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百三与小三:秋季生病多源于秋燥 中药调养应润燥养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2:18:14

秋季的中药调养重在解决秋燥导致的一系列现象或疾病。因此,中药调养的总原则应以清润为主。
 
  1、清燥益气生津

  秋天阳气渐衰,阴气渐盛,气候干燥,多风多尘,秋燥易伤津耗气,药物调养应重在清燥益气生津。如选用桑叶、桑白皮、苏叶、太子参、西洋参等药物进行配方调治。

 

  2、滋阴润肺濡肠 

  肺为娇脏,与秋令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初秋多温燥,深秋多凉燥。秋令宜选用具有滋阴润肺濡肠的药物进行配方调治。如百合、枇杷、蜂蜜、沙参、麦冬、胡麻仁、阿胶、玉竹、生地、玄参、白芍、瓜蒌仁、天花粉、甘草等。肺燥肠秘,肺气不降则咳嗽、气喘,应配合润燥化痰止咳的中药,如杏仁、枇杷叶、紫菀、款冬花、半夏、瓜蒌皮、陈皮、浙贝母、川贝母、白芥子、莱菔子、苏子等。

 

  3、兼顾健脾补肾

  中医认为,肺在五行中属金。根据五行相生的理论,脾(土)生金,肺(金)生水(肾)。因此,秋季在调理肺脏功能的同时要兼顾脾肾两脏。健脾益肺的有黄芪、党参、人参、白术、莲子、大枣等;补肾纳气、敛肺平喘的有核桃、白果等。在秋季还可通过有选择性的应用这类中药进行适当配伍做成中药调养便方、药膳食用。

 



  接下来就来看看常用的药物。

  1、滋养肺阴

  麦冬:可防治初秋暑热未退或秋令燥邪伤阴见口燥咽干、咳嗽咯血、口渴便秘、心烦心慌等症。本品是秋季调养的佳品。一般入煎剂,每次10-15克,亦可用开水泡代茶饮服,每次。

  天冬:可防治秋季温燥伤肺。

  石斛:可防治燥热伤津出现的口干舌燥、咽干目涩、大便秘结等症。

  玄参:对燥邪为患有调养作用。

  生地:能防治秋季燥热伤阴或肝肾阴虚出现的口干口渴、潮热盗汗、虚烦不眠、须发早白、肠燥便秘等症。

  沙参:能防治秋季肺燥或肺热咳嗽,口渴咽干、大便秘结等症。

 

 

  玉竹:对于秋季的燥咳证,阴虚劳嗽或阴虚外感等均有防治作用。

  百合:可作为秋令补益肺气、润肺生津的常用品。

  天花粉:能防治秋季肺热燥咳、津伤口渴等症。

  黄精:对于秋季的阴虚劳嗽、肺燥咳嗽等证有防治作用。

  阿胶:秋季用阿胶能起到养血滋阴润肺等作用。

 

  2、润肠通便

  蜂蜜:是秋季常用的保健品。可冲服,每次15-30克。

  瓜蒌仁:性能防治秋季燥邪犯肺,肠燥便秘之症。一般入煎剂。

  火麻仁:可防治肠燥便秘,也可应用于老人、妇女产后的便秘症。

  郁李仁:常与火麻仁、杏仁等润肠药同用,具有润滑性缓泻作用。

   胖大海:能防治秋燥津伤,声音嘶哑,甚或失音,肠燥便秘等症。一般用开水冲泡饮服,或入煎。

  黑芝麻:对于秋季肠燥便秘或肌肤干燥、须发早白,或老人肝肾亏虚,亦可妇女产后乳少等症,均可服之。

   当归:对于秋季的阴血不足见肌肤干燥、肠燥便秘者有良好的作用。

  何首乌: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并有轻泻的药理作用。

  桑葚:适合于秋季津伤口渴或肠燥便秘者服用。可水煎或取汁熬膏。

 3、润燥化痰

  百部:能防治秋季肺燥干咳,肺痨久咳、痰中带血,或百日咳等症。

  枇杷叶:具有润肺化痰、止咳降逆等作用。

  马兜铃:可用于秋季肺热咳嗽、肺虚久咳或肠热痔疮出血等症。

  川贝母:有显著的镇咳、化痰作用。

  罗汉果:对于秋燥咳嗽、咽干舌燥、肠燥便秘等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4、补养肺气

  西洋参:是秋季燥邪导致气阴两虚出现口渴、口干舌燥、便秘等症调治的佳品。

  党参:可防治秋季肺气亏虚或肺气阴两虚出现咳喘气短、声音低微或嘶哑等症。

  太子参:治疗肺因燥邪或热邪所伤,导致气阴两虚,出现咳嗽气短痰少,或见口干舌燥等。

  黄芪:秋季气虚者常用的保健之品,可卫气固表,抵御外邪的侵袭。

胡桃仁:适用于秋季的调养,特别是深秋季节身体的调理。

  冬虫夏草:为补益肺虚的良药。

  山药:秋季使用可补肺气,益肺阴,防治肺气阴两虚,出现虚劳乏力,咳喘少气,无痰或痰少等症。此外,山药本属食物,可以替代粮食食用,能强身健体。因此,也是秋令常用的补养保健品。

 

 

   欢迎走进冬韵如歌的个人图书馆 --冬韵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