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邓英林简历:天涯观察第253期:“达芬奇”事件另类解读:谁被谁给卖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5:39:50
『天涯杂谈』 天涯观察第253期:“达芬奇”事件另类解读:谁被谁给卖了?作者:xiaozhu909  发表日期:2011-7-13 18:11:00
回复 
          .ztpage {BORDER-RIGHT: #82a6c9 3px solid; PADDING-RIGHT: 5px; BORDER-TOP: #82a6c9 3px solid; PADDING-LEFT: 5px; PADDING-BOTTOM: 5px; MARGIN: 0px auto; BORDER-LEFT: #82a6c9 3px solid; WIDTH: 880px; PADDING-TOP: 5px; BORDER-BOTTOM: #82a6c9 3px solid; BACKGROUND-COLOR: #fff}.ztpage table {width:880px;background-color:#fff;}.ztpage table td {text-align:left;white-space:normal;width:880px}.ztpage .tdbar {font-size: 16px;padding:6px 15px;background-color:#6699cc;clear:both;color:#fff;font-weight: bold;margin-bottom:5px}
.ztpage .tdcol h1 {font-size:20px;}.ztpage .tdcol {font-size: 14px;padding:4px 10px;line-height: 22px;color:#000;clear:both}
.ztpage .tdcol h2 ,.ztpage .tdcol h3 {margin:5px 0px;padding:0px ;color:#333}.ztpage .tdcol p{text-indent: 28px;text-align:left;}.ztpage .tdcol img {float:left;margin-right:10px;margin-bottom:10px}.ztpage .ztend {background-color:#e4eef8;}.ztpage .foot {font-size: 14px;padding:3px 3px;background-color:#1c64aa;color:#fff;font-weight: bold;}

走进毒时代,总有一款适合你

最近,关于“达芬奇”事件的纠葛被闹得沸沸扬扬。整个事件我想我不需要再复述,大家也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在这里我想用另外一个角度来谈一谈这个事件的负面影响。

其实,“达芬奇”的事件之所以引起广大关注,主要还是因为其“暴利”以及冒意大利原装家具之名行在国内制作之实。国内制造就国内制造吧,选材用料做工都是绣花枕头做法,表面金碧辉煌,内在低成本次材料。关键是,如此的暴利,竟然在国内已经形成了“品牌价值”。

据报道,短短十一年间,达芬奇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杭州、香港等地开设近20家旗舰店和专卖店,代理销售的家具有卡布丽缇、珍宝、好莱坞、阿玛尼、范思哲、芬迪和兰博基尼等多个“国际超级品牌”。仅2007年一年,达芬奇在上海的营业额就高达1.5亿元,占整个集团营业收入的70%。为此,达芬奇更在去年向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办理了辅导备案登记,进入上市辅导期。也就是说,如果事件不曝光,达芬奇或许很快就会上市圈钱,拿着股民的钱谋划着“更高巅峰”了。

可怜的中国消费者

就算逃得了‘杂牌军’,也逃不了‘正规军’

从其危害性来说,或许“达芬奇”事件不会比一个毒豆芽的社会危害性大,因为毒豆芽虽然是一个小贩的行为,但其实际的破坏力却十分惊人。可以让广大群众身体受到伤害。而家具呢?好歹只是躺的坐的或者用的,即使散发点有毒有害气体也不会比其他的装修材料危害大多少。而让人们真正“肝颤”的,还是我们越来越发现,国内“知名”或者“著名”品牌的基本自觉性已经丧失殆尽,而“诚信”的商业准则,已经变成了浮云。在如今这个年代,似乎企业的高盈利基础,只有弄虚作假。大家一起维护一个行业骗局,当一个行业的人到另一个行业买东西的时候,也可以不需要顾忌什么了。因为很多事不摆出来还好一些,摆出来了就接受不了。所以一种特殊的现象逐渐横生,那就是卖豆芽的从不吃豆芽,卖火腿的从不吃火腿,卖豆腐的不吃豆腐,卖家具从不用自己厂家的家具。大家是“铁拐李把眼儿挤,是你糊弄我我糊弄你”。

说起来在中国当消费者真是不容易,每一个人都要把自己训练成专家,买吃的,要从气味、颜色、大小等等方面研究,看看是不是有害。买用的,就要先学一些专业知识来补充自己的不足,否则就要不知不觉的让身体受毒害。而随着物价上涨,实体经济不好做,有钱的主在那总不是个事,总要用钱吧?哎~不如买点贵的,买了贵的好歹相对骗人的少,自己睡得舒服,少接触啥甲醛、异味还有啥化学毒素的。而且还能让自己享受一下“帝王般的感觉”其实也应该有帝王般的感觉了。因为从哪方面看,上百万买的床怎么也比直接用这些钞票摆张床要舒服吧?可是万没想到啊!原来花这么多钱买的床还真不如用百元大钞摆张床睡得踏实。因为好歹摆起来还红彤彤的好看,唯一的味道也不过是人民币的墨香味道,怎么也不会出现啥异味。

有人说了,活该,谁让你花那么多钱买啥奢侈品那么盲目的?知道啥叫奢侈品不?就是中看不中用的东西。再说有钱非要那么奢侈干嘛?看被骗了吧?这一点我就想不通了。原来买奢侈品,还有个盲目不盲目?我买东西,不管买多少钱的,我是消费者,消费者买东西还要带上显微镜去研究一下这东西怎么回事?那是监管部门干的事,我买东西就是要花钱去买物有所值的东西。虽然很多东西看起来觉得不值,可实际的价值确实是值得才叫奢侈品,并不是弄一堆树脂材料包上一堆木粉渣子弄一个表面光鲜叫奢侈品。还是那句话,我买啥,要对得起我拿出的钱。

商人无诚信,只重眼前利益

所谓品牌只是圈钱的牌坊

最可悲的,还是这一个已经发展了多年的品牌,不论是从旗舰店还是专门店,整个的从生产运输、进入营销系统以及售后服务其实整个链条已经建立起来了。但是在这种暴利追逐的思想以及心态下,往往就会罔顾自己多年苦心经营的企业。我们固然不能要求每个企业都有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心。但是,我们中国自商业开始出现以来就一直有个潜在的规条约束,那就是诚信为本。一句“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道尽了我们商业发展之本。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已经知道了一个企业真正的发展之路,可是我们某些企业却为了眼前的利益不断的挑战大众的容忍限度。

近些年来,因为丧失诚信而付出高昂代价的不在少数。众多当年的知名品牌,像南京冠生园、三鹿牛奶这样的企业让老百姓丧失信心后都轰然倒塌了。而很多知名企业虽然还未倒闭,但因为老百姓的信心丧失而导致巨额损失摇摇欲坠的也不在少数。品牌之所以有巨大的无形资产,就是因为他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已经建立了一座强有力的诚信堡垒。而支持这座巨大堡垒的就是企业的诚信和质量的保证。如果企业想投机取巧,存在侥幸心理,那么代表你的堡垒也是豆腐渣工程一遇到点考验即轰然倒塌,多年经营也会毁于一旦。

记得多年前,诚信这个词是最多出现在人们视线当中的词汇。而如今人们之所以不愿意再多提起,是因为现在没有诚信不讲质量的企业太多。大家都在争取利益的同时,已经忘记了为商之本和企业能够长久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希望那些已经出问题的企业能够受到教训,也希望那些还没被查到但是已经这么做的企业想想该怎么做企业。记得十年前我们的企业家们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我们一定要把我们的企业做成百年老店。现在看来,如果你没有反省自己企业的根本发展依托在哪里,丧失诚信体系,那么不用说建立百年老店,就是真的有百年老店传到你的手里,也会被你败掉。

浮躁的国度,浮躁的企业

想做百年,该恶补良心了

一个维持了多年的品牌,最终变成了一个大骗局。当这个国内号称是意大利品牌的企业信誉扫地的时候,人家意大利土生土长的品牌坐不住了,原来中国钱儿这么好赚,再怎么说我们意大利本地品牌的材料肯定比这假冒的好。看我们赚这点钱不容易的,看人家中国品牌,随便糊弄糊弄就上亿的赚,人家还要上市,圈更多的钱。不行,我们也要来赚钱!所以从这个事件之后,竟然有无数意大利品牌摩拳擦掌,真不知道要替想买奢侈品的人高兴,还是替中国的厂商感到羞愧。

“达芬奇”事件反馈出来的其实更多的是对我们浮躁的企业发展模式的一种揭发和挑战。到底我们应该以怎样的企业态度去面对客户,并维护自己多年逐步稳定下来的商业信誉。我们的企业,宁可喜欢包装一下牌子,然后低价制造,也不会愿意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行业成为百年老店。这样的商业模式到底可以维持多久?我们的消费者对越来越多的品牌产生信任危机什么时候才能让他们警醒呢?看来只有让他们接受市场的惩罚,才知道啥叫“百年道行一朝丧”!诚然,消费者也是因为经受了太多企业丧失诚信的事件,逐渐变得“成熟”起来了。这种“成熟”则必然会对企业产品和品牌的信任大幅下降。品牌的巨大无形资产也就自然“贬值”。一个企业如果一旦被质疑,那么无论怎么补救也无法挽回。希望企业能够自查自省,静下心来做好品牌,否则企业发展之路会越来越窄。

结束语

如果企业始终无法走出自己的功利心理,这样的企业如果倒了,就倒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