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奎琳肯尼迪与梦露:昆山最具影响力的十件大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6:28:28
昆山最具影响力的十件大事     

为更好地回顾改革开放30年以来,昆山经济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激发全市人民奋发争先、努力拼搏的热情和干劲,我市于今年6月正式启动改革开放30周年昆山最具影响力的十件大事评选活动。4个多月以来,经过广泛征集、多方商讨、反复遴选,于10月初归纳出涉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城市发展、民生改善、环保生态、改革创新、重大政策等方面的30件备选事件,并在媒体进行公布,邀请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投票。现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昆山最具影响力的十件大事揭晓。

 

    1.敢为人先自费创办开发区,全国第一个出口加工区封关运作,走出一条率先改革、率先开放、率先发展的以开放型经济为特征的昆山之路。

1984年,昆山顺应改革开放的大潮,在老城区东侧,划出3.75平方公里的土地,创办全国第一个自费建设的开发区,采取“富规划、穷开发”“依托老城、开发新区”“滚动发展、逐步延伸”的策略,走出了一条投资少、速度快、效益好的开发开放之路。1984年7月,昆山创办江苏省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中国苏旺你有限公司。1988年7月22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新华社和《人民日报》记者联合采写的《自费开发——记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长篇通讯,并配发《昆山之路三评》的评论员文章,赞扬昆山开发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走出一条富规划、穷开发的“昆山之路”。“昆山之路”由此而来。1992年8月,国务院批准昆山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开创了一个县级市自费开发建设的开发区进入国家序列的先河。2000年4月27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昆山等15个出口加工区。10月8日,昆山出口加工区率先运行,成为全国首家封关运作的出口加工区。2006年12月26日,国务院批准昆山出口加工区等7家出口加工区进行拓展保税物流功能试点。经过20多年的艰辛努力,昆山开发区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龙头,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面旗帜,“昆山之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综合投资环境连续七年在全国54个国家级开发区中位居前四名。秉承“昆山就是开发区,开发区就是昆山”的理念,形成了以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省级花桥经济开发区、高新区、旅游度假区为重点的园区型开放型经济格局。

 

2.率先改革土地使用制度,集约节约使用土地资源。

1988年8月,经江苏省政府批准,昆山在全省率先开展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试点,1989年4月,成功地将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一公顷土地有偿出让给上海申大公司,揭开了江苏省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的序幕,开创了全国县级市工业用地有偿出让的先例。并在全国率先提出集约化利用土地资源、控制投资强度的理念,倡导“企业投资要有强度、土地开发要有进度、厂房建设要有高度、配套用地要有限度、盘活存量要有力度、用活政策要有深度、产业转移要有梯度、市场化运作要有透明度”。2007年外企、民企亩均投资强度分别提高到58万美元/亩、325万元/亩。集约节约使用土地走在全省前列。

 

3.昆山撤县设市,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1989年9月,国务院批准昆山撤县设市。1990年,昆山20个乡镇全部对外开放,成为全国第一个无乡的县级市。2002年5月,昆山全面调整行政区划,全市共设15个镇。2003年12月,再次调整行政区划,由15个镇调整为10个镇。1996年5月18日,昆山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此后,先后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市等一系列国家级荣誉。昆山城市化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发展带动小城镇建设为标志的城市化启动时期;20世纪90年代,开发区建设带动城市扩容增量为标志的城市化扩张时期;90年代中期,全面实施城市化战略为标志的工业化、信息化与城市化互动时期;进入新世纪以来,城乡统筹发展为标志的城市化全面提升时期。2008年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专门提到并充分肯定昆山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做法。在具体实践中,昆山着力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资源配置、公共服务、就业社保、生态建设、社会管理等“八个一体化”。2007年,昆山城市化率达68.7%。

 

4.昆山作为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样本区,率先基本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水平,省委、省政府召开“昆山经验”报告会,开展“全省学昆山”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昆山发展取得的最大成果是实现全面小康。2003年3月,省委书记李源潮到昆山调研,提出昆山要争做全省“两个率先”的排头兵。2005年底,昆山率先实现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大类18项25条指标,基本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水平,建成一个“不含水分、人民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社会。2006年1月6日,省委、省政府在南京召开昆山经验报告会,开展“全省学昆山”活动。5月17日,中央党校、人民日报社、中共江苏省委、省人民政府在北京联合召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与实践(昆山经验)研讨会”。2006年6月,中宣部组织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13家中央媒体采访团,对昆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验进行集中宣传。2006年以来,昆山通过“补短、补软、补缺”,进一步提升全面小康社会水平。2007年9月,昆山对4800户城乡居民家庭开展抽样问卷调查,群众对全面小康的认可度达到77.5%。

 

5.建立完善以低保、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征地补偿、拆迁补偿为主体的社会保障体系。

2003年4月1日起,昆山率先推出并实施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005年7月1日,实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同年推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2007年1月1日,昆山在全国县级市中率先实施全民医保,实现城乡医保全覆盖。2008年1月1日起,把城乡居民低保标准统一提高到每月350元。一个多层次、广覆盖、城乡统筹、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6.胡锦涛、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昆山。

2004年5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昆山,考察了周市镇市北村和星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他称赞说:“都像昆山,小康社会就实现了。”此前,1995年5月13日1998年10月5日2001年6月8日,江泽民总书记三次视察昆山。

 

7.发挥上海的区位优势、江苏的政策优势、昆山的成本优势,将花桥加快建成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卫星商务城。

2005年8月,省委、省政府提出把花桥商务城建成江苏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并被列为首批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基地。花桥国际商务城充分发挥“上海的区位优势、江苏的政策优势、昆山的成本优势”,突出“有形象、有功能、有产出、有人气”,正在形成以金融BPO、服务外包、现代物流、企业总部四大产业群。在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同时,昆山实施服务业跨越战略,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外包,大力培育总部经济,努力提升传统服务业。2005年以来,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以上,在GDP中的比重每年提高1~2个百分点。

 

8.昆山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首位。

    2005年10月,国家统计局发布“2005全国百强县(市)”名单,昆山市首次跃居第一。2006年,昆山蝉联全国百强县(市)第一。2006年10月,国家统计局发布2006全国小城镇综合发展水平1000强名单,玉山镇位居全国千强镇第一,全市10个镇全部跻身全国千强镇行列。2008年3月,科技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昆山在全国县级市中名列首位,实现“三连冠”。改革开放30年来,昆山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2.4亿元增至2007年的115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递增23.7%;工业总产值从2.8亿元增至4000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年均递增28.4%;财政收入从0.35亿元增至201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递增24.5%。进出口总额从不到3000万美元增加到534亿美元。昆山以全国0.1‰的土地、0.5‰的人口,创造了全国4.67‰的国内生产总值、24‰的进出口总额。
   
    9.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推进转型升级,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昆山开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

2007年10月15日至22日,江苏省委委员、昆山市委书记张国华在北京参加党的十七大。会议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对昆山建设小康社会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在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过程中,昆山提出“整体发展学新加坡、产业提升学韩国、自主创新学台湾地区”的“三学”目标。大力推进转型升级,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之路。力争到2015年,率先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到2020年,主要发展指标达到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成为一个经济充满活力、科教繁荣发达、社会稳定和谐、民主法制健全、文化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幸福的现代化新昆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昆山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想在先、干在前,不满足、不停步”,继续争当科学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领头羊、排头兵,继续走在全省、全国发展前列,继续创造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经验,向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10.昆山被列为我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

    2008年10月7日,新华社发布由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特色发展之路课题调研组撰写的调研报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开拓成功发展之路——对全国十八个典型地区的调研综合报告》。报告在调研对象选择上,既注重具有典型意义、又注意把握地区平衡,主要依据是所选地方从当地实际出发走出了一条成功发展之路,积累了重要发展经验,体现了科学发展要求,而不单纯以地区生产总值多少为依据。经过认真综合比较,调研组最后选择了18个地方。报告指出,这18个地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注重把中央的方针政策同本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勇于开拓创新,注重完善体制机制,充分利用已有发展条件,努力挖掘发展潜力,不断创造新的发展优势,不仅取得了骄人的发展成就,而且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报告在评价昆山发展经验时写道:江苏省昆山市,利用东依上海的地缘优势,大力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高起点引进先进技术,以国际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实现了由单一农业向全面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县(市)之首,走出了共同富裕、和谐发展的“昆山之路”。

(来源:昆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