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法院执行难:汉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脊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2:59:37
     
    “汉字落后论”的幽灵,在中华大地游荡了近百年。“五四”时期的所谓“汉字革命”将汉字与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道德、就文学、旧文化相提并论。一些文化革命斗士、旗手,成了批判汉字的斗士、旗手。解放以后,“文字改革委员会”以鄙视汉字的态度、敌视汉字的立场,一心琢磨着、算计着如何彻底消灭汉字,给汉字加上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进行全面的封杀。祖国培养的某些语言学家,也成了自己母语的审判官和掘墓人;一些语言文字工作者,成了打到汉字的急先锋。
     瑞典汉学家高本汉说:“中国人抛弃汉字之日,就是他们抛弃他们自己的文化基础之时。”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承载中华数千年灿烂文明的汉字,而他们的子孙却要自己来挖掉自家的墙角,要亲手毁掉这珍贵的文化遗产,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悲剧。
     汉字是民族传统文化之瑰宝,汉字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民族文化底蕴,它坦露着民族文化的心迹,汉字优美如画,潇洒飘逸,别具神韵、气质,是一种无与伦比的高雅的文字。
    汉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是传统文化的脊梁,是“压缩”的传统文化精华。汉字是打不倒的!

一,汉字是“意象文字”
对于汉字的研究必须回到我们的故土家园,回到传统的形而上来。中国传统哲学的经典概括应该是“一元论”——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二元合一的认识论。而我们往往习惯于主客分离的二元论的思维模式,如人们关于传统思维的某些表述——直觉性,、顿悟性、形象性、系统性、整合性等,这种认识都陷入了二元论的误区。中国传统思维不是纯抽象的精神活动,而是二元合一的认识过程。古人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始终带有一种强烈的主体意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难分难舍的,在一切认识过程中很难找到纯粹的单一的抽象,抽象的意念总是用具体形象来表达。这种二元合一的思维模式对于中国人来说具有认识论的意义。笔者且将这种思维模式名之为“意象思维”。“意象”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范畴,下面予以说明。
       ,指主体的思想意识、主观意念、主观情意、精神气韵、事物的本质,总之是主体的思想、思维、认识、情感活动,属主观范畴。提升到形而上则是指传统的世界观、认识论,、价值观、审美观等传统观念。
      ,即自然、社会、人生中的客观形象与现象,是认识的对象、客体、属客观范畴、主体(古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观人事(及社会),所观察的的就是“象”,如天象、星象、气象(不是天气,“气”即物的本原])、物象、事象、事象、声象、人体的脉象、脏象等。
       意象,客观存在的象,一旦被觉察、被认识,就与主体的“意”结合而成为“意象”。天人合一的世界观认为天、地、人、社会,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宇宙间万事万物,一切自然、社会、人事现象,人的一言一行,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单独发生的,是天道、物理、人性的表现,而天道、物理、人性是同一的(不是“统一”),这就是主体之“意”。
       意象思维,主体观察万象之时,主观的“意”即十分自然地与“象”结合而成为“意象”。主体思维过程中一般不存在孤立、单纯、客观的“象”,而是有“意”之“象”,即意、象结合的“意象”,再以“意象”为材料,进一步展开一系列思辩活动,这种思维活动,就是所谓的“意象思维”。
        如《史记》载:范增对项羽说:“吾令人望其(沛公)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之气也。” 这里的“龙虎之气”皆为意象,决非自然之风云、山中之猛虎,水中之蛟龙。范增通过龙虎五彩之云气这些“意象”,来表达对刘邦的判断。
       古人无论一个概念,一种思想的表达,或哲学思考,所运用的都是意象思维.。“意象”成了传统思维的细胞。每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意象,汉字是意象思维最成功、最典型的范例——可感性形象与抽象意念的统一体,是主客二元合一的认识论的产物。
       主观意识与客观形象在汉字中融为一体,所以说汉字不是象形文字,而是“意象文字”。其“象”为汉字的字形和字音,表层文化意义而已。其“意”(对形象的概括和抽象)是汉字的深层文化意义。每一个汉字都是“意”与“象”二元合一结构而成。
        如“一”字,就其“象”来说,是平平直直的一横,具体表示“1”这个数。
    但其“意”,则有高度抽象的概括意义:《老子》云“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 物。”所以“一”即宇宙的本原,阴阳的统一体,是一个哲学概念。
        “一”还表示道家的一种思维状态——守一、抱一,指一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触而不辨的,处于混沌的意识状态,以体会万物皆一 的无差别境界。通过守一、抱一的思维活动,理解宇宙同构同 的原理,变“相异论”为“同一论”,变主客分离、天人两分,为主客相融、天人合一,使我与自然归于和谐同一。
     所以,“一”又有统一、专一、同一、纯一、纯正、一致、相同、全、满的意思.。这些都是对“一”这个形象的抽象。


二,汉字深深扎根于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之中,是先民的心声
     汉字的“象”通过象形和象声来表现。
    “象形”就是拼形(即汉字的“形旁”),用线条组装一定的图形,是的视觉信息。拼音文字是听觉文信息,视觉信息比听觉信息更丰富,传递更迅速、更准确。图形的又一优点是形象性强,易于激发识字者的联想。汉字的形体结构讲究上下、左右对称,与中正、和谐的传统审美观认同。
     “象声”是指汉字读音的形象性(即汉字的“声旁”)。汉字由单音节组成,每个音节都有“平上去入”四声,读起来抑扬顿挫,富于音乐美。拙稿诗歌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平仄相对,排列整齐,词、曲句式长短错落有致,体现了汉字独有的韵味。
     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民族,诗的传统绵绵不绝。古老、淳朴、美丽而富于魅力的汉字,给了诗人无限的灵性和感情的冲动。
     所以汉字的字形(即“象”),它不是简单的图画,不是没有生命的符号,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汉字的字义(即“意”),它包含着先民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主客一体的认识论,每一个汉字里都流淌着主体的生命,都渗透着强烈的主体意识,它是先民的“心声”,蕴含着先民们古老的心迹、意识、观念和灵气。汉字很明确地表达了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抽象、分析、综合等思辩过程。是主体对客体的观察、体验的结晶与表达。解开汉字这个“意”的密码,就深入到了汉字的根本,也就找到了中华文化的灵魂与焦点。
      汉字深深扎根于源远流长、绵绵不绝的的民族文化之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超强的稳定性。汉字古今相连,历久不衰,常用常新。学习汉字就是与古人对话,就是开发传统文化,就是继承传统智。汉字古老朴实,虽屡遭异族与同胞的伐挞,但仍然未被异化,仍然与人们的心灵贴近。汉字的稳定性使其承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学习汉字,就是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


三,汉字上凝聚着科学而简约的“语法”
       拼音文字有十分复杂的语法(如词形、句型的变),没有了语法,几个字母是绝对组不成语言的。而汉语则不然,几个汉字就能组成句子。因为汉字在不发生任何形态变化的情况下,其(汉字)的意义、功能、词性都可能发生变化。如“带领”与“领带”,“水车”和“车水”,字的位置一换,其词性、意义都发生了变化,而其形态一点也没有变化。这种“语法功能”的奥秘,仅仅在于“词序”的变化。一般的汉字,绝大多数不止一个义项,且随着义项的变化,其词性也发生变化——所以,汉字也具备了一定的独特的语法功能。
      
四,汉字是开发儿童智力的工具
     汉字由于是“意”、“象”的组合,所以它是一种“复脑”文字。儿童用右脑识“象”,左脑辨“意”,左右脑并用,这样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互相促进补充,使汉字成为一种开发儿童智力的特别工具。


五,文字高于语言(就汉语而言)
     文字和语言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文字和语言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人类是先有语言而后才有文字,人类创制语言是要创造一种和语言功能不同的,可以“传于异方、留于异时”的超时空的视觉表义符号系统——显然,拼音文字没有很好地完成这项任务,因为,它(拼音文字)只能表音(听觉文字),不具备视觉功能。若干年以后,语音一但发生变化,文字就没用了。而汉语中,方言无数,东南西北,千差万别,提笔一写,识字的人一下子就有了“共同语言”。古今汉字读音差别也很大,但字义却比较完整地流传下来了,使今人能直接阅读几千年前的典籍。
     语言是人们交往活动中自然形成的,约定俗成而已。文字则是人为的,是人的有目的的理性活动的产物,它是文化的载体。文字中的字、词(就汉语而言),比口语中的音节意义(口头语言只能是用音节表达)更丰富(如【yi】这么一个音节,可以用成百个汉字来表示)、更简洁明了、更准确、更精细。文字有很强的造句功能,由文字组成的书面语言比口头语言其内涵更丰富、意蕴更深远、韵味更浓烈、形式更活泼。


      让我们在热爱祖国的同时,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汉语、汉字,认真学习汉语、汉字,传承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