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的保姆 韩国:中华脉学研究网|脉学文化|三指静悟法天地,欲写春山满人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0:18:08
三指静悟法天地,欲写春山满人间
三千年的脉学发展,齐鲁大地上涌现出医学名家灿若星辰,其中不乏诸多脉诊名家。从医圣扁鹊到王叔和、公乘阳庆、淳于意、唐安、翟良、黄元御,到近代的孔伯华、刘惠民,现代的金伟先生、齐向华教授,代有杰出人才的出现。为什么山东的脉诊名家如此的密集,随着脉学的发展,探索这一议题的意义逐渐凸显出来。
1  深植于深厚的齐鲁文化土壤
齐鲁文化,确切地说,不是一种单一的文化,而是齐文化和鲁文化的融合。春秋时期的鲁国,产生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说,而东临滨海的齐国却吸收了当地土著文化〔东夷文化〕并加以发展。两种文化在发展中逐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齐国的社会风尚带有明显的工商业氛围,崇功利,轻伦理,文化风气开放,注重实用;鲁文化更多地表现出农业社会的文化特征,文化风气保守,因循周礼。齐鲁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医学的发展和齐鲁人所具有的品质有关,即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经世致用的救世精神、人定胜天的能动精神、厚德仁民的人道精神、勤谨睿智的创造精神等。这些,对我们民族医药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奠定了脉学发展基础的各种学科
齐国兵学独树一帜,其他各国无与伦比。孙子集其大成,著成世界上最古老、最有影响的兵典——《孙子兵法》。在科学技术方面,春秋战国时代的主要成就也多出齐鲁。鲁班不仅是能工巧匠,被尊为土木工匠的祖师。在天文学方面,齐人甘德在全国是首屈一指的。他的天文著作与魏人石申的著作合为一本,叫《甘石星经》。在地理学方面,邹衍的大九州说,他深观阴阳的变化,作“五德终始”论,也是有天文学深厚基础的。
3  中医药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中医药的发展,首先是本草学的发展,对辨证要求也相应地提高,脉学也相应得到发展。如伊尹〔莘县〕在医学上,首创汤液,开创中药汤剂之先河。南朝宋医家羊欣〔泰安人〕,精岐黄术,著有《药方》等。南朝宋徐叔向〔沂水〕撰集《针灸要钞》、《体疗杂病疾原》等书,为后世《千金》、《外台》两书的编纂奠定了基础。唐初医学家吕才,清平人,与许敬宗等人编撰《增损本草》,后合成54卷,为世界最早药典。北宋儿科医学家钱乙,郓州〔今东平〕人,为中医儿科奠基人之一,名振中原。宋医学家成无己〔今聊城〕人。世医出身。著有《伤寒明理论》等,对张仲景的辨证与方义,有所阐发,是最早注释《伤寒论》的医学家。金代道士马丹阳,宁海州〔今牟平县城〕人,擅针灸疗法,《针灸大成》集有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至今仍为针灸学家所沿用。清·黄元御〔昌邑〕对经典著作钻研至深,著有《四圣心源》等书数十万言,是清代很有影响的医学家。清乾隆时温病学家刘奎,著成《松峰说疫》及《瘟疫论类编》等书。清光绪时太医院御医张伯龙,蓬莱人,著有《类中秘旨》,把中风之病因学及治疗水平推进了一大步。
综上所述,同时期的本草学,针灸学,伤寒、温病,内妇儿各科都取得的了长足的进展,而这些都需要脉学为诊疗服务,即为脉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空间,提供了发展的动力。
4  开放的体系,师徒相承的医学
扁鹊的师傅为长桑君,并且根据典记,魏文王曾求教于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是医术最好的呢?”扁鹊:“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由此推测扁鹊可能有家传的因素。扁鹊传授生徒,开创医学教育,他的徒弟可考者就有子阴、子豹、子同、子明、子游、子仪、子越等。因而扁鹊成了齐派医学的开山。扁鹊《难经》一书,从理论上对《内经》作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被誉为“读《内经》之津梁”。是书81难,对中医的基础理论作了完整而系统的阐发,特别是脉诊“独取寸口”之创造性立说,价值尤高,此法至今仍为中医临床沿用。关于脉有阴阳说和浮脉、沉脉、损脉的论述等,两千多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扁鹊在脉学上的贡献是巨大的,诚如司马迁所说:“天下至今言脉者,由扁鹊也。”扁鹊是一位医学的伟大实践者。他“为医或在齐,或在赵”,他“随俗而变”,根据当地人民的需要,有时作“带下医”,有时作“耳目痹医”,有时作小儿医,有时看中医内科,这说明扁鹊不但有高深的医术,而且把医术传播到了各地,开枝散叶,促进了各地医学尤其的发展。
仓公,西汉初,临淄人,姓淳于,名意。精医道,长于审脉,治病多验。年轻时曾学于公孙光,后公孙光又将仓公推荐给临淄的公乘阳庆。当时公乘阳庆已年过六十,收下淳于意为徒,将自己珍藏的黄帝、扁鹊脉书、根据五色诊断疾病、判断病人预后的方法、以及药物方剂等书传给他。三年后仓公出师四处行医,足迹遍及山东,《史记》记载了他的二十五例医案,称为“诊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病史记录。淳于意象秦越人一样,并没有把医学经验的传授限定在神秘而狭小的范围内,而是广泛传授医术,他因材施教,培养宋邑、高期、王禹、冯信、杜信、唐安以及齐丞相府的宦者平等人,是秦汉时期文献记载中带徒最多的一位医家。
王叔和,晋朝人,名熙,山东邹城人。他年轻时,背着药箱四处流浪,由于他对脉学很有些研究,名声也就越来越大,32岁那年他被选为魏国少府的太医令。王叔和利用当太医令这个有利条件,阅读了大量的药学著作,为他攀登医学高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几十年的精心研究,在吸收扁鹊、华佗、张仲景等古代著名医学家的脉诊理论学说的基础上,结合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终于写成了我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的脉学专著——《脉经》,它全面总结发展了西晋以前的脉学经验,将脉的生理、病理变化类列为脉象24种,使脉学正式成为中医诊断疾病的一门科学。唐·甘伯宗《名医传》称王叔和性度沉静,尤好著述,究研方脉,静意诊切,调识修养之道。宋·张杲亦称其:“博好经方,尤精诊处,深晓疗病之源。”
许智藏,隋朝时医家。临淄人,生于医官之家,隋炀帝时辞官行医,炀帝每有病苦,则为其诊病察脉,用药无不奏效。许氏家学渊源深厚,智藏少年时就通达医理,以医术闻名,被誉为古代名医,曾与华元化并列,许氏一门数人均作为名医载于史书,名于当时,是我国古代名医世家。许氏一门名医辈出,南北朝时其同宗许奭先入长安行医,与当时名医姚僧垣齐名,其子许澄学识渊博,继承父业,以医术名重于当时,其方药特妙。许氏医术名重周、隋两代。
赵自化,宋医官。德州平原人。避乱寓居洛阳。父知嵓,通医术,尤精方药。承家学,亦以医为业,医术精湛,后因治愈长公主疾,擢为医学,加尚药奉御。淳化五年授医官副使,善切脉,撰《四时养颐录》。
翟良,明末医学家。字玉华,青州人。刻意方书,精通医术。著述颇多。有《脉诀汇编》、《经络汇编》两册、《脉络汇编说统》等。20岁随父寄居武昌时,立志从医,系统地学习了中医理论知识,对“脉学”和“痘疹”的研究尤深。返故里后,方圆数百里外,慕名就医者络绎不绝。通过临床实践,他的诊察技术日趋熟练,右手述方,左手诊脉。由于勤于钻研,医道日进。对病入膏肓危症,群医束手无策,经他诊治起死回生者不计其数。其对高官厚禄从不羡慕,〔清顺治五年〕皇帝下诏征他为御医,婉言谢绝。房陆等是翟良优秀弟子之一。
黄元御,清医学家,昌邑人。早为诸生,因庸医误药损其左眼,遂发奋学医,对经典著作钻研至深。著有《四圣心源》等数十万言,是清代很有影响的医学家,其徒有于溥泽等人。
卢其慎,字敬之,临沂人。青年时弃儒学医,精读医家经典,探其精奥,遂悬壶行医,名扬临沂、上海等地。著有《脉学指南》等书。
孔伯华,中医学家,原籍曲阜,生于济南。1910年在北京行医,30岁时被誉为京城“四大名医”之一。孔伯华与萧龙友合力创办北京国医学院,孔任院长。培养学生700余人。1955年,中医研究院成立,被聘为名誉副院长。著作有《时斋医话》、《脉象发挥》、《诊断经验》、《中风说》等。
刘惠民,著名中医学家,沂水人。自幼酷爱医学,1916年求学于本村中医李步鳌。青年时代曾在名医张锡纯创办的奉天立达中医院供职,深受张氏学术思想之影响。后考入上海中西医药专门学校,毕业后返里,以行医为业,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57年他以保健医师的身份随同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代表团赴莫斯科,以脉诊为主,为主席诊断并提供治疗。曾经担任山东省中医院院长,在脉诊方面主张四诊合参,倚重脉诊,其医学思想多见于《刘惠民医案》等。
综上所述,生于齐地的扁鹊、仓公等人秉承了齐地文化的开放的学风,注重实用的精神,生于鲁地的王叔和等人更注重文化的传承,随着时空的转换,齐鲁文化的水乳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具有齐鲁风韵的脉学新风,即开放、实用、重传承。几千年来,这种学风一直绵延不绝,在齐鲁儿女勤奋睿智的追求下,无数的脉学高手在此酝酿而出。对全国,对脉学贡献巨大,影响深远。
5  代有薪传,不断发展
金伟,1950年生于山东淄博。先生近40余年来一直从事医学工作,结合临床实践,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脉学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探索,建立发展了独特的“金氏脉学”理论,对疾病能够基本做到定性、定位、定量诊断,是既不同于传统中医,又不同于现代西医的一门新的无损伤诊断理论,并总结归纳出198种病理脉形,基本实现了脉和病的统一。在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1990年以来,先后出版了《脉诊新法》和《金氏实用脉学》、《我的脉学探索》等专著,发表脉学论文多篇。金伟先生号称“活CT”,诊断疾病准确率极高。他开创了脉象的新天地,在微观脉学上独领风骚。
齐向华,1963年生于山东济阳,山东中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师承于刘惠民之大弟子陆永昌老中医,较好地继承了传统脉象的技法,后精益求精,通学历史名家著作,独尊周学海,强调脉势、脉神的识别和把握,友于金伟、寿小云、许跃远等人,不但善于学习,而且擅于创新,强调中医脉象对心理状态的识别及对中医药的指导应用。近年来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脉学专业论文数篇,为国内学者所瞩目。齐教授以发展脉学事业为己任,于脉学事业甘于奉献,牵头组织筹建了国内第一个脉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以此为依托,创办了中华脉诊论坛,主办脉学沙龙,沟架起脉学爱好者的桥梁,打造了一个脉学从业者交流平台。
可见山东脉学的事业继承了三千年的齐鲁遗风,并且在不断发展中,时至今日,山东脉学委员会已成为国内脉学发展的风向标,带动了全国脉学事业的发展,在国内乃至世界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