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k17 92梦之队在哪:新课程标准的网络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2:00:41
山东省电化教育馆《新课程标准的网络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实施方案
录入:山东省电化教育馆 来源: 时间:2006-01-01 点击数:0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多媒体网络(网络教室、校园网、城域网)教学的迅速发展,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特别是基于网络的教学资源库建设,越来越显得重要,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二十几年的电化教育的实践证明,电化教育的发展严重受到电教教材和软件的制约和影响。多媒体网络的发展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优秀网络资源库的支持,多媒体网络的优势和作用就不可能发挥,其发展也是盲目的。根据今年8月份统计,我省中小学已建网络教室的学校有3475所,已建校园网的学校1176所。虽然网络硬件条件发展迅猛,但据我们调查目前学校网络的利用率还很低,许多学校的网络服务器缺乏教学资源,因此,在一些地方校园网成了形象工程,计算机成为高级打字机和网上新闻猎取器的现象还普遍存在。究其原因:
1、单靠教师制作课件,费时费力,对网络教学无济于事。
目前,许多学校的教师具备制作课件的能力,但制作的课件大多用于多媒体教学,不能用于网络教学。教师制作网络教学的课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制作的数量有限,远远不能满足网络课堂教学的需要。又因学校之间没有建立共享资源的机制,教师开发的优秀教学资源无法共享。虽然有的学校在努力建设自己的资源库,但是人员、精力、财力、时间消费很大,而收效甚微,力不从心,很难满足教学的需要。因此在资源库的建设上出现了各自为政的局面,造成了重复劳动,低层次开发,继而造成了学校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到头来,还是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使信息技术设备闲置浪费,优势无法得到发挥。所以,网络教学的资源单靠学校自身是难以解决的。
2、因特网资源直接用于课堂教学,如大海捞针,难保实效。
因特网上虽然有丰富的资源,但适合直接用于网络课堂教学的资源却少得可怜,若让学生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上,从因特网的海量资源里找出课堂学习所需要的信息并非易事,既浪费了课堂时间,又难以保证学习效果。实践已经证明,因特网资源是不适合直接用于学生网络课堂学习的。
3、目前资源库产品中没有网络课堂教学资源,即缺少网络课程资源库和研究性学习专题库。
目前的资源库产品虽然形式多样、种类繁杂、功能各异,但也没有专门用于网络教学的资源库,而且成品资源库的质量参差不齐,使用过的学校普遍反映当前成品资源库存在如下两个突出问题:
(1)成品资源库的形式单一,使用不方便,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当前市场上流行的资源库产品主要是教学素材型资源库,素材型资源库主要为教师制作教学课件提供素材和备课提供参考资料,教师要从资源库中找到所需素材并把它按自己的教学设计搬到课堂上,还需要付出艰苦复杂的劳动,也不是一般教师所能办到的。同时,目前各资源库的素材大同小异、层次较低、分类不规范、检索不方便,教师很难轻松快捷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素材,影响教师使用的积极性,所以实用性较差。在我们调查中了解到,目前中小学教师特别希望有直接用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网络课程资源库和研究性学习资源库,但在成品资源库中却没有。
(2)成品资源库的内容滞后,又缺少更新机制,生命力不强。
在我们接触到的成品资源库中,虽然看起来都貌似强大,动辄几十到上百个GB,但对新的课程改革精神和新的课程标准来说,无论从设计理念上,还是资源内容上都是滞后的。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学形式的日趋多样化,教师和学生需要更多的、与教学需要相适应的新鲜资源,尤其是网络课程资源和研究性学习资源。目前厂商还不能根据学校教学需要提供定期更新的服务,即使个别厂商承诺定期进行资源扩充或升级,但缺少更新机制,很难保证扩充和升级的是符合新课标的新鲜资源。因为符合新课标的新鲜资源不在厂商手中,也不在专家手中,而是在广大课程改革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手中。因此成品资源库是不可能及时更新的,不能及时更新的资源库,就无生命力可言,终究是要淘汰的。
由此可见,缺少直接能用于课堂教学的网络课程资源库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的桎梏。只有这一问题解决了教育信息化才能得到真正发展,才能真正发挥校园网建设的投资效益,才能真正做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建设直接用于课堂教学的网络课程资源库必须由教育主管部门统一规划,统一组织,集中各地名校名师的优势力量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因此,省电教馆准备组织建立全省范围内的多媒体网络课程资源库的研究、开发、使用、管理和更新为一体的资源库建设新体制。同时,为了满足广大中小学在新课程改革中对网络教学资源的需要,避免和减轻学校教师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的重复劳动和负担,我们积极申请了国家教育科学“十五”重点研究课题《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的子课题《新课程标准的网络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这一课题作为我省中小学的一个共同研究课题。
二、研究的目的
1、开发建立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网络教学资源库。
学科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形式主要是在现有成品素材型资源库的基础上开发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课程资源库和研究性学习专题资源库。
网络课程资源库:遵照新课程标准和课改新思想,以新教材为参考,分学科设计开发适合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课程,逐步形成资源库。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简单地说,网络课程就是多媒体电子自学教材。要站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上开发设计满足各层次学生学习需求的网络课程资源库,使学生能直接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库进行学习活动。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网络课程资源库也必然满足不同教师的教学需求,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库直接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因此,网络课程资源库能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研究性学习专题资源库:主要是配合新课改设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利用网络资源的研究性学习而设计开发的专题性资源库。是按研究主题组织学习资源,设计学习策略,形成研究性学习专题库,用于学生自主或协作的研究性学习。
2、研究探讨新课标新课程下的网络教学模式和规律
本着边开发边应用、在应用中研究的原则,在建设资源库的过程中要立足于用。开发的目的是为了“用”,做到不是能用,而是好用,不仅好用,而且用好,要用好必须在使用中研究。要研究探讨新课程标准下的网络教学的新规律、新模式,产生新的教学效果,培养出新的人才。
3、建立教学资源库设计、开发、管理、使用和更新的新机制。
建立起我省资源库建设新机制:广大课改教学的一线教师、专家和技术人员共同设计,分工协作开发,统一平台管理,共享使用,随时更新的共建、共享的新机制。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1、新的课程改革理论
新课改理论是这次课题研究重要指导理论,也是建设网络课程资源库的指导思想。要树立大课程观,树立学习化课程观;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树立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全面发展的发展观;要树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新的知识观。这是建网络课程资源库库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最终目的。
2、新的课程标准
新的课程标准是这一课题研究的基本依据和准则,在课题研究中要严格遵照新的课程标准,主要参考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新教材为主,同时参考其他版本的新教材,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数字化,编制成多媒体网络课程。
3、现代教与学的理论
开发建设应用多媒体网络课程资源库必须以现代教与学的各种理论为基础,如:人本理论、元认知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发现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先行组织者理论、学习条件理论、掌握学习理论、信息加工理论、暗示教学理论……等等,还有许多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都从教学过程的不同角度解释了不同的教与学的现象,我们要用这些先进的教与学的理论来指导和解决我们建库过程中的所有具体问题。因为我们建立的是网络课程资源库,其应用对象是学习者,学生是学习者,对教师来说也是学习者,教师的学习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因此课程资源库中每一学习问题的引入和展开,每一学习资料的呈现方式,每一评价反馈方式采用,以及应用何种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等,都要有一定的教与学的理论为依据。
四、技术要求
1、要遵循教育部制定的《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规范(教学资源相关部分)V1.0版》、《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应用规范》的要求。
2、完全基于Web平台,采用HTML格式,能用IE浏览器进行访问浏览。
3、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超文本技术、超链接与嵌入技术、以及交互、导航、评价等手段解决学习的具体问题。
4、资源库共享采用会员制。
五、研究方法
采取全省参与本课题研究的学校统一研究规划,分工协作开发,共享平台应用,综合进行评价,在应用中反复修改完善的行动研究法。
1、统一研究规划:全省参加本课题实验的学校按学科成立研究组。学科研究组遵照省课题组的要求制定学科研究计划,定期集中进行研讨交流活动,相互学习,相互研讨,不断提高资源库开发设计的水平。同时,通过研讨交流,又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对课题研究——即网络课程资源库和研究性学习专题库建设的内容、形式、开发方法、格式标准、技术规范、评价体系、进度要求等随时都有一个明确一致的目标。
2、分工协作开发:学科研究组要根据自己制定的研究计划,具体商定开发内容,分工落实开发任务,避免重复开发。同时又要相互协作,及时交流,统一进度,共同提高。边研究探讨,边开发设计,边教学应用,边修改完善。
3、统一平台应用:省课题组负责将各学科协作组开发制作的资源统一到一个平台上,各实验校共享资源,进行应用研究。在应用研究中一方面要通过实践检验所建资源库的质量,找出不足,及时改进,更重要的方面是在我们建设的资源库支持下,研究探索体现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规律、新模式、新课型。要求在应用研究中不要单凭体验和感觉,要讲求科学和合理,要注重研究数据的积累、整理、分析、归纳和总结,因此可以采用应用的对比实验研究、比较研究等科研方法。
4、综合进行评价:在应用效果研究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专家对资源库进行综合评价,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找出不足。
5、加工修改完善:在评价的基础上,对资源库进行加工修改,再进行开发和应用研究,形成共建共享的建库体制,逐步完善课程资源库的建设。
六、研究的组织
1、特邀顾问:王晓芜
2、领导小组
组长:马庆水刘振海
成员:杜希福周新利梁斌言刘传和
3、省课题组
组长:刘传和
成员:刘德超侯诚之刘彩霞(以下以学科研究组为单位)
(小学语文研究组)
寻素华朱传广赵成永邹云慧刘学军徐林松王民江相昆明
王晓莺闫莉苗禾鸣韩勇郑尔春陈新良张立波王洪玲
许德军张学集高德全刘昭俊李翠兰张志湖范连谱李闽生
刘翠珍侯永华杨树明尹奎良唐明玉张裕铢刘庆良孙亮
胡东文赵树森曹云岗于训令蔡琳郝其福张群王汝花
隋淑美王松梅封运良赵炳华车万菲张兴华郑孟良董智勇
李永先苏天友江川董勤福杨海涛史杰赵连生马全瑛
刘季方李自明毛丕显
(小学数学研究组)
孙启忠孙余博吴惠芳马丽霞王念强刘滨王景臣朱庆高
田冰刘含芹王爱东贾东城臧彦国李瑞果王中海吕淑英
谢在起张厚庠孙文恒孙德利宋明谢建伟王文同常建忠
郭术高史永跃步爱梅李学吉李玉马殿秀孙飞徐承志
李明湖孙家彦祝庆平程新民王新辉
(小学科学研究组)
张洪军王绪兰王福祥张振萍顾翠萍孟凡道李军张目海
杨复刚刘跻臻张伟赵庆流高师田田丽萍章蓬生刘振平
解贵乐刘学义周英王德君陈雪峰王学东周建林
(小学英语研究组)
陈红军马丽霞张立波张金平于建国李大有冯玉璋
(初中语文研究组)
王飞韩兆宝王义海司志升司志任王桂丽孙春香
张平徐光张崇贵杨爱山刘道明申延龙李长清
刘化琦王坤善王贵远林廷省刘相贞梁振铎宋守海
李永安王激宽隋勇宗卞文剑刘彩英
(初中数学研究组)
苏同伟殷长江张义臣马林高志广朱孔利刘景雪王泽贤
常建春王宗和梁茂良杨润杜广怀袁礼徐玉文刘继省
董希平周平启胡祥羽张学顺张文武周发宝徐允厚赵兰学
吴清林刘恩堂刘象勇陈东政张立栋张敬义张伊凡邹德占
(初中英语研究组)
张伊凡王远西孔庆珠张炳勋刘兴彪袁殿阁毕监发毕秋锦
王茂松刘英山
4、专家指导组:
刘德超特级教师首席专家
寻素华中学高级教师小学语文研究组专家
张尉中学高级教师小学数学研究组专家
李修才中学高级教师小学科学研究组专家
侯诚之中学高级教师中学语文研究组专家
刘勇中学高级教师中学数学研究组专家
刘彩霞中学高级教师中小学英语研究组专家
七、计划安排
1、研究进度安排:(仅安排到全国结题时间)
2002年10月召开课题论证会
2002年11月召开课题开题大会
2002年11月——2003年2月
小学各学科研究组完成该学科第一册的网络课程资源库和有关的研究性学习专题库。
初中各学科研究组完成该学科第一册的网络课程资源库和有关的研究性学习专题库。
专家组与资源库厂家开发设计出资源库应用平台,开始试运行。
2003年3月——2003年6月
小学各学科研究组完成该学科第二册的网络课程资源库和有关的研究性学习专题库。
初中各学科研究组完成该学科第二册的网络课程资源库和有关的研究性学习专题库。
专家组完成平台工作。
2003年7月——2003年12月
小学各学科研究组完成该学科第三、四册的网络课程资源库和有关的研究性学习专题库。
初中各学科研究组完成该学科第三册的网络课程资源库和有关的研究性学习专题库。
2004年1月——2004年5月
小学各学科研究组完成该学科第五、六册的网络课程资源库和有关的研究性学习专题库。
初中各学科研究组完成该学科第四册的网络课程资源库和有关的研究性学习专题库。
2004年6月
组织全国教育教学专家对“中小学网络课程资源库”和“研究性学习专题库”进行鉴定。
进行阶段性结题,同时将结题报告送交全国总课题组。
召开表彰大会,同时安排今后研究计划。
2、交流活动:
2003年3月各学科研究组分别组织交流活动,省课题组成员和专家组成员参加,交流课题学校自己设计制作的“资源库课单元”,相互学习,统一制作标准。以后的交流活动由学科研究组自己确定,省课题组负责组织。
每年课题组分别组织一次到外省的参观学习活动。
建议各课题学校之间多进行网上交流,相互学习,互相帮助。
3、中期评估:
2003年8月进行中期评估,具体评估办法另行通知。
4、评比活动:
每册资源库完成后要组织优秀资源库课单元评选、优质实验课评选、优秀实验论文评选、资源库建设先进分子评选。
八、保障措施
1、课题组设办公室,由专人负责课题研究的日常工作,协调处理建库过程中的一切问题,保证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2、为了加强对课题研究的指导,专家组分工负责各学科研究组,并组织交流活动。
3、实验学校一定要执行有关的科研政策,对实验教师的工作要计入工作量,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
4、要保证实验教师在实验期间相对稳定。
5、在实验期间,如果课题组成员(学校校长)调动,到新学校后可向省课题组申请立项。原实验学校的新任校长可以申请成为省课题组成员,继续负责本校课题的研究。
200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