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70d iso 自动关闭:吉林市老照片专题(张作相 毓文中学 王百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11:40:26

吉林市老照片专题(张作相 毓文中学 王百川)  [原文地址]

  保境安民的辅帅-张作相  

  

  张作相(1881-1949)字辅忱。辽宁锦州义县人。曾任哨官、管带、团长、师长、参谋长等职。

  他幼时家贫,做过吹鼓手和泥瓦匠,后拉帮结成"绿林武装"。1902年,张作相率队投奔张作霖,成为张作霖军阀集团的核心人物之一。1924年,张作相来吉林任东三省保安副司令兼吉林省长。

  他为官造福社会和百姓,致力于吉林的各项建设,得百姓称赞。他组建了吉林省城自来水筹备处,建了第一座自来水厂。成立了吉海(吉林-海龙)铁路建设筹备处。修建了吉林第一条柏油马路。为发展吉林的教育事业,张作相拨款在城外八百垄(今东北电力学院校址)建立了全省最早的一所大学-吉林省立大学,张作相亲任校长。"九.一八"事变吉林沦陷后,他十分愤概大汉奸熙洽卖国求荣的丑行,电令原吉林的部分军政人员,不要执行熙洽的伪命。沈阳被日寇占领后,张作相在锦州代理张学良的司令长官之职,抗击日寇。热河抗战失败后,张作相归隐天津租界。他有着崇高的民族气节。日伪多次请他"出山"做官,均遭拒绝。1949年3月张作相病逝。

  张作相别墅

  

  张作相别墅位于吉林市船营区现西关宾馆院内,始建于1927年。1929年,吉林市自来水厂竣工后,此楼为办公楼,国民党统治时期为高级招待所,1949年为吉林省高干招待所,1980年改为西关宾馆。张作相,辽宁人,与张作霖等人结成统治东北的军事集团,曾被授予陆军上将军衔。民国十三年(1924年),张作相任东三省保安副司令(驻吉林)兼吉林省长。东北易帜后,受南京政府

  委任为“东北边防军副司令兼吉林省政府主席”。直到“九·一八”事变前离开吉林。张作相追随张作霖指挥了争城夺地的军阀混战,犯了一些历史性的过错,但他在吉林任职期间内,也确实做了一些有益于民众的事,为吉林人民所称道。为了打破日本人利用南满铁路对吉林省交通运输的垄断,他不屈服日本帝国主义的要挟和制约,拒绝了“中日合办”的诱惑,由中国官、商合资共建吉

  1927年张作相拨巨款在松花江边兴建自来水厂,使吉林城居民喝上了自来水,结束了肩挑或兽力车拉水的历史;张作相还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和消防事业,在城西八百垄批准建立了吉林最早的一所大学——吉林省立大学(今东北电力学院址),并亲任校长,在火烧船厂的年代,张作相来到吉林后建造消防水井楼,耗巨资购置机器消防车,增加消防员,使消防事业得到发展。张作相还下令禁止种植鸦片,禁止吸毒、贩毒。

  毓文中学旧址

  毓文中学旧址位于吉林市船营区临江门,今吉林毓文中学校园内的西北处,是朝鲜已故金日成主席曾经就读的学校,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马俊、尚钺、楚图南等从事教育和革命活动的地方。毓

  文中学桃李满天下,曾担任美国前总统福特、尼克松、里根教育顾问的祖国华等都是毓文中学的学生。毓文中学旧址已被省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毓文中学旧址现为一长方形院落,正房为四间教室,其中西边的教室为“金日成主席纪念室”,其余三间为陈列室和会客室。久址正门上方是由原校语文

  (毓文中学旧址)

  教师曾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的楚图南亲笔题写的“吉林毓文中学”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正房前耸立着金日成主席的铜像;正房中门上方悬挂一匾额,上书“达才成德”。在“金日成主席读书纪念室”内,陈列有金日成当年读书使用的课桌和佩带过的帽徽、校徽及制服、你口。前面摆放着讲台,后面有金日成读书时大幅照片和半身塑像。陈列室里摆放着金日成多年来赠送给母校的纪念品,还有朝鲜各友好团体来访时赠送的各类纪念品。

  

  

  

  




  吉林市旧式民居四合院

  王百川大院位于吉林市船营区德胜路47号,是目前吉林市唯一尚存完好的清代至民国年间吉林典型的四合院民居。人们要想找寻老吉林城四合院的影子,只能到王百川大院去寻踪了。1999年,王百川大院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列

  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百川又名王富海,在清末民初曾先后担任长春、吉林永衡观银号钱号经理和总经理,1940年曾捐巨款修建了吉林市松花江第一座公路桥——吉林大桥。为吉林市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王百川大院为一封闭式四合院,原为二进院落,座北朝南,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系南北中轴线布局,前后左右共有正

  (王百川大院)

  

  

  

  

  房、厢房30间。与北京四合院相比,吉林四合院室内炕灶布局及门窗上的花纹图案都带有满族地方风俗特色。王百川居宅旧址对研究昔日吉林民居特点旧有重要实物价值。(吉林市德胜路47号是吉林市规划处的办公用房,解放前为王百川宅院,建于日伪统治时期,建筑面积865平方米,是座典型的四合院建筑,已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