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本芽依浴巾掉落:山东各地端午节习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6:58:17

山东各地端午节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古人把五月也称作“午月”,五日又常写作“午日”,“端”又是“初”的意思,所以五月初五就叫“端午”;因“午月”和“午日”两个“午”字重复,所以“端午”又叫“重午”;又因古人常把“午时”当作“养辰”,故“端午节”也叫“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端午节是我国非常受欢迎的传统节日,各地有很多不同的习俗和习惯来过这个节日,大家通过各种方法祈求安和,避邪保平安。

 

    

    山东端午节习俗各地也不同。唐代正式规定端午节为重要节日后,逐渐开始重视起来。

 

     济南人过端午节主要有以下特点:

    画门符:端午节这天,人们将“五毒”指(蝎子、蜈蚣、毒蛇、哈蟆、壁虎〕形象的剪纸做成门符。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五毒”,防瘟疫。

    插艾枝,悬艾虎:端午节这天一早,人们就将艾枝插在门上,或用艾蒿编织成“艾虎”,在门楣中央或戴在身上,驱虫避邪,保以安康。

    饮雄黄酒,吃粽子:端午节这天早饭前,要先饮一杯雄黄酒,然后再食用粘米、红枣等包成的粽子,饮黄酒据说可以杀虫害,避百邪,包粽子则是为了凭吊爱国诗人屈原。戴香包、系五彩丝线。

    山东端午节吃的粽子,选用黄黏米包裹的粽子黏糯,夹以红枣,风味独特。

    “香包襟上戴,娃娃逗人爱”。给孩子戴香包和在手腕上系上五彩丝线,这也是济南端午节普遍流行的习俗。

    香包是用棉织品和丝线绣成的,包里除了装些雄黄、苍术外,还要装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五彩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节这天,在济南一些名士则在这一天泛舟明湖,聚会畅饮,作诗唱合。以上这些风习,有些一直延续至今天,如端午节这天插艾枝,包粽子等,今天在济南依旧很兴盛。

 

    端午节之日,山东所有地区普遍在门口插艾蒿。除了插艾蒿外,胶东部分地区还加插桃枝,临沂地区则在大门上插柏枝,用以驱邪。像许多民俗节日一样,为孩子祈求平安富贵都会是重要的内容。

    端午这一天,小孩子要戴“五毒兜”,上有绣织的五毒图(蛇、蝎、蜈蚣、壁虎、蟾蜍),寓意以毒攻毒,确保健康;在肚脐处往往会戴一个小兜儿,妈妈或奶奶会在里面放一个温热的鸡蛋,或用温热的鸡蛋在小肚儿上滚几滚,边做边说“一年不会肚子痛”一类的话;还要在小孩子的手脚腕部拴上“禄寿线”(五色线),叫“轧五丝”;用五彩丝线扎制成非常小的笤帚、炊帚送给小女孩,用意皆是祈福求平安,祝愿女孩将来做活计好。

 

     莱州、招远一带的妇女儿童,还习惯用雄黄涂抹耳朵,意在驱邪防病。

 

    临清给7岁以下的男孩戴“符”,符是一种用麦秸做的土项链,给7岁以下的女孩戴石榴花,因屈原投江时,正是石榴开花时,以此纪念屈原;临清的小孩在端午节这天都要穿母亲亲手做的黄布鞋,鞋帮上用毛笔画上蝎子等5种毒虫,意思是诗人屈原的墨迹能杀死5种毒虫,使儿童免受毒害;临朐、滕县等地的妇女小孩习惯戴香布袋,据说可以驱瘟避邪。

 

    端午节时,许多地方有采药习俗。俗谣曰:“端午节前都是草,到了端午便成药。”一些用其根茎入药的植物,至端午时节已经成熟,可以入药,是采药的好时节。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胶东地区的人们往往在太阳出来前到田里、地里采摘车前子、紫花地丁、小麦苗、艾蒿等等,装到箩筐里带回家放在院子里晒干,晒干后挂起来留作以后做药材用,连不能进山采药的老人,也要在村前寨后的田间地头采一些常见的草药备用。

 

   端午节张贴剪纸的习俗,在蓬莱、长岛等地流行较广,现在蓬莱端午贴剪纸的风俗已经消失,而在长岛县北面的几个岛子,如砣矶岛、大钦岛、小钦岛、北隍城岛还保留着这一古老的风俗。
  海岛上的人以农历五月初一为“小端午”,在这一天拉开节日的序幕。清早起来,先在大门的门槛上贴一对牛形剪纸。人们以为,力大无穷的黄牛可以把门避灾。到了五月五日,太阳还没出山,节日剪纸就已张贴完毕。这一天,贴剪纸的地方,重点还在大门,但又不限于大门。大门上仍要贴一对黄牛,有的还要在牛身上书写文字:“我是天上老黄牛,专到人间吃忧愁。”黄牛之外,再贴桃、虎、狮、葫芦,房门上贴葫芦、宝剑,窗上贴虎、猫。凡是住房有孔通外面的地方都要贴。节日到渔村,走在大街上,简直就是一个剪纸作品的长廊。

 
  据滨州民俗学者张洪庆先生介绍,在滨州一带,有在大门上贴艾虎和剪纸葫芦的习俗。剪纸葫芦的样子有好多种,有“莲花双鱼”、“仙桃石榴”、“蝴蝶牡丹”、“老鼠葡萄”、“娃娃采葫芦”等,葫芦意为祛邪免灾保平安,“莲花双鱼”意为连年有余,仙桃寓意多寿,石榴、葡萄寓意多子,总之大都是表现多子多福多寿,富贵有余、人丁兴旺的吉祥寓意图案,反映了人们祝福平安、祈求美好的愿望。

 

    蓬莱端午节,往往在一扇门上贴艾虎,另一扇门上贴葫芦。民间把剪纸门花葫芦称作"收毒葫芦"或"消灾葫芦"这幅葫芦腰下部饰一虎头,是简化的艾虎;腰上部有一蝎子,象征吸收的五毒。葫芦后面的七星宝剑,表示截菖薄充当利剑。《清嘉录》引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云:“蒲剑,截蒲为之,利以杀鬼;醉舞婆娑,老鬼亦当退避。”

 

   在胶东一带,端午节期间,有一个有趣的活动,便是“拉露水”。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起大早,在太阳出来之前,孩子带着小毛巾到春草茂盛的地方,用毛巾拉草叶上的露水擦脸,尤其是眼睛和耳朵要擦得很仔细,据说可以耳聪目明,一年不害眼病。大人则牵着牲口,到沟边夼旁,一边拉露水洗脸,一边看牲口啃嫩草。民间认为,大人用露水擦脸和胳膊,一年身体好;牲口吃了端午草,可以不得杂病。在海阳、莱阳一带,端午清晨,乡间的老太太都要穿上新衣,趁着太阳未出之时上山“拉露水”。有的人还将拉了露水的毛巾带回家给在家里的老人擦,据说不长疮。

 
  乳山的拉露水习俗更有情趣。端午的头一天,大姑娘、小媳妇要做的顶要紧的一件事是采集月季花,再去山里、河边采摘来艾蒿心、桃树心、柳条皮、腊条皮等。回家将这些都洗净,用清水浸泡在一个大盆中,一满盆姹紫嫣红煞是好看,露天置放于院中干净空阔之处,经过一夜的雨露滋润,第二天清早起来,捞出花草,那水的颜色是极淡极纯的浅蓝,芳香袭人、清香四溢。合家人便从这大盆中倒水洗脸、洗胳膊,那是一种神清气爽、余香袅袅的美妙感觉。这种习俗现在已少有人做,其本意还是与驱五毒有关,所用原料大都有消炎止痒的药用价值,可防蚊虫叮咬,是真正意义上的“花露水”。这其中不仅体现了乡野百姓对自然的尊重与认识,而且整个过程富有美感。其实这种习俗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周代,就“五月五日,蓄兰为沐”了,屈原的《楚辞》中也有“浴兰兮沐芳华”的诗句。如此说来,这种习俗距今至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

 

   邹平县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

 

    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
    山东南部江苏北部以辣椒、葱、姜、蒜、香菜五种有刺激的东西混合一起炒也叫炒五毒,一般餐馆都可以点到此菜,因为食材比较常见。

 

     安丘市农村端午的风俗:

   走亲访友:端午节又称“闺女节”,同中秋节一样,是一年之中娘家人看闺女的两个特定的日子。相传,古时端午是看闺女家的夏粮收成,中秋看闺女家的秋粮收成,娘家人担心闺女在夫家受苦,看闺女也就是看生活情况怎样。节前,娘家人的爷们带着棕子看闺女。长辈看女儿,同辈看姊妹。也有侄子看姑的,一看健康状况,二看表史弟们是否教顺老人。现在,人们的生活已不成问题了,走亲访友既能联络亲情,又互相探讨过家的谱气,但看闺女作为一种传统习俗延续下来。

 

    菏泽人过端午节:

  杏儿红,麦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叶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吃粽子目前仍是菏泽人过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一般早晨吃煮鸡蛋,中午吃糖糕、粽子。还做雄黄酒,洒在墙角、床下灭蚊杀虫。然后用剩下的雄黄酒在孩子们额头上写个“王”字,意为日后像老虎一样强壮。

    民间有“端午不带艾,死后变个老鳖盖”之说。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用花布条、蚕豆壳、黑豆粒缝制成“豆姑娘”和“老和尚”。碎花布条当衣裳、蚕豆壳当脸、黑豆粒当眼睛,缝制好后绑上艾蒿,用一条彩绳拴在一起,挂在脖子上,女孩戴“豆姑娘”,男孩带“老和尚”。现在,这些习俗慢慢在变,不要说小孩子,35岁以下的年轻人估计也很少知道带“豆姑娘”和“老和尚”了。

 

    宁阳端午彩粽习俗:

    每到端午节这天,在山东省中部及西南部人们不仅吃粽子、扔粽子和吃鸡蛋,还在门口悬挂艾叶和粽子。不过,这儿所挂的粽子并不是人们所吃的那一种,而是用丝线或七色线缠绕几何壳体而成的一种图案多样、色彩绚丽的手工艺品,当地人们称之为宁阳吉祥彩粽。宁阳彩粽及送彩粽习俗主要分布于泰安、济宁、菏泽及周边地区,宁阳彩粽制作区域主要分布于宁阳及周边地区。
    宁阳端午彩粽习俗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宁阳彩粽是传统的手工艺品,以前人们称之为“缠画”,相传是乾隆年间,宫里的贵夫人跟随乾隆皇帝来泰山拜山敬神,将此手艺传给了当地的王家画铺(当地有名的艺术世家)。因为它是用丝线、金银线缠绕不同形状的几何体而成的,带着皇家的尊贵,象征着吉祥平安,因此人们便称其为“吉祥彩粽”。彩粽寓意深刻,观赏性强,当地便逐渐形成了端午彩粽这个习俗。新中国成立前,彩粽制作比较简单,形体以菱形、三角形等为主,颜色单一。现在,经过吉祥彩粽几代人的努力,彩粽的外围用七彩线缠绕出各种图案,表达各种寓意,并把香符、艾叶、白芷、菖蒲等放入几何壳内,使彩粽不但颜色鲜艳,样子美观,而且芳香宜人,醒脑健神。

                           ( 根据书刊网络资料整理编写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