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丽君男友真多:太原:最古老的都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5:21:05

杜甫《赠卫八处士》诗云: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我们读历史,后人看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

——题记

上:长达2500年的时间想象

 

写作此文前,我有过一阵长长的犹疑。

此前我舞文弄墨十余年,自觉激情澎湃,有时甚至疯狂沉迷,但写来写去,都是个人的小天地,这种文字渐渐为人所诟病了,我仍不思悔改。直到最近一两年,因为年岁渐长,生活安定,那种颠沛流离的情状略有改观,我的笔才不自觉地慢了下来。这种慢,是狂欢的思维有了约束,也是放荡的习性开始归正,尽管起初时我的意识尚未分明,但久而久之,我终于明白了这种改变之于我,其实多么重要。也许它将是我一生写作中的分水岭。

不过文章之事,究竟算不得经天纬地之业,不管我们自己如何敝帚自珍,它终归也只在纸上流布,这种显在的事实,常常促使我平淡地看待自己多年的执著。最近沉浸于史籍,这种感觉分外鲜明。

为了写作这一篇文字,我搜罗了身边能找到的所有书籍。连续十余日不分晨昏的阅读,如同一场饕餮盛宴,我沉浸于其中,几乎不可自拔。这差不多是近三四年来最为忘我的一次。为了使这种美好的时光延续下去,我想出种种办法推却生活中的其他俗务,甚至忘却了此番读书的初衷,把提笔写作的日子一推再推。

随着阅读的深入,愈感自己的无知和鲁钝,我无法把这些简短的时光再行分解,简直使我产生怨恨。那些纸上风云,虽不可尽信,但即使其中透出冰山一角,也足以使人警醒而喟叹了。我数番把自己这些日子的读史称作补课,这不是一堂短期内可以结束的短训,而简直是一堂贯通2500年的大课,其中虽然脉络分明,但到底旁逸斜出,多所疑问,我是因为胆怯,才不敢贸然行事。

这期间,终于得以和太原市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范世康部长一番长谈,蒙其释疑解惑,受益匪浅。而此文形成的直接动因,便也始于此次交谈,其中许多观点,来自于范世康部长的多年心得和总结,笔者不敢掠美,在此充当一个记录者罢了。

其实此前,已经多次聆听范部长讲话,谈及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每每激情难抑,言语滔滔,直如大江流水一般;受其感染,笔者对这座拥有2500年悠久历史的古城产生写作兴趣。但苦于时机未到,遂迟延至今。这次机会来临,终使心愿得偿。

农历二月月末,太原的气候返暖,且日甚一日,给人的感觉竟是春天成了一个不甚突出的季候,初夏眨眼便到了。我坐在向阳的书桌前,开始写作这篇与老太原有关的长文。

将太原称之为老,实属理所当然,国内可以与之比肩的城市只寥寥几座。贾平凹先生写西安,喜忧参半地说: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的东西在汉唐。此语当然不新鲜,因为天下人都晓得。但是,如果我们为老太原作传,这句话仍可引为前言。因为太原一地与汉唐,渊源深厚。谈论中国封建王朝的两大盛世,晋阳城实在是个关键,对此,范世康部长有一段精妙的论述,这个留待后面详谈。

古晋阳为今太原市的前身,在我国历史上负有盛名。它不仅“东带名关,北逼强胡”,是地处险要的“中西北门”,而且“年谷独熟,人庶多资”,是十足的繁华富庶之地。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晋阳城就已经初具规模且名声大振。其营造时间,根据《左传》中的记载推断,最晚应在公元前497年。因为就在这一年秋,身为晋国六卿之一的赵简子为避祸乱来到了晋阳城。这是史书中关于晋阳城的最早记录,以此为标志,我们现在生活的这座城市才找到了它的起点。

而岁月漫漫,这已是2500多年前的旧事了。一座诞生于古老时代里的时光之城,历经沧海云烟,世事变幻,其间光辉荣耀,战乱纷争,均不可胜数。在不同场合,听范世康部长细数太原2500年城市史,总有如此感觉:一段太原城史,简直可以配合泱泱华夏历史细读,其中,乱世有乱世的教训,治世有治世的启迪。朝代更迭,城头变换大王旗,给国家民族带来深重灾难,太原一地,涌现出多少志士仁人,可歌又可泣,及至国家平稳,四海晏清,太原人安定生息,又为中华文明积聚了多少不可复制的艺术宝物。此地人文荟萃,2500年绵绵不绝,如有神气贯通;有形的实物和无形的文化遗产交相辉映,宛如历史星空中灿烂烟花。公元2003年,太原隆重举办了建城2500年庆典活动,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驻华使节、国内外友好城市代表、世界经济500强代表以及各界专家学者云集于此,太原人向他们展示的不仅仅是绚烂多姿的历史库藏,更有他们骨子里相沿至今的自信。

范世康部长讲话很有特色,语气淳厚而绵长,同样藏不住的是骨子里的自信。他讲得有趣,我们听得着迷,一座老城,足以引发万千思绪。目前的年轻一代,早已生疏了过去,对太原城的往昔几乎一无所知。其实稍微了解一点太原历史的人,都会惊异于这片土地的非凡与凝重。如今太原之所以被誉为“历史文化名城”,原因多多,但早在2500年前,它的生命力便已经巍然发端,却是最基本的史实。目前从全国来讲,一座连续不断地传承了2500年历史的古城微乎其微,在世界上也是少数。仅仅这一点,就足以让我们深感自豪。如果再作横向比,太原在各个时期举足轻重的历史表现,同全国任何一座城市相较都毫不逊色。《隋书》记录:“太原山川重复,实一都之会。”前前后后曾经有九个王朝在此建立国都、陪都,累计300余年,时间跨度近1400年,几乎与晋阳城的存在相始终。这种历史地位和作用,是包括我国七大古都在内的都城所不可替代的。

幽幽都会,煌煌史实,虽千言万语尚不及道出一二,何况仓促间一篇粗浅文字?在此我们只能删繁就简。

历史上的晋阳,最早为“战国七雄”之一赵国的都城。如果从赵简子时代算起,这一段都城史累计为七十五年。当时人称,“晋阳者,赵之柱国也。”“言其于国,如室有柱”。到了公元前423年,赵国将首都迁至中牟(今河南鹤壁),晋阳为赵氏国都的历史遂告终结。但其柱石地位却没有因此而丧失,它依然是赵国西部的中心城市,是北伐三胡、西抗强秦的前哨阵地。

据典籍记载,早期的晋阳城规模并不大。“城高四丈,周回四里”,为一正方形城堡。始建者董安于,为赵简子家臣。

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蒙骜攻取赵国三十七城,次年,在晋阳初置太原郡,太原始为行政区域。

西汉初,刘恒治代(时雁门、太原两郡为代国,都城设在晋阳),“龙潜”十七年,得到晋阳一方水土滋养,所以继位后注重休养生息,从而天下大治。“文景之治”实肇兴于此。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设十三州刺史部,晋阳是并州刺史部,从此,晋阳、太原、并州实为一地之三名。

到了南北朝时期,晋阳城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了北方各民族交往、融合的中心地区,它融合了自春秋战国以来北方各民族文化的精华,不仅是北方军事要塞,而且也是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之一。这种地位的奠定,使汉族政权重新统一北方成为可能。“晋阳誓师,托起煌煌盛唐”,它为唐王朝的建立和鼎盛,起了奠基作用,因此唐太宗李世民曾说:“太原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河东殷实,京邑所资。”到五代十国,干戈四起纷争不息,历史的重头戏再次围绕晋阳展开,后唐、后晋、后汉、北汉的统治者,无不凭借雄踞于此而登上皇帝位。

细细推究,这片土地上确有大历史,这不是哪一个人说的。我在读太原这些老故事的时候,常有触目惊心之感,每每掩卷深思,总能看到历史深处那晃荡的影像。这些人与事过去千百年,多数已变得不甚清晰,史书上的说法也各有判断,有时不尽相同。但所有这些,都不影响我爱上这座城市。那种爱与痛,都无比深切。

如今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老一辈人或许还知道它昔日的辉煌,那古老的晋阳城,是曾经被誉为“天府之国”的。晋阳既为军事重镇,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对晋阳城的修筑。先是西晋刘琨时,在董安于所筑城池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完工后“城高四丈,周二十七里”,其后,北齐、北周、隋三代对晋阳城的修筑,都在此范围内。北魏末年,高欢在此建起了大丞相府和宏伟高大的晋阳宫。到其子北齐文宣帝高洋时代,晋阳城内经济发达,城池壮美,河渠纵横,绿树成荫,一派南国风景。诗人们登高吟唱,把并州比作苏州:“并州汾上阁,登临似吴阊。贯郭河通路,绕村水逼乡。城槐临枉渚,巷市接飞梁。莫论江湖思,南人正断肠。”似乎是眨眼工夫,1400多年过去了,这诗中美景,却仍在撩拨着我们的感觉神经。

稍后,北齐后主高纬在晋阳古城中建成大明宫,幼主高恒在晋阳修十二院。隋文帝时又在高欢所筑的晋阳宫外构筑新城和仓城,从而形成了城里有城、城外有城的格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并州为大唐的龙兴之地,李渊父子甚至包括女皇帝武则天都对晋阳城倾注了不少心血,因此到唐朝中期,晋阳成为一座规模宏伟的巨大城池,当时称之为“内三城、外三城”。35岁的李白来到这里,盛赞晋阳“天王三京,北都其一……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雄藩踞镇,非贤莫居”。当是时,“都城周四十二里,东西长十二里,南北八里半,城门二十四座”,东、中、西三城跨汾相连,堪称“北国奇观”。在后世人满怀深情的描述中,大唐北都晋阳城雍容华贵,如水墨画图让人回味无尽:

“百丈化城楼,君登最上头。九霄回栈路,八到视并州——遥想当年,诗人登高远眺,赞叹晋阳城何其壮丽:广阔的晋阳盆地上,西山苍松滴翠,绿树掩映,红墙碧瓦的寺庙内,梵钟阵阵敲响,清澈的汾河水由北向南奔流而去,宽阔的河面上几座大桥横跨东西,桥两端城堞相依,将东西两城连在一起,宛如一座水上连城。东岸,是风光旖旎的太原县城;西岸,是宏伟壮美的晋阳城。晋水通过智伯渠从唐叔虞祠向北注入南、西、北三面宽达40米的护城河中。河面上游船舶点点,来往于晋阳城和叔虞祠之间。罗城、羊马城、瓮城等拱卫城外;大明宫城、新城、仓城三座宫城呈‘品’字形坐落城中;宣光殿、仁寿殿、大明殿、飞云楼、汾上阁、德阳堂等钩心斗角,富丽堂皇。城门上楼阁高耸,城内里坊规正,数百座佛寺道观,分布在各个里坊之内,数万名僧尼道士来往于宫廷阊闾,传经布道……”

唐朝这一段,确实是晋阳城的极盛时期。经过千余年的建设,整座城市的军防体系更加健全,商业文化高度发达,晋阳俨然与长安、洛阳等地并驾齐驱,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大都市。

可惜到了宋朝初年,晋阳城遭到彻底焚毁。北宋立朝,出于“惩创五季,而矫唐末之失策”的考虑,下令摧毁一部分鞭长莫及的州郡城池,以防地方割据势力凭借险固与中央对抗。素称蜀道之险的西川路所辖二十九个州郡中,就有二十五个的城墙与护城河被夷为平地。此后,宋太宗赵光义又下令摧毁统万城,令城中百姓尽数迁出,使名扬一时的夏都沦为废墟。在这种形势下,“山川险固,城垒高深,致使奸臣贼子违天拒命”又为“龙脉”所系的晋阳城自然“在劫难逃”。公元979年,赵光义攻克太原、平定北汉后,便下诏焚城。次年,又壅汾水、晋水淹灌晋阳城。

至此,这座起初为赵氏所建的古城,最后又毁于赵氏之手。

但形势的发展,并不以统治者的意志为转移。晋阳城被毁后,宋朝北部门户大开,失去了抵抗辽国南进的屏障。因此不到三年时间,宋朝地方政府又在晋阳城北不远的唐明镇兴建了新的太原城,晋阳与太原遂一脉相承,为我国历史悠久之文化名城,是一座持续发展已长达2500年之久的大都市。

都市之名赋予太原,可谓名副其实。太原人不应妄自菲薄。

宋初所建太原城一开始主要是出于军事上的考虑。这座城市并不大,城周十里又二百七十步,分内、外二城,为四门、三街、二十七坊。城中还建起了钟楼和鼓楼,故晋阳城著名的北齐十二院、唐代巨刹法相寺及一些商号、匠户等,先后得到恢复与重建。其后随着边事日紧和经济恢复,太原的地位逐渐提升,短短数十年,便又发展成当时最繁荣的都市之一。特别是陈尧佐自天圣三年(1025年)任并州知州以来,为治汾河水患,在汾河以东、太原城以西,筑五里防水堤一道,在湖畔植种柳树数万株,取名为“柳溪”,又于堤上建凌云高阁,名为“彤霞阁”,此后屡经修筑增造新景,太原面貌因此大幅改观。我们完全可以想象,绿影婆娑的柳堤不亚西湖苏堤,而碧波荡漾的城西水系酷似江南胜地,那一度中断的美丽风光,又重新在这片土地上宛然出现,所以当时民谚称“锦绣太原城”,殊非过誉。

无怪乎,北宋词人沈唐会于此时留下千古绝唱:“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

此后约千年间,太原城还将经历几度修缮。如明初为防鞑靼,曾在宋代所筑旧城的基础上向东、南、北三个方向扩展,城墙夯土,外以砖石砌成,环以大壕。这次扩建以后,太原城周回二十四里,虽仍不及唐时晋阳城的赫赫威仪,却比宋朝太原城,规模扩大了一倍。至明嘉靖年间,因为年深日久,城池已显颓废残破,于是再度修葺,仅费时两月便告竣。新加固的太原城,共开八门,都极其宏伟,四面城墙高三丈五尺,厚二丈,环城壕沟深达三丈。城之四隅有四座高大的角楼,沿城有敌台三十二座,九十二座小楼近万个垛口。这时的太原城,位列“九边重镇”之首,规模不在北京之下,是中国北方数一数二的大城市。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世贞来到太原,曾惊叹道:“太原城甚壮丽,二十五睥睨作一楼,神京所不如也。”

清朝建立后,太原城的规制与明代相差无几,却屡经天灾劫难。先有一场大火,后有两次水患,使这座古城,经受了极其严峻的考验。

民国十年(1921年),新置太原市自治行政公所,是为“市”级建制的雏形。民国十六年(1927年),新置太原市,属山西省辖。

1949年4月,太原解放后,太原的城市建设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以上我们匆匆走笔,将太原城的历史粗粗拉拉地梳理一遍。如你所见,这座城市早在唐朝的时候,就已经很不年轻了,此后沧桑阅尽,至今愈加古老。面对历史,我们多少年里都茫然、失重、不知所云,我们坐视不理甚至粗蛮无知,凡此种种,都使我们在终究醒悟过来的时候羞愧得抬不起头来。多少年里,我们谈论都市,言必称北京、上海、深圳,孰不知30多年前,深圳只是个小小的渔村,150多年前,上海只是江苏省松江县的华亭镇,所以深圳代表的仅仅是现代中国,影印的是一部改革开放的历史,而上海则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缩影。至于我们伟大的首都北京城,真正作为一个大中国的首都是从辽金时期开始的,距今1000年左右,故而有“千年中国看北京”之说。如果要追寻中华民族古老的源头,上海、深圳只是一张空白的纸页,上面连一点墨渍都没有留下。如果要谈论作为都市的历史,我们如何可以将眼前这座太原城轻易地绕过去?

插入几句闲话。先前初听范世康部长讲太原都市史,虽能感觉其言辞凿凿,但心内辗转,一时难以悦服。常常想起一个说法,“历史,有时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有时是一本肆意涂抹的糊涂账。”我们如何断定那些历史中没有肆意涂抹,没有夸饰,没有虚假?于是怀疑,继而使劲地辩驳,继而就是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直至我面对了厚达数尺的书籍资料,直至我从历史的故纸堆里钩沉,找到了可以与之讲述相对证的连篇累牍的文字,直至我将岁月的浮土拭去,那些旧时光景,渐渐露出其真正的内核……我方始确信:就在我们生息的这片土地上,曾经酝酿着怎样的神奇!

如此说来,明末王世贞的惊叹该是多么真实的表白。多少年后,当我们观察这座城市,那旧年的遗迹依然处处可见。有时候,那寂寞的物体会发出声音,如黄钟大吕,同古人的声音融为一体,共同注入我们心灵的深层。我们总是在前人走过的路途上茫然地回头,那隐没的一切成为我们怀念的全部理由。但我们无法去往遥远的古代,所以,“在未知的面前,我们往往只得停步”。这种难以掩饰的感慨,弥漫于我写作此文的始终。我来到太原七年了,但对于这座老城的认识,却如同盲人摸象。我曾经久久地停留于它的某一个局部,也曾经一次次地搬迁,在我的生命中,与这座城市的缘分,可谓不浅,也许我该做的,不只是写一篇长文。我真的该为它写一部书了。

突然想起范世康部长的几句话来。“2500多年的建城史,是我们写不完的一部书,演不完的一台大戏。这些丰厚的文化资源,是太原的,也不仅仅是太原的,它是全国的,乃至是全人类的。”这层意思,几个月前已经记录在心。此刻重温,感慨尤深。

中:记载大历史的辨证之城      

  □闫文盛

2500年前,董安于领命所筑的晋阳城,我们习惯上称之为“晋阳古城”或“古晋阳城”。它的遗址,经考古工作者实地勘察,确认是今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村西面的古城旧址,当地群众叫做“内城”。又因北齐后帝在此修建了大明宫,所以后世也称这里为“大明城”。

晋阳城现在不复存在了,但从历史的册页间,我们屡屡看到它散发出夺目的异彩。心向往之而不能见之,这是怎样的一种遗憾?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学学关于时间的辩证法吧,也许这中间才有真理。

如前所述,最早的晋阳城并不大,方圆四里,呈方形。我们核算一下可知,面积为0.25平方千米。和现在一个小村落的规模差不多。

然而,历史却在这里埋下重要的伏笔。

“没有赵鞅来到晋阳城,很难说就有三家分晋,没有三家分晋,中国社会未必就能很快地转向封建制,所以晋阳不仅是三家分晋的策源地,还是中国社会制度变革的一个策源地。”

也许,历史总是从一些细微的局部开始的。

如此讲来,古晋阳,当是一座记载着大历史的辨证之城。

我们读历史,常常看到作者将一些人事一笔带过,一可能是写书之人对此了无兴趣,二是史料不足,无法演绎。但将那些偶尔流露的片言只语连缀起来,仍然是一部可堪一观的宏文巨著。

我们不妨从“太原”一词先行谈起。“太原”的提法,最早见于《诗经》,此后的先秦典籍多有记载,但不专指今日的太原地区,而是泛指汾河中下游一带的广阔平原。夏商西周直到春秋中叶之前,太原地区还是戎狄部落游牧之所。晋国始祖叔虞和他的儿子燮父,都亲自涉足于此,与当地土著和睦相处,使这片荒芜之地逐步得以开发。此地土壤肥厚,水源充足,因此禾苗长得茂盛,“禾生双穗”,周公大为惊叹,曾作《嘉禾》诗篇加以赞颂。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戎狄民族隔霍山和中原的诸侯国晋国相对峙,时战时和。直到晋平公十七年(前541年),和晋国修好三十多年的北戎无终部,撕毁和约,联合其他诸戎群狄,结集太原盆地,准备大举进犯晋国。晋国卿大夫中行穆子率师讨伐,“败无终及群狄于大原(太原)”,彻底打败了戎狄势力,占领了太原盆地。当年太原地区纳入晋国版图。

赵简子生活的年代,已为春秋末期,当时晋公室力量衰微,晋国政权,旁落于范、中行、赵、魏、韩、智六卿之手。六卿争权,赵简子认为必须有自己的割据地,所以命家臣董安于在自己的食邑建造了晋阳城。至于赵简子为什么会选晋阳筑城,应该有多方面原因。其一,此地地处太原盆地北缘,政治地理环境十分优越,而且距晋国国都数百里,一旦发生战乱,便可以此为立足据点,南制诸卿,北伐诸戎。其二,太原盆地四面环山,中间低平,汾河从北缘山区流入盆地,贯中而过,汾河所带泥沙淤积,在盆地内形成多级型冲击扇平原,而晋水之阳位于多级冲击扇高阜处,地势平坦,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是理想的城建之所。其三,赵氏家族久有养马、御车、打猎的传统,至西周末年,周幽王无道,赵氏去周如晋,做了晋国的卿大夫,逐渐成为从事农业的氏族,但畜牧驭马的技能一直保留下来。太原盆地周围布满了茂密的森林,大型野生动物出没其间,山麓的丘陵地带是广阔的草原,食草动物十分繁多。这样的地理环境,正与赵国氏族传统的经济特点相吻合。

以上种种,属于先天因素,另外还有一个后天因素不可忽视。春秋时期,我国城建理论已经成熟,尤其是在城址的选择、城墙的构建、城内建筑的布局、城市的给排水设计等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管子》对此有精辟论述:“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大川之上……因天材,就地利。”而当时的晋国,十分富有城建经验,且非常重视河流对城市的排污净化作用。董安于是城建方面的专家,其家“世治晋阳”,因此对太原盆地的地形谙熟于胸。在接受了筑城任务后,经过精心勘察设计,最后将晋阳城建在悬瓮山麓、晋泽岸畔的汾、晋两水交汇之锐角内,显然是考虑了利用河流湖泊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的因素。

此处所提晋泽,为古代太原盆地北缘一大型湖泊,方圆二十余里,因位于晋水与汾水交汇处而得名。

根据史书记载,新建的晋阳城采用夯土版筑法筑成城墙,高厚而坚实。这是一种先进的筑墙技术,当时除周王城和一些大的都市外,并不普遍使用。

晋阳城内建有高大巍峨的宫殿,“公宫之室,皆以炼铜为柱质”,宫墙则由狄蒿苫楚等山木围成。董安于之所以这样做,显系考虑到了将来可能发生的战事,一旦城池被围,烽烟骤起,这些材料皆可利用。铜柱可回炉重新铸造,制为刀戟兵器,狄蒿苫楚等山木拆取出来便可用做弓矢箭杆。

当时的悬瓮山下,有丰富的铜矿资源,太原盆地北缘又是当时手工业荟萃之地,春秋时期手工业以冶铜为最,所有这些都为董安于建造晋阳城提供了很好的条件。1988年,太原市南郊金胜村出土了大型春秋墓葬,其中有青铜、黄金、玉石、骨器、陶器、蚌器等六大类3100多件,而7件青铜器鼎尤为精美。考古专家认定大墓年代为春秋末期公元前475——前425年之间,有人更认为此即赵简子陵墓。

我们现在当然无法断定董安于领命筑城的始末了,就是创制的准确时间,因为古籍没有详细记载,也只能推断为公元前497年之前。董安于生年不知,卒于公元前496年春。这与前面提到的赵简子避乱来到晋阳城,相隔不到半年的时间。

公元497年,晋国内部矛盾骤然升级。赵氏家族内部、六卿之间以及六卿与晋公室之间以新建的晋阳城为导火索,爆发了一场明争暗斗的闹剧,赵简子被范、中行氏所逼,带兵退守晋阳。

事情的原委很简单。三年前,赵简子伐卫时,曾获得卫国进贡的奴隶500家,当时置于邯郸,交本家人赵午管治。现在晋阳城初建,急需扩充人烟,便欲将500卫贡迁回。赵午本已允诺,但回去后遭到父兄反对。赵简子一怒之下将赵午囚禁在晋阳,继而斩杀,由此引发赵午之子赵稷起兵反叛,欲伐赵简子。赵简子奏明晋君,然后派出将领围邯郸。六卿中的范氏、中行氏因与赵午有姻亲关系,但与赵简子不睦,趁此机会便出兵攻打赵简子在晋国都绛的官邸。幸好董安于事先得知消息,告之于简子。赵简子奔晋阳,范氏、中行氏随后即至。战事便在此拉开。

就在晋阳被围之时,晋国六卿中的其它三卿智氏、魏氏和韩氏出于各自的利益权衡,集体出面请晋定公同意出兵攻伐范、中行氏,但首战失败。此时的范氏和中行氏利令智昏,竟然公开反叛晋国,结果引来举国声讨,二氏惨败,逃往朝歌(今河南淇县)。这次纷争以赵简子的胜利而告结束。

晋阳首战后,在魏、韩的请求下,赵简子被晋定公从晋阳召回绛,重新执政,并与诸卿盟于公室。此后七、八年间,他以晋阳为据点,打败了范氏、中行氏,逐步掌握了晋国实权。《史记》中说,“赵名晋卿,实专晋权”。

董安于确实有大功于赵氏一族。

晋阳城建成后,董安于担任了晋阳的第一任行政长官,但时间不长。老谋深算的智文子荀跞有意要削弱赵氏势力,除其左膀右臂,遂把范、中行氏起兵作乱的责任,委过于董安于。为顾全大局,董安于自杀身亡,用自己的牺牲为赵氏换来一段时期的安宁。赵简子将安于牌位供于赵氏宗祠,以享陪祀。

以此观之,晋阳城是带着创制者的鲜血进入史册的。董安于身后,被推为“晋阳之父”。

回溯太原城2500年历史的起点,董安于是绝不可以轻易绕过去的人物。据说他出身于史官世家,为晋国著名太史董狐的后代。董狐被孔子誉为“古之良史”。良好的家学渊源,为董安于的一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青少年时期,他秉笔事赵氏,才华闻于列国。及壮,成为赵简子的股肱之臣,任司马,职掌军政,备受信赖。

古人活得认真。董安于死得其所。观其人德行生平,应该是能名垂青史的人物。可惜史书中对他的记载并不很多。对于精彩的人生,我们总是想多看几眼。典籍中还有一些零星片段,让我们得以一窥这位晋国名臣的风采。一次,董安于因作战有功,赵简子奖赏他,他辞而不受,说:“打仗是件很凶险的事情,人就像发狂一样。我因为‘发狂’受赏,还不如逃掉。”相传董安于治晋阳时,以忠信为本,推行奉公守法的政策,令行禁止。

他身后留下的晋阳城,为赵氏定国发挥了莫大作用。

卿室倾轧的故事远远没有完结。晋阳城建成四十多年后,剩余的晋国四卿在这里展开一场殊死激战。以此战为肇始,三家分晋的序幕被拉开了。

因为见证三家分晋,晋阳城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这仅仅是它的第一个节点,”谈及这一段历史,范世康部长如数家珍,并深深感慨。

缓缓运动着的古代,还有许多老故事将在这片土地上逐次上演。

董安于之后,继任者是尹铎。此人本来就是董安于的下属,政治见解和行事方式继承于安于又有进一步的发挥。他们在政治思想上重视法制又显然深受儒家仁民爱物观点的影响,在治理晋阳上,两人都收到了刚柔相济的效果。比较而言,董安于严于执法,尹铎则重于恤民。

尹铎在即将赴任之时,请示赵简子如何治理晋阳:“以为茧丝乎?抑为保障乎?”意思是要把晋阳治理成一个聚敛大量赋税的基地,还是要治理成一个坚固的堡垒呢?赵简子的回答是后者。尹铎上任后,便采取一系列爱惜民力、体恤民苦的政治措施,“民优而税少”,使百姓生活得以很大改善。

尹铎此人,处事有主见,敢于坚持。任晋阳宰之初,赵简子曾命他将抵抗范氏、中行氏时所构建的军事堡垒全部拆除,以免来晋阳时,看见堡垒如见仇敌。尹铎到任后,非但没有照做,反而把战争中损坏的堡垒加以修补,对一些低矮的工事进行增高,可谓用心良苦。赵简子再到晋阳,见此情景怒不可遏,认为是为仇敌张目而辱主,发誓必先杀尹铎而后入城。幸亏有正直的大臣进谏,赵简子才转怒为喜,并当即赏赐了尹铎。

董安于和尹铎的故事,只是一个引子,但它为后来晋阳之战赵氏胜出提供了一个源头。

赵简子病逝后,传位至幼子赵无恤(赵襄子)。其时,晋国政权由智伯执掌。智伯此人,凶狠、多谋,又有雄心大欲。为进一步扩张势力,吞并其余三卿,他使出了“食果去皮”之计,借口与南方越国争霸,要求三家各献地百里。魏、韩畏惧他,都同意了,赵襄子却断然拒绝。

赵襄子与智伯,本有嫌隙。

说起来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了。当时,智伯领晋军伐郑,襄子随同参战。郑军势弱,交战不久便退回城内。智伯与诸将饮酒,渐醉,便依仗权势以酒灌赵襄子,并出言不逊,连襄子部下都觉得受辱。襄子本欲还以颜色,想了想,终于还是忍住了。但心头不快,由此对智伯怀恨。

智伯向赵氏索地未成,恼怒之下便胁迫魏、韩两家向赵襄子发动进攻。智氏势猛,赵襄子只能避其锋芒,将这些人引诱到对自己有利的地方作战。他想起父亲遗训“晋国有难,而无以尹铎为少,无以晋阳为远,必以为归”,遂“奔保晋阳”。三家联军尾随其后,将晋阳城团团包围。晋阳之战爆发。

这场战争打得艰苦卓绝,持续了三年。之所以能坚持这么久,一赖董安于筑城之功。晋阳“城郭之完、府库足用、仓廪实”,确是一座坚强的军事堡垒。二赖尹铎恤民之功,他以宽厚治政,使晋阳百姓拥戴赵氏,又增筑壁垒,广积粮草,为战争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智伯见攻城无望,便引城西之晋水灌城。他在晋水源头挖渠引水,然后在晋阳城外围环城筑坝,再把水引入城墙和坝之间,围灌晋阳。在军事史上,此为我国以水攻城之首例。尤其是围灌这种形式,为后来宋初赵匡胤攻晋阳所效仿。

晋阳城后来岌岌可危。水势越来越高,“城不浸者三版”,眼看就要漫到城墙了。幸好,城内还比较团结,“民无叛意”。但情势继续恶化。城内潮湿不堪,居民“巢居而处”,财食将尽,士卒病羸。

百姓开始易子而食……

智伯见城破在即,难掩骄狂之心,在韩、魏面前妄言:“以前不知水可以亡人之国,如今看来河水不可依仗,临河也会速亡啊。”此语一出,韩氏、魏氏听出了弦外之音。

当时韩氏平阳、魏氏安邑都临河,智伯敲山震虎,二人怎可不防?

所以,关键时刻,是智伯帮了赵襄子的大忙。后来韩、魏反水,皆因虑祸及己,内心早已起了摇动。

而赵氏家臣张孟谈,实在也是一个有智计和胆识之人。他半夜潜入韩、魏营中,以一番入情入理的分析说动二人,使其倒戈。三家商定共击智氏。到了约定之期,智氏守堤之吏被杀死,茫茫大水反淹智营。智军因此救水而乱。韩、魏两翼而击之,赵军出城正面反攻。大厦既倾,智伯三面受敌,溃不成军。

智伯仓皇奔走龙山,被赵襄子伏兵所擒。赵襄子深恨智伯,对其相当残忍。《吕氏春秋》说:“断其头以为觞。”《说苑》:“漆其首以为饮器。”意思都差不多。

还有的说,赵襄子命人把智伯头颅淘空风干后,涂以油漆,作为便溺之器。这就有些辱之过甚。

晋阳之战是春秋战国时期持续时间较长、规模较大、较为惨烈的一次战争,古人在论及东周五百年的战争时,唯推晋阳、长平两役。《帝王世纪》说:“晋阳之围,悬釜而炊;长平之战,血流漂卤。”

在中国古代史上,晋阳之战是不可忽略的大事件,有学者认为,此战为春秋战国的分界线。战后赵以晋阳为都,占据晋国北部;韩以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为都,占据晋国的中部;魏为安邑(今山西运城市东)为都,据有晋国的南部。至此,天下莫强的晋国走到了尽头。先是晋国领土被赵、魏、韩三国瓜分,晋公室只有绛和曲沃两地,成了三家的附庸。晋幽公要反朝三氏之君,君臣之分倒置。到公元前403年,也就是晋四卿晋阳之战五十年后,周天子正式册封赵、韩、魏为诸侯,“三家分晋”最后完成。当年称霸神州的晋国,退化为一个听命于三晋的弹丸小国,而赵、韩、魏则成为完全独立的日益强盛的诸侯大国。

中国历史正是以“三家分晋”作为一座标志性的界碑,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最后促成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社会转型和跨越。

下:一座古城的成全之路

 □闫文盛

理清一座古城的本真面目绝非易事。

掐指算算,半月时间已然在书桌前飞逝,若将收集资料的过程包含在内,则倏忽间将近一月光景。日头升起,照亮了窗台前的一切物事,然后就忽忽西沉,这其间省略了过程。我以同样的姿势在电脑前坐着,除却吃饭、午休和短暂的外出,这些天里,几乎再没有做其他任何事情。盯电脑久了,眼睛备觉生涩,视力似又呈下降趋势。在我的写作生涯中,这差不多是仅见的一次。想起先前写小说时,一日可达万言,就其创作速度,自不能同日而语。终是如此谨慎,这篇文字仍然留下遗憾重重,或曰:如果确有机会写就一本书,则其中缺漏,当可一一补过。以一本书而论,当能超越单篇文字的容量吧?

相对于这座老城,我们可做的事情实在太多。

讲过了几句多余的话,现在言归正传。经过前面的铺排,我们对太原城沧海桑田的变迁应有了大略的了解,但这种粗糙的概说,也带来一个小小的麻烦。此后我们若重复前面的讲述,显然已无必要,因此这庞大的空间似乎已经缩小。在此,我们先将纷繁复杂的历史进一步理顺,然后再拣最为紧要处放大细观。

按照范世康部长的分析,可以将太原城2500年的历史划分为三大段。第一段,从春秋造城到宋初晋阳城毁为止的大约1500年,这段历史,史学家已有基本定论:先有晋阳,后有汉唐。第二段,为宋元明清共计900余年的起承转合。第三段,辛亥革命以来的不足100年。这是一种粗分法,如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切分,则古晋阳时代又蕴纳了四个节点:晋阳城发端期为其一,其核心为晋阳之战直接导致“三家分晋”,因为有这段历史,晋阳城具备了“不亚于古罗马遗址”的价值;至西汉,又有刘恒治代,此其二;北朝时,高氏父子盘踞晋阳,称雄北方,太原因此被称为“霸府”,此其三;隋唐之际,先有杨广被封晋王,出镇太原,后有李唐基业发迹于此,此其四。后来的1000年中,还有几个亮点:其一,北宋年间,一段抗辽传奇,为我们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杨家将故事;其二,元朝时期,因较少文字狱,杂剧兴盛,山西剧作家很多,太原遂成为其活动中心之一;其三,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晋商崛起,太原不仅是九边重镇,而且是晋商之都。总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座古城都有不俗的表现。现在我们谈论特色文化名城,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热情高涨,各界专家致力多多,但所有的观点都立足于太原2500年的史实,离开历史谈太原,则如同一汪江水涨离了河道,四处漫漶而不知其所终。范世康部长总结前人所见,在此基础上融会多年思考,因而将历史种种,都归入自己的思维系统,最终形成了源流;每见其任意挥洒,笔者感佩之余,始知一切发挥皆来自于此。笔者前谓受益颇深,并不单指知识面的拓展,更在于其述说时的神采带来触动。文章一道,与说话略同,虽讲究布局谨严,更贵在汪洋恣肆,若刻板行文,则死气沉沉,何来风采可言?

我常常想,一座老城,之所以成就无限风光,是由数不清的元素构成的,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俗,无论离开哪个环节,都会显得偏颇而不完整。譬如太原古城,虽然大略分析,前1500年中以政治、军事方面的元素占据主导,尤其是南北朝至五代十国,此地帝王频出,故有“龙城”之誉,后1000年中情形有变,政治上的优势较前期有所减弱,唯军事、文化、商业各有千秋;但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不排除这样的假想:如果没有扎实的经济基础,没有代代相继的百姓生息,则晋阳无异一座孤城、死城,那2500年的跌宕风云则为虚幻,所有往事皆成空谈。蛮荒之地是不可能有历史的。事实也确实如此。太原盆地属胡汉交汇之地,夏商西周时期,虽然是游牧民族活动区域,但因为受中原农业文化影响,早已变牧为耕,逐渐向半耕半牧发展。进入春秋时期,生产力飞速发展,铁犁铧的使用和用牛耕田,使大量的荒田被开垦。春秋中叶以后,晋国疆域扩展到了太原盆地,诸卿势力纷至沓来,在此划分势力范围,开垦私田,发展农业。春秋末叶,代表新兴地主势力的晋国“六卿”,更是将太原盆地作为他们的试验田,改百步为亩的旧田制为一百六十至二百四十步一亩的新田制,在此基础上又废除旧税制,实行按亩征收作物的新税制,且亩大税轻,宽恤民力,大大促进了太原地区的发展。赵氏立国,盆地内农牧二重经济兼相发展,渔猎并举,手工业发达。战国中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乃为后世民族大融合之发端。至后世,晋阳被称之为“四战之地,攻守之场”,所以天下一旦有事,则首当其冲,成为前沿阵地。晋阳一地,民风剽悍,不畏强权,所以才有一次次震烁古今的晋阳保卫战。笔者阅读晋阳古城历经的战乱,既心醉神迷,又不免感叹唏嘘。试想以章回体书写一本晋阳战争史,融以现代小说技法,则无论是三家分晋、西晋刘琨守城,还是北朝纷争,甚至五代十国走马灯似的晋阳争夺战,无不可圈可点,定能引人入胜。而以晋阳文化为轴心,远有刺客豫让的故事,唐代有都城文化和诗词文化,宋朝有杨家将故事,晚近有令我们骄傲的傅山老先生……无怪乎,范世康部长会大声疾呼:“太原人应该识宝,再不能身在宝中不识宝了!”

限于篇幅,我们无法将所有的故事一一展开了,而要在纷繁复杂的元素中理出几根线条,或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想那些研究地方史的专家,积数十年之功方有所得,笔者旬月之间浏览十数本书,实则囫囵吞枣,何敢班门弄斧?但前番有交代,此文受范世康部长启发而成,其浓墨重彩处,有此出处。譬如,范部长曾言:“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何人所创?是刘恒治代而后开创的。刘恒治代一十七年,回到长安之后开创‘文景之治’,也就是四十多年,是先有‘文景之治’,后才有汉武大帝。李唐王朝创造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号称大唐盛世,四方朝拜,极度开放,天王三京,长安是西京,洛阳是东京,我们晋阳是北京。李唐王朝是如何起家,又如何治国,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从何而来?所以史家已经做了个定论:先有晋阳,后有汉唐。”为何在茫茫2500年中单表这两桩事,聪明的读者已经看出端倪。晋阳城之所以地位尊崇,跟汉、唐两朝有莫大关系。

先说刘恒治代。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西汉政权。汉承秦制,实行诸侯与郡县并行制。次年,以太原郡三十一县建韩国,以韩王信为王,晋阳为都城,以防匈奴南下。公元前196年,以韩国地改置代国,封皇子刘恒为代王,仍以晋阳为都。关于这段历史,史料不多,但百姓口口相传,留下不少传说。山西境内较知名的娘娘滩的故事就来自民间野史。话说当年,刘恒被封为代王时年只七岁,其母薄后为躲避都城里的是是非非,随儿子一同来到晋阳。时隔不久,汉高祖刘邦驾崩。为防吕后使人迫害,薄后和几位随从沿汾河官道北上,历尽艰辛,终于抵达黄河边的一个小岛。此岛位于今河曲县北,是一个河中之洲。岛上绿树成荫,芳草萋萋。2004年秋,笔者到河曲采访,专程去过那里,当时还散落着不多的几户人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让人想起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境。薄后在这里住的时间大约不短,后来此岛因她设名,现在岛上还有娘娘庙,是当地百姓专为祭祀她所建。据说薄后宽仁,对刘恒的性情当有很大影响。因史无记载,此事也只能靠猜测罢了。但刘恒在晋阳时,轻徭薄赋,发展农业,边境安宁,社会稳定,却是史实。当年汉朝初立,高祖连年征战,致使民生凋敝,百姓困顿。刘恒为代王,了解到民间疾苦,分析百姓日子过不好的原因有二,一是法律太苛,二是赋税徭役太重。及至后来返长安,继位为汉文帝后,便一改刘邦和吕后时期的做法,政治上奉行黄老之术,无为而治,经济上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重视鳏寡疾苦,对百姓宽恤仁慈。他奖励农耕,并两次颁诏减赋税,此外,还废除了严酷的刑法,减轻了徭役。

由于晋阳城乃刘恒的起家之所,所以文帝在位期间,不忘故地,常常给予太原特殊照顾。公元前177年,匈奴南侵,文帝遣丞相灌婴向北击退匈奴,遂由甘肃高奴(今延安一带)转道太原,会见昔日代国之臣僚,赏民赐爵,分封土地,并免晋阳三年赋税,以报晋阳父老。此后,又于公元前169年冬十一月至次年春正月、前161年春二月、前159年秋七月,数次回代地巡视,驾幸太原,问民疾苦,赈济穷困。

帝王也是人,会念旧,这种做法历朝多有,所以太原百姓心安理得地沐浴天恩。

西汉时,太原的制铜业承袭东周时奠定的基础,发展速度很快。1961年5月,太原东太堡出土铜鼎、铜镜、玉璧等文物。同年8月,又发现了铜钟、鼎、鉴、盆、剑、博山炉等大量铜器,共计52件。由其中铜器铭文可以确定,墓主人的身份为刘恒封代王以后若干年代王府的重要人物。此外,在太原义井、黄坡、尖草坪、晋源区王郭村等地发现大量汉墓,所有这些,构成了研究汉朝晋阳文化的重要佐证。

史传,文帝“贤知温良”,是仁孝之人。入承大统之后,仍听从母亲教诲,崇尚俭朴的生活,并带头反对厚葬之风,遏止奢靡。他前后在位23年,使汉初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班固在《汉书》中赞叹说:“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他的儿子景帝继位后,沿袭了文帝的政策,故此方有“文景之治”。这是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奠基时期。

经过文帝、景帝两朝,到武帝时,国力已经大增,所以才有后来的北伐匈奴,驰骋北疆。汉武帝的绝世武功,实由此始。

“文景之治”之后700余年,方有大唐盛世。这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巅峰时刻,如同一个人的盛年,气度雍容,魅力四射。其时文治武功甲于天下,此后千余年,令后人追怀无限。唐朝这段历史,我们大都熟悉,所以多费笔墨似无必要。但这实在是一个让人心生向往的朝代,不妨就多说几句。若论及唐与太原的渊源,我们异口同声,都知道若没有晋阳,就没有李唐王朝。如果再往前追溯,则在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古唐国,叔虞之子燮父改唐为晋,即后来春秋时期的晋国,因此唐与晋,其实一脉相承。李渊为太原留守,看到隋末天下大乱,农民起义,烽火连天;李世民乘势而上,囤积兵马,招贤纳士,促其父择机而起。李渊起兵,西进长安,夺取天下后,定国号为唐,谁说不是承继古唐遗韵,而将其发扬光大呢?因此又有唐宗归晋之说。唐太宗李世民从隋末乱世中走来,不仅观察天下,也反视自身,因他与隋炀帝杨广,颇多相似之处,所以时刻提防,生怕重蹈其覆辙。我们解读“贞观之治”,必须从各个方位进行,才可以窥其堂奥。李世民与太原渊源极深,人称“太原公子”,我们可以想象其绝代风姿。但韶华易逝,人生易老,无论帝王还是凡人,上苍都一视同仁,李世民古今独步,同样被这一个古老的命题击中。贞观十九年,太宗亲征高丽,年底班师巡视太原,在此过了一个春节,同群臣守岁之夜,对岁月流逝的感叹溢于言表。来年,唐太宗游晋祠,身处故地,往事历历,遂欣然命笔,写下了著名的《晋祠之铭并序》,中有“非亲无以隆基,非德无以启化”之句,实为其晚年心境之写照。

有唐一代,太原受到了特别的重视。武德元年(618年),停郡置并州总管府,七年改为大都督府,长寿元年(692年)在此置北都。神龙元年(705年)虽一度停废北都,但开元十一年(723年)复又重置。同时,改并州为太原府。天宝元年(742年),北都改称北京,上元元年(760年)停废,至宝应元年(762年)又置北都,并最终成为定制。

唐朝时的太原城是一个杰作。以此为典型母本,城中各种建筑极尽工巧。如城中曾建甘露义坛,建坛碑文称“极金木之工,功费巨万”。

突出的政治地位,极大地促进了太原一地的经济、文化发展。当时,太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运输都很发达,文化极度繁荣,空气中洋溢着开放的气息,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使太原成为北中国不可移易的文化中心。王维、王昌龄、王之涣、白居易、温庭筠……这一长串名单,哪个名字没有被称颂一时,后又名扬千古?

武则天时代,有一代名相狄仁杰,为太原人氏。后世人取材于他的故事并大肆发挥,写成小说《狄公案》,影响颇广。近年有《狄仁杰断案传奇》和《神探狄仁杰》活跃荧屏,同样异彩纷呈,传播一时……

行文至此,这篇文章进入了尾声。

有了三家分晋,有了汉唐之际的辉煌,太原城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风雨无法撼动,已经稳如山岳。

但太原城之所以让人回味无穷,又何止于三家分晋,何止于汉唐?

如果我们将太原的历史放在中国乃至世界发展中考察,会清晰地看到,太原是一个文明交接点。“世界史上有两个地理文化带。一是世界文明带或称‘欧亚大陆桥’,这个带大致在赤道以北的北回归线上,西起地中海东部,东到东亚,长度为一万公里,发生在这个带上的文化有尼罗河、两河、恒河和黄河文化。大致与此平行还有一条带,位于欧亚大陆中部,这个带称‘欧亚草原带’,西起多瑙河下游,经东欧草原一直伸展到中国东北,这个带的长度也大致为一万公里。在‘欧亚草原带’的中国地段上,古代曾经分布着匈奴、鲜卑、乌桓、柔然、突厥、回纥等游牧民族。这两个带的碰撞和沟通直接关系到该地区的国家、民族的治乱、盛衰以及文化特色的形成。太原处于世界文明带东部,属于中国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而草原带则延伸到中国的东北。历史上居于东北部的游牧民族不断南下,而同中原的主要接触区域在太原。晋南、晋北两大区域分野非常明显,所以,从战国以来的太原就成为两带中国地区的文明交接点。在海上交通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太原的这一角色一直没有变。”

了解了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深入到历史的深层。

在时光的裂变中,许多力量曾在太原一带交汇、集结,为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各种政权犬牙交错、频繁兴替的过程中,太原最终会成为中心区域,而屹立于太原盆地北缘的晋阳城,就无可置疑地担当了一次次的历史使命?

晋阳城在历史上固然以军事重镇而闻名,然而,每当战争过后,晋阳就成为繁华的商业闹市。早在战国时期,虽然战事频仍,但晋人以“晋阳为基地,积极开展与戎狄部落的贸易”。此后千余年间,无论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还是隋唐五代,直至宋元时期,太原都是我国北方商业贸易的中心城市。尤其是到明清以后,晋商雄踞国内商界之首。太原处于中原同蒙古、新疆的商业通道上,同时,太原商人在秦陇、辽东、京津地区甚至长江流域都有基地。清代中国对俄的茶叶贸易取代丝绸、棉布,上升为主导地位。而这条茶马古道,南起福建,沿长江至汉口逆汉江抵樊城(今湖北襄樊),再由河南社旗至山西晋城、长治、太原,由太原至河北张家口,北达内蒙多伦或归化,再北至库伦、恰克图。太原是这条商路的中转处,因而也是茶叶贸易的重要地区之一。

如此述说太原城,还远远不够。

太原市西南有始于唐以来开凿的道教龙山石窟,是研究我国道教史,特别是全真教发展史为数不多的实物资料之一。我国道教石窟不多,龙山石窟群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处……

太原还是历史上的佛教圣地。位于城西南的天龙山石窟始创于东魏末年,此后,北齐、隋、唐、宋、元诸代陆续开凿,留下了各代叹为观止的塑造艺术。北齐皇帝从高欢开始,都崇信佛教,并不惜耗费重金,仿照北魏在云冈的做法,在晋阳西山上建佛寺、凿佛龛、雕石像,著名的开化寺、童子寺、天龙寺、崇福寺都建于此时。后主时“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高二百尺,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内”。天龙山石窟总体规模虽比同时期的敦煌、龙门石窟要小一些,但其精细的雕工、优雅的人物造型,完全可以与之相媲美,在我国乃至世界雕刻艺术中都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太原地区陆续出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遗存。以发掘于太原王郭村的娄睿墓和王家峰徐显秀墓壁画为代表,其场景豪华,描绘精微,使我们确信,北齐时的壁画,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准。自邺城于千年前毁于战火,北朝文物渐属罕见,因此有专家说,研究北朝文化,非太原莫属……

2500年的风云激荡,2500年的文采风流,2500年的欲说还休……一座城市的自我成就,在这里,我们应该看得分明。

可能是因为我们太多,所以就容易熟视无睹?

范世康部长却是屡屡叹息过的:“美术家如何扛起晋阳画派的大旗?难道说北齐娄睿墓壁画、徐显秀墓壁画,不值得参考吗?如此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如此不朽的彩绘,不值得雕塑家思考吗?寺观庙宇珍贵的牌匾题字,不值得书法家很好地研究吗?曾几何时,又有几人,超过了傅山先生?领略一下罗贯中先生的风采,又有几人写出像《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样的鸿篇巨制、国家宝典?我们的诗人又有多少人能超过元好问先生?”语气深沉激励,其叹惋之情,发自肺腑。

写到最后,笔者的叹惋,也被推至顶峰。

这座城市真的太古老了,以往已经有多少人写它,以后还会有多少人去写它。可以想象他们面对这么一座大城时的困扰。完全可以想象。它的雄浑博大,它的忧郁惆怅,都那么真实。我们深挖一下,历史的每一个细部,都纤毫毕现。

范世康部长曾这样讲述过我们生存的这方天地:山水田文路。五个字,古今贯通。

之后才有了三城联动,曰:改造提升一座旧城,挖掘开发一座古城,启动建设一座新城;才有了集三晋文脉与现代气息为一体的特色文化名城的战略部署。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被推进到公元2009年了。旦夕之间,我们站在这里凝眸,暮霭苍茫中,似可以看到2500多年前的烟波浩淼。在晋水之阳,一座新城横空出世,它的名字叫晋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