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斯塔克的书:在阅读中进步 在模仿中成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4:04:53

在阅读中进步 在模仿中成长

——读名家论文有感

一、谨严弘毅铸我学魂

假期刚开始,我首先阅读的是《谨严弘毅 铸我学魂——我所感受的近代史研究所学风》、《大师凌绝顶晚辈影随行——我与近代史研究所》、《毕生的幸运——近代史所一甲子简记》这三篇文章,都是出自《近代史研究》中的“我与近代史所”这一栏目,作者都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治学态度勤谨、研究规范严格、学术志向弘阔、又具有坚毅探索精神的近代史研究所学风。让我内心为之一震,不禁想到了“最低生活标准,最高精神追求”这样一个境界。尤其是沉潜治学、甘于寂寞;“坐冷板凳”、淡泊名利,这样持之以恒,不懈探索的学术品格,更深深触动了我的心弦。不仅为前辈们这种学术风范和学术品格肃然起敬,更立志以这些标准去严格敦促自己,勇于探索创新,时刻鞭策着自己要刻苦、要勤奋、要努力。

二、创新是学术的生命

创新是学术研究得以永葆青春的秘诀,创新是学术研究不断具有现实意义的保证,创新学术的生命。显然,对于研究生而言,树立创新意识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认为学术创新的方式应该有以下几种:

第一,史学理论的创新。这对于像我这样的初学者而言实在是难以实现。

第二,史料创新。史料创新应该是历史研究的基础,这需要依靠史学工作者长期的挖掘和积累,一旦有所发现,则意义深远。但是,就自己现有的水平和研究条件而言,史料的创新也是实为不易的。

第三,即针对现有的史料通过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出新的结论,在研究角度和方向上求新求异。首先,求新是指针对所研究方向内前人研究的空白之处或未深入之处进行开垦或进一步研究。这可以从地方史的研究得到广泛重视这个现象中窥见一斑。这类研究大都能够填补某一领域的研究空白。其次,求异是指对于研究尚未深入的课题进一步深入研究。一般采取的方式是从微观角度进行研究。如果某一史学工作者就某一问题相继发表几篇学术论文,则可以奠定其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这种研究角度细化的趋势,是现今史学研究的一大特点,也是我们现有条件下力所能及的研究方法。

综上,我认为,要想做到学术上的创新,对于自己而言求新求异是最切实可行而且便捷的途径。那么,要做到求新求异,就还得阅读史学界前辈们得优秀文章,从中体味史学前辈们求新求异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优秀学术论文的阅读,对我来说很有帮助也很有意义:

第一,可以及时掌握学术研究动态,了解学术研究热点。

第二,取他人之长处补己之短处,因此多读多看是提高论文写作能力的最有效方法。

第三,丰富和扩展知识面,新近发表的学术论文大都具有创新性,我们可以了解到更加丰富的史学知识以及一些跨学科领域的理论等等。

在所读的60篇论文里,跨学科的学术论文也有几篇,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杨发祥和林晓兰的题为《社会转型与知识分子心态——对王国维自沉的一种社会学解读》一文,从题目便可看出这是一篇历史学与社会学理论相结合的文章。摘要为:社会转型是社会结构的整体变动,社会观念变迁的速度是知识分子心态的风向标。作为中国学术思想史上重量级国学大师,王国维试图对学术与政治双重关切,对中西新旧文化普遍调适,并坚持个人精神操守与群体心理归属的矛盾统一,但他兼顾、包容这些方面的努力常陷于困境,促使他最后选择自沉。从社会学角度看,王国维自沉折射出经过五四精神洗礼后社会观念急剧变迁时期知识分子的一种复杂心态。前言部分首先诠释了“社会转型”的含义,然后介绍王国维自沉史实,最后进行了学术梳理,引起下文。文章共分为三个部分:一、安身立命之基的内在冲突:对学术与政治双重关切的两难;二、价值体系的断裂与张力:对中西新旧文化普遍调适的牴牾;三、意义寻求与向死而生:个人精神操守与群体心理归属的歧路。这篇文章使我受益颇丰。首先,文章选题立意新颖,将社会学于历史学理论有机结合,使我们不仅理解了“社会转型”、“文化震惊”这样的社会学词语含义,更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角度很独特。其次,就是文笔流畅清新,每个部分的题目都很新颖。第三,文中大量引用中外社会学家和思想家的观点,证明王国维自沉前各种复杂心理的形成,引用的恰到好处,分析深刻透彻,其写作方法值得细细品味、学习。

三、关于论文写作

通过阅读前辈们的优秀学术论文,使我不仅在关于学术创新上有所启示,更在论文写作上给了我很多帮助。现就谈一谈自己在论文写作方面的一些想法:

(一)、选题

在了解学术动态的前提下,论文写作的第一个步骤就是选题。选题就像选种子,优良的种子才是收获硕果的保障。我觉得选题应该在内容上求新,角度上求异。现今学术界的一大特点就是研究集中,如某一问题一经提出,便会吸引很多研究者的目光,以至于很快这一问题便得以解决。作为初学者的我难以参与其中,更由于自己能力有限,对问题难以做出全面深刻的分析总结。所以我觉得论文我写作上唯一的出路就是求新,立足在东北地方史的研究基础上,寻求未被开垦过的处女地。突出东北的地方特色。如:老师上课时讲到的东北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冰雪文化)、现实所处的国际环境(中朝边界,高丽民族的源头……)等等。查找起资料来也便利得多。我认为以小见大的方法应该是比较可取的。就是关注某一细节问题,由部分推及整体,既容易把握又能够窥其全貌。如:经盛鸿所著《日伪时期的南京郊县农业》就着重研究日伪统治时期南京郊县的农业状况,以南京郊县的农业状况展示整个南京乃至全国的农业状况。并且“第一次对1937年12月日军侵占南京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日伪统治南京八年期间,日军战火对农村地区的破坏,日伪当局在初期实施的农业掠夺政策和在后期实施的农业增产运动及其后果等,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分析”,足见其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都很高。诸如此类选题具有创新性、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都很高的文章还有很多。如,孟楠所著《民国时期新疆蒙古人口分布状况及数量》一文。文章选题十分具有地方特色,研究的是新疆的蒙古族人口分布及数量问题。并且通过逐一对各种文献所载人口数量进行分析,利用档案资料加以证明,得出民国时期新疆蒙古族人口约在13万左右,推翻了许多学者5—6万人和30万人的观点。再如魏文孝的《农会与“二五减租”的政治困境——1934年浙江平阳县农会解散案解析》和李玉尚的《清末以来江南城市的生活用水与霍乱》等等文章,这些文章不仅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很高,而且又能反映学术动态、应用性强,在选题方面给我提供了很多帮助。

(二)、题目

在开始具体写作一篇学术论文时,题目的重要性就如人的面容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一样,有人把论文的题目比作“论文的眼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只能从平时多积累多学习中慢慢升华自己的题目。而最近所读的一些前辈们的文章也给了我不少启示:一个好的题目应该既简明扼要、突出主旨,又应与众不同、独具特色。题目难易适中、大小适度。比如:张志永的《从边缘到主流——抗战时期华北农村妇女特殊亚群体的演化》、陈德军的《声缘、人缘与地缘——以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省主席为考察中心》、李喜所《经济基础与文化变革——中国近现代“反恐”的深度反思》、祁建民的《从蒙古军政府到蒙古自治邦——“蒙疆政权”的形成与消亡》等等,这些文章题目新颖,角度独特,都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使读者看到了论文题目,就立即知道论文的特定内容是什么。并且一些论文添加了副标题,为文章题目增色不少。这些优点都是我应该借鉴和学习的。

(三)、摘要

我觉得摘要的处理方式比较自由,只要简要、完整,并且具有不依赖于正文而存在的独立性,能够自成一体,直抒文章的基本观点即可。从假期阅读的前辈们的文章中,不难看到一个现象,很多文章把学术梳理的结果在摘要中有所提及。如:朱德新的《抗日时期中共对冀东农村日伪保甲制度的利用》这篇文章,在摘要首句这样提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史学界对我国近现代保甲制度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基本不涉及中共对保甲制度的应用”、刘显忠的文章《中东路事件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也在摘要首句这样写道:“1929年的中东路事件是中苏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学术界对此虽已有不少研究,但由于原始资料不足,对很多问题的研究尚不够深入……”这些文章摘要给人直观的感觉就是这样的文章颇具价值,值得一看,这也给了我不少启示。另外,有一种摘要的写法也颇适合我们这样的初学者。一些文章摘要中的每一句话,都是来自于正文,这样的写法简明扼要、更直观阐述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比较容易驾驭。再有,不少前辈们的文章摘要很少涉及正文原句,都是全面性总结的语言,这样的文章摘要,对作者的逻辑思维、条理、语言等等方面都是极大的考验。通过阅读前辈们的优秀论文也让我长了不少见识,真实的感觉到一篇高质量的文章摘要对一篇优秀论文的重要性。举几个自己感觉写的非常好的摘要,以此为借鉴。陈少铭的《新中国成立前后英国对华政策中的美国因素》文章摘要:南京解放之前,英国在对华政策上与美国保持了很大程度的协调、合作。随着国民党政权日趋瓦解,为维护在华利益,英国在对华政策上与美国的离心倾向凸显。新中国成立后,英国置美国的压力于不顾,自主地作出了与中共政权建立外交关系的政策。综观这一时期的英国对华政策,美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不是决定性的,国家利益决定着英国对华外交政策的走向;刘显忠的文章《中东路事件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摘要部分:1929年的中东路事件是中苏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学术界虽对此已有不少研究,但由于原始资料不足,对很多问题的研究尚不够深入。争议颇多的起因,就不能简单归结为路权问题,也不是帝国主义联合反苏行动,而是由中苏共管体制的矛盾、地缘政治及中方决策失误等多种因素造成的。中东路事件发生后,美、日、英、法、德等大国根据自身的利益采取对策,力图使事态向有利于己的方向发展,结果既未出现南京政府期待的西方大国共同声援中国的情景,也未形成苏联预言的西方大国联合反苏的局面。中东路事件唯一的、真正的获益者是非当事国日本。

(四)、正文

正文由三部分构成:引论、本论、结论。引论就是论文的前言部分或叫起始段。具有介绍背景、引出下文的作用。本论也就是正文部分,具体的论述过程。结论部分概括论点,突出主旨,或者提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首先,前言部分。根据上学期所学,前言有争鸣式、补充式、填补空白式和直接入主式几种形式。最基本得写法是交代背景、提出论点或论题。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前言要写的简洁明了、引人入胜,实在需要下一番功夫。另有一种写前言的方式,只是上学期听老师介绍过,即学术梳理式的前言,只是觉得是个好方法,但未有深刻的体会。通过阅读文章发现大部分优秀论文都是这个写法,既直观扼要又能使人明确所写文章的价值所在,并且无需过多词句修饰和精心设计,操作起来比较顺手。但我觉得前提是所写的文章必须有新意,具有创新性,不然,梳理结果发现自己要写的论文前人早有研究,那便突出不了自己的特色了。我觉得前言部分写的好的论文有:夏蓉的《抗战时期妇女指导委员会的性质探析》前言部分:全面抗战时期,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妇指会”)受到各个党派和民众团体的拥护,被公认为全国妇女工作总机构。关于妇指会的性质问题,目前学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台湾方面,梁惠锦指出,“严格说来,领导全国妇女运动的最高机构——新运妇女会,仍然只是一个人民团体”;何思瞇则认为妇指会“具有半官方性质”。大陆方面,曾以中共秘密党员身份参加妇指会直属机构广东省新运妇女工作委员会的杨行(原名杨蘅芬,解放后曾任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在回忆文章中说:广东省新运妇委会“是个群众团体,不是官方机构,也没有行政权力”;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编辑的《中国妇女运动史(新民主主义时期)》认为妇指会“没有完全被国民党控制和成为其御用妇女组织”,是“一个从事抗战工作和社会福利事业的民众团体”;刘宁元主编的《中国女性史类编》则称妇指会为“隶属于国民党政府的妇女组织”。或因篇幅和材料的限制,上述各种说法均为简略带过,未加以论证分析。而妇指会究竟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机构?这是了解其整个运作机制的关键问题。鉴此,本文利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相关档案以及民国时期的报刊等资料,试图对此问题进行具体的探讨。还有刘燕军的《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1937——1985)》等等文章的前言部分都各具千秋,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其次,本论部分。本论是论文的主干部分。关于论述过程给我的启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

第一,论证是关键。需要论证的内容是理论论据或事实论据论证引论中所提出的论点。理论论据要注意科学性和逻辑性,科学性永远占主导地位。事实论据要可靠,要有说服力。论证中要特别详细阐明自己的独特见解。

第二,注重文章结构的安排。文章结构应该在开始动笔前就已经敲定,就像建筑设计一样,先有整体架构而后再具体实施。这个操作程序是不容忽视的,否则行文必然出现困难,甚至推倒重建。文章结构应该清晰并尽量控制在三、四个部分之间,结构中部分过多势必需要清晰的脉络贯穿首尾,而这点又是最难以驾驭的一个写作技巧,所以我觉得在我力所不能及的水平下,还是少给自己添麻烦。而文章结构中概括的意义不容轻视。将所要提及的全部内容分门别类的概括为几个部分,干净利落,条理清晰。读前辈们的优秀论文让我在文章结构上最大的受益就是,用标题的方式突出“概括”的结果,要注意大结构中的小结构,层层相扣,既各自独立又能组成一个整体。而这其中过渡性语言的运用也是至关重要的。如:张一平的《新区土改中的村庄动员与社会分层——以建国初期的苏南为中心》这篇文章,结构如下:

                                 ()、阶级建构:诉苦的功能分析

一、村庄里的动员:诉苦         ()、宣传引导:诉苦初期的运作

                              ()、谁养活谁:从生存反应到意识形态


二、乡村社会的重构:阶级划分    ()、流动的标准:划分中的利益考量

()、固化的身份:新等级秩序的确立

这样的文章结构明朗清晰、有条理,并在结尾处作以总结,突出主旨。文章每一部分都紧密相连、环环相扣。注重小标题的运用,很值得去学习和借鉴。诸如此类文章结构好的论文还有:杨思机的《国民革命与少数民族问题》;徐志民的《1918~1926年日本政府改善中国留日学生政策初探》;唐博的《民国时期的平民住宅及其制度创建——以北平为中心的研究》等等。

第三,文章中语言的重要性。学术论文的语言较难把握,既要客观、平实,又要有逻辑性而不乏修辞。概括而言就是一要逻辑缜密、前后连贯,断其一而废整体;二要有深度、不空洞,以史为据,言从史出。三要使用规范性的学术用语,不要用缩略语和自造概念词。印象最深的当属李喜所的文章《经济基础与文化变革:中国近现代“反孔”的深度反思》,这篇文章文笔流畅,语言凝练,总结精辟。从摘要到正文作者多用排比,使得文章非常有气势,

并且文章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给人感觉往往着墨无多便一针见血。如:“实质上,孔子代表的是一种文化,对文化问题,只能用

    ()、划清界线:农民动员的基点

符合文化本身发展规律的方式来解决。五四反孔着眼于政治上急风暴雨式的革命大批判,淹没了最初设定的文化式的学理解析,其结果是,思想震撼有余,持久的文化积累不足,圣人的光环仍在。”再如:“毫无疑问,孔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中国封建社会绝对维护专制及其政治。孔子文化政治色彩之丰富,是其他任何学说难以比拟的。按常理讲,如此浓厚政治色彩的孔学,就应该运用政治或革命的手段去解决。但是,即使孔子及其学说政治意识极其强烈,本质上仍然是一种思想,一种文化,是为政治服务的,还不等同于政治,仍然属于思想文化方面的问题。何况,孔圣人的东西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骨髓里,这不是动



用任何政治手段甚至政治运动所能解决的。即使是暴力革命也威力有限,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政治手段或暴力革命对孔圣人已经无可奈何,有时甚至适得其反。“文化大革命”正是因为变成了一场政治大革命,结果文化没有新生,反倒“革”了文化的“命”。在中外历史上,从来没有思想文化方面的问题是靠轰轰烈烈的政治大革命能够解决的。”

最后,结论部分。结论是一篇论文的收束部分,是以研究成果和讨论为前提,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论证所得出的最后结论。我认为结论应该是既总结又升华,起到“余音绕梁”的“清音有余”的作用。所以字数既不能过多又不能过于简短。如:邓野的《日苏中立条约在中国的争议及其政治延伸》文章中的结尾部分:“自日苏条约成立以来,在中国先后引发两轮政治冲击波,首先是质疑苏联的对华政策,尔后则质疑中共的民族性。任何政治问题一旦与民族问题掺杂起来,其中的是非往往很难严格界定,因为,民族问题往往最具刺激性,民族情绪即使是狭隘民族情绪,往往最具民众基础。但是,就政治的取舍而论,其最终的决定因素,并不取决于任何情绪,而是取决于对谁有利,对谁不利,什么是主导,什么是从属。

在今天看来,日苏条约仍然很难根据某一个方面的立场与观点,做出完全肯定或者否定的结论。它仍将作为一个双重或多重性质的条约,集多种利弊于一身,而长久地留在历史的争议之中。”

另外,所读的所有论文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引用注释大都为档案馆的原始资料、文献、名人书信、回忆录,外国原始资料等等。并且全面占有该课题的资料,论据充分,做到了言必有征。十分值得我去学习。

总之,阅读前辈们的优秀论文使我受益颇丰,在论文写作等各个方面都得获门径,并且对以后的论文写作充满了信心与希望。我会继续坚持阅读更多优秀论文,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在阅读中进步,在模仿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