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太妃传肉是哪一章:论未来高层建筑的利与弊_作者: 青青子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6 17:32:27

       十八世纪末的产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发展与经济的繁荣,大工业兴起使人口集中到城市中来,造成用地紧张,地价上涨,城市范围逐步扩大仍感局促,为了在较小的土地范围内建造更多的建筑面积,建筑物不得不向高层发展——这是高层发展的最根本原因。所以说,高层建筑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高层只有在城市的滋润下才能较快地蓬勃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依赖高层的支持!
       什么是高层建筑呢?
       超过一定高度和层数的多层建筑。中国自1982年起规定超过10层的住宅建筑和超过24米高的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1972年国际高层建筑会议将高层建筑分为4类:第一类为9~16层(最高50米),第二类为17~25层(最高75米),第三类为26~40层(最高100米),第四类为40层以上(高于100米)。公元前280年古埃及人建造了高100多米的亚历山大港灯塔。523年在中国河南登封县建成高40米嵩岳寺塔。现代高层建筑兴起于美国,1883年在芝加哥建起第一幢高11层的保险公司大楼,1931年在纽约建成高102层的帝国大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了世界范围的高层建筑繁荣时期。1970~1974年建成的美国芝加哥西尔斯大厦,约443米高。高层建筑可节约城市用地,缩短公用设施和市政管网的开发周期,从而减少市政投资,加快城市建设。
      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或建筑高度超过24m(不包含单层主体建筑超过24m的体育馆、会堂、剧院等)的公共建筑。
       资料显示,进入90年代以后,“高层建筑热”移师东南亚,随着该地区经济的迅速崛起,一幢幢摩天大楼(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迅速挺立于经济充分发展的核心城市。中国的北京、上海、深圳无一例外,人们对摩天大楼的利与弊有了种种思考……
       高层建筑承担着城市的高级偶像的作用。高层建筑有提供天际线视觉趣味的独特的城市设计机会,能够创造壮丽的天际线,而在街道层上却以人的尺度行事。建筑物的顶部一般服务于天际线,衬在天空上的形状是高层建筑“联系于无限”之点,是塔楼的一个特色。没有天际线的摩天楼大概就像空间里一大堆不引人注目的体快。像高度发达的纽约和弹丸之地的香港都是由高楼大厦堆砌起来的,且看这两大城市的天际线,错落有致的城市建筑,间中穿插的塔楼,为城市的天空勾画了优美的轮廓,线条生动活泼、色彩缤纷多变。城市的天际线只是一维的立面边线为主的轮廓线,可正如一幅艺术摄影,照片是单向面的,可它反映的是三维的城市空间,以及整个城市风貌的特点。也就是说,三维城市空间的布局,不仅仅是功能性的问题,也有个审美意向在内——对建筑风貌的选择与城市风貌的构建。城市天际轮廓线,是城市规划宏观把握中必不可少的参照,也是一座城市的文化与美学的体现。
       其外,未来高层建筑最明显的一个优势就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节约了土地资源。另外,从景观角度上来讲,也有利于城市景观的丰富,从以前的多层建筑到错落有致的高层建筑,体现了现代城市的发展和城市轮廓线的凸现。同时,对于居住在高层的人而言,能有一个良好的视野,而且通风和日照条件好。

       如果大量高层住宅过多过密地发展,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高层建筑过密随之引发的连锁效应便是对城市交通压力的增加,对人流车流的疏导的不利;在提倡改善人居环境、倡导和谐自然的当今,建筑密度过密引起的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住在高层里面,人与人之间缺乏互相交流,容易使人产生一种生活在“钢筋水泥城市森林”的感觉。同时在有些地区的高层会形成“热岛效应”,影响城市的物理环境。
       由于其相对体量和高度,高层建筑对城市已有的周围环境及尺度影响甚大。不论是独立的或是混入在城市环境里,建筑物的体量越大,影响也就越大。不断增大尺度的高层建筑的空前激增已引起环境条件不断的恶化,因而变成城市生活质量的祸害。高层建筑插入到城市环境中,这些大都市里深谷剥夺了城市居民的光线、日照、和自然通风,对城市街区及其周围小气候环境的造成很大影响。诸如在阳光照到街面上的主要几个小时以内,高层建筑可能投下的阴影。这些阴影可能极大地改变着该区域的性质,影响着小气候以及遮断视景。塔楼也可能在底部造成强力的下行风和不舒服的旋风,那是很令人讨厌的。还有这些大型建筑项目的能耗过大,如空调、取暖和照明等需要较大的能量供应,从而产生大量的热量,改变了城市原有的热平衡关系,加剧了城市的热岛现象,恶化了市民的生存环境。
       对此,原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北京长安街沿线整治办公室主任赵知敬提出了一个很好的例证。他说,就拿此次美国因恐怖事件倒塌的世贸中心来说,他曾经跟世贸中心的业主讨论过有关的问题。业主认为,纽约世贸中心并不实用,实际上只需建60-70层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建110层,造价很高,因为城市土地并没有这么紧张,周围不少住房还是平房。除此之外,世贸中心存在很多弊病:电梯到60层以上需要换乘,交通运输不方便,并且中间的电梯井等设备部份占的面积很大,大楼的有效利用面积小。由于风的作用,大楼的晃动幅度大,对里面的人都有些影响。安全、消防问题也很难解决。大楼集中了5万人上班,地面交通流量很大,还有停车场等问题。所以纽约世贸中心缺乏实际的使用价值已成不争的事实
       比如,广州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在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过程中,也得到了一定的成效,而广州的摩天楼也是一座座的从地拔起。高层建筑数量及其分布的随机性是由土地开发成本、土地开发机制以及土地开发调控机制等诸多因素造成的。
       广州的近代城市建设正是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在处置古代与近代、中国与西方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理念的矛盾过程中,迈开了近代化的步伐,体现了较强的自主性。出现了将西方古典建筑中的券廊等形式与岭南的气候特点相结合演变成"骑楼"建筑。在荔湾区的上下九和北京路等的商业道路都变成了骑楼街,所以为了不破坏城市的景观,不太适宜建高层,保护这种已存的文化气息。
       而大量的写字楼和住宅高层都集中在天河区,广州最高的建筑中信大楼就位于城市中轴线上,然后许多的高层就沿着城市道理两边布置而成,不过地段的优越,规划的不周详,使得高层的体量和高层之间的间距还有城市的道路的比例有些失调,造成了高层高密度的状况。就拿天河的龙口东到龙口西这段路,两列高层肩并肩的排在道路边,抬头看见的也是建筑,人在里面感觉被建筑紧紧的包围着。自然风只能在道路两端穿进来,夏天里建筑和汽车产生大量的热量,影响行人的安全和舒适性。
       广州人口密度十分大,需要大量的住宅建筑才能满足人口的居住问题,于是相应的在广州各区都涌现的许许多多的高层搂盘,并呈现由市中心向周边扩展的趋势。但是住宅的功能不是简单的解决居住的问题,还要符合人的生活要求,必须有质的保证。广州存在很多的搂盘由于经济和起其他因素的制约,大部分是一梯多户,单位住宅的通风很采光都不是很理想,小区面积小,这种高层高密度的住宅只会让都市人感到城市节奏的紧张。我个人不喜欢高层住宅的环境,住得越高,与地面环境就越远,心理上没有安全感,每个单元的家庭就在方盒子里与周围间隔出来了,不利于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沟通。
       作为国内的大城市,广州的高层数量是多,但是有特色,可以代表广州的高层却没有,从城市上空望下去,是或密集或稀疏、屋顶平平的高层,中信是可以让人们聚焦的建筑物,可是大家都知道中信的优势只是它比其它高层更加高耸而已,结构造型和材料上都没有特别之处,加上其不人性化的广场设计,是城市规划的一个失败作品。广州需要一栋能代表广州城市风貌的标志性高层建筑,它可以带来城市地位、形象、实力的提升。双塔是广州百年一遇。在我看来,也许是千年一遇,空前绝后,500米以上,广州有一两栋标志性高层建筑,在发展势头上讲更有推动力!
       高层建筑影响一座城市环境的平衡,集中注意高层建筑对环境质量的责任,对城市及周围的影响,这和建筑本身的功能方案一样,对设计者都是根本的问题。高层建筑设计必须用协调其形声的方法以尝试保持最少的环境干扰性。高层建筑是城市的主要建筑大厦,创造着城市引人注意的轮廓线,它们限定着创造城市活动场所的公共空间,为城市中人们的活动提供布景。
       高层建筑是城市空间的元素,优秀的高层建筑并不是排斥城市空间的明星建筑而是能一个创造人性的场所,又融入文脉的关系,不去破坏城市空间的和谐。优秀的高层建筑要考虑使用者的需要,以城市的公众利益为追求的目标。我们必须在高层和城市的发展中取得平衡,才能创造出更好的城市景观和适合人们生活的环境,才能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理健康地发展下去
       不能不提一下的是,高层建筑的发展也能影响到现有城市的历史遗产。发展必须保证将不会危及地方的环境品质、原有的街道生活模式和亚文化群、原有的市景和风景。如果城市的传统结构就是由一群低层店铺组成,并成为城市个性特色的话,那么新的高层建筑体量就应该与原有建筑的尺度相调和,并考虑将其保留、维护和改造利用等问题。历史风貌保护区和文物单位是一个城市发展的见证,城市的建设要沿着其历史的脚步进行可持续的发展,离开了历史,那将是一座没有内涵、没有底蕴的城市。
       既然,未来高层建筑有这么多好处,同时也有这么多不利因素,我们该怎样去面对高层建筑这一发展趋势呢?全国设计大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张开济已届90岁高龄,他分析说,要区别对待超高层建筑的办公与住宅类型,国内攀比是错误的。现在盛行的板式小高层没错,但盖太高就不对了。超高层建筑在国际上已不是趋势,尤其不应建高层住宅,他表示反对高层建筑上的“力争上游”。钱七虎院士指出:飞机是人类文明及科技文明之产物,作为“动能弹头”其撞楼的危险程度无法抵御。要认识到,高层及超高层仅仅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在知识经济及信息时代社会中,高楼林立已不应是理想的城市模式了。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未来城市也要到地下去。何镜堂院士认为,对超高层建筑先要有一个准确定义,对其发展也要“两分法”,超高层建筑具有明显优点的同时,也带来了突出的缺陷。虽然我们不能因为有了“9 11”事件就不再搞超高层建筑了,但北京发展高层的机理不同于上海、广州、香港。何院士特别强调,超高层建筑的选址十分重要,它不应建在政治中心、文物古迹中心及军事中心等。彭一刚院士也指出,科技进展到今天,人类仍然有愿望要摆脱地球之引力,超高层建筑应适度发展,不可成风,有些地区明明没必要且不合理,偏偏还要上马,经济有后患,又背上安全的“包袱”。他认为要强化超高层建筑的专家评审,对超高层不鼓励、不提倡、不支持。钱建民研究员从超高层建筑的安全性视角作了分析,他首先认为,要从城市总体规划的视角上去考虑超高层建筑发展,真争一个世界第一又能怎样呢?安全性会不会也是第一呢?他通过全风险的分析强调对超高层建筑要限制数量王光远院士从超高层建筑立项的科学决策过程角度发表了见解。他主张要论证超高层建筑建设的灾害最小损失期望值及效益最优值,强化全寿命周期分析,不仅决策者、开发商不应拍脑袋,评审专家也不应拍脑袋,要量化。
       张锦秋院士指出,建筑师要聆听相关专家的意见,在整个超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结构、机电专业作用巨大。不是因为有了“9 11”事件才关注超高层建筑该不该发展,现在的关键在于应全面研究并评估超高层建筑的利弊。“9 11”事件给了国人研究的机遇。我们应抓紧做的是要强化招投标的科学决策。张院士建议要加大正确宣传力度。国家与城市需要标志性建筑,但这是多方面的,而绝非仅仅超高层建筑一种。中国应组成专家代表团赴美国调查“9 11”事件;要从城市规划的新视角去研究超高层建筑。国外是高层与低层有严格区划,不是“遍地开花”,这是对国内规划界的挑战。戴复东院士的视点很新,他认为超高层建筑的利与弊不该因为有“9 11”事件才谈,对此他强调了需要与可能的哲学观。超高层建筑的发展证明,其发展始终与财力相关,有了钱,要表明身份,要争第一,于是乎便竞相攀高。北京2008年奥运会也是机遇,但必须科学论证,明确了需要与可能性后再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何广乾认为,20世纪是混凝土为主的建筑,而21世纪钢结构大有取代之势,这种“时尚”要科学分析,对钢结构本身的作用也要通过“9 11”事件吸取教训。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程懋指出:超高层建筑美国早有定义,他重申了三个观点:一是中国人均土地远低于美国,中国城市化路程要走新加坡之路,北京同华盛顿无法相比(华盛顿仅80万人口),盖高层建筑是不可回避的现实。二是应该建一些超高层建筑,不宜用攀比这个词,要用竞争。三是钢结构怕火,而混凝土材料也怕火,要通过研究使用更恰当的建筑材料。全国设计大师何玉如强调,要正确看待“9 11”事件后的超高层建筑发展。其一,必须克服盲目攀比的心理,消除各级管理者的虚荣心,尤其是中小城市。其二,行政领导需作宏观控制,规划与方案设计都要审查。其三,立项建设前要认真地研究超高层建筑的各专业技术,我们尚缺少专门的研究专题。建设部科技委副主任陈为邦教授也谈了三个观点。一是国内有些领导追求高层,认为只有高层建筑才是现代化,“我要第一”的思想到处泛滥。“9 11”事件后,全国超高层“热”应降温了,故不可以认为高层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而超高层就是国际大都市的象征。二是中国的城市规划并不追求高层,但屡战屡败的现实证明,城市规划并未受到普遍关注。三是要借“9 11”事件广泛开展一些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科普教育,讲一讲何为CBD,如何营建超高层的后期保障。全国设计大师崔恺说:“9 11”事件使世贸中心倒塌,从各种意义上讲都是给了21世纪一闷棍,它要求我们去思考,高新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麻烦,所以研讨高层建筑就不要到技术以外去寻找对策,如超高层建筑如何做才能防止灾害的发生及扩大呢?讨论北京的CBD也不能仅从技术上去寻求对策,要更多地更深入地去考虑防灾的安全度有把握吗?超高层建筑的欠经济性不是最大的困惑,可安全防灾的把握却是头等大事,我认为国内对此基本上缺乏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