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版红楼梦贾蓉剧照:古琴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3 15:20:30

《平沙落雁》

是一首古琴曲,有多种流派传谱,其意在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
最早刊于明代《古音正宗》(1634),又名《雁落平沙》。自其问世以来,刊载的谱集达五十多种,有多种流派传谱,仅1962年出版的《古琴曲集》第一集收入了六位琴家的演奏谱,关于此曲的作者,有唐代陈立昂之说;宋代毛敏仲、田芝翁之说,又有说是明代朱权所作。因无可靠史料,很难证实究竟出自谁人之手。
  《平沙落雁》的曲意,各种琴谱的解题不一。《古音正宗》中说此曲:“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也。……通体节奏凡三起三落。初弹似鸿雁来宾,极云霄之缥缈,序雁行以和鸣,倏隐倏显,若往若来。其欲落也,回环顾盼,空际盘旋;其将落也。息声斜掠,绕洲三匝,其既落也,此呼彼应,三五成群,飞鸣宿食,得所适情:子母随而雌雄让,亦能品焉。”这段解题对雁性的描写极其深刻生动。
全曲委婉流畅,隽永清新。

 

凤求凰

(汉)司马相如(传),据《梅庵琴谱》。“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将琴代语兮聊诉衷肠,原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

 

庄周梦蝶

选自《闽江情韵》。宋末毛敏仲作。题意取庄周梦见自己化为蝴蝶的寓言故事,乐曲中有翩然飞舞的描写。曲中明暗轻重的音色变化,使人想到梦中蝴蝶的幻影。传曲有八段、十二段不等。

  陈长林,福建福州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琴会常务理事,北京古琴研究会理事,北美琴社顾问。少年时向两位闽派琴家、父亲陈琴趣和表姨吴子美学习古琴。1951及1956年先后加入上海今虞琴社和北京古琴研究会,又向查阜西、吴景略、张子谦等著名琴家学习,在原有闽派基础上兼习各家之长,形成自己的特点。1958年以来已发掘(打谱)有《胡笳十八拍》等五十多首琴曲。1957年以来已发表有近二十篇古琴学术文章。多次出席海内外古琴演奏会及学术会议。“雨果公司”出版发行有陈长林古琴专辑CD《闽江琴韵》。

 

楚歌

  楚汉相争汉军围楚军于垓下,刘邦采用张良之计,在楚营四周唱起楚地民歌,楚兵闻乡音而军心涣散。此曲矮小精练,颇具楚声特色。

《楚歌》题解
《神奇秘谱》:
臞仙曰,是曲者古曲也。按项羽至垓下,与汉战不胜,入於壁,汉兵围之数重。韩信使军中皆作楚歌之声,项羽夜闻,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乃夜起饮帐中,悲歌忼慨,欲与虞姬相别。自为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虞姬和之。因泣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而虞姬因取剑自刎。於是羽乘骏马,麾下壮士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平明,汉军觉而追之,於是重瞳无光,兵散势去,至於乌江毕矣,于时之人,感其事而作弦歌以悼焉。
《浙音释字琴谱》:
希仙曰:是歌也,祖自张子房所作。而后人增之,按祖王谱曰:古曲也……(与《神奇秘谱》同,惟虞兮作虞姬)……下多“噫!悲夫。”
《谢琳太古遗音》:
按史,项羽至垓下,(与前同)……姬既自刎羽溃围南奔,兵散势去,至乌江亦自刭。后追其事而作此操。

《西麓堂琴统》:
项籍与江东八千子弟渡江,有并吞秦汉之志。淮阴侯围之垓下,会军中作楚歌。楚军闻之皆散去,因遂破籍。后人仿之,故有此作。

《太音补遗》:
羽至垓下,闻四面皆楚歌声。乃夜起饮帐中,作“力拔山兮气盖世”之歌别虞姬。至乌江处刎。后人伤之,故作是曲。或曰留侯作,后人增益之耳。
《杨抡太古遗音》:
按是曲,乃汉师张子房所作也。昔……(下与《神奇秘谱》同)
《楚歌》小标题
《神奇秘谱》:
一、忆别江东 二、气欲吞秦 三、夜闻铁笛 四、八千兵散五、英雄气消 六、泣别虞姬 七、阴陵失道 八、乌江不渡
《浙音释字琴谱》:
一、衔枚出塞 二、气欲吞秦 三、夜闻铁笛 四、尘土十年五、英勇气消 六、泣别虞姬 七、阴陵失道 八、乌江不渡
《谢琳太古遗音》:
一、忆别江东 二、长驱关塞 三、铁衣尘土 四、禾黍秋风五、夜闻铁笛 六、八千兵散 七、英雄气消 八、阴陵失道九、虞姬泣别 十、拔剑声 十一、乌江不渡
《琴谱正传》:
一、忆别江东 二、长驱关塞 三、禾黍秋风 四、铁衣尘土五、英雄气消 六、夜闻铁笛 七、八千兵散 八、泣别虞姬九、乌江不渡
《西麓堂琴统》:
一、忆别江东 二、垓下势穷 三、夜闻楚歌 四、起饮帐中五、流涕长潸 六、八千兵散 七、泣别虞姬 八、阴陵失道九、亭长舣舟 十、乌江不渡
《重修真传》:
一、歌声慷慨 二、忆别江东 三、长驱关塞 四、铁衣尘土五、禾黍秋风 六、夜闻铁笛 七、八千兵散 八、英雄气消九、阴陵失道 十、虞姬泣别 十一、拔剑声 十二、乌江不渡

 

《酒狂》曲谱初见于明代《神奇秘谱》(1425)。相传作曲者为魏晋时期的文人及音乐家阮籍。在司马氏政权统治下的魏晋,异已动辄得咎,阮籍为避免得罪权贵及明哲保身,只好装疯扮傻借醉酒不问世事来作掩饰,乐曲就是表达出这种心境和形态。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最早见于[神奇秘谱],相传据晋桓伊的笛曲(古之笛为今之箫)《梅花三弄》改编为琴曲。曲中因有同弦异徽的三段泛音,故称[三弄]。梅花傲雪凌霜,不畏风寒的品格,为古今诗人、画家、琴家所赞颂,常寓意人坚贞高尚的情操。今俗称句逗规整、宜与丝竹合奏的《梅花三弄》为“新梅花”,而将广陵派节奏自由跌宕、宜于独奏的《梅花三弄》称之为“老梅花”。

 

《醉渔唱晚》,据《李子昭传谱》,作者描写在落日晚霞中,小舟荡漾,扬帆张网,醉翁鼓瑟,放声高歌,一幅悠然自得的画面。曲调跌宕起伏,风格豪放,使听者有如身临其境之感。

 

《渔樵问答》,据《琴学入门》,乐曲通过渔夫和樵夫对答,描写摆脱市俗之纠纷,逍遥于山水之间,以享隐居生活之乐趣。曲调恬静优美,引人入胜。

阳关三叠,选自《闽江情韵》。
  原为唐代歌曲,今存琴歌谱,词据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曾在当时大曲中称《渭城曲》。曲式采用变奏的形式,因同意主题做了三此不同的变化处理,故称为三叠。第三叠为全曲的高潮,速度加快,音区扩展、音量加大,将高涨的离愁别绪描写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