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宣传日:江海职业技术学院2011至2015年校园文化建设分规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05:48:56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20112015年校园文化建设分规划

(征求意见稿)

2010年10月21日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院“十二·五”规划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加强校园文化规划和建设,对促进我院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强化学校办学特色,提升人才培养层次和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要求,国家和我省《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精神,教育部、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文件要求和《江海职业技术学院2011至2015年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安排,制定本规划。

一、校园文化建设回顾

建校以来,尤其是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努力,我院校园文化初步形成特色。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提出了科学的办学理念。“十一·五”初期,我院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和职业院校特点,提出江海学院科学的办学理念,即“面向社会需求、坚持就业导向,注重专业知识、突出能力训练,践行德育为先、提高人文素养,立足名城扬州、扩大辐射功能”。通过广泛学习讨论办学理念,全校上下形成共识并自觉指导办学实践,2007年国家人才培养水平工作评估中得到专家充分肯定。根据办学理念重新修订校训,强调“厚德、笃学、敏行、毓秀”,既体现了国家教育方针,又彰显了学校人文特色。

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基础。期内专门召开了全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下发了贯彻中央16号文件的“实施意见”;成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和校园文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召开了校园文化建设研讨会;建立和坚持教职工政治学习制度,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心理健康工作网络,在校外合作建立“德育基地”;创新以主题教育为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形式,荣获省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奖”;大学生社团活动日趋活跃,初步取得可喜成果;院报、校园网、广播台、电视转播台、显示屏等校内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大显身手,院报获“全省高校优秀校报”荣誉;形成了以学生工作人员为骨干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网络。开始探索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制度创新。

呈现了人文素质教育特色。初步形成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营造人文熏陶环境等人文素质教育三条主要途径,探索出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四职一体化”的职业素质教育基本形式;建成专业发展史略、科技文明画廊、名人名言画廊、八怪经典画廊、翰墨缘景点和振翅江海主题雕塑等人文景观。我院“人文江海”的探索成果,获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奖。

推动了校风建设明显进步。开展师德建设,教风主流健康。期间1名班主任获省师德模范荣誉,1名教师获市“五一劳动奖章”,16名辅导员、班主任获省高职高专学生工作研究会表彰。开展学风建设和学风免查班活动,学风主流向上。期间,共有108个(次)班级获得优良学风班、10397个(次)宿舍获得文明宿舍、3661名(次)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和助学金。学校被评为省安全文明校园、省平安校园。

塑造了学院文明公益形象。通过“五五普法”,规范办学,获省“自律与诚信建设先进单位”。踊跃参与地方各类文明公益活动,为地方残疾人事业作出贡献,在市内高校首家成立了红十字会和志愿者献血队,累计献血60万余毫升;在汶川、玉树等震灾自然灾害中,全校累计捐款61万余元。还作了VI形象设计和推广尝试。

“十一·五”期末,我院基本形成了以园林式校园、“人文素质”氛围和“四职一体”教育为特征的校园文化,在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未来五年期间,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软实力,要在连贯性、精致性、高品位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拓展新空间。

二、校园文化建设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奋斗目标

1、总体思路:

校园文化建设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立足民办职业技术院校特点,以文化创新为动力,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为核心,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以职业文化环境建设为重点,弘扬主旋律,坚持高格调,加强管理,加强引导,注意积累,注重品位,努力建设体现时代特征和江海特色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可靠保证。

2、基本原则:

“十二·五”期间,我院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传承性,着力精致化,追求高品位。把握以下主要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原则。要坚持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培养有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爱国主义情怀和忠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坚持职业技术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原则。围绕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从宏观上探索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使之形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浓厚的职业文化特点的校园文化。

——坚持江海学院校园职业文化特色的原则。坚持今天“校园文化”与明天“职业文化”相衡接,凸显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规范、职业道德的“四职教育”一体化的办学特色。

——坚持扬州地域特征与校园文化相融合的原则。要把扬州区域文化中的代表性元素,植入、融汇进校园文化,倡导区域文化进校园,使之形成具有鲜明区域文化特征的校园文化。

3、奋斗目标:

(1)总体目标:

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引领下,做到全院校园环境清新、秀美、典雅;校园设施完备、精致、安全;校园整体氛围民主、活泼、和谐;教职员工奋发进取,朝气蓬勃,精神振奋;校风、教风、学风健康向上,个性鲜明,有口皆碑;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富有特色,形成品牌;大学生思想健康,道德高尚,修养文明;学校成为当地推进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示范单位;学生成长为具有崇高理想、爱国情怀、忠诚事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具体目标:

①争创教育部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单位或获得国家级校园文化成果奖;

②争创国家级园林式单位;

③创建省市级文明单位或省级和谐校园;

④创建省级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

⑤创建品牌社团,或荣获社团特色活动相关奖项。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1、完善校园文化设施:

(1)规划与建设大学生文化活动中心;

(2)规划与建设游泳池;

(3)规划与实施体育拓展项目训练场;

(4)完善生活区第二体育运动场设施;

(5)改造和提升心理健康中心;

(6)改造和提升广播电视中心;

(7)强化校园绿化管理提高景点层次;

(8)完善和提升环境宣传景观工程;

2、坚持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丰富教育内容。坚持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人文素养教育,职业素质教育,科学精神教育,廉洁自律教育,创业创新教育,“六五”普法教育、国防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坚持课堂教学主渠道。坚持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要求,保证课时学分,保证教学质量,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探索与我院“主题教育”相配合、适应本校特点的“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形式,充分运用社会资源,创新“形势与政策”教育;建立一至两个有代表性的“德育教育基地”及一至两个企业文化基地。

(3)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精品。坚持主题班会、主题演讲、知识竞赛等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充分利用重大节庆和重要纪念日开展活动,精心设置每年教育主题,力求“主题鲜明突出,重在引导参与”,教育青年学生“关心国家命运,关注时代热点,牢记社会责任”。

(4)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思想工作相结合,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工作,在师生员工中开展“新人新事”评选宣传活动,彰显江海精神;探索和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开通校内网络思想工作互动平台,引导大学生通过网络自我教育;支持和扶持辅导员运用短信等形式,开展“一对一”思想政治教育;总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方式、形式创新,开展创新评价和考核。

3、建设和培育特色鲜明的良好校风:

以校风建设为龙头,抓好教风、学风、班风建设。

在全院师生中发起校风等规范征询,提交教职代会、学代会审议通过,共同遵守。

(1)制定校风规范:

①校风:

崇尚科学、勇于实践、努力创新、维护公平;

②教风:

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教书育人、诚信笃教;

③学风:

勤于学习、勇于实践、长于技能、敢于创新;

④班风:

奋发向上、文明守纪、团结友爱、学比赶帮。

(2)加强师德建设:

加强师德建设,以师德建设推动教风建设。开展新教师上岗前师德教育,新教师撰写“师德宣言”,严格自律,为人师表;开展教师师德建设年度考核,制定考核标准,设置评价分值体系,对教师师德进行量化考核和评比;选树师德建设先进典型,每两年评选一次师德模范,宣传事迹,形成导向。积极推荐我院省、市级师德模范候选人。

(3)加强学风建设:

每年新生进校,举行学风建设宣誓活动,开展“学习生涯、人生规划”活动,倡导良好学习习惯;开展学风优良个人评选活动,并与奖学金、助学金紧密挂钩;继续开展优良学风免查班活动,严格考核,郑重命名;组织优良学风、先进班风典型宣讲宣传活动;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期末考试等重大考试活动前,举行诚信考试教育,组织签名宣誓等活动,引导广大同学勤奋学习,诚信考试,形成风气。

(4)开展班风创建活动:

倡导各班制定自己的班风规划,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在系部之间、班级之间开展班风竞赛活动,阶段评比,授牌表彰。

(5)统一校风建设管理:

建立全校性校风建设委员会,由教务和学生工作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加,明确职责,统筹推进。制定统一的教风、学风、班风考核、评价标准,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日常管理,统一评价,统一表彰。

4、开展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活动:

我们要明确校园文化活动重点,突出校园文化活动特点,逐步构建校园文化体系,推进校园文化活动健康发展。

(1)突出主体活动:全年突出全院科学技能大赛、文化艺术节、体育运动会等三大主体活动,春学期以科技活动板块为主体、秋学期以文体活动板块为主体。科学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结合,多层次、多形式组织。可组织计算机基本知识、外语等级等通用类比赛,开展专业大类跨系的或系内专业的竞赛;开设“江海讲坛”,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各种层次和类型的学术讲座、校友交流、模范报告等活动,促进社团活动与教学融合。同时重视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对学生一生的影响,与三大主体活动一样重视。通过主体活动推动全院师生崇尚科技、刻苦学习、亲近人文、全面发展、为校争光。

(2)引导社团活动:“扶持学习型社团、支持专业型社团、引导娱乐型社团、拓展公益型社团”。引导社团明确自身宗旨,着眼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专业教学,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注重社团活动的学生参与度,争取“一系一品牌、人人进社团”,扩大社团活动受益面;组织社团活动与专业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社团在大学生技能比赛和推行“双证书”制度中的作用;组织大学生艺术团等大型永久性社团,开展训练,坚持活动,服务学生;探索社团命名,提高社团文化传承元素,提升社团文化认知品位;建设品牌社团,定期举办社团活动成果展,在全校省市等形成影响,促进社团活动出作品、出成果、出人才;积极参加全国、全省社团活动比赛,展示我院社团成果和形象,使社团活动真正成为大学生第二课堂。

(3)拓展公益活动:进一步推进我院红十字会和志愿者协会工作,健全相关制度,积极组织活动;定期组织青年义务献血队活动,发挥义务献血形象大使作用;积极开展社区共建、文明路段服务等活动和帮扶互助活动,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深化和坚持与社会福利院爱心结对服务活动,形成薪火相传机制;开展济贫助困、抗击灾害募捐活动,培育学子大爱之心;鼓励和支持江海学子热心义务支教、义务献血、义工服务等社会公益性活动,扩大学院公益影响。

(4)延伸社会实践:倡导以社团为载体,紧密结合专业教学和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延伸社会实践空间,鼓励学生围绕专业,确定选题,走向社会,大胆实践;延伸社会实践时间,从寒暑假社会实践的模式中走出来,尝试经常性社会实践,真正融合教学与服务;延伸社会实践形式,鼓励从班级到社团的集体社会实践,从小组到个人的小型社会实践,探索个人深度社会实践活动;完善社会实践申请、立项、实施、跟踪、总结、评价等体系。

(5)培育校园文化体系:注重校园文化的积累和总结,逐步形成主题鲜明、富有内涵的科技文化、网络文化、体育文化、创业文化、公寓文化、景观文化、国防文化等文化体系,形成我院校园文化的高品位的特点。

5、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制度:

贯彻“依法治校”的精神,加强校园文化制度建设。

(1)总结提高形成制度。总结我院人文素质特色教育的成功经验,坚持课堂教学、主题教育、环境熏陶等基本途径,肯定和完善课堂教学“三本书”、主题教育“3·5”启动、“12·9”总结的基本形式,并形成相应文件,上升到制度层面。

(2)修订完善现有制度。制定校园文化建设制度目录,合理分工,分头制定,集中审议,党委审定;规划初期,完成《江海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制度》文本并有效执行。完善《学生管理手册》、《新生宣传提纲》等小册子年度编印工作。

(3)探索创新形成新规。提高入学教育、心理教育、创新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等学生教育组织程度,尝试成立相应教研室,编印系列教材,形成新的教育体系和制度,提高学生教育管理层次。

6、着力推广CI校园形象设计与实践:

在“十一·五”VI设计推广的基础上,拓展CI校园文化整体形象设计与实践。开展“江海精神”提炼、固化、宣传和“校歌”征集活动,以制定《江海学院CI手册》为目标,把江海精神、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校徽、校歌和相关形象设计及相关的重要制度、规范文件等进行集中展示,集中宣介,集中学习,使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系统化、精致化、永固化,通过多种环节,把CI校园形象真正推广到位,使我院校园文化建设独树一帜。

四、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1、思想保障:

充分认识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真正把校园文化建设摆上学校“育人成才”发展战略层面来认识做到与教育教学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投入、同步实施、同步推进。

鼓励校园文化理论创新、载体创新、制度创新、活动创新,人才创新;对创新项目大胆实践、大力支持、稳步推进,使我院校园文化始终处于创新的前沿。

2、组织保障:

调整健全校园文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立足务实干事,完善成员结构;完善指导委员会工作制度,使之更好承担调研、建议、咨询等职责;坚持工作例会制度,定期进行工作回顾、情况分析、提出建议;坚持研讨例会制度,每年召开一次研讨会,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高我院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成立校风建设委员会,承担检查、指导、协调校风建设的责任。

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明确校园文化分级管理,形成网络,各司其职。

3、队伍保障:

完善“江海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关键岗位、特殊岗位确保不缺岗;加大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力度,按规定配足专业人员,形成专兼结合工作网络;完善辅导员队伍创新机制,按国家规定配备辅导员、班主任;建立专业教师“一岗双责”制度,明确教师承担育人责任,学生社团尤其是专业社团明确专任专业指导老师;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提高共青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责任,充分调动团干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骨干作用。

4、经费保障:

按照“总体规划、分项预算、列入成本、确保运作”的原则和国家规定的比例,把校园文化建设经费列入学院总预算之中,确保“五同步”要求落实到位。校园文化建设经费使用,由分管院长统筹掌握,确保重点,兼顾一般,合理调剂,发挥效益。

本规划由校园文化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解释。本规划未尽事宜,由指导委员会指定相关部门制定工作细则。本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调整,由校园文化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