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蛀牙要拔掉吗:凭什么说人是生而自由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3:07:37
在当代中国,只要谈到民主、自由、法治,无论是专业学者,还是一般作者,都喜欢引用卢梭的一句很雷人的名言,“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并以此作为立论的依据,因为人人都是生而自由的,所以,无论枷锁有多繁重,我们都有获得自由的权利。不仅仅是卢梭,洛克等西方自由主义启蒙思想家也都是这样想的,可以说,现代西方自由主义的那套理论正是建立在“人是生而自由的”这一毋庸质疑的信念之上并予以展开的。这就像孔子的儒家思想是建立在“人之初,性本善”的基础之上,而韩非的法家思想则是以“人之初,性本恶”作为前提的。

然而,对于一般中国人来说,至少对于我来说,“人是生而自由的”这句话并没有绝对的权威性,也就是说,凭什么认为“人是生而自由的”?有谁证明过“人是生而自由的”?如果这一点无法得以证明,那么所有因此而建立的思想体系都将受到质疑。同样道理,如果韩非子不能证明,或者不能让他的追随者相信“人之初,性本恶”,那么他就无法进一步让别人相信并采纳他的专制思想。

可以说,自我第一次读何兆武先生翻译的《社会契约论》开始,就一直有上面的疑问。而卢梭的这本名著并没有很好地解答我的疑问,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只是一再强调,自由是人性的产物,在卢梭看来,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根本不是天然平等的,有些人天生就是作奴隶的”是一个错误的观点,他把因果颠倒了,是制度让人不平等,而人是生来平等的。制度,就是那无往不在的枷锁。

今读《读书》杂志09年第2期,上面有一篇上海师大陈纳教授写的《生而平等与“造”而平等》引起了我的注意。陈先生谈到了美国杰弗逊起草的《独立宣言》的翻译问题。他说现有的中译本《独立宣言》不能体现原文的精髓。原文中作为不证自明(self-evident)的真理“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中译本写作“人人生而平等”(也有译作“一切人生而平等),这显然是不妥当的,但也十分无奈,因为“人人造而平等”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中难以成立。

陈纳认为,《独立宣言》是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根据基督教的信仰,宇宙万物都是上帝的造物。就人而言,不仅亚当和夏娃是上帝所造,每个人都是上帝的造物,是上帝赐予为人父母者的礼物。正是在“人人受造于上帝”这个意义上,人人才是平等的。同时,杰弗逊进一步指出,造物主(Creator)赋予他的造物某些与生俱来、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寻幸福的权利。在基督教的特定文化语境中,杰弗逊的这一招,简直就像几何学中提出某些不证自明的公理一样,将人的“平等”和“权利”归源于上帝这个至高无上的绝对存在,就使这番“不证自明”的道理读来那么顺利成章,义正词严了,也为接着提出民选政府以及政府与被统治者关系的学说做出逻辑上的铺垫。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是基督教教义中基本要素。对任何一位基督教教徒来说,这都是毋庸置疑的,否则就不是基督教教徒。然而对于非基督教教徒来说,特别是对于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思想的中国文化来说,因为从来就没有是上帝,所以,“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这句话也就无从谈起,在西方人看来那些天经地义的上帝赋予人类的权利在中国人看来也就同样没了可信性。于是,“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也就成了一句口号式的警句,富有绝对宗教权威意味的语词“created equal”和“born equal”也就等同了起来。

杰弗逊说“人人生而平等”和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从汉语所表达的内容看是一致的。我没有读过英语版的《社会契约论》,而据说《社会契约论》最早是用法文写成的,我就更看不懂了。卢梭说的“生”原文是什么,原意是什么,就不得知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卢梭的思想是离不开基督教文化背景的。洛克同样如此。

如何才能让中国人明白“人是生而自由的”呢?我们凭什么相信“人人生而平等”呢?在中国通往“现代化”的途径中,这是两个必须回答的问题。那些想用现代西方思想和民主政治制度来改造中国的人,是否也想清楚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