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mons college:中医文献王文济运用肾气丸加减异病同治的经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3:40:47
王文济运用肾气丸加减异病同治的经验
作者:刘刚等
关键词:肾气丸 异病同治
肾气丸是一首温补肾阳的方剂,出自《金匮要略》,前辈医家认为唐代王冰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方剂,即指此方。所以凡属肾阳不足所引起的虚劳、腰痛、水肿、消渴以及老人喘咳等都可运用本方加减治疗。《金匮》肾气丸是由六味地黄丸加附子、肉桂所组成,方中附子、肉桂温补肾阳为主药,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为辅助,然而后世医家著释本方方义各有不同看法,如赵献可云:此方也,地黄、山药、泽泻、丹皮、茯苓、山萸皆润濡之品,所以能滋水之方,肉桂、附子皆辛温之物,能于水中补火,所以补火,益火之源,水得其养,则肾气复其天矣”。柯韵伯云:“所以火生土者……欲暖脾胃之阳,必先温命门之火,此肾气丸纳附桂于滋阴剂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故不曰温肾,而名肾气……”,两者说法虽有不同,而温肾补气义则一。
王老认为,大凡水火不济,阴阳两虚,阳虚不能摄阴者,取肾气丸以调和阴阳,如在治疗时一味以温阳为主,必然热伤阴液,导致肾阳亏损的现象。今取肾气丸从阴中温养其阳,即所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矣”。
病例一:张××,男,48岁。原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近日来感胸闷微咳,腰部剧痛,行不能直,睡不能侧,身半以下软弱,少腹拘急,小便不利,食欲不振,夜寐多梦,舌苔白,脉沉细弱,两尺更虚。
处方:山萸肉12克,熟地9克,淮山药9克,茯苓9克,附子9克,肉桂3克,杜仲9克,川断9克,桑寄生9克,甘枸杞9克,当归9克。桃仁9g。
服六剂后腰痛显减,继服六剂,腰痛已除,诸症悉减。
按:腰为肾之府,肾阳虚则腰痛,肾与膀胱相为表里,肾气不足,则膀胱气化不利,故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此皆肾阳不足所致,治以肾气丸助阳之弱以化水,滋阴之虚以生气,程云来认为此方是补益肾间之气,气强则便溺通利,腹部的拘急就可缓解。
病例二:沈××,女,64岁。咳嗽稠痰,胸闷短气,头晕目眩,不能起坐,饮食不思,时而肤热,精神恍惚,口唇干燥,苔白少津,脉濡细滑,症属痰饮,治宜温阳逐饮,补肾纳气为主。
处方:附子9克,肉桂3克,云苓12克,山药9克,泽泻9克,丹皮6克,山萸肉6克,熟地9克,半夏9克,钟乳石15克,陈皮6克,杏仁克,3剂。
服药后小便增长,胸闷气短眩晕等症显著减轻,继服六剂,各症均愈。
按:水饮内停,妨碍升降之气,所以气短,阳气不化则见小便不利,要使气透达,必然先除水饮,从小便排除,此乃因肾阳衰微不能化水而形成的水停不化,治当肾气丸温肾化水,水停既化则短气亦除。
病例三:李××,女,31岁。头晕目眩,肤体消瘦,精神倦怠,多食善饥,口渴热食,日夜无度,多饮多尿,有时溺如米泔,下肢关节酸痛,舌苔白,脉沉细,经化验糖尿(+++),中医辨证为消渴病。
处方:生地24克,熟地24克,黄芪9克,肉桂3克,山药9克,云苓9克,山萸肉9克,丹皮6克,泽泻9克,5剂。
服药后多饮多尿诸症见减,继服数剂后肾气丸调治。
按:肾虚阳气衰微,既不能蒸腾津液以上润,又不能化气以摄水,故多饮多尿。正如《医宗金鉴》所指出:“……饮水多而小便反多者,水消于下,故名下消。”所以治疗应该以恢复肾阳为主,同时滋养阴液,用肉桂振阳主气化,并引导其余六味药滋阴液,润心肺,消渴则可以解除。
病例四:王××,男,57岁。头面部四肢浮肿,少腹不仁,两足萎缩无力,舌胖嫩,脉沉缓。
处方:云苓15克,熟地9克,山药9克,山萸肉9克,附子15克,肉桂6克,车前子9克,丹皮6克,炮姜3克,泽泻9克,牛膝9克,服十六剂,诸症均瘥。
按:肾脉起于足而入腹,肾阳虚衰,外湿内停,以致头面部及四肢浮肿。治当肾气丸温肾阳而逐寒湿之邪。肾阳振奋,浮肿也随之而退。
综上所述,或因劳伤其肾,阴气逆于少腹,阻遏膀胱之气化,小便不利,故用肾气丸以收肾气为主;或因其短气有微饮者,饮也阴邪,阻遏其胸中之阳,自致短气,故用之以引饮下出,安其胸中;或因饮多溲多,肾气不能摄水,小便恣出,源泉有立涸之虞,故急用之以逆折其水。夫肾水下趋之消,肾气不上升之渴,非用此蛰护封藏,蒸动水气,则何从治哉?或因肾阳虚衰引起水肿之症,由肾阳不足,脾阳虚惫,寒湿之邪上侵所致。以上4则病例,虽消渴为小便较多,而虚劳、痰饮、浮肿均见小便不利,然而四者病机均由于肾阳虚弱,膀胱气化失司所致,所以均可用肾气丸治疗而取效。从临床实践证明,中医温阳、补火的治法在治疗一系列机能减退属阳虚火衰的慢性疾病具有较显著的疗效,同时也充分说明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治疗法则临床上广泛运用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