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丹:虚荣意识——人类行为的动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4:23:29

虚荣意识——人类行为的动力

——关于人类动机问题的探讨

 

动机问题,是心理学中最重要的问题,但却是研究得最落后的问题。所谓“最重要”,是因为“动机的研究在于探讨人类与动物为什么能够思想和行动的原因,也可以说,动机是研究决定思想和行为的因素,对行为的发动、维持、制止,以及选择作出解释。”①所谓“最落后”,是因为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未真正寻找到区别于人类和动物,只有人类才具有的人类行为的动力。

然而,可喜的是,从弗洛伊德的动力心理学到韦纳的归因理论,我们看到,人类对动机问题的研究已经发生了一个带根本性的转变:从生理的角度寻找动机的原因转变到从社会的角度寻找动机的原因。这一转变说明,人类对动机问题的探讨,越来越重视社会的因素,不再把社会的人仅仅看成是生物的人的延续与发展,而是看成社会的产物。

前苏联心理学家莫洛夫曾指出:“生物的东西和社会的东西的相互关系问题是心理学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实际上它贯穿于心理科学的所有领域之中。”②关于“生物的东西”的研究与探讨,理论界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而对于“社会的东西”的研究与探讨,却进展缓慢。要探讨“生物的东西和社会的东西的相互关系问题”,必须首先对“社会的东西”作一深入研究。本文试从对“社会的东西”的研究与探讨中,揭示出人类行为的动力。

                         (一)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在归纳和评述了各种动机理论之后,对人类动机的研究途径提出了以下的思考:

 

感情             

            思想           行为                   ③

            思想         感情            行为

            思想         感情            行为

            

              图1  思想、感情和行为之间一些可能的关系

   从韦纳对人类动机研究途径的思考来分析它与以往(以生理为基础)对动机研究的不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类动机的研究必须从思想开始,也即从意识(思维)开始,而不是从感知觉开始。以往的动机理论对动机问题的研究,由于强调了生理的基础都只能从感知觉开始。不管是叫做“本能”、“内驱力”或“需要”等,都有一个共同的通病,那就是:都是有机体的内部刺激或内部状态。这种有机体的内部刺激或内部状态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内在固有的需要先于客观外界的事物而存在。为了获得内在需要的满足,促使有机体发生行为活动,从而认识外界事物,选择需要的目标。而有机体内在固有的需要被有机体觉察或意识到,充其量只能是一种感觉或知觉,并不需要上升到思维的高度。感觉和知觉,人类和动物都共同具有,从感知觉开始研究动机,不能把人类和动物真正区分开来。而思想(思维)则是人类才具有的,从思想开始研究动机,并把思想作为动机的起点,才有可能把人类和动物真正地区分开来,从而揭示人类的动机。

  第二、把感情的因素纳入到动机的研究中,也就是强调了意识在人类行为中的决定作用,这正是从社会的角度来探讨人类的动机。由于在动机的研究中强调了感情的作用,而不是强调情绪的作用,这就把情感与情绪区分开来,不再象以往的理论家把情感仅仅看成是情绪的延续与发展,而是把它看成人类社会的产物。

  第三、由于韦纳是把思想和感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这就把它同以往的动机理论对行为的解释区分开来。以往的动机理论是从感知觉开始研究动机,认为有机体内在有一固有需要,为了获得内在需要的满足,发生行为活动。这种由感知觉外化而导致的行为活动,实际上只能是一种顺应环境、适应自然的意向活动。而韦纳强调思想和感情是行为的决定因素,所发生的行为活动,就不再是感知觉外化而导致的意向活动,而是思维外化导致的意志行动。它已经从意向活动中脱离出来,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意志过程,也是一种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行为活动。

  如果我们把韦纳对人类动机研究途径的思考从知、情、意的角度与以往的动机理论作一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的对比:

     传统心理学:知(感知觉)、情(绪)、意(向)三者的统一

     韦纳的思考:知(思维)、情(感)、意(志)三者的统一

                  图2  两种研究取向的比较

   心理学对动机问题的研究从前一种情况向后一种情况的转变,正说明了是在由“生物的东西”向“社会的东西”的转变。

                             (二)

  恩格斯指出:“使人们行动起来的一切,都必须经过他们的头脑;但是这一切在人们的头脑中采取什么形式,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各种情况决定的。”④恩格斯所说的“各种情况”指的是“生物的东西”还是“社会和东西”?显然,恩格斯指的是“社会的东西”,即社会存在。既然各种情况指的是“社会的东西”而不是“生物的东西”,我们就不能再把动机仅仅看成是有机体的内部刺激或内部机制,从生理的角度去寻找动机的原因,而应该从社会的角度去寻找动机的社会因素。

  从社会的角度去探讨人类的动机,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寻找引起人类动机的各种客观事物,就必须首先对现实社会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在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高度地抽象和概括。如果我们在对现实社会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具体深入地分析后,用社会差别这词来反映现实社会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时,我们就会发现,现实社会其实是一个差别的社会,人与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乃至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各种关系,都能从差别二字上得到反映——差别存在于客观世界,存在于现实社会,存在于你我之间,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我们无时无刻无不感受到种种差别。

  但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差别,并不仅仅指的是一种差异或不同,而是指的是以物质利益为核心,并以物质利益的形式泛化在社会各领域造成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社会差别。由于社会差别的存在,人类把人类自身按照占有物质资料和物质财富数额的不同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和阶层,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使得每个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地位中,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差别的极位上:相对于差别的高极,他处于低极;相对于差别的低极,他又处于高极上。相对于权力差别,他可能处于低极上,而相对于经济差别,他则又可能处于高极上。

  其实我们知道,情感也是一对差别,也有高极和低极之分,它是个体内在心理的差别,是客观外界现实差别在个体内在心理的映象和模写:压抑——舒畅、自卑——自豪、痛苦——快乐……。如果我们把压抑、自卑、痛苦等看作情感差别的低极,那么,舒畅、自豪、快乐等,就是情感差别的高极。当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处于一定的现实差别极位时,他的情感体验也处于一定的内在心理的差别极位上:处于现实差别的高极时,情感体验也处于高极;处于现实差别的低极时,情感体验也处于低极。当个体处于现实差别的低极时,其情感体验也处于低极,他所体验到的是一种压抑的情感。压抑的情感体验是令人不愉快的,要消除这种压抑的情感,个体必须发生行为活动去消除客观存在着的现实差别,以实现内在情感体验的转化,这就必然萌发出个体行为的动力。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进行说明。

  假定有十户人家一同住在一栋低矮破烂的房子里,谁也没有感到情感的压抑。可当有人搬出了低矮破烂的房子住进了楼房,个体之间就从在住房问题上没有差别变成有差别。这种客观现实差别的出现映象和模写在个体心理,内在心理也就从没有差别变成有差别,给其他个体在心理上造成压抑的情感体验。要消除或转化这种压抑的情感体验,其方法有多种,但是最主要的只有两种:一种是迫使搬进楼房的个体重新搬回来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平均主义”和“吃大锅饭”现象,用以压抑差别的出现,使个体内在心理的差别得到消除;另一种则是自己也搬进楼房里去住,这就是从客观上去缩小和消除客观存在着的现实差别。当没有住进楼房的个体自己也住进了楼房,客观现实差别的消除或转化,同时也带来情感体验的转化:个体由原来在客观住房差别的低极转变为高极,情感体验也同时由低极转变为高极,即由压抑变为舒畅。我们可以用下图来表示主、客观差别的对应:

 

                     ┌ 高极(物质或精神)

             客观外界

                     └ 低极(物质或精神)

 

                       ┌  高极(舒畅、自豪)

             主观内在

                     └  低极(压抑、自卑)

                  

                   图3  主、客观差别对应图

   这就是主、客观差别的对应。主、客观差别发生转化,是人类行为动力发生作用的结果;而人类行为的动力,又是促使和推动个体去实现主、客观差别转化的一种根本力量。这种根本力量,是个体在差别的比较中产生,从而成为个体缩小和消除差别的动力。如果我们把这种动力用一个名词来称呼的话,可以叫作虚荣意识。

                            (三)

   我们把人类行为的动力叫作虚荣意识,这在心理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领域都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之所以用虚荣意识,这是因为:

  第一、人类的心理过程,是知(思维)、情(感)、意(志)三者有机结合的一个完整过程,这个完整过程其实质是意识的活动过程。如果沿用传统的“驱力”、“需要”或别的什么词或概念,难以反映意识本身所具有的能动作用。而虚荣意识本身就是一种意识成份,具有意识的功能,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它不同于传统的“驱力”理论是“情”促“知”,即以内在的情(需要)的降低(满足),促使有机体去认识世界,选择需要的目标;而是以“知(思维)”生“情(感)”,并用“意(志)”来反作用“知(思维的客体)”。也就是说,它是在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基础上产生情感体验,为了实现情感体验的转化,用意志行动去改变引起不良情感体验的外界事物,虚荣意识正是从这三者关系上来反映和说明这一问题的。

  第二、人类行为的动力是在差别的比较中产生。虚荣意识的虚荣二字正是具有比较的性质。虚荣二字,按照现代所流行的说法,被看着是一种“表面上的光彩”或“虚假的荣耀”,但这主要是从“虚荣心”意义上说的。虚荣意识和虚荣心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虚荣心注重的是一个荣字,不管这种荣是真的还是假的,只要得到了暂时的心理满足就行。从假的方面说,女孩子总喜欢别人夸她漂亮,说她聪明;一些领导也总喜欢别人奉承他等等,明知道是夸大事实,却还是爱听,并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从真的方面说,“我不如他,我要努力地赶上去”,“他比我强,我也不甘示弱”等等,这时的虚荣心则表现为一种进取心。而这些“满足”和“进取心”都是从比较中获得的。

  我们所说的虚荣意识,有虚荣心的含义,但和虚荣心又有区别。虚荣心在很大程度上说的是对一些不符合个体本身实际的目标的追求,注重的是荣,因此,在各国的词典里都被定性为贬义词。而虚荣意识注重的是虚荣二字,并且它们之间是因果关系。虚,指的是那些自己希望得到而又没有获得的,即目标之类的东西,正因为没有获得,才构成一个虚字;荣,则是一种真实的情感体验,是以获得虚的目标的实现而使心理得到满足和实现情感的转化,可以理解为荣耀、舒畅、自豪等,是一种主观反映客观,又作用于客观的表现。所以,虚荣意识如果用动机来称呼的话,可以叫作因果动机。

  第三、人类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心理。它不是因内在的某一固有需要而引起的心理反应,而是因客观外界现实差别的存在而引发的个体内在心理活动,这种动态的属性是根据客观外界事物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着,并没有某一内在固定的模式。虚荣意识也正是这一动态属性的最好体现。

  虚荣意识并不是某一固定的意识成份,如权力意识、经济意识、爱情意识等,并没有实在的意识内容,但它却抽象了所有意识成份和意识内容的实质。它的本质,是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名利思想,因认定目标的不同而转化为其它意识成份。如,在差别的比较中认定了权力目标,转化为权力意识,产生权力动机;认定了金钱目标,转化为金钱意识,产生金钱动机等等。而这种对目标的认定,又是和情感体验联系在一起的;它不断地推动着行为向目标努力,实现情感的转化……

  虚荣意识作为人类行为的动力,可以划分为个体虚荣意识和社会虚荣意识,如果还要细分的话,可以在个体虚荣意识和社会虚荣意识的中间插入集体或团体虚荣意识。个体虚荣意识是个体意识中的目标倾向,如权力、地位等,社会虚荣意识则是个体意识中共同的目标倾向,如平等、自由等。个体虚荣意识是社会虚荣意识形成的基础和前提,社会虚荣意识寓于个体虚荣意识中,则又是个体虚荣意识的抽象、概括和升华,如民族精神,就是个体虚荣意识的升华,也是社会虚荣意识的较高境界。但虚荣意识的强弱,则取决于外界差别的刺激和个体内在的情感体验。

 

  个体虚荣意识和社会虚荣意识作为个体意识中的个人名利思想和社会名利思想,则经常发生矛盾和冲突。在革命战争年代,许多革命先烈英勇无畏、不怕牺牲,为着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而另一些人却叛变投敌、出卖革命事业,就是个体虚荣意识和社会虚荣意识发生冲突和斗争的结果。当个体虚荣意识战胜了社会虚荣意识,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惜抛弃社会利益者,就会变节,就会背叛革命;而当社会虚荣意识战胜了个体虚荣意识,为了全社会的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者,就是坚定的革命者,就是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在当代社会中我们也常常看到,一些人贪赃枉法,不惜损害国家、集体利益而满足个人私欲,而另一些人则不辞辛苦、兢兢业业地为社会作出贡献,不也正是这一问题的最好说明吗!为什么我们从小学开始就教育我们的后辈要爱祖国、爱集体、爱人民、爱社会主义?这就是从小开始树立他们良好的社会虚荣意识;我们常常强调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利益关系,就是要我们在思想上摆正个体虚荣意识、集体虚荣意识和社会虚荣意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尽管个体虚荣意识是集体虚荣意识和社会虚荣意识形成的基础和前提,但集体虚荣意识和社会虚荣意识又对个体虚荣意识起制约和促进的作用。因为个体虚荣意识的满足如果以牺牲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代价,就会遭到社会的制裁,个体虚荣意识的满足也是一纸空文,而且从长远看,个体虚荣意识也就失去了它得以满足的现实基础;而个体虚荣意识的满足,实际上也只能在对集体和社会的贡献中才能得到实现。

   现在,我们再回到韦纳对人类动机研究途径的思考上来就会发现,人类动机的研究,是遵循着从思想—→感情—→行为这一图式的。

                            (四)

  虚荣意识的存在和被发现,使人类行为的动力这一心理学的核心问题得到了最终有效地解决,从而从动机问题上把人类和动物真正区分开来,也使个体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集体或团体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变得现实与可能,为心理学的发展从现实社会的角度开拓了新的道路;同时,对于社会科学因缺乏心理学的基础而造成的理论和体系上的缺陷也得到了最好地弥补、充实、完善和说明。虚荣意识作为社会历史领域的唯物主义观点,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从人类心理发生与发展的角度提供了最有力的说明和科学有效的补充;对于哲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社会科学提供了能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世界观,真正为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心理学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理论也是基于对社会差别的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于他们当时所处的时代,是社会差别两极阶级矛盾强烈对抗的时代,所以在他们的理论和体系中,始终贯穿着阶级斗争的思想。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差别两极阶级矛盾的对立和斗争逐步趋于缓和,在一个国家内,阶级斗争已不再是国内的主要矛盾,也不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社会差别仍然存在,只是在形式和内容上发生了变化而已。心理学从社会差别和个体情感差别的相互关系上揭示个体行为的动机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具体、灵活运用,也将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不断地充实、丰富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