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法瑞丝老公:【金石印坊】篆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0:05:17
  • 【篆刻名家介绍】赵石(赵古泥)及期篆刻作品 赵古泥学篆刻 【金石印坊】书画闲章引首章成品闲章专卖 | 2011-5-3 9:14:58


  •         赵古泥(1874-1933),名石,字石农,号古泥、泥道人。一生治印逾万,著有《拜缶庐印存》四十卷以及《泥道人诗草》一卷。是近代著名书法篆刻家。“虞山印派”开派大师

      古泥自幼失去母亲,靠在常熟西塘市经营小药铺的祖父而勉强读了三年私塾。因家境贫寒无力供养,只得将古泥送到邻村的一家药肆当徒工,家人期望他日后能以此谋生,而古泥却对此毫无兴趣,常背着店主偷偷习字刻印,也因此常受训斥。有一次竟负气跑到苏州寒山寺,要求出家为僧。幸好主僧不收纳,否则,中国篆刻史上定要损失一位大家了。

      当不成和尚的古泥,只得继续在小药肆学习营生。此时村上有比赛书法的活动,名列第一的可得几两奖金,而倒数第一的也一样有奖,用意是鼓励后进。但是每届殿军都羞于领奖。生性倔强的赵古泥第一次参赛,这奖品便轮到他,众人讥笑,他却全然不顾,取了便走。不日再赛,古泥竟以出色的水平得了个第一。众人惊异不解,在旁的一位老者笑道:“我每天早起磨豆浆,总见他的屋里亮着灯,如此刻苦自励,这第一岂是侥幸得的?”

      两朝帝师翁同相国,因支持“戊戌变法”得罪了慈禧,被贬回乡。一日在一装裱店见到署有自己姓名的对联,但又觉未曾写过这一内容,近前细察,乃知是赝品。查问店主方知是古泥所作。但翁氏非但不怪罪却提出要约见古泥。及古泥往访,倾谈之下,翁氏既知其贫,又喜其勤,乃生爱才之心,当面授以书学要诀。

      拜识吴昌硕之前,古泥从李虞章先生学篆刻。李先生见古泥勤学敏行,日上,非但不吝教诲,反而到处揄扬。一日,吴昌硕到常熟,古道照人的李虞章先生得知后不失时机全力引荐,终于使古泥成为他仰慕已久的艺术大师吴昌硕先生门下弟子。

      昌硕先生见古泥才艺出众,料知此材可造,立言“要让此子出一头地”,并将古泥介绍到自己的好友、常熟大收藏家、诗人沈石友先生家里增广见识。因此,古泥得以饱览了大量秦器汉物、书画金石,眼界为之大开,并且每年约定时间住到上海昌硕先生家中,得其面传心授。沈氏藏有名砚一百五十八方,大多为吴昌硕亲笔落墨,皆由赵古泥经意镌刻。古泥抓住这一得天独厚的机会,由此而进一步体味缶庐三昧。于是突飞猛进,尽得缶庐真传。

            但赵古泥并不以“缶庐真传”固步自封、裹足不前。而是效法乃师入古不泥、化古为新的创新开拓精神,自出机杼地将封泥、古、金文、汉砖的精华,结合书画的主客、揖让、阴阳向背等巧奥,对入印篆文别出心裁地作方圆、斜侧、长短、粗细、疏密、曲直等富含变化、生动多姿的改造。自创了一种参差错落、方圆互用且富装饰趣味的印篆,又在刀法、章法等方面逐步与师门拉开了距离。终于在四十岁前后异军突起,别开一宗,创立了“虞山印派”。

      古泥治印大气磅礴,与缶庐难分轩轾。缶庐治印,重视笔意和运刀的酣畅率意,但在章法上却往往有失妥贴。古泥敏锐地看到了这一弊端,着意于章法布局的探究,诚如他的弟子邓散木所说:“赵子章法别有会心,一印入手,必先篆样别纸,务求精当……故其所作,平正者无一不揖让雍容,运巧者无一不神奇变幻。”

           赵古泥先生的篆刻艺术,气度宏伟,意境开阔,灵动多变。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不屈不挠、淳朴聪慧的精神气质,对近世篆刻艺术的变化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究其艺术风格特点的形成,笔者有以下几点粗浅的认识:

      首先,受当时社会形势的影响。他生活在旧中国,清代末年,外侮频仍、内乱不止,社会十分动荡不安。人民生活苦难深重。他二十岁时正值中日“甲午战争”,二十七岁时,爆发了“义和团”反帝革命,在他二十八岁时发生了“辛亚屈辱”,之后,孙中山先生发动了民主革命,继而“五四运动”、“南昌起义”又相继爆发。其时广大爱国人士无不受到巨大影响。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甘屈辱的精神在他们胸中澎湃激荡。赵古泥出生贫困,目睹腐朽统治者穷奢极欲,媚外苟安、欺榨百姓,心中十分不满。久久抑郁在胸,就十分自然地流露在刀笔之下,化为纵横排宕之气。

      其次,早失慈母,世途艰难,使他养成了一种勤劳耿直、刚烈不阿的品质。成年以后,他又遍求师友,结交俊彦,翁同、吴昌硕、沈石友、萧蜕庵、樊少云、杨无慈、胡汀鹭等人,皆不谐流俗、耿古豪爽之士,良师益友,志同道合,以艺进道,自是影响至深。

      再次,他刻苦好学,广泛借鉴,触类旁通。尤其对吴昌硕、翁同高浑雄迈、博大精深的艺术下了一番苦功。融明清流派印和秦玺汉印的精华,借助深厚的书法功力,得汉隶、魏书的方折廉励气息,加上博览大量古器物和名书画,融汇于胸,结合诗情画意一并浑化进他的篆刻艺术之中。

      经他传授的学生有曹石仓、李溢中、濮康安、王辛一、陶飞声、黄麟书、归子振、朱善余、唐起一、孙静之、汪大铁等。而以邓散木、张寒月、赵林(古泥之女)为最著。此外,尚有肖重威、沈芳波、席静玄、范受宇、宋梅村、王健、庞士龙、李嘉有等,皆效法古泥,在常熟、苏州、无锡、常州一带,同气相求、人众艺精,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印学群体,时人尊之为“虞山派”或“赵派”。印坛许多高手名家如来楚生、余任天、韩登安、高石农、蔡谨士、孙龙父、单晓天等,都是“虞山印风”崇尚者。翻开近年由西泠印社编辑的《全国印社联展作品集》,古泥遗风几乎处处开花。尤其是上海的“邓散木艺术研究社”、福建“闽东印社”、黑龙江“散木印社”、江苏的“虞山印社”、“常州印社”等,仿效之风不减。

      早在1924年前后,日本著名书法篆刻家桥本关雪先生曾专程慕名到常熟拜见赵古泥,“虞山印风”即因此而传至东瀛,连日本印坛的二大领袖人物梅舒适、小林斗皆深受影响。

      由于赵古泥逝世较早,加上他的很多作品已毁于战火,因此流传稀少,他逝世以后,好多印人仰慕他所创的印风而投拜在他的学生邓散木门下。

      赵古泥的篆刻艺术足以与吴昌硕、黄牧甫、齐白石等人并驾齐驱,他们殊途同归,攀上了篆刻艺术的巅峰。

     


     


     

  • 阅读全文 标签:赵古泥 赵石 篆刻 篆刻作品
  • 评论:0 | 查看:40
  • 篆刻:方寸之中有乐趣 【金石印坊】自学篆刻入门必到的篆刻网上商城 | 2011-3-30 14:23:28
  •       

    方寸之地,乐趣由我。原来篆刻这么有趣。



    试刻瓦当印


    小小一方印,是小学生郑国澄的快乐天地。从三年级开始学习篆刻,这位安静乖巧的孩子从业余练成小篆刻家,作品曾在全国青少年篆刻大赛中获奖。篆刻在同学们眼中是一种“非主流”兴趣,郑国澄却说“篆刻很好玩。”


    先从磨石头开始

    昨日下午,在南山实验学校南头部的美术室里,一群学生正在埋头琢磨手中的小石头。郑国澄已经是这个篆刻社团里的大师兄,三年来不断有同学离开,也不断有新学生加入,只有他是少数几个一直坚持下来的学生。

    “学篆刻,磨练的就是孩子们的心性。”负责篆刻社团的是美术老师江远征,他也是南山区书法家协会的副主席。在他看来,郑国澄虽非最有天分的篆刻学生,但是他能坐得住。一个印章,一刻就要四五个小时,稍有差错就前功尽弃。郑国澄刚学篆刻时,曾花费一周时间刻了一个印章,到最后才发现刻反了,再怎么心疼也得磨掉重来。

    篆刻的入门,至少要一个学年。江远征老师每次都让初学者从磨石头开始。一张砂纸,一块青田石,要磨到石头平整,才能开始其他步骤。在郑国澄的工具箱中,分类放着磨砂纸、印床等工具。印床用来固定石头,铅笔、马克笔用来打草稿,完成篆刻后,印上红泥,在印谱上留下作品。

    学篆刻,也让郑国澄认识了许多古汉字。篆刻之前需要打草稿,一本篆字字典是他的必备工具。“想好要刻的字,查字典,在草稿上先画出字体,再由老师修改。”

    父亲因他重拾书法

    篆刻是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传统艺术,学篆刻,必学书法。其实,郑国澄从7岁开始就学书法,他的父亲郑先生为了陪孩子练书法,每个周末都全程陪同。后来,书法老师建议他跟孩子一起学习。“想不到还能捡回年少时的兴趣。”郑先生每次写完字,都要找儿子点评一下。

    假期时,父亲带着郑国澄去旅行。“我们去故宫,他看到清朝皇帝的玉玺中有篆刻,就非常高兴。”每到一处旅游地,看到碑拓,郑国澄也会停下来琢磨一会。

    2009年,郑国澄的篆刻作品《别有天地非人间》、《翰墨延年》获得第三届中国(吴忠)中小学生书法节优秀作品奖。自从获了奖,经常有人找他刻印章。去年暑假,郑国澄给父亲刻了一枚印章,郑先生非常高兴,每完成一幅书法作品,都不忘在落款处盖上这枚印章。

     

  • 阅读全文 标签:篆刻 中国印 学篆刻 金石印坊
  • 评论:0 | 查看:213
  • 我学篆刻--齐白石自述|齐白石自学篆刻过程 【金石印坊】篆刻用品印石刻刀印泥印谱印规 | 2011-3-24 23:32:42

  •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一八九六),我三十四岁。我起初写字,学的是馆阁体,到了韶塘胡家读书以后,看了沁园、少蕃两位老师,写的都是道光年间,我们湖南道州何绍基一体的字,我也跟着他们学了。又因诗友中,有几位会写钟鼎篆隶,兼会刻印章的,我想学刻印章,必须先会写字,因之我在闲暇时候,也常常写些钟鼎篆隶了。前二年,我在别人家画像,遇上了一个从长沙来的人,号称篆刻名家,求他刻印的人很多,我也拿了一方寿山石,请他给我刻个名章。隔了几天,我去问他刻好了没有?他把石头还了给我,说:“磨磨平,再拿来刻!”我看这块寿山石,光滑平整,并没有什么该磨的地方,既是他这么说,我只好磨了再拿去。他看也没看,随手搁在一边。又过了几天,再去问他,仍旧把石头扔还给我,说:“没有平,拿回去再磨磨!”我看他倨傲得厉害,好像看不起我这块寿山石,也许连我这个人,也不在他的眼中。我想:何必为了一方印章,自讨没趣。我气忿之下,把石头拿回来,当夜用修脚刀,自己把它刻了。第二天一早,给那家主人看见,很夸奖地说:“比了这位长沙来的客人刻的,大有雅俗之分。”我虽觉得高兴,但也自知,我何尝懂得篆法刀法呢!我那时刻印,还是一个门外汉,不敢在人前卖弄。朋友中间,王仲言、黎松安、黎薇荪等,却都喜欢刻印,拉我在一起,教我一些初步的方法,我参用了雕花的手艺,顺着笔画,一刀一刀地削去,简直是跟了他们,闹着玩儿。
        沁园师的本家胡辅臣,介绍我到皋山黎桂坞家去画像。皋山黎家和长塘黎松安家是同族。黎桂坞的弟弟薇荪、铁安,都是会刻印章的,铁安尤其精深,我就向他请教:“我总刻不好,有什么方法办呢?”铁安笑着说:“南泉冲的楚石,有的是!你挑一担回家去,随刻随磨,你要刻满三四个点心盒,都成了石浆,那就刻得好了。”这虽是一句玩笑话,却也很有至理。我于是打定主意,发愤学刻印章,从多磨多刻这句话上着想,去下功夫了。


     


  • 阅读全文 标签:篆刻 齐白石 自学篆刻 篆刻用品
  • 评论:0 | 查看:67
  • 幼儿也学篆刻,这个幼儿园太给力了!【金石印坊】金石篆刻中国印文化 | 2011-3-5 9:48:19


  •         幼儿园的小孩就会“篆刻”,你相信吗?晋安区浦下幼儿园就在全国首创“幼儿篆刻”(也称“童印”)特色教育。 在南京举办的全国幼儿美术教育学术研讨会上,该校受邀向全国800位幼教老师和专家作了经验介绍。

      来到浦下幼儿园探访。跨入大门,墙壁上童印《十二生肖》便跃入眼帘,栩栩如生。再往前,是“善学乐学,勤学善思”八个篆刻的繁体大字,工整端庄。从大门到走廊,从教室到食堂,校园里到处都是学生们的篆刻作品。

      6岁的江静晗和同学们的作业是篆刻一个骆驼印章。每个学生都分到一块白色长方形油泥。学生们先用红色笔在油泥上熟练地画出骆驼模样,然后,拿出“刻刀”——耳勺,沿着红色字体一刀一刀地凿刻。20多分钟后,一个有模有样的骆驼印章就刻成了。

      “这凝结了师生们2年来的心血。”浦下幼儿园副园长陈春艳介绍,2007年晋安区开始倡导“一校一特”。浦下幼儿园的老师们便提出设置幼儿篆刻课程,让学生们模拟寿山石雕刻。该校师生经过多次试验,最后采用油泥和耳勺分别作为雕刻基料和用具。此外,老师们还要努力培养孩子们篆刻的兴趣,篆刻老鼠就讲“老鼠偷油”的故事,有时还配放一些儿歌。

      经过2年多探索,浦下幼儿园编写了一套成熟的童印教学方案,开设有中国印之成功印章、中国印之运动小人、中国印之十二生肖、中国印之花叶系列、中国印之象形字等课程。近年来,该校有130多名学生在世界华人幼儿创意艺术大赛、海峡儿童书画展等活动中荣获表彰。


  • 阅读全文 标签:幼儿 篆刻 中国印 学篆刻
  • 评论:0 | 查看:202
  • 战国古玺印欣赏“侯弟备”|篆刻作品鉴赏【金石印坊】上海篆刻用品材料 | 2011-2-21 23:00:00


  • 侯弟备,这是一方战国晋系私玺。此印的文字比较简洁、修长。边框粗细均匀、方整平正,但印文中的字则变化丰富。“侯”字比较平正,用的都是直线。“弟”字占居的空间比较小,显得十分瘦长,用一长竖把整个字串起来,统一在一字之内。此印中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几条长斜线,打破了边框平稳、方正的僵局,但“备”字中还有一个很正的“田”字,把“备”字结实地置于其中。整方印于平整之中见奇崛。

     


  • 阅读全文 标签:古玺 篆刻 篆刻鉴赏 学篆刻
  • 评论:0 | 查看:41
  • 古代篆刻玉印章方法/古代篆刻工具/古代玉玺雕刻方法【金石印坊】自学篆刻工具篆刻美术用品商城 | 2011-1-15 15:09:31
  • 古人碾玉所用的解玉砂取自何处有些较笼统的记载,如《天工开物》中有说:“凡玉初剖时,冶铁为圆盘,以盆水盛砂,足踏圆盘使转,添沙剖玉逐忽划断。中国解玉沙,出顺天玉田与真定邢台两邑。其砂非出河中,有泉流出,精粹如面,藉以攻玉,永无耗折。”

    有学者以为是随处可取的河砂显然有误,“其砂非出河中”,河砂的成分主要是石英,而石英对和田玉是不可能做切割研磨的,这很容易用实验证实,虽然和田玉的硬度稍低于石英,但机械强度要远大于石英,两者研磨作用时,磨损大的是石英,这与永无耗折之说当然不相符。当然也不排除远古时可能也曾用石英砂加工低硬度的蛇纹石类玉器。

    我国金刚石储量甚少,古人不可能取得足够的矿砂。

    古人碾玉所用的解玉砂有可能用的是刚玉砂或石榴石砂,而最有可能的为刚玉砂。

    刚玉是一种纯的结晶氧化铝,莫氏硬度为9,在天然矿物中,硬度仅次于金刚石。刚玉矿中,当含有磁铁矿、赤铁矿、石英等杂质,并呈铁矿一样外观的粒状集合块时,称为刚玉砂(也可称天然金刚砂)。刚玉砂一般情况下约含60%的刚玉,多呈青灰色和黑色,密度2.7-4.3g/cm3,摩氏硬度为7一9。
    刚玉砂矿成块状,须经捣制筛选方可使用。这与捣沙图和捞沙图上的捣制矿石的情状相吻合。

    故解玉砂的黑砂与红砂当取自刚玉砂矿。

    使用时要将解玉砂矿石捣碎,捣沙、研浆是把琢磨用的沙加工到要的精细程度。有些工序,如开料,解玉砂的粒子会大一点,反之在拋光時,粒子要很細,成粉狀。因此,解玉砂被捣碎后,或用大小不同的篩,得到不同大小的粒子。或把捣制研好的沙,放到器皿中沉淀,沉淀过程中,精细自然分层。

    从“捣沙研浆图”可见琢玉用的沙在清代被称黑石沙、红石沙、黄石沙、宝沙,也简称黑沙、红沙、黄沙。黑沙硬度最高,可以达到8-9度。如图所注:“黑石沙,性甚坚”,“此红沙石性微软”,黄石沙“性比红沙石X软”,宝沙为磨光所用。



     

  • 阅读全文 标签:篆刻入门 玉印 古代印玺 篆刻
  • 评论:0 | 查看:116
  • 初学篆刻要不要用印床(刻床)?浅说篆刻印床的重要性。【金石印坊】篆刻器材印床刻刀印石专卖店 | 2010-12-9 11:23:06

  • 笔者经常被篆刻初学者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初学篆刻要不要用印床?有一个初学者甚至说:“我老师告诉我说最好不要用印床,否则以后会产生对印床的依赖性,直接用手拿着就行了。”碰到这种问题,我们一般会耐心的告诉他用不用印床,是因人而定的,本身用与不用并不存在对与错,标准或不标准,只是个人习惯而已。

    印床是供篆刻爱好者篆刻印章时固定印石所用到的一种夹具,印床材料大都为木质或金属,木质当中有普通实杂木,还有中高档的酸枝木、鸡翅木、黑梓木等等,金属有铜、不锈钢等材料;不管是哪一种材料,印床首先是一个工具,他的作用就是固定印石,使篆刻爱好者篆刻时更加得心应心。有少部分的篆刻爱好者,的确是不用印床,可能是每天篆刻的数量不多,偶尔刻一到两方,所以手抓印石也能应付,也有可能是是手握印石,转动印石方向更加方便,能提高篆刻效率。

    但笔者所接触的绝大多数篆刻同道,都是需要用到印床的。用印床固定印石,有几个好处:

    第一,稳定性更好,用印床固定印石,印石不会轻易走动,对于习惯大胆冲刀的朋友,下刀会更加果断,而用手抓,虽也能抓牢,但毕竟稳定性差一些,在下刀的果敢性上也会略输一点点;

    第二,关于转动印石方向的问题,现在不少印床已经经过技术改进,在底盘不动的情况下,也能轻松转动印石,有兴趣的朋友可能看看【金石印坊】推出的2010款高档铜印床。

    第三,如果篆刻练习或者创作的数量较多,全部用手握的话,握得久了,难免会出现手掌酸痛的情况,部分棱角未经打磨的印石更是如此。

    综上所述,笔者还是建议篆刻初学者使用印床,普通的印床价格也很低廉,且使用起来也十分方便。




  • 阅读全文 标签:篆刻 印床 篆刻入门 刻床
  • 评论:0 | 查看:111
  • 方介堪鸟虫篆作品选 名家篆刻欣赏 【金石印坊】中国篆刻超市刻刀印泥印床印石印谱 | 2010-11-23 14:16:15





  •  

    方介堪(1901—1987),原名文渠,字溥如,后改名岩,字介堪,以字行,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先世居泰顺县,祖父养卿进府学,始著籍永嘉。父冠英,精书法,有名于时。因经商失利,家道中落。介堪幼进蒙塾,15岁为鼎源钱庄学徒。两年后依父设摊刻字,心灵手巧,术艺非常。1920年,从金石家谢磊明治印,协助选刻整篇古文辞印章,谢氏家富收藏,5年中得以广览印谱。勤学苦练,识艺大进。1926年,随邑绅吕文起赴沪,师事鄞县赵叔孺,并以邻居关系结识经亨颐、柳亚子、何香凝等名流,以刻玉印驰名上海滩,加入西泠印社。上海美专校长刘海粟聘其任教篆刻,续在文艺学院(艺专)兼课。得和郑曼青、黄宾虹、张大千、马孟容等共事,广结墨缘;张大千尤称莫逆。全国首届美展在南市文庙举行,聘为评审委员。沪上收藏家求鉴定古印书画者踵相接。凡遇珍印异章,必钩摹保存,积久得古玉印摹本300多方。1935年至南京,寓居刻印一年。1937年,张大千邀赴北平,为学历所限任故宫博物院博物馆试用科员,作品曾参加中山公园金石书画联展。抗战爆发后仓皇南归,寇患日深,温州三度沦陷,父丧妻亡,困苦颠沛,无奈在当地贸易服务筹备处打杂。抗战胜利后,1946年上学期在瑞安中学任教。此后复应张大千邀前往上海。次年,所刻“中兴元首”石章获第二届全国美展一等奖,成为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后以母老回温,在百货公司大楼办过个人画展。解放初,投资50元参加丽田造纸厂工作。1952年起,任温州地区(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1956年加入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历年征集故家遗藏,抢救出土文物,保护珍品,策划展览陈列,筹设温州博物馆,成绩卓著。至今馆藏文物名列全省前茅,实与当年辛勤有关。“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抄家多次,印稿书籍毁失者大半。所幸耄耋之年,得见拨乱反正,被推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西泠印社副社长,温州市文联副主席、市人民代表、省政协委员、市书协和美协名誉主席。1987年8月25日逝世。毕生从事艺术创作,擅长金石,先后治印2万余方,郭沫若评其印章“炉火纯青”,堪称篆刻大师。遗著有《方介堪篆刻》、《介堪刻晶玉印》、《介堪印存》、《玺印文字别异》等。

  • 阅读全文 标签:方介堪 篆刻 篆刻入门 学篆刻
  • 评论:0 | 查看:163
  • 近代篆刻名人吴子复先生作品选摘-【金石印坊】篆刻超市印石批发篆刻刀专卖 | 2010-11-19 17:00:03



  • 吴子复先生篆刻

      吴子复的篆刻虽然远不及书法影响之大,但已形成自己风格,在近代印坛可圈可点。马国权(1931-2002)在《近代印人传》中对其治印给予很高评价,认为他“晚年作印,纯以其书法出之,固无视皖浙,亦不论秦汉,自用印尤多佳构” 。他在中年开始治印,与篆刻名家冯康侯(1901~1983)交善,多有切磋。他还专门写有《篆刻艺术》一文,提出了对于篆刻的独到见解,认为“书法与篆刻所用以构成形式者,不外为线条。线条必须有量感” 。他所谓的“量感”,就是“在平面上画一条线而使人觉得仿佛是一条树枝向空间凸起。而古印有不少剥蚀处,必须从剥蚀处寻韵味,不必想象其当年完整之状”,这其实就是美学上常说的残缺之美。吴子复将其运用到书法与篆刻中,说明其创新之处异于常人。他还强调在篆刻中一定要融入作者的思想情感、个性甚至人格,否则只能是一种技术而非艺术。这个理论对于那些在篆刻(或其它艺术创作)上只追求一种技巧和形式美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剂良药。吴子复是这样说的,我们在他的作品中已可以看到,他也是这样做的。我们在其篆印专辑《野意楼印赏》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这种风貌。

    吴子复先生简介:

           吴子复 (一八九九·三·廿五·——一九七九·八·二十四·),原名琬,字子复,五十後以字行,别署宁斋、伏叟,所居日珑缘轩、麝瓶斋。广东四会人。

      父以银器手工艺为业。少时即嗜书法,人谓欲练就好字,非耗用宣纸百数十刀不可,宁斋遂乞於其父,按数购归,苦习汉石及六朝碑刻不辍,书果大进。野兽派油画初传人中国,时关良先生任教於广州市美术专门学校,颇为揄扬宣广,宁斋就读其间,深受影响,於马蒂斯等画作印本,临摹拟作,甚得神趣。一九二六年初毕业,与李桦、赵世铭等同届同学组织『青年艺术社』,并编印《青年艺术》。夏间关良先生应郭沫若先生之邀参加北伐军宣传工作,宁斋亦随同前往。其後复归母校以油画授徒。课余醉心汉隶,传世名碑,皆遍临百数十通。其精勤堪舆道州何绍基媲美。日寇南侵,一度回家乡暂避。稍後随胡根天校长辗转入韶关。一九四○年後,任省立艺术专门学校美术系主任凡数载。抗战胜利後旅居香港。新中国成立,旋即移家广州。一九五三年,宁斋获聘为广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得以优游寓斋,从容专治汉隶。

      三十年代初,广东有林直勉者,作隶以古拙纷披见称,一字之中,笔画往往粗细悬殊,然挺拔沉雄,人莫能及,自伊汀州後,为汉隶开一新面;惜天年不永,未及大成。宁斋笔法,初受林氏启迪,然矫之以含蓄浑厚,蕴积既深,笔法为之一变,愈见含蓄凝重,大抵多得於《礼器》与《封龙山颂》,若采花成蜜,吸收融会,已无迹可寻。今时广州『镇海楼』额,及其顶层彭玉磨所撰『千万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星,目空今古;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凭栏看剑,泪洒英雄』名联,烈士陵园『中朝血谊亭』碑记等,皆宁斋晚年妙笔,可以垂诸千古者。作油画仅偶—为之,而皴擦为意笔山水,亦只一时遣兴耳。其五十以前,纯然为油画家、美术教育家;五十以後,则以书法而驰骋艺坛,饮誉海内外。

      余於五十年代始识先生,躯体短小精悍,而神采焕然。或早年习西画,故服饰多喜欧制,喜穿格仔衬衣、牛仔裤,配以亮闪黑皮鞋,一似西洋音乐家、科技家。平居沉默寡言,友好过访,多莞尔微笑,言谈甚鲜,因以『麝瓶』自名其斋,可谓善喻。黎明即兴,以居处迩邻越秀山,必登山练太极拳。归用大墨海研墨作书,墨尽则止,日数小时不懈。後辈求教,每乐为指授,习隶主张兼学六碑,以为若小学之由一年级递升至六年级,六碑次第为:— 、《礼器碑》;二、《张迁碑》;二一、《西狭颂》;四、《石门颂》;五、《郙阁项》;六、《校官碑》。《礼器》方圆兼施,《张迁》主方,余多用圆笔,然意态各异,神明变化,唯在学者之妙悟。执笔主『龙眼法』,於梁闻山《执笔歌》之『大指中指死力搯,圆如龙睛中虚发;食指名指上下推,亦须着力相撑插』,深表赞同,终身奉行不已。学书弟子遍南国,其隶已蔚成书派矣。

      先生中年始治印,与篆刻名家冯康侯先生交甚密,恒有切磋。晚年作印,纯以其书法出之,固无视皖浙,亦不论秦漠,自用印尤多佳构。小儿达为曾随学隶,先生出用印命为拓谱,石多佳冻,钮亦不乏雅制,边跋时作阳识,或拟两汉,或师六朝,虽大小只二一寸,然绝艺足与碑版同珍。偶镌朱雀、夔凤为饰,古雅可爱。为人作印殊鲜,间有应酬,或出其子捉刀。

      尝撰《篆刻艺术》一文,约六七百字,有独特见地,如云:『书法舆篆刻所用以构成形式者,不外为綫条。綫条必须有量感。所谓量感,就是在平面上画一条綫而使人觉得彷佛是一条树枝向空间凸起。而古印有不少剥蚀处,必须从剥蚀处寻韵味,不必想像其当年完整之状。』此所谓『残缺美』欤? 又云:『如篆刻缺乏作者之思想感情、个性、人格,纵使刻得如何工巧,只不过是一种技术,而不可能成为艺术品。』旨哉斯言。有子琚、瑾,皆习汉隶,能传其法。 (一九八三年六月十九日,马国权增补。)


  • 阅读全文 标签:吴子复 篆刻 篆刻名家 学篆刻
  • 评论:0 | 查看:84
  • 篆刻印论摘选及名家篆刻作品欣赏:风流不数杜分司(11)-【金石印坊】中国篆刻商店 | 2010-11-17 8:24:11


  •  

  • 阅读全文 标签:篆刻 篆刻超市 学篆刻 篆刻商城
  • 评论:0 | 查看:53
  • 韩天衡评改病印:登高望海心犹壮 【金石印坊】篆刻工具材料商店 | 2010-9-27 14:16:16


  •  

    节选自《韩天衡评改病印200例》

  • 阅读全文 标签:篆刻 篆刻作品鉴赏 名家篆刻 学篆刻
  • 评论:0 | 查看:34
  • 汉字溯源-冬 篆字怎么写?【金石印坊】篆刻网上商城第一品牌 自学篆刻首选的篆刻网站 | 2010-8-5 10:30:15


  • 这个“冬”字本来就是“终了”的“终”字。你看甲骨文①多么形象,就像一段丝或者一根绳索,两头都打上结,表示两个顶端,也就是“终结”的意思。而冬季又是一年四季中最末的一个季节,所以就借用这个“冬”字来表示。那么再要表示“未了”的意思又该怎么办呢?就另外在“冬”字之旁加上表义的“丝”,造出了一个新形声字“终”字。到了金文②,形体有所变化,把一个“日”字包在绳索当中,表示太阳光不太温暖了,所以也就是冬天的意思。小篆③的形体改变较大,把金文当中的“日”去掉了,又在其下增加了一个“︽”(冰)字;这样改颇有意思,不见太阳而只见冰,当然就是滴水成冰的寒冬了。③是楷书的形体,为了书写方便,把小篆③下部的冰块改为两个“点儿”了。

    “冬冬”连用,则与“冬天”之义毫无关系,那是后起的象声词,如陆游《二月二十四日作》诗:“棠梨花开社酒浓,南村北村鼓冬冬!”可是后来人们又造了一个上形(鼓)下声(冬)的新形声字“鼕”,表示敲鼓的声音,但是笔画实在太多,书写不便,因此在简化汉字时,把“鼕鼕”废除了,现在仍用“冬冬”作象声词。[出处:左民安·细说汉字]




     

     


     

  • 阅读全文 标签:篆刻 篆刻用品 学篆刻 篆刻入门
  • 评论:0 | 查看:76
  • 印稿上石(学篆刻)的方法|篆刻印章的步骤 | 2010-7-23 13:56:04
  • 刻印的基本步骤

    (一)磨平印面


    新购的印石一般印面都不平整且周边涂有一层蜡,因此需要把所刻印面的蜡层磨去。五指执石,用力均匀,要有规律的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每磨转几圈要转动一个方向,将印面在砂纸上徐徐磨来,砂纸印平铺在玻璃板上。如印面较粗糙,可先 用粗砂磨平(一般砂纸在100-200号),后用细沙磨平(一般砂纸2000-4000号).


    (二)打好印稿


    一方印章石否美观,设计印稿非常重要。是篆刻的一个重要环节,犹如描绘建筑蓝图。印稿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昨天的成败。故打稿前应反复琢磨文字的分行布局,文字的统一协调等,多打几个印稿,多思考,从中选出一个印文和内容贴切恰当的一方印稿来。


    1.临摹的印稿要体现原印的精神

    用毛笔对照原印进行临摹,其大小不定,目的是为了熟悉与掌握所临印章的章法、字的结构以及笔法刀法的基本规律。

    2.创作的印稿要选合适的字和章法

    一方优秀的篆刻作品,均离不开字法、章法、刀法及作者内在修养。当我们面对一方印的文字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采用甲骨、金文还是小篆,凡此皆要根据印面文字的造型和文字内容而定。这种功夫要在长期实践中磨练才能悟出来。文字选好后就面临章法和安排。

    如果你选择的是甲骨,一方印章中的几个字要统一一体都为甲骨,个别字没有甲骨可以用小篆字体演变成甲骨字体,那么章法应以静穆朴茂为主。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平时要注意学习优秀作品,厚积薄发,这样用时才能做到胸有成竹。

    (三)印稿上石


    1.水印上石法

    对初学者来说,再印稿上石的各种方法中,水印法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一种方法。

    水印法在写印稿时用浓墨,最好是墨锭出的浓墨。石章保留磨后残留的一层极薄的粉末,使之有附着力。笔醮清水不可太多,微潮即可,整个操作过程要干净利落。
    具体步骤如下:


    (1)先取一块比印石稍大一些的宣纸覆盖到印石上,用手指将印面向四周轻压。

    (2)将临摹的印稿对光反置,或对镜倒置,在吸水印搞纸上依石章大小临摹该印,注意墨要浓一些。


    (3)修改成稿,放置一会,待墨干。         

       

    (4)将墨稿对准石章四角后,将四周余纸折下固定好,以防错位。用干净毛笔醮清水(水不必过多,微湿即可),润湿印稿纸,使纸与石相贴。

     
    (5)用生宣吸尽印稿上多余水分,直至纸与石紧密相附。  

    (6)用指甲或笔杆之类阮中带硬且较光滑的弧状物,反复压磨使墨迹反印到印面上去。


     
    (7)轻揭稿纸,若某处不清晰,可依上述方法对照原印进行修补;

    (8)水印上石完成


    2.临写法

    临写法式将印稿翻转,依其背面显示出反字(若不清晰,可映照于阳光下或灯光下),
    然后照反文书写上石。或取小方镜,视镜中反字上石。临写法要注意把握印稿的章法和字的
    笔意,久用此法可锻炼眼、手和书写反字的能力,直至离开以上三种方法,就能得心应手写
    出反字来。


    (1)将所要临刻的印章用镜子看着进行反临。    

    (2)临写成稿完成

  • 阅读全文 标签:印稿上石 水印上石 篆刻印章 刻印方法
  • 评论:0 | 查看:483
  • 韩天衡评病印“五载重游”/篆刻作品评改赏析/自学篆刻入门参考 | 2010-6-11 17:41:21

  • 五载重游

    此佩荣学弟所刻。配篆、章法、用刀都有可取处,而文字与边栏之关系,似仍可斟酌:若“游”字“水”旁之左上笔与边栏呈一半形状,若将其边栏处截断较妥。又,“游”字“子”部中笔太粗,令其稍细则觉灵动。

    文/韩天衡

    本文转载自《韩天衡病印评改200例》,如喜欢本文内容,请您购买正版书籍。

     

  • 阅读全文 标签:篆刻 韩天衡 篆刻
  • 评论:0 | 查看:65
  • ♣连史纸拓边款效果/自学篆刻入门如何拓边款/连史纸印谱 | 2010-4-28 13: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