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夏蕙演的电影: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10~2012年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2:58:19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20102012年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为更好地推动示范建设,提升管理层次,建设和谐校园,制定了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102012年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一、前言

1.规划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校园文化是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共同传承和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是高校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是高校的精神和灵魂,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文化建设对于一所高校来说,是一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工作。我们必须树立校园文化是衡量一所高校教育水平的理念,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到实现教育目标的高度来认识。

建校三十年来,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较明显成绩,形成了不少亮点。制定20102012年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继承和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构建富有时代特征的高校校园文化,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要求,是完成国家示范项目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全体建院人共同的历史使命。

2.本规划制定的依据:《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方案》。

3.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继承、借鉴和创新,突出特色,追求精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力争打造出品位高雅、特色鲜明、时代感强的校园文化。

二、基本目标

4.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要服务和服从于学校发展目标。

校园文化建设的总目标是:通过实施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建设优秀的精神文化、先进的制度文化、优良的行为文化、优美的环境文化、良好的形象文化,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谐校园。

——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导向,进一步创新学校文化内涵,创建校园文化精品,增强科技文化含量,强化道德养成功能,提高学校文化品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较强,具有人文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

——以增强自主创新为导向,进一步强化办学理念,突出高职和建筑特色,凝练、弘扬建院精神,塑造求真务实、团结合作、民主宽容的学术文化氛围,努力形成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能力的校园文化氛围。

——以构建和谐校园为导向,不断完善与时俱进的学校文化建设体系,为师生员工提供高尚的文化生活、高雅的文化氛围和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5.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目标是:提高教师的文化涵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校园的文化品位。重点是凸显两个特色、建造两大广场、经营三个活动中心、开好三个文化节、建设四个形态校园、举办四项文体活动、举行四大庆典、创设六个人文景观、打造数个特色校友文化。

——两个特色是:高职文化、建筑文化。

——两大广场是:八一广场、体育文化广场。

——三个活动中心是:大学生活动中心、文体活动中心、离退职工活动中心。

——三个文化节是:新生节、五四科技文化艺术节、女生节。

——四个形态校园是:生态校园、人文校园、数字校园、和谐校园。

——四项文体活动是:秋季田径运动会、元旦教职工环校园长跑、元旦文艺晚会、春节团拜会。

——四大庆典是:七一庆祝大会、教师节庆祝大会、开学典礼、毕业典礼。

——六个人文景观是:三个休闲长廊(东校区、西校区、家属区)、三个文化长廊(西校区、新图书馆内、教三楼)。

——数个特色校友文化是:楼宇命名、文化石、其他文化景点。

三、主要内容

6.根据《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学校实际,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形象文化建设等,注重办学理念、学术精神、规章制度、学风校风、校园环境等要素的提升与优化,达到生态校园、人文校园、数字校园、和谐校园要求。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充分挖掘学校办学历史上的崇高精神品质,充分吸收现代高校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与思想精华,充分发挥师生继承和弘扬学校精神的主体作用,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职业素质教育。

——校园制度建设要构造民主、科学、进取、和谐的制度文化,要从制度上保证学校重大原则、重大决策的民主化,形成学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学术民主制度的建设,不断完善学校管理的法制化、民主化制度建设,切实加强用人上的民主制度建设,创新人才工作制度。

——行为文化建设是对学校精神、价值观和办学理念的有机落实。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要从制度建设入手,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和教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树立求实创新、立德树人的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率,扩大覆盖面,注重实际效果,重视对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形成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优良校风。

——环境文化建设注重绿色、清雅、理性、开放、和谐的原则,为师生创造有利于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的优美环境。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建造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形象文化建设要开展学校品牌形象识别系统的建设工作,重视品牌形象的推广,重视公共关系工作,重视学校形象宣传工作,扩高校校知名度,努力提升学校品牌的价值。

四、主要措施

7.实施高校精神培育与弘扬计划

——用先进的政治理论、教育理念武装师生。制定学校年度宣传工作要点,安排校系两级中心组和教职工理论学习活动,通过师德建设月活动和党校、团校、思想品德课、时事政策课、社团等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干部道德建设、师德师风建设、职工道德建设和学生文明道德建设。

——重视对校史资料的挖掘整理,大力宣传校史,大力弘扬军校精神、煤炭精神,大力普及校歌、校训、校风、教风、学风。

——对学校发展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要及时组织采写报道,进行广泛宣传;重视对反映学校发展进程的校史资料的搜集与归档工作;加强校友会工作,加强与校友的联系,积极宣传取得较大成就的校友的先进事迹。

——重视与学校相关的重大节日、纪念日活动的组织工作,把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七一庆典、教师节庆典等定为学校重大活动,由学校统筹组织,办成学校隆重、热烈、有影响力的活动。

8.实施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计划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学校特色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依法规范学校的决策体制、完善决策过程和工作规则,实现决策的程序化、科学化,特别是重大问题决策的民主化。

——建立和完善党委会、教授委员会议事制度;坚持和完善教代会、工代会民主管理制度;重视团代会、学代会的作用;依法完善和切实执行校务公开制度,建立和完善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和新闻发言人制度,不断扩大广大师生员工对学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作用,发挥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在民主监督和参与学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进一步加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各项制度建设,落实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校领导接待日制度、校务公开制度、校领导联系基层制度。修订党委会议事与决策制度、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教代会议事规则、学术委员会议事规则、校务公开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强二级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

——各职能部门要根据时代的要求对已有的规章制度进行清理整顿,并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努力制定新的规章制度,建立顺畅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

——建立和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学生组织规范、学生行为规范和各类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制度文化在育人和高雅行为养成中的功能。

——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广大师生的制度意识,倡导依法办事、按规则办事;加强对依法治校和遵守学校各项规定的监督。

9.实施师德建设计划

——全体教师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思想观念,大力倡导依法执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廉洁从教的良好师德风范,鼓励和引导教职员工自觉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识教风上率先垂范,遵守教职工日常行为规范,为人师表,切实增强以身立教的使命感。

——原则上每年九月份为师德建设月,并开展相关活动,把教职员工的道德自律和有关制度的外在约束结合起来,保证师德建设的时效性和长期性。

——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引导教职工德才兼修。每年教师节期间都评选和表彰师德模范,并通过校内媒体大力宣传其优秀事迹,形成弘扬崇高道德风范的风气。

——建立一套健全、可行、公开、严格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师德建设机制。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对新教师进行师德和学校规章制度培训;建立谈话制度,各二级单位主要领导每学期要对新上岗教师进行履行师德规范的谈话,帮助新上岗的教师一上岗就树立以德治教的意识;完善制约学术失范的规章制度,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学术评价制度;加强学术合作和交流,尊重他人的学术成果,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人的科研成就。

——要牢固树立依靠教师办好学校的意识,建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尚及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一个心情舒畅的工作氛围和优秀年青人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和灵活、高效的用人机制;从思想上、政治上关心教师的成长,关心教师的生活,积极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和工作条件。

10.实施学风建设计划

——完善工作机制。以学生工作委员会为统揽,统一协调职能部门、学院、团学组织和学生自律组织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把学风建设作为学生工作评估的主要内容,每年举行一次总结表彰。

——健全规章制度。修订和完善学生工作各项工作制度,发挥规章制度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规范、激励和导向功能。

——加强日常管理。严格学生辅导员入住公寓和深入学生公寓检查制度,加强学生早操、上课考勤,整肃考风考纪,加强校园不文明行为的纠察和引导,定期通报学生违纪情况,强化学生遵纪守法和道德实践意识。

——开展主题活动。把开展主题活动作为促进优良学风形成的有效手段和途径。积极完善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周末论坛等行之有效的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各项文明创建和评比活动,大力开展学生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活动,营造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11.实施校园文化活动精品计划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通过大学生文明修身承诺、爱校周、敬老周、助残帮困、教师节慰问服务等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尊师、爱校、敬老、爱心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素养。

——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办好五四科技艺术节和各项学生赛事、成果展示活动,资助学生开展创业创造和科技研究活动,着力培养学生不断增强科研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文体艺术活动。按照大型活动届次化、精品化;中型活动学院化、特色化;小型活动社团化、经常化;品牌活动班级化、普及化的活动思路,积极开展各类特色鲜明、参与面广的大学生文化、体育、艺术活动,精心打造英语角、校园歌手比赛、大学生技能大赛、大学生辩论赛等校院品牌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同学的文化生活,拓展学生素质。

——社会实践活动。坚持项目化运作、专业化实践、基地化发展、制度化保障、社会化推进的工作思路,每年组建社会实践团队,不断扩大社会实践规模,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形成社会实践优秀成果。

——学生社团活动。建立校院分层次管理体系,本着突出学术科技型、加强志愿服务型、优化文体艺术型、鼓励兴趣爱好型的思路,调整学生社团布局结构和学生社团规模,落实每个社团有一位指导教师,有一个挂靠单位,有一项特色活动,有一定经费保障的学生社团四个一建设要求,推出学生社团特色活动,打造优秀品牌社团。

——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坚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宗旨,按照立足校园、面向社会的志愿服务活动原则,鼓励在校大学生人人争做志愿者,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推荐西部志愿者、苏北志愿者,并利用这些资源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12.实施校园文化阵地建设计划

——整合学校宣传资源。按示范性要求,重点建好校报、校园网主页、校广播台等主流强势媒体。校报要进一步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针对性、导向性,凸现学校特色。广播要面向广大学生,积极报道各学院动态,多报道同学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多介绍高雅文化和学术知识。要按照《宣传管理工作规定》加强对校内文化阵地的建设和管理。

——加强大学生活动中心建设,增加活动场所,改善活动条件。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学校的相关规定,加强对论坛、讲座、研讨会的管理。

13.实施数字校园建设计划

——数字校园的构建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撑,并使教育模式更加民主,促使教育者顺应改革和谋求改革,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及学习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教材的多媒体化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系统开放化支持按需学习、弹性学习和终生学习,有利于构建学习型校园。

——把学校门户网站重点建设好,加大设备、技术投入,精心设计版块,扩大信息量,体现建院特色,充分开发网站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科技文化服务功能。实施绿色校园网络计划,保证校园网的快速运行,实行以上网站与国内著名门户网站的链接,提高社会点击率。同时,加强网络制度建设和网络道德教育。落实校内IP地址分配使用逐级管理责任制和注册上网制,在学生教育管理部门和二级学院建设一支优秀网络评论员队伍,注意封堵不良信息,及时疏导舆情。

——以校园网络为基础,利用现代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努力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也就是要对学校信息资源进行系统地、全面地、数字化的规划、建设和应用的管理形式,加快推进无线上网。我们要按照适用、超前、继承、创新的原则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标准统一,资源共享,重在应用的方针,稳步推进数字建院建设。

14.实施和谐校园建设计划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高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的协调运转,是学校与社会互动、教与学相长、自然与人文共融、学校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整体效应。构建和谐校园关键体现在依法规范管理、安全有序、充满活动、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要坚持人本主义原则,充分调动师生谋求学校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要以创建江苏省和谐校园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围绕人才培养、科技研究、服务社会、文化创新四大职能,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学校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制度、人与人的和谐,在弘扬主旋律的前提下,实现不同思想、观点、文化的和谐。

——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我们要认真研究并处理好以下十大关系: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创新四大职能之间的关系;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党的建设之间的关系;内涵发展与开放办学之间的关系;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与勤俭办学之间的关系;校园硬件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以人为本和学校各项工作的关系。

——“平安校园是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我们要积极开展平安校园活动,努力构建稳定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治安环境、规范的法治环境、有序的交通环境、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

15.实施校园环境建设计划

——四化为标准进行文明绿色校园建设。四化绿化、美化、净化、静化

——继续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加强校园人文景点建设。建设新图书馆文化长廊、教三楼文化长廊。

——制定《宣传管理工作规定》,加强对校园广告、横幅、标语的管理和清理,保持校园环境整洁。

——美化教室、实验室等公共场所的环境,开展学生公寓环境建设活动。

——开展环境道德建设活动,组织开展大学生文明修身承诺活动、爱校教育活动,学生党员要在环境道德教育中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

16.实施品牌形象塑造计划

——重视学校品牌形象建设,有效地整合和检验学校发展理念、体制、方针、制度、价值观、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把学校现有的深层无形的资源和外在有形的资源进行系统科学的规划和设计,按最显著的方式和最佳的组合予以表达和调整,以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建立品牌形象识别系统。重视对师生进行品牌意识的教育,借助大众传媒、依靠师生员工和学校的实际行动来展示学校独具个性魅力的新形象;规范学校办公用品的格式、标识,规范学校各类牌匾的规格与设计;在学校的各种学校交流、仪式、庆典活动中推广形象识别系统建设成果;重视学校公共关系,建立记者接待和突发事件应急宣传制度。通过实施品牌形象识别系统建设计划,使学校在文化哲学、价值观、精神理念、战略目标、行为、典礼仪式、视觉标识、各种物质用品规范、文件制作样式、广告宣传、文艺活动、建筑风格、校园环境布局、口号、校训、校徽、校歌、校旗、校服等方面,达到高度协调一致。

——加强对学校媒体的管理,拓展对外宣传工作的渠道。统一对外对内宣传的口径、内容、数据,及时公布学校发展动态。对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办学特色、办学成就、重大事件、重要活动、典型人物以及与学校密切相关的重大节日、纪念日进行重点宣传,外树形象,内聚人心,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优化校报电子版。

五、组织与实施

17.校党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负有政治核心和领导作用,要统揽校园文化建设全局,确保校园文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中心工作开展,并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并定期研究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在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认真解决师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充分调动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和谐的人文氛围。

18.校园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校园文化建设的统筹、检查、督促和落实;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学校二级单位,二级单位应有相应的小组或负责人,专门负责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要结合学院(系)或单位主管的工作实际,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计划,负责组织落实。

19.要从政策和制度上激励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党员、干部、教师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带头作用和表率作用。对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学校将以适当形式予以表彰奖励,并把党员干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表现情况,纳入检查、考核、评议干部的重要内容。

20.学校将在每年的经费预算中列出校园文化建设专项,同时可通过社会募集、共建等方式筹措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