当时的他并不想去忍耐,但是他很快就发现,自己想要生存下来,就必须学会忍。

  某日,湘军正在试枪,当时明明已经通知绿营军士不要从此处经过,但一名绿营中的军官却偏偏在此时通过此处,湘军未注意,将其误伤。

  此后,绿营立即借机吹角执旗,列队准备要攻击湘军。当时城墙上的守兵实弹在膛,眼看一场同室操戈的悲剧马上就要上演,大变就在眼前。

  曾国藩忍气吞声,将那名试枪的湘军拉出来,狠狠地鞭打了一顿,这才算是将绿营兵的哗变平息了下来。事后,曾国藩私下又去看望那名被打的湘军,对其进行安慰。

  此时,曾国藩最大的困难,不是对手的强大。而是清政府内部派系的矛盾冲突,湘军本身不受清廷重视,加上财政上的困难,曾国藩在为自己创立声望的过程中,经受了来自各方面的挫折和打击,这些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在这样困难的境遇下他能够立足,主要是他奉行了息事宁人、委曲求全的为官哲学。



 

忍官(6)_曾国藩官场笔记_连载_读书_虹桥书吧网




  息事宁人,委曲求全是官场竞争的一种策略,曾国藩作为汉人,在满族享有政治特权的朝廷,能得到清廷的赏识和重用。和曾国藩采取的息事宁人、委曲求全的官场哲学密不可分。曾国藩不愿意和别人发生冲突,在冲突发生时,他首先采取的是退让的态度。

  鲍起豹素来与曾国藩不和,他在长沙任职后,便四处扬言曾国藩不应如此大肆练兵,更不能以军棍来惩罚清将。

  对于这些来自同僚的非难,曾国藩早已极为愤慨,再加上骆秉章也在不停地责难曾国藩,此时的曾国藩简直是腹背受敌。随着曾国藩与偏袒绿营兵的湖南地方官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如此下去的话,必然会有一天闯出大祸。

  曾国藩对此毫无办法,最终只得一忍到底,带领湘军愤走衡阳。

  "在忍耐中等待机会"是一句体现当时曾国藩身处矛盾重重、内忧外患、险恶无比的晚清朝廷中所提倡与切实运用的处世观。在当时那种十分艰难的情况下,对于为官却一心想要树立圣人典范的曾国藩来说,这样的举动也是无奈中的无奈。

  羽毛不丰者无法展翅高飞,曾国藩认为自己可以担当重任,"迥非畏葸者相比",但是他的羽毛尚不丰满,无法与绿营军相抗衡。所以只好忍!

  在积蓄力量之后,曾国藩又采取了各种措施,艰苦经营,最终建起了一支所向披靡的军队。

  8.打落牙齿和血吞

  自古以来,人们都把忍辱负重称为担当大任的美德。

  在千变万化的人世间,难免要发生碰撞,尤其是在深似海的官场中,争斗更是难免。置身在矛盾的环境中,只有忍辱负重,方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纵观古今成功人士之道,无不是以忍而成就事业的。对几度沉浮的曾国藩来说,"忍"是开创成功之路的一条硬道理。事实上,曾国藩的一生都没有离开一个"忍"。

  在曾国藩的成功路上,每前进一步都少不了忍。他回想起自己的人生岁月,并非一帆风顺,其中也有屈辱。正是靠着这种忍让,曾国藩终于修成了官道上的正果。

  曾国藩有这样一句话,"打脱了牙和血吞",表现了曾国藩能忍的品质,这句话正是曾国藩生平咬牙立志的秘诀。

  在庚戌、辛亥年间,他被京城的权贵们所唾骂;在癸丑、甲寅年间,他被长沙的权贵所唾骂;在乙卯、丙辰年间,他又被江西人所唾骂。之后,他又有岳州、靖江、湖口三次打败仗,这都是打脱牙的时候,但曾国藩没有冲动,而是和着鲜血把牙齿往肚里咽。

  对这些屈辱,曾国藩就两个字--"忍了"。

  二十四岁那年,曾国藩到长沙读书,当时他把自己的座位安排在窗前。有个叫展大宽的同学来了,因为来得晚,书桌只好安排在墙角。

  有一天,展大宽突然冲着曾国藩吼道:"亮光都是从窗子照进来的,你凭什么遮挡别人?"曾国藩听了,没有说什么,一声不响就把桌子挪开了。

  然而,展大宽仍不满意。第二天,他趁曾国藩不在,竞把自己的书桌挪到窗前,而把曾国藩的书桌移到墙角去了。

  曾国藩依然没有争辩,那以后他就一直在墙角的位置读书。后来,曾国藩考中了举人。展大宽很不服气,便跑来寻衅,说:"你读书的位置风水好,那本来是我的,让你给夺去了。"

  这时,旁边的同学看不过去了,为曾国藩抱不平,便对展大宽说:"书桌的位置不是你自己要换过来的吗?"



 

忍官(7)_曾国藩官场笔记_连载_读书_虹桥书吧网




  展大宽无理取闹地说:"所以,他才夺了我的好风水!"

  那位同学说:"那你赶快搬回墙角吧,明年准能中举。"

  同学们听了都哄堂大笑,展大宽一脸狼狈。曾国藩在一旁和颜悦色地听着,始终不发一言。

  忍耐是一种智慧。事实上,一切能忍、会忍、善忍的人的头脑都是非常精明的。他们往往忍得恰到好处,能以最佳的方式保护自我,恰如其分地躲避他人对自己的算计和伤害。曾国藩的成功,绝少不了一个"忍"字。

  9.避祸做官全靠忍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生中总有不顺心意的事情,想要生存在这个反复无常的世界里,就需要学会"忍辱负重"之术。有道是:"该忍而不忍则易折。"

  "忍"还是避祸做官的好办法。

  曾国藩说:"傲为凶德。"做官多讲气节,由于过分强调,以至于流于傲慢而不自觉。每当遇到屈辱,就不忍耐。由于过于骄傲,造成君臣不和,朝廷纷乱必为祸害。由于不懂忍耐,造成同事之间的矛盾,彼此相斗相争,冲突不断。

  为官之人一定要戒傲,并学会忍耐与忍让。曾国藩经常检讨自己,尤其是在忍耐方面,他总认为自己"忍"得不够,说自己有三大过错:平日不取信、不尊敬别人,相对傲慢太甚,这是一;平时一句话不对劲,就怨恨无礼,这是二;抵触分歧之后,别人反而恢复平静易顺,他却反而悍然不近人情,这是三。

  由此三点,可以看出曾国藩对个人"忍术"之严格,对自己的心态修养的注重。

  咸丰七年,曾国藩因父丧,第二次回荷花塘守制,这正是他兵事不利、处境尴尬的时候。在这一时期,曾国藩进行了最深刻的反思,其中对"忍经"琢磨最多。

  他说:"吾服官多年,亦常在耐劳忍气四字上做工夫也。"这一时期的反思,为他的再次复出、一崛而起奠定了扎实的心理基础。

  在一般情况下,忍可以作为坚忍不拔、忍辱负重的提炼概括。成大气候的人必须具备常人所不能忍受的品德。而对那些极其暴躁的常人来说,也应"忍一点",不要一触就跳。

  "忍"功是为官第一功,能忍的人才能担负大任。不能忍辱,就难以担负重任。历史上因为骄傲而导致危险的事例实在太多了。

  因此,无论一个人位有多高、权有多大,都必须学会忍让。如果不能忍,就可能因一时冲动而毁掉大好前程。

  10.忍字心上插把刀

  常言说得好:"忍字心上插把刀"。忍,难能可贵;面对千变万幻的世态人情,如果不依靠一个"忍"字支撑,不知又有多少人会坠入困厄之境。

  古语又云:"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想要在官场上芝麻开花--节节高,忍耐的本事可以让你逢凶化吉,步步高升。

  为官要以忍为第一要义,曾国藩就是这么做的。

  有一天,曾国藩接到曾国荃的一封信,信中说:"仰鼻息于傀儡膻腥之辈,又岂吾心之所乐。"

  曾国藩谆谆告诫弟弟说,,如果不懂的忍耐,将来恐怕难以与人相处。

  能忍的好处就是从容平静,从容平静方能产生智慧。方能处变不惊,才能安稳如山。

  1864年,曾国藩率部队追击捻军。一天夜晚,兵驻周家口(今江西万载县),湘军护卫仅千余人,捻军突然来袭,湘军惊惧不已。

  幕府文书钱应溥急忙向曾国藩说:"现已半夜,力战肯定不行,突围恐怕危险重重。但若我按兵不动,佯为不知,彼必生疑,或许不战自退。"



 

忍官(8)_曾国藩官场笔记_连载_读书_虹桥书吧网




  曾国藩于是高卧不起,钱应溥也镇静若常,守护曾国藩的卫兵见主帅若无其事,于是也都平静下来,恢复常态。捻军见状,果然怀疑曾国藩布有疑兵,徘徊不敢冒进,最终匆匆撤去。

  为官不能忍,必不能成大事。所以做官要修养心性,第一件事就是训练自己不急不躁,头脑清醒。不然的话,心急似火,性烈如马,只会使事态的发展更加混乱。

  官场本身就是变化莫测的,辉煌也许只是暂时的。用一颗张扬的心去面对官场,这样的日子是不堪想象的;只有能用隐忍、克制、收敛的心去面对的人,才是真正吃透官场。

  能忍耐一次,就能忍耐三次,这种本事一旦变成习惯,就会奠定成就大事业的基础。

  11.经历挫折,才能进步

  曾国藩的"忍"很符合孟子的这段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可以说,曾国藩的一生就是磨炼的一生。对曾国藩来说,养成能忍、会忍的品性是一个人成熟、有修养的标志。

  曾国藩的一生充斥着挫折,尤其在与太平军较量的过程中,失败的次数实在太多了。他的军事生涯中,有数次惨败。

  一次又一次的惨败让曾国藩灰心丧气,乃至蓬头垢面,不饮不食,甚至写下了遗嘱。但是每次,曾国藩都能跳出自杀的心理纠结,重整旗鼓。正因为具备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最终曾国藩才取得了胜利。

  有失败才有成功,这是历史上许多成功者所证明了的真理。一般而言,经过艰苦的磨炼或一系列的挫折,才更易使人具备成功的品质。

  经历挫折,忍受磨练,才能进步。失败与挫折,给人的是磨炼,更是教训。一个杰出的人,能够从失败与挫折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曾国藩正是屡经失败与挫折的磨砺,才成就一番伟业的。

  在给自己的学生黎庶昌的信中,曾国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从古奇人杰士类皆磨砺中来,艰巨杂役,磨砺也;米盐繁琐,亦磨砺也。"

  同治三年,曾国藩给江西一候选县丞也讲了一番话:"古来忠臣孝子,多半是处逆境磨炼出来的。若一片顺境,有何难处?"

  对人来说,失败是常有的事,但是对失败而言,每个人的态度却大相径庭。有的人把失败看做一种考验,把它当成了达到成功顶峰的必经之路;而有的人认为失败是一片巨大的乌云,遮住了太阳,从此再无光明。

  曾国藩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就在于他能够从挫折中看到希望,最终能够战胜失败、战胜自我。

  对曾国藩这样的人来说,挫折、困难不仅没有成为走向成功和胜利的障碍,反而成了一种锻炼的资源。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具有坚强的意志,这种强大意志力的存在产生了两方面的作用,一来可以让他承受挫折和磨难,二来能够引发反作用力,刺激他不断向上。

  有了这种意志,才能成为真正能忍的人;没有这种意志,锐气就会很容易被磨掉,棱角也会被削掉,变成不堪大用、只知"忍气吞声"的废人。很显然,曾国藩决不会这样,所以他成功了。

  曾国藩就是这样一个人,面对失败、挫折,他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咬牙立志、徐图自强。

  12.羽翼未丰,决不妄动



 

忍官(9)_曾国藩官场笔记_连载_读书_虹桥书吧网




  官场上,羽翼未丰满时,不可四处张扬,要善于保存自己,不可轻举妄动。过早将自己的底牌亮出去,或在不足以制胜的情况下出手,往往会失败。

  曾国藩非常明白这个道理,他曾经说过:"一向贪图美名,必有大污辱之时。"

  在他初建湘军时,水陆两军加起来也只有一万余人,而太平天国当时却有百万之师。曾国藩若是轻举妄动,无异于以卵击石。为了保存实力,曾国藩曾经有过四次抗旨。

  咸丰三年,曾国藩练兵有万余人。他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爱将江忠源。可是,江忠源不知深浅,立刻就向朝廷和盘奏出事实,结果惹来咸丰皇帝一连串的征调谕旨。

  第一次征调:咸丰三年,太平军进至蕲、黄一带,武汉危急,咸丰帝下旨,命曾国藩率炮船增援湖北。

  第二次征调:咸丰三年十二月,太平军进攻庐州,咸丰帝再次下旨,令曾国藩督带兵勇速赴安徽救援。

  第三次征调:咸丰四年二月,太平军袭破黄州大营,清廷再次催促曾国藩带兵赴援武汉。

  然而,这三次征调都没有成功,因为曾国藩抗旨不遵!

  曾国藩深知太平军兵多将广,训练有素,绝非一般农民起义队伍可比。若想与之一较高下,没有一支劲旅是不行的。况且当时曾国藩手上仅有陆上兵马,并没有训练水师,而人所共知的是,太平军争雄首先是在水上而不在陆上。很显然,如果没有一支得力的炮船和善战的水勇,根本就无法与拥有强大水师的太平军相抗衡。

  所以,曾国藩说:"船炮不齐,决不出征。"在给朋友的信中,曾国藩也说:"剑戟不利不可以断割,毛羽不丰不可以高飞。"

  这个世界是凭实力来讲话的,没有实力就有发言权,这是现实世界中一条亘古不变的规律。因此,想在官场生存的人必须懂得保存和发展自己的实力,在自己实力不够时千万不可轻举妄动。

  曾国藩为坚持船炮不齐不出省作战的原则,甘冒抗旨不遵之罪,由此可见,其为官之审慎,更可见其徐图自强之心。

  为了保存实力,等待良机,曾国藩甚至还摈弃了师友的私人情谊,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老师吴文和门生江忠源被太平军击败,见死不救。

  当湖北第一次出现危急时,他于咸丰谕旨之先已接到其老师--湖广总督吴文求援的信函。长期以来,曾国藩与吴文交谊深厚。如今吴文紧急求援,无论出于公理,还是出于私情,曾国藩都不可不救。

  但是,曾国藩接到吴文的信函后,并没有立即出兵赴援。不久,太平军西征部队回师西上,吴文接连发信向曾国藩求援,曾国藩都复函拒绝出兵,并反复说明不能草草轻发的道理。结果,吴文兵败自杀。

  在曾国藩诸门生中,江忠源办团练最早,最有实战经验,同时也任职最高,最得清政府的信任。曾国藩曾打算练勇万人概交江忠源指挥,完成镇压太平天国的重任,而自己只在后方办理练兵筹饷等事。

  当太平军进攻庐州时,江忠源危在旦夕,曾国藩并没有派大军出征救援,仅派刘长佑率一千新勇由陆路赴援。结果,江忠源也兵败自杀了。

  为了赢得充分的准备时间,为其后的军事胜利打下基础,曾国藩坚持不轻易出战的方针。为了保存实力,他决不轻举妄动。

  他常常告诫诸将说:"宁可好几个月不开一仗,决不可以开仗而毫无安排、准备和算计。"正因为有此原则,曾国藩才得以保住资本,成就后来的胜利。



 

忍官(10)_曾国藩官场笔记_连载_读书_虹桥书吧网




  13.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梁启超说:"凡古能成大事者,其自制力、忍耐力必强。"曾国藩能够战胜失败,走向成功,就在于其之坚忍。曾国藩的坚忍,官场少有人能与之相比。

  曾国藩认为,小忍小成,大忍大成,富者能忍保家,贫者能忍免辱,父子能忍慈孝,兄弟能忍意笃,朋友能忍情长,夫妇能忍和睦。

  从这番理论可见,曾国藩把"忍"看得有多重要。在曾国藩看来,克制冲动,凡事要忍。曾国藩就好像一头倔驴,硬着头皮往前闯,永不言败、永不言退,这是曾国藩和湘军取得成功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自衡州出师后,曾国藩的湘军与太平军交锋,屡战屡败,而且败得干净利落。

  当初曾国藩曾经上书皇帝,批评绿营军无能;长沙练勇期间,他也多次抨击绿营军不行。而今自己组建的湘军也同样战败,他顿感"无颜见江东父老",心灰意冷,几天几夜不吃不喝。

  曾国藩再次战败的消息传到长沙,一时间满城风雨。有人幸灾乐祸,极尽嘲讽之能事;有人落井下石,主张弹劾曾国藩,撤销湘军。官场上,飞短流长;社会上,闲言碎语。

  面对这一切,曾国藩如坐针毡。最棘手的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向皇上交代。

  他看着幕僚草拟的奏折,上面如实地写下了岳州等地接连吃败仗的情况。当看到奏折中"屡战屡败"一句时,曾国藩灵机一动,拿起笔将"屡战屡败"改成了"屡败屡战"。

  咸丰皇帝看了奏折后,对曾国藩虽败犹战的精神非常满意,令其重整旗鼓,继续战斗。

  从"屡战屡败"到"屡败屡战",一个"不怕败"、"败不馁"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有人说,这是曾国藩在玩弄"文字游戏",其实,这是一种精神,是坚忍品质的表现。

  后来,曾国藩率领湘军进军湖北,发誓要与太平军决一死战,嘱咐家人为他备办棺材,不获全胜,决不生还。由于士气高涨,指挥得当,曾国藩接连打了几个大胜仗。在给朝廷上奏时,幕僚便将"备棺在家"的事写进了奏折。

  曾国藩斟酌之后,将"备棺在家"改为"带棺出征"。咸丰皇帝看到奏折后,龙颜大悦,对曾国藩的忠心、决心大加赞赏。

  无论是"屡败屡战",还是"带棺出征",都表现出了曾国藩的一种决心、一种毅力。正是他的这种坚忍不拔的毅力,才挽救了行将灭亡的满清朝廷。由此可见,坚忍不仅是一种心理素质,也是一种谋略。

  曾国藩曾给湘军名将刘松山写过两封信,教导他面对困难,要有坚忍之心:"古来大有为之人,每于艰险之时,坚忍支撑得住,可做非常事业。"

  能忍难忍之事,是为大丈夫。曾国藩一忍再忍,一忍到底,可谓"百忍道的集大成者",正因为有坚忍才让他屡败屡战,才最终成就了胜利。

  14.练一练"缓"字功夫

  急功近利是成就大事业的绊脚石。这也是许多官场中人身上常见的败因,它是造成人们做事目的与结果不一致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官场中,曾国藩也因为过于急躁而吃了大亏。

  那还是湘军刚刚出征的时候,因为急于求成,他常常在不了解敌人的情况下,贸然地领兵出战,使得湘军损失惨重。

  曾国藩的这套领兵方式,也引起了其他官员的不满。有时候,明明是别的军队在作战,可是曾国藩一心想要快些结束战争,就草草率领自己的军队去帮忙。结果严重扰乱了别人的作战部署,招致了别人的忌恨。



 

忍官(11)_曾国藩官场笔记_连载_读书_虹桥书吧网




  面对越来越艰难的处境,曾国藩开始感觉到了压力。他反思自己,觉得领兵作战不比平常,急躁不得。所以他对自己进行了调整,逐步完善自己的作战计划,湘军也就越战越强,最终取代了绿营兵,成了晚清政府的军事支柱。

  李鸿章曾经说,曾国藩做事太缓慢,这是他性格中的一大不足。殊不知,曾国藩的"缓",正是他的过人之处。

  可以说,曾国藩的"缓",正是他成功的秘诀。他在给弟弟的信中说:做事情不能操之过急,只有稳重才能求得事成,并一再叮嘱弟弟"好从慢处来",切不可过于急躁。

  在曾国藩看来,为事以缓,就可以纠正急躁之症,给自己留下余地,不至于在开始行动的时候就将自己逼上绝路。做事而缓,能够考虑周全,使得计划更加缜密,减少失误。只有逐步完善,一点一滴地积累,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

  《论语》中有一句话:"欲速则不达。"意思是说,一味主观地求急图快,违背了客观规律,造成的后果只能是欲速则不达。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做大人生的格局,就必须从现在开始静下心来,摆脱速成心理的牵制,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这样才能达成自己的目的。

  15."糊涂"才能定风波

  "糊涂"是官场中人自我保全的一种主要手段。官场中,很多人喜欢大肆张扬。其实,表现得聪明并不能让我们受益,只有适当"糊涂",才能以静制动、以柔克刚。

  道光年间,与曾国藩十分要好的陈源衮,性情和曾国藩差不多,对于很多看不顺眼的事情,都想给予纠正,为此得罪了很多人。

  曾国藩曾写信告诉他,看事情太明白,太苛刻,不是一件好事。要学会装糊涂,才能保全自身。在给弟弟的信中,他也反复强调说:"大抵世之乱也,必先由于是非不明、黑白不分。愿诸弟学为和平,学为糊涂。"

  其实,曾国藩的这一番话,是从自身的经历领悟得来的。当时,曾国藩饱受皇上的猜忌,因为他每每做事,都喜欢较真,看到不顺眼的事情,就上奏皇上,希望皇上能够纠正。

  可是问题没能解决,反而得罪了很多人。甚至有人奏请皇上,说曾国藩不过一介匹夫,什么情况都分不清楚,却身居要职,实在是朝廷的一大悲哀。皇上听信了他们的话,就夺去了曾国藩的官职,尽管他组建了湘军,却是有名无实。

  在吃过一次亏以后,曾国藩深刻地反省了自己,觉得是自己太过认真,导致遭到官员们的排挤。所以在以后事情时,他学会了装糊涂,对很多事情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湘军刚开始创办的时候,王鑫是反对者中声音里最强烈的一个。他性情刚烈,善于用兵,所以十分看不起曾国藩,觉得曾国藩不过是一介书生,是不可能懂得行军打仗的。

  曾国藩为此十分不服,二人的矛盾升级,甚至发生过口角。

  不久以后,王鑫因骄而败,在镇压太平军时损失惨重。为了挽回自己的名声,他招募了几百名新兵,杀了30个太平军的残兵,就向皇上邀功。

  曾国藩的手下看到了奏折,心中十分气愤,就跟曾国藩说,希望他跟皇上实话实说。

  可是曾国藩反过来安慰他们说:"我跟他之间有矛盾,如果跟皇上说了,皇上不但不相信我,反而会觉得是我在挑事。不如装糊涂,放过他吧!"

  面对他人的错误,曾国藩选择了"糊涂",这种做法既保护了对方,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所有的官场中人都应该向曾国藩学习,不能总是较真,觉得看不顺眼的,或者自认为是错的,就去纠正。其实,很多事情我们是没有办法阻止的,凡事都弄个明白,只会给自己惹麻烦。所以,当环境没有办法改变的时候,为了保护自己,我们不妨也"糊涂"一次。



 

藏官(1)_曾国藩官场笔记_连载_读书_虹桥书吧网




  第四章 藏官

  有道是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容易烂。锋芒外露,于为官、处世都不利。所以,在官场中必须要学会『夹起尾巴做人』。隐藏锋芒,谦虚谨慎,才能获得好人缘。

  曾国藩做官很有章法,他能够低调做人,虽然一生富贵,却未尝有一点炫耀之举,虽然得到统治者的特别荣宠,却没有一丝骄傲的态度形于颜色。尽管位极人臣,权势熏天,但在为人处世时,他始终能够保持谦虚有礼的态度,从不以贵凌人。

  1.枪打出头鸟

  曾国藩的一生能有非凡的成就,与其为官低调是分不开的,他恪守自己的本分,更将越名越位的事情视为做官的大忌,这是值得人们思考的。

  常言道:"枪打出头鸟。"对成大事的人而言,越名位的事应该慎而又慎,应该远离雷池,不越雷池一步。

  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太出色的人总会遭到别人的嫉妒和打压。古往今来,多少仁人智士,因其才能出众,技艺超群,行为脱俗,招来别人的嫉妒、诬陷,甚至丢了性命。

  周公因谤而离朝,韩信遭诽受竹刀。于是,"藏"就成为一些智仁之人处世的技法之一。

  《孙子兵法·军形篇》中说:"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意思是说,善于防守的人,像藏于深不可测的地下一样,使敌人无形可窥。与人交往,也要谨以安身,避免成为别人攻击的目标。

  避招风雨的处世方法,初看好像比较消极,其实,它并不是委曲求全,而是通过少招惹是非,少生麻烦的方式,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才华。在官场混的人,平时要与人为善,尽可能地收敛自己的锋芒,以免遭到别人嫉妒、打压。

  上古有一种很会鼓动翅膀的鸟,与别的鸟毫无出众之处。别的鸟飞,它也跟着飞。傍晚归巢,它也跟着归巢。队伍前进时它从不争先,后退时也从不落后。吃东西时不抢食、不脱队,因此,很少受到威胁。它所奉行的就是明哲保身术。

  表面看来,这种生存方式显得有些保守,但是仔细想想,这样做也许是最可取的。凡事预先留条退路,不过分炫耀自己的才能,这种人才不会犯大错。这是现代高度竞争社会里,看似平庸,但是却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的一种方式。

  古人说"直木先伐,甘井先竭",就是说修理房屋一般所用的木材,多选择挺直的树木来砍伐;水井也是涌出甘甜井水者先干涸。有一些才华横溢、锋芒太露的人,虽然容易受到重用提拔,可是也容易遭人暗算。所以那些聪明的人懂得如何来自我保护。

  一个聪明的为官者,应该保持谦恭有礼、不露锋芒的态度。可是有很多人喜欢夸耀自己的本领高强,这种人表面看来好像很聪明,其实他的言行跟无知的人并没有什么不同,那他的事业到时候又如何不失败呢?实际上,这种人不仅仅事业要失败,有时连自家的性命都会丢掉。

  2.不要爱表现

  做官不要表现欲太强,必须学会"藏"。一个人如果自高自大,很容易对周围的事物变化失去准确的判断,因此成就难以持续下去。再加上平日猖狂,得罪了其他小人,就会为自己增添了无数阻力和困难。



 

藏官(2)_曾国藩官场笔记_连载_读书_虹桥书吧网




  曾国藩常常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是表现欲太强,而且常对有这种倾向的下属进行批评,对于那些生性浮夸之人,曾国藩往往不予大用。

  他在培养幕僚方面很有一套方法,他常常告诫他们,做人要懂得进退,懂得进退的人容易得到别人的肯定和好感,取得的成就不仅大,而且能够持久。得志便猖狂的人就是古书上讲的"小人",这种人即便一时得志,由于轻狂自大,目无他人,容易遭到别人的嫉恨,生出祸端,这样就难以持久,成就也往往短暂,昙花一现。

  曾国藩做两江总督时,李鸿章来到他幕府中。因年轻,李鸿章做事不拘小节也不太受礼仪的约束。曾国藩特别喜欢他,待他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曾国藩的秘室,只有李鸿章可以随便地出入。

  当时曾国藩的幕僚中有三圣七贤的头目,都是名噪一时的理学大家。曾国藩惊叹他们的名声,都把他们召进幕府,奉为上宾。但只安排他们衣食住行,并不给他们事情做。

  有一天,曾国藩和李鸿章正在密室中谈得兴起,不巧有客人来访。曾国藩出去接见客人,留下李鸿章自己在室中,李鸿章翻看茶桌上的文本,看到《不动心说》一首诗,是一位老儒所写。

  老儒即是所谓的三圣七贤中的一个。诗文后面这样写道"使置吾于妙曼娥眉之侧,问吾动好色之心否乎?曰不动。又使置吾于红蓝大顶之旁,问吾动高爵厚禄之心否乎?曰不动。"

  李鸿章看到这里,拿起笔在上面戏题道:"妙曼娥眉侧,红蓝大顶旁,尔心都不动,只想见中堂。"写完,扔下笔就跑了。

  曾国藩见完客人,回到密室,见到所题文字,连声叹息说:"一定是这个小子干的。"就让左右招呼李鸿章,这时李鸿章已经不在府中,曾国藩猜他很可能又去秦淮河上风流去了。

  曾国藩令差官拿着令箭四处寻找,差官找了半天,在一个歌姬的船中找到了正在饮酒赋诗的李鸿章,差官对他说,中堂大人找他有急事,请他速速回府。

  李鸿章一听中堂大人找他,赶忙起身回府,见到曾国藩,曾国藩指着他所写的问道:"是你干的吧?"李鸿章答:"是。"曾国藩说:"这些,都是些沽名钓誉之辈,他们的言行肯定不能坦白如一,我也是知道的。然而他们现在能有这样的名声和地位,靠的就是这个虚名。现在你硬要揭穿他,使他从此失去了衣食来源,那他对你的怀恨,是平常言语之间的怀怨不能比的,你杀身灭族的大祸,就隐藏在这里面了。"

  李鸿章听了曾国藩的一番话。冷汗直流,从此之后做人大有收敛,不再敢大言放肆了。

  3.城府要深,藏而不露

  做官无城府,就不足以站稳脚跟。在官场,你常常要和各种人打交道,虽然你不了解他们的具体想法,但是你绝不能把自己的想法都暴露出来,毕竟"非有城府不足以立世",大家要尽量做到藏而不露。

  深藏不露之人,很多时候会被别人视为胸无大志,其实并非如此,他们只是不愿意显露锋芒而已。因为他们懂得,言语锋芒,便会得罪旁人,旁人就会成为阻力,成为破坏者。行动显露锋芒就会惹来旁人的妒忌,旁人妒忌,也会形成阻力,成为破坏者。

  因此,智者曾说锋芒像是额上生角,必触伤别人,不磨平触角,别人必将力折,角被折断,其伤必多。所以,锋芒既害人,也伤己。



 

藏官(3)_曾国藩官场笔记_连载_读书_虹桥书吧网




  曾国藩针对"藏锋"有过精辟的论述:"言多招祸,行多有辱:傲者人之殃,慕者退邪兵;为君藏锋,可以及远;为臣藏锋,可以及大;讷于言,慎于行,乃吉凶安危之关,成败存亡之键也!"

  同治三年天京攻破,红旗报捷,曾国藩让百官列于疏捷之首,既有谦让之意。又恐功高震主,所以主动裁减湘军,同时还奏请曾国荃因病开缺,回籍调养。

  曾国藩位高权重却能全身而退,究其根源在于他深知锋芒太露,则难免为当权者所嫉恨,由此可见他的藏身之术,收益良多。

  曾国藩的藏锋蓄志,伸屈自如,是一种自我保护,自我实现价值的生存之道。有道是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容易烂。锋芒外露,于交友、处世都不利。自恃满腹经纶,在人前口若悬河,人们难免将你视为狂妄自大之徒,当面对你"洗耳恭听",转身却对你嗤之以鼻。

  所以,在官场中要学会"夹起尾巴做人"。时时谦虚,事事谨慎,才能获得人脉与人缘。只有先当孙子,然后才能做老子。

  4.低调做官,不越雷池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他还有句名言,叫做:"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这些至理名言应当为每一位为官者记取。

  做官时,要注意保持一种低调的态度,"夹起尾巴做人",少说多做,这样才能为他人接受。

  自古以来,人们都有功成名就的理想追求,但是很少有人会去想,当功成名就时该如何做官?在历史上,有很多人因为平素过分高调,为上所忌,像明时张居正,虽为一代功臣,但是由于掌握权柄过大,死后竞被挖掘出来鞭尸,其家属饿死的饿死,自杀的自杀,流放的流放,逃亡的逃亡,一代能相之家竞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场。

  相比于这些人,曾国藩就聪明得多。他识时务,懂得收手,尤其是功成名就之后,恪守低调为官的戒条。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做官之人,终身涉危蹈险,如履薄冰,故不能不自省、察人。"又说:"凡人有所畏惮,则过必不大,鬼神必从而原之。"

  别人做官,官越大就越高兴,而曾国藩正好相反,官越大越忧虑。他在日记中写道:"自古高位重权,盖无日不在忧患之中。"因为他深知官位越高,权越重,所受祸患则越大。纵观历代遭受奇祸的官员,多为权臣。

  同治帝继位后,曾国藩受到了隆重的封赏,被加协办大学士衔。几个月问,朝廷又数次封赏他,任命他为钦差大臣、两江总督、统辖四省军政,巡抚、提督以下均归节制,并加太子少保衔。而其弟曾国荃赏头品顶戴,升为浙江按察使,赏穿黄马褂。

  这样的封赏,可谓恩宠有加。然而,曾国藩则受宠若惊,在他的家书、日记、书信中,找不到一个欣喜的字眼,反而有一种紧张的气氛。他给弟弟曾国荃写信说:"至阿兄忝窃高位,又窃虚名,时时有颠坠之虞。吾通阅古今人物,似此名位权势,能保全善终者极少。"其中没有任何喜悦之意,读之如同遗书一般。

  正是这种战战兢兢、低调做人的心态,造就了曾国藩的成就。有道是:高处不胜寒。越走向高位,失败的可能性越大,而惨败的结局就越多。每升迁一次,就要以十倍于以前的谨慎态度来处理各种事务。做官就好像驾车,职位的高低就如同车驾的高低,越高的车子越容易翻车。



 

藏官(4)_曾国藩官场笔记_连载_读书_虹桥书吧网




  有道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是一个智者最高明的归宿。许多人之所以身败名裂失败,就在于他们无所顾忌,任作妄为,跨越雷池,总想事事成为人先。殊不知,任何一个名利的诱惑之下都深埋着一个陷阱,稍有松弛,就有可能落人圈套,再也没有机会爬起。

  5.遇宠不骄,谦恭处世

  为保身家计,曾国藩始终抱着忧患意识做官,在功名富贵面前,他能够保持一种清醒的认识。这样一个贵而不显、遇宠不骄的人,自然能够长保荣华。

  事实上,年轻时的曾国藩很骄横。道光年间,曾国藩就已经在北京做官了。当时的他血气方刚,加之一路顺风,平步青云,因此傲气不少。当时的曾国藩很喜欢与人争斗,尤其"好与诸有大名大位者为仇"。

  咸丰初年,曾国藩奉旨在长沙办团练,也动辄指责别人,因此,后来弄得与湖南官场不合。虽然其中有些争斗,曾国藩挽回了颜面,但由于刚烈太甚,伤害了这些官僚的上下左右,无形之中给自己设置了许多障碍,使得团练工作开展之初十分艰难。

  咸丰七年在家守制时,经过一年深刻的反省,曾国藩才开始认识到自己办事常不顺手的原因。此次反省之后,曾国藩进一步悟出了官场中的做人之道:"历观名公巨卿,多以长傲、多言二端而败家丧生。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自此,曾国藩变得谦虚起来。他不只对同僚下属相当谦让,就是对手中的权势也常常辞让。咸丰十年六月实授两江总督、钦差大臣之后,曾国藩多次上疏奏请减少自己的职权,或请求朝廷另派大臣来江南协助他。

  同治元年,曾国藩升任两江总督,三千里长江水面,迎风招展的全是"曾"字帅旗。然而,到了此时,作为三四十万人马的最高统帅,曾国藩已经没有丝毫飞扬跋扈、洋洋自得之态,反而处处小心、慎之又慎。

  到了晚年,曾国藩总结为官之道时,把"傲慢"看做是致祸之由,认为为官傲慢轻则会导致自己的职位不保,重则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因为傲慢会使人自以为是,处理不好周围的关系,使自己陷入孤家寡人的危险境地。因此,他一再要求为官必须戒傲,只有这样才是保全自己之道。

  曾国藩认为,人应该"常存冰渊惴惴之心"。他说:"吾家方丰盈之际,应时时自惕、自概。"意思就是说,越是鼎盛、富贵之时,越要谨慎、警惕。

  从曾国藩的一生可以看出,他的成功与谦恭是分不开的,而且,他也确实做到了"谦"。他不仅要求自己"谦",还时时提醒家人要"谦",在家书中,他这样说道:"余以名位太隆,常恐祖宗留诒之福自我一人享尽,故将谦字时时自惕,亦愿两贤弟之用以自惕,且即以自概耳。"

  我们现在常讲:"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个道理,曾国藩早就知道了,正因为他能够谦恭处世,面对荣宠而不骄傲,所以他能够稳坐官场,殷泽后代。

  6.充傻装楞,官位稳定

  "人贤招人嫉",只有让别人知道自己笨拙,自己才不会遭人嫉妒。所以,曾国藩说过这样一句话:"唯天下至诚能胜至伪,至拙能胜至巧。"

  有些人自以为有点小权就卖弄起来,自作聪明地玩弄权术,常被人讥笑。事实上,真正的权术高手往往从表面上看并不聪明,甚至有些笨拙和傻气。



 

藏官(5)_曾国藩官场笔记_连载_读书_虹桥书吧网




  曾国藩就是一个貌似笨拙的人,他常对他人推心置腹。对曾国藩的这种行为,大多数人都认为其没有脑筋,缺乏安全意识。尽管如此,曾国藩不以为然,诚实的话常挂嘴边。

  其实,曾国藩这种貌似傻里傻气的做法,就是权术的一种,曾国藩将之称为"拙诚",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实诚"。与很多人想自己变聪明不一样,曾国藩却想让自己变得笨拙起来。

  在别人面前,曾国藩总是说自己很笨拙,其实不尽然,试想一下,如果他真是笨拙之人,又怎能中了进士,并被点为翰林呢?

  事实上,在他的生活及军事生涯中,每每都以拙达巧,克勤小物,一点一滴做起,如终身下围棋、每日圈点史书十页,临终前一天还坚持写日记,成就了一生文名;而在军事上,他坚持稳扎稳打的战略计划,最终战胜了敌军。这些都是"以拙胜巧"的好例子。

  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错综复杂,把精明挂在脸上并不一定是好事。做人还是笨拙一点,"傻"一点好,那会使人感到踏实,受人欢迎。当然,这种"傻"不是真傻,而是一种低姿态,一种掩饰。

  7.知十分,不如行七分

  曾国藩是这样一个胸怀大志而不外露的聪明之人,也正因如此,他才能够在为人处世上叱咤风云、一展才华。

  年少时的曾国藩很聪明,九岁的时候就读完了五经,八股文写得也很好。在曾国藩弟弟出生的时候,祖父随即命题《兄弟怡怡》,让曾国藩作一篇八股文。在当时只有十岁的曾国藩很快就写了出来。为此,祖父还赞赏说:"文中有悟性,必能以孝友乘其家矣。"

  曾国藩在听了这些赞赏之话后,变得飘飘然起来,还经常在自己玩伴面前炫耀自己的才华。

  慢慢地,曾国藩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他觉得很奇怪。

  一天,他问自己的祖父到底是何原因。祖父则说:"想要别人跟你在一起,切不可显得比别人高明。得知十分,不如行得七分,人们都喜欢务实的朋友。"

  祖父的话使曾国藩深受震撼。自此之后,曾国藩很少在人前卖弄自己,反而虚心向他人学习,做人谦虚踏实。

  为官之后, 曾国藩始终坚持着"天下事知得十分,不如行得七分"的准则,这样的行事准则最终使他成为了一个文能治国、武可用兵的名将、名臣。

  曾国藩的确不失为一个智者,在祖父一句话的提醒下,他立即明白了玩伴越来越少的症结所在,并能够及时改正。所以,他的人缘越来越好,也得到了他人的肯定,从而稳定了自己在官场上的地位。

  这也是曾国藩能够在为人处世方面冠领群雄的原因所在,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一个胸怀大志而外露的人,很容易遭受他人猜疑、妒忌而受到不必要的牵连和意想不到的后果,隐蔽锋芒,才是最佳的为人处世之道。

  曾国藩经常在深夜反躬自省,多次考虑自己的名声是否超过了实际情况。在官场,最忌讳的就是名声超过了实情。一旦自己对他人有了威胁,自己的境况就会很危险。

  在湘军声势日益强大,清廷猜忌日益加深的时候,曾国藩却能以削减军队的做法来打消朝廷的顾虑,从而让自己全身而退,说明了曾国藩做官的高明之处。

  在曾国藩的晚年,更是看重"知十分而行七分"的做官箴言。他还谆谆告诫他人一定要以此作为处世、做官的重要原则。



 

藏官(6)_曾国藩官场笔记_连载_读书_虹桥书吧网




  8.处事不狂,须知进退

  不管为官还是做人,都不可狂妄。没有本事,不要狂妄。有了本事,也不能狂妄。无论是狂妄之行,还是狂言乱语,都应该尽力戒绝。

  狂妄的人往往眼高过顶,自命不凡,目空一切,妄自尊大。这样的人常会给人一种趾高气扬、傲慢无礼的感觉。如果过于狂妄,不懂得收敛,必定会遭到他人的嫉恨,受到打击,甚至会招来横祸。

  而谦恭不狂者,则能避免祸患,同时,还能得到别人的赞赏,营造良好的关系网络。

  曾国藩的官场哲学是戒骄狂的。从他拒绝纵横家王运劝其称帝之事,就能反映曾国藩"戒狂妄"的品格特征与为官风格。

  在太平天国存在期间,王运曾三度至曾国藩驻地探视。咸丰五年冬,王运到武昌曾国藩驻地探望时,游说曾国藩与太平军"连横"反清。

  曾国藩听了,便把王运看做是狂放不羁的人。因此,王运始终只以后辈和朋友的身份与曾国藩论交,从来就没有成为曾国藩的幕僚。

  咸丰十年,王运再次到曾国藩府里拜望,仍然放言而谈,其中也是"彼可取而代之"的意思。曾国藩听着王运慷慨而言,安然坐在案桌边,低着头,若无其事地以手蘸茶水在桌面上画着。一会儿,曾国藩起立更衣,王运便站起看着桌面之上竟写着一长串"狂妄,狂妄,狂妄!"

  后来,曾国藩北上"剿捻"时,王运又来了。因为有了前两次"劝进",曾国藩自然有所警惕。然而,这一次王运没有直接说那些狂悖之语,只是与曾国藩讨论学问。他对曾国藩说:"公之文,从韩愈以追西汉,逆而难,若自诸葛、魏武帝以人东汉,则顺而易。"

  曾国藩听了本来频频点头,之后转念一想,他还是听出了弦外之音:原来王运的意思是让我做曹操!

  这一次,曾国藩故作不知。王运颇为沮丧,只得悻悻而归。

  曾国藩的一生是恭谨的一生,他恪尽职守,忠君之事,无愧于"中兴之臣"的称号。在曾国藩看来,为人狂妄是惹祸之端,更是品行身修败亡之始。他戒狂妄,推崇的是"温良恭俭让"。

  9.让人为师,不为人师

  爱当别人的老师是人的通病。很多官场中人喜欢对别人评头论足,喜欢对别人指指点点,喜欢揭别人的短处,以显示自己的高明。就是在身份悬殊的情况下,场合不适的情况下,甚至也敢僭上冒犯他人。

  比如我们老爱抓住别人的口误,大肆张扬;在书中发现了一两个印刷错别字,也会十分自豪地把它们标示出来,以显示我们的才学。其他百分之九十九的地方,我们也许一窍不通,可是我们对之却能安之若素,不致脸红。独独对我们能够发现的他人的一点瑕疵,肆意批评。

  这种难得律己,好为人师的德行十分不好。既容易开罪于人,又得不到任何好处。

  从人的心性上来看,人都自视甚高。据此可以说,没有人喜欢你当他们的老师。你硬要当他们的老师,只会让人生厌,别无他益。但是我们却天生喜欢让自己尴尬,喜欢扮着老师的面孔吓唬他人,教育他人,满足我们的虚荣心。为什么没有人喜欢的事,我们却偏要做呢?为什么我们自己也不喜欢的事,却要强加于人呢?老祖宗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作为我们的座右铭。

  一般来说,没有人喜欢你当他们的老师。在下面几种情况下,他人更讨厌和嫉恨你冒充他们的老师。



 

藏官(7)_曾国藩官场笔记_连载_读书_虹桥书吧网




  (1)我们很浅薄,却自以为很高明,结果,浅薄的人自告奋勇地批评高明的人,让人且怒且好笑。

  (2)我们是对的,但在那种场合,不合适指出别人的短处,如对方是领导,正在作报告。又如,我们是客人,对方是东家。

  (3)我们是高明的,但因身份的差异,不能指出对方的错处,如下级对上级,臣民对皇帝。

  (4)他人极需要荣耀的时候,如在女朋友面前,等等。

  如果在上述情况下,我们不明情理,冲撞他人,他人定会异常恼怒,会视我们为仇敌。糟糕的是,好多人都难明这种事理,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因此而得罪他人。树敌生怨,结果惹下乱子或敌怨,我们还不知道咎由何取,谁是祸首,糊里糊涂地在人际关系中失败,影响了我们生活的诸多方面。

  如果在官场上爱当别人的老师,不仅不讨人喜欢,更会制造敌怨。很多人就因为这种几乎没有目的和必要的闲言碎语而敌怨于人,遭惹杀身大祸和积年仇怨。

  曾国藩就是一个不好为人师的人。

  在朝堂上,有的大臣对皇上的一些做法不满,通常会当场反驳,并把这种行为看做"良药苦口"。曾国藩从不这么做,即使他认为皇上做得不对,也不会当庭反驳,而是事后给皇上递折子,委婉含蓄地指出不妥之处。

  这两种做法的结局就是,曾国藩的官越做越大,那些铮铮铁骨的"谏臣"大多因为得罪皇上没什么好下场。

  爱当他人的老师,自己得不到什么好处,还会因此开罪于人,这样两头不讨好的事情,我们做它干什么?与其好为人师,不如让人为师。

  10.神龙见首不见尾

  我们都知道,龙可称得上天地之间威力较大的动物了,但龙如此强大,还是经常的隐藏自己。所以龙在日常的活动中,根据情况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这其实就是韬晦之计。

  在《易经》乾卦中,有"潜龙在渊"之语,其意指君子待时而动,要善于保存自己,不可轻举妄动。

  对《易经》中"潜龙在渊"之语,曾国藩早就已经注意到了。在他初建湘军时,水陆两军加起来也只有一万余人,而太平天国当时却有百万之师。曾国藩若是轻举妄动,无异于以卵击石。所以他一直隐忍不发,掩藏实力,等待湘军强大那天。

  韬晦之计在我国历史上可谓是丰富多彩,特别是那些面对君王之威,深陷官场险恶之中的官吏来说,他们如果不懂得一两种韬晦之计的话,是很难保全自己的性命的。下面就拣取历史上的几种加以举例说明:

  (1)装疯卖傻可以保身

  燕王部属葛诚被建文帝收买,骗朱棣入京(南京),建文帝本想将他扣留,但一时找不到借口,便又放他回了燕京。燕王一回,立刻装疯卖傻。有一次出门几天不回,后来有人找到他,见他睡在泥淖里,把他扶起来,他还大骂:"我好好睡在床上,干吗要扶我出去?"他在暑天穿着皮袍围着火炉还浑身打抖,说天气太冷了。以此瓦解了建文帝对他的猜忌。

  (2)自伤避祸

  在国民党抓壮丁时,有一位青年农民将自己的右手食指砍掉,抓兵的见没有食指,无法扣动枪的扳机,便没有抓他,从而躲避了战死的厄运。

  (3)安睡保身

  宋神宗年间,苏轼被人诬陷而下狱。一天夜里他正要入眠,忽有一人走进囚室,放下一箱子做枕头,倒地便睡。



 

藏官(8)_曾国藩官场笔记_连载_读书_虹桥书吧网




  苏轼以为他是新来的囚犯,未予理会,只管安睡。不料在天快亮时,那人推醒苏轼,对他说:"恭喜,你安心吧,不用愁了。"

  原来那人是皇上派到狱中观察苏轼的太监,他回宫里禀报:"苏轼很安静,夜间睡得很沉。"

  神宗点头说:"我知道他问心无愧。"

  不久,苏轼就被释放出狱了。假如苏轼没有狱中安睡的胆魄,真不知会怎样。

  (4)巧为避祸

  中国古代有个叫周玄素的画家,一天皇帝高兴命令他在宫殿的墙上画一幅《天下江山图》。周玄素说:"我还没有游遍全中国,不敢接受你的命令。只有请你先勾勒一个草图,我好加工润色。"于是皇帝就亲自拿起笔,画出了规模宏大的模样,让周玄素加工。然而此时周玄素又说:"皇上山河已经确定,哪能稍作更改呢?"皇帝听他这样说,也只好笑着作罢了。就这样,周玄素巧妙地违抗上命,躲避了可能因不合旨意而招来的灾祸。

  韬晦之计是在自己力量尚不足、羽翼尚未丰、战机尚未到时,隐瞒自己的真实意图,避免对手发现自己和谋害自己,从而保存自己,以待今后再战的计谋。

  11.藏锋蓄志,才气内敛

  同样是官场中人,有些人平淡从容,有些人锋芒毕露。实际上踏踏实实的人很容易与人共处,而锋芒毕露的人则没有什么太好的人缘。

  锋芒本意是刀剑的尖端,就像人们显露出来的才干。锋芒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刺伤别人,也会刺伤自己,因此显示自己的锋芒时应该小心谨慎,有时应该将其收敛在剑鞘里。

  曾国藩能够成功的最大原因,就是深谙藏锋的道理。梁启超说曾国藩"有超群轶伦之天才,在当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

  很显然,曾国藩不是钝拙愚柔之短才,其一生所表现的才智可谓超逸绝伦,实为百年难遇的将帅之才。然而,为什么他还要自称愚钝呢?

  曾国藩的祖父曾经对他说:"尔的官是做不尽的,尔的才是好的,满招损,谦受益,尔若不傲,更好了。"

  曾国藩并非无才,而是大智若愚。因为他深知,才是靠不住的,如果恃才傲物,就容易泛滥横流,招来祸端。曾国藩不仅才高八斗,更重要的是他能将才气内敛,这才是他真正高明之处。

  屈是为了伸,藏锋则为蓄志。不屈难以伸展,不藏锋志则不来。曾国藩认为,人单有志不行,还要修炼自己,蓄势而发。而要做到这些,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戒傲气、少言实干。他在给兄弟的信中写道:"我在军中多年,怎么会没有一点可取呢?就是因为’傲’字,百无一成。"正因为曾国藩常能如此自我反省,才能时刻把握自己,以规避不测的祸事。

  在恰当的场合显露出来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带刺的玫瑰最容易伤人,也会刺伤自己。露才一定要适时、适地。时时处处才华毕现只会招致嫉恨和打击,导致做人及事业的失败,不是智者的所作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