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宣传方案:郑和下西洋600年祭 (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07:30:20
百家讲坛:郑和下西洋600年祭 (上)
这是一位来自中国的和平使者,他高扬着和平友好、交流合作的旗帜。
  这是600年前人类波澜壮阔的远航,他七下西洋的壮举,成为世界永远的记忆。
  这是600年来中国的光荣与梦想,他千帆竞渡的船队,成为西洋永不磨灭的风景。
  这就是600年前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
  那么,伟大的郑和究竟有着怎样的家世?当时的明王朝为何耗费巨大的国力,连续七次远涉重洋?堂堂一个大明王朝,为何又独独派出一个太监担当如此紧要的出使重任?《百家讲坛》将为您一一拨开历史迷雾,再现人类航海史上的雄壮一幕,特别奉献《郑和下西洋600年祭》。
毛佩琦:
  大家知道明成祖朱棣是一代雄主,他做了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其中有一件影响世界,是什么?——郑和下西洋!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
  ◎ 600年前的郑和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竟然可以在当时的航海技术条件下连续七次南下西洋?面对那些遥远陌生的国度,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这需要怎样的勇气和智慧?他的家世难道有什么特别吗?
郑和的身世
  关于郑和的身世,历史的记载非常简单,《明史?郑和传》有几句话这样说:“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完了。说郑和是云南人,就是世上所称的三宝太监,曾经参加过明成祖发动的“靖难之役”,建立了功劳,因此,就被提拔为太监。
  这里我要解释一个问题。现在我们说太监,是所有的宫中的男性被阉割以后都称太监,就是宦官的总称。可是最初不是这样,最初只有少数人被称作太监,他有很高的地位,大多数人不过称为“内官”“中官”“内侍”这样的名称。所以,因为郑和建立了功勋,从军有功,累擢成为太监。累擢为太监,就是一次一次地提拔才成为太监。所以这个太监是很少的人,地位很高的人才是太监。
  《明史》关于郑和的身世记载得极为简略。通过很多年的研究、很多学者的努力,现在对郑和的身世有了比较多的了解。
  郑和出生在洪武八年(1375),是云南昆阳人,现在的晋宁。原姓马,本是伊斯兰的世家。先祖是谁呢?先祖叫赛典赤?瞻思丁,这个人当年曾经追随成吉思汗,投入到成吉思汗军中,立过大功,所以当过云南行省平章,很大的官啊,郑和是他的后代。郑和这一家人是非常虔诚的伊斯兰信徒,他的父亲都曾经朝拜过伊斯兰的圣地麦加。凡是朝拜过麦加的人,可以在自己的名字上面加上两个字叫“哈只”,所以他的父亲就叫马哈只。郑和的父亲生了六个孩子,郑和兄弟二人,郑和在兄弟当中排老二,他还有四个姐妹,姐妹是大是小不知道,只是知道他有一个哥哥,所以是六个孩子。
◎ 郑和还有一个我们所熟知的名字,那就是“三宝太监”,正如人们常说的“三宝太监下西洋”。那么,郑和的这个别称是从何而来?为什么叫“三宝”呢?
  有很多说法,大概不下五种。第一种,就是因为明朝永乐年间曾经派郑和、王景弘、侯显三位太监下西洋,这三位太监后来就被人称为“三宝”。“三宝”是指三个人,后来就落到郑和一个人身上了,这是一种说法。
 
  第二种说法,说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得到三种宝物,一种宝物是夜明珠,二种宝物是九鹭香,三种宝物是加上郑和寻来的一宝,就称为“三宝”,这三种宝物叫“三宝”。一些笔记里关于这“三宝”的来源很复杂,很神奇,这是一种说法。
  第三种说法,说郑和的地位很高,因为地位很高,皇朝给他加了很多尊号,什么尊号呢?太子少保,太子太保,最后又被晋封为太保。明朝这个官它是一种荣誉官衔,这种荣誉官衔不担任实职,叫散官。那么太子他上面有三保,皇帝上面也有三保。就是太子少保、太子太保,后来又晋封为太保,所以后边有人说这三个“保”就是三宝,这是一种说法。
  还有第四种说法,说郑和是伊斯兰教徒,同时他也相信佛教,而且他受了剃度,皈依了佛门,有法号,这个法号叫福善。因此,按照宗教里的说法,就把他命名为“三宝”,这又是一种说法。
  第五种说法,就说这个“三宝”不是说的郑和,说的是王三宝,指的是王景弘。所以这个就跟郑和无关了,显然这最后一条是不对的。
  那么郑和的名字为什么叫“三宝”呢?实际上很简单。刚才我们所讲的都是说郑和本来不叫“三宝”,都是后来加给他的,不论是他寻找的宝贝是“三宝”也好,还是他加的尊号是“三宝”也好,都是后人加给他的。实际上不是,他从小就叫三宝。这是关于郑和的出身和他“三宝”的名字。
  ◎ 郑和的父亲曾是元朝派驻云南的重要官员,本应是与明王朝势不两立的的仇敌。但奇怪的是,郑和后来又怎么会成为明朝如此重要的使臣呢?这其中,究竟又发生过哪些鲜为人知的变故?
  郑和以后的身世情况怎么样呢?刚才我讲了,明朝初年洪武年间,云南地区仍然在元朝的皇室所封的梁王控制之下。洪武十五年,明朝派军队攻打云南,云南被攻破,郑和在这个时候被俘入军中,被明朝的军队收到军队里来了。带到哪儿去了?带到南京首都,进了宫了。到了洪武十七年(1384),当了宦官。明朝分封亲王,让亲王到各地去,朝廷都要给他们安排一些人供他们使令,其中就把郑和分配给了燕王。他最大的功绩,是在北平郑村坝之役立了功。
  ◎ 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在北平发动了与明建文帝争夺皇位的战争。远在南京的建文帝,派遣大将李景隆攻打北平。朱棣让开北平,南下大理,李景隆便放心攻打北平。但不想朱棣回师北平,在郑村坝连破李景隆七营,而当时的郑和就跟随燕王朱棣参加了在郑村坝的这场激战。
在这个战争中,郑和立了功。后来郑和就因此被赐姓“郑”,纪念这次战争。郑村坝在哪里?现在北京朝阳区东边东坝。郑和在郑村坝立功这一年是几岁呢?是25岁。永乐元年(1403),朱棣已夺取了皇位,给郑和赐姓“郑”,这一年郑和29岁。永乐三年(1405)派郑和下西洋,这一年郑和31岁。永乐五年、永乐七年、永乐十年、十四年、十九年,六下西洋。永乐二十二年下一次,没有到西洋,到了南洋。这一次出去,明成祖在漠北宴驾,明成祖去世了。所以当时朝廷让郑和赶快回来,驻守南京,做南京守备。所以明朝朝廷对郑和是非常倚重的,他是一个非常能够在朝廷关键时刻用上力的人,明朝非常重视的他。南京是首都啊,当时虽然迁都北京,南京的地位也非常重要,所以让郑和带军队,赶快带着下西洋官军镇守南京。所以《明史》上说,“南京设守备,自郑和始”,从郑和开始。
  到了宣德五年(1430),好长时间没有下西洋了,当时朝廷里头都说,“番使久不贡”,说外国人怎么也都不来了?还要去,因此郑和在宣德五年又下西洋。宣德七年,郑和病死在印度古里,就是回来的路上。一般的,下西洋,都走两个年头啊。郑和死的时候是59岁。郑和最后被埋在南京牛首山下,现在还有郑和墓。郑和因为是宦官,他没有后人,所以他就把他哥哥的孩子立为己后,所以现在郑和家还有后人,不论在云南还是在南京地区,都有郑和一家的后代。
◎ 600年前,郑和带领着大明王朝恢宏壮观的皇家船队,第一次驶向浩瀚的印度洋。在他人生随后的数十年中,他接连七次代表明朝出使西洋,成为世界航海和外交史上一段非凡的记录。但是我们不禁要问,在当时人类尚且落后的航海技术条件之下,大明王朝为何接连七次,耗费如此巨资,出使西洋?在这其中,有着种种猜测与想象,那么,在这众多的说法中,究竟谁对谁错呢?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郑和下西洋发生在600年前,规模巨大,为什么去?有很多说法。
第一个说法,郑和下西洋是明成祖要派郑和到海外寻找建文帝的下落。我们先看看《明史?郑和传》上是怎么说的。《郑和传》有这么几句话,它说:“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什么意思呢?就是明成祖怀疑建文帝跑到海外去了,想追查他,去寻找他。
  ◎ 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在北平发动了与明建文帝争夺皇位的战争。这场战争历时四年,最后以燕王朱棣推翻建文帝,登上大明皇位而结束。远在当时明朝首都的建文帝,在南京被攻破后下落不明。对此,历史上众说纷纭,有人说建文帝在宫中自刎而死,有人说建文帝出家为僧,更有人说建文帝逃往海外,准备卷土重来。时至今日,仍没有定论,成为了一桩历史悬案。
因此有人说,郑和下西洋是明成祖要派郑和到海外寻找建文帝的下落,这是一个原因。接着,《明史?郑和传》又有一句话:“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向海外显示中国的强大,这是《明史?郑和传》上写的。如果说,郑和下西洋的第一个目的就是寻找建文帝的话,我想至少不必去七次,不必从永乐三年一直延续到朱棣就是明成祖死以后,还要在宣德年间仍然有一次使西。找建文帝没有必要这么多年去找啊,明成祖的政权已经稳固了,他是一个雄主。一个小皇帝早已经被打败,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支持建文帝的力量可以对现政权构成威胁。所以,派郑和以这么大的规模、这么长时间的下西洋的行动,去寻找建文帝的说法,是不太确切的。
  第二个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原因,有人提出是为了包抄帖木儿汗国。当时在中国的西方,就是西域的西边,有一个帖木儿汗国。这个帖木儿汗国是在大元帝国的西察合台汗国的基础上建立的,他的君主叫帖木儿,这个帖木儿自比成吉思汗,希望恢复大元帝国。这个帖木儿帝国一度非常强大,强大到什么程度呢?它一个是察合台的全境,波斯,就是现在的伊朗,还有花喇子模,还有进入了伊拉克,攻进俄罗斯,就是这么大一个帝国,它往东临近,跟中国接壤。很严重的是它的势力强大以后,它利用了元代的一个宗室叫本雅失里,也叫“完者秃”这个人,准备向东进攻明朝。首先在洪武末年,他就扣留了明朝派往这里的使节。帖木儿汗国的首都在哪里呢?在撒马尔罕,在现在的中亚。扣了很多年,这个使节被放回来了。到明成祖的时候,再次又派使节出使撒马尔罕,帖木儿汗国。我们看《明实录》当中有很清楚的记载,要求明朝驻甘肃一带的军队,要防止帖木儿汗国的袭来。这个时候是明朝永乐二年、三年,可是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了。
大家知道下西洋的路线,从南洋往西走,到印度洋,正好是帖木儿汗国的南部,这样对帖木儿汗国可能就形成一个包抄之势。所以有的人分析,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有包抄、包围帖木儿汗国这样一个意图。这个问题我们怎么看呢?帖木儿汗准备在东征的过程中,他死了,他的儿子哈烈继承了他的汗位,这个国很快就衰落了,就没有能够再对明朝构成威胁。那么郑和下西洋刚才我们说了,是从永乐三年一直到宣德年间,宣德七年,20多年,帖木儿汗国已经衰落了,没有必要一次一次地去包围它。所以,第二个理由也不成立。
  现在我们说第三个理由,有人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发展海外贸易。目的很简单,我想这个说法是用现代的经济观念来解释古代人的行为。特别是当时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没有必要寻求海外的市场,它不是后来资本主义积累时期,希望通过海外贸易发展自己的商品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简单地说,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发展海外贸易,也是不确切的。
  好,那么我们说这些原因我们都一一否定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刚才我不是念了有一句话吗,“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向国外显示中国的强大。对不对呢?我觉得对了一部分了。为什么说对了一部分?这是一个政治目的,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达成他的政治目的。他作为一个皇帝,登上皇位以后,希望他的大明国在世界上有较高的地位,希望他自己能够在各国中间有很高的威望,这也是中国自古以来当皇帝的一个想法。所以,“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肯定是他的目的,希望别人看到自己的强大。
  但是我为什么说这只是说了一部分呢?我认为这不是全部。
  ◎ 有关郑和下西洋的三种猜想一一被否定,明成祖朱棣通过下西洋展示中国富强也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这已经让我们有些疑惑了。除去这些原因,难道还有什么更为深不可测的动机吗?朱棣究竟想要做什么呢?
下面我解释,为什么说仅仅想让别人看到中国的富强,并不是明成祖的惟一目的。明成祖曾经给西洋各国有一个诏书,这个诏书有以下这么几句话:“朕奉天命,君主天下,一体上帝之心,施恩布德。凡覆载之内,日月所照、霜露所濡之处,其人民老少,皆欲使之遂其生业,不至失所。”这一段话。天这么大,天底下的人我都不希望他们失所,为什么呢?我奉了天命,我是天子,我都让他们过好生活,不让他们失所。“今特遣郑和赍敕,普谕朕意”,今天我特别派遣郑和上天下告诉大家我的想法,我的这番意图:“尔等祗顺天道,恪遵朕言,循礼安分,毋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什么意思啊?说你们都要遵守天道,不能够因为你们人多就欺负人家少数的,不许你们以强凌弱,大家要共享太平之福。这个理想很好啊,这是朱棣的一个想法,所以现在我派郑和到你们那里,告诉我的这番意图。这一个理想是明成祖朱棣对于天下秩序的设想,也就是他的天下观,他的理想的世界秩序。我把它改称“天朝礼制体系”,向全天下宣传自己关于世界秩序的理想,这个秩序就是“天朝礼制体系”,就是全天下的各个国家之间,不能够凌弱,不能够欺寡,共享太平之福的这么一个和谐的世界!
这是朱棣的最终理想。这个理想来源于哪里呢?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儒家的天下观。中国的儒家天下观宣传的是,天子受天命统治中国,覆载之内不论近远,大家一律平等,不能够以强凌弱、以众暴寡。所以朱棣希望通过郑和,去宣传他的天下秩序的理想,建立天朝礼制体系,最终实现共享太平之福。所以郑和的军队所到之处,并没有侵略别人的土地,并没有掠夺别人的人口,并没有抢夺别人的财物。恰恰相反,中国当时实行的政策叫做“厚往薄来”。什么是“厚往薄来”呢?就是我到你那儿去,我带很多很多东西很多很多财物给你;“薄来”,我从你那儿取来的东西少,很少,厚往薄来。这个思想是明太祖朱元璋提出来的,明成祖朱棣仍然坚持了这个思想,所以郑和每到一地都要给当地有大量的赏赐。
  既然采取了这样的方针,他达到了什么样的目的呢?所达目的首先是有很多国家,随着郑和的出使,纷纷地到明朝来访问,当时叫做“朝贡”,我们把它叫做“朝贡贸易”。就是明朝和很多国家之间建立了朝贡贸易关系,用传统的词叫做“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有威有德,因为中国当时力量强大,当时经济力量也强大,对各地有威有德,四方宾服。明朝的中国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地位。《明史》上说:到了明成祖的晚年,“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受命而入贡者迨三十国,幅员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就是30多个国家都来朝贡,它范围的广泛比汉朝、唐朝大得多,真是兴盛得不得了。
郑和下西洋的结果,一个是明朝在各国之间建立了很高的威望;第二个是很多国家跟明朝建立了通好、通贡的关系;第三个,是在郑和下西洋船队和明朝强大力量的支持下和保证下,维持了世界的和平秩序。
  郑和下西洋在很多情况下要动点武力,比如说有人截断商路,航路上有海盗,他要去打击海盗,要使海路清宁。最著名的一次就是他打了印尼旧港也叫三佛齐当地的一个酋长,叫做陈祖义,把陈祖义打了,平静了海路,就使海路清明,海路通畅。有的国家在地方作为小霸权,欺负别的国家,这些国家被欺负以后,常常上明朝来告状,明朝对那些欺负其他国家的地区也给予指责。比如说,安南经常侵扰占城的土地,明朝就曾经发布文告,要求安南退还占城土地,不许再去侵略。所以郑和下西洋,他的核心目的是政治目的:一个是提高中国的威望,提高明成祖个人的威望,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第二个,就是要推行朱棣本人理解的天下观,建立一个和谐的世界,使全世界共享太平之福。
明成祖所建立的天下秩序是当时历史的产物,他的思想无法超出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我们不能够用今天指导各个国家之间关系的准则和他相比较,不能够用我们今天的观念去要求他。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明朝以它的力量所及,为维护世界和平秩序,为了保护商路通畅,为各国家的和平交往,做出了贡献。特别是明朝不掠夺别人的财物,不侵占别人的土地,实行厚往薄来的政策,不仅使我们看到一个泱泱大国的风采,也不能不使我们赞叹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
  ◎ 既然一代雄主朱棣有着如此恢弘的梦想,那出使的人选就格外的重要了。但奇怪的是,为何堂堂大明王朝人才济济,卧虎藏龙,怎么就偏偏选择了郑和这样一个宦官,作为如此重要外交活动的使臣呢?
朱棣派遣郑和的原因
  郑和是宦官,这么多的官员,文官武将,怎么找一个宦官呢?在我们今天的人很不理解。
  第一点,从朱元璋开始就把宦官看成家人。明太祖立了一条规矩,要限制宦官,说宦官这些人不能够重用,他们不过是备撒扫、给使令而已,最多也就是让他们出使。所以在洪武年间,就有很多的宦官担任正使出使。那大家也不理解,为什么让宦官去担任使节,不让其他官员出使呢?在朝廷看来,宦官是自己家里的人,其他的官员是外人。所以,明朝关于宦官的制度写在哪儿?写在《皇明祖训》里头,祖训给谁看的?是给朱家的子孙看的,是给自己家里人看的。其他的典章制度才写在什么《诸司执掌》,什么《会典》这些里头;对于宦官的制度写在祖训里头,所以朝廷从朱元璋开始就把宦官看成家人。派自己家里人,最亲近的人去当正使,是可以理解的,这是明朝初年以来的传统。这就是说为什么要派宦官郑和当为正使,这是第一点。
  第二个,郑和本人他有很多优越的条件。刚才我们说了,郑和出生在伊斯兰世家,信奉伊斯兰教,所以他出使到很多伊斯兰国家的地区有他的方便之处。还有,郑和也容忍或者说也信奉佛教,他是兼容的,刚才我们讲过,郑和也有佛教的法名,叫福善,这又是一个有利条件。还有,郑和对中国传统的保护海上平安的海神也非常尊奉,非常尊崇,这就是妈祖,或者叫做天妃,所以郑和在好几个地方都立有天妃这样的碑,来感谢天妃怎么样保佑海上的平安,一些地方都建了天妃宫,这是郑和又一个有利的条件。所以他对各种宗教都是尊重的,自己又信奉伊斯兰教,又信奉佛教,尊重妈祖。
第三点,最重要的是郑和本人的素质。他的才能起了决定作用。袁忠彻在《古今识鉴》当中,说郑和这个人姿质、才貌非常了不起,可以担任大任。记载这么说:郑和“身高七尺,腰大十围,四岳峻而鼻小,眉目分明,耳山过面,齿如编贝,行如虎步,声如洪钟。才负经纬,文通孔孟,博辩机敏,长于智略,知兵善战”。这个人简直很不得了啊,文韬武略,文通孔孟,才富经纬,说这个个子很高大,声如洪钟,腰也很威武。也许这个关于相貌或什么身材有所夸张,但是我们想,一个人,能够统率千军万马,二十余年在海上,出使西洋几十国,没有了不起的才能那是不行的。所以郑和的才能一定是过人的!这就是为什么郑和被明成祖选为正使出使西洋的原因。
◎ 在郑和连续七次下西洋的过程中,他究竟都到了哪里?他是否首先完成了环球航海?《百家讲坛》将为您一一拨开历史迷雾,再现人类航海史上的雄壮一幕!特别奉献《郑和下西洋600年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