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用牙膏洗脸好吗:日本發射偵察衛星的背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20:24:39

日本發射偵察衛星的背後

收藏 發給朋友 來源: 解放軍報    發布者:飛虎 瀏覽517次 時間:2011年10月13日 18:17

9月23日,日本成功發射了第6顆國產偵察衛星「光學4號」,用以替代超過設計壽命的「光學2號」。日本官方稱,這次發射的偵察衛星主要用於對朝鮮的軍事設施進行監視。其實早在2003年3月,日本就以「朝鮮威脅論」為借口發射了一對偵察衛星,並在此後相繼發射了三顆偵察衛星。從技術上講,這已遠遠超出了監視朝鮮的需要。那麼,日本的真實意圖究竟何在?

顯而易見,打造一個偵察衛星網絡,提升其情報偵察能力和對全球加強監視能力,是日本發射「光學4號」偵察衛星的一個明顯目的。長期以來,日本總是以應對朝鮮導彈「威脅」為借口研製和發射偵察衛星。但事實上,日本早在1991年就開始實施研發偵察衛星的計劃,而朝鮮直到1993年才向日本海試射「勞動」導彈。顯然,日本的借口是站不住腳的。很長時間以來,日本政府的目標是建成由兩顆光學衛星和兩顆雷達衛星組成的全球情報處理系統,以保證在任何條件下對地球上任何地點每天至少偵察1次。由於此前發射的兩顆雷達衛星因故障已經停止使用,日本政府準備在2012年度前重新發射兩顆雷達衛星。此次日本發射的「光學4號」屬日本的第二代偵察衛星,分辨率由1米提升到了0.6米,令其偵察衛星網絡性能不斷提升,全球監控能力進一步增強。據美國中央情報局網站報道,2003年日本的第一對偵察衛星升空後,便開始向國內傳遞圖像,內容除了朝鮮的核設施和導彈發射場,還包括俄羅斯中國的軍事設施。

通過研製和發射國產偵察衛星,日本還試圖擺脫對美國的過分依賴,提升情報偵察上的自主權。日本有著悠久的情報傳統,在歷史上也曾是情報大國,但二戰後被迫在情報偵察上依賴於美國,沒有獨立的衛星偵察能力。此前,日本所需的衛星圖片主要是向美法等國的商業衛星公司購買,但這些圖片有1至2個月的時滯,難以應付突發事件,而且容易暴露自身的戰略意圖。1991年3月,日本時任外相中山太郎便對此抱怨道:「如果美國不給我們情報,我們便一無所知。日本必須擁有自己的偵察衛星!」尤其是1998年朝鮮試射「大浦洞」中程彈道導彈,日本軍方竟然是從美國獲悉消息,遂大受「刺激」,下定決心發展自己的偵察衛星。隨著近年來偵察衛星網絡的形成和性能的大幅提升,日本已初步擺脫了在此方面對美國的過度依賴。

不過,日本的野心並不止於此。近年來,日本邁向軍事大國的意圖愈發明顯,步伐不斷加快。偵察衛星集當代尖端科技於一體,是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象徵。日本在2003年一躍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幾個擁有偵察衛星的國家之一,無疑是邁出了走向軍事大國的重要步伐。2008年5月,日本更是通過《宇宙基本法》清除了進入太空的所有障礙,允許日本以國家安全的名義合法發展各種太空平台,從而使日本的軍事觸角全面伸向太空。

在這種背景下,有一個問題愈發引人關註:日本是否會研製和發射其他類型的偵察衛星,並借此加快邁向軍事大國的步伐?在日本,對此持支持態度的大有人在,世人必須保持高度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