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8相机使用教程:☆ 高考复习--古诗词赏析(4-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8:54:28

 

 

 

☆ 高考复习--古诗词赏析(4-1)

 

“闪闪星1978的个人图书馆”整理&收藏,http://www.360d·c.c·m/userh·me/2206147

 

高考复习--古诗词赏析

 

第一部分 古韵悠悠,激扬文字

第二部分 感受形象,体味意境

第三部分 咀嚼涵咏,品味语言

第四部分 立足主旨,赏析技巧

第五部分 弄清背景,中肯评价

第六部分 古代诗歌整体赏析范例

 

阿呆语文网(www.edudo.com

 

第一部分 古韵悠悠,激扬文字

 

古代诗歌赏析题问答模式例析

就古诗赏析题而言,大体可归纳出五种问答模式,请大家参考。

☆第一种模式:分析诗歌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应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诗意。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表述,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恰切地吻合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等,但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之时。

提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回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暂时定居草堂的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分析表现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或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应答分析: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或说“直抒胸臆”“即事抒怀”)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接抒情,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

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寓情于景,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托物言志,一般是咏物诗,如《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托物寓理,一般是哲理诗,如《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描写手法主要有: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

(3)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比兴,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设问,反问,反语等

答题步骤:

第一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第三步指出此种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提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回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产生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感(步骤三)。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应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一般可表述为: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等。

答题步骤:

第一步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第二步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第三步指出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示例: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提问: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回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第四种模式:分析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式: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应答分析: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

这种题型是要求赏析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

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提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回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第五种模式:分析关键词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应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

第一步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第二步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提问:“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回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第二部分 感受形象,体味意境

 

【要点探讨】

一、认识“形象”,解读“意象”

诗歌是以形象说话的,形象是诗歌主旨、情感的寄托处,是解读诗歌的入口。把握形象,主要是把握诗人所关注的形象特点和表现这一特点的意义。

描绘形象是作者抒情言志的重要艺术手段,也是诗歌鉴赏题十分关注的测试点。

诗歌形象包括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咏物诗中所咏的物以及写景诗中所写的那些融入了诗人情感的物象,即诗歌的意象。诗歌鉴赏往往从形象入手,进入诗歌意境,从而把握思想感情。

1、人物形象

白居易《长恨歌》中“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两句刻画出了一个拥有着花容月貌、倾城倾国之色的贵妃形象。该诗中还有“温泉水滑洗凝脂”“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玉容寂寞泪澜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等诗句,刻画出了这位贵妃丰姿绰约、迷人凄婉的千娇百媚形象。

杜牧的《赠别》中“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两句,通过春天里生机勃勃的豆蔻(植物)形象,描绘出一个楚楚动人、清新活泼的妙龄少女形象。

举证:古代诗歌中的渔翁形象

1)孤愤失意的渔翁——柳宗元

《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嗳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这首山水小诗是作于永州的。

诗歌描写了一个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形象,借以透露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和寄寓政治失意的孤愤。

这首诗是一幅飘逸的风情画,充满色彩和动感,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和无限的遐想。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一幅江乡雪景图。

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

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

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

2)等待时机的渔翁——孟浩然

《临洞庭上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是一首“干禄”诗。

所谓“干禄”,即是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以求引荐录用。

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九龄为丞相,作者西游长安,以此诗献之,以求录用。

全诗颂对方,而不过分;乞录用,而不自贬,不亢不卑,十分得体。

3)逍遥自在的渔翁——罗隐

《赠渔翁》

叶艇悠扬鹤发垂,生涯空托一纶丝。

是非不向眼前起,寒暑任从波上移。

风漾长歌笼月里,梦和春雨昼眠时。

逍遥此意谁人会,应有青山渌水知。 

4)隐逸闲适的渔翁——张志和

《杂歌谣辞·渔父歌》

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5)故作悠闲的渔翁——白居易

《垂钓》

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

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庐。

浮生多变化,外事有盈虚。

今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 

6)超凡脱俗的渔翁——岑参 

《渔父》

扁舟沧浪叟,心与沧浪清。

不自道乡里,无人知姓名。

朝从滩上饭,暮向芦中宿。

歌竟还复歌,手持一竿竹。

竿头钓丝长丈馀,鼓乘流无定居。

世人那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 

7)远离尘嚣的渔翁——杜牧

渔父

白发沧浪上,全忘是与非。

秋潭垂钓去,夜月叩船归。

烟影侵芦岸,潮痕在竹扉。

终年狎鸥鸟,来去且无机。

8)寄情山水的渔翁——王维

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9)被逼无奈的渔翁——陆游

《鹧鸪天》

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

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

歌缥渺,舻呕哑。酒如清露蚱如花。

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

10)心灰意冷的渔翁——马致远

《金字经》

絮飞飘白雪,鲊香荷叶风。

且向江头作钓翁。

穷,男儿未济中,

风波梦,一场幻化中。

11)看破红尘的渔翁——杨慎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2、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举证:月光世界里的李白

李白的《月下独酌》(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在这首诗中,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还有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画面,就热闹起来了。

可是,尽管诗人那样盛情,“举杯邀明月”,可明月毕竟是“不解饮”的。至于那影子呢?毕竟也不会喝酒。姑且暂时将明月和身影作伴,在这春暖花开之时,及时行乐吧!其时诗人已经渐渐醉了,酒兴一发,既歌且舞。“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这四句又把月光和身影,写得对自己一往情深。最后二句,诗人真诚地和“月”“影”相约:“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孤独到了邀月与月光下的影还不算,甚至于以后的岁月,也不能找到共饮之人,所以只能与月光和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相约在那邈远的上天仙境相见。结尾两句,点尽了诗人的踽踽凉凉之感。

题目是“月下独酌”,诗人运用丰富的想像,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无限的凄凉。

一般说来,李白饮酒诗突出一个“豪”字,咏月诗突出一个“逸”字,一旦二者结合,便表现出一种既豪放又飘逸的性格——可用“清狂”二字概括,这种清狂性格一方面说明诗人的骄傲和对污浊现实的轻蔑,同时又流露出深深的孤独感。李白还有些写他步月而归的诗,心情平和,于闲适中同样流露出极深的孤独感: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下终南山》)

“对酒不觉眠,落花盈我衣。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自遣》)

以上所说泛月、醉月、步月,意境均极优美。另一类作品则是完全寄兴于想象,如: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秋浦歌》其十二)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谢朓楼饯别》)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明月可乘,可揽,可寄,都是李白的发明,大胆的想像传达出童稚般天真的性格。但最有趣的发明还是赊月: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

“昔日绣衣何足荣,今宵贳酒与君倾。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渊明。”(《送韩侍御之广德》)

李白诗中从无赊酒,却有赊月。酒是要用钱买的,没钱的时候就用五花马、紫绮裘、龙泉剑去交换。同自然造化打交道容易得多,“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即使要钱,也可以赊。这种妙趣横生的想像,表现出诗人以天地为衾枕的襟怀。李白还有一首问月诗,其艺术成就与后世苏轼问月词堪称合璧,而其思想深度又远远超过苏词: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若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青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

《把酒问月》这诗题就是诗人绝妙的自我造像,那飘逸浪漫的风神惟有谪仙人才能拥有。

问句先出,继而具体写其人神往的情态。这情态从把酒“停杯“的动作见出。它使人感到那突如其来的一问分明带有几分醉意,从而倍增诗味。二句语序倒装,以一问摄起全篇,极富气势感。开篇从手持杯酒仰天问月写起,以下大抵两句换境换意,尽情咏月抒怀。

全诗从酒写到月,从月归到酒;从空间感受到时间感受。其中将人与月反反复复加以对照,又穿插以景物描绘与神话传说,塑造了一个崇高、永恒、美好而又神秘的月的形象,其中也显露出一个孤高出尘的诗人自我。

以上举了泛月、醉月、步月、乘月、揽月、寄月、赊月、问月,未举例的还有弄月、玩月、宿月……对月亮感兴趣的诗人固然不少,可谁能像李白一样翻出这许多花样?所有这些作品,乍一读都是触目成吟之作,而细加玩味,便觉出其中蕴含着奇妙的思想和丰富的情趣。不仅如此,李白在月光下还经常产生一些别的联想,抒发一些别的情感。先说月夜思乡,这类作品很多,仅举一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再有月夜思友:

“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对此空长吟,思君意何深!”(《望月有怀》)

李白歌咏征人思妇的两地相思,也多在月夜,如: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关山月》》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吴歌》其三)

月亮还经常引起诗人怀古之幽情: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苏台怀古》)

以上所述思乡、思友、男女相思和怀古,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有的感情。这些感情在李白诗中多由见到月亮引起,这是值得注意的。就拿思乡来说,本是历代抒情诗中常见的主题,但各人思念的内容很不相同:有的是“雕栏玉砌”,有的是“草屋八九间”;而引起李白思念的却是故乡的月亮(有时是故乡的山水花草)!在人所接触的自然万物之中,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月亮更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了I此时此地与彼时彼地,什么东西都有变化,惟独月亮没有变化,因此很容易由月亮引起各种念旧的感情。太阳也具有这种普遍而永恒的性质,但太阳刺眼,很难使人产生缠绵的感情。而在月明如洗的夜晚就容易想入非非,想起遥远的故乡、朋友、亲人甚至古人,产生真挚而美好的怀念之情。所以说,李白这类作品抒发的感情既是人们生活中常有的,而抒发的方式也是平易近人、人人都能接受的,实足以代表李白性格的纯朴的一面;《静夜思》成为千百年来妇孺皆知的名篇便是最好的证明。不过,为了充分揭示李白的这种性格,最后还要举一首他暮年时期的作品: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天子不能屈,四海不足容”的李白,在一个普通农民家里竟如此虚心下气,这并不能由暮年的寥落解释。同一时期,当他谈起自己接受一些地方官吏的馈赠时,诗里是这样写的:“群凤怜客鸟,差池相哀鸣。各拔五色毛,意重泰山轻。赠微所费广,斗水浇长鲸。”(《献从叔当涂赵阳冰》)不但口气很大,而且仍然是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到了农妇荀媪跟前,他却显得多么温和而诚挚!对待上层人物的馈赠可以漫不经心,对待劳苦农民的接济却真动了感情。这只能由诗人的平民性格去说明。这是李白诗中最感人的画面之一。

综上所述,月光世界里的李白,从他的活动(泛舟、喝酒、歌舞……)、他对自然美的感受、对人在自然美景中所能产生的各种奇情异趣的体念和洞悉、对故土和朋友以至古人的怀念,以及他对劳动、爱情和女性美的欣赏等等,无不呈现出天真纯朴、平易近人、热爱生活和富于情趣的性格;这是一种雅俗共赏、人人都能理解、人人都会喜爱的性格。

上层社会中的李白是“狂人”的李白,最引人注意的是他的叛逆性格;在大自然怀抱、日常生活以及在同下层社会接触中的李白是普通人的李白,最引人注意的是他的平民性格。两个李白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正因为“狂人”的李白是那样骄傲狂放、目空一切,我们才更加喜爱他在自然界、日常生活和在同下层社会接触中表现出来的平民性格;同样道理,正因为普通人的李白是那样温和平易、热爱生活并富于情趣,我们就更同情他在上层社会表现出来的叛逆性格。

3、咏物诗中所咏的物

咏物诗以客观事物作为吟咏的主要对象。

人们在咏物诗词中所寻求的,绝不只是物象本身的描绘逼真,而是吟咏者本身的心灵感应,因为“自然中美的事物,只有作为人的一种暗示才显示出美”(《车尔尼雪夫斯基选集·上卷》北京:三联书店,1962)。

咏物诗中,单纯写景咏物的篇什极为少见,作为审美客体的自然之物,往往带有作者强烈的主体意识,景和情交汇一处,物与我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是初唐诗坛较早出现的咏物佳构。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这首诗是骆宾王任侍御史时,因上书纵论天下大事,得罪了武则天,蒙冤下狱后作。诗中以蝉的高洁为自己力辩。

诗作以蝉为题,因蝉感兴,并以吸风饮露,行为高洁,而遭际不幸的秋蝉自比,抒发诗人的高洁之志以及世道艰难,自己无辜受害的冤屈。通篇托物感怀,借蝉明志,运用比兴手法寄托作者的不平与悲愤。既是咏物,又是写人,物人合一,浑然莫辨。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咏物诗,也可看作寓言诗(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

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杜荀鹤的《小松》: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首小诗借松写人,寓意深长。

小松刚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以至被埋没在深草之中,但它并不示弱,逐渐成长,是那些小草所无法比拟的。人们往往忽视、不认识小松将长成凌云大树的远大发展前途,等到松树真的凌云参天之时,才去称赞它的高大。

作者以松喻人,告诫人们要善于发现和识别人才,对有发展前途的人才要及早给以重视、关心和培养,使之早日成才。

陆游的《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此词咏梅,实际上是借梅花的品格自明心迹,自抒怀抱。上片感遇。此词或许是他晚年所作,借咏梅以表达其坚定不移的爱国立场和政治节操。虽然不免有自悼自伤的成份和孤芳自赏的意味。

咏物词贵在“不离不即”“不粘不脱”,做到托物寄意,物我相融。

此词不雕镂梅花形貌,而着重摄取其神韵,借以自我写照,是咏梅的上乘之作。

王冕的《墨梅》: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是一首题画诗。

墨梅就是水墨画中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

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郑板桥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竹石》为题咏竹石图之作。

它侧重写竹,兼及于石。竹子在古代与梅、兰、菊一起被人们誉为“四君子”。在它的身上,具有许多美德。这些品德,通常主要是指凌云冲霄的进取精神,虚心善待的谦逊态度,并兼备梅、兰、菊诸物的“清高”“幽洁”“隐逸”等高风亮节。

而郑板桥此诗着重写竹子的“坚韧”,赋予它又一种美德。这恐怕与他个人的性格有关。他生性正直倔强,是当时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这个“怪”恐怕就包含倔强不屈的坚劲性格在内。因此,我们可以说,竹子的“坚劲”其实也是他个人性格的生动写照。

在咏物诗中,形与神的有机结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法则。所谓“形”,是指诗人吟咏的对象的外形,即审美客体的外部形态特征。所谓“神”,则是指客观物象的精神气韵。“形”是“神”的载体,“神”是“形”的灵魂,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就咏物诗来说,物之形貌、状态,花之色香、姿质,鸟之体态、毛色等等,皆为其“形”;而物之风神,花之情韵,鸟之灵性,则是其“神”。

咏物诗如能做到形似神传,便堪称自然绝妙的成功之作。

4、意象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

有意象就有诗味,无意象就无诗味。“意”是诗的主旨,是意境的内核,这种“意”,不是“意念”的“意”,而是“意趣”的“意”,即经过情思的物态化后可看可听可感的“意”。正如诗中之象,也非纯客观的景物刻画,而是情思化后的“象”。

意象的基础是“象”,是视觉形象。但是这个“象”里面还必须包括“意”,即人的主观色彩,这才能构成所谓“意象”。

在文学作品里面,对任何景物或事物的描写,都不可能不含人的情绪或意向。所以金圣叹说,《诗经》三百篇,虽草木虫鱼鸟兽毕收,而并无一句写景。王国维又说,一切景语,都是情语。

意象的“象”是与人密切相关的。从哲学的观点看,一轮月亮挂在空中,如果不被人看见,那么它对人来说,可以认为是不存在的,它没有被言说的任何可能。实际上,只有能被人的心灵反映的客观事物(独立于人的心灵之外的“客观”事物对人来说是没有意义的),比如当诗人吟咏“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的时候,月亮进入人的视野,这才与人的存在状态互相关联。

意象的生成可以来源于人的外部世界的可见之象,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密集的意象,都是来自视觉直接感知到的外部对象。而非外部世界中客观存在的内心想象的事物,如天使,仙女,在意念中是可视的,与视觉经验相关,所以仍然可以构成意象。

意象也不一定非是可见之象,也可以是可察之态。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又如:“江南三月,暮春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杨柳依依”“雨雪霏霏”,“杂花生树,群莺乱飞”,都不是存在的事物,而是存在事物的状态。这也是属于可以被视觉观察的范畴,所以能够构成意象。虚拟的可视的情景,如顽石点头、天女散花,明珠有泪,良玉生烟,也能构成意象。

意象的“意”是包孕在“象”中的,是融入水中的盐,无形而有味。在一个意象中,我们看得见的是“象”,而品得出的是“意”。意象的语言形式是隐喻性质的。

意象一般以两种形态出现于文学作品中,即单个意象和整体意象。

单个意象就是文学作品中最基本的艺术形象,整体意象则是一组或一串意象构成的有机的整体画面,也称意象体系。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断肠人在天涯”等就是单个意象,人们常常又把这种意象看成是更大境界中的一个“部件”。它们不能离开整体,若离开了,单个意象就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比如“枯藤”这一意象一旦离开了《天净沙·秋思》的整体意蕴,“枯藤”便失去了这支散曲赋予它的那种悲凉色彩。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只有一个整体意象。

二、感受“形象”,体味“意境”

1、感受“形象”

感受形象的方法是抓住诗歌中意象、意境的特征和情与景的交融,从而理解其中寄托的思想感情。如杜甫的《登高》中“猿啸哀”“鸟飞回”“落木萧萧下”等形象的特征是惨淡、凄凉、悲怆,由此可感受到作者寄托其中的羁旅之愁、孤独之苦和壮志难酬之悲。

鉴赏诗歌的形象,通常从形象的色彩、指向、强度、虚实、动静等角度进行分析。

形象的色彩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一般暖色预示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冷色代表着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等。

形象的指向性不同和强度大小不同可以反映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作品风格。比如同样是写友情,李白写的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而杜甫写的是“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预堆”。李白选取的形象是“明月”,指向在天空,这种“向上”的指向给人以飘逸之感;而杜甫选取的形象是“滟预堆”,指向在水下,这种“向下”的指向给人以沉郁之感。

形象还通常通过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的手法来开拓诗歌的意境,传达情感。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人在这里创造了他所喜欢的那种静谧的意境,但诗中所写的却是“花落、月出、鸟鸣”这些活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态感,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动”的景物反而能取得“静”的效果。

2、体味“意境”

一首诗有无诗味,说到底是看这首诗有没有优美巧妙的意象。一首诗是否韵味独特,是看该诗有没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审美意境。意象和意境是诗家写诗、诗评家论诗经常要用的两个术语。

意象的选择是第一步,意象的组合则是第二步。意象组合必须着眼于诗美意境的创造,这是由诗歌艺术表现的特点所决定的。诗歌的意蕴就蕴含在它们的不同组合中,解读诗歌,首先要搞清楚这些最基本的意象组合,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鉴赏诗歌。

所谓意境,是指作品通过意象组合所描绘出的生活图景,与诗人主体审美情感融合为一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境界,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能诱联和开拓出丰富的审美想像的空间的整体意象。换言之,意境是意象的高级形态,也是文学典型化原则在诗歌创作中具体运用的审美结晶,它能使读者在品味中经过想像和联想获得更为广阔的艺术天地。

好的诗人,常常能够使意境“景中生情,情中含景”。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洲。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有一系列单个的意象,如“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藏情于景的逼真画面,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往往更显情深意浓。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伫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出那种情深意切,表面上这首诗句句是写景,实际上却句句都在抒情,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意境源于意象,意象可以进行合情合理的虚构,在此基础上的意境自然有实境也有虚境,当一个个意象以一定的联系方式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结构时,因相互牵制和作用往往产生了一种新的整体和新的内容。如贺铸的《青玉案》中的最后几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三个意象被组成“试问闲愁都几许”这样一个意象结构时,这个意象结构的审美效应,就不是三个意象的相加,而是一个由实到虚的意境升华过程,诗人想起情人踪迹杳无,像逝去的春日已不知飘泊何处,因而更加百感交集,愁绪万千。此时此地,此情此景,闲愁不由得像无边无际的如烟青草,似狂飞乱舞的满城飞絮,若淋漓不休的黄梅时雨,那般凄然,那般迷茫,那般密集于眼前而挥之不去。

由此看来,分析诗中单个意象的意蕴是重要的必需的,但远远不够,要真正把握诗的意境,仔细分析诗中的意象组合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提醒我们,只有意象的结构组合巧妙,才能提供一个令人“想入非非”的意境。这是因为,优秀的诗作,都有其或显或隐的结构可寻。对诗人来说,正是这种结构将一个个互不相关甚至矛盾对立的意象组合在一起,从而构成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有机整体,以传递诗人的思想感情。就读者来说,我们是通过剖析意象组合框架,进而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的。

诗歌主要靠意象来构成诗的意蕴,而诗歌中意象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

并列式组合——将有关的意象罗列出来,如杜牧的《江南春》中“水村山郭酒旗风”一句,就是并列了“水村、山峦、酒、旗、风”几个意象,从而让我们领略到了江南春天的特有风情。

对比式组合——选取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意象,互为对立,互为映衬,如高适的《燕歌行》中“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两句,一边是拚杀疆场的血腥,一边是醉生梦死的迷乱,从而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荒诞式组合——将不合事理逻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象组合,也即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在心理感觉中却能够实现。如李贺的《秋来》中“秋坟鬼唱鲍家诗”一句,“鬼唱”二字石破天惊,它仿佛让人听到秋坟中的鬼魂在吟唱鲍照当年抒发“长恨”的诗,以此来抒发作者怀才不遇的沉痛与凄清。诗笔新奇,诡谲多姿,荒诞虚幻中暗合了李诗的“鬼才”之意。

 

【实例探究】

例一:【04年广西高考,16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本题的第一问是直接从意象设题,这里的“杜鹃啼”就是一个含有寓意的常见意象。要了解“作者为什么要写杜鹃的啼叫声”,先要明白全词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也就是要有整体把握,然后揣摩作者为什么要用“杜鹃”来表现这样的思想感情,也就是明白杜鹃这个意象所蕴涵的意义和激发的情思。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叫声像“不如归去”,历代诗词作家,由其叫声引起的吟咏很多。

同样听到一种杜鹃啼叫声,不同的诗人、词家,可以从各自的处境、各样的角度写出不同的感受。杜荀鹤的“啼得血流无用处,不如缄口过残春”,是愤慨文章无用之言;韦应物的“邻家孀妇抱儿泣,我独展转为何情”,是同情丈夫死在外地的寡妇之言;朱敦儒的“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是痛心国土沦陷,南北亲人不能团聚之言;范仲淹的“春光无限好,犹道不如归”,是豁达之言;杨万里的“自出锦江归未得,至今犹劝别人归”,是诙谐之言。

晏几道这首词,则是对浪迹在外、有家难归的生活的叹息之言。

全词写的是客居他乡听到杜鹃的叫声所引发的感触。词的上片开头两句“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写杜鹃啼叫的环境和季节。翠微,青翠的山色,此处指青山,说在靠着青山的十里楼台的旁边,在春天百花盛开的深处,听见了杜鹃啼叫。接着“殷勤”两句说杜鹃在花间不断地叫着,好像对行人很有情感,不惜“殷勤”相告,不像黄莺的随意飞动,对人漠不关心。“取次”是随意的意思。“行人”走在春色烂漫的优美环境中,心情本来应该是愉悦的,但因为作客他乡,所以听了杜鹃的叫声,不免引起思乡之念,作客之愁。那么,词中所写的美丽景色,又正好为杜鹃叫声的感人作了反衬。

下片,写“行人”听到杜鹃啼叫的心理变化。“惊梦觉”三句,是说在晴明的春日,杜鹃偏偏又卖弄他的叫声,(“弄晴日”),“行人”从梦中惊醒(“惊梦觉”),听到的还是声声的“不如归去”。前面路上刚听到杜鹃啼叫还觉得“殷勤”;听得太多了,尤其是听到的又是那句“行人”难以做到的话,自然觉得有点烦躁不宁了。“天涯岂是无归意”,不是自己不想回家,“争奈归期未可期”,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身不由己啊,有什么办法呢?

弄清了全诗的思想内容,梳理出“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那就是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而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例二:【04年广东高考,16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分析】本题是从意象入手,要求鉴赏意境,这难度就较高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这几个意象如何理解,与全诗意境是什么关系,需要依据全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寻找蛛丝马迹作为证据。

此诗以首句头两个字“江汉”为题,正是漂泊流徙的标志。

首联表现出诗人客滞江汉的窘境。“思归客”三字饱含无限的辛酸,因为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落人。

颔联紧扣首句,通过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长夜,联想到了自己客居他乡之情形,仿佛自己就与云、月“共远”“同孤”一样,这样就把自己的感情与身外的景物融为一体,把“思归”之情表达得深沉、幽远。诗人表面上是在写“片云”“孤月”,实际是在写自己:虽然远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却像孤月一样皎洁。

颈联紧承第二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积极用世的精神。上联明明写了“永夜”“孤月”,那么这里的“落日”就不应该是实写,而是用作比喻,“落日”相当于“日薄西山”的意思。“落日”句的本意,就是“暮年心犹壮”。它和曹操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意是一致的。“秋风”句是写实,“苏”有康复的意思。面对飒飒秋风,不仅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欲苏”,表现出诗人身处逆境,壮心不已的精神。

尾联,再一次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的情怀。“老马”用了《韩非子•说林上》中“老马识途”的故事。在这里,“老马”是诗人自比,“长途”代指驱驰之力。诗人指出古人存养老马,不是取它的力,而是用他的智。“我”虽然是一个腐儒,但“心犹壮”“病欲苏”,同老马一样,并不是没有一点用处的。诗人在这里显然含有怨愤之意:莫非我真是一个毫无可取的腐儒,连一匹老马都不如吗?

在基本了解全诗的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再来回答问题,那就是:颔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又有喻意。“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孤独寂寞;颈联中用“落日”比喻自己已经黄昏暮年,秋风则是实写眼前景物,与上句“落日”相对,虚实相生。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种天高路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

 

例三:【04年天津高考,16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蜀僧睿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绿绮:古代名琴。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分析】本题是从意象这个角度切入,从意象直接设题,“一挥手”“万壑松”就是两个意象。理解诗歌本身的诗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诗中的字、词、句,都是表现诗意服务的。因此要结合自己积累的知识和诗中的暗示、注释提示等理解诗意。

从诗题能够看出,这首诗写的是听琴,听蜀地一位叫睿的和尚弹琴。开头两句:“蜀地抱绿绮,西下峨眉峰。”说明这位和尚琴师是从峨眉山下来的。“绿绮”本是琴名,汉代司马相如有一张琴,名叫绿绮,这里用来泛指名贵的琴。简短十个字,就把这位琴师写得很有气派,不同凡俗,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

三四句正面描写蜀僧弹琴。“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这两句用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使人感到这琴声一定是极其铿锵有力的。上句是弹琴的动作,下句是弹琴的效果。

五六句写作者听了琴声后的感受。“客心洗流水”,这一句就字面来看,是说听了蜀僧的琴声,自己的心好像被流水洗过一般地畅快、愉悦。根据题目的注释,我们可以明白,这一句其实还有更深的含义,其中包含一个古老的典故,这就是“高山流水”的典故,作者借它来表现自己和蜀僧通过音乐的媒介所建立的知己之感。由注释可知,下一句“余响如霜钟”也是用了典故,意思是说,音乐终止以后,余音久久不绝,跟薄暮时分寺庙里的钟声融合在一起。

最后两句则写诗人听完蜀僧弹琴,举目四望,这才发觉:不知什么时候开始,青山已罩上了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时间过得真快啊!

唐诗里有不少描写音乐的佳作,而李白这首诗描写音乐的独到之处是,除了“万壑松”之外,没有别的比喻形容琴声,而是着重表现听琴时的感受,表现弹者、听者之间感情的交流。其实“如听万壑松”这一句也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诗人从琴声联想到万壑松声,联想到深山大谷,是结合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写的。

这样理解了诗意之后,再来回答问题就不难了。“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

 

例四:【04年湖南高考,16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根据提示,赏析第四句。(6分)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这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听笙诗。笙是一种由多根黄管组成的乐器,其形参差如凤翼,其声清亮如凤鸣,故有“凤吹”之称。传说仙人王子乔亦好吹笙作凤鸣,此诗有以此相喻的意思。

第一句,写宛如凤鸣的笙曲似从天而降,极言其超凡绝俗。“隔彩霞”三字,不直接描摹笙声,而说笙声来自彩霞之上,通过想象中的奏乐环境之美,烘托出笙乐的明丽灿烂。

第二句,紧承上句,写诗人对笙声实际来源的悬想揣问。笙声奇妙,引得诗人寻声暗问。这一句不仅点了题,同时也间接地表现了笙乐的吸引力。

第三句,承第二句而来,但诗情产生了跌宕。一墙之隔,竟无法逾越,咫尺天涯,顿生“天上人间”的怅惘和更加强烈的憧憬,从而激发更为绚丽的幻想。

第四句,

【分析】本题设题虽然不是从意象入手,但其着眼点却在于考查对诗歌意象的理解把握,这需要自觉运用意象知识来解答,这是考查难度非常高的题目。

“碧桃千树花”的意象虽然不是固定的文化意象,但是根据文本、考题提示会有所感悟。联系到诸如《李凭箜篌引》《琵琶行》等描写音乐形象的诗歌,也会有所启发。因为描写音乐的基本技巧在于,用比喻特别是用通感的手法,把听觉感受转化为形象描写,这样,试题虽然陌生,做起来应该顺手。

“疑有碧桃千树花”,以花为意象描写音乐,从奏乐的环境着笔。与前文“隔彩霞”相呼应,这里的碧桃是天上的碧桃,竟至千树之多,是何等绚丽的景象!它意味着那奇妙的、非人间的音乐,宜乎如此奇妙的、非人间的灵魂。这个形象的指向性是向上的,象征着笙声的明媚、热烈、欢快。而一个“疑”字写出了如幻如真的感觉。此诗第三句紧承第二句,而第四句紧承第三句又回应首句,章法流走,回环中有递进。它用视觉形象写听觉感受,通感的运用别具一格。

这第四句,是写诗人寻访不得之后的想象;与首句呼应,仍然从奏乐环境着笔;通过花的繁盛烂漫,写出乐声的明丽、热烈、欢快;一个“疑”字写出了似真似幻的感觉;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别具一格。

 

【积累借鉴】

一、你应该知道的几个基本术语的关系

意象·物象·意境·词藻

1、意象与物象 

古人所谓意象,尽管有种种不同的说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必须呈现为“象”,那种抽象概念的说理,直抒胸臆的抒情,都不能成为意象。因此可以说,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

“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观的色彩。这时它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诗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即是意象中那个“意”的内容。因此可以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简单的说,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更多的富于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

例如,“梅”这个词表示一种客观的事物,它有形状有颜色,具备某种象。当诗人将它写入作品之中,并融入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学理想时,它就成为诗歌的意象。由于古代诗人反复地运用,“梅”这一意象已经固定地带上了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的意趣。

意象可分为五大类:

(1)自然界的,如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

(2)社会生活的,如战争、游宦、渔猎、婚丧等;

(3)人类自身的,如四肢、五官、脏腑、心理等;

(4)人的创造物,如建筑、器物、服饰、城市等;

(5)人的虚构物,如神仙、鬼怪、灵异、冥界等。

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

由“云”所构成的意象,例如“孤云”,带着贫士幽人的孤高,陶渊明《咏贫土》:“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杜甫《幽人》:“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暖云”则带着春天的感受,罗隐《寄渭北徐从事》:“暖云慵堕柳垂条,骢马徐郎过渭桥。”“停云”却带着对亲友的思念,陶渊明《停云》:“霭霭停云,蒙蒙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辛弃疾《贺新郎》:“一樽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由“柳”构成的意象,如“杨柳依依”,这意象带着离愁别绪。“柳丝无力袅烟空”,这意象带着慵倦的意味。“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这意象带着诗人早朝时的肃穆感。同一个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就大异其趣。

诗人在构成意象时,可以夸张物象某一方面的特点,以加强诗的艺术效果,如“白发三千丈”“黄河之水天上来”。也可以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长有归心悬马首,可堪无寐枕蛩声。”这些诗都写到“心”,心本来不能离开身体,但李白的“愁心”却托给了明月,杜甫的“故园心”却系在了孤舟上,秦韬玉的归心则悬在了马首上。这些意象都具有了“心”原来并不具备的性质。

诗人在构成意象时,还可以用某一物象为联想的起点,创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李贺诗中的牛鬼蛇神大多属于这一类。火炬都是明亮的,李贺却说“漆炬迎新人”,阴间的一切都和人间颠倒着。“忆君清泪如铅水”,铅泪,世间也不存在。但既然是金铜仙人流的泪,那么当然可以是铅泪了。

总之,物象是意象的基础,而意象却不是物象的客观的机械的模仿。从物象到意象是艺术的创造。

2、意象与意境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现在又说意象是主客观的交融契合,那么意象和意境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可以这样区别它们: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物,意象只是构成这建筑物的一些砖石。这样区别的依据就在“象”和“境”的区别上。

“象”和“境”是互相关联却又不尽相同的两个概念。象,本指《周易》里的卦象,它的涵义从一开始就是具体的。而境却有境界、境地的意思。它的范围超出于象之上。象指个别的事物,境指达到的境地。象是具体的物象,境是综合的效应。象比较实,境比较虚。

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如果把这两句诗再加分析,就可以看到它包含四个意象:“小楼”“深巷”“春雨”“杏花”。“小楼”“深巷”,有静谧幽僻之感,衬托出诗人客居临安的寂寞。“春雨”“杏花”,带着江南春天的气息,呈现出一派明艳生动的色彩。其实,这两句的诗意是浑然一体的。“一夜”两字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涌上了眉间心头。“小楼一夜听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诗人在这里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来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才与自己落寞的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两句诗构成一种意境,既有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也有对流光易逝的感慨。陆游这两句诗的意境。就是借助这些富有情趣的意象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

3、意象和词藻

语言是意象的物质外壳。在诗人的构思过程中,意象浮现于诗人的脑海里,由模糊渐渐趋向明晰,由飘忽渐渐趋向定型,同时借着词藻固定下来。而读者在欣赏诗歌的时候,则运用自己的艺术联想和想像,把这些词藻还原为一个个生动的意象,进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在创作和欣赏的过程中,词藻和意象,一表一里,共同担负着交流思想感情的任务。

意象多半附着在词或词组上。

一句诗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象,如:“孤舟——蓑笠翁”“云破——月来——花弄影”“风急—一天高——猿啸哀”“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也有一句诗只包含一个意象的,如:“北斗七星高”“楼上晴天碧四垂”。

意象有描写性的,或称之为静态的,如“孤舟”“蓑笠翁”;也有叙述性的,或称之为动态的,如“云破”“月来”“花弄影”。还有比喻性的,如“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也有象征性的,如《离骚》中的香草、美人。

一个意象不止有一个相应的词语,诗人不仅追求新的意象,也追求新的词藻。“东家蝴蝶西家飞,白骑少年今日归。”用“白骑少年”四字写思妇心中的游子,增强了游子怀人的美感。词藻新,意象也新。“绿蚁新酿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以“红泥小火炉”入诗,词藻、意象都新。

诗的意象和与之相适应的词藻都具有个性特点,可以体现诗人的风格。一个诗人有没有独特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即取决于是否建立了他个人的意象群。屈原的风格与他诗中的香草、美人以及众多取自神话的意象有很大关系。李白的风格,与他诗中的大鹏、黄河、明月、剑、侠以及许多想像、夸张的意象是分不开的。杜甫的风格,与他诗中一系列带有沉郁情调的意象联系在一起。李贺的风格,与他诗中那些光怪陆离、幽僻冷峭的意象密不可分。

各不相同的意象和词藻,体现出各不相同的风格。它们虽然只是构成诗歌的砖瓦木石,但不同的建筑材料正可以体现不同的建筑风格。意象和词藻还具有时代特点。同一个时代的诗人,由于大的生活环境相同,思想上和创作上相互的交流和影响,总有那个时代惯用的一些意象和词藻。时代改变了,又会有新的创造出来。这是不难理解的。

比如,六朝,是一个被死亡的阴影笼罩的乱世。生于乱世的诗人,在他们的作品中,表现出各种各样奇崛的形态。以嵇康诗歌中飞鸟的形象为例,在嵇康以前,如建安诗人的作品中,飞鸟的形象大多是人和人之间相互亲和感的象征,带有对人性“善”的期待。但是,在阮籍、嵇康的诗歌中,如阮籍《咏怀诗》(四十三)、嵇康《双鸾》诗中,飞鸟成了冲绝“罗网”、直上青云的形象,成为对现实的抗争和对世俗的超越的象征。嵇康和阮籍又有不同:如果说二人的诗歌中,都带有要冲决罗网的追求的意味,那么,在嵇康那里,更为突出的是没有对人的善意的绝对信赖,他的周围毫无空隙地遍布荆棘,而这样的观念在阮籍那里则很少。

韦勒克·沃伦说:“诗人的意象,是他的‘自我'的揭示。”文学创作,归根到底,是个性的活动。在作品的艺术形象和意境中,有着作者自我的影子。

 

二、你应该知道的意象组合的一般情形

一首诗从字面看是词语的联缀;从艺术构思的角度看则是意象的组合。在中国古典诗歌特别是近体诗和词里,意象可以直接拼合,无需中间的媒介,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如连词、介词可以省略,因而意象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很确定,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类似于电影蒙太奇的艺术效果。

比如杜牧的《过华清宫》后两句: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一骑红尘”和“妃子笑”这两个意象中间没有任何关联词语,就这样直接地拼在一起。它们是什么关系呢?可以说是“一骑红尘”引逗得“妃子笑”了,也可以说是“妃子”在“一骑红尘”之中露出了笑脸,好象两个电影镜头的叠印。这两种理解似乎都可以,但又都不太恰切。诗人只说“一骑红尘妃子笑”,把两个具有对比性的意象摆在读者面前,意象之间的联系既要你去想像、补充,又不允许你把它凝固起来,一凝固起来就失去了诗味。

再如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它写少妇的孤独、迟暮之感,其中: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门掩”和“黄昏”之间省去了关联词语,它们的关系也是不确定的。可以理解为黄昏时分将门掩上(她估计今天丈夫不会回来了),也可以理解为将黄昏掩于门外,还可以理解为在此黄昏时分,将春光掩于门内,关住春光使它不要离去。或许三方面的意思都有,诗人本不想把读者的想像固定在一处,我们也就不必把它讲死。反正那少妇有一个关门的动作,时间又是黄昏,而这个动作正表现了她的寂寞、失望和惆怅。

又如温庭筠《商山早行》里的两句: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人迹”和“板桥霜”之间虽然也没有连接词,但是这两个意象的关系比较清楚:人的足迹留在板桥霜上。“鸡声”和“茅店月”的关系就不那么清楚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鸡声”是报晓的鸡声,“茅店月”是晓天的残月,这两个意象属于同一个时间。另外,“鸡声”是从茅店传来的,残“月”也低挂在茅店的屋角上,耳闻的鸡声和目睹的残月又是属于同一个地点的。但是,也许不把“鸡声”和“茅店月”的关系固定下来更好。这句诗只不过借着一个“声”的意象和一个“色”的意象的直接拼合,表现了一个早行旅人的孤独感和空旷感。意象之间不确定的关系,正好留给读者展开想像的余地。

其他如“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这一类例子不胜枚举。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虽然可以直接拼合,意象之间似乎没有关联,其实在深层上却互相钩连着,只是那起连接作用的纽带隐蔽着,并不显露出来。这就是前人所谓峰断云连,辞断意属。也就是说,从象的方面看去好象是孤立的,从意的方面寻找却有一条纽带。这是一种内在的、深层的联系。意象之间似离实合,似断实续,给读者留下许多想像的余地和进行再创造的可能,因此读起来便有一种涵咏不尽的余味。例如杜甫的“钩帘宿鹭起,丸药流莺啭。”

王安石奉之为“五字之模楷”。它的好处就在于意象之间离合断续的关系。“钩帘”和“宿鹭起”一写自己,一写宿鹭,表面看来没有联系,其实不然。这是同时发生的两个动作,当诗人卷起帘子并把它钩上的时候,看到了宿鹭飞起。也许是钩帘时惊动了宿鹭,也许不是。但帘的钩起和鹭的飞起难道就不能产生一点相似的联想吗?“丸药”和“流莺啭”似乎也不相干,其实不然。诗人一边团药丸一边听到莺啼,团药丸时的触觉和莺啼圆啭的听觉,也有一点类似。表面看来互相孤立的意象,在深层的意义上就这样互相沟通着。

又如李白的词《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这首词的意象跳动很大,“秦楼月,灞陵柳,乐游原,咸阳古道,汉家陵阙”,光是地点就换了这么多,看上去笔笔变换,笔笔重起,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似乎很“破碎”,全篇两片,一春柔,一秋肃;一婉丽,一豪旷;一以“秦楼月”为眼,一以“音尘绝”为目,其实脉络井然,全诗的意脉在以“伤别”为关纽,以“灞陵伤别”“汉家陵阙”家国之感分别为两片作结。

作者仿佛是站在历史长河中间的一座孤岛上,正举目向着茫远的时间和空间四望,同时把他的一些破碎的回忆与印象编织成这首词。除了这“伤别”的感情线索之外,上片“秦楼月”和下片“音尘绝”各自的重复,也起了连接意象的作用。

再举一首温庭筠的《更漏子》: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

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女子长夜闻更漏声而触发的相思与惆怅。

在上片起首三句,看似平行列出三个意象“柳丝”“春雨”“漏声”来写景,实际上是以柳丝之长、春雨之细烘托漏声的悠长、深远和轻细,造成一种轻柔、纤细、深永而又带有迷惘情调的氛围,以表现女主人公所处的环境和她长夜不眠、愁听漏声时深长柔细的情思。夜深人静,漏声似乎变得特别悠长而遥远。在这种情景相互渗透交融中,柳丝、雨丝之于情思,漏声之与心声,也就难以分辨了。接着,词的意象跳到“塞雁”“城乌”和“画屏金鹧鸪”。从边塞到城楼,从城楼再到闺房,由远及近,把不同地点的三个意象组织到一起。雨夜漏声之中,传来塞雁、城乌的鸣叫声,从长夜相思的不眠者听来,仿佛是这“漏声”所惊起的。这真切地表达了女主人公静夜闻漏声过程中间,闻乌啼、雁鸣所引起的寂寥、凄清和骚乱不宁的心态。两句之下,陡接“画屏金鹧鸪”一句,鹧鸪是绣在画屏上的,本不会飞,但在那女子的想象中,连它也随着塞雁、城乌一起惊飞了。漏声惊起了塞雁,惊起了城乌,也惊起了金鹧鸪,这些惊飞的鸟象征着她不安的心情。她是那样容易为春雨惊动,所以在她的想象里,鸟儿也像自己一样地不安。“塞雁”“城乌”“金鹧鸪”这三个孤立的意象,就这样通过那女子的想象联系在一起了。

下片先写“香雾”,这迷漫于闺阁内外的芳香薄雾,营造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霏微轻淡的香雾,笼罩着这座华美的池阁,透入层层帘幕。环境是美好的,但身披香雾的女主人公却因寂寥中的相思而感到分外怅惘,她似乎在想,恐怕自己的相思乃至长梦,对方根本就不知情呢。

综观全词,“柳丝、春雨、漏声、塞雁、城乌、金鹧鸪、香雾、帘幕、谢家池阁、红烛、绣帘”,这些意象看来好象没有什么关连,却都由最后一句中的那个“梦”联系着,是她梦后的种种感觉。由梦串连起来的这些意象,把那女子的一片痴迷的印象很真实地表现了出来。

 

三、你应该知道的原型意象的文化密码

古典诗词中特殊意象很多,这里仅列举一部分。了解这些特定意象,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鉴赏诗词。

★空灵高洁的月

月亮悬挂在中国古典诗坛的上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不仅仅是光照人寰的一个普通星体,而且是通脱淡泊的一种文化象征。“月亮”意象负载着民族深刻的文化内蕴,流转在诗人广阔的心灵空间。

1、镜湖皎月:李太白引皎月为人生知己

从历史上看,我们是个特别喜欢月亮的民族。如果这也算是一种民族心理,那么最善于表现这种心理的诗人就是李白了。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千姿百态。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倏忽城西月,青天悬玉钩。”(《挂席西江上待月有怀》)

——这是写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

“秋风渡江来,吹落山上月。主人出美酒,灭烛延清光。”(《送崔氏昆季之金陵》)

“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月夜江行寄崔宗之》)

——这是写月出的位置及其周围环境。

李白写得最多的是山上月和山间月,视野开阔,月的动态使人顿生清新明媚的舒畅之感。另有水上月,望去又别是一种迷濛幽冷的景象:

“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树。云畔风生爪,沙头水浸眉。”(《初月》)

“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雨后望月》)

有时月挂松梢,给人以神奇、空灵之感: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送杨山人归嵩山》)

有时月亮透过藤萝窥见,则又令人心清神爽:

“闲窥石镜清我心,绿萝开处悬明月。”(《庐山谣》)

“摇荡女萝枝,半挂青天月。”(《忆秋浦桃花旧游》)

以上所举山、水、松、萝,是为说明月出的位置,其本身又是李白咏月诗中常见的景物,或幽冷隽永,或刻削古峭,无不具有一种非人间的童话般的幻想色彩。景物是真实的,极为寻常的,却又好象是在梦幻中看见的。有时还能看见些在月光下活动的小动物——猿和鹭,也使人产生同样感觉:

“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秋浦歌》其五)

“痛饮龙筇下,灯青月复寒。醉歌惊白鹭,半夜起沙滩。”(《送殷淑》其三)

白猿饮水、白鹭受惊起飞,都是从现实里捕捉到的真实动态。有趣的是,这些动态并未破坏,反而增强了月光世界的静谧和神奇。甚至是人的活动,也很难打破上述的意境。李白的月光世界里人物形象为数不多,如:

“东阳素足女,会稽素舸郎。相看月未堕,白地断肝肠。”(《越女词》其四)

“镜潮水如月,耶溪女如雪。新妆荡新波,光景两奇绝。”(《越女词》其五)

前写月下等待幽会的男女,后写月夜从远处看见的一群湖上少女,均具有活泼的生活气息,却又使人感到真中有幻、动中有静。后首仅以月比水,其实写的也是月夜,只有在月光下才能产生那样的透明感。在这神奇的世界有时还传出劳动者的歌声: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莲女,一道夜歌归。”(《秋浦歌》其十三)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秋浦歌》其十四)

采莲女已很传神,冶炼工写得尤有声色。火光映脸、歌声远播,何等热烈!但妙处还在画外有画:月夜、寒川。热烈的劳动场面出现在静谧的月光世界,相反相成,相映成趣,可谓画中之神品!

总的说来,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是一个远离喧嚣尘世的未受污染的世界,它永远是那样幽冷而静谧,使人产生透明和空灵的纯洁感。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襄阳歌》),他时而上天揽月:“欲上青天揽明月”,时而寄愁于月:“我寄愁心与明月”,时而邀月同饮:“月光常照金樽里”,时而赊借月色:“暂就东山赊月色”……最常见的是,李白的泛月、乘月诗:“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把酒问月》),“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东门泛舟》)。月如诗人如影随形的知己:“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梦游天姥吟留别》)多情的月亮,陪伴着孤独的诗人。清高的诗人,邀来了同样清高的月亮结伴东游。在李白的情感体验中,冰清玉洁的一轮皎月,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知己。“明月直入,无心可猜”(《独漉篇》),月本皎洁,我亦皎洁;月本无心,我亦无心。诗人在月影中孤芳自赏:同样孤独,同样透明,同样清高。人格化的月亮意象,与诗人的心灵世界契合一体。

2、松间明月:王摩诘令明月蒙上淡淡的禅意

《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月、松、泉、石,四个意象组成空明幽妙的意境,而“明月”是其中的主意象——因“月”之“明”,方可见“泉”之“清”。这多么幽深明净的超脱境界!这一“诗中有画”之境带有淡淡的禅意,映照出诗人恬静闲适的心境。“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松风吹解带,山月照禅林”(《酬张少府》),结合王维的这些诗句看,“明月”“清泉”暗含空灵之意,成了诗人追寻隐逸生活和佛学境界的物化形式。

3、秦淮旧月:刘梦得请旧月见证悲凉历史

《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寂静的群山,冰凉的潮水,荒废的空城,诗人描摹的是“故国”“寂寞”的现实,返照的却是南朝近三百年的历史,刘禹锡请出月亮见证了这一段悲凉的历史。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可见“旧时月”实际上也是“今时月”。但是在敏感的诗人笔下,月亮有着强烈的时间意识,《石头城》无一句写到六朝繁华的过去,但读者无一例外会从拍击“空城”的潮声中触摸到历史的沧桑巨变。诗人巧妙地用“旧时月”作为历史和现实的交汇点,成功地组接了历史时态和现实时态,传达的是诗人深沉的历史悲凉感。

4、江心秋月:白乐天邀秋月聆听人间仙乐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一方面,连江心秋月都在聆听琵琶女弹奏的“仙乐”,琵琶女的技艺可谓出神入化了。另一方面,琵琶声“似诉平生不得志”,敏感的诗人从这久已不闻的“京都声”中听出了那种凄楚之情漂泊之意,由音乐的认同感,引发出身世的认同感,触发出一种迁谪沦落的感伤之情。秋江月冷,月照离人,“别是茫茫江浸月”,江心秋月依旧为“天涯沦落人”的情感提供了最适宜的时空背景。

5、沧海皓月:李义山托皓月感伤凄凉身世

《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月是天际明珠,珠是水中明月,一轮皓月笼罩在沧海之上,颗颗明珠闪烁于烟波之中,这是何等美妙的境界!其实这只是诗的表层意蕴。其深层意蕴则具有多解性。

汪师韩《诗学纂闻》:“‘珠’‘玉’皆宝货,‘珠’在‘沧海’,则有遗珠之叹,惟见‘月’照而‘泪’。”诗人将伤悼身世的“遗珠”“不遇”之叹,寄寓于“沧海月明珠有泪”这种朦胧缥缈的境界之中,给读者带来的审美趣味是无限的。

6、小楼凄月:李重光用凄月演绎生命绝唱

作为词人的李煜的月亮情结值得注意。“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秋月”像一面镜子,观照过词人纵情逸乐的欢颜,也映照出词人沦为阶下罪囚的愁容。“正是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望江南》),“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玉楼春》),“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望江南》),“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后庭花破子》),这里描写的故国之“月”,积淀着词人敏锐的时间意识和绵绵无穷的怅恨。过去令词人心旌摇荡神采飞扬的月光,而今变得冷艳刺目惨不忍睹,其中包含着多少物是人非沧桑巨变的哀痛!“故国”月明寄寓着词人李煜的生命体验。

7、柳岸残月:柳耆卿借残月渲染别离情怀

《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句一向被称作“千古俊句”。以“杨柳岸”“晓风”“残月”三种意象的复合写离愁别绪,词家无出其右者。“杨柳”是寄寓离别特定内涵的意象,习习晓风、熹微残月,映衬出漂泊无依的行客绵绵不尽的愁思。从此句中,可以观照由“月亮”这一意象引发的怀人思乡这种共鸣效应。

8、赤壁江月:苏东坡酹江月感悟人生哲理

《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赤壁祭奠江月,既有伤悼“千古风流人物”的吊古之情,更有感喟“早生华发”一事无成的个人忧伤。“酹江月”的确反映出一种“人生如梦”的空漠情绪。

但是,苏轼的过人之处正在于实现了精神的自我完善。在这一点上,苏轼笔下的月又充满了探索思辨的哲理意味。“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中秋词》)的旷达情怀,令苏子在一贬再贬的苦难人生中不断实行着精神的自我调节。与《赤壁词》作于同一时期的《赤壁赋》,“以江风山月作骨”,反复出现“月亮”意象,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月亮盈满缺损,是为变,然风月无边,你我共享,是为不变。人生百年,何其短促,是为变,然千万年来,人类繁衍,绵绵不绝,物我同一,化作永恒,是为不变。人从自然而生,复归自然而灭,自然生生不息,人即生死同一。苏子涉月诗文表现的留恋人生热爱生命的生活态度,正是得之于无边风月的深刻启示。自此之后,咏月诗又增加了其哲理内蕴。

9、西楼满月:李易安向满月倾诉闺阁幽怨

“月明人倚楼”(白居易《长相思》),夜不成眠的女词人李清照伫立西楼,推窗望月,想像着丈夫赵明诚或许会托大雁捎回平安信息:“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其时,李清照结婚不久,赵明诚负笈远游,夫妇天各一方,“花自飘零水自流”,所以才有“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之叹。花好月圆,是人们的美好愿望,“月满”而人不“圆”,反衬出女词人内心的一种幽怨。清澈的月光、漂浮的月影、轻飞的大雁,组合成一种朦胧的境界。李清照用她独有的女性视角和人生体验感知月象,情感显得特别的细腻和婉约。

10、维杨冷月:姜白石以冷月烘托劫后荒凉

《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月本无所谓冷热。月之“冷”是客观事物作用于词人心灵的感觉,似乎月也懂得人间的苦难。残桥、冷月、清音、,构成一种清远空灵的境界,词人以灵动之笔写出了扬州城昔盛今衰的黍离之悲。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悬挂在中国古典诗坛上空的月亮是多情的。她是一种道具、一种背景、一种气氛,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情感媒介、一种审美情趣。她的空明、澄澈、高洁的品性,她的暗示、隐喻、象征等效用,铸造了中国古典诗歌作品的血脉和灵魂。

★五味杂陈的酒

面对“五花马,千金裘”,李白宁愿“呼儿将出换美酒”;“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之后,孟浩然还不忘“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春江花朝秋月夜”时,白居易“往往取酒还独倾”。难道真是“唯有饮者留其名”吗?诗人与美酒似乎有天缘,李白道“嗜酒见天真”,杜甫也称“性豪业嗜酒”。

落木有萧杀之感,红豆有相思之情,烽火紧系战争,明月关联故乡,而说到酒似乎就一言难尽了。

时——陆机说:“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短歌行》)

时——李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尽酒》)

时——王维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时——欧阳修说:“十载相逢酒一卮,故人才见便开颜。”(《浣溪沙》)

时——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兵收河南河北》)

时——杜甫说:“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客至》)

时——阮籍说:“临觞多哀楚,思我故时人,对酒不能言,凄怆怀酸辛。”(《咏怀》之三十四)

时——李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纵情之时,“一杯一杯复一杯”“斗酒十千恣欢谑”,不但极写饮酒之多,而且极写快意之至,我们仿佛看到那痛饮狂歌之景,听到“将进酒,杯莫停”那样兴高采烈的劝酒声,这样,诗人豪迈奔放的“喜欲狂”之情就表现得更淋漓尽致了。

悲伤之际,“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惜别之时,“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醉翁之意”已不在酒了。

不仅喜怒哀乐与酒相通,风花雪月也与之关系密切。

——李清照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声声慢》)

——李白说:“看花饮美酒,听鸟鸣晴川。”(《饮酒》)

——白居易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问刘十九》)

——苏轼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白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呀!

★给你一杯忘情水

有道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可“水”在我国古代诗人笔下,却句句表露情意,字字蕴含情愫。

水有多种存在状态,江、湖、河、海,雨、雪、霜、雾等,其蕴含的感情,更是一言难尽。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韩氏《题红叶》)这两句诗,以流水之急与深宫之闲形成对比,不着痕迹,若即若离地托出了这种看似矛盾而又交织为一体的双重苦恨。并不明写怨情,而怨情自见。这就是俗语所云:“大吐苦水。”由此可见,“水”有苦之韵味。“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天末怀李白》)杜甫)挚友遇赦,急盼音讯,所以才问“鸿雁几时到”;潇潇洞庭,风波险阻,所以就担心“江湖秋水多”。李慈铭曰:“楚天实多恨之秋,秋水乃怀人之物。”悠悠远隔,望消息而不可得,茫茫江湖,唯寄语以祈珍摄。然而鸿雁不到,江湖多险,总有一种苍茫惆怅之感,袭人心灵。诗人对友人的绵绵怀想之意寄寓在茫茫秋水之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而然地联系起来。“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贾至《巴陵夜别王八员外》)世俗人情已如浮云般消散了,惟有我俩的友谊依然长存,那满腔的离愁别绪,有如湘江水般悠长。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韦庄《忆昔》)“夕阳”象征唐末国运已如日薄西山,“水东流”象征唐王朝崩溃的大势如江水东去,颓波难挽。有此一结句,就使诗情更为饱满、凄怆。水流无已,此恨绵绵。

有描写气势磅礴之大“水”,亦有渲染细致环境之小“水”。“西陵下,风吹雨。”(李贺《苏小小墓》)凄风雾雨之中,有光无焰的鬼火,在闪烁着暗淡的绿光,烘托出人物孤寂幽冷的心境,把那种怅惘空虚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的声响却也让人想见那如烟似梦般的凄迷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雨在孟浩然这个山水田园派大诗人的笔下,显得分外缠绵、细腻。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杜甫《白帝》)这里运用了民歌复沓句法来写峡江云雨翻腾的奇险景象,“雨翻盆”写出了雨势的急骤,同时也暗写了当时社会的动乱,似乎是诗人对黑暗现实的控诉,也体现了诗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思想。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诗人独特地借寒雨来抒发对友人被贬谪的愤懑和怀念之情。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一场朝雨,洗去了道路上的轻尘,也蕴含了诗人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之情。朝雨和客舍、杨柳共同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李商隐《春雨》)诗中男主人公在烟雨朦胧中再次寻访爱人,但他没有勇气走进去,甚至没有勇气再走近它一些,只是隔着雨凝视着。往日感觉那样亲切温存的红楼,如今是那样地凄冷。他发现雨从亮着灯光的窗前飘过,恍如一道道珠帘,而他只能在这珠帘的闪烁中,迷蒙地沿着这悠长而寂寥的雨巷独自走了回来。这首诗借助飘洒迷蒙的细雨,烘托别离的寥落、思念的深挚,构成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丰姿绰约的莲

“芙蓉”又称为“荷”、“莲”。芙蓉作为意象,大体可分为三大类象征义:

一是取荷美好形象营造一种雅致的景象,或宁静或欢愉。比如:

王维的《山居秋暝》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句诗中“莲”被动态化,不仅不与幽静基调抵触,还生发出摇曳生姿的美丽。

周邦彦的《苏幕遮》中有“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这句的用一个“举”字,使全诗富有立体感,荷花亭亭出水,迎风摆动的清新淡雅便款款而出。“故乡梦,何日去?……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这般美景便自然地引出了思念故乡荷塘的情怀。

杨万里的《昭君怨•咏荷上雨》“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蓬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珍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从整体上创造了这样一番景象:梦的氤氲带来的是泛舟西湖,荷满莲香,烟雨交加的如诗如画的仙境,觉醒后池荷跳雨,清波涟涟,美不胜收。此情此景与柳永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又该是别有一番滋味吧!

二是取败荷的形象营造一种衰败意境,或对逝去光阴叹惋,或对生活环境破败惋惜。比如:

孟郊《怨诗》中那句“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看得让人触目伤怀,撼人心魄!“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芙蓉般的妙龄却要做垂死残荷,那满池荷花大概是用泪水浇注的吧!

李清照《一剪梅》中那句“红藕香残玉簟秋”则诉尽了离愁别绪、相思怀远之苦。它与姚燧《普天乐》“芙蓉谢,冷雨清灯读书舍,待离别怎忍离别?”有相同怀念之情和凄美意境。败荷给人带来视觉上的颓废,没有美的感受,但是它若与作者心境结合,便是一种凄美,一种令人悸动的美。

三是取“芙蓉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托物言志,寄寓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这与梅、竹、松的意象义大体相同。比如:

李白《古风十九首》中“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诗人幻想自己飘游于西岳华山的莲花峰上,碰见的玉女是“手把芙蓉,凌空而行”。这里为什么是“手把芙蓉”而不是他物呢?诗人通过“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寄寓了自己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高尚情怀。

陆龟蒙的《白莲》:“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瑞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诗中就推崇她的品格像瑶他仙子,与一般凡花俗卉不同。即使很少人赏识它,任她自开自落,然而白莲其实是很美的,她那纯洁之色,她那婷婷之态,她那“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只要有晓月清风作伴,又何损于她的美丽呢?

贺铸的《踏莎行》则借莲感叹自己的际遇——“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莲长于偏僻柳塘,无人知道,无蜂蝶采摘,它的孤“芳”只能自赏,自嗟自叹,所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当年不肯嫁东风”,莲花高洁,不肯嫁春风,实是贺铸不肯阿谀权贵的写照。最后莲之“无端却被秋风误”,与贺之不为世所容,郁郁终生也是吻合的。

★孤高超逸的梅

梅花是中国古代常见的审美意象。其主要象征意义有三:

一是象征志士、贞士。

盛唐时代,张九龄在其仕途受挫之时所作的《庭梅咏》:“更怜花蒂弱,不受岁寒移。朝雪那相妒,阴风已屡吹。馨香虽尚尔,飘荡复谁知。”在感怀身世的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坚毅不屈的意志。中唐朱庆馀《早梅》一诗:“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从中可看出,诗人已经赋予了梅花高风亮节的品性,把梅花的傲雪作为高尚品性加以赞美。

尤其是宋代,诗人们把它诠解为一种孤高绝俗,贞洁自爱的君子情操,以梅隐喻自身的美德。欧阳修《对和雪忆梅花》:“穷冬万木惨枯死,玉艳独发凌清寒。”描绘了梅花娴雅不俗,耐得寒冷,饱经霜打依旧傲然挺拔的贞秀丰姿。

北宋中期,经过苏轼等人的吟咏,梅花的君子意象得到进一步深化。苏轼写了大量咏梅诗,一方面,如前人一样淋漓尽致地展现诗人孤芳自赏,幽洁自持的性格志趣,另一方面也寄托了内心深处与世委蛇而又不甘沦弃的孤清与落寞。“先生独饮勿叹息,幸有落月窥清樽。”(《松风亭下梅花盛开》)“酒醒人散山寂寂,惟有落蕊粘空樽。”(《再用前韵》)“人去残英满酒樽,不堪细雨湿黄昏”。(《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等诗都可体现苏轼泳梅诗中高洁之志与孤寂之感交渗一体的双重感情取向。

在苏轼以后,也有不少借泳梅感慨落寞孤独的诗篇:“岁寒为尔添愁绝,倚树微吟亦自伤。”(沈与求《次韵梅花》)在寒夜独倚着树而叹息,是何等寂寥索寞。陆游也甚爱梅,写下了“可怜庭中梅,开尽无人知。寂寞终自香,孤贞见幽姿。”的诗句(《城南王氏庄寻梅》)以盛开的梅花无人去欣赏,透露出怀才不遇的无奈与感伤。另外李少云的《梅花落》:“素艳明寒雪,清香任晓风。可怜深似我,零落此山中。”此比喻极为明显:抱负既然不能伸展,惟有顾影自怜了。这些诗篇所蕴涵的那份幽独寥落,冷清荒寒的感觉正是当时士大夫在仕途挫折时的体验常态。

二是象征隐者、高士。

到了南宋,国势飘摇,社会动荡,士人阶层涣散零落,诗人受道家逍遥自适人生哲学的影响,渴望过一种清净无为与世无争的生活,于是在咏梅诗中,出现了梅花另一个意义——-隐者高士的意义。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王琪《梅花》)所表现的是一种平淡恬静的生活态度。“木海亭前花似锦,岭头梅蕊怯风沙。正如隐者归幽谷,鹤版征书未到家。”(张舜民《望子岭梅花方开用黄道韵》)“独自不争春,都无一点尘。”(吕本中《早梅》)“本来淡薄难从俗,纵入纷华亦绝尘。”(韩元吉《梅花》)含括了老庄的虚静淡泊,萧散自得的隐士襟怀,更包含着对个人志节操守的重视以及对个人精神自由的维护。

三是象征美人、仙子。

梅花自古就有“霜雪美人”的隐喻意义,诗人就爱将梅花比拟“霜美人”“雪美人”“冷美人”。这是由于梅花本身具有美人姿态,有清冷淡雅的美。

宋初诗人梅尧臣笔下的梅花是玲珑的小家碧玉:“家住寒溪曲,梅花杂暖春,学妆如小女,聚笑发丹唇。”(《红梅》)

也有诗人将梅花描绘成一个冰肌雪肤、玉骨霜心的仙子:“皎皎仙姿脉脉情,绛罗仙萼裹瑶英。”(晁端友《梅花》)“玉立寒烟寂寞滨,仙姿潇洒净无尘。”(朱熹《次韵列秀野前树梅》)“骑龙古仙绝火食,惯住空山啮冰雪。”(陆游《湖山寻梅》)在周必大眼中梅花既有仙子的袅娜多姿,又有邻家女子的娇涩可人:“初疑太真欲起舞,霓裳拂拭天然姿。又如东家窥墙女,施朱映粉尤相宜。”(《次韵史院洪境卢简洋馆中梅》)更有诗人将梅花比喻为爱人的:“秋水娟娟隔美人,江东日暮几重云。孤灯竹屋霜清夜,梦到梅花即见君。”可见梅花在诗人心中的地位是何等高尚与尊贵。

其实梅花这三个象征意象往往不是分离的,而是相融相通的。在很多咏梅诗中,这三个象征意义是同时存在的。如陆游的《开岁半月湖村梅开无馀偶得五诗以烟湿落梅村为韵》:“居人空巷者,疑是湖中仙。”久居荒芜之地的人,既是隐者,又像神秘的仙人,陆游巧妙地将这两个意象交织在一起,使此诗内容更丰富。张孝祥的《道间见梅》中则把梅花描绘成一个孤高自爱的女子,其实也是把贞士和美人的意象结合了。梅花的三个意象之所以能相融,是因为这三个意象都有共通的核心——贞洁的象征。

在咏梅的诗人中,声誉最高的当推宋代的林和靖。他梅妻鹤子,作了很多咏梅诗,最出色的应是《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诗人从众多方面刻画梅花冠绝群芳的形象,突出了梅花高洁超逸的品性。

另外,以梅花来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也是古诗中梅花又一重要意象。

第一首梅花诗,南北朝陆凯所作的《赠范晔》就是以梅花传达友情:“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唐代不少诗人已经运用这个意象进行咏梅诗的创作。

折梅赠远已成为常用的典故。到了宋代,王安石等人继承了这一意象“驿使何时发,凭君寄一枝”(《梅花》)“殷勤手折遥相赠,不欲花前独举觞。”(《和史诚之谢送张明叔梅台三种梅花》)梅花成为传达友情的信物。“折梅寄友”表达友情的意象逐步深化、发展。到了宋朝中期,梅花在诗歌里不仅仅是一个信物,更代表着一种情绪,诗人看到梅花就不由想起远在他乡的朋友。“岭北霜枝最多思,忍寒留待使君来。”(苏轼《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为怜北客飘流远,偷报东君信息回。香气轻于新酿熟,襟怀重似故人来。舟中莫问无兼有,急急呼儿觅酒杯。”(张舜民《舟行湘岸见梅盛开》)

也有诗人在咏梅诗中抒发对友人、情人的相思之情,如朱松《饮梅花下赠客》:“且当醉倒此花前,犹胜相思寄愁绝。”以及朱熹《清江道中见梅》:“他年千里梦,谁与寄相思。”都透露出悠悠相思的情愫。

更有迁客骚人以咏梅抒发思乡的愁苦:“还怜客路龙山下,未折一枝先断肠。”(陆游《客舍对梅》)“望远可无南北使,客愁定费短长吟。”(尤袤《梅花》)诗人有感于世路艰难,抒发了思乡却不得归的怆痛之感。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诗人们咏梅绝不只是为了描摹梅的物态,更重要的是借梅怡情,抒怀,表节。咏梅诗之不同于一般的咏物诗,是由于诗中歌咏之梅,已经成为诗人心灵的客观对应物,一代一代层层积淀,凝聚成中国传统文人的独立高标的心灵境界。

★虚心劲节的竹

竹,枝干修长,空心劲节,“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还虚心”。竹子的虚心劲节正好与古代君子之风吻合,所以古诗词中的竹子往往被塑造成君子的形象。

宋代苏东坡特爱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他这样颂竹:“结根岂殊众,修柯独出林。孤高不可恃,岁晚风霜侵。”同时代的王安石也咏竹曰:“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才高老更刚。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两诗都写出了竹子不随流俗、不畏风霜的孤高刚劲的风范。

★凌冬不凋的松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夫子的这句话深深地影响了后人对松的认识。

从此,松在中国诗文中成了刚毅坚强、不畏艰难的象征。

三国时的刘桢写过一首《赠从弟》的咏松诗:“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这首诗通过赞松来勉励从弟要有松那样的高风亮节。

田园诗人陶渊明在《饮酒》中这样颂松:“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诗人用“众草”反衬“青松”不畏严寒、挺拔超凡的高大形象。

★卓尔不群的菊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看破红尘,归隐田园,园中遍栽菊花,并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句。从此,菊花便与隐逸结缘,便成了卓尔不群的文学意象。

唐诗人元稹也爱菊花,作《菊花》诗云:“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作者用对比的手法赞美了菊的超凡脱俗。

南宋爱国诗人郑思肖写过一首《画菊》诗:“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此诗明写菊花,实是借菊表明自己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撩人愁思的柳

从《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开始,柳便与别离结下了不解之缘,加上“柳”与“留”谐音,古人送别时往往折柳相赠,所以古诗词中的杨柳往往与离情别绪有关。

汉唐时有《杨柳曲》,多写惜别之情。所以《杨柳曲》一起,自然离愁顿生:“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古代道旁多植柳,这就为折柳相送提供了方便。“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代这首名为《送别》的诗歌,写的正是折柳相送的情景。宋代柳永的名篇《雨霖铃》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更是把离情别绪推到了极致。分别时折柳相送,别后望柳自然而生思念之情:“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多愁善感的芭蕉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蒋坦《秋灯琐忆》)

“如今但暮雨,蜂愁蝶恨,小窗闲对芭蕉展。”(吕滨老《薄幸》)

——雨打芭蕉,其声似泪打心头,声声清晰,无可回避,滴滴明白,无计可消除。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纵然没有下雨,芭蕉也会因秋风飕飕,发出令人凄然的声音。这分明告诉读者,先时有过雨来。秋雨晚霁,天凉如水,明月东升,正好适宜登楼纳凉赏月,而“有明月,怕登楼”,才是客子独特的心理写照。“月是故乡明”,望月是难免触动乡思离愁的。这三句没有直说愁,却通过客子心口不一的描写把它表现充分了。

★相思爱恋的红豆

红豆即相思树的种子。

在唐代文学作品中,首先提到“相思子”(红豆)的,当推王维的名作: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温庭筠也有一首《锦城曲》,其中两句:

江头学种相思子,树成寄与望乡人。

则又可见红豆也成为寄与远人作为纪念的事物。

温庭筠还有一首《新添声杨柳枝词》,是这样写的: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这是一首男女爱恋之词,运用民歌传统的谐声和比喻。“深烛”谐“深嘱”,“围棋”谐“违期”。下面两句,用相思子嵌在骰子中,比喻入骨的相思之情。我们都知道,骰子是一种博具,通常用骨或木制成,六面正方形,六面分别挖出从一到六的不同圆点,其中一点油成红色。四点也油成红色,其余二、三、五、六都油成黑色。一般骰子只用颜料染色,也有人为了美观和珍赏,拿具有红黑两色的相思子嵌进骰子内部,让它分别显出不同的两色。所以温庭筠才有“玲珑骰子安红豆”的话。可证唐代人们喜爱和珍赏的正是这种两色的红豆。

★凄美伤春的落花

诗歌中对落花的感慨,可以归结为对美丽凋零的哀伤。

缤纷的落花,是中国古典诗歌伤春主题的核心意象。

《诗经》中以盛开的桃花比喻新嫁娘:“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离骚》中有这样一句:“及荣华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诒”,是说想要趁着花朵未落之时折取下来,物色一个美丽的侍女赠送给她(其实是为了接近她那威严高贵的主人)。此处“荣华未落”,比喻诗人容颜未老,“及……”的句式,实际上是“恐美人之迟暮”的另一种说法。诗人跳过了对落花形态的描写,用象征手法,直接将花与生命联系在一起,这种美人迟暮的忧虑,将成为后世诗人惯用的手法。

晋代《子夜四时歌·春歌》:“鲜云媚朱景,芳风散林花。”南朝著名诗人谢朓《游东田》:“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我们在这些落花中读不出诗人们丝毫的忧伤。不过,晋代有首《前溪歌》中出现了这样的诗句:“花落逐水去,何当顺流还,还亦不复鲜”,落花随水一去不返,轻微的叹息声中似乎隐隐传出生命流逝的无奈。这声叹息将成为惯性,而流水落花的意象组合,将成为中国诗歌中最凄美、最伤情的场景。

南北朝时期,吟咏落花的诗句逐渐增多,但多以客观描写为主,落花甚至成为欢乐的背景,何逊《苑中见美人》:“团扇承落花,复持掩余笑。”美丽女子用团扇承接花瓣以为游戏,表现出一种纤秾柔美的姿态;这一时期的诗中即使有“浴鸟沉还戏,飘花度不归”(江总《春日》)“春风若有顾,惟愿落花迟”(萧子范《罗敷行》)的伤感,也是极为淡薄的。甚至直到初唐,诗人们仍把落花作为表现春天美景的因素之一:“清歌芳树下,妙舞落花中”(张说《侍宴武三思》)。

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是初唐时期吟咏落花的名篇,也可以称得上正式以落花吟咏人生悲哀的开始: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

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这是一首拟古乐府,又题为《代白头吟》。

刘希夷这首诗从女子写到老翁,咏叹青春易逝、富贵无常。诗的前半写洛阳女子感伤落花,抒发人生短促、红颜易老的感慨;后半写白头老翁遭遇沦落,抒发世事变迁、富贵无常的感慨,以“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总结全篇意旨。在前后的过渡,以“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二句,点出红颜女子的未来不免是白头老翁的今日,白头老翁的往昔实际就是红颜女子的今日。

此诗以落花为媒介,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达对年光流转、红颜易老、生命无常的感叹,几乎涵盖了后世落花意象的所有意义。

而在产生于同一时期、更为著名的《春江花月夜》中,张若虚描写了女主人公一个迷离的梦境:昨夜闲潭梦落花。月夜春江,清景无限,她所等待的人迟迟没有归来。美丽的花瓣无声无息飘谢在寂静深潭,梦中的刹那,折射出漫长守望的苍凉、红颜衰老的恐慌。

★愁情萋萋的芳草

《诗经》里就已经出现了草的身影。这时主要还是用草来起兴,比如“野有蔓草”“何草不黄”等。

从屈原的《离骚》开始,就形成了“美人香草,以喻忠贞”的传统,如“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屈原以芳草比喻贤才君子,而以萧艾比喻变节退化了的人才。

王维《春过贺遂员外药园》:“香草为君子,名花为长卿。”,王维诗的比喻义更为明显。

再如孟浩然《留别王维》:“欲寻芳草去,惜与古人违”和文天祥《端午感兴》:“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都是以芳草比喻自己追求的理想:孟浩然期望归隐,文天祥希冀复国。

《楚辞·招隐士》中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此后,草又成为寄托离别情怀、怀人思绪的物象。在江淹《别赋》中就有这样的描写:“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军南浦,伤如之何!”这一意境常常在古诗中出现。比如:“春草秋更绿,公子未西归。”(谢眺《酬王晋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诗人着眼于草每到春来总要重现新绿,好像回归一样,所以常把草作为抒情的依托。再如:“故人一别几时见,春草还从旧处生”(顾况《赠远》)及“春水悠悠春草绿,对此思君泪断续”(姚月华《怨诗》),都是如此。

绿草重生,而友人难见,诗人对此难免顿生惆怅,悲伤断肠。所以古典诗词中,经常看到“芳草”与“断肠”联系在一起,如“庭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韦庄《谒金门·空相忆》)“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朱淑真《谒金门·春半》)。

还有一些诗词尽管同样是借草寄托离情,却并非着眼于春草重生像回归一样,即由草的“归”联想到人的归,而是又有新的立足点。比如,汉乐府“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李冶诗句:“离情遍芳草,无处不萋萋”(《送阎二十六赴郯县》),还有李煜的著名词句“离情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这些都是着眼于草的连绵不绝、无处不在,象征同样连绵不绝、无处不在的愁情。

草又常被用来表现悲伤的情感,这大概是因为秋草、荒草极易触动人的感伤情绪。比如“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寇准《踏莎行》)“高梧月白绕非鹊,衰草寒露啼鸣螀”(陆游《秋兴》)。

草在渲染悲哀气氛中的作用极强,因而在挽歌、怀古诗中,草几乎是不可缺少的意象。前者如“荒草和茫茫,白杨亦萧萧”(陶渊明《挽歌诗》)“春草何茫茫,王孙旧此游”(刘长卿《过漂母墓》),后者如“君王不少见,芳草旧宫春。犹带罗裙色,青青向楚人”(刘长卿《青草宫怀古》),“伤心欲问前朝事,唯见长江流不回。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窦巩《南游感兴》)至于咏草的名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灏《黄鹤楼》)就更为人们所熟知了。

草还常常被用来寄托生命短促的无可奈何的慨叹。在《四座且莫喧》中就已有“香草难久居,空余蕙草残”的诗句,以香风不久、蕙草空残比喻俗人竭力追求浮名,虽博得一时称赏,而终将归于虚无。徐干《室思》也说:“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格调也很低沉。

李贺《南园十三首》则不同,诗曰:“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尽管同样是以花草起兴,却表现出珍惜青春、积极用世的思想。至于白居易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则更显示了蓬勃的生命力,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将感伤情绪一扫而光。

作为诗人主观情志的依托,草的意象表现出丰富而复杂的内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以寸草难以回报春光的照顾比喻子女难以报答母亲的抚爱;“草色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是以碧绿的草色比喻消闲的人心和淡泊宁静情怀;“读书之乐乐如何?绿满窗前草不除”形容读书之乐如窗前春草绵绵无际;“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越秋天”则是借草木荣枯揭示自然规律。可见草的丰富内涵在古诗中得了充分的开拓。在古代诗人丰富想象力的光辉照耀下,草这一意象生机勃勃,风情万种。

★离情别绪的亭

古代驿道旁置亭,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行旅休息用。

送别亲朋好友时往往在亭中设酒饯行,所以亭也就成了一个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

元杂剧《西厢记》、传统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都有长亭送别的动人情景。

李白《菩萨蛮》词曰: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这首词写离人望着短亭长亭而不见人归来的伤心情景。

《西厢记》中:“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抒发的也是这种伤感。

★哀伤凄厉的雁

雁又名鸿雁,是一种候鸟。

秋风吹起,天气转寒,大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往南方迁徙。

动物尚知返回故土,人何以堪?

诗人们往往借大雁南返抒写游子的思乡之情。

北周庾信曾写过一首《秋夜望单飞雁》:

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

无奈人心复有忆,今暝将渠俱不眠。

北雁南飞本来就易触动乡愁,诗人偏又写一失群的孤雁,这怎能不使人倍加伤感。

诗歌的形象有时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各方面发生联系,被赋予某种特殊意义。古典诗歌有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有些事物成为了古代诗人常用的意象,这些意象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审美情趣,了解这些意象,读起诗来你可能会感到从容自如一些。

 

四、你应该知道的审读形象的着力点

读完一首诗,首先要看它塑造的是什么形象,形象把握住了,感情色彩也就基本把握住了。

怎样把握形象?最主要的是明白情与景的关系。

古代诗歌的最基本问题就是情与景或意与象的关系,这是诗歌欣赏最主要的着力点。诗歌中的形象,虽然说既指人物形象,自然形象,还有诗人的自我形象,其实更多的时候指的是自然形象,即诗歌中描写的景或物,而这些景或物,往往并非纯自然的景与物,它们常常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或是对社会和生活的感悟和看法。

2002年上海题,要求指出词人在三种不同阶段听雨的心情,而不同心情,在词作中则分别表现在对“红烛昏罗帐”“江阔天低,断雁叫西风”“鬓已星星也”这些形象的描写中,形象描写与词人不同人生阶段的情感谐和而成诗歌意象,只有把握了这种意象,才能真正理解诗歌形象以及诗歌中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因此,鉴赏诗歌的形象,往往与赏析诗歌的情感、意境结合起来。

正如古代诗词评论者所说的,情与景谐,思与境共。

具有完美意境的诗歌,情与景的和谐统一,不仅是情景交融的,而且还能情景相映,也就是,思想感情与艺术境界互增光彩。

在不同的作品中,情与景有着不同的交互形式。

1、触景生情。

因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油然而引出某种情感的抒发,这体现在作品中常常是情与景的一致,情与景的融合。

如黄巢的《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这首诗的作者,因见到菊花在秋天生长的情况,而想到改变菊花的处境,让它在春天同桃花一齐开放。将所见之景和引发之情,艺术地概括在四句诗中,有着完美的意境。

2、缘情写景。

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景物或场景,在其笔下,这一景物或场景,也染上了某种感情的色彩。此种意境,古人称之为“有我之境”,即有着作者自己感情色彩的境界。

如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就染有作者自己的感情色彩,花容与鸟鸣本是赏心悦目的,但让处于战乱中的作者看来,却成了“花溅泪”“鸟惊心”;又如欧阳修《蝶恋花》中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里的花也成了同作者感情一致的东西。

3、情景分列。

写景部分和抒情部分界限很清晰,表面看来,情与景是并列的,是分开的,实际上,情景一致,情景交融。

在一句之中,上半写景下半抒情的,如杜甫《江亭》中的“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前后句都是一半写景一半抒情,“水流”“云在”是景,“心不竞”“意俱迟”是情。

在两句中,上句写景下句抒情或上句抒情下句写景的,如陈亮的《水龙吟》中的“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即上句抒情下句写景。

在四句中,上两句写景下两句抒情或上两句抒情下两句写景的,如张孝祥《西江月》中的“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即上两句抒情下两句写景。

在一首之中,上半部分写景下半部分抒情或上半部分抒情下半部分写景的,如杜甫的《蜀相》:

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事,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上部分写景,画出了蜀相祠堂这一古庙的景象,下半部分抒情,对诸葛亮的远见和勤奋进行了讴歌,并惋惜其事业未竟。上、下部分虽分写景和情,但景与情是融合的。

4、寄情于景。

表面看来,全是写景,实际上,也有情在,是寄情于景。

如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四句全是写景,但在写景中,也寄有作者的情感,即对西涧春日景色的喜爱。

再如辛弃疾的《清平乐》: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首词写了普通农家的生活场景,除“谁家”的发问和“最喜”的流露,都是生活场景的描写,表面看来,作者没表示态度,但在生活场景的描写之中,寄有作者的思想感情,那就是,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5、景略情在。

表面看来,又全是抒情,同寄情于景的形式正好相反。像这样的诗歌,是否就没有意境呢?也是有的。本是触景生情,情与景一致,但写成诗时,却把景略去了,而直抒胸怀。

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是登幽州台时所发出的慨叹,从这不满现状的呼声中,不仅可以领会出幽州台的氛围,而且也可觉察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因而,景虽略了,但意境很完美。

 

【研讨练习】

阅读下列诗词,并完成后面的练习

晓行望云山

杨万里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1、本诗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时候的什么景象?

2、本诗后两句写出一座奇峰忽然往高处伸展的有趣景象,又说那始终不动的才是“真山”。极富理趣,请阐述你的理解。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记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3、首句用怎样的意象传递诗人心中怎样的情感?

4、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5、文坛有唐诗多情趣、宋诗多理趣之说。这首诗便在形象描写中蕴涵着一种理趣。作者在描写中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作者托物言志,表达的观书之感是什么?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6、词的上片选用哪些意象来表现离别相思之苦?试简析。

7、鉴赏“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中的“独”与“尽”的妙处。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注]①玉勒雕鞍:玉制的马衔,雕花的马鞍,借指贵族公子的坐骑。游冶:指狎妓一类的寻欢作乐。②章台路:妓女住所的代称。

8、这首词写深闺少妇思夫,上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9、“无计留春住”的“春”有什么含义?最后两句寄托了女主人公的什么情感?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籍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此时。

10、有人说这首诗题为“夏意”,全诗“无一句不切夏意”。第一句中的“夏”点明时令,而“别院”“深深”“清”三词层层深入营造氛围,第二句中的和第三句中的不仅扣住诗题,更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的气氛,悠旷的意境,读之仿佛微风拂面。

11、你认为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呢?根据你的理解,结合原诗,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100字左右。

 

次北固山下1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释①: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次,停留。

12、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海日”一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试析此联写景是以什么特点做到“妙绝”的。

[提示]首联写诗人沿一江“绿水”舟次北固山下,驶向遥远的“客路”,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想呼应。颔联写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春潮涌涨,江水浩淼,岸水无界;好风助力,一帆饱悬,舟行似箭,景象恢弘辽阔。颈联写诗人于岁暮腊残,行舟江上,残夜将尽,海日东升;旧年将去,春意萌动。至尾联,恰在此时,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诗人想,雁儿当会经过洛阳,于是托雁儿在飞过洛阳的时候,代为问候家人。尾联紧承颈联,又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如梦令

(宋)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13、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什么事物?

 

武陵春

(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注]此词为作者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时年53岁,国破夫死,流离异乡。

14、“愁”在词中指什么?“载不动许多愁”的意思是什么?请说出你的理解。

 

西厢记

关汉卿

【正宫】【端正好】(莺莺唱)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15、这是《西厢记》“长亭送别”里崔莺莺的一段唱词。清人金圣叹评点时说它“纯写景,未写情”,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你的理解说出理由。

 

喜外弟卢纶见宿

(唐)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16、“雨中黄叶树”之景,寓有怎样的情感?作者为表弟卢纶来访见宿而“喜”,此诗是以“喜”之情贯穿始终的吗?

 

[注]司空曙和卢纶都在“大历十才子”之列,诗歌工力相匹,又是表兄弟。司空曙,“磊落有奇才”,但因“性耿介,不干权要”,所以落得怀才不遇,离群索居,家境贫寒。

[提示]作者在这种境遇里,独居陋室,对着静夜里的荒村、寒雨中飘零的黄叶,看着昏灯下镜中自己的满头白发,内心充满着“才不为世用”的辛酸和悲哀。此时恰好表弟卢纶来访,在悲哀之中见到知心好友,因而喜出望外。诗人知道,表弟频频来访,不仅是看重自己的品格才华,还因为二人是姑表至亲。于是既喜且愧的心情油然而生。因此,题中虽言“喜”,诗中却充满了“悲”的滋味。

江楼感旧

(唐)赵古假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17、诗人独上江楼,所思有实有虚,请简要分析诗中实写了什么?虚写了什么?虚写的好处是什么?

 

[中吕]卖花声怀古

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18、首句以的典故反映相争的历史。

19、诗中选取三则历史材料,揭示了一个共同主旨是

20、整个作品在叙述的基础上,情调,“长叹”中包含着的复杂感情。

 

【研讨练习参考答案】

1、描绘了雨后初晴、天色欲晓未晓时因云雾变幻呈现出来的满眼都是奇形怪状的山峰的壮观景象。(从第一句看“时候”,从第二句看“景象”。重视“霁”的理解。)

2、作者以自己由错觉到获得真知的体会告诉人们:生活中,常有以假乱真的现象发生,但假象终究不能掩盖真实。我们想要不被假象所迷惑,就应该全面深入地观察事物,以明辨真伪。(第一层指明其中的道理,第二层应表明我们的态度。两个要点递进展开。)

3、作者选择漂泊不定的杨花和声声哀啼的子规,渲染了暮春时节的哀伤和惆怅,作者心中的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就融注在这两种意象中。(应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明确古代诗歌中杨花和子规这两种意象的形象特征和寄托的情感。同时学会借题识文,学会抓诗眼。)

4、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就如同见作者,所以作者要“寄愁心与明月”。(以明月千里可共为基点,阐释原因即可。)

5、半亩方塘水清如镜,天光云影倒映水中,使半亩方塘显得鲜活而丰盈多彩。作者的观书之感是:要不断进取,勤奋学习,努力获取新的知识,才能使自己的思想清新而有活力。(把握主体形象是半亩方塘,明确“一鉴开”的比喻,调动想像,把握两个鲜明特点;解答第二问,认真阅读题干,明白“源头活水”的比喻义。)

6、选用了“菊”“兰”“燕子”“明月”等意象。“菊愁烟兰泣露”,用拟人手法移情于物,写词人内心的愁苦。“燕子双飞”“明月不谙离别苦”,反衬词人难于言说的孤独寂寞之感。(要读出每一种景物所赋予的情思,看出景中情。)

7、一个“独”字,写出了思念远人又无以排遣的孤独与无奈。一个“尽”字,活现了登楼远眺寻觅盼望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与下文“山长水阔知何处”相呼应,表达望眼欲穿的思念之苦。(应联系上下词句,体会这两字动态效果。)

8、用庭院深深、帘幕重重衬托女主人公因不满丈夫追求游冶之欢而产生的惆怅、悲哀与孤寂之情。(抓住景物特征“深深”“无重数”,结合注解理解诗意,方可作答。)

9、春是一字双关,指春天,又指美好的青春年华。最后两句将花人格化,也是女主人公以花自比,花因“雨横风狂”而乱红飘零,自己因丈夫不归青春消逝,寄托了无尽的惆怅与感伤。(要理解花的比喻义,由“泪眼问花”去感悟女主人公的内心情思。)

10、“石榴开遍”“树阴满地”清幽(说明:把握意象、品味意境是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不可或缺的内容。第二句中的开遍的石榴,第三句中满地的树阴即为意象,第四句中的“睡觉”为实写的意象,而鸣叫的流莺为虚写的意象,虚实结合,构成了一副清幽的夏景图)

11、略(要点:对作者的心境的分析,既要考虑到原诗的意境,还要特别关注试题中的“注释”。由“注”可知,此诗作与苏舜钦被削籍为民之时,所以表现作者的心境既可以答排遣痛苦,宠辱偕忘,忘怀得失,也可以答反衬出内心的痛苦,但必须结合原诗,言之成理。)

12、此联在内容方面写的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情由景生,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

另外,在表达技巧方面,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夫。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涵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13、“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是《桃花源记》,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桃花。

14、这首宋词表达了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这首词以物比况人,“白白与红红”,一树花分红、白两色,高标逸韵,独特别致,作者正是以这“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自比。此外,这首词还用了映衬对比写法,以梨花的白,杏花的红既映衬又对比,赞美了红白桃花独标一格,超拔于春天群芳之上。

“愁”在词中指“物是人非事事休”。此时,作者历经国破夫死,流离异乡,内心充满悲苦。听说“双溪春尚好”,作者也想借“泛轻舟”来消释一下。然而,这种悲苦、哀愁又岂是“泛轻舟”就能消释了的?表现了作者内心沉重的痛苦与难以治愈的创伤。既然有这种不易化解的愁苦,作者也就无意去“泛轻舟”了。“载不动许多愁”,说的就是愁多,不是“泛轻舟”就能消释了的。

15、“长亭送别”是崔莺莺在老夫人的逼迫下,无奈送别心爱的人儿上京应考的场面。这段唱词,作者选用了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来渲染这种离别的氛围,也衬托崔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的心情。这是因景生情。把霜林的变红说成是离人的泪水染成的,这正说明了崔莺莺内心的悲伤。这是借景抒情。整首曲子字字是景,字字是情。因而我不同意金圣叹的看法。

16、“雨中黄叶树”,用树之落叶来比喻人之衰老,树叶在秋风中飘落,和人的风烛残年正相类似,烘托出“悲”的气氛,更有诗人“悲”的情绪。

从章法看,诗的前半首全是写为自己困居荒郊的处境而悲;后半首虽然写“喜“,却隐约透露出“悲”;“愧君相见频”中的一个“愧”字,就表现了悲凉的心情。前半首和后半首,一悲一喜,悲喜交感,总的倾向是统一于悲。因此,题中虽着“喜”字,背后却有“悲”的滋味。

17、实写的是:“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在一个清凉寂静的夜晚,诗人独自登上江边的小楼“思渺然”,在凝神沉思,诗人由月而望到水,但见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随着江水的流动,月光更显得熠熠闪动,恍惚觉得幽深的苍穹在脚下涌动。而“同来”与第一句“独上”相应,巧妙地暗示了今昔不同的情怀,仿佛听到了诗人低低的感喟,面对依稀可辨的风物,自然流露出缕缕怀念和怅惘之情。

虚写的是:诗中没有确切指明登楼的时间是春天还是秋天,去年的另一“望月人”是男还是女,是家人、情人还是朋友,“同来”是指点江山还是互诉衷肠,离散是因为乱世飘荡还是情有所阻,也就是说去年同来的“望月人”的身份、同来的缘由、离散的原因等,这一切都隐在诗的背后。

这样写的好处是:虚实结合,实则虚之的写法,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读者完全可以展开自己想像的翅膀,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产生无穷的联想和深切的共鸣,在诗人提供的广阔天空里自由飞翔。同时,也使诗作产生了一种空灵渺远的意境,让读者充分领略这首小诗的幽韵和醇美。

18、霸王别姬(或虞姬自刎)楚汉。

19、连绵的战争给百姓带来的只是灾难困苦。

20、直抒胸臆浓郁悲凉忧国忧民而又无可奈何。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