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茶可以治口腔溃疡:试谈元、明青花结晶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23:05:46

试谈元、明青花结晶斑

——“结晶斑渊源鉴别法”简介

    青花瓷的辨伪,其中尤以元青花的辨伪,出于它的珍贵和稀有,近年最为人们所关注。由于仿家仿制手法的日新月异,一些传统的目测手段,如元青花的型制工艺、胎釉纹样、发色画工等,都已到了仅供辅助参考的地步。再,采用科技检测,目前又尚有待不断的再完善。因而,如何借助结晶斑这一很具“年轮”效应的体貌特征,把它应用于判断瓷件的真伪,也就成为最为迫切的工作了。
    所谓很具“年轮”效应,就是说结晶斑它并非成烧物,它应该属于物质置换活动中产生的“衍生”物,是釉下包括经高温“浓缩”于釉泡的氧化钴等物质元素,在漫长的岁月中,以(小于釉层分子结构的)单位粒子不断外析的形式,随着时间的迁延而逐渐形成于釉表的。
    确立以上基本概念很要紧,因为我们可以根据结晶斑的不断累进特性,找出当今仿制结晶斑的一次速成踪影或二次叠加痕迹。以查找结晶斑的渊源为切入口,从而达到鉴真断伪目的。
    为了证实这是一套全新且能付之实施的鉴别理念,笔者首先在结晶斑的不能成烧上提出如下三点初步依据:
    一、在正常使用钴蓝料的前提下,新烧的青花瓷不可能具有“原生”的结晶斑。有“2006年景德镇元青花国际学术研讨会纪念品”为凭:(请见附图1、附图2)。
    二、在收藏实践中,经对数百件历代青花(釉里红)瓷的系统观察和潜心分析。笔者发现在一般情况下,青花(釉里红)结晶斑的产生,100年始可见,300年后当浓(发色浅淡的不在此列)。也就是说:民国其间的青花瓷一般不见有结晶的析出,清中后期的就可见有了,清早期、明末青花瓷的结晶析出量就较浓了。
    三、仿家对结晶斑的仿制。多年来仿家在结晶斑的仿制上可以说绞尽了脑汁,为什么要仿制,不也就是结晶斑不可烧制的侧证?
    就是因为仿家对结晶斑仿制花样的层出不穷,它混淆了视听,造成了古瓷爱好者甚至部分专家和学者,都以为青花瓷的结晶斑就是古书中记载的瑕疵,是可以成烧的(请见附图3、附图4)。所以,光凭以上三点说结晶斑并非成烧物仍远远不够。我们还必须从目前仿家的仿制手法入手,同时结合实物,真伪对照,并对结晶斑的成形原理作合乎自然法则的分析,从而在根本上确立结晶斑并非成烧物这一理念,才有可能使借助结晶斑即可断真伪这项工作在实际中得以推广与应用。
    要想探究结晶斑的成形原理,必须先从蓝黑色凝聚团谈起。我们还是以“景德镇元青花国际学术研讨会纪念品”的局部照(请见附图5)为例吧!在这件玉壶春瓶上,尽管大家看不到结晶斑,但它已经拥有了百年后形成结晶斑的“营养钵”——蓝黑色的青料凝聚。
    青料的凝聚首先得依赖绘画时用笔的浓重,再需入窑后在高温中的“再分配”,因为“再分配”造就了釉泡的大中小格局。若给它重新演绎一遍,笔者的看法是:在瓷件烧制的过程中,釉层中的釉泡对于氧化钴料中的钴、铁、锰等元素具备“仑储”功能。“储备”多的,比重大了,在釉层中赖着不上升,并继续不断地在兼并釉泡中壮大,直至瓷件冷却后“定格”。这就是因釉泡“储备”了钴料元素而产生的蓝黑色青料凝聚,以及为什么青花笔道中多大、中釉泡 ,而青白釉面上都为小釉泡的原因所在(请见附图6、附图7)。
    蓝黑色凝聚团的基本形态呈现“颗粒”状,这是一种源于大釉泡的基本形态。有时蓝黑色隐藏了釉下的所有秘密,但可以预料,深浓色团的下面,必是一颗大釉泡。邻近的“颗粒”,通过色与色的相互“联姻”,就会形成扭曲的“条虫”状凝聚。更多的“颗粒”经色与色的相互“联姻”,有时也会看上去成为一个面,我把它称为“睡莲”状凝聚。
    还有一种蓝黑色凝聚,它有别于上段所说之“颗粒”状。其形成是高温中有些釉泡因腔内微量元素“储备”得少,在釉层中当升力大于重力时,上升后空气逃逸,呈游离状态的微量元素则“就地待命”汇集于釉表了。这些结集在釉表的钴、铁等微量元素,在浓度和比重增大后,同样会呈现蓝黑色的凝聚状态。此时因瓷胎的尚未固化,有些瓷件则会因上说之高比重,同步伴有胎体的下箍或凹陷。
    除了源于大釉泡和源于釉表汇集的两种蓝黑色凝聚,釉层深处那些尚未被大釉泡兼并的钴蓝料,日后也绝不会在青料“衍生”结晶物的必然演进中“袖手旁观”。从而连同以上,组成了青花瓷产生结晶斑的三大渊源。
    在讲了青花瓷产生结晶斑三大渊源的同时,我们也明白了青料的凝聚包括胎体的凹陷都是于瓷件成烧阶段形成的,明白胎体的凹陷只供欣赏不作鉴定依据的道理。接下去再谈目前仿制结晶斑通常采用的两大手法。
    第一种。在釉面上采用银灰色物料直接点皴(简称:点皴仿制法),或称二次叠加法。“点皴仿制法”一般都会留有用笔的痕迹,与蓝黑色凝聚团的“渊源”关系不正。同好们只需静心细察,观点不先入为主,应该较易辨认。本文一带即过。
    第二种。烧制前,采用往钴料中加铁不经煅烧的溶液描画。该种呈现棕铁色的钴料液(请见附图8中描画工人所用的),与正常经过煅烧的呈黑色的钴料液,在瓷器作坊中是很容易区分的。它利用烧制时铁色的上浮冒充结晶斑(简称:配料仿制法)。
    自打近年仿家“配料仿制法”的试烧成功,不要说广大古瓷爱好者,甚至有位资深专家,对结晶斑在断伪中的价值也产生了彻底动摇。他在“景德镇元青花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作学术报告时,发言的最后还撂下一句:釉泡和结晶斑不能用于元青花的鉴定。
    “配料仿制法”的应用尚不足五、六年。这是一种采用非正常钴料液描画前提下的仿制。靠的是未与氧化钴料结合的铁质,在高温烧制中顾自的上浮而冒充结晶斑的。它非但在色泽的呈现上比较平板,而且在出现的形态上也比较单一,其留给观者的印象体现在“上浮”的浮字上。也就是说这种所谓“结晶斑”,呈现在与其具有渊源关联的蓝黑色凝聚团中的形态,以“充盈”这两个字来描述是相当形象的(请见附图9)。除以上,“浮”上来的棕铁色,看上去虽具有“渊源”效果,但表面起不了皱 ,没有厚薄的变化。观察釉泡,除了那些拥有铁色上浮的显得特别大,其它部位的釉泡都显得很小。因缺少除了大与小而没有“中”的变术,它有别于老件。
    关于釉泡的大中小。在青花瓷的高温烧制过程中,只要有高比重物质渗入釉泡腔,即可使本因升力大于重力该上升的釉泡不上升。该颗小釉泡就有可能因不断兼并其它同伴成为中等釉泡,更能进而兼并中等釉泡变成大釉泡。就是这项兼并运动,它告诉了我们:在正常的烧制条件下,老件中的釉泡必然会有大、中、小之共存。那么“配料仿制法”因何会导至釉泡大小的两极分化?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因为“配料仿制法”它等同于往鸭素子里塞糠,由于一次就提供了可以饱食终年的“营养餐”,使釉泡丧失了“竞岗”功能,从而造成仿件的釉泡结构自此缺少了中间过渡。
    在讲了结晶斑的仿制动态后,下面开始谈谈我对结晶斑成形的理论分析,和真假的如何区别。
    任何物质,本都存在它们固有的分子结构。在未遭外来影响前,它们的分子序列,条理清楚且稳定而固有。氧化钴也属如此。在绘画时用笔浓重的基础上,再经高温中的这么一“疏散”,一“结集”,原先平衡的序列失调了。“疏散”的不要紧,很像一个人住上了大套房子,何乐而不为。就是苦了“结集(凝聚)”的。这些小小全封闭的釉泡腔,在集中了超量钴、铁元素的基础上,再经冷却过程中的因收缩而增压,从社会学角度考虑,它们尤如中东的一座座难民营;从分子结构学考虑,释放内压和重组序列终将是个必然。所以,经受高压的钴、铁等元素,在日后数百年缓慢而艰难的释放进程中,肯定会找出釉层对釉泡“合围力量”相对较弱的最贴近釉面这一端,走釉层分子间的通道,一个单位粒子,一个单位粒子逐个地外析于釉表,并在竖直于釉泡中心处先行积聚。或开始不久,或内外压力已经达到平衡,即使是较大的蓝黑色凝聚团,析晶也会只有中心这么一丁点(请见附图10、附图11) 。内压没有消除,则外析工程会继续进行。结晶面扩大了,但大致上仍能维持凝聚团“中心始发”这么个状态。积聚多了,再向周边“拓展”。
    在物质还原,氧化数降低即电子转移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磁力差或电位差。内压通过磁力或电位差方式释放也不能排除。笔者认为探究什么方式减压并不重要,只须认定结晶斑属于“释放”形式造就的即可。析晶体的小如微尘告诉我们:一、它是形成结晶斑的基础单元;二、就算“附图10”白箭头所指大团中的针尖小斑,也起码得由几千甚至上万个单位粒子所积聚。从而证明,自小如微尘开始积累直至形成一个面,其进程的何等缓慢。另外,竖直于釉泡中心处先行积聚,也是“释放”内压唯一合乎釉层结构物理学法则的位置所在。“释放”表示累进,表示时间。请问,一次成烧之“瑕疵”说,能拥有以上进程吗?再,“大团小斑”体征属于无法烧制的范围。有关这方面的理论分析,在“仿制它有盲区”段马上会讲到。
    上段所谈为“颗粒”状蓝黑色凝聚团产生结晶斑的原由和过程。那些结集在釉表与凹陷同步的蓝黑色凝聚,它们的结晶物外析大多从凹陷的最深处开始。是因为胎体“下箍”的至所以最深,表示了高比重物质积聚的最浓。至于釉层深处那些尚未被大釉泡兼并的小釉泡,它们若想释放内压,得走釉泡与釉泡之间的隙缝上来。所以外析物质一般都显露于“颗粒”与“颗粒”的间隙处(注意:采用“配料仿制法”仿制的也会有这类“速成”状态显示)。
    这些汇集于釉表的蓝黑色凝聚,包括与凹陷同步,因都属可以烧制和仿制的范围,所以有些仿品也会同时伴有所谓的“结晶”外析。如何区别,除了老件以银灰、银白为主(“点皴仿制法”也以银灰、银白为主。须留意),仿品以棕铁、棕褐为主这一色彩差异,另外只须记住一个要领,即:凡是从小如微尘状开始“堆砌”、积累的都真。如果说凹陷中心区域因已“堆满”看不出微尘粒子了,但其“边缘地带”总会仍有留存吧!这时我们应该把“侦查”重点放在“城乡结合部”(请见附图12、附图13)。再,若看有其它形态的“析晶”,虽不像人工所点染,但也得从“配料仿制法”可能考虑,往是不是从小如微尘状开始“堆积”这方面考虑。结合形态,细加分析,才能去伪存真。一句话:拥有不断累进特性的可靠,“开”出来的不可靠。
    仿制它有“盲区”。从以上结晶斑成形理论的分析中,大家可以明了:凡是到代老件,不管哪一种外析进程,都属于累进形式的,是从“微尘”状态开始积聚的。而“配料仿制法”仿制“结晶斑”,是依靠铁色的上浮形成的。浮动当初受表面的张力牵制,绝大部分铁色既不会跨越各自所在的蓝黑色凝聚团而相互混合,但也不会张力不均使尚处流动的铁色只停留在中心小如微尘。很小的凝聚团或许有小如针尖的斑点,但大的凝聚团也只能配大斑,不可能出现小如微尘的小斑。这就告诉了我们,“配料仿制法”仿制的所谓“结晶斑”,仅就其与凝聚团大小的搭配来说,它有“盲区”。也就是说,即使仿家变着法门采用其它金属元素,使上浮的所谓“结晶斑”呈现银色了,在此招面前同样会原形毕露。另外,仿家采用“点皴仿制法”仿制,偶而有几个点可能会不露笔触,达到大凝聚团小斑的效果。所以,有一个还得占全器一定概率的问题需要强调。若给下一个比较切实的结论,应该是:结晶斑小如微尘又拥有一定比例,这样的青花瓷必老无疑。
    那么,到代老件面积较大的结晶斑又该呈现何种状态?本篇已有多次强调,老件上的结晶斑是历几百年不断外析而逐渐形成于釉表的,有从小到大的积累过程。所以,拥有大小一器共存的现象首先应该肯定。再,较大的结晶面得有厚有薄,有浓有淡的变化。其边缘得有虚化、晕染的感觉。有或进或出的参差(请见附图14)。结晶面与蓝黑色凝聚团之间,绝对不会出现颗颗“充盈”到只剩下“环岛公路”如此这般(请重新点击附图9)。
    中心始发状结晶斑的外析,可能由于所用钴料微量元素门类或含量的有所不同,出现有另一种风格迥异的结晶体。主要发生于明中后期的部分青花结晶斑它性“刚”,它不皱不叠,积累到一定程度,待到具备足够的张力,便会牵动釉层,使结晶斑部位的釉胎剥离而鼓如“水疱”(请见附图15、附图16、附图17)。结晶斑的鼓如“水疱”,除了有大有小的差异,还有一种“水疱”口已“冒顶”的(请见附图18)。这类征貌应该属于因传世年久由磕碰或磨损所至,也可作为“水疱”状征貌加以判断(倒是这种体征,因冒口已拥有老旧和风化感,更可供作断老参考)。
    两年多前,仿家对釉胎剥离的仿制有了一定突破。釉胎剥离与“结晶斑”上浮同步的,目前仅出现在仿清代哥釉青花瓷的青花中。仿家借助降低箱式电炉的温度,控制其瓷化程度,对釉胎剥离这一征貌已仿至可以乱真。扣弹瓷件,所发声响“木讷”,是仿品的最大死穴。
    釉里红与青花瓷同属釉下彩,不同的只是前者以氧化铜作为着色剂,后者以氧化钴作为着色剂。所以,发色浓重的釉里红也会具有金属盐的外析现象,同样可以借助结晶斑断真伪。对此,本文开始时虽有所提,但针对性的实例图照还得留至本段发布(请见附图19、附图20、附图21、附图22、附图23、附图24)。
    借助结晶斑断伪虽然是一项切实可行的鉴别手段,但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历史上各时段沿用钴料是互有不同的。以及即使同一时期采用同一钴料甚至是同一炉烧造的,亦会受钴料的调配比例或烧造氛围不稳定等因素影响,成烧后的发色效果也不一定前后一致。所以,日后通过外析形成的结晶斑,有些会相当浓烈,有些因青花发色的浅淡而不大明显,甚至没有。由此,我们不能认为结晶斑块面较大的,属于人为容易点皴的范围,就不值得一顾了。也不能认为结晶斑征貌不突出的即非到代老货。结晶斑能与凹陷结合当然更美。但没有凹陷的,只要具备其它种种老件的条件,也应该承认它的到代。
    关于元、明青花结晶斑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青花瓷的辨伪,借助结晶斑虽不是唯一途径,但掌握了应该属于绝对的可靠手段。尤其在当前结晶斑仿制的成风时期,对于那些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可以立马否定。所以,把握“结晶斑渊源鉴别法”显得更有积极意义。最后还需要交代一下,笔者只是一位普通的收藏爱好者,收藏实践是本文完稿的基础。恕我半途出家即想“闯坛”,尝试挑战个别专家之通常观念,既“操刀”结晶斑,又大谈釉泡。这不能说本人是在班门弄斧,是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责任心要求我,要求我必须向古瓷藏界宣传结晶斑属于“衍生”物这一事实真理。只有将观点公开,才有可能让国内外关心元青花的专家和学者,以及民间广大元青花收藏爱好者,让他们来共同验证。众人拾柴,火焰更高。本人相信借助结晶斑断真伪这项工作定能在不远的将来得以肯定。为开创青花瓷鉴别的新纪元,为发掘藏于民间的古瓷珍品,为弘扬璀璨的民族文化作点贡献!

(完)

附图:

↑附图1↑

↑附图2↑

↑附图3↑

↑附图4↑

↑附图5↑

↑附图6↑

白圈所圈处为大釉泡,绿圈所圈处为中釉泡,红圈所圈处为小釉泡。

↑附图7↑

↑附图8↑

↑附图9↑

↑附图10↑

↑附图11↑

↑附图12↑

↑附图13↑

↑附图14↑

↑附图15↑

↑附图16↑

↑附图17↑

↑附图18↑

↑附图19↑

↑附图20↑

↑附图21↑

↑附图22↑

↑附图23↑

↑附图24↑

本文发表于2009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