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邮件开头的问候语:泰军拒绝认罪 中国必须直接插手中南半岛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7:37:01


  综上所述,中国在未来二十年内要建构一个以中国为中心,以中国为大脑和心脏,以中国为物流集散地的“大中华经济圈”,这个“大中华经济圈”的建构关系到未来中国的长治久安。而这个“大中华经济圈”的未来拓展空间以东盟为最佳,东盟内又以中南半岛为最佳(陆路相通,铁路可以通达)。分析到此,我们大家就都知道了,中国在中南半岛的经略对中国的经济是多么重要,更别提政治军事了。


  我们现在把眼睛转移到中南半岛上来,仔细看看中南半岛上五个国家(缅甸、老挝、越南、泰国、柬埔寨),这五个国家,基本都与中国有过恩恩怨怨的历史,我将简明分析下这五国与中国的关系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再说说在“美国重返亚洲战略”情势下中国之中南半岛的经略策略。


  先说越南,越南一定是中国在中南半岛经略上短期和长期的障碍,更远的未来才又可能成为有利因素。越南几十年以来一直有一个“印度支那”联邦的迷梦,曾经入侵过老挝和柬埔寨,号召和强迫中南半岛各国组建“印度支那”联邦以抗衡中国,在冷战时代,我们的领导人指越南这是霸权思想,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之后越南收敛了构建“印度支那”联邦的梦想和行为,并逐步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但是在现今中国与越南有南海领海争端的情况下,越南必将成为中国中南半岛经略的一大障碍。不过我们也应看到,在长远的未来,越南依然拥有融入“大中华经济圈”的基础。


  再说缅甸,缅甸近几十年来是中国的可靠伙伴,这是众所周知的,我也不着墨说了,但是在美国重返亚洲以及围堵中国的战略情势下,缅甸国内出现了一些不安定的因素,再加上缅甸国内的势力构成的不稳定,给我们在缅甸的进一步发展,甚至给我们把缅甸融入“大中华经济圈”带来一些不可预见的不稳定。


  再说柬埔寨,柬埔寨是中国的友好联邦,我们曾经帮助柬埔寨击退越南入侵,我们与柬埔寨国王有深厚友谊,柬埔寨政府也与中国素有交流,柬埔寨国内经济也有很大一块掌握在华裔华侨手上,可以说中国未来要在柬埔寨进一步发展不会有太大困难。但是,柬埔寨经济目前很大一块却依赖越南(有朝一日中国-东南亚铁路网通达柬埔寨之后,这一状况必将扭转)。


  再说泰国,泰国是中南半岛五个国家中经济发展最好的国家,这与泰国的地利条件(气候适宜,地势以平原为主)以及泰国政治高层的领导以及泰国国内华裔经济势力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还有一大因素就是泰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各方势力博弈中的左右逢源。泰国有较好的经济基础,中国与泰国在未来的经济融合对双方都有利,但是因为泰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左右逢源,以及泰国国内的政治构成(详见我的《“湄公河惨案”背后:中泰关系进入岔道口 各方势力错综复杂》一文)给泰国彻底融入“大中华经济圈”造成一些可预见的不稳定。


  最后再说老挝,为什么最后说老挝?因为老挝的特殊地域位置,对于我们解决[在中南半岛上述四国构筑“大中华经济圈”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重要作用。老挝背后与中国接壤,左上靠缅甸,左下隔湄公河与泰国相望,下面靠柬埔寨,右临越南……大家可以联想,这是多么重要的一个地缘结构啊。但是老挝国内地势险峻复杂,山林密布,经济又极为贫困,是亚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但是正因为老挝的贫穷,老挝急需中国资金和技术,这为中国在老挝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参与留下巨大操作空间。可以预见中国未来将在老挝发挥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但是,老挝在政治和经济上都严重依赖越南,越南党政军在老挝的影响力巨大,这一点给我们在老挝的经营造成了最大的障碍。


  上面分析,我们已知道,长远来看,中国国内目前的一些不适应中国竞争环境的、供应链下游的实业企业将会转移到周国周边国家,中国必将要在中南半岛拓展政治经济势力,把中南半岛融入“大中华经济圈”,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拓展生存空间。而这次“湄公河惨案”的发生暴露出中南半岛的复杂性,也让我们看到泰国国内三方势力的斗争形势,更让我们看到中国未来要在中南半岛拓展政治经济势力必将不会一帆风顺。形势是复杂的,困难是巨大的,但是路还得走,怎么办?在我看来,主要思路应该是:“全局把握,稳住一点,区分对待,各个击破,整体联合”。


  什么叫“全局把握”?,就是说,我们要把中南半岛当做一个整体来通盘考虑,全局谋划。


  什么叫“稳住一点”?,就是说,我们要在中南半岛的拓展进程中找到一个可以左右全局的战略基点,并稳固它。


  什么叫“区分对待”?,就是说,我们要把中南半岛的五个国家根据他们各自的国内形势,以及他们与我们的关系现状,区分对待,有拉有打(“打”是为了以后的“拉”)。


  什么叫“各个击破”?,就是说,我们在“区分对待”的基础上,针对各国的具体形势发展,分步骤的巩固住中国在各个国家的影响力。


  什么叫“整体联合”?,就是说,我们在“各个击破”之后,把中南半岛五个国家融入“大中华经济圈”,并在长远未来考虑拓展到整个东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