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选廉为什么倒不了:广东五邑之恩平探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5 22:28:10

恩平那吉发现穴臼

有两种解释:一为冰川冲击,二是水流侵蚀

 

恩平市一班旅游探险爱好者近日在该市那吉镇西部的大山深处,意外发现隐藏着两处神奇地貌峡谷:一条在狗头山下,另一条在洒口电站附近。两处峡谷都有多处奇特的景观,在峡谷的花岗岩基上,均分布着数百个穴臼。旅游探险爱好者经过查阅资料,发现这些穴臼有两种解释;一是二三百万年前的冰川遗迹冰臼,二是一万年前流水冲磨而成的壶穴。

走进狗头山下的一条峡谷,旅游探险爱好者就被一条布满七彩奇石的河谷所吸引。这些奇石,异彩纷呈,有的蜡黄色,有的淡绿色,有的浅蓝色,有的咖啡色,有的多种颜色兼而有之。被水冲刷后鲜艳夺目,把整条河谷装点得五彩缤纷,堪称七彩奇石坑。这两处神奇景观位于那吉镇西部九头山脚,一处土名为“飞鼠洒”,一处土名为“牛皮洒”,两者相距大约2公里。“飞鼠洒”位于锦江支流的下游,而“牛皮洒”位

于锦江支流的上游。两处的河床上均是面积约150平方米的花岗岩。令人惊奇的是,被冲刷得一片雪白的花岗岩基面上,分布着数以百计的穴臼。这些穴臼奇形怪状,有的如圆形水缸,有的如人的脚印,有的则像古代舂米的石臼,还有的却像牛的蹄印。最大的穴臼直径约1米,最小的直径约10厘米,其深浅不等。穴臼口宽肚窄或肚窄口宽,但口沿和内壁均十分光滑,其中有的穴臼中还藏有多块鹅卵石,而在岩石的斜壁上,还可看到许多“U”形擦痕。据地质学家韩同林教授证实,“U”形擦痕正是冰臼遗迹的最重要的证据之一。

另外,旅游探险爱好者最近又听到那吉镇山界坪村有村民反映,称在距离该村5公里远的一个名叫“洒口”的地方,在那里的花岗岩上面同样也有很多石洞。

在当地人的带领下,旅游探险爱好者又来到了另一处叫“洒口”的地方。这是一条狭长的河谷,高耸伟岸的岩石峭壁,形成气势恢宏的峡谷,层峦叠幛,俨然两扇坚固的巨大石门。河流上游是一座大山,大山的植被已经被剥落,露出大面积的花岗岩,花岗岩中间是一条狭长的大坑,泉水通过大坑向下游流去,在大面积的花岗岩基面上,可以看到很多石洞。这些石洞大小不一,有深有浅,形状各不相同。经过测量,最大的石洞直径约1米,深约50厘米,最小的直径约40厘米,深越10厘米。有的石洞藏有水,有的已经干涸,洞中藏有很多大小不一的鹅卵石。石洞的形状各不相同,有圆形的,有长圆形的,有椭圆形的,有的像水缸,有的像古代春米用的石臼,但有一点是基本相同的,每个洞的口沿和内壁都十分光滑,口宽肚窄或肚宽口窄。据村民说,其中有一个石洞深数十米,穿过地层到达大田镇一个山洞。另外,在岩石的斜壁上,同样可以看到很多“U”字形擦痕,这些擦痕大小不一,深浅不一。
  旅游探险爱好者经查地质资料,对这些穴臼,地质学家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以韩同林教授为代表的一种解释认为这些穴臼是冰臼,即是两三百万年前的冰川遗迹,是冰川融化后形成的急流,携带着石块,从相当高度垂直向下对岩石长期进行强烈冲击和研磨而形成的穴臼,地质学上称之为“冰臼”。如果这种说法成立的话,那么就证明两三百万年前,恩平曾是冰天雪地。另一种则以广东地质界为代表的解释是壶穴,是普通岩石河床被水流冲磨而成的深穴。它分布在石质河床基岩节理交汇点或破碎处,水流使之成为洼坑;洼坑里砾石在流水的带动下旋转、撞击、磨蚀坑壁,使洼坑不断扩大加深,形成深宽数十厘米到数米的深穴,地质学称之为“壶穴”。另外,近年恩平市有关门部在峡谷附近发现了古动物化石和起源于一亿八千万年前的恐龙时代的(属濒危)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恩平 市的旅游探险爱好者认为,无论是二三百万年前的冰川遗迹冰臼也好,或者是一万年前流水冲磨而成的壶穴也好,它不仅为研究古代恩平的地质情况和气候变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而且为恩平市开发旅游业增添了新的资源。对研究该地区的植被分布和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科学参考价值。 

(原载《南方农村报》2007年11月15日、《江门日报》2000年11月3日、《江门画报》2001年2月28日)


鳌峰山风景区

鳌峰山位于恩平市中心城区,古称石神山。以鳌峰美景为题的“石神松翠”、“峰山拥翠”为明清两代恩平八景之一。鳌峰山上松树莽莽,清代恩平知县曾萼立下汗马功劳。从曾萼至今,经过数十代人的辛勤劳动才换来如今的“鳌峰松涛”。鳌峰山势奇伟,松林如海,林中小憩,清风阵阵,松涛声喧,有如拨动万根琴弦,如闻一曲优美动听的乐章;倘若北风呼呼,置身林中,啸声震天动地,犹有万马奔腾,催人奋进。

鳌峰山形成的传说出神入化。相传古时候,这里原是汪洋大海,岸边农夫勤劳耕种,过着太平盛世的日子。然而,汪洋中一只性情凶猛的巨鳌经常爬上岸来,糟蹋农田庄稼,还毁坏农舍,伤害家畜,搞得鸡犬不宁。一位叫大宝的青年农民舍身而出,与大鳌进行搏斗,他用箭射瞎了巨鳌的一只眼睛。巨鳌更加凶性大发,兴风作浪,把海浪卷上岸,致使大好良田被淹,庄稼失收,人畜伤亡。令到玉皇大帝非常愤怒,派仙女锦儿下凡,与大宝齐心协力,勇斗巨鳌,终于制服了巨鳌。巨鳌被点化成一座大山,这座山原叫石神山,后叫鳌峰山。大宝与锦儿在勇斗巨鳌中产生爱情,后来便结成恩爱夫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儿育女,乐也融融。

80年代,鳌峰山被辟为鳌峰公园,铺有3.5公里的盘山水泥公路,两旁种植紫荆、黄槐、九里香、米兰等花草树木;山麓有一座高13.3米、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全部用花岗岩砌成,四周有栏杆,一道有300多级花岗岩铺成的梯级通下山脚。

鳌峰山顶建有冯如纪念馆,馆内展出冯如等人生平照片,馆前有冯如铜像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部队赠送给本市的退役歼击机(如右图)。此外,还建有电视转播台、博物馆、山顶餐厅、云松寺、微波塔等。

在南边山上还建有一条黄色长廊,象一条黄龙从山顶顺山势蜿蜒而下,一片片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如龙鳞般发光夺目。檐上有根据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故事情节而绘的工笔画。龙的尾部建有一座六层高的追月楼(如左图)。龙头建有一个两层高的亭子叫龙亭,以供游客在此歇息品尝恩平的特产白云茶、水映茶。龙亭前方建有日晷仪,活像龙口吐出的“龙珠”。

山脚建有一个闻名遐迩的百兽园。该园占地5万多平方米,总投资人民币300多万元。园中“放养”着世界各种珍稀动物108种,共125件,全部是用耐磨耐氧化的紫铜精铸而成,厚度约10厘米,据说可存放数千年之久,这些“动物”为广州美术学院和佛山美术雕塑室的专家设计,佛山工艺铸造厂铸造,共耗资人民币178.5万元。这些“动物”造型各异,惟妙惟肖,生动逼真,令人叹为观止。

与百兽园相邻还建有一座石雕园,园中塑像全部用花岗岩或白玉石雕刻而成,都是省内著名专家的杰作。每件作品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置身园中,令人流连忘返。

(原载《广东名胜古迹词典》,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

 

 

船角墟的兴衰

 

恩平市君堂镇的船角墟,这个历史上曾盛极一时的墟市,今天为何变了一个“废墟”?个中因由,耐人寻味。

船角墟距君堂墟仅3公里,因位于锦江下游,靠船角湾而得名。船角墟大约建于清末光绪年间,为吴、张、林、莫等姓族氏合作兴建,故又称为百姓墟。据当地的老人介绍说,船角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水路交通畅顺,沿锦江河可上抵恩城下达开平赤坎、三埠以至省港,且周围的村庄密集,人口众多,特别是华侨、港澳同胞家属较多。

船角墟的鼎盛时期是1931年至1937年间。该墟的墟期是每月4日、9日。每当墟日,便人流如潮,水泄不通,几十家商铺生意红火。船角墟的兴旺,吸引了外地商家前来投资经商,其中有台山等地的商人,商品来自广州、开平三埠及香港、澳门等地,品种繁多,应有尽有。

船角墟的没落期始于1937年。其时,日寇从湛江撤回广州途经恩平,到处奸淫掳掠,各地群众像避瘟神一样四处逃避,加之侨汇中断,于是,船角墟的商铺纷纷关闭,生意逐渐萧条冷落。

到了1958年,为了建好君堂镇的中心墟,便废除了船角墟。从此,船角墟便成为“废墟”,当年的兴旺景象不复存在。

(原载《恩平报》)

 

 

关村圩的兴废

 

关村圩,又名新圩,位于今沙湖镇东约3公里,设在一个土名叫荒朗的小山坡上,占地面积约10亩。东距杨桥圩约3公里,南距金贵圩约3公里。

关村圩是在清末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夏天,松岗圩(位于关村乡与伍边乡赤江村交界)为洪水所毁后,当地人为继续集市贸易而建立的。关村圩在松岗圩西边,相距约1公里。

关村圩建成后,所有店铺都是关村伍姓人开设的,其中有染坊、米铺、猪肉铺、药材铺、杂货铺、榨油坊、茶馆等。一、六日为圩期。

关村圩大约有近一百年历史。到了清末民初,开始逐渐衰落。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西有沙湖圩,南有金贵圩,东有杨桥圩,这三个圩的兴起,严重影响了关村圩的繁荣兴旺;二是这一时期盗贼猖獗,社会动荡,那些横行乡间的盗贼与奸诈阴险的赌徒,与关村的一些不肖之徒互相勾结,欺行霸市,因此,外姓人不敢到关村圩来集市贸易。在这样的情况下,关村圩于1916年停市闭圩。

关村圩散了以后,原有的店铺都拆废了,店主把杉、砖瓦等拆回家,只留下铺尾厨房的残垣墙脚,作为产权的凭证。1934年陈济棠垮台后,原任广东省财政厅第一科长的伍新三(伍良灿的儿子)便把关村圩的地皮全部买下,建立农庄,另新建一座青砖水泥结构的楼房,还有牛舍、长工宿舍等,购田置地,雇工耕种,关村废圩一度成为伍新三的农庄。抗日战争爆发,伍新三到了香港。关村圩旧址又成为一片荒地。解放后,这里已被当地群众开垦为耕地。现在,只有残留的一座青砖水泥结构的一层楼房和遍地砖头瓦砾,是当年关村圩的唯一见证物。

(原载《恩平报》)

 

恩平大钟楼沧桑录

 

恩平市恩城锦江河畔耸立着一栋典型的西洋古建筑,它是恩平籍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和当地民众捐资兴建的、恩平有史以来民间自费创办的第一间公立图书馆。因该馆楼顶装有一个大钟,故人们习惯称之为大钟楼。

大钟楼于19293月动工兴建,至1931年建成,历时2年。它的筹建经过和建成后的波折,至今已鲜为人知(如右图)。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拥有20多万人口的恩平县,没有一间书店,更没有图书馆。当时只有恩城南阜街(今中山西路)一间私人开的“杏元馆”笔庄,经营毛笔、字格、练习簿,兼卖木鱼书(唱本)。全县学生所需的教科书,全要委托“巡城马”(水客),往广州购回。

1928年下半年,黄子聪到恩平任县长,邑人吴立璜向黄子聪倡议建图书馆。黄子聪口头表示同意,却以地方财政收入困难为由,建议由地方人士集资促成此事。吴立璜认为创办图书馆,乃普及文化、提高民智之举,决心承担此项艰巨任务。经多方商议,成立了恩平县图书馆筹备会,众人推举吴立璜为总经理,吴友文等人为副总经理,梁菊东为文书。

筹建图书馆的消息一传出,立即引起街谈巷议,各界人士无不拍手称好,寄予殷切厚望。吴立璜肩负重任,积极开展筹备工作。根据图书馆的规模做出预算,需白银25000元,拟采取向海内外同乡募捐和全县各祖尝捐献等办法筹集。此计划经建馆筹备会众人讨论通过后,由文书梁菊东起草募捐倡议书,向海内外同乡发动募捐。三个月后,募捐白银8000余元。捐款最多的为白银500元,最少的也有100元。但所得捐款与预算相差甚远,为此,筹备会再次邀集吴、梁、冯、郑等近20姓耆老商议,同时讨论图书馆选址问题。商议后决定依据尝产按比例摊派捐款数目,限一个月将款缴齐。馆址则定在城南门口靠近锦江河畔的两个晒场,向晒场业主南阜街汇元亨油店老板吴述芹购买。

会后,各姓踊跃行动,依期凑足所缺的25000元。接着,筹备会聘请设计师张日光绘制图书馆的蓝图,由广州市建筑工程师张信记承建(此二人均为恩平县黎塘人),工程总投资共白银23000元,工程款项全部到位。

大钟楼于19293月动工兴建,翌年年底竣工,历时2年,整座建筑为钢筋水泥混合结构,形如一个“凸”字,楼顶竖一约7尺高的避雷针。“凸”字两侧各建小凉亭一座。天台正中筑一小室,室内绘有1917年孙中山先生任海陆军大元帅戎装巨幅画像(大跃进时已毁)。小室之上是四面开有窗的钟楼,为安装大钟之用。这座建筑在当时称得上颇具规模,它突破了恩平传统的建筑模式,完全是一座西洋风格的“洋楼”。遗憾的是,因工程费用超过了预算,整座建筑建成多年,却一直没有安装大钟,大钟楼名不副其实。只好在安装大钟的位置下边,塑了“高瞻远瞩”四个大字,其含意不止于在此登高可远眺恩平风光,还含有勉励人们要眼光远大,顾全大局之意。

大钟楼建成后,如何命名曾有争议。县长庄陶如表示应定名为“恩平县立图书馆”,遭吴立璜和副经理们坚决反对,理由是,大钟楼是恩平人出钱出力建成的,县政府无丝毫资助,故应定名为“恩平县公立图书馆”。庄陶如自觉理亏,只得默许。之后即在二楼正中塑上“恩平县公立图书馆”八个大字,并在图书馆门口左侧围墙嵌上石碑,上刻创办图书馆的经过及捐款芳名,可惜此碑石已失。

图书馆建成后,筹备会再次发动募捐及出售有奖彩票,将所筹得之款用于装修和购买书籍,一时藏书“汗牛充栋”,其中有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资治通鉴》、《万有文库》、《东坡书传》、《白沙集》、《朱子语类》,还有物理、化学、天文学、医学、地质学、工农业技术等大量科技书籍。所订报刊也林林总总,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人世间》、《宇宙风》、《文艺阵地》、《论语》、《光明画报》、《世界知识》等。

图书馆于1931年农历八月中秋节前三天举行了隆重的揭幕仪式,特聘省港粤剧猛班“锦凤屏”演出“六本七扫”(即六天七夜),打破了恩平历来演粤剧“五本六扫”之先例。揭幕之日,盛况空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常。

图书馆开馆后,一度成为传播进步思想的场所,图书馆管理员郑鼎诺(解放后任恩平县委书记、县长),秘密组织青年学生阅读进步书刊,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斗志,投身抗日战争。

19477月,恩平县长冯岳借口紧缩开支,将成立18年的恩平县公立图书馆关闭。图书馆名存实亡,真正成为无大钟的“大钟楼”。1988年,恩平县人民政府拨款装上大钟,此钟响起来几乎全城可闻,后来由于此种耗电过大,运行三年左右便停了,可是人们仍习惯称此楼为大钟楼。

(原载《南方日报》1999年8月11日、《广州日报》1999年9月10日、《南方农村报》2006年12月30日)

 

 

恩平的古塔

 

恩平的古塔共6座,除位于沙湖镇的宝塔保留至今外,其余5座在20世纪50年代被毁掉。这些古代建筑,对研究恩平历史有重要价值。

熙春塔:又名东塔,位于恩城化工厂前东侧,濒临锦江河边。据《恩平县志》记载:“熙春塔即东塔,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知县曾萼捐俸卜地士民捐金助成之。”并题诗:“晓闻众鸟鸣,起视天现晴。出门瞻古塔,日色何晶晶。浮云净如扫,所见惟高明。我欲陟其颠,遥睇扶桑城。”尔后把此塔列为恩平八景之一,名曰:“古塔晴晖。”(上图为1986年重建的熙春塔)

文昌塔:原名文昌阁。位于恩城东郊原恩平学宫(恩平一中)前面。俗称“文笔”。据《恩平县志》记载:“文塔在城东二里处,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建,分守岭西道张茂颐捐金卜地,知县孙光绪率民助成之。塔为砖瓦木石结构,分两层,墙壁呈六角形,二层四方开圆窗,瓦面为躜尖顶,陡斜。”据说每片瓦都用铜钱紧钩。

南  塔:又名古塔,位于江南镇中南管区竹排村后山。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据《恩平县志》记载:“古塔即南塔,知县曾萼登南山得废址,捐俸率士民复建之。”塔高七层,为青砖结构。

盘皇阁:位于江南镇西安管区北边。据知情人忆述,该阁建在马鞍山上,砖瓦木石结构,六角形,躜尖顶,分三层,均为杉木板架铺成,高约15米,正方面宽约5米,墙厚1米,地下供奉盘古大王,相传在100多年前躜顶被雷劈毁,后改盖平顶。

大江塔:位于江洲小学旁的大江涌与锦江河汇合处。据《恩平县志》记载:“大江塔在城东北大江涌口处,光绪年间岑宗宽祖建,方菁娥题联云:“大地亘乾坤漫疑蜃幻,江声流日夜定有龙吟。”塔为六角躜尖顶,高七层,可供游人登塔观览。后毁。存有“鲁达逢源”石匾于江洲码头。

宝  塔:在沙湖镇宝塔仔林场。建年无考,据传说,此塔是冯姓的山坟,因风水地理上有欠缺而建。塔为猪肝石及灰沙构成,六角圆顶结构,高10米,塔心中空,现已破残。

(原载《广东古塔》图文集,广东省文管会出版、《恩平报》1994年11月3日)

 

古韵悠悠草朗村

 

著名侨乡恩平市君堂镇,有一个古老的村落——草朗村。随着近年来恩平旅游业的蓬勃兴起,这个鲜为人知的古老村落也逐渐揭开了神秘的面纱,露出它那独具一格、古色古香的风韵(如右下图)。

据村中老人介绍,村中有点30多户人家,全部姓岑。其始祖约在清代中期由粤北的南雄珠玑巷迁徙到此。由于初始这里是朗地(当地人称干旱的土地为朗地)且杂草丛生,故立村时取名草朗村。

走进村中,令你感到与众不同的是:清一色青砖瓦房围成的村子,每条巷的巷口都一律以青砖砌成拱形,村人俗称之为“拱门巷”;更为特别的是,走进村中每户人家的房子,你就发现,在房子的廊仔与客厅之间,都砌一道砖墙,在这道砖墙分别砌两个砖拱门,经过拱门才进入客厅。据考古人员说,这种独特的建筑结构形式,不仅在恩平绝无仅有,在五邑地区也不多见。据村中老人说,之所以在巷口和屋内的隔墙建拱门,一是美观,二是有作防御作用。而当时立村建房的祖先是华侨,受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因而形成了这样的建筑特色。

更为令人赞叹的是,巷口的墙顶上都有精美的灰雕,青砖瓦房和屋脊也都塑有异彩纷呈的纹饰和花草雕塑,岭南古建筑工艺在这里可以略见一斑(如上图)。

(原载《江门画报》2005年4月28日)

 

恩平岑氏大夫祠

    近日,恩平市的考古人员在该市君堂镇高朗村发现了一座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古祠堂(如右图)。该祠堂正门门楣上刻着的“岑氏大夫祠”五个雄劲的大字,引起了考古人员的特别注意。考古人员说,在恩平市的所有各姓祠堂中,通常称“大宗祠”,但没有称“大夫祠”的。为什么唯独这座祠堂不叫“大宗祠”而叫“大夫祠”呢?考古人员经过一番调查,终于从有关史料和老人中查证:原来,这“大夫祠”还有一段不同凡响的历史故事呢!

据了解,高朗村岑氏始祖,是宋代中原一位英勇善战的爱国将军。古代称将军为“光禄大夫”,属从一品的官职。他一生戎马,南征北战,英勇抗击入侵的外敌,屡立显赫战功。受到皇帝的特别嘉奖,并颁下圣旨拨出官银,钦准其建筑纪念建筑“大夫祠”。此后,他的后代便以“大夫”命名来建筑纪念始祖祠堂。于是便有了这座与众不同的大夫祠。

现存的“岑氏大夫祠”约建于清代,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大夫祠门前的横梁、石级、立柱、柱基均以花岗岩石精凿而成,山墙上的灰雕以山水花鸟画为主,其穿梁、斗拱和枕墩均有精致的木雕,充分体现了岭南古建筑的艺术特色(如右上图)。

(原载《江门画报》2005年1月28日)

 

 

(恩平古民居的两个版本)

石头屋舂墙屋银包皮屋五花八门

恩平古民居各有各精彩

 

著名侨乡恩平市,古 称思平县、南恩州,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至今仍保存着一批完好的古民居。这批古民居不仅历史悠久,上至宋代,下至清末民初,而且其建筑形式结构多种多样,各具特色。只要你深入恩平市城乡各地留意观察,就会不禁惊叹:在同一个市的境内竟然有如此多大相径庭的古民居,确实罕见。

恩平的古民居门类繁多复杂,其中主要的有七大类型,分别是石头屋、泥砖屋、火砖屋、舂墙屋、夹心屋、银包皮屋和红毛泥屋。而石头屋、泥砖屋、火砖屋和舂墙屋又有几种类型;在形式上,粤北南雄迁来的居民,其民居有天井和廊仔,两边开横门;粤西信宜迁来的居民,其民居则开正门却无天井廊仔。真可谓五花八门,琳琅满目。

恩平古民居的形成有多种历史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及各地居民生活水平差异所致。可以说,恩平古民居是当时社会与民生的一个缩影。

 

鹅卵石垒叠石头屋

 

恩平市那吉镇西部山区的云礼村,是由石头屋组成的古老村落。该村100多间房屋,全部用各种鹅卵石垒叠而成。

这些石屋的墙壁特别厚,而开的门和窗却特别窄小,据说其作用是为了防匪盗。所有的房屋的石墙壁虽不用石灰浆砌叠和批荡,但固若金汤(如右图),历经600余年而不塌。据史料记载,该村建于明代洪武年间,其创始人是任南恩州教授的黎氏八世祖思文翁,致仕后择此地定居,因为家穷,便就地取材,利用周围俯拾皆是的七彩卵石建屋筑村。据统计,那吉镇约有8条自然村都是石头屋。此外,在该市另外一些古村落的房屋则是以页岩石或石灰石砌成,成为另一种风格的石头屋。

两种风格泥砖屋

泥砖屋约占恩平古民居的三成,全部分布于贫困荒僻的山区乡村。这些房屋的特点是用田泥制成的长方形砖垒叠而成,十分简朴大方。泥砖分两种,一种砖型大而笨重,另一种小而轻巧,由此砌成两种风格的房屋。(下图为那吉镇石湾村用泥砖砌成的小巷和坭砖屋构成独特一景)。泥砖屋的墙脚有的以卵石砌成,有的以青砖砌成,其作用是防水浸淹。这类屋一般只建一层,高约4米,很少有超过两层的,因为建得太高不稳固。据最早建泥砖屋的良西镇长龙村一位老人说,他们的老祖宗是顺德人朱可祯,明代状元,其后裔于清代丁丑年(1877年)从顺德迁居这里,也因家贫而只好利用田泥打砖建屋,据推算在此住了四代约120余年,但泥砖屋有的至今仍完好如新。这种房屋虽然很简陋,但有一个优点是夏季大热天很凉快,而春季却比较潮湿,这则是泥砖屋的最大缺陷。

夏凉冬暖夹心屋

夹心屋是青砖屋中的一种(如左下图)。它的独特之处,是在墙壁中所砌的青砖与青砖之间留有空心,俗称“空心墙”。这种屋的最大优点是夏凉冬暖,这正是墙壁留空心所起的作用。夏季大热天的热气由空心墙散发,而冬天太阳幅射墙体,又产生吸热作用使房屋变暖。据江南镇旧驿(古驿)村的老人介绍,他们的祖先是于宋代开禧元年1205年从粤北南雄珠玑巷迁来,在此立村定居,村中全部是夹心屋。据此分析,创造这种别具一格的夹心屋的师傅,懂得利用墙体防寒保暖原理。既然他是从粤北迁来的第一代人,那么,这种独特房屋的传入同样是源于粤北的。

火砖屋墙壁似锦锻

火砖是宋朝以后,恩平的山里人依山挖掘简单的小土窑,自制砖坯,用柴草烧制而成。由于当时烧制技术较差,烧出来的砖优劣混杂,颜色有红、黑、青、白多种,用这些砖砌成的房子,其墙壁如五颜六色的锦缎,煞是好看(如左图)。

 

恩平独创银包皮屋

银包皮屋的结构很特别,所有墙壁均用两种砖砌成,外面砌的是小青砖,里面砌的是小泥砖。建这类屋的原因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为了省钱,村民并不很富有,但又想将房子建得雅观体面一些,便采取综合法,用较少钱买些小青砖,又自制一些小泥砖,将两种砖合二为一;又有一说自古相传土为民生之本,建房子不可缺泥土,反映了居民一种纯朴祈望。该市有两个镇占四成的乡村都建有银包皮屋。据史料记载和考证,此类屋在清代初期是初建期,清代中期至民国年间则是鼎盛期,而这种民居的建筑方法据说是恩平人的独创。

三合土筑成舂墙屋

舂墙屋是采用黄泥、石灰和河砂即三合土混合筑成的。有钱人家又在三合土中添加黄糖和糯米饭,这样筑成的房子更坚固(左下图为三合土碉楼)。此外,还有一种是在三合土墙内加置八字型鹅卵石,其作用也是为使房子稳固。比较贫穷的人家,因买不起石灰故只用黄泥和河砂,属二合土舂墙屋,这种房子也很稳固,起码能住上百年。恩平民国以前建有不少舂墙屋,如防贼的碉楼,有相当一部分是用三合土舂成的,高达五层10余米,至今仍固若金汤。据考证,舂墙屋最早建于明代,是比较常见的古建筑。

中西合壁红毛泥屋

清末民初,红毛泥和洋铁洋钉开始从英国进口。恩平的一些富有人家和华侨,便打破沿袭上千年的中国传统建筑模式,开始购买红毛泥和洋铁洋钉与自制的石仔混合,效仿西洋建筑样式,建起了中西合璧的红毛泥屋,当时通称为洋楼。红毛泥为英国人所造,因英国人红头发,恩平人便称之为红毛泥。

此类房屋与中国传统建筑最大的分别是框架结构红毛泥捣制,屋面不是板瓦和筒瓦覆盖的硬山顶,而是平面阳台式,西洋味浓厚(如两图)。有“恩平通”之称的老人向笔者介绍,恩城万兴路的泗益栈和牛江镇仕洞村的炯成楼(又叫子昌楼)等是恩平最早建成的红毛泥屋。两户的屋主一是做生意赚了大钱的富商,一是出国谋生发迹的华侨。当时能建红毛泥屋的大致上是这两类人家。后来,稍为有钱的人家和许多华侨、港澳台同胞相继建起了红毛坭屋。于是红毛坭屋与其它类型的古民居相映成趣,成为恩平城乡一大人文景观。

(原载《广州日报》2000年4月1日、《羊城晚报》2003年9月14日、《南方农村报》2003年9月27日、《炎黄天地》2000年第2期、《恩平报》2001年1月18日)

 

 

(附恩平古民居的另一个版本)

恩平发现独特古民居

 

   恩平市考古工作者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在该市范围内发现了一批别具一格的古民居。这批古民居主要有七大类型,分别是石头屋(如图①)、泥砖屋、火砖屋、舂墙屋、夹心屋、银包皮屋和红毛泥屋。

夹心屋以青砖为结构,又有别于一般青砖屋,以小青砖砌墙,中间留空心,具有夏季防热这批隔热,冬季抗寒保暖特点:银包皮屋则是在同一道墙外面砌小青砖,内砌小泥砖:而红毛泥屋则打破传统的中国建筑模式,效仿西洋风格,成为中西合璧的古民居(如图②)。

 

尽管各地的古民居形式结构不同,但有一点却是绝对相同的,那就是各条村庄的整体布局和规划工整有序,说明了古人的规划意识十分浓厚,很值得今人借鉴和学习。考古专家表示,这批古民居的发现,为研究五邑乃至岭南地区人类群居习俗、村庄形成、建筑风格和社会政治及民生提供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同时也对如何保护古民居作为历史文化遗产提出了新课题。

(《深圳特区报》2001年8月5日、《江门日报》2000年3月15日、《江门画报》2001年4月28日)

 

恩平乡村的大钟楼

 

在著名侨乡恩平市,至今仍保存着两座大钟楼,其中一座在恩城的锦江河畔,大多数恩平人对其很熟悉;另一座则建在乡下的平塘村,至今却很少有人知道。乡下人建大钟楼,不仅在恩平绝无仅有,而且在江门五邑乃至全省也不多见,堪称奇特一景。

这座鲜为人知的大钟楼座落在恩平市平石办事处平塘村。它虽然经历了数十年的风雨沧桑,但至今仍凸显出其别具一格的典型西洋建筑风格,在村中一片青绿的茂林修竹掩映中,特别引人注目(如上图)。

这座大钟楼为平塘村甄广大、甄广谋、甄广平兄弟三人合资建成。故又名三义堂。据介绍,甄氏三兄弟原在新加坡吉隆坡出生,幼年丧父,生活困顿,日子难过,只好回到祖家平塘村。三兄弟在艰苦环境下长大后,不久在恩城的河南开了一间“大利号牛栏”,从事贩牛生意。赚了一大笔后,三兄弟便合资建了一座风光体面的大钟楼。据说,他们建大钟楼,是想向世人见证三兄弟终于奋斗拼搏事业有成,并让村民欣赏到安装在楼顶上的大钟,听到大钟报时的钟声。

大钟楼建于民国年间。占地面积近一千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据说建筑设计师是恩平沙湖伍边人,而所有建筑材料全部从英国进口,这是一座典型的西洋风格的建筑,楼高三层,古色古香。其墙体由标准的青砖砌成,“砖路”以灰沙浆涂抹(俗称磨砖口),手工精致,正面墙壁以水泥灰沙批荡,窗楣上和古罗马柱顶端用水泥灰浆雕塑各种花草图案,造型奇妙,工艺精巧,美仓美奂;二、三楼楼底下也都雕有花草图画,手工精细,堪称建筑工艺的杰作。令人叹为观止。

可惜的是,“文革”期间,大钟楼的大钟和部份精致美观的雕塑工艺被当作“四旧”产物拆毁了。自此以后,大楼虽然没有大钟,但当地村民仍然习惯称之为“大钟楼”。(上图为大钟楼的壁画)

(原载《广州日报》2005年9月15日、《江门日报》2005年8月22日、《江门画报》2005年9月28日)

 

冯如成故乡旅游品牌

今年是人类实现飞天梦想100周年,也是中国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80周年。而中国航空史上早期的重大事件几乎都与广东或广东人有关。其中有被誉为“中国飞行之父”的恩平人冯如,还有广州生产的第一架中国国产飞机……80年来,中国的航空事业蓬勃发展,成为国力强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枭龙”歼击机成功首飞之际,本报记者抚今追昔,寻访当年中国航空先行者的踪迹,以缅怀先贤,激励后人。

“中国飞行之父”在恩平

冯如,作为自行研制驾驶飞机的中国第一人,被尊称“中国飞行之父”,其事迹因载入中学教材而扬名内外。昨天,记者在冯如故乡恩平市牛江镇采访时获悉,当地政府正准备把冯如故居、纪念馆、博物馆等与附近景点整合,向世人展示冯如为国争光的事迹。

当人们走近牛江镇杏圃村时,就会发现该村有一座建筑与众不同的高7层的大楼“鹤立楼群”,这是恩平市有史以来第一间由农民个人自己出资创建的博物馆——冯如博物馆。据悉,这也是我国第一家私人创办的与飞行有关的博物馆,出资建该馆的冯汉强就是冯如的孙子。

“中国飞行之父”曾当童工

中国的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冯如,生于广东恩平县,12岁时,因生活所迫,随亲戚赴美国旧金山当童工谋生。10年的努力学习和工作实践,使得冯如成为一名精通机械和电器技术的专家,在当地颇有盛名。

1903年,当得知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后,冯如决心要依靠中国人的力量来制造飞机。他得到当地华侨的赞助,于1907年在旧金山以东的奥克兰设立飞机制造厂,冯如任总工程师。19099月,冯如完成了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并命名为“冯如一号”。同月21日,“冯如一号”正式试飞了800米左右。19111月,冯如又研制成功一架新型飞机“冯如二号”,当月18日,冯如驾驶飞机试飞成功,历时4分钟。

19113月,冯如谢绝美国多方的聘任,带着助手及两架飞机回到中国。辛亥革命后,冯如被广东革命军政府委任为飞行队长,成为中国第一个飞机长。

1912825日,冯如在广州燕塘飞行表演中不幸失事牺牲,被追授为陆军少将,遗体安葬在黄花岗,并立碑纪念,被尊为“中国首创飞行大家”。

冯如博物馆已接待1万游客

今年68岁的冯汉强是杏圃村的农民,1990年,他投资60万元为爷爷建造了专门博物馆。每到节假日,这里都有慕名而来的参观者,平静的村庄因此而热闹非凡。10多年来,博物馆已经免费招待游客1万人。当听说政府可能会整合旅游资源时,他依然十分支持:“我自己年龄大了,3个儿子又在国外,如今就是两公婆在看管,爬楼梯都力不从心了。要是政府能整合管理起来,对我对博物馆都是好事啊。”

(原载《广州日报》2003年9月6日)

 

沧桑古刹云松寺

 

恩平市鳌峰公园五龟山山腰处,有一座著名古刹名叫“云松寺”,因该寺历尽沧桑,曾被清兵烧毁以及有一老和尚曾有 “九子团圆父抵饥”的故事,故被称为"火烧寺"和"警世寺"。这座古刹是根据原来建于恩城镇菠萝村背后的“勒菜棚”的云松寺旧址重建的。关于该寺的建成,民间有两个说法:一说是宋代恩平有位叫梁云松的将军在抵御外敌立下汗马功劳,朝廷为表彰其功绩拨官银建成,寺名亦由此而来,而首任主持和尚据说是河南嵩山少林寺的弟子曲指和尚。他武艺超凡,一只手指倒撑在地上,整个人能撑10多分钟,手指练功过度变曲了因此而得名“曲指和尚”,他在云松寺培养了不少徒弟;另一说法是因寺地近鳌峰山,借山上的云和松取义而命名。到底哪种说法可靠,难以考证。寺始建于何时,民间也有两种说法,一说建于宋代,一说建得更早,哪种说法准确.,己难以稽考,史料仅记载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恩平知县宋应升曾做过修缮,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恩平知县佟世男进行重建。原寺门额石匾书“云松”二字和门联,据说是文天祥之弟文璧所书。门联是:云深不知处;松老自何年。原寺建筑占地200多平方米,为砖木结构硬山顶的四合院形式,顶盖为灰瓦板琉璃镶边。分前后两座,前座东侧为僧舍,寺内壁间字画传神生动,雕梁画栋工艺精巧,东西厢供奉的佛像造型逼真,栩栩如生。寺的四周松涛花影,环境清幽,邑人经常到寺游览,尤以文人雅士到此登临吟咏,多流连而忘返,留下了不少人句。清代岭南著名诗人郑惠中诗曰:

深云古寺白云封,水影山光匝几重。

睡酣鹤梦三更月,敲碎凡心半夜钟。

借问蒲团读偈者,何年栽杏遍鳌峰。

挥麈生凉风在竹,倚栏无暑日当松。

清代邑人郑珏也曾在寺中题诗,诗曰:

淡日清风霁色开,春光摇漾入林隈。

 鹿通梵吹花 间出,鸟度钟声槛外来。

曲径穿云怀古木,荒阶卧石长新苔。

松烟昼瞑茶烟冷,怪底山僧定未回。

“云松寺”历尽沧桑:相传清末明初,恩平东安籍农民起义领袖王兴率领三千农民举行声势浩大的反清起义,被清政府下令镇压.众义军寡不敌众,四散逃命。王兴被清政府通辑,他得到云松寺主持方丈的同情,便隐姓埋名藏身寺中。不料消息泄露,清兵将云松寺重重包围,方丈获得消息,率众和尚保护王兴逃离云松寺。清兵捉不到王兴,便放火将云松寺烧毁。云松寺因此被称为"火烧寺"。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恩平知县佟世男重建云松寺于恩城镇菠萝村背后的“勒菜棚”.当时.有一个乡下人入云松寺削发为僧,对此,民间流传着一则感人凄凉的故事:这个人是三坑某村的梁姓老人,中年丧妻,含辛茹苦把九个儿子抚养成人,俱已成家立室。老人年迈体弱,不能自谋生计,而九个儿子都不念慈父鞠育之恩,置老人于不顾,让老父孤身居住在破烂的牛棚里,缺衣少食,晚景凄凉。那一年除夕,九个儿子只顾自家杀鸡宰鹅,好酒好肉过年。老人目睹别人家家户户都在合家老少吃团年饭,炮竹声喧,好不热闹,而自己却蜷缩在破牛棚里,捱饥抵饿,不禁老泪纵横,伤心至极,想到空有九个儿子,却如此不孝,一气之下,便带上几件破烂衣裳,走入云松寺里削发为僧。云松寺因此又被称为"警世寺"。

可惜的是,这座颇有名气的古刹,在1958年已被拆毁,数百年闻名遐迩的古迹,毁于一旦,令人扼腕。改革开放以后,恩平县委、县政府决定开发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鳌峰山,辟为旅游区,并将云松寺重建于鳌峰公园五龟山山腰处。重建后的云松寺依山构筑,位于鳌峰群山环拱之中,周围青松翠柏,树木扶疏,花香鸟语,曲径通幽。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为殿式寺观,框架缘木承托,绿瓦红墙,庄严古朴,寺设两进,分前殿和正殿,屋顶钢筋水泥结构,再加盖琉璃碧瓦,寺内用4根金柱支承,梁柱交接全用斗拱,除梁正中用独柱外,其余都用驼峰、斗拱承托,是减柱设计建筑物。寺前辟一池,池水清澈,碧蓝如镜,池内塑五石龟,一大四小,供游人投硬币以占吉祥。传说龟为四灵之一,为祥瑞之兆,寺中有僧人数位,俱负名气,寺内还特聘艺业精湛的气功师主理气功、桑拿、理疗等服务项目,颇受游客青睐。这里风光旖旎,景色宜人,冬暖夏凉,清幽绝俗,省内外不少著名作家学者,都慕名到来游览,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傅宗繻先生曾为该寺亲笔题写“云松寺”三个大字,足使名刹增辉。

(原载《南方农村报》2003年4月12日、改写后《南方农村报》2007年9月20日重登)

 

 

旅游胜地青南湖

 

青南湖旅游区,在恩平市恩城南郊6公里处,因其座落于东安镇的青南角水库内,故此得名。

这个综合型旅游区是于1994年合资开发的。旅游区总面积 3万亩,其中山地面积为26250亩。区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经过数年的开发不断完善,已经成为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现在它以其美丽迷人的湖光山色、独特奇妙的自然景点,以及丰富多彩的娱乐设施,吸引了无数邑内外游客;尤其是节假日,慕名来此野炊烧烤、划艇、游泳、垂钓、射击、登山、健身的游客,络绎不绝。

青南湖原是一个带有神话色彩的天然湖。湖水清澈,碧蓝亮丽,宛若一块明镜,映照着周围的青山绿峰(如右图)。有关这个湖的形成,还有一段美丽的动人的神话故事呢!

相传古时候,天宫有仙女七姐妹。她们终年被禁在宫中,与人间隔绝,生活十分枯燥乏味。因此,她们对人间十分向往,常偷偷走出天宫,向人间眺望。她们发现人间多姿多彩,远胜天宫。天宫虚无缥缈,一切如梦如幻,而人间青山绿水,田园风光,人们自由自在,男耕女织,生儿育女,互敬互爱,各得其所,其乐无穷。相比之下,她们十分向往人间乐园。姐妹们商议决定,下凡过人间生活。她们扮成村姑,降临此地,发现周围的山头十分瘦瘠,草木不生,万物萧条。入目所见,皆是山,却无水,所以这里的人太穷了。七仙女产生了怜悯之心,立志帮助人们解除贫困,于是她们各显神通,有的为光秃秃山岭种上花草树木,有的造出飞禽走兽,有的建房筑舍,一切办妥之后,七仙女仍感美中不足的是,这里水源奇缺,大家便齐心协力,在山脚下的盆地上,建造了一个巨型天池,并灌满了一泓碧水。一时间青山披绿,鲜花怒放,鸟鸣树上,兽走林间。她们所造的天池,也就是现在人们所称的仙湖,则是水鸭、鸳鸯结伴戏水,一派勃勃生机。后来,七仙女留恋人间生活,不顾双亲反对,都在这里定居,各自找到了意中人,结成了终生伴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勤劳俭朴,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

仙女们营造的这个仙湖,确实是造福一方,泽传后世,1955年,该湖被建成大型水库,并建有水电站一座,装机容量2/260千瓦,水库灌溉农田面积2.4万亩,使4个镇17个管理区都受益,村村电灯大放光明。从此耕作条件大大改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东安镇政府为了加速发展经济振兴东安。于是与香港新企有限公司合资,在青南角水库的基础上,开发综合旅游胜地,这就是现在颇具规模的青湖旅游区。

青南湖旅游区得天独厚。其游览景点自然天成,分布合理。区内分为东区西区两部分。西区是山地,自北向南伸延。游客一步入旅游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龙凤门和九龙喷水池。龙凤门由琉璃瓦砌成,宛若龙身上的鳞甲和凤身上的羽毛,闪闪发光;喷水池池水日夜喷射,如龙吐珠。构思独特,令人百看不厌。穿过龙凤门,便是一个鲜花如海、绿茵如毯的公园,内有形象生动、仪态万千的各种石雕像。花季时,百花盛放,花间蜂蝶穿梭,花香四溢。公园后面,是一座设计新颖的娱乐城。 在娱乐城东边的小山上,停放着一架巨型飞机(如左图)。飞机“内脏”已拆除,里面装修成别具一格的飞机餐厅。西边山坳间,却又另有一个天地,这是一座仿军事俱乐部,备长短各款射击枪支,供游客射击娱乐,从射场出来,拾级而上,便是一个庞大的绿色庄园,里面种植30多亩优质水果和600多亩茶树。绿波荡漾,果熟飘香,茶吐甘芳,好一派大自然田园美景。每逢果熟采茶时节,游客便可亲临观赏并可亲手采茶、摘果,又可在绿荫之下,在习习凉风中品茶,尝果,悠然自得,使人有回归大自然的怡悦感受。

东区便是青湖,这就是传说七仙女建造的仙湖。该湖已成为水库,集雨面积19.4平方公里,蓄水库容为1294万立方米。此湖一水多用,集灌溉、防洪、发电、养鱼于一体。湖区景色秀丽,赏心悦目。那蜿蜒起伏的山岭,远看如湖区的绿色长城,近看又宛如仙女妩媚动人的乳峰,把旅游区装点得分外妖娆。山为湖壮色,湖为山梳妆,层林铺翠,曲径通幽,山水合一,气象万千。山间林木、翠竹、山花、佳果,互相点缀,相映成趣。湖中有10多个形态各异、似动非动的小岛,极目凝望,如鱼似蛇,若龙像鳖,生动传神,令人叹为观止。在这些景点中,尤为令情侣们神往陶醉的是情人岛,这是专为热恋中的情侣们所设,岛内为情侣们特设了情意绵绵的爱情窝,还设有鹊桥,象征情侣们有情千里一线牵,通过鹊桥,有情人终成眷属,寓意深刻,令人回味无穷。情人岛外分别设有亭台水榭,使青湖旅游区的大自然景色,更增添了迷人光彩。情人岛对面,有一座令人敬慕的山,名叫将军山。这是明末恩平东安籍的抗清英雄王兴的点将台,相传王兴率部在此与清兵血战数日,将清兵击败。后人为纪念王兴的抗清事迹,将此山称将军山。与将军山毗邻,还有水帘洞、七仙担水、仙人指路、玉女洗沐、飞凤朝阳、飞流瀑布、一渡水至九渡水等自然景点。在这些景点中插配上水上乐园、人造沙滩、野营烧烤场、浅水浴池、音乐喷泉、坦克展览,真是一应俱全。在这些项目游玩之后,游客们到旅游区开设的餐厅去,不仅可以品尝到恩平风味的石蛤饭、黄鳝饭,还可品尝美味的脆肉鲩。青湖旅游区是恩平市唯一的脆肉皖养殖基地,脆肉鲩鱼肉丰厚,细嫩洁白,肉脆味美,营养丰富,大受食家欢迎,因此身价倍增,远近驰名。

青南湖旅游区,神话构成的蓬莱仙境,一幅令人刮目相看的旅游王国,吸引更多邑内外游客。

(原载《江门好》文集,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炎黄天地》2000年第1期、《侨乡论坛》2002年第1期)

 

 

奇特鳄鱼石

 

恩平市那吉镇狗头村附近一条当地人称为“仙人塞海”的小河边,有一块巨大的花岗岩石。奇特的是,这块岩石酷似一条在草丛中窜出来的大鳄鱼,正欲向河中游去(如上图)。你瞧,这鳄鱼石有眼有咀还有爪;岩石的前半部有条裂缝,恰好分成为鳄鱼的头和身,看去与真正的鳄鱼一模一样,维妙维肖,传神生动,令人看了称奇不已,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化之奇!

(原载《深圳特区报》2000年11月27日、《江门日报》2000年11月23日、《江门画报》2001年2月28日)

 

清代书院今尚在

在君堂镇平安中学校园内,至今仍保存着一座罕见的古代书院——平康书院。该书院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为砖瓦木石结构,大约建于宣统元年(1909年)。书院除主体建筑外,还设有左右两庑,屋脊及两边山墙、檐边的灰塑和琉璃瓦都精致美观,院内梁架结构坚固,门口梁柱及梁架为花岗岩构造。据史料记载,书院之名最早始于唐代,开元六年(718年)设丽正书院,十三年改称集贤殿书院;元代各路、州、府皆设书院。明、清书院仍盛。多数成为准备科举的场所。清代各地建的书院特别多,是当时实行科举制学子读书的场所,清末废科举,书院改为学校。(图为平康书院)

(原载《恩平报》)

 

恩平有座中西合壁的祠堂

 

在古代,各个姓氏大都建有纪念其始祖的宗祠。这些宗祠的建筑形式和风格都有精彩的中国建筑传统特色。在著名侨乡恩平市君堂镇江洲中学校园内,有一座别具一格的古祠,它的与众不同之处,除了名称不按传统叫“××祠”而叫“仕安岑公纪念堂”外,建筑形式和风格也融入了西洋建筑的风格,成为一座典型的中西合壁建筑(如右图)。

该古祠建筑面积388平方米,三进贯通,既无天井又无走廊。正面很像德国的科隆大教堂,两侧建筑物向前凸出,四角尖顶,中间向内凹入,顶端盖以琉璃碧瓦,四方形装饰墙雕有云雷纹。正楷书写的“仕安岑公纪念堂”,苍劲有力,背面刻有当地名人岑岳华撰写的碑文,概述了岑氏源流及仕安纪念堂成因过程。古祠的所有檐边边角均有斗拱承托,但这些斗拱并不是常见的木料制作,而是采用水泥筑成,自成一格。后进的顶部则采用中国古代建筑的庑殿式,同样以琉璃碧瓦覆盖。它之所以建成中西合璧的风格,据说绘制设计图纸的岑姓建筑师曾留学学习西方建筑,受西方建筑的影响,故在建仕安纪念堂时既采用了西洋建筑的长处,又保留了中国古建筑的特点。

据江洲岑姓老人介绍,江洲是著名侨乡,华侨、港澳台同胞特别多。他们素有爱国爱乡传统,虽然身在异邦,但心系故土。抗战胜利后,侨汇可以流通,侨胞们便纷纷捐款回家乡,支援家乡的各项建设。他们为纪念先祖,资助款项建成了这座雄伟壮观,气势不凡的纪念堂。

(原载《江门画报》2002年11月13日、《恩平报》2001年3月22日)

 

日 晷 仪

 

恩平市恩城鳌峰公园龙亭下端的日晷仪,是根据我国古代发明使用的铜壶滴漏计时器构造,于1986年设计建成的。日晷仪由晷盘、晷针两大部分组成。晷盘为石质,圆形,盘北面半圆指示时间刻度;晷针为三角形不锈钢,垂直于晷盘北端,底部指向南北极。晷针影子随太阳运动而移动,投影于刻盘上的位置,显示出当时的北京时间。该仪走时准确,误差仅一两分钟。

(原载《南方日报》1999年8月25日)

 

 

 

 

 

石头垒成的六百年古村

 

最近,在恩平市那吉镇西部的大山深处,恩平市的考古工作者又发现了两条以石头垒成的古老村寨。

新发现的两条石头村,一条叫中间村,一条叫良皮村(如右图),两村相隔不远,同是坐落于云礼石头村附近。中间村的村民前几年已全部迁出,村子已成陈迹;良皮村大部分村民也已迁出,仅剩几户人家成为最后的守村者。

这两条石头村的村民同为叶姓,均是那吉镇的叶姓始祖村。据史料记载,他们的祖先原是韶关南雄珠玑巷的居民,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迁居开平的良心洞,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迁居到现址,距今已有630多年的历史,成了那吉镇最古老的村寨。这里的村民十分憨厚淳朴,说着一口地道的方言土话。

中间村和良皮村的布局及建筑结构自成一格,所有的房屋均是用周围俯拾皆是的鹅卵石砌叠而成;村口闸阁(如左图)、巷道(如右图)、村路、水渠、塘垣、菜园围墙等无一不是用鹅卵石砌成,是地地道道的石头村;村子周围用鹅卵石筑起2米高的围墙将村子围住,像古代城堡一样。解放战争时期,石围墙曾成为隐蔽据点,掩护过游击队战士。走进这两条石头村,令人赞叹不已的是建筑工匠巧夺天工的砌石技艺,用石砌成的墙,都不用水泥石灰浆,即使不批荡也固若金汤,历经数百年而不塌。

这两条石头村的石头如此之多,令人叹为观止。相传这些石头是远古时代女娲补天的五色石,从天上掉落在村中,变成了成千上万块黄金。村中有位贪心的财主欲将其据为己有,但遍地的黄金却瞬间变成了石头。后来,石头成了立村之宝。祖先们便拆去了原用茅草、竹枝、树枝和杉皮等搭盖的茅寮,全部改用石头建房筑村,这样便成了石头村。

中间村和良皮村背靠青山,绿水长流(如左图),周围古树参天,古韵浓郁。置身这个七彩卵石的世界,恍若一个世外桃源,令人心旷神怡,顿生反朴归真的感觉。

(原载《深圳特区报》2000年11月4日、《南方农村报》2001年8月11日、《南方都市报》1999年10月12日、《江门画报》2000年2月13日)

 

附记:恩平市那吉镇又发现了两条明代石头村的新闻见报后,广州电视台《华夏奇闻录》摄制组专门到良皮石头村进行了采访拍摄专题片。作者应电视台之约,为期四天陪同电视台一起进行拍摄工作。左、右图为当时广州电视台《华夏奇闻录》摄制组主持人钟亮和摄影助理黄盛光在现场拍摄的情景。

 

本版报道引来合作开发

石头村将辟旅游区

 

日前,恩平市旅游部门与那吉镇政府、那西村委会及云礼村签订协约,以合股形式共同开发石头村风景旅游区。

本版416日和53日以《明代石头村》、《再探石头村》为题刊登恩平市那吉镇明代石头村的报道后,江门市和恩平市旅游部门组织专家学者对该村作了多次考察,认为它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别具一格的石头景观,决定将其开发为风景旅游区。工程完工后,云礼石头村风景区将以美丽迷人的田园风光和古朴秀美的石头古迹,构成如诗如画的蓬莱仙境。

(原载《南方日报》1999年5月11日)

 

下 埒 村 源 考

恩平县古老村庄溯源之一

 

下埒村,原名叫螯埒村,位于牛江仕洞村北边,北靠牛江渡,是恩平县的古老村落之一。

根据有关史料记载,恩平吴姓渤海郡的始祖吴光集,原籍福建蒲田人,他于南宋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落籍恩平,定居在下埒村开枝发叶。迄今,吴姓居民已成为恩平县四大姓之一。

但是,在八百多年漫长岁月里,下埒村不仅没有明显的发展,相反却逐渐衰落,以至几乎变为废圩。主要是住在这里的原来居民,存在着严重的封建观念,认为该村“风水”不好,不断向外迁徙。如今沙湖高园、鹏岗等村吴姓都是从下埒村迁出来的。现在定居下埒村的吴姓居民,据说是后来才从长岗迁来的;该村还有一户姓冯的居民以及黎、叶两姓(据说是过去的“下户”)都是从仕洞村迁来的。

近年来,该县博物馆考古工作者对下埒村进行实地考察和查阅有关史料,并采集了一批完整陶片。经过科学分析,认为它是始于宋代的古村,又是恩平县吴姓(渤海郡)居民的始祖村。(原载《恩平报》)

 

塘马社历史小考

恩平县古老村庄溯源之二

 

塘马社(又名塘马园),位于恩平县东成墟西南方约二公里,坐北向南,村前有两口鱼塘,村后紧靠松山,西北方是尚岗村,东南方是松山尾村。全村共38户,193人,全部是梁姓,住宅总面积约1,030平方米。

塘马社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古老村落,它的始建时间,可追溯到宋朝以前。根据传说,早在北宋年间,有麦、周、张三姓居民从外地迁来(他们来自何处无从查考),在塘马社一带择地建村。在还没有建村之前,这里原是一个拴马的地方。恩平人的方言把“拴”叫做“毫”,“拴马”就变作“毫马”,因为“毫”字与“塘”字谐音,所以后来把“毫马”误读作“塘马”,久而久之,这里就叫“塘马社”。麦、周、张三姓在塘马社定居时间长,但是一直没有多大的繁衍和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当时处于战乱频繁,兵荒马乱,加上政治不稳定和社会动荡,人民生活极端贫困。

到了南宋中期,因朝廷失妃事件殃及,有以罗贵为代表的34姓共97户汉人,为逃难而从南雄珠玑巷南迁。他们中有梁姓永寿先迁至郎绵里(即今阳江一带)。不久,他的后代游耕来到恩平。首先开始在塘马社定居的是梁氏七十二世祖梁俊彦。至今已有九十四世。据此推算,梁姓在塘马社居住的时间是二十四代,按每代三十年计算,共七百二十多年之久,其时是元朝初期至正年间(公元1264年)。

梁姓始祖在塘马社择地建村时,曾发生了一段趣闻,一直相传至今。

当时,梁俊彦来到塘马社,一眼就看种了这个好地方,于是打定主意在此居定。但这里已有麦、周、张三姓居住,觉得要在这里立足,必先征得他们同意。梁俊彦便拜了三姓中较有权威的张姓为契,从而得到了应允。他与麦周二姓协商买后山的松树,为建屋之用。三方立了买卖契约,但梁俊彦从中作梗,将契约中写的“卖松乃也”改为“卖松及地”。结果,麦、周除卖了松山外,还赔上了周围的田地。后来,由于种种原因,麦周二姓便迁往异地,只有张姓仍居住至今。

梁姓在塘马社定居以后,繁衍发展很快,人口日益增多。后来,因为塘马社地面窄,容不下更多的人居住,于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从塘马社迁出,分别徙到现在的歇马、石路、中间村、庙左、东溪、尚岗、松山尾等地立村而居,歇马房梁姓村庄就这样形成,而塘马社则成为歇马房梁姓始祖的老村。

19826月间,县文物普查队在东成区开展文物普查。经过较为细致的的调查考察,在该村发现了一些属于明代以及宋代的文物和遗迹。这些文物和遗迹表明,塘马社不仅是歇马房梁姓的始祖老村,而且又是恩平的一条历史相当悠久的古老村落。

(原载《歇马文史》创刊号)

 

驿    地    村

恩平古老村庄考究之三

 

驿地村,位于恩城的西北边,东邻恩城中学,西接白沙涝,立村迄今已有五百余年。据了解,驿地村古代原是个驿站。

据《清会典·兵部》记载:“驿站,为古代传递公文的人或

来往官员途中歇宿、换马的处所。”到清代建立邮政制度,

各省内地所设的叫驿,专为军报而设的叫站。又据《恩平县志》记载,恩平的驿站,早在宋朝开宝元年建立于旧站(县城东一里处)后经多次变迁,至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复置恩平县后不久,驿站又迁至县城的北边,即现在的驿地村。当时,驿地人烟稀少,杂草丛生,一片荒凉,驿站迁到这里后才建起一些简陋的房舍。随后,有些人陆续来这里定居,遂称村名为驿地。到明末清初,从外地迁到驿站居住的有梁、古、唐、吴、郑、李、冯七姓。至目前为止,该村已有五十多户二百余人,是一条比较富裕的村庄。

(原载《恩平报》)

 

凹    田    村

恩平县古老村落考究之四

 

凹田村,位于今大田镇炉塘东北约10公里处,背靠君子山,面临沙河,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是恩平郑姓居民最早定居的始祖村。

据有关史料记载,郑姓早在周朝(约公元前827年)始居于河南省荥阳县,至后裔六十四世祖(约南宋前期)郑清溲举家从荣阳县迁徙至粤北的南雄珠玑巷定居。到了南宋中期,因避朝庭失妃之乱,又南移于古罔州。郑清溲传至七世孙可大,官任剌史,派往南恩州(即今恩平至阳江一带)。官满后退隐,与父念二、弟可久同择居于君子山下的凹田村。

据推算,郑念二迁到凹田村定居至今,已有七百余年。随着时间的推移,郑姓人口不断从凹田村向君堂、大槐、那吉、平石、江南等地迁徙。而今,在凹田村居住的四五户居民,已不是郑姓,而是从外地迁来的黄姓了。

(原载《恩平报》)

 

仙人塞海奇观

 

在恩平市那吉镇西部(离墟镇约10公里)的深山大林中,有一条长达5公里的神奇峡谷。这条被当地人称为“仙人塞海”的峡谷,布满了壮观、绚丽的七彩奇石。

“仙人塞海”还流传着一段神奇的传说呢。相传远古时候,这里群山连绵,干旱缺水。一群仙人路经此处,不忍看见村民辛苦耕种,颗粒无收。为帮助解决这里的干旱,仙人便施法术,把几十公里远的北陡那琴湾的大石驱赶到这里,希望拦溪成河,使河水得以灌溉农田。仙人施法那天清晨,大地飞沙走石,如雷轰响。数不清的大石小石滚动着,垒叠于峡谷中,眼看就把峡谷拦断了。岂料,那天早 上,一个早早起床到河边洗衣服的孕妇,看见天时尚好,但又听见隆隆的雷响,在晨曦中隐约看见仙人赶石误作是有人赶羊去放牧,便大叫道:“快要下雨了,是谁这么早放羊呀?”这一叫把仙人的法术破了,峡谷最后没有拦断,而那些数不清的石头落在周围,只把峡谷堵窄了,形成了如今遍地布满七彩奇石的奇异地貌。

“仙人塞海”景观坐落于那吉圩西部的大山深处。要想见到这一古老的峡谷景色,从恩城出发行程大约3个小时左右,走过盘绕于丛山中婉蜓曲折的小路,穿过一条条终年流水潺潺的小溪。当你进入“仙人塞海”峡谷,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动人画面:一条飞流直下的瀑布,仿佛从天际抛下来的一匹长长的白纱(图①)。据说这就是当年“仙人塞海”时半途而废留下的缺口。高耸伟岸的岩石峭壁,形成气势恢宏的峡谷,层峦叠幛,俨然两扇坚固的巨大石门。

走进峡谷,你就会被一条布满七彩奇石的河谷所吸引。这些奇石,异彩纷呈,有的蜡黄色,有的淡绿色,有的浅蓝色,有的咖啡色,有的多种颜色兼而有之(图②)。被水冲刷后鲜艳夺目,把整条河谷装点得五彩缤纷,堪称七彩奇石坑。

“仙人塞海”还有两处更为神奇的地方,一处叫牛皮洒,一处叫飞鼠洒(当地人称瀑布为洒)。这两处地方的花岗岩基面,由于几百万年的雨水冲刷,仿佛被人用刀切成了一块块,白花花的岩石表面分布着几百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深深浅浅的石洞。这些石洞有的圆形,有的牛蹄形,有的锅子形,有的像舂米的石臼(图③)。传说,这就是当年的仙人塞海时留下的脚印或指印,而地质学家则称之为冰臼群。属距今约二、三百万年前第四纪早期的冰川遗迹,由古冰川融化后大量冰川融水,沿着冰川前缘地带的裂缝向下进行强烈的冲击,研磨下伏的基岩形成的,是古冰川曾经存在的证据。

近年,有关门部在“仙人塞海”附近发现了古动物化石和起源于一亿八千万年前的恐龙时代的(属濒危)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对研究该地区的植被分布和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科学参考价值。

“仙人塞海”奇观,近年渐渐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媒体的报道,引来的游客与日俱增,热闹非常。

(原载《广州日报》2000年1月13日、《炎黄天地》2001年第3期、《江门画报》2001年2月28日、《江门日报》2004年2月8日)

 

 

歇马古村人杰地灵

 

日前,有关专家学者在著名历史文化古村歇马考察时,不约而同惊叹:这个明代古村至今仍保存如此多珍贵文物古迹和相当完整的明清特色的古建筑,古村规划工整有序;尤其是明清两代出了430多“官吏”,反映了古村历史文化积淀浓厚,彰显了古村的辉煌史迹。专家说,走进古老的歇马村,仿佛走入时光的隧道,又如在翻阅一部耐读而厚重的历史线装书(图①为古韵浓郁的歇马村)。

村名源于历史典故

歇马村位于著名侨乡恩平市圣堂镇西南部。据史料记载,歇马村约建于明朝建文至永乐年间,有近600年历史。其始祖是粤北南雄珠玑巷人氏,因避战乱,经广州、佛山、古冈州(今新会)三次迁徙,最后在此落籍定居。

歇马村的村名起源有两个传说典故,一说是因该村面临锦江,村后有座小山,天然生成马形,故此得名;一说大约宋朝年间,有一位骁勇善战的爱国将领南征北战,英勇抗击入侵敌人。一日率众士兵途经这里,他坐骑的大白马口渴难忍,再也不肯走了,直奔此处一条清澈小溪,痛饮一顿。将军便命已疲累不已的士兵在此稍为休息。后人为纪念这个地方,便称之为“歇马”。

此后,不少文人墨客慕名来此吟诗作赋,留下了不少佳句杰作。如清代岭南诗人徐枝芳赞道:“白马化青山,渴饮溪中水;溪水去不回,白马自止闲。”清乾隆年间祖籍福建省和平县进士、任恩平知县的曾萼也曾吟曰:“白马注晴川,川流碧如练;水静山不流,神驹朝暮见。”因歇马美景如画,清代被列为恩平八景之一,称为:白马饮泉。

古村建造别具一格

歇马村的布局和古屋建造排列别具一格,呈扇形,上宽下窄,中间高两边低,布局有序,整齐美观,错落有致。村内有大巷13条,小巷14条;大巷是男人出入活动的,称为“男巷”(如左图);小巷则是女人乘凉聊天的地方,叫做“女巷”(如右图)。每条巷都有沟渠,以排泄污水,渠分明渠和暗渠。村分 马头、马腰和马尾。马头和马腰的沟渠 全是明渠,被称作“马骨”,马尾的渠全是暗渠,被称为“马肚膜骨”。

由于歇马村历史上比较富有,故所建的房屋都相当考究,墙脚以大理石砌至两米高,再以青砖砌墙,而屋檐和屋脊的雕龙刻凤灰塑十分精致美观,令考古专家惊叹不已。

歇马村古祠林立,竟有20多间,至今保留下来的仍有6间,成为恩平市古祠最多的村庄。这些古祠,大多为立村时所建,为明代建筑,保存着明代岭南古建筑的风格,其台梁与穿斗等木 雕工艺美仑美奂,被考古专家称为岭南古木雕的的精华(如图⑤)。这些古祠,按当时的风俗习惯,都建在巷口的第一间,以表示对祖宗的孝敬和爱戴。

名乡望族人才辈出

歇马村历史上获得功名爵禄的人相当多,故有名乡望族之称。据史料记载,自明代立村至清代末年,该村出了从九品至正二品的大小官吏就有430多人。

其中功名和官职最大的当数梁元桂,功名是殿试中进士,官职是咸丰皇帝钦点户部主政(相当于现在的国家民政部长)、钦差大臣、台湾知府(相当于今台湾省长)和台(湾)澎(湖列岛)兵备道兼理提督学政;其次是梁开第,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会试考中武举第一名,被乾隆皇帝钦点为武解元;还有在刑部四川司任主事兼理浙江司事署的梁元祯,任布政司经历衔的梁缵绸,任广西郁林府州判敕授征仕郎的梁可参,任历署从化、东莞、饶平、东安、广州府学教谕、云南省武定州禄劝县知县梁日彻等等(见歇马房梁氏族谱)。

此外,还有爱国志士梁自钦,青年时期经乡亲介绍到香港做工,因工作积极,不够一年就加入了海员工会。他对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深恶痛绝,遂投身革命,参加省港大罢工和工人纠察队,1927年在执行任务时被国民党逮捕而壮烈牺牲。而著名粤剧演员芳艳芬是歇马人的养女,其养母三姑把她带到广州居住,并请名伶教唱粤曲。不久,芳艳芬就追随粤港的花旦王卫少芳,文武生新马师曾学艺,终于卓有成就,与红线女等粤剧巨星并驾齐驱,红遍粤港澳。

重视教育学堂众多

在明清代,歇马人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据考证,歇马村之所以在明清代出了如此多名人官吏,主要原因是该村村民重视教育,学子好学蔚然成风,加上歇马村祖业多,大部分用来供子女发奋读书,凡是学业有成就者都可以享受“公偿”,也就是俗称的“吃学谷”(即现在享受奖学金)。歇马村古代特别看重教育,因此供给学子专心读书的场所甚多,例如励志园、社学、义学、毓献、云岩仙馆、书室和书院、私塾等,为造就人才而专门建筑的学堂有10多间,为恩平古代学堂最多的村。

文物见证昔日辉煌

歇马村至今仍保存一批珍贵文物。这些文物见证了该村昔日的辉煌。有清代咸丰年间钦差大臣、台湾知府梁元桂在台湾任职时用过的石桌和石凳。据说梁元桂对其情有独钟,故不远万里带回故乡,睹物怀旧,思念台湾。可惜两张石凳“文革”时散失,现仅有石桌保存于稔岗村供人观赏;梁元桂于咸丰二年(1852年)考取进士,即被咸丰皇帝钦点为户部主政,咸丰帝钦准其竖立的两杆旗杆夹至今仍立在其祖坟上。此外,曲指和尚的两块练武石至今仍置于村中的祠堂门口。据介绍,曲指和尚为南拳五子之一,因他与众和尚进行反清复明斗争,招致少林寺被清廷火烧。少林门徒星散。曲指和尚辗转到歇马村的东华寺隐姓埋名做和尚。他精心打凿两块各重400斤的练武石(如右图),并广收门徒,悉心栽培,以图东山再起。 他培养了众多武艺高强的徒弟,武解元梁开第便是其中之一。

前不久,歇马村在修村路时又意外挖出了一批明朝至清朝的功名和官职石碑,一时引起轰动。这些石碑均以花岗岩打凿而成,最长的约3米,最短的也有一米多,宽度在40厘米左右,石碑以正楷刻写阴文(凹字),内容分别记录村中某年某人考中何种功名或被封为何种官职。据介绍,歇马村明清代有100多名考取功名或当官的,都凿制了石碑,用来显示自己已经功成名就,以光宗耀祖,报答祖先的栽培之恩。考古专家认为,该村出土古石碑之多,实属罕见,对研究歇马村的历史、古代科举制度和官职制度有重要的价值。

辉煌村史承前启后

歇马村的辉煌历史并未因皇朝的消亡而结束,至今继续发扬光大。古村古韵浓郁,民风淳朴,令人称道。该村重视教育、文明公德之风得以承传。近年来,香港乡亲、恩平荣誉市民梁佐牵头,本村藉的香港富商梁煜鎏和华侨等热心赞助数百万元,支持家乡发展教育事业、兴办公益事业。新建的学校、歇马公园、百岁亭、村牌楼、自来水管水塔、灯光球场、老人协会、图书馆、慈善堂、老人活动中心和儿童乐园等公益设施,成为村中新的景致。每年的节日,村中都举行盛大的欢庆娱乐活动,呈现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该村因三个文明建设成绩卓著而多年喜挂恩平、江门和广东省文明标兵村牌匾,村民对此引以为荣。

据悉,恩平市有旅游企业多次到该村考察,计划将其开发成新的旅游景点。有关方面的专家表示,通过发掘古村丰富的旅游资源和雄厚的文化积淀,充分利用其人文景观,古村的辉煌将成为一大亮点,相信会吸引更多旅客参观。

(原载《广州日报》2004年12月2日、《羊城晚报》2005年1月30日、《南方农村报》2004年12月11日、《炎黄天地》2004年第1期、《江门画报》2001年12月28日)

 

“官第村”将辟为旅游景点

本报一篇报道引来港商投资开发歇马古村

 

恩平市歇马古村落开发成为旅游区的签约仪式和开工典礼,最近在恩平市圣堂镇歇马村隆重举行。

这是本报于130日广东新闻版刊登《“官第村”明清从官430名》的新闻报道引发的结果。

在恩平办实业的香港商人冯先生阅读过这篇报道后,引起了极大的兴趣。他经多次到歇马古村实地考察,认为歇马“官第村”的旅游资源丰富,极具开发价值,于是决定投资开发。冯先生与歇马村签订了合作开发歇马村为旅游区的合约,以租赁的形式进行开发、建设和经营,合同期为50年。

(原载《羊城晚报》2005年4月3日)

 

恩平古村歇马成广东首个举人村

 

元旦期间,恩平市圣堂镇歇马举人村风景区隆重开业。歇马举人村风景区是目前广东省内建成的首个举人民俗文化村。恩平又增添了一块旅游“金字招牌”。

恩平市圣堂镇歇马村,明代以来全村共出过举人以上有功名者近三百人。自古以来就是恩平人心目中的名村,即使在五邑地区,也有“恩平歇马梁,开平沙岗张”之说。据考证,在明、清两代,歇马学子考取封建功名或有封建官职的有670多人,从九品至正二品的官员有430多人,其中获举人以上功名的有285人,当上二品官员的有5人,故此一直被人们尊称为“举人村”。

歇马村梁氏作为当地的名门望族,曾拥有良田万顷、富甲一方和名人辈出的辉煌历史,至今仍保存着一批珍贵文物,一些古迹也保存完好。目前,尚存七间祠堂、200多块举人石碑、清朝皇帝的圣旨石碑、八大旗杆夹及独特的“女人巷”等文物和古迹。在近现代,歇马村的杰出代表是美国空军准将梁汉一。抗日战争时期,他曾任美国援华“飞虎队”成员,分别在解放前和解放后两次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另有与红线女齐名的粤剧名旦芳艳芬,还有当代书法名家梁鼎光、香港商界名人梁煜鎏等。

歇马村的文化资源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关注,将歇马村开发、建设、经营成“举人村”旅游区。元旦期间先后接待了从台湾、港澳地区来的旅游者1000多人,成为广东首个以“举人文化”吸引旅客的新旅游点。

(右图为《五邑华侨历史丰碑》摄制组在歇马村采访、拍摄的情况,本片编导为万文杰、统筹为邓灿辉)(与恩平市委办冯春猷合作,原载《《羊城晚报》2005年4月3日)

 

 

儒 学 宫

 

求仕之门话学宫,莘莘学子沐春风。

先贤重教兴庠序,立雪程门国运隆。

 

儒学宫俗称学宫,是原祭祀孔子的地方,也是古代士子求仕之门。恩平儒学宫坐落在恩城北郊的鳌峰山下,面临锦水,背枕鳌峰,红墙绿瓦,颇为壮观。这座工程浩大、规模宏伟的园林古建筑,凝聚古代恩平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为恩平留下一件不可多得的古建瑰宝。

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划新会、新兴、阳江三县部分属地复置恩平县。在建县治的同时兼建一座学宫,这是最初的学宫,范围不大,规模也较小。后为台风所毁。

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由都御史朱吴,按察史陶鲁重建学宫于今市政府及恩城中学靠西门一侧。儒学宫建成后的第三年,即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恩平知县陈汉昌特别邀请广东大儒陈献章(又名陈白沙)为儒学宫撰写学记碑文。碑文字体清秀工整,正楷阴刻,其内容主要记述儒学宫的成因及宣扬孔子的儒学之道。碑刻立于学宫内。

学宫从建成至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历时108年,因台风及其他原因毁坏多次,前后共进行四次修缮,但又于明末清初为“匪盗”所毁。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恩平知县佟世男(辽东人)捐俸,士人输金进行第五次重修。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陈圣煜(广西举人)任恩平知县。他认为时下的学宫“弦诵虽日闻,而宾兴犹未盛”,故“欲振其敝而壮其观”。于是召集邑中绅士集议迁徙,并接纳了本县诸生梁之峰、郑孟闻的倡议,率先捐出俸金,邑中商民亦踊跃捐助,将学宫迁往城北的鳌峰山麓。尔后经过九次重修或增建,遂成为本县最大的学府。

迁徙的学宫占地面积898平方米,是当时规模宏大的建筑。整座建筑分为三进,以大成殿和崇圣殿为主体。崇圣殿居后,大成殿居中。大成殿左右为两庑,殿前为月台,两庑左右为竖碑厅,台前为丹墀,又前为戟门;门左为各官祠、文官厅;门前为乡贤祠、武官厅;门前为泮池,架以石拱桥,名金水桥;池前为文明门,通青云桥。学宫左侧为明伦堂,堂后为尊敬阁;右侧为文昌祠。清同治六年(1867年),文昌祠崩塌,改建为近圣书院,用作学署。

学宫在建筑艺术上有如下特点:一是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优点是承重和围护结构分工明确,适应不同气候变化;有预防地震性能。二是组织布局,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三是艺术上的优点。单座建筑从整个形体到各部构件,利用木构架的组合和构件的形状以及材料本身的质感等进行艺术加工,达到建筑功能、结构与艺术的统一。四是园林式的结构网络。主次座落有序。旁屋(附属建筑物)布局匀称合理,园林牌坊安插适当,内部环境既能使人安逸,外貌又使人顿生壮观肃穆之感。可惜的是,这座具有一定历史和科学艺术价值的古建筑,竟在建国后毁坏了,这无疑是一大损失。如今保存完好的只有崇圣殿。

1963年,恩平县人民政府接受华侨的建议,把原设立在江洲圩的华侨中学迁到学宫,其间拆毁了大成殿及其两侧的建筑物,除了陈白沙撰写的《恩平儒学记》碑刻至今仍保存完好外,毁坏或遗失的碑刻有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新迁学宫碑,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邑候缪锦德政碑,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重修学宫助捐碑刻。

1965年侨中校方认为崇圣殿年久失修,县人民政府拨出1万元专款进行重修。如今保存完好的崇圣殿,基本上保留了始建原貌,为单檐歇山顶,抬梁与穿梁混合结构,仍不失为一座具有一定历史和科学艺术价值的古代建筑物。现为恩平县一中图书馆。恩平市文物保护单位。学宫的旧址成为该校校园(如题图)。

(原载《江门好》文集,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南方农村报》2007年8月16日、《广东名胜古迹词典》,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

 

云礼看石

 

恩平云礼,那吉镇一条地地道道的石头村——房子是用石头建的,路是用石头铺的,塘基是用石头砌的,菜园地四周是用石头垒成的……不是置身村中,你很难想象得出那一块块的鹅卵石是怎样像砌积木一样砌成七彩的石头村。

云礼人何年何月开始用石头建村,现在己经没人知道了。但为什么用石头建屋筑路,追溯云礼人的石头之缘,虽然没有史料记载,但云礼人世世代代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那是距今约600多年前的明代洪武年间,黎氏八世祖思文翁与家眷数口,经过长途跋涉,徒步来到云礼村附近的良皮河。这条小河虽然不宽,但河水湍急,令人望而怯步。思文翁挽妻儿过河,妻儿先上了岸,但思 文翁却不慎脚一滑,失足跌倒,被湍急的河水冲走。思文翁情急智生,立刻伸出双手,紧紧抓住岸边凸出的一块巨石,那巨石形状怪异,巍然屹立。思文翁幻觉中似乎有人在用力拉他,他便势往岸上一跃,终于脱险。妻子见到脱险的丈夫,转惊为喜。思文翁站在河边,凝视着裸露在良皮河上成千上万大大小小的石头,感慨地想:我在这小河遇险,又在这小河脱险,莫非是天意留我们在此落籍?他眼睛豁然一亮,望着河滩上白亮亮的石头,暗暗赞道:“好!我们就在这里定居立村,用这河滩、河床上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石头,构筑我 们的家。”

光阴似箭,日月流逝。经过思文翁及其子孙们数十载的奋斗,终于用石头垒起了一条古朴秀美的云礼村。村子依山而筑,全村30多间房屋,全都是用各式各样的石头经加工垒叠而成。前头一排石屋稍低,后面的石屋依次稍高,整个村庄布局得当,错落有致,石屋与石屋之间,工整对称。中间巷道笔直,用多种石头铺设,十分平整。石屋内的炉灶、桌子、凳子,精选了各种称心如意的石头加工而成:

村前的塘垣、村道、鱼塘的塘基等等,无一不是石头。村子的四周,用石头砌了两重二米多高的围墙,将整个村子围了起来。第一道围墙砌上东南西北四座大石门。第二道石墙砌成东南西三座石门,其中以第一道围墙的南石门为最大,为村民和来客的出入门口,北门则是村民早晚放牧牛羊的出入口。垒这二重石围墙,当然是用于防范土匪盗贼,这真是石壁雄关,匪贼休想逾越。

石头,与云礼村人朝夕相处,这些看似极平凡的石头,云礼人可以把它当建材商品出售。三、四公里外的那吉镇上,居民建房子地基用的就是云礼的石头。

云礼村人世代砌石屋,砌出了许多能工巧匠。那些石头,无论是圆的、方的、长的、扁的,一经云礼人的巧手,便成了很好的石料,砌到墙上,不大不小,不宽不窄,恰到好处。不但坚固,不怕风吹雨打,而且那一块块经加工的石头垒成的墙,像图案锦缎,像抽象派美术大师的杰出之作,美观极了。

云礼村虽然破旧了,当今的云礼人己迁出这条古老的石头村,但石头村的后代继承了祖宗对石头的钟情和用石的智慧。建造起新的的石头村,又用石头砌房,砌墙……

(原载《羊城晚报》1998年9月13日;《七彩卵石的世界》、《南方日报》1999年5月3日;《再探石头村》、《恩平报》1997年7月29日;《云礼看石》)

图片说明:图1为石头村外景;2为古屋和石巷;3为石梯级;4为菜园石围基;5为石门

 

 

石头村细说古老的故事

 

石作墙垣石似林,石为村落胜黄金;

石真解语留古韵,石不能言最可人。

 

一位研究古建筑的学者,在旅途中无意间发现恩平那吉云礼村。古朴的石头建筑,使这位学问渊博的学者惊叹不己,因而写下这首诗篇。

云礼石头村风景区,位于恩平市那吉镇西部的那西管区,东距325国道(广湛公路)15公里,从市区恩城向西驱车25公里即可抵达。该风景区占地200亩,以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石头古建筑著称,成为恩平市独特的风景旅游胜地,它与著名的金山温泉度假村和七星坑原始森林毗邻,共同形成了那吉镇自然美景旅游系列。

据考古人员调查发现,云礼村的山头或荒野,曾发现新石器时代的石器,由此证实,早在4500年前的原始社会后期,这里就有人类活动。云礼村人历史上曾与少数民族通婚,后来同化了,因此他们至今仍保留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云礼村是充满神话色彩的古村。这里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神话传说云礼的石头,是远古时代女娲补天的五色石,女娲补天时不小心掉下了一块,落在地上摔碎了,变成了成千上万抉黄金。村中有个贪心的财主想占为己有,但遍地黄金一刹那变成了石头。财主一无所获,活活气死了。后来人们就用这些石头来建房筑村。云礼村前有一片鱼塘,相传是仙女所造,作为自己沐浴梳妆之用,后来仙女回天宫去了,就把这片碧绿晶莹、亮丽如镜的仙池留给了云礼人。在这片仙池种出来的莲藕,肥美丰满,味道香甜可口。云礼村前的大榕树下有一石基台,相传是歌仙刘三姐的传歌台。刘三姐原来在广东出生,本名刘三妹,长大后嫁去广西才叫刘三姐。刘三姐年青时,云游四方。曾在云礼村前的石基台唱歌传歌。相传明朝末年,云礼村出了一名武艺高强的草莽英雄黎毛爪,他带领绿林好汉开展反清斗争,清兵到云礼村围剿,黎毛爪与村民用石头筑起了两重2米多高几十米长的石围墙,将村子围起来,与清兵对峙,并且用石头作武器,反击清兵,石围墙遗迹至今还在。

相传明代洪武年间,云礼村的创始人黎思文,因避战乱而举家南迁,寻找理想中的世外桃源。一天晚上,他酣睡中作了一个美梦:一个美丽动人的仙女对思文说,你到了一个石头最多的地方,就可以在那里立村了。这些石头是天神创造的宝物,对你们最有用。黎思文对梦境铭记于心。他与父母经长途跋涉,徒步来到云礼附近的良皮河。这条小河虽然不宽,但河水湍急,令人望而却步。善良孝顺的黎思文挽着年迈体弱的父母过了河,他回头要过河拿行李,但刚转身脚底一滑,被湍急的河水冲走。他急忙抱住一块凸出水面的大石,那大石形状奇特,屹立如人。黎思文幻觉中似乎看到梦中所见的姑娘在拼命拉他,他鼓足劲往石上一跃,终于脱险。双亲见到脱险的孝子,转惊为喜。黎思文站在河边,凝视着裸露在良皮河上成千上万大大小小的石头,感慨地想,我在这小河遇险,又在这小河脱险,莫非是天意留我们在此落籍?他回想起梦中的仙女对他说的那番话,又想起落水遇险仙姑救他的情景,眼睛豁然一亮,深情地凝望着河滩上白亮亮的石头,暗暗赞道:“好!我们就在这里定居立村,就用这河滩、河床上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石头,构筑我们的家。”

黎思文在云礼定居了。由于他勤劳善良,孝敬双亲,博得了一位美丽姑娘的爱慕,后来结成恩爱夫妻。光阴似箭,日月流逝。经过黎思文及其子孙们数十载的辛勤劳动,终于用遍地的石头建成了一条古朴秀美的云礼村。

村子依山而筑,全村100多间房屋,全部是用各式各样的石头经加工垒叠而成。前头一排石屋稍低,后面的石屋依次稍高,整个村庄布局得当,错落有致,石屋与石屋之间,工整对称。中间巷道,用多种石头铺成,笔直平整。石屋的炉灶、桌子、凳子也是精选各种称心如意的石头加工而成。村前的塘基、村道及村边的水渠等等,无一不是石头建造。村子的四周,用石头砌了两重二米多高的围墙,将整个村子围了起来。第一道围墙砌上东南西北四座大石门。第二道石墙砌成东南西三座石门,其中以第一道围墙的南石门为最大,为村民和来客的出入门口,北门则是村民早晚放牧牛羊的出入口。垒这二重石围墙,当然是用于防范土匪盗贼,这真是石壁雄关,匪贼休想逾越。相传,清朝某年,时势动乱,匪贼猖獗,云礼人备受荼毒。为了对付盗贼,云礼人充分利用了取之不尽的石头,作为对付盗贼的最好武器。云礼人在村前石闸及家家户户的门口,把石头置于门楣之上,用吊绳制成活动的拉索,门槛下面暗设机关,盗贼若推门而入,一脚踏中机关,石头即重重砸下,盗贼脑袋开花。曾有盗贼吃过此亏,都说云礼石头机关神秘莫测,谈石色变。自此盗贼不敢到云礼村盗掠。

石头村山青水秀,古朴优美,民风淳厚。置身村中,如在石的世界,又恍若世外桃源,真有返朴归真的感觉。村前阡陌交错,层层田畴,铺绿叠翠:村后的马山,林密如盖,鸟鸣蝉唱,蜂飞蝶`舞,物产丰饶。野花野果香飘四季。百草神药,漫山遍野。还盛产野生的石蛤石螺、飞兽走禽,应有尽有。村中石径通幽,绿树成荫,翠竹扶蔬,景色幽绝,与石屋互为点缀,相映成趣。环绕村边的石水渠,迂回曲折,清澈晶莹的山泉水汩汩奔流,在村前的石水泾蓄成一泓碧绿的清潭。这山泉有矿泉水之美誉,饮之清凉解渴,洗之,令人精神舒畅,有健身益寿之功效。

云礼村的一处处石头古建,组成了独具典型南方山乡特色的景观,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摄影家、美术家拍照、绘画。成了摄影家、美术家得天独厚的创作基地。也成了电影、电视拍摄的理想基地。早年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彩色故事片《山乡风云》和香港电视台拍摄的电视连续剧《爱在有情天》都选中了石头村做外景,采拍了不小镜头。这些电影、电视播放后,引起了很大影响,石头村的名气也因此广为传播。

(原载《江门好》文集,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江门画报》1998年7月13日、《江门日报》2003年11月30日、《炎黄天地》第  期、《五邑声屏报》)1999年5月5日)

图片说明:图1为石头村村口的大石门;2为石头村鱼塘和闸楼;3为村后的大石门;4为石围墙;5为布满石头的良皮河;6为村中的老石磨;7为掩映在绿树中的石屋

 

炯成楼:满楼墨香的古豪宅

 

最近,恩平市博物馆的考古人员在该市牛江镇进行文物调查时,发现该镇仕洞村至今仍保存着一座中西合合璧古老大豪宅(如右图)。令考古人员惊叹的是,这座古宅楼上正面“炯成楼” 三个字和落款及楼内数十幅山水风景画和人物故事画,近百年仍鲜艳如新,而这些壁画乃清末榜眼、岭南书画名家朱汝珍所作。因该楼有重要的历史和建筑艺术价值,恩平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文物保护单位,还有旅游企业计划将其与附近的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师、制造家和飞行家冯如故居整合开发成旅游区,让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这座古豪宅为清代马来西亚华侨冯相所建,名“炯成楼”。它雄伟壮观,气势不凡.高高耸立村中,远远望去,犹如鹤立鸡群。据村中老人说,炯成楼曾是20世纪30年代恩平最豪华的建筑,至今仍是村中最阔气的大宅。它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四周砌有二、三米高的围墙,形成古堡格局, 楼前楼后宽阔的空地上种有数十棵岭南佳果和名花异卉。整栋大宅为园林式布局,水井、粮仓、操场、柴房、工人房、仓库等一应俱全。

炯成楼为中西合璧建筑。楼顶为中国古代宫廷的庑殿形式,琉璃碧瓦,四檐滴水(如左图)。正面两檐翘角竖有对称麒麟陶瓷,工艺精湛,古色古香。据说,身在海外的楼主在委托设计师绘制大楼图纸时,特别叮嘱要将顶层建成中国建筑风格,以表示自己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但仍然是一个中国人。故楼顶的设计模仿了北京天安门的模式。一、二层则为典型的西洋建筑风格,外墙为红毛泥石米批荡,各层建有阳台,栏杆以典雅豪华的琉璃饰柱筑成。骑楼顶柱以雕塑精致的古罗马柱竖撑。主楼和附楼防御功能十分隐蔽均设有暗堡式枪眼,为防盗贼之用。整栋古宅的门、窗均以厚达5公分的进口钢板制成,十分坚固。防御功能十分完整。据说,抗日战争时期,30多名日寇窜犯仕洞村,仕洞村的抗日护乡队据守炯成楼以暗堡枪眼进行抵抗,日寇久攻不下,只好撤退。至今大楼檐底和铁门仍留下累累弹痕。

豪宅最富特色和最有价值的,当数楼名的题字和宅内数十幅古画(如右图)。在三楼的正面中间,以水泥塑的“炯成楼”三个字,字体雄浑苍劲;宅内一、二楼墙壁上绘的是西洋味极浓的山水画和风景画,三楼绘的是中国古代人物故事画,工笔精细;画面色彩鲜艳,人物传神逼真,栩栩如生,其中有描写诗仙李白为皇帝题诗和左慈弄曹、仙翁耍乐、未阳巡案、爱莲图等等场面。而“炯成楼”楼名的题字和各层壁画,则是屋主人在该楼建成之时专门派人重金请岭南书画家、清末榜眼朱汝珍题绘。朱汝珍为广东清远人,27岁考取拔贡,光绪三十年高中榜眼。以朝廷一等钦点七品小京官,签分刑部江苏司行走。据悉他为人题书作画并不多,因此炯成楼的墨宝尤其珍贵(如右图)。

炯成楼的建造者是清代恩平县仕洞村籍马来西亚华侨冯相。冯相清光绪二十三年出生于仕洞的一个贫苦家庭,清光绪三十二年往南洋投靠其叔父。他在当地发现锡矿并开发成功,成为马来西亚矿业巨子。清光绪末年,时时怀念故土的冯相清光绪末年衣锦还乡,为尽孝道,他斥资20万两白银建造以其父名命名的炯成楼。其时,刚好冯炯成70岁大寿,冯相为其父祝寿暨炯成楼入伙,大排宴席宴请四乡乡亲,大放烟花,邀请广州粤剧大班演出助庆,历时十天,花费达10万两白银。当时,广东省长陈济棠还特地发来贺信表示祝贺。

岁月如烟,炯成楼几经沧桑。冯家的亲人一个个移居海外,昔日热闹的大宅已人去楼空。考古人员表示,炯成楼成为文物保护单位和开发成旅游区,这座鲜为人知的豪宅有望焕发出昔日的辉煌。

(原载《羊城晚报》2002年3月16日、《南方都市报》2002年3月21日、《南方农村报》2006年11月25日、《广州日报》2008年5月27日、《江门画报》2002年4月13日)

 

 

 

恩平君堂有座旧豪宅

 

一座四层的旧豪宅,高高地耸立在著名侨乡恩平市君堂镇小江里村,远远望去犹如“鹤立鸡群”,它那雄伟壮观的气势和独特的建筑风韵,令人过目不忘(如图①)。这栋古宅曾是20世纪30年代当地最豪华的建筑,至今仍是小江里村最阔气的大宅。

据介绍,这座豪宅的建造者是当年新加坡矿业巨子岑干庭。岑干庭祖籍恩平县江洲小江里村。青年时因家穷,生活所迫,往广州做苦力。他与一位台山籍青年拍档做轿夫,以抬轿为生。后来那位台山籍青年往新加坡的父亲处帮打理橡胶园。岑干庭不久也去新加坡谋生。很有义气的台山籍朋友资助岑干庭开发橡胶园。岑干庭在种植橡胶树过程中,意外发现挖掘的树坎全是锡矿。于是他改行开发锡矿。经多年拼搏,终于发迹,成为新加坡的矿业巨子。

岑干庭发迹后,仍挂念着生养自己的故乡,决定在家乡建一座住宅,准备日后落叶归根。于是在新加坡请人设计好图纸,购买红毛泥,洋铁洋钉等材料,并将在橡胶园间种的坤甸树砍伐下来加工成楼梯扶手,桁木及梯级台板等建材,在新加坡雇船运回开平三埠,转运回故乡。于民国二十五年至二十六年,经过前后两年多,终于建成这座气势不凡的“洋楼”。大楼落成入伙之日,宴请四乡八里亲朋庆贺,热闹了数天。

豪宅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一、二、三层为典型的西洋建筑风格,外墙用红毛泥灰浆雕塑各种美观图案,各层前面建有阳台,栏杆以典雅豪华的琉璃柱筑成。阳台竖雕塑精致的罗马柱,三楼外面四个墙角各筑一个圆型“燕子窝”,“燕子窝”设小枪眼,为防盗贼之用。四楼则是典型的中国建筑样式阁亭,用青砖砌筑,琉璃碧瓦盖顶(如图②),二坡形状,四檐翘角,工艺精湛,古色古香。据说岑干庭特别叮嘱要在顶层建一个中国建筑风格的阁亭,以表示自己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但仍然是一个中国人。

豪宅旁边,还建了一座别墅,这是一座典型的西洋风格的建筑,前面顶端书“干庐”,阳台由罗马柱顶托,半圆形阳台体现了浓厚的西洋建筑特色。据说豪宅是为纪念勤劳贤淑的太太而建的。而“干庐”则是为纪念自己在异国奋斗而建(如图③)。

据悉,恩平市已计划将这栋旧豪宅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原载《广州日报》2005年10月13日、《江门日报》2005年9月26日)

 

一生戎马倥偬  屡立显赫战功

 

日前,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豪山村发现了清代末年福建、浙江、台湾挂印总兵、浙江水师提督张其光的一批文物古迹。这批文物古迹见证了张其光在保卫祖国抵抗侵略者的斗争中屡立战功、多次受朝廷嘉奖封赐的事迹。新会流传有“文有梁启超,武有张其光”的说法,可见张其光的历史功绩几可与梁启超齐名。

文物古迹深藏古村

在豪山村北面,有一座古建筑名叫“张将军家庙”(如图①)。这座古庙建于清朝光绪十年(1884年)。据介绍,该古庙是清朝光绪皇帝为表彰张其光英勇抗击侵略者立下显赫战功奖赏官银而建的。古庙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由前中后三进组成。前座门口有一花岗岩凿成的石匾额,刻有“张将军家庙”五个苍劲雄浑的大字,为清代光绪年间钦差大臣、广西巡抚钟熊祥手书。整座家庙具有晚清岭南建筑的风格,其驼峰、枕墩、外墙等都有十分精美的木雕和灰塑。家庙门口,当年放置一雄一雌两只石狮子,其造型形神兼备,雕工精致。20世纪50年代,这对石狮子被搬到了新会人民会堂门口,至今仍蹲在那里。

在豪山村小学,有一座年代更古老的祠堂。这是张其光的祖祠。祠堂左右立有两杆石华表,高8.8米,直径0.3米(如图②),华表有浮雕祥龙环绕,翩然欲飞;顶部端坐两只神态各异的石狮。在左侧的华表基座,竖着一块朝廷皇帝钦赐张其光为“振勇巴图鲁”的功名石碑(如图③),据专家考证,“巴图鲁”是清朝一种荣誉的封赠,为“勇士”之意;张氏祖祠前还竖立着一块堪称石雕工艺杰作的石厥。石厥精雕细琢着两只足踩绣球嬉戏的瑞狮,一对单腿独立的仙鹤,两位抱拳作揖的儒臣,四只拱托旭日的凤凰。石厥内书“圣旨  奉天诰命  臣张其光立”等字样(如图④)。据考证,这是皇帝对张其光赐爵和授官的诏令。

国难当头赴浙江

据悉,张其光虽是新会豪山村人,但他抗击外敌,为国立功的战场却在浙江、福建和台湾一带。据悉,远在浙江某地也有张将军家庙,亦是为纪念张其光所建。那里的民众尊称张其光为张将军,呼其大军为“张家军”。去年,豪山村的“张将军家庙”因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而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史料记载和张其光后人介绍,张其光字信千,号奎垣,生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他少时胸怀大志,尤爱习武,对兵法也很有研究。

清代咸丰八年(1858年),英法联军侵华。浙江一带海防军情危急,朝廷下令沿海急募兵士加强防卫。张其光面对国难当头,慷慨道:“大丈夫应报效国家!”他招集了200多名同乡青壮年,赴浙江从军于浙江水师。由于他有一身好武艺而受到重用,受浙江巡抚王有龄之命回广东招募“广艇”(广东战艇),急返浙江,与犯境之敌激战,终于大败入侵敌军。张其光作战英勇,表现出色,令“广艇”名声大振。他也受到朝廷嘉奖,升为参将,加副将衔。

保卫台湾抗倭寇

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年)闽浙总督李鹤年以张其光为难得的水师将才,向朝廷推荐他出任台湾总镇一职,为台湾挂印总兵官。次年,日本借口琉球船民遇害事件向清政府发难,企图侵占台湾。日本侵略者在台湾琅乔强行登陆,入侵台东的竹社、凤港、石门等地。为防守澎湖列岛,抗击日寇,张其光急派人到上海购买大炮10门,又亲赴广东南澳会同南澳镇总兵吴光亮招募广东官兵二千多名急赴台湾,加强战备。同时,张其光上书朝廷,提出“抚蕃开山”的建议,得朝廷钦准。他遂团结60多个蕃社,在凤山县射寨(今屏东县)至卑南长达214公里的台湾主要道路上设置碉堡,派屯营哨,大振军威。日军见台湾战备充足,各路海陆援军纷纷赶来,不敢轻举妄动,在迫使清政府赔偿50万两白银后于年底撤兵。

张其光在台湾抗日的功绩,大受朝廷称赞。皇上御赐其以水师提督之职,赏穿黄马褂。

镇守福建再立功

清代光绪六年(1880年)张其光调任福建省福宁镇总兵,代理浙江水师提督。其时,沙俄陈兵西北边境,威胁海防。张其光奉旨统领浙江水师和陆军,在沿海加筑炮台,招募士兵严防死守,他鼓励将士说:“我们只要上下一心抵抗外敌,敌人就无法侵占我一寸土地。”次年,中俄修改《伊犁条约》后,张其光调任浙江温州镇总兵官。

清代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法国侵略军攻打福建省马尾炮台,又进攻台湾、浙江,温州遂成为海防重镇。张其光积极备战,加强防卫。此后,浙江提督欧阳利见在镇海大败法国军队,收复失地,巩固了浙江的海防。

壮心不已咯血沙场

清代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张其光奉命总统海陆防务,出驻镇海,严密防守。其时,因前线战事频频失利,致辽沈、旅顺、威海等地相继失陷,一时谣言四起,军心动荡,当地人心惶惶,纷纷逃难到上海。张其光不为谣言所动摇,坚守海防,军令森严。百姓见张其光所部军队毫不动摇,斗志昂扬,民心得以安定。次年,中日议和,签订了《马关条约》。张其光及其军队受朝廷嘉奖,张其光得皇帝圣旨,诏令赐爵,授三品官。

清代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张其光亲临宝山阅兵,历时一个月,因劳累过度,感寒成疾,牵动旧伤,咯血数升,是年病逝,享年66岁。闽浙总督边玉泉上奏朝廷,陈述张其光的功绩,朝廷下旨照提督之例赐恤。

张其光一生戎马倥偬,屡立显赫战功,为民众所拥戴,为朝廷所赏识。光绪帝两次召见;皇太后五十大寿,值此给张其光在内的群臣予以嘉奖,时张其光母阮太夫人亦为九十大寿,同获皇帝御书“萱荫延芳”匾额及如意玉、蟒缎等物;皇太后六十大寿,再赐张其光御书“寿”字一方及大卷八丝缎二匹。这些珍贵文物,现均收藏于新会博物馆中。

(与林文斌合作、原载《南方农村报》2003年8月23日、《羊城晚报》2003年12月28日、《广州日报》2003年8月7日、《炎黄天地》2003年第4期,)

 

 

石山铭古的三个版本

(之一)平瑶乎?平贼乎?

 

恩平市大田镇石山(土名)脚下有一块刻于元朝至正十三年(1353年)的石刻,名为《大田峒摩崖平猺记》。

此石刻呈正方形,长宽均为1.6米,周界刻有云纹,全文762字,字体为正楷,苍劲有力。由于经历600多年风雨的剥蚀,部分字迹已模糊不清。对石刻的内容,近年曾引起学术争论。有人撰文认为:元朝至正年间恩平大田地区有盗贼行劫,杀戮无辜,居民深受其害,江南布政使(一说肇庆通判,恩平人)吴元良为稳定社会,带兵平息了贼乱。也有人撰文认为:如果是平息贼乱,石刻刻的应该是平贼,而不应是平瑶。

省考古专家、民族历史研究专家和恩平市文物工作者对元朝至正年间恩平的历史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对石刻的文字进行仔细的辨认和鉴定,最后证实此石刻记载的是元朝至正十三年吴元良奉命率兵在大田地区平息瑶乱的事实。石刻是当时的恩平儒学正郑文(?)所刻。专家们认为,此石刻真实记录了元朝统治者残酷镇压瑶胞的历史,是元朝统治者破坏民族团结的铁证。

此石刻是目前广东境内发现的唯一一块内容涉及民族斗争的石刻,故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图①为石刻,图②为中央电视台《千年珠玑》摄制组在拍摄专题片)

(原载《南方日报》1999年9月8日)

 

 

(之二)石 山 铭 古

 

“石山铭古”位于恩平市锦江河上游的大田镇石围口,曾是恩平八景之一。山上不仅奇石耸立,千姿百态,鬼斧神工,而且还有摩崖石刻,北帝石鼓等古迹,成为令人神往的旅游胜地(如右图)。每逢节日,游人如鲫,热闹异常。

该山的石头,其形成的传说出神入化。古时候,大田水口岗村有个地仙孔武德。他为了解决大田一带的旱灾,施法术把周围的石头驱赶到石围口,将锦江河拦腰堵截,引水灌溉两岸农田。但他的法术被洗衣的妊妇所破,致使拦河引水工程全功尽废。成千上万块石头堆积在石围口,变成了如今的石山。岁月流逝,到了元代至正年间,大田地区发生了一椿惊人事件:江南布政使(一说肇庆通判)吴元良奉旨对大田地区的少数民族进行“镇压”。事后,当时的恩平儒学正郑文将此事写成文字,在石山脚下的一块巨石上勒石刻字详细记载,名曰《大田峒摩崖平瑶记》,全文七百五十六字,于元代至正十三年(1353年)刻成,历六百余年风雨沧桑。它是研究恩平少数民族历史的宝贵资料,1989年定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相传明代嘉靖年间,忠臣海瑞因上疏批评朝政,得罪了皇帝,被贬到海南岛文昌县任职。他路经恩平时,特地到建于石山上的北帝庙参拜。北帝爷责怪海瑞身为朝廷官员,却足蹬牛皮靴,把一生劳碌为民耕种的牛践踏,成何体统?海瑞自省的同时,也责问北帝爷作为神灵,受人供奉,却剥牛皮蒙鼓,日日击之,良心何在?北帝爷被批驳得羞愧不已,将庙门口的牛皮鼓踢落锦江河边,变成了石鼓。令人称奇的是,笔者早年在石鼓上面连连顿足,果然可以听到如击鼓般“咚咚咚”的回音哩!

近日,笔者旧地重游。这里已今非昔比,多了绿色的景观。原来“石山铭古”正作为旅游区开发,在保护好原有的古迹外,还充分利用空间发展绿色的生态旅游项目,让游客体验一种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原载《江门画报》2000年10月28日、《江门日报》1999年12月10日)

 

(之三)石山摩崖:

铭刻古代四邑瑶民的悲壮

 

在恩平市北部大田镇一处土名叫石围口的地方,有一座小山名石山(如右图)。山上奇石耸立,嵯峨错叠。在半山腰中一块巨大的花岗岩的左下方,凿有一个正方形框框,长宽各为在1。6米,周边刻有云雷纹,框内刻有文字四十八行七百五十六个字。据广东省一位考古专家和民族研究学家介绍,这是一块古代的摩崖石刻,名为《大田峒摩崖平瑶记》。该石刻刻于元朝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距今巳经有六百五十四年。石刻内容记载的是元朝至正年间,江南布政使(一说肇庆通判,恩平人)吴元良奉朝廷之命疯狂镇压大田地区的瑶民的史实。这位考古学家表示,这是目前省内为数不多的反映古代统治阶级镇压少数民族情况的古代石刻,是元朝统治者破坏民族因结的铁证,它对研究民族历史有重要价值。这位专家说,这块石刻铭刻着六百多年前四邑(今五邑)等地区瑶族居民一段悲壮的历史故事。

早在宋朝年间,新会、台山、高(明)鹤(山)、恩平等地居住着大批瑶族居民。由于历代朝廷都视少数民族为蛮、贼、盗,不准他们与有汉人居住的地方为邻,迫使他们只得以山头为穴居。瑶民居住的地方被称为“山寨”,或称“瑶峒”、“瑶寨”,带有一种岐视的含意。

然而,瑶民居住于山头,却是如鱼得水,他们充分利用山头的有利条件,勤劳耕种,节俭过日。瑶民居住的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瑶民分为几种,深居深山少与汉人接触的被称为“高山瑶”或“生瑶”,吃完一山过一山居无定所的叫“过山瑶”,常与汉人友好往来的则叫“良瑶”、“平瑶”。虽然当时巳经是封建社会,但瑶民还是过着原始社会那种刀耕火种的生活。生产方式十分落后,在耕作上,他们砍光一片山头,放火一烧,用木棍或铁器钻个洞,把种子放下用脚一踏,不再回头管理,收获时有多少收多少。用瑶民的话讲这叫“挨车”。瑶民根据山地的特点,种植的是耐旱粗生作物如黄豆、黑豆、番薯、芋头和三角麦等,作为主要食物;还种植砂仁、藤、楠木,蓝、蕉等,拿这些植物来与汉人交易,换回食盐、布匹等生活用品。恩平市的考古人员曾经在恩平七星坑原始森林中发现了数十个蓝染缸,据鉴定和考证,正是元朝年间瑶民用蓝淀染衣服的遗物。这里的瑶民换回布匹制成衣服后,再用一种叫蓝淀的植物染成蓝色,用来穿着。

宋、元朝生活于四邑各地的瑶民,其语言、服饰、习俗、生活等与当地的汉人有很大的差异。由于瑶民还过着原始社会那种生活,加上受汉人岐视,因此造就了他们吃苦耐劳、勤劳勇敢的性格。他们出入带刀持弩,捕兽为食;暇则相聚,饮酒沉湎,击长鼓为乐;烧铁石烙足,故践踏荆棘而不受伤;烈日暴雨不戴笠,以蕉叶遮头;婚不论同姓,或赛于词,以歌相合,居住房屋以草木搭盖。他们饥饿时摘野果充饥。瑶族有自己的族语但无本民族的文字,即有音无字。在他们生活居住过的地方,至今仍留下以其音译出的地方名,例如恩平市的“大田”、“那吉”、“蓝田”、“蓝坑”“地古田”等等。

瑶民的穿着则“男编白雉插首,银环穿耳,银箍匝额,银环饰项,腕带银镤,多至二三双。女筅发以竹,复以花布,如鸟张翼状,衣腹背俱系唐宋铜钱为饰,裙用五色绒彩,织为文绣,短仅至膝。系钱于边幅,行则有声。”瑶民的婚俗,以歌相恋叫“踏歌堂”或“耍歌堂”、“挨歌堂”。瑶族最初严禁与汉人通婚,后来经过几百年的同化,这种习俗逐渐废除。

据广东民族研究学会专家梁廷坤先生介绍,恩平历史上有不少瑶民,但至今却无一个瑶民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朝政视瑶民为盗贼,采取“犁其巢穴,种类无遗”的灭族政策,对其实施军事征剿镇压。自元朝至明朝年间,封建统治者对包括恩平在内的四邑等地的瑶民进行军事征剿镇压有五次,招安三次。他们除了军事征剿镇压外,还重兵严守瑶民出入的路口,控制瑶民的活动。仅一个恩平境内就有十五个屯兵地方对付瑶民。

明朝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开平、恩平两县的瑶民陷入灭顶之灾。朝廷军队分两路,由开平的赤水,一路杀向恩平的白蒙迳,斩首三百余级;抄斩十三条村。血腥飞溅,惨不忍睹。

朝廷除了对瑶民实施惨无人道的征剿镇压外,对幸存者则实行“自首无罪”的政策。所谓自首,就是自愿加入汉族,不再承认为瑶族,不准穿瑶族服装,不准参加瑶族活动,不讲瑶族话,一切都按汉族规矩行事。同时对汉人也作出规定,汉人所需的生活用品、生产工具等,只能购买本族所卖的,并且不得转卖给瑶族人,否则按通匪论处。由于朝廷的高压强迫同化政策,迫使瑶民接受汉族同化,至明未年间,四邑各地的瑶族最终被汉族同化了。恩平从此就再也没有一个瑶民存在。恩平市大田镇石山的古代摩崖石刻,正是记录了这段悲壮的历史故事。

(原载《南方农村报》2007年5月10日)

 

恩平历史上的少数民族

 

恩平历史上曾经有瑶、畲、僚、僮等少数民族聚居,大约始于唐代中期,至明代末期消失。这除了有史料记载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佐证。

一、石刻:大田镇石山有一块刻于元代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的石刻,名为《大田峒摩崖平瑶记》,其内容主要记述通判吴元良“平定瑶乱”的概况。早在元代以前,大田地区聚居着瑶族人。当时的少数民族受到当地汉族人的歧视,因此在文字上通常把瑶字的“王”旁和僚字的“亻”旁写成“犭”旁,含有轻蔑及敌视的意思。

二、地名:考古资料显示,以那、古、吉、田等字为地名是少数民族的特点。本市用上述字为地名的村庄很多,单那吉镇就有那吉、那芬、那彪、那庄坑、那朗、那蓬、那西、古楼、地古田、古楼朗、田排;此外还有洪窖镇的蓝田、大田镇的大田,这些地名都明显有少数民族的特点。

三、葬俗:少数民族的葬俗与汉族葬俗有很大差别,特别是畲族,其葬俗是崖葬、石棺葬。大槐镇佛岭等村都曾挖出石棺,佛岭村挖出的石棺用于砌水渠埗头,那吉镇高塘村也曾挖出多具石棺。此外,清湾(今清湾综合场)一带都有崖葬遗迹。

四、风俗习惯:畲族是不吃狗肉的,据史料介绍,畲族把狗当成其祖宗,他们把狗供奉拜祭。清湾地区很多村庄的村民都不吃狗肉;沙湖镇南坑村、洪窖镇园山村等,至今仍保留有石狗。

《大田峒摩崖平瑶记》石刻记载了这样的历史事实:由于瑶民“扰乱乡民”、“盗贼猖獗”,通判吴元良(今沙湖镇上凯岗村人)奉旨对瑶民进行“平息”(实际是镇压——作者注)。瑶民为保全自己,有的受招安,有的被杀害,有的改姓换名隐居深山,有的与汉族人通婚。明末以后,恩平的少数民族逐渐与汉族同化了。

(原载《恩平报》1994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