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芝堂财务分析报告:G20戛纳峰会前聚焦欧债 法中专家见仁见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3:41:12

【欧洲时报网】2011年G20峰会将于11月3日至4日在戛纳召开。与往届相比,戛纳峰会所面临的国际金融市场环境进一步恶化,欧债危机有加剧的趋势。戛纳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但担当得起人们寄予它提振全球经济的厚望吗?欧洲时报记者分别采访法、中经济学者,透析峰会背后的错综关系,预测峰会话题成果,并对中国在峰会上可能采取的立场作出判断。

法国前外长:协调利益 避免对抗


法国前外长于贝尔·韦德林(HubertVEDRINE)

于贝尔·韦德林(HubertVEDRINE)是法国社会党籍外交家、政治家。在二十国峰会(G20)即将在法国戛纳召开之际,《欧洲时报》对韦德林进行了专访,以下为访谈内容:

《欧洲时报》:在2008年发生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之后,二十国峰会(G20)的共同干预曾经对缓解危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过,人们却批评G8的工作“毫无效果”,尤其是今年在法国多维尔召开的G8峰会之后,甚至有人希望解散G8。相反,您最近一直提倡保留G8,请问是出于何种考虑?

韦德林:以“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相互协调正在逐步加深。同样,西方国家和日本保持原有的集中合作框架也是很正常的,这个框架就是G7,在某些问题上加上俄罗斯就成为G8。这并不妨碍G20作为全球性的集中合作框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欧洲时报》:根据您“大洗牌”的说法,是否可以认为西方应该团结起来对付新兴国家,比如说中国?如果是这样的话,您认为西方应该在哪些领域、在什么程度上团结对外?

韦德林:我并未说过“团结起来对付”。西方曾经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引领世界前行,如今她应当更加清醒、更加现实地接受新事物,但同时在和新兴国家的交往中也应当保护其商贸、经济和战略利益,更何况新兴国家的立场也是各不相同的。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紧张,但是这一切完全可以在避免对抗的情况下实现。

《欧洲时报》:欧元区决定扩大金融稳定基金,而且还可能向中国或印度等新兴国家开放融资,这一决定已经在欧洲内部引起了争议和批评。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韦德林:就欧盟的决定本身而言这并不令人惊讶,因为这反映了当今世界的现实。中国的投资是有益的,欧洲人希望欧元能够越来越多地被用作储备货币,而中国却购买了大量美国国债——美国在这一点上是幸运的!这说明,将来的发展取决于欧洲对金融稳定基金的“特定承担者”的“治理”模式。不过,中国不应该由此认为欧洲将不再提出人民币汇率的问题。

《欧洲时报》:您认为我们对即将在戛纳举行的G20峰会该有哪些期待?中国会在什么领域扮演何种角色?

韦德林:中国近年来一直在强调她的崛起是“和平”的,我相信她发挥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在各个领域,中国都应当在合作的框架内承担这种角色,以寻求各方利益的协调。我们希望戛纳的G20峰会在(可持续)发展、金融调控和货币等议题上能取得进展

 

法战略学家:G20前看欧债危机及解决方案


法国战略学家,历史学家,法国战略研究院院长,巴黎3大研究室主任杰雷

法国战略学家,历史学家,法国战略研究院院长,巴黎3大研究室主任杰雷,在接受欧洲时报特别约稿时强调,“G20峰会的核心议题将是欧债危机及其解决方案”。因此,他颇富学者气质的文章带我们进入了欧债危机的历史与现实的纵深地带的同时,也以“战略家”的眼光,提出“四大解决问题建议”。

议题一:欧盟是如何步入如今境况

简单地说,现在并不仅是欧元区的危机,而是整个欧盟的危机。欧盟第二轮峰会10月26日落幕,默克尔与萨科齐力排众议、相互妥协,最终与各大银行达成协议,在挽救濒临破产的希腊同时,也遏制了主权债务危机如传染病般在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诸国的进一步蔓延。此次峰会中,多方矛盾暂时搁浅,德法核心不计前嫌,欧元及欧洲金融市场终于再传利好。各国政府在平衡财政的同时,也将削减公共财政赤字提上入宪日程,紧迫感不言而喻。

但在法国从左派到右派都在尽量避免过多谈论公共财政赤字,在避免国内政治风险的同时,政界人士也担心面对强大的德国,法国在欧盟的主导地位将会丧失。因此从雇主到工会,法国贸易保护主义势力风起云涌。

自1957年《罗马协议》建立统一市场以来,欧洲一直有两个目标:安全与繁荣昌盛。自1950年法国、西德以及荷比卢共同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伊始,经济相互渗透的思想就已经逐步深入人心。被誉为欧盟之父之一的让·莫奈曾认为随着成员国共同利益的扩大以及恶性竞争的减少,战争将会消失。

冷战结束、铁幕下落以及柏林墙的倒塌使欧洲形成了一个新的局面。法英政府还曾担心出现德国重新统领欧洲的局面。与此同时,虽然巴尔干半岛纷繁的战事以南斯拉夫共和国的解体而告一段落,但欧洲得到了相对安全的同时,却失去了朝思暮想的繁荣昌盛。于此,我们更应了解欧洲结构层面的原因:陈旧的生产资源配置使得贫富差距逐渐加剧,“福利国家”的有名无实。欧洲的年轻人没有上一代的革命性,开始担心自己的未来不如父母过得好。

议题二:欧洲民主的重创 信任危机

如今,在公众民意与布鲁塞尔会议室之间产生了一条鸿沟。20年来欧盟高高在上,于民众相距甚远,后者无法理解在提案实施进程中各个机构间的协调关系,但在布鲁塞尔各成员国领导人达成共识后,往往又需要百姓的支持。最典型的例证便是法荷对欧洲宪法议案进行的全民公投。当时的议案正文页数惊人,而其中尽是专业术语,最终百姓半数以上否决了议案,进而引发国内政界动荡。全民公投通常是是政府不能单独做出的决定,而若在拟案时没有让人民真正参与其中,就基本会被否决,就如意大利否决对重返核能、水能私有化以及贝卢斯科尼本人司法赦免权,法国否决土耳其入欧盟和欧盟立宪。仅仅说“我们正在努力改善公共关系”是远远不够的。一个结构性引发的问题要以制度方面的改善来解决。

欧洲民主遭受重创的第二点,便是欧盟的众成员国的当中,有一些国家无视民主的基础原则。欧盟政治力量在国际上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它所代表的欧洲传统意识形态及价值观,是大不列颠的《人身保护令》和法国的《人权宣言》,是立法、司法、行政的三权分立,此皆建立在公平与尊重的条件下。在成员国扩容的过程中,欧盟制定了相应入盟标准。公平,意味着铲除腐败、黑色经济和不正当交易。而尊重,意味着人权、私人生活、新闻与宗教自由和弱势群体的权利。各个成员国恪守这些原则,而首先应以身作则的便是国家领导人、部长和高级公务员。然我们发现曾经悬于欧洲上方的正义光环正在逐渐暗淡。各种丑闻不计其数,政治人士将自己的私生活和政治生活混为一谈,更有甚者将自己的账户与国库连接到一起。政治舞弊、挪用公款案频出。这些案件不时通过媒体曝光给民众,人民担心正在失去自己的政治权利。

议题三:如何改变才能走出困境

在谋求欧洲共同利益的同时,欧盟中议会制民主制的国家政要还要经常光顾自己的后院,为总统大选抑或议案的通过现身说法,既要压倒自己的反对党,又要在本党内部保持团结一致。而正巧2012年又是一个罕见的政权更迭大年,在欧洲有法国、西班牙、意大利以及2013年的德国,而在世界范围还有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原本并不适宜国内金融市场和基础结构的调整。因此也许各国仍需一年时间以出台一个更加全面的改革计划,我在此提出4点建议:

1、 欧盟体制改革。一些人认为欧盟应当更加集中化以稳固其对各成员国的统领权,而另一些人认为布鲁塞尔应当适当放弃自己的绝对权力,并停止仍在进行的经济国有化。

这并不是一个能在纸面上讨论出对错的理论性问题,然它的选择定将决定欧盟的未来。欧洲发展双轨制的现象已经不再新鲜,早在上世纪90年代欧盟与美国协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候就已经摆上台面。当今欧盟最大的危险在于良性发展国家与遇到困难的国家已经产生断层,而前者自予监督后者的权力。此举产生的后果对欧盟的外交、安全以及国防政策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由于《里斯本条约》不允许欧盟国家在外围单独建立有效的行动组织,因此为了满足大家的利益,在每次官方合影中,赫尔曼·范龙佩、若泽·曼努埃尔·巴罗佐以及凯瑟琳·阿什顿并排站立,共同代表欧盟领导人。这种职权的分立使得欧洲很难像几代法国领导人梦想的那样成为重要的世界一极,但欧洲人仍可就欧洲大陆安全以及周边地区稳定方面共同协商,虽然利比亚内战的讨论并不轻松。可是除此之外,欧盟各成员国由于缺乏政治雄心以及足够的财力支持,无法就国际范围的大事采取统一行动。

2、欧元改革先行一步,此刻也应全面调整金融机构内部审计及预算系统。荷兰首相马克·吕特最近提议增设专员以研究各国财政政策和国家预算。如果如今用政治的独断专行去解决金融危机,在欧盟内部的断层势必将越来越大。固然欧洲金融稳定机制(EFSF)的建立能够帮助欧洲短期内渡过危机,但却不是长久之计。倘若债务已高达GDP120%的意大利最终违约,欧洲金融稳定机制也肯定无法相救。所以除了增设专员外,还应着手建立相应的欧洲金融市场管理部门。此想法源自法国新近成立的金融市场管理局(AMF),其主要功能是在监督各类金融贸易及资金存储过程中提出建议,以最大程度避开风险。

3、拟定一系列完整的复兴发展方略,通过探索革新以增强欧盟国际竞争力。

4、联合东西方国家,在国际范围内建立起有效的经济金融合作体系,以确保公平长久的增长。虽如今欧债危机已处燃眉之际,但戛纳G20峰会依然要为世界谋求尽量长远的发展 

中国驻法记者:戛纳G20不是一条平静的长河


郑若麟,文汇报驻法国首席记者,法国问题专家。

上海文汇报驻法首席记者,法国问题专家郑若麟认为,此次峰会背景非常特殊: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面临深刻的制度危机。美国长达数周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令全世界震惊,99%日益贫困化的民众,对1%金融垄断财团的不满已经到了爆炸的地步。得到全球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内部民众普遍响应的“愤怒者”示威民众认为,西方二战以来实行的实业资本主义民主体制已经被金融垄断财团所篡夺,现在西方资本垄断财团实行的是寡头独裁,因此“愤怒者运动”的矛头直指现行体制的代表:华尔街。只是,“愤怒者”要推翻的,是金融资本控制的寡头独裁统治,以恢复实业资本主义民主体制。这一点是必须认清的。

另一方面,欧盟更是面临欧元、主权债务造成的欧盟发展前景的体制危机。欧元和欧债危机需要彻底打破欧盟经济国界的限制,走向欧洲经济联邦,即统一经济政策、统一管理预算和税收,才能使欧盟走出欧元和欧债的双重危机。欧元与欧债危机使欧盟、特别是欧元区十七国的地位遭到严重削弱。尽管在G20峰会前夕,欧盟轴心国法、德两国与欧洲私人控制的银行代表达成协议,削减了希腊亏欠这些私人银行的50%的债务,并将“欧洲金融稳定基金”的预备金提高到一万亿欧元,从而暂时缓解、或至少推迟了危机的爆发。

与此同时,来自新兴国家的消息也并不令人乐观。中俄分别受困于严重的通货膨胀,巴西和印度则出现经济增长放缓的迹象。新兴国家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性,也在危机中逐渐凸显。但从整体态势来看,新兴国家相对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势头更为强劲,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

中国是否再度成为瞩目的中心?

欧洲急需现金支持,而拥有320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自然又成为各国瞩目的中心。中国成为G20峰会各国的“垂顾”已经不是首次,亦不会是最后一次。上届首尔峰会时19对1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景象至今留在人们的印象之中。而这一次则是要求中国慷慨解囊,为救助欧元伸出援手。

据爱丽舍宫透露,萨科奇总统在10月27日致电胡锦涛主席,从后者那里吃了一颗定心丸:中国将会全力以赴在G20峰会上为寻求一个解决危机的方案而努力,并发出“强有力的信号”,以“有助于稳定世界市场”。此后,一则“谣言”(也许是真实的、但也很有可能是假的,或是不确切的)眼下正在各相关国家的首都流传:“中国将向欧洲注入500至1000亿美元。作为交换,中国要求欧盟尽快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并要求欧盟对中国投资的安全作出保证。”尽管中国是否提出了这个条件作为投资的交换并未得到任何官方证实,但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欧盟各国仍然顽固地拒绝给予中国完全的市场经济地位。对于中国来说,这一地位从经济利益上来说已非举足轻重,但在政治上却是一块试金石,是欧盟到底是否在政治上平等对待中国,是否继续视中国为“异类”。如果这是一个“条件”的话,显然并不那么“过分”。

与此同时,谣传中国要求欧洲保证中国投资的安全。问题是,哪一个投资者不要求自己的投资能够得到保证呢?更何况,中国如果确实准备向欧洲注入资金的话,当然必须注意不再重蹈美元债务的陷阱,因而中国就需要欧盟对中国的投资安全做出保证:一是保证欧元不会像美元那样迅速、持续贬值,导致中国投资的长期损失严重。二是不能一方面要求中国注入资金购买欧元债务,另一方面又迫使人民币升值。这样就等于在让欧元贬值,从而造成中国投资的损失 

巴曙松:中欧经济体制难以嫁接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欧债危机将是戛纳峰会最主要的议题,但“并不会取得太多实际成果”,而对于人们所关注的中国是否会出手相救的问题,他明确表态,无论从自身条件还是外部环境看,中国都救不了欧盟。

他首先认为G20峰会“形式将大于内容”,“在市场动荡时,G20峰会可能更偏重于探讨短期问题,应对欧债危机。而一些中长期、制度性、结构性的议题则可能被搁置。”巴曙松说,他对戛纳峰会的成果并不持乐观态度。

“本届峰会上,不同经济体立场出现明显分化。”他分析,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希望维持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而欧盟内部也出现分化,以法国、意大利为代表的南欧国家希望国际组织积极地救助欧洲金融危机,德国、瑞士等经济面较为健康的国家则强调让接受援助的国家尽快调整和改革经济结构;而新兴经济体则对欧美等国过度的投资和货币金融化持批评态度,对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不负责任的财政政策持批评态度。

“峰会不会有太多实际成果。”巴曙松分析,欧元区内部都难以达成的共识,想在G20达成,其结果可以想象。“G20本身并没有实际的执行组织和执行平台,单纯靠开会所达到的作用有限。”

同时,他也认为“发达国家内部也应作调整”,欧盟领导人峰会达成初步成果后,萨科齐总统便于10月27日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通话,欧洲金融稳定基金首席执行官雷格林也于10月28日访华“推销债券”。美联社发表文章称,有关资金充裕的中国将在救援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希望日益增大,不过这种期望可能会破灭。

对此,巴曙松认为,作为新兴经济体,中国的人均GDP依然很低,中国救不了欧盟。他分析认为,“中国的金融业主要服务于实体经济,而欧洲的金融业主要用于交易,中欧经济体制难以嫁接。”这也是中国海外投资“屡战屡败”的原因。

他称,中国如果参与救助欧盟,应该考虑是否有利于中国的国家利益和经济转型。他建议说中国可以从欧洲购买一些经济转型所需要的技术,如环保、能源、高新技术等。“另外,欧洲在中国和亚洲有大量投资,我建议中国企业可以去购买一些股份,中国企业更熟悉中国市场,这样经营企业更有成效。”

对于G20峰会上中国将持有的立场,巴曙松分析,美国正在试图通过汇率法案、贸易摩擦案等方式来转移本国经济调整压力,欧洲也想回避内部调整而寄希望于外部救援。“作为新兴经济体,中国在本次峰会上可呼吁全球经济寻找再平衡。中国已经在作出经济结构调整,顺差大幅降低,进口持续增长,而主要发达国家内部也要做出相应调整,主要货币储备国应该有基本的财政纪律,维持货币稳定谢国忠:银行业不会倒闭 无需过度恐慌

“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银行业的问题就会继续恶化,市场就会产生恐惧感,认为欧洲的银行业会倒闭。” 中国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而在这场危机中,银行业是不会倒闭的,市场无需过度恐慌。”

谢国忠分析,银行业倒闭波及范围太广,欧盟各成员国现在在“一条船上”,问题严重到一定程度时,欧洲央行和各国政府一定会采取有效的拯救办法。“目前欧元区国家的经济总量约为8万亿欧元,自己完全有能力拯救希腊。现在的问题很透明,就是哪些国家愿意承担损失。”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银行持有希腊政府债券较多,应该承担损失,却希望借助欧洲以外国家的力量;而德国等经济形势较好的国家则希望希腊能够调整自身的经济结构,扭转经济局面。

法国《新观察家》说,欧洲金融稳定基金扩大规模有可能通过设立一项特别投资基金来完成。在欧盟各成员国存在很大分歧的情况下,他们希望世界尤其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可以对这一特别投资基金提供支持。

谢国忠认为,欧债危机是欧元区国家内部的问题,中国不会也不应该拯救欧盟。“因为到目前为止,中国在海外的投资基本都是失败的。如果大手笔出资而看不到有效的收益前景,将会非常危险。”他认为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欧盟成员国内部尽快解决自身问题,尤其重要的是德法两国之间的谈判,其它议题都不重要。

投资家乔治·索罗斯此前在华盛顿说,欧债危机比2008年金融危机更严重,欧洲应建立统一财政部应对。谢国忠认为这是“天方夜谭”,欧元区各国的利益不同,且目前处于混乱状态,欧盟不可能建立统一的财政部

 

陈凤英:三道难题且看戛纳如何破解

“法国是这次峰会的主办国,同时它又是欧债危机的重灾区,所以它给峰会注入了许多自己的意志。”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说。

陈凤英说,法国现在处境非常危险,欧盟已经达成减记希腊债务50%的协定,而法国银行持有大量希腊债务,还因为自身财政赤字问题正面临着3A评级被调降的可能。法国希望欧洲央行“兜底”的提议遭德国反对,因此找上中国帮助自己渡过难关。

“G20就是一个经济联合国,”陈凤英说,“虽然它不要求与会的各国领导人签署协议,但会要求他们做出承诺。许多议题在IMF、WTO没有得到解决的,在G20峰会却能达成一致意见,领导人们做出承诺后,由下属部门执行。”现在欧洲的救助资金要求杠杆化至万亿欧元规模,几千亿的资金缺口导致9%的银行核心资本率很难实现。巨额的融资由谁来出?中国会救吗?人们期待G20峰会作出答复。

戛纳峰会的3个既定议题,其一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其二是国际原材料价格,其三是金融交易税开设。其实,连同欧债危机的解决方案在内,这些话题好比对症下药的方子,调理的根本是实现全球经济的均衡合理。譬如原材料价格问题,陈凤英调查发现,2008年国际原油价格从80美元涨到140多美元一桶,98%是炒作。同样被炒作的还有农产品,成为威胁粮食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金融投机行为及其规模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威胁。

陈凤英判断,美国和欧洲都存在经济过度金融化的问题,这也是导致两地发生债务危机的原因之一。2008年华盛顿峰会上,法国总统非常尖锐地指出美国的虚拟经济给世界造成灾难。后来到了伦敦会议,达成由IMF拿出1.25万亿美元救助的协议。现在,欧洲自己后院失火。

“中国应该高调进入救援欧洲的行列。”陈凤英认为,未来中国成为一个消费大国完全有可能。美国不愿承认中国崛起,但打压中国的牌在减少。西方向中国发动金融攻势,现在自己出了娄子却想到要中国帮忙,可骨子里仍然看不起中国。

陈凤英说,欧洲自己的问题是软弱和不团结。德国的经济状况最好,但没有魄力出来领导,英国则在边缘地带指手画脚。“在危机中要有强势的领导。俄罗斯得以成功发展20年,说明需要普京这样的人
郭田勇:全球开征金融交易税困难重重

就“峰会可能就短期内保护银行达成怎样的共识”的问题,中国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27日欧盟峰会就欧洲银行的核心资本金比率不低于9%达成决议,还有很多拥有跨境业务的大型金融机构不在其中。G20峰会上,具有系统性重要性影响的金融机构名单将公布,从而进一步确定这些机构的核心资本金要求,同时加强对这些大型金融机构的监管。峰会上,各国央行可能将被要求做好向银行提供流动性的准备,以确保银行业能够获得充足资金应对当前风险。

扩容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和IMF援助资金的规模也将是峰会上的必然。

郭田勇表示,征收金融交易税能够限制投机资本大规模流动,起到预防金融风险的作用,欧盟委员会此前曾表示金融业应该为欧洲银行业危机承担一部分合理成本。以此看来,金融税的征收是有道理的,而且将成为欧元区各国政府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能在极大程度上缓解欧洲债务。但金融交易税的征收将加大国际金融交易的成本,银行业利润也会下降。

从全球来看,资本跨境流动已是常态,如果每个国家都征金融交易税,就可能形成变相的恶性竞争,有悖于自由贸易、金融自由化原则;如果在一定范围内实施,则更多国际资本将流向没有征税的国家和地区,加剧市场扭曲,无助于稳定全球金融市场。峰会上,金融交易税可能会在欧元区通过,但在全球范围推广仍是困难重重,因为金融交易规模巨大的英、美一直是持反对意见的。

而面对中国的立场,郭田勇认为中国的帮助将是有限的,因为中国方面首先要秉承安全投资的理念。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带来诸如提升国际地位、获得铸币税等好处,但当前世界经济乏力,中国经济也处于放缓状态,中国不会刻意快速地追求人民币的国际化。考虑到就业等因素,中国当前的贸易顺差也需要继续维持法战略学家:G20前看欧债危机及解决方案


法国战略学家,历史学家,法国战略研究院院长,巴黎3大研究室主任杰雷

法国战略学家,历史学家,法国战略研究院院长,巴黎3大研究室主任杰雷,在接受欧洲时报特别约稿时强调,“G20峰会的核心议题将是欧债危机及其解决方案”。因此,他颇富学者气质的文章带我们进入了欧债危机的历史与现实的纵深地带的同时,也以“战略家”的眼光,提出“四大解决问题建议”。

议题一:欧盟是如何步入如今境况

简单地说,现在并不仅是欧元区的危机,而是整个欧盟的危机。欧盟第二轮峰会10月26日落幕,默克尔与萨科齐力排众议、相互妥协,最终与各大银行达成协议,在挽救濒临破产的希腊同时,也遏制了主权债务危机如传染病般在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诸国的进一步蔓延。此次峰会中,多方矛盾暂时搁浅,德法核心不计前嫌,欧元及欧洲金融市场终于再传利好。各国政府在平衡财政的同时,也将削减公共财政赤字提上入宪日程,紧迫感不言而喻。

但在法国从左派到右派都在尽量避免过多谈论公共财政赤字,在避免国内政治风险的同时,政界人士也担心面对强大的德国,法国在欧盟的主导地位将会丧失。因此从雇主到工会,法国贸易保护主义势力风起云涌。

自1957年《罗马协议》建立统一市场以来,欧洲一直有两个目标:安全与繁荣昌盛。自1950年法国、西德以及荷比卢共同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伊始,经济相互渗透的思想就已经逐步深入人心。被誉为欧盟之父之一的让·莫奈曾认为随着成员国共同利益的扩大以及恶性竞争的减少,战争将会消失。

冷战结束、铁幕下落以及柏林墙的倒塌使欧洲形成了一个新的局面。法英政府还曾担心出现德国重新统领欧洲的局面。与此同时,虽然巴尔干半岛纷繁的战事以南斯拉夫共和国的解体而告一段落,但欧洲得到了相对安全的同时,却失去了朝思暮想的繁荣昌盛。于此,我们更应了解欧洲结构层面的原因:陈旧的生产资源配置使得贫富差距逐渐加剧,“福利国家”的有名无实。欧洲的年轻人没有上一代的革命性,开始担心自己的未来不如父母过得好。

议题二:欧洲民主的重创 信任危机

如今,在公众民意与布鲁塞尔会议室之间产生了一条鸿沟。20年来欧盟高高在上,于民众相距甚远,后者无法理解在提案实施进程中各个机构间的协调关系,但在布鲁塞尔各成员国领导人达成共识后,往往又需要百姓的支持。最典型的例证便是法荷对欧洲宪法议案进行的全民公投。当时的议案正文页数惊人,而其中尽是专业术语,最终百姓半数以上否决了议案,进而引发国内政界动荡。全民公投通常是是政府不能单独做出的决定,而若在拟案时没有让人民真正参与其中,就基本会被否决,就如意大利否决对重返核能、水能私有化以及贝卢斯科尼本人司法赦免权,法国否决土耳其入欧盟和欧盟立宪。仅仅说“我们正在努力改善公共关系”是远远不够的。一个结构性引发的问题要以制度方面的改善来解决。

欧洲民主遭受重创的第二点,便是欧盟的众成员国的当中,有一些国家无视民主的基础原则。欧盟政治力量在国际上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它所代表的欧洲传统意识形态及价值观,是大不列颠的《人身保护令》和法国的《人权宣言》,是立法、司法、行政的三权分立,此皆建立在公平与尊重的条件下。在成员国扩容的过程中,欧盟制定了相应入盟标准。公平,意味着铲除腐败、黑色经济和不正当交易。而尊重,意味着人权、私人生活、新闻与宗教自由和弱势群体的权利。各个成员国恪守这些原则,而首先应以身作则的便是国家领导人、部长和高级公务员。然我们发现曾经悬于欧洲上方的正义光环正在逐渐暗淡。各种丑闻不计其数,政治人士将自己的私生活和政治生活混为一谈,更有甚者将自己的账户与国库连接到一起。政治舞弊、挪用公款案频出。这些案件不时通过媒体曝光给民众,人民担心正在失去自己的政治权利。

议题三:如何改变才能走出困境

在谋求欧洲共同利益的同时,欧盟中议会制民主制的国家政要还要经常光顾自己的后院,为总统大选抑或议案的通过现身说法,既要压倒自己的反对党,又要在本党内部保持团结一致。而正巧2012年又是一个罕见的政权更迭大年,在欧洲有法国、西班牙、意大利以及2013年的德国,而在世界范围还有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原本并不适宜国内金融市场和基础结构的调整。因此也许各国仍需一年时间以出台一个更加全面的改革计划,我在此提出4点建议:

1、 欧盟体制改革。一些人认为欧盟应当更加集中化以稳固其对各成员国的统领权,而另一些人认为布鲁塞尔应当适当放弃自己的绝对权力,并停止仍在进行的经济国有化。

这并不是一个能在纸面上讨论出对错的理论性问题,然它的选择定将决定欧盟的未来。欧洲发展双轨制的现象已经不再新鲜,早在上世纪90年代欧盟与美国协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候就已经摆上台面。当今欧盟最大的危险在于良性发展国家与遇到困难的国家已经产生断层,而前者自予监督后者的权力。此举产生的后果对欧盟的外交、安全以及国防政策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由于《里斯本条约》不允许欧盟国家在外围单独建立有效的行动组织,因此为了满足大家的利益,在每次官方合影中,赫尔曼·范龙佩、若泽·曼努埃尔·巴罗佐以及凯瑟琳·阿什顿并排站立,共同代表欧盟领导人。这种职权的分立使得欧洲很难像几代法国领导人梦想的那样成为重要的世界一极,但欧洲人仍可就欧洲大陆安全以及周边地区稳定方面共同协商,虽然利比亚内战的讨论并不轻松。可是除此之外,欧盟各成员国由于缺乏政治雄心以及足够的财力支持,无法就国际范围的大事采取统一行动。

2、欧元改革先行一步,此刻也应全面调整金融机构内部审计及预算系统。荷兰首相马克·吕特最近提议增设专员以研究各国财政政策和国家预算。如果如今用政治的独断专行去解决金融危机,在欧盟内部的断层势必将越来越大。固然欧洲金融稳定机制(EFSF)的建立能够帮助欧洲短期内渡过危机,但却不是长久之计。倘若债务已高达GDP120%的意大利最终违约,欧洲金融稳定机制也肯定无法相救。所以除了增设专员外,还应着手建立相应的欧洲金融市场管理部门。此想法源自法国新近成立的金融市场管理局(AMF),其主要功能是在监督各类金融贸易及资金存储过程中提出建议,以最大程度避开风险。

3、拟定一系列完整的复兴发展方略,通过探索革新以增强欧盟国际竞争力。

4、联合东西方国家,在国际范围内建立起有效的经济金融合作体系,以确保公平长久的增长。虽如今欧债危机已处燃眉之际,但戛纳G20峰会依然要为世界谋求尽量长远的发展 

中国驻法记者:戛纳G20不是一条平静的长河


郑若麟,文汇报驻法国首席记者,法国问题专家。

上海文汇报驻法首席记者,法国问题专家郑若麟认为,此次峰会背景非常特殊: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面临深刻的制度危机。美国长达数周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令全世界震惊,99%日益贫困化的民众,对1%金融垄断财团的不满已经到了爆炸的地步。得到全球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内部民众普遍响应的“愤怒者”示威民众认为,西方二战以来实行的实业资本主义民主体制已经被金融垄断财团所篡夺,现在西方资本垄断财团实行的是寡头独裁,因此“愤怒者运动”的矛头直指现行体制的代表:华尔街。只是,“愤怒者”要推翻的,是金融资本控制的寡头独裁统治,以恢复实业资本主义民主体制。这一点是必须认清的。

另一方面,欧盟更是面临欧元、主权债务造成的欧盟发展前景的体制危机。欧元和欧债危机需要彻底打破欧盟经济国界的限制,走向欧洲经济联邦,即统一经济政策、统一管理预算和税收,才能使欧盟走出欧元和欧债的双重危机。欧元与欧债危机使欧盟、特别是欧元区十七国的地位遭到严重削弱。尽管在G20峰会前夕,欧盟轴心国法、德两国与欧洲私人控制的银行代表达成协议,削减了希腊亏欠这些私人银行的50%的债务,并将“欧洲金融稳定基金”的预备金提高到一万亿欧元,从而暂时缓解、或至少推迟了危机的爆发。

与此同时,来自新兴国家的消息也并不令人乐观。中俄分别受困于严重的通货膨胀,巴西和印度则出现经济增长放缓的迹象。新兴国家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性,也在危机中逐渐凸显。但从整体态势来看,新兴国家相对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势头更为强劲,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

中国是否再度成为瞩目的中心?

欧洲急需现金支持,而拥有320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自然又成为各国瞩目的中心。中国成为G20峰会各国的“垂顾”已经不是首次,亦不会是最后一次。上届首尔峰会时19对1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景象至今留在人们的印象之中。而这一次则是要求中国慷慨解囊,为救助欧元伸出援手。

据爱丽舍宫透露,萨科奇总统在10月27日致电胡锦涛主席,从后者那里吃了一颗定心丸:中国将会全力以赴在G20峰会上为寻求一个解决危机的方案而努力,并发出“强有力的信号”,以“有助于稳定世界市场”。此后,一则“谣言”(也许是真实的、但也很有可能是假的,或是不确切的)眼下正在各相关国家的首都流传:“中国将向欧洲注入500至1000亿美元。作为交换,中国要求欧盟尽快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并要求欧盟对中国投资的安全作出保证。”尽管中国是否提出了这个条件作为投资的交换并未得到任何官方证实,但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欧盟各国仍然顽固地拒绝给予中国完全的市场经济地位。对于中国来说,这一地位从经济利益上来说已非举足轻重,但在政治上却是一块试金石,是欧盟到底是否在政治上平等对待中国,是否继续视中国为“异类”。如果这是一个“条件”的话,显然并不那么“过分”。

与此同时,谣传中国要求欧洲保证中国投资的安全。问题是,哪一个投资者不要求自己的投资能够得到保证呢?更何况,中国如果确实准备向欧洲注入资金的话,当然必须注意不再重蹈美元债务的陷阱,因而中国就需要欧盟对中国的投资安全做出保证:一是保证欧元不会像美元那样迅速、持续贬值,导致中国投资的长期损失严重。二是不能一方面要求中国注入资金购买欧元债务,另一方面又迫使人民币升值。这样就等于在让欧元贬值,从而造成中国投资的损失巴曙松:中欧经济体制难以嫁接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欧债危机将是戛纳峰会最主要的议题,但“并不会取得太多实际成果”,而对于人们所关注的中国是否会出手相救的问题,他明确表态,无论从自身条件还是外部环境看,中国都救不了欧盟。

他首先认为G20峰会“形式将大于内容”,“在市场动荡时,G20峰会可能更偏重于探讨短期问题,应对欧债危机。而一些中长期、制度性、结构性的议题则可能被搁置。”巴曙松说,他对戛纳峰会的成果并不持乐观态度。

“本届峰会上,不同经济体立场出现明显分化。”他分析,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希望维持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而欧盟内部也出现分化,以法国、意大利为代表的南欧国家希望国际组织积极地救助欧洲金融危机,德国、瑞士等经济面较为健康的国家则强调让接受援助的国家尽快调整和改革经济结构;而新兴经济体则对欧美等国过度的投资和货币金融化持批评态度,对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不负责任的财政政策持批评态度。

“峰会不会有太多实际成果。”巴曙松分析,欧元区内部都难以达成的共识,想在G20达成,其结果可以想象。“G20本身并没有实际的执行组织和执行平台,单纯靠开会所达到的作用有限。”

同时,他也认为“发达国家内部也应作调整”,欧盟领导人峰会达成初步成果后,萨科齐总统便于10月27日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通话,欧洲金融稳定基金首席执行官雷格林也于10月28日访华“推销债券”。美联社发表文章称,有关资金充裕的中国将在救援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希望日益增大,不过这种期望可能会破灭。

对此,巴曙松认为,作为新兴经济体,中国的人均GDP依然很低,中国救不了欧盟。他分析认为,“中国的金融业主要服务于实体经济,而欧洲的金融业主要用于交易,中欧经济体制难以嫁接。”这也是中国海外投资“屡战屡败”的原因。

他称,中国如果参与救助欧盟,应该考虑是否有利于中国的国家利益和经济转型。他建议说中国可以从欧洲购买一些经济转型所需要的技术,如环保、能源、高新技术等。“另外,欧洲在中国和亚洲有大量投资,我建议中国企业可以去购买一些股份,中国企业更熟悉中国市场,这样经营企业更有成效。”

对于G20峰会上中国将持有的立场,巴曙松分析,美国正在试图通过汇率法案、贸易摩擦案等方式来转移本国经济调整压力,欧洲也想回避内部调整而寄希望于外部救援。“作为新兴经济体,中国在本次峰会上可呼吁全球经济寻找再平衡。中国已经在作出经济结构调整,顺差大幅降低,进口持续增长,而主要发达国家内部也要做出相应调整,主要货币储备国应该有基本的财政纪律,维持货币稳定 

谢国忠:银行业不会倒闭 无需过度恐慌

“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银行业的问题就会继续恶化,市场就会产生恐惧感,认为欧洲的银行业会倒闭。” 中国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而在这场危机中,银行业是不会倒闭的,市场无需过度恐慌。”

谢国忠分析,银行业倒闭波及范围太广,欧盟各成员国现在在“一条船上”,问题严重到一定程度时,欧洲央行和各国政府一定会采取有效的拯救办法。“目前欧元区国家的经济总量约为8万亿欧元,自己完全有能力拯救希腊。现在的问题很透明,就是哪些国家愿意承担损失。”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银行持有希腊政府债券较多,应该承担损失,却希望借助欧洲以外国家的力量;而德国等经济形势较好的国家则希望希腊能够调整自身的经济结构,扭转经济局面。

法国《新观察家》说,欧洲金融稳定基金扩大规模有可能通过设立一项特别投资基金来完成。在欧盟各成员国存在很大分歧的情况下,他们希望世界尤其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可以对这一特别投资基金提供支持。

谢国忠认为,欧债危机是欧元区国家内部的问题,中国不会也不应该拯救欧盟。“因为到目前为止,中国在海外的投资基本都是失败的。如果大手笔出资而看不到有效的收益前景,将会非常危险。”他认为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欧盟成员国内部尽快解决自身问题,尤其重要的是德法两国之间的谈判,其它议题都不重要。

投资家乔治·索罗斯此前在华盛顿说,欧债危机比2008年金融危机更严重,欧洲应建立统一财政部应对。谢国忠认为这是“天方夜谭”,欧元区各国的利益不同,且目前处于混乱状态,欧盟不可能建立统一的财政部陈凤英:三道难题且看戛纳如何破解

“法国是这次峰会的主办国,同时它又是欧债危机的重灾区,所以它给峰会注入了许多自己的意志。”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说。

陈凤英说,法国现在处境非常危险,欧盟已经达成减记希腊债务50%的协定,而法国银行持有大量希腊债务,还因为自身财政赤字问题正面临着3A评级被调降的可能。法国希望欧洲央行“兜底”的提议遭德国反对,因此找上中国帮助自己渡过难关。

“G20就是一个经济联合国,”陈凤英说,“虽然它不要求与会的各国领导人签署协议,但会要求他们做出承诺。许多议题在IMF、WTO没有得到解决的,在G20峰会却能达成一致意见,领导人们做出承诺后,由下属部门执行。”现在欧洲的救助资金要求杠杆化至万亿欧元规模,几千亿的资金缺口导致9%的银行核心资本率很难实现。巨额的融资由谁来出?中国会救吗?人们期待G20峰会作出答复。

戛纳峰会的3个既定议题,其一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其二是国际原材料价格,其三是金融交易税开设。其实,连同欧债危机的解决方案在内,这些话题好比对症下药的方子,调理的根本是实现全球经济的均衡合理。譬如原材料价格问题,陈凤英调查发现,2008年国际原油价格从80美元涨到140多美元一桶,98%是炒作。同样被炒作的还有农产品,成为威胁粮食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金融投机行为及其规模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威胁。

陈凤英判断,美国和欧洲都存在经济过度金融化的问题,这也是导致两地发生债务危机的原因之一。2008年华盛顿峰会上,法国总统非常尖锐地指出美国的虚拟经济给世界造成灾难。后来到了伦敦会议,达成由IMF拿出1.25万亿美元救助的协议。现在,欧洲自己后院失火。

“中国应该高调进入救援欧洲的行列。”陈凤英认为,未来中国成为一个消费大国完全有可能。美国不愿承认中国崛起,但打压中国的牌在减少。西方向中国发动金融攻势,现在自己出了娄子却想到要中国帮忙,可骨子里仍然看不起中国。

陈凤英说,欧洲自己的问题是软弱和不团结。德国的经济状况最好,但没有魄力出来领导,英国则在边缘地带指手画脚。“在危机中要有强势的领导。俄罗斯得以成功发展20年,说明需要普京这样的人
郭田勇:全球开征金融交易税困难重重

就“峰会可能就短期内保护银行达成怎样的共识”的问题,中国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27日欧盟峰会就欧洲银行的核心资本金比率不低于9%达成决议,还有很多拥有跨境业务的大型金融机构不在其中。G20峰会上,具有系统性重要性影响的金融机构名单将公布,从而进一步确定这些机构的核心资本金要求,同时加强对这些大型金融机构的监管。峰会上,各国央行可能将被要求做好向银行提供流动性的准备,以确保银行业能够获得充足资金应对当前风险。

扩容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和IMF援助资金的规模也将是峰会上的必然。

郭田勇表示,征收金融交易税能够限制投机资本大规模流动,起到预防金融风险的作用,欧盟委员会此前曾表示金融业应该为欧洲银行业危机承担一部分合理成本。以此看来,金融税的征收是有道理的,而且将成为欧元区各国政府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能在极大程度上缓解欧洲债务。但金融交易税的征收将加大国际金融交易的成本,银行业利润也会下降。

从全球来看,资本跨境流动已是常态,如果每个国家都征金融交易税,就可能形成变相的恶性竞争,有悖于自由贸易、金融自由化原则;如果在一定范围内实施,则更多国际资本将流向没有征税的国家和地区,加剧市场扭曲,无助于稳定全球金融市场。峰会上,金融交易税可能会在欧元区通过,但在全球范围推广仍是困难重重,因为金融交易规模巨大的英、美一直是持反对意见的。

而面对中国的立场,郭田勇认为中国的帮助将是有限的,因为中国方面首先要秉承安全投资的理念。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带来诸如提升国际地位、获得铸币税等好处,但当前世界经济乏力,中国经济也处于放缓状态,中国不会刻意快速地追求人民币的国际化。考虑到就业等因素,中国当前的贸易顺差也需要继续维持。(欧洲时报记者萧也喜北京报道)【更多采访内容

中国驻法记者:戛纳G20不是一条平静的长河


郑若麟,文汇报驻法国首席记者,法国问题专家。

上海文汇报驻法首席记者,法国问题专家郑若麟认为,此次峰会背景非常特殊: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面临深刻的制度危机。美国长达数周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令全世界震惊,99%日益贫困化的民众,对1%金融垄断财团的不满已经到了爆炸的地步。得到全球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内部民众普遍响应的“愤怒者”示威民众认为,西方二战以来实行的实业资本主义民主体制已经被金融垄断财团所篡夺,现在西方资本垄断财团实行的是寡头独裁,因此“愤怒者运动”的矛头直指现行体制的代表:华尔街。只是,“愤怒者”要推翻的,是金融资本控制的寡头独裁统治,以恢复实业资本主义民主体制。这一点是必须认清的。

另一方面,欧盟更是面临欧元、主权债务造成的欧盟发展前景的体制危机。欧元和欧债危机需要彻底打破欧盟经济国界的限制,走向欧洲经济联邦,即统一经济政策、统一管理预算和税收,才能使欧盟走出欧元和欧债的双重危机。欧元与欧债危机使欧盟、特别是欧元区十七国的地位遭到严重削弱。尽管在G20峰会前夕,欧盟轴心国法、德两国与欧洲私人控制的银行代表达成协议,削减了希腊亏欠这些私人银行的50%的债务,并将“欧洲金融稳定基金”的预备金提高到一万亿欧元,从而暂时缓解、或至少推迟了危机的爆发。

与此同时,来自新兴国家的消息也并不令人乐观。中俄分别受困于严重的通货膨胀,巴西和印度则出现经济增长放缓的迹象。新兴国家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性,也在危机中逐渐凸显。但从整体态势来看,新兴国家相对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势头更为强劲,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

中国是否再度成为瞩目的中心?

欧洲急需现金支持,而拥有320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自然又成为各国瞩目的中心。中国成为G20峰会各国的“垂顾”已经不是首次,亦不会是最后一次。上届首尔峰会时19对1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景象至今留在人们的印象之中。而这一次则是要求中国慷慨解囊,为救助欧元伸出援手。

据爱丽舍宫透露,萨科奇总统在10月27日致电胡锦涛主席,从后者那里吃了一颗定心丸:中国将会全力以赴在G20峰会上为寻求一个解决危机的方案而努力,并发出“强有力的信号”,以“有助于稳定世界市场”。此后,一则“谣言”(也许是真实的、但也很有可能是假的,或是不确切的)眼下正在各相关国家的首都流传:“中国将向欧洲注入500至1000亿美元。作为交换,中国要求欧盟尽快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并要求欧盟对中国投资的安全作出保证。”尽管中国是否提出了这个条件作为投资的交换并未得到任何官方证实,但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欧盟各国仍然顽固地拒绝给予中国完全的市场经济地位。对于中国来说,这一地位从经济利益上来说已非举足轻重,但在政治上却是一块试金石,是欧盟到底是否在政治上平等对待中国,是否继续视中国为“异类”。如果这是一个“条件”的话,显然并不那么“过分”。

与此同时,谣传中国要求欧洲保证中国投资的安全。问题是,哪一个投资者不要求自己的投资能够得到保证呢?更何况,中国如果确实准备向欧洲注入资金的话,当然必须注意不再重蹈美元债务的陷阱,因而中国就需要欧盟对中国的投资安全做出保证:一是保证欧元不会像美元那样迅速、持续贬值,导致中国投资的长期损失严重。二是不能一方面要求中国注入资金购买欧元债务,另一方面又迫使人民币升值。这样就等于在让欧元贬值,从而造成中国投资的损失。【更多采访内容

 

巴曙松:中欧经济体制难以嫁接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欧债危机将是戛纳峰会最主要的议题,但“并不会取得太多实际成果”,而对于人们所关注的中国是否会出手相救的问题,他明确表态,无论从自身条件还是外部环境看,中国都救不了欧盟。

他首先认为G20峰会“形式将大于内容”,“在市场动荡时,G20峰会可能更偏重于探讨短期问题,应对欧债危机。而一些中长期、制度性、结构性的议题则可能被搁置。”巴曙松说,他对戛纳峰会的成果并不持乐观态度。

“本届峰会上,不同经济体立场出现明显分化。”他分析,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希望维持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而欧盟内部也出现分化,以法国、意大利为代表的南欧国家希望国际组织积极地救助欧洲金融危机,德国、瑞士等经济面较为健康的国家则强调让接受援助的国家尽快调整和改革经济结构;而新兴经济体则对欧美等国过度的投资和货币金融化持批评态度,对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不负责任的财政政策持批评态度。

“峰会不会有太多实际成果。”巴曙松分析,欧元区内部都难以达成的共识,想在G20达成,其结果可以想象。“G20本身并没有实际的执行组织和执行平台,单纯靠开会所达到的作用有限。”

同时,他也认为“发达国家内部也应作调整”,欧盟领导人峰会达成初步成果后,萨科齐总统便于10月27日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通话,欧洲金融稳定基金首席执行官雷格林也于10月28日访华“推销债券”。美联社发表文章称,有关资金充裕的中国将在救援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希望日益增大,不过这种期望可能会破灭。

对此,巴曙松认为,作为新兴经济体,中国的人均GDP依然很低,中国救不了欧盟。他分析认为,“中国的金融业主要服务于实体经济,而欧洲的金融业主要用于交易,中欧经济体制难以嫁接。”这也是中国海外投资“屡战屡败”的原因。

他称,中国如果参与救助欧盟,应该考虑是否有利于中国的国家利益和经济转型。他建议说中国可以从欧洲购买一些经济转型所需要的技术,如环保、能源、高新技术等。“另外,欧洲在中国和亚洲有大量投资,我建议中国企业可以去购买一些股份,中国企业更熟悉中国市场,这样经营企业更有成效。”

对于G20峰会上中国将持有的立场,巴曙松分析,美国正在试图通过汇率法案、贸易摩擦案等方式来转移本国经济调整压力,欧洲也想回避内部调整而寄希望于外部救援。“作为新兴经济体,中国在本次峰会上可呼吁全球经济寻找再平衡。中国已经在作出经济结构调整,顺差大幅降低,进口持续增长,而主要发达国家内部也要做出相应调整,主要货币储备国应该有基本的财政纪律,维持货币稳定。”(欧洲时报记者萧也喜北京报道)【更多采访内容

 

谢国忠:银行业不会倒闭 无需过度恐慌

“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银行业的问题就会继续恶化,市场就会产生恐惧感,认为欧洲的银行业会倒闭。” 中国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而在这场危机中,银行业是不会倒闭的,市场无需过度恐慌。”

谢国忠分析,银行业倒闭波及范围太广,欧盟各成员国现在在“一条船上”,问题严重到一定程度时,欧洲央行和各国政府一定会采取有效的拯救办法。“目前欧元区国家的经济总量约为8万亿欧元,自己完全有能力拯救希腊。现在的问题很透明,就是哪些国家愿意承担损失。”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银行持有希腊政府债券较多,应该承担损失,却希望借助欧洲以外国家的力量;而德国等经济形势较好的国家则希望希腊能够调整自身的经济结构,扭转经济局面。

法国《新观察家》说,欧洲金融稳定基金扩大规模有可能通过设立一项特别投资基金来完成。在欧盟各成员国存在很大分歧的情况下,他们希望世界尤其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可以对这一特别投资基金提供支持。

谢国忠认为,欧债危机是欧元区国家内部的问题,中国不会也不应该拯救欧盟。“因为到目前为止,中国在海外的投资基本都是失败的。如果大手笔出资而看不到有效的收益前景,将会非常危险。”他认为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欧盟成员国内部尽快解决自身问题,尤其重要的是德法两国之间的谈判,其它议题都不重要。

投资家乔治·索罗斯此前在华盛顿说,欧债危机比2008年金融危机更严重,欧洲应建立统一财政部应对。谢国忠认为这是“天方夜谭”,欧元区各国的利益不同,且目前处于混乱状态,欧盟不可能建立统一的财政部。(欧洲时报记者萧也喜北京报道)【更多采访内容

 

陈凤英:三道难题且看戛纳如何破解

“法国是这次峰会的主办国,同时它又是欧债危机的重灾区,所以它给峰会注入了许多自己的意志。”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说。

陈凤英说,法国现在处境非常危险,欧盟已经达成减记希腊债务50%的协定,而法国银行持有大量希腊债务,还因为自身财政赤字问题正面临着3A评级被调降的可能。法国希望欧洲央行“兜底”的提议遭德国反对,因此找上中国帮助自己渡过难关。

“G20就是一个经济联合国,”陈凤英说,“虽然它不要求与会的各国领导人签署协议,但会要求他们做出承诺。许多议题在IMF、WTO没有得到解决的,在G20峰会却能达成一致意见,领导人们做出承诺后,由下属部门执行。”现在欧洲的救助资金要求杠杆化至万亿欧元规模,几千亿的资金缺口导致9%的银行核心资本率很难实现。巨额的融资由谁来出?中国会救吗?人们期待G20峰会作出答复。

戛纳峰会的3个既定议题,其一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其二是国际原材料价格,其三是金融交易税开设。其实,连同欧债危机的解决方案在内,这些话题好比对症下药的方子,调理的根本是实现全球经济的均衡合理。譬如原材料价格问题,陈凤英调查发现,2008年国际原油价格从80美元涨到140多美元一桶,98%是炒作。同样被炒作的还有农产品,成为威胁粮食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金融投机行为及其规模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威胁。

陈凤英判断,美国和欧洲都存在经济过度金融化的问题,这也是导致两地发生债务危机的原因之一。2008年华盛顿峰会上,法国总统非常尖锐地指出美国的虚拟经济给世界造成灾难。后来到了伦敦会议,达成由IMF拿出1.25万亿美元救助的协议。现在,欧洲自己后院失火。

“中国应该高调进入救援欧洲的行列。”陈凤英认为,未来中国成为一个消费大国完全有可能。美国不愿承认中国崛起,但打压中国的牌在减少。西方向中国发动金融攻势,现在自己出了娄子却想到要中国帮忙,可骨子里仍然看不起中国。

陈凤英说,欧洲自己的问题是软弱和不团结。德国的经济状况最好,但没有魄力出来领导,英国则在边缘地带指手画脚。“在危机中要有强势的领导。俄罗斯得以成功发展20年,说明需要普京这样的人。”(欧洲时报记者萧也喜北京报道)【更多采访内容

郭田勇:全球开征金融交易税困难重重

就“峰会可能就短期内保护银行达成怎样的共识”的问题,中国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27日欧盟峰会就欧洲银行的核心资本金比率不低于9%达成决议,还有很多拥有跨境业务的大型金融机构不在其中。G20峰会上,具有系统性重要性影响的金融机构名单将公布,从而进一步确定这些机构的核心资本金要求,同时加强对这些大型金融机构的监管。峰会上,各国央行可能将被要求做好向银行提供流动性的准备,以确保银行业能够获得充足资金应对当前风险。

扩容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和IMF援助资金的规模也将是峰会上的必然。

郭田勇表示,征收金融交易税能够限制投机资本大规模流动,起到预防金融风险的作用,欧盟委员会此前曾表示金融业应该为欧洲银行业危机承担一部分合理成本。以此看来,金融税的征收是有道理的,而且将成为欧元区各国政府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能在极大程度上缓解欧洲债务。但金融交易税的征收将加大国际金融交易的成本,银行业利润也会下降。

从全球来看,资本跨境流动已是常态,如果每个国家都征金融交易税,就可能形成变相的恶性竞争,有悖于自由贸易、金融自由化原则;如果在一定范围内实施,则更多国际资本将流向没有征税的国家和地区,加剧市场扭曲,无助于稳定全球金融市场。峰会上,金融交易税可能会在欧元区通过,但在全球范围推广仍是困难重重,因为金融交易规模巨大的英、美一直是持反对意见的。

而面对中国的立场,郭田勇认为中国的帮助将是有限的,因为中国方面首先要秉承安全投资的理念。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带来诸如提升国际地位、获得铸币税等好处,但当前世界经济乏力,中国经济也处于放缓状态,中国不会刻意快速地追求人民币的国际化。考虑到就业等因素,中国当前的贸易顺差也需要继续维持。(欧洲时报记者萧也喜北京报道)【更多采访内容

巴曙松:中欧经济体制难以嫁接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欧债危机将是戛纳峰会最主要的议题,但“并不会取得太多实际成果”,而对于人们所关注的中国是否会出手相救的问题,他明确表态,无论从自身条件还是外部环境看,中国都救不了欧盟。

他首先认为G20峰会“形式将大于内容”,“在市场动荡时,G20峰会可能更偏重于探讨短期问题,应对欧债危机。而一些中长期、制度性、结构性的议题则可能被搁置。”巴曙松说,他对戛纳峰会的成果并不持乐观态度。

“本届峰会上,不同经济体立场出现明显分化。”他分析,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希望维持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而欧盟内部也出现分化,以法国、意大利为代表的南欧国家希望国际组织积极地救助欧洲金融危机,德国、瑞士等经济面较为健康的国家则强调让接受援助的国家尽快调整和改革经济结构;而新兴经济体则对欧美等国过度的投资和货币金融化持批评态度,对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不负责任的财政政策持批评态度。

“峰会不会有太多实际成果。”巴曙松分析,欧元区内部都难以达成的共识,想在G20达成,其结果可以想象。“G20本身并没有实际的执行组织和执行平台,单纯靠开会所达到的作用有限。”

同时,他也认为“发达国家内部也应作调整”,欧盟领导人峰会达成初步成果后,萨科齐总统便于10月27日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通话,欧洲金融稳定基金首席执行官雷格林也于10月28日访华“推销债券”。美联社发表文章称,有关资金充裕的中国将在救援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希望日益增大,不过这种期望可能会破灭。

对此,巴曙松认为,作为新兴经济体,中国的人均GDP依然很低,中国救不了欧盟。他分析认为,“中国的金融业主要服务于实体经济,而欧洲的金融业主要用于交易,中欧经济体制难以嫁接。”这也是中国海外投资“屡战屡败”的原因。

他称,中国如果参与救助欧盟,应该考虑是否有利于中国的国家利益和经济转型。他建议说中国可以从欧洲购买一些经济转型所需要的技术,如环保、能源、高新技术等。“另外,欧洲在中国和亚洲有大量投资,我建议中国企业可以去购买一些股份,中国企业更熟悉中国市场,这样经营企业更有成效。”

对于G20峰会上中国将持有的立场,巴曙松分析,美国正在试图通过汇率法案、贸易摩擦案等方式来转移本国经济调整压力,欧洲也想回避内部调整而寄希望于外部救援。“作为新兴经济体,中国在本次峰会上可呼吁全球经济寻找再平衡。中国已经在作出经济结构调整,顺差大幅降低,进口持续增长,而主要发达国家内部也要做出相应调整,主要货币储备国应该有基本的财政纪律,维持货币稳定。”(欧洲时报记者萧也喜北京报道)【更多采访内容

 

谢国忠:银行业不会倒闭 无需过度恐慌

“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银行业的问题就会继续恶化,市场就会产生恐惧感,认为欧洲的银行业会倒闭。” 中国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而在这场危机中,银行业是不会倒闭的,市场无需过度恐慌。”

谢国忠分析,银行业倒闭波及范围太广,欧盟各成员国现在在“一条船上”,问题严重到一定程度时,欧洲央行和各国政府一定会采取有效的拯救办法。“目前欧元区国家的经济总量约为8万亿欧元,自己完全有能力拯救希腊。现在的问题很透明,就是哪些国家愿意承担损失。”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银行持有希腊政府债券较多,应该承担损失,却希望借助欧洲以外国家的力量;而德国等经济形势较好的国家则希望希腊能够调整自身的经济结构,扭转经济局面。

法国《新观察家》说,欧洲金融稳定基金扩大规模有可能通过设立一项特别投资基金来完成。在欧盟各成员国存在很大分歧的情况下,他们希望世界尤其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可以对这一特别投资基金提供支持。

谢国忠认为,欧债危机是欧元区国家内部的问题,中国不会也不应该拯救欧盟。“因为到目前为止,中国在海外的投资基本都是失败的。如果大手笔出资而看不到有效的收益前景,将会非常危险。”他认为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欧盟成员国内部尽快解决自身问题,尤其重要的是德法两国之间的谈判,其它议题都不重要。

投资家乔治·索罗斯此前在华盛顿说,欧债危机比2008年金融危机更严重,欧洲应建立统一财政部应对。谢国忠认为这是“天方夜谭”,欧元区各国的利益不同,且目前处于混乱状态,欧盟不可能建立统一的财政部。(欧洲时报记者萧也喜北京报道)【更多采访内容

 

陈凤英:三道难题且看戛纳如何破解

“法国是这次峰会的主办国,同时它又是欧债危机的重灾区,所以它给峰会注入了许多自己的意志。”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说。

陈凤英说,法国现在处境非常危险,欧盟已经达成减记希腊债务50%的协定,而法国银行持有大量希腊债务,还因为自身财政赤字问题正面临着3A评级被调降的可能。法国希望欧洲央行“兜底”的提议遭德国反对,因此找上中国帮助自己渡过难关。

“G20就是一个经济联合国,”陈凤英说,“虽然它不要求与会的各国领导人签署协议,但会要求他们做出承诺。许多议题在IMF、WTO没有得到解决的,在G20峰会却能达成一致意见,领导人们做出承诺后,由下属部门执行。”现在欧洲的救助资金要求杠杆化至万亿欧元规模,几千亿的资金缺口导致9%的银行核心资本率很难实现。巨额的融资由谁来出?中国会救吗?人们期待G20峰会作出答复。

戛纳峰会的3个既定议题,其一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其二是国际原材料价格,其三是金融交易税开设。其实,连同欧债危机的解决方案在内,这些话题好比对症下药的方子,调理的根本是实现全球经济的均衡合理。譬如原材料价格问题,陈凤英调查发现,2008年国际原油价格从80美元涨到140多美元一桶,98%是炒作。同样被炒作的还有农产品,成为威胁粮食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金融投机行为及其规模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威胁。

陈凤英判断,美国和欧洲都存在经济过度金融化的问题,这也是导致两地发生债务危机的原因之一。2008年华盛顿峰会上,法国总统非常尖锐地指出美国的虚拟经济给世界造成灾难。后来到了伦敦会议,达成由IMF拿出1.25万亿美元救助的协议。现在,欧洲自己后院失火。

“中国应该高调进入救援欧洲的行列。”陈凤英认为,未来中国成为一个消费大国完全有可能。美国不愿承认中国崛起,但打压中国的牌在减少。西方向中国发动金融攻势,现在自己出了娄子却想到要中国帮忙,可骨子里仍然看不起中国。

陈凤英说,欧洲自己的问题是软弱和不团结。德国的经济状况最好,但没有魄力出来领导,英国则在边缘地带指手画脚。“在危机中要有强势的领导。俄罗斯得以成功发展20年,说明需要普京这样的人。”(欧洲时报记者萧也喜北京报道)【更多采访内容

郭田勇:全球开征金融交易税困难重重

就“峰会可能就短期内保护银行达成怎样的共识”的问题,中国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27日欧盟峰会就欧洲银行的核心资本金比率不低于9%达成决议,还有很多拥有跨境业务的大型金融机构不在其中。G20峰会上,具有系统性重要性影响的金融机构名单将公布,从而进一步确定这些机构的核心资本金要求,同时加强对这些大型金融机构的监管。峰会上,各国央行可能将被要求做好向银行提供流动性的准备,以确保银行业能够获得充足资金应对当前风险。

扩容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和IMF援助资金的规模也将是峰会上的必然。

郭田勇表示,征收金融交易税能够限制投机资本大规模流动,起到预防金融风险的作用,欧盟委员会此前曾表示金融业应该为欧洲银行业危机承担一部分合理成本。以此看来,金融税的征收是有道理的,而且将成为欧元区各国政府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能在极大程度上缓解欧洲债务。但金融交易税的征收将加大国际金融交易的成本,银行业利润也会下降。

从全球来看,资本跨境流动已是常态,如果每个国家都征金融交易税,就可能形成变相的恶性竞争,有悖于自由贸易、金融自由化原则;如果在一定范围内实施,则更多国际资本将流向没有征税的国家和地区,加剧市场扭曲,无助于稳定全球金融市场。峰会上,金融交易税可能会在欧元区通过,但在全球范围推广仍是困难重重,因为金融交易规模巨大的英、美一直是持反对意见的。

而面对中国的立场,郭田勇认为中国的帮助将是有限的,因为中国方面首先要秉承安全投资的理念。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带来诸如提升国际地位、获得铸币税等好处,但当前世界经济乏力,中国经济也处于放缓状态,中国不会刻意快速地追求人民币的国际化。考虑到就业等因素,中国当前的贸易顺差也需要继续维持 谢国忠:银行业不会倒闭 无需过度恐慌

“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银行业的问题就会继续恶化,市场就会产生恐惧感,认为欧洲的银行业会倒闭。” 中国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而在这场危机中,银行业是不会倒闭的,市场无需过度恐慌。”

谢国忠分析,银行业倒闭波及范围太广,欧盟各成员国现在在“一条船上”,问题严重到一定程度时,欧洲央行和各国政府一定会采取有效的拯救办法。“目前欧元区国家的经济总量约为8万亿欧元,自己完全有能力拯救希腊。现在的问题很透明,就是哪些国家愿意承担损失。”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银行持有希腊政府债券较多,应该承担损失,却希望借助欧洲以外国家的力量;而德国等经济形势较好的国家则希望希腊能够调整自身的经济结构,扭转经济局面。

法国《新观察家》说,欧洲金融稳定基金扩大规模有可能通过设立一项特别投资基金来完成。在欧盟各成员国存在很大分歧的情况下,他们希望世界尤其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可以对这一特别投资基金提供支持。

谢国忠认为,欧债危机是欧元区国家内部的问题,中国不会也不应该拯救欧盟。“因为到目前为止,中国在海外的投资基本都是失败的。如果大手笔出资而看不到有效的收益前景,将会非常危险。”他认为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欧盟成员国内部尽快解决自身问题,尤其重要的是德法两国之间的谈判,其它议题都不重要。

投资家乔治·索罗斯此前在华盛顿说,欧债危机比2008年金融危机更严重,欧洲应建立统一财政部应对。谢国忠认为这是“天方夜谭”,欧元区各国的利益不同,且目前处于混乱状态,欧盟不可能建立统一的财政部陈凤英:三道难题且看戛纳如何破解

“法国是这次峰会的主办国,同时它又是欧债危机的重灾区,所以它给峰会注入了许多自己的意志。”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说。

陈凤英说,法国现在处境非常危险,欧盟已经达成减记希腊债务50%的协定,而法国银行持有大量希腊债务,还因为自身财政赤字问题正面临着3A评级被调降的可能。法国希望欧洲央行“兜底”的提议遭德国反对,因此找上中国帮助自己渡过难关。

“G20就是一个经济联合国,”陈凤英说,“虽然它不要求与会的各国领导人签署协议,但会要求他们做出承诺。许多议题在IMF、WTO没有得到解决的,在G20峰会却能达成一致意见,领导人们做出承诺后,由下属部门执行。”现在欧洲的救助资金要求杠杆化至万亿欧元规模,几千亿的资金缺口导致9%的银行核心资本率很难实现。巨额的融资由谁来出?中国会救吗?人们期待G20峰会作出答复。

戛纳峰会的3个既定议题,其一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其二是国际原材料价格,其三是金融交易税开设。其实,连同欧债危机的解决方案在内,这些话题好比对症下药的方子,调理的根本是实现全球经济的均衡合理。譬如原材料价格问题,陈凤英调查发现,2008年国际原油价格从80美元涨到140多美元一桶,98%是炒作。同样被炒作的还有农产品,成为威胁粮食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金融投机行为及其规模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威胁。

陈凤英判断,美国和欧洲都存在经济过度金融化的问题,这也是导致两地发生债务危机的原因之一。2008年华盛顿峰会上,法国总统非常尖锐地指出美国的虚拟经济给世界造成灾难。后来到了伦敦会议,达成由IMF拿出1.25万亿美元救助的协议。现在,欧洲自己后院失火。

“中国应该高调进入救援欧洲的行列。”陈凤英认为,未来中国成为一个消费大国完全有可能。美国不愿承认中国崛起,但打压中国的牌在减少。西方向中国发动金融攻势,现在自己出了娄子却想到要中国帮忙,可骨子里仍然看不起中国。

陈凤英说,欧洲自己的问题是软弱和不团结。德国的经济状况最好,但没有魄力出来领导,英国则在边缘地带指手画脚。“在危机中要有强势的领导。俄罗斯得以成功发展20年,说明需要普京这样的人郭田勇:全球开征金融交易税困难重重

就“峰会可能就短期内保护银行达成怎样的共识”的问题,中国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27日欧盟峰会就欧洲银行的核心资本金比率不低于9%达成决议,还有很多拥有跨境业务的大型金融机构不在其中。G20峰会上,具有系统性重要性影响的金融机构名单将公布,从而进一步确定这些机构的核心资本金要求,同时加强对这些大型金融机构的监管。峰会上,各国央行可能将被要求做好向银行提供流动性的准备,以确保银行业能够获得充足资金应对当前风险。

扩容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和IMF援助资金的规模也将是峰会上的必然。

郭田勇表示,征收金融交易税能够限制投机资本大规模流动,起到预防金融风险的作用,欧盟委员会此前曾表示金融业应该为欧洲银行业危机承担一部分合理成本。以此看来,金融税的征收是有道理的,而且将成为欧元区各国政府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能在极大程度上缓解欧洲债务。但金融交易税的征收将加大国际金融交易的成本,银行业利润也会下降。

从全球来看,资本跨境流动已是常态,如果每个国家都征金融交易税,就可能形成变相的恶性竞争,有悖于自由贸易、金融自由化原则;如果在一定范围内实施,则更多国际资本将流向没有征税的国家和地区,加剧市场扭曲,无助于稳定全球金融市场。峰会上,金融交易税可能会在欧元区通过,但在全球范围推广仍是困难重重,因为金融交易规模巨大的英、美一直是持反对意见的。

而面对中国的立场,郭田勇认为中国的帮助将是有限的,因为中国方面首先要秉承安全投资的理念。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带来诸如提升国际地位、获得铸币税等好处,但当前世界经济乏力,中国经济也处于放缓状态,中国不会刻意快速地追求人民币的国际化。考虑到就业等因素,中国当前的贸易顺差也需要继续维持。(欧洲时报记者萧也喜北京报道)【更多采访内容

 


  

 

 


 


(编辑:杨堃)