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玉菡末代皇帝:叶锦明:论金岳霖的形上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2 02:08:40
                                                           论金岳霖的形上学发布时间:2007-12-14 10:19   阅读:107

叶锦明

  引言

在金岳霖先生的四部论着之中,以《逻辑》和《知识论》最为人所悉知,至于《论道》和《罗素哲学》则较少为人所提及。从学术成就看来,金岳霖既是把现代逻辑引介到中国的主要代表人物 ,亦是中国哲学界知识论领域的开拓者, 因此《逻辑》和《知识论》两书最为人所悉知,自然是理所当然的。至于《罗素哲学》一书,由于书中对罗素哲学思想的批评,掺杂了非学术的政治成分, 难以以此书来评定金岳霖的学术成就,因而往往被置于边缘的位置,那是有其学术的考虑的。至于《论道》一书相对较受忽略,其中原因,也许与此书的内容结构和论析方法有关。

按照金岳霖的说法,《论道》一书的内容是对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道,进行分析,其研究性质属于形上学的范围。 全书约有 16万字,除绪论外,共分八章,每章再分成多个条目,每个条目一般均有核心的概念或论题作为分析的对象, 而且条目与条目间的思想互相连贯。这种写作结构与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 ( Tractatus Logico- Philosophicus )十分相似, 只是《逻辑哲学论》的结构要比《论道》更为细致复杂。冯友兰就形容《论道》一书「结构很奇特」、「是用逻辑学的形式写的」。

对于这部已经出版了超过 60年的著作,一直以来都是正面评价多,而负面评价少。例如冯友兰称许《论道》构作了「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 ;贺麟亦评《论道》「是一本最有独创性的玄学著作」。 胡伟希亦说:「这本表面上晦涩难读的著作却是一部立意宏远、体大思精的奇书,其中原创性的思想尤多。」 在芸芸评说之中,以杨国荣先生的评价最为尖锐。杨氏认为「金岳霖试图建立一个新的玄学 (元学)体系,但内在的理论困难却使他未能达到企望的目标。事实又一次表明,在实证主义的基础上重建形而上学,是很难成功的。」 他的评价能否成立呢?本文以下将分两部分,深入讨论这个问题。藉着对这个问题的厘清和分析,可以有助于我们对《论道》的理论性质增加了解,此将有助于我们对《论道》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评杨国荣的评价

《论道》一书是金岳霖在形上学方面的主要著作,他自言这是他比较满意的作品。 不过,杨国荣认为金岳霖要「在实证主义的基础上重建形而上学,是很难成功的。」

杨国荣将金岳霖称为「中国近代新实在论的重镇」,而新实在论则被杨氏列为实证主义思潮的另一分支。杨氏认为「实证主义的影响,使金岳霖自觉地追求一种形式化的玄学体系。」

对于将金岳霖的哲学划入实证主义思潮的一个分支,王中江认为值得商榷。他的主要理由是:不管老实证主义抑或新实证主义,它们都强调反对形上学的共同立场,但金岳霖却致力去建立形上学。这一点可以用来证明金岳霖的哲学并不属于实证主义。至于论者如果将重视经验现象和事实作为实证主义的主要特征,那么即使可以将金岳霖的哲学划入实证主义,那亦只会是一种笼统浮泛意义下的实证主义,而这种实证主义与经验主义就没有什么太大分别了。

王中江的理据清晰有力,由此看来,杨国荣要将金岳霖的哲学划入实证主义思潮的一个分支,是不妥当的。虽然将金岳霖的哲学视为实证主义思潮未能成立,但杨国荣对金岳霖的批评还是须要细心分析的。

杨氏的批评主要有两点:第一,超逻辑的存在境界 (道、太极)与形式化的逻辑构造如何统一?这是难题之一。第二,金岳霖在某种意义上所追求的是一种形式化(逻辑化)的形而上学,正是这一点,使其体系与冯友兰的新理学一样蕴含着难以克服的理论困难。这是难题之二。

对于第一点的批评,我们首先须要厘清「超逻辑的存在境界」到底是指什么意思。杨国荣在其批评中曾说:「金岳霖以道为统一原理,并以太极规定道。道作为真善美的统一,作为至如的存在境界,无疑已超出了逻辑之域。……实证主义的影响,使金岳霖自觉地追求一种形式化的玄学体系;对传统哲学理智上的认同与情感上的依恋,又使金氏始终难以放弃形而上的终极关怀。那末,超逻辑的存在境界 (道、太极)与形式化的逻辑构造如何统一?」

前已论及,杨氏认为「实证主义的影响,使金岳霖自觉地追求一种形式化的玄学体系」这种讲法末能成立。至于所谓「超逻辑的存在境界」的说法,则有概念混淆的毛病。兹分析如下。

金岳霖在《论道》之中,确实以「无极」、「太极」等观念来解释「道」。金岳霖说:「道无终,无终底极为太极。」 (八?一三)他亦说:「太极为至,就其为至而言之,太极至真,至善,至美,至如。」(八?一六)又说:「无极而太极是为道。」(八?二二)按照中国哲学传统,至真,至善,至美等概念,有时候会被理解为境界或存在境界,因此,我们似乎可以把金岳霖所说的「道」了解为一种「存在境界」,但何谓一种「超逻辑的存在境界」呢?

根据杨国荣所说:「道作为真善美的统一,作为至如的存在境界,无疑已超出了逻辑之域。」那么依此思路,所谓「超逻辑的存在境界」,大概是指道是超出了逻辑之域的存在境界。但是,为何道作为至存在境界就会超出了逻辑之域的呢?

如果由于道是一种境界,而境界往往是一种存在的状态,这种存在状态既非推论 (inference),亦非论证(argument),自然不在逻辑范围之内;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冰雹作为物理现象是超出了逻辑之域、疼痛作为感觉经验也超出了逻辑之域的。因为冰雹是一种物理的状态,这种物理状态既非推论(inference),亦非论证(argument),自然不在逻辑范围之内。同样地,疼痛是一种个体经验,这种个体经验既非推论(inference),亦非论证(argument),自然也不在逻辑范围之内了。然而,以这样的解释来批评金岳霖的形上学,就会犯了概念混淆的毛病。因为即使道作为存在境界不在逻辑范围之内;但「关于道的陈述」却仍可纳入逻辑范围之内的。

我们只要仔细考察金岳霖在《论道》之中所做的工作,不难发现他是对「道」这个观念作缜密的概念分析 (conceptual analysis)。他以「式」和「能」来规范「道」的内涵意义,进而分析「式」和「能」的逻辑关系,例如他说:「无无能的式,无无式的能……『无能的式』与『无式的能』都是矛盾,矛盾就是不可能。」(一?七)因此,书中论及了关于道、能、式等概念的各种性质,分析其中是否具有逻辑上的涵蕴关系,或者有否出现逻辑上的不一致性等等,这些都是逻辑范围以内的工作。

由于杨氏以为「道的本身作为存在境界」不在逻辑范围之内,因而「关于道的陈述」也不在逻辑范围之内,所以才会产生所谓「超逻辑的存在境界与形式化的逻辑构造如何统一?」的问题。一旦廓清其说法根本混淆了「道的本身」与「道的说法」这两个不同的概念,那么我们就可以了解,金岳霖的形上学以分析「道」的意义为其核心工作,其理论则采取形式化的逻辑结构,两者是可以互相融贯的。

  描述性形上学

对于第二点的批评,我们须要清楚的是,为什么追求形式化 (逻辑化)的形而上学,就会使体系蕴含着难以克服的理论困难呢?杨国荣的解释是:「作为其玄学体系基石的能、可能、式,基本上表现为一些逻辑的设定。可是逻辑的本体如何过渡到现实的世界?超时空的逻辑规定如何转化为时空中的存在?……金岳霖试图以若干逻辑命题的构造来解释存在,看来并未能如愿。」

杨氏认为在金岳霖的形上体系之中,能、式等观念都是一些逻辑的设定,而描述这些逻辑设定的命题并未能解释现实世界的形成,正因如此,《论道》这种逻辑化的形上体系即存在着理论的困难。问题是为什么一种形上体系必须解释现实世界的形成呢?

在西方的形上体系之中,斯宾诺沙的形上学是十分著名的。他在《伦理学》一书中便建构了一个以几何学的形式来陈构的形上学。其中,几何学的形式只是他追寻知识的方法,其内容则旨在系统地探究「上帝」这个形上学或神学概念。然而,在这个形上体系之中,斯宾诺沙并没有通过「上帝」这个概念去解释现实世界的形成,但他的形上学仍备受推崇。 由此可见,一个形上体系的价值或重要之处,并不在于它能否解释现实世界的形成。

其实,按照现代西方形上学的区分方法,形上学的工作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对一些基本范畴 (basic categories)或概念,例如存有(being)、本体(substance)等作出厘清、分析的工作;第二种是通过提出新的范畴或概念来建构形上体系。这两种形上学的性质不同,但各有其重要性。史特劳逊(P. F. Strawson)就将第一种形上学称为描述性形上学 (descriptive metaphysics),而第二种形上学则称为修正性形上学(revisionary metaphysics)。

描述性形上学的主要工作是,描述和分析一些日常语言中的基本范畴,藉此增加我们对世界的实际结构 (actual structure)的了解。史特劳逊特别指出,描述性形上学与逻辑分析或概念分析的目的也许没有不同,但它们的范围(scope)和普遍性(generality)则完全不同。至于修正性形上学,其主要目的是对世界结构的提供一种更好的解释(articulation)。虽然在西方形上学家之中,我们不一定能找到一个纯粹从事描述性形上学或纯粹从事修正性形上学的形上学家。但是大概来说,笛卡儿、莱布尼兹和柏克莱都属于修正性的形上学家;pppppppppppppppppppp

综观《论道》一书的八章,金岳霖以中国哲学最崇高概念的道作为分析对象,以逻辑分析和语言分析作为工具,将形成世界万物的本原分析为「式」和「能」。换句话说,《论道》将式、能定为世界最基本的成分,任何个体的形成、存在都离不开它们。这种「逻辑化的形上学」的工作是在于描述现实世界形成的逻辑根据,至于解释「逻辑的本体是如何过渡到现实的世界?」这个问题,并非它的目的所在。杨国荣假定了《论道》须要在其系统中解决「逻辑的本体是如何过渡到现实的世界?」这个问题,那只是一种不当预设,事实上并未指出《论道》的理论困难。

(作者单位: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

论金岳霖的形上学

叶锦明

中文摘要

金岳霖先生的形上学思想,主要见于他在1940年出版的《论道》一书。对于这部已经出版了超过60年的著作,一直以来都是正面评价多,而负面评价少。本文将集中考察杨国荣先生在《从严复到金岳霖──实证论与中国哲学》一书中所提出的批评,分析其理据能否成立;同时,藉着剖析有关的批评,我们将会指出金岳霖的形上学思想,当属于一种描述性的形上学。

英文摘要

On Tao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Jin Yuelin, which has been published for more than 60 years. This book constructs a logical framework of the conception of Tao, which has received many supportive comments and appraisals among contemporary scholars. In this paper, we will examine a severe criticism from Yang Guorong who has published his criticism in a book, namely From Yin Fu to Jin Yuelin Positivism and Chinese Philosophy . By analyzing the criticism, two points will be mentioned. First, we argue that the arguments of Yang are either obscure or unsound. Second, we borrow the concept of descriptive metaphysics from Peter Strawson to analyze the nature of Jin's metaphysics.

此評語見周禮全主編,《邏輯百科辭典》,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4 年,第 234 頁。

此評語見胡軍著,《道與真──金岳霖哲學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第 15 頁。

根據胡軍的看法,金岳霖在 50 年代之後,他對羅素哲學思想的批評基本上己經脫離了學術的立場,他的批評充滿着濃厚的意識形態色彩。詳見胡軍著,《道與真──金岳霖哲學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第 433-441 頁。

見金岳霖學術基金會學術委員會編,《金岳霖文集》,第二卷,甘肅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第 156 頁。本文以下引用《論道》一書之章節,即來自《金岳霖文集》第 142-336 頁。

其中亦有例外,第一?一、一?六、一?一九、三?三、三?六、三?一九、四?一六、七?一O等 8 條,就只有論題而沒有對論題作出分析注解。

對於此書獨特的結構,胡偉希說:「《論道》一書分為 8 章,……就書的結構說,與《老子》一書相似,是從各個方面對『道』的意義的闡釋和發揮。」胡氏之說未免不妥,若以對『道』的意義的闡釋和發揮作為兩書在內容上的共通點則可,視之為兩書在結構上的共通點則不當。見胡偉希著,《金岳霖哲學思想》,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第 71 頁。

馮友蘭著,《中國現代哲學史》,香港中華書局, 1992 年,第 181 頁。

同上,第 201 頁。

賀麟著,《五十年來的中國哲學》,遼寧教育出版社, 1989 年,第 29-30 頁。

胡偉希著,《金岳霖哲學思想》,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第 46 頁。

楊國榮著,《從嚴復到金岳霖──實証論與中國哲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第 126-7 頁。

劉培育主編,《金岳霖的回憶與回憶金岳霖》,增補本,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第 59 頁。

楊國榮著,《從嚴復到金岳霖──實証論與中國哲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第 115-6 頁。

同上,第 126 頁。

王中江著,《理性與浪漫――金岳霖的生活及其哲學》,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第 256-260 頁。

楊國榮著,《從嚴復到金岳霖──實証論與中國哲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第 126 頁。

同上。

C.f. D. J. O'Connor ed., A Critical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 The Free Press, 1964, pp.187-203.

描述性形上學與修正性形上學的區分由 P. F. Strawson 提出,詳見其所著的 Individuals 。此書是描述性形上學的現代著作,此書的副題是 “An Essay in Descriptive Metaphysics” 。 C.f. P. F. Strawson, Individuals , London: Methuen & Co., Ltd., 19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